椎间孔镜幻灯

合集下载

2024版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2024版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2024/1/28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27
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技术具 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4/1/28
6
02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流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8
7
术前准备与评估
01
02
03
术前检查
包括X线、CT、MRI等影 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 和范围。
2024/1/28
术前讨论
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 讨论,制定手术方案。
术前准备
包括备皮、消毒、麻醉等 准备工作。
8
手术步骤详解
体位与定位
患者取俯卧位,通过C型臂X光机 定位病变椎间隙。
穿刺与建立工作通道
在病变椎间隙穿刺,建立工作通 道。 2024/1/28
椎间孔镜置入
将椎间孔镜通过工作通道置入病 变部位。
病变处理
通过椎间孔镜观察病变情况,进 行相应处理,如切除突出髓核、
松解神经根等。 9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
01
02
03
04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 变化。
2024/1/28
术后用药
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 疗。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促进康复。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
医生经验和技能水平
医生应根据自身经验和技能水平选择 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

《椎间孔镜》ppt课件(2024)

《椎间孔镜》ppt课件(2024)

2024/1/30
19
术前评估及准备工作
01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病史、过 敏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手术风险

03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 、方法、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
,取得患者配合。
2024/1/30
02
术前检查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心电图、X线、CT或MRI
8
手术入路及暴露方法
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需求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如后外侧入路、经椎间孔 入路等。
2024/1/30
暴露方法
通过逐层切开皮肤和肌肉 ,暴露病变椎体和椎间孔 ,注意保护周围血管和神 经。
止血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及时采取 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纱 布、电凝等,减少术中出 血。
9
镜下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椎间孔镜手术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
2024/1/30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1/30
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退行性病变等腰椎疾病。
禁忌症
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 能障碍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存在 严重脊柱畸形或脊柱不稳定的患 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
《椎间孔镜》ppt课 件
2024/1/30
1
2024/1/30
目录
CONTENTS
• 椎间孔镜基本概念与原理 •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椎间孔镜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
局限性 • 椎间孔镜手术前后护理要点 • 总结与展望
2
01
椎间孔镜基本概念

椎间孔镜ppt课件

椎间孔镜ppt课件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 食、备皮等。
手术入路及穿刺技巧
01
手术入路
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需求,选择 合适的手术入路,如后外侧入路 、经椎间孔入路等。
穿刺技巧
02
03
局部麻醉
在影像引导下,精确穿刺到目标 位置,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 。
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 者疼痛。
并发症风险
传统开放手术并发症风险相对较 高,如感染、神经损伤等;椎间 孔镜手术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比较
治疗效果
01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轻度患者
有一定效果,但对于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
治疗周期
02 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
持。
副作用
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恢复能力更强,手术效果相对更好。
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手术效果也更容易达到预期。
术后康复锻炼和随访管理重要性
术后康复锻炼
合理的术后康复锻炼能够加速患者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随访管理
定期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手术效果的持续稳定。同时,随访过程中 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03
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康复指导,可以降低疾病
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05
椎间孔镜与其他治 疗方法比较
传统开放手术与椎间孔镜比较
手术创伤
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 术后恢复慢;椎间孔镜手术创伤 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椎间孔镜幻灯ppt课件

椎间孔镜幻灯ppt课件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 等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手术安全

神经功能监测
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 运动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 损伤。
记录要求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患者反应、用 药情况等,为术后评估提供准确依 据。
术后观察与护理重点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情 况、引流液性状等,及时发现并
术后及时清洗镜头表面污 渍,避免刮擦和碰撞。
设备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及时 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器械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器械性能
பைடு நூலகம்使用前应充分了解器械的性能和 使用方法。
01
02
保持清洁
03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器械清洁,避 免污染。
04
轻柔操作
避免粗暴操作导致器械损坏或组 织损伤。
注意安全
使用射频等能量器械时,应注意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神经。
02
椎间孔镜手术器械与设备
Chapter
常用手术器械介绍
01
椎间孔镜
用于观察和操作的主 要工具,具有高清、 广角、可调节等特点 。
02
穿刺针
用于建立工作通道, 引导椎间孔镜进入目 标区域。
03
骨钻
用于去除部分骨质, 扩大椎间孔,以便椎 间孔镜顺利进入。
04
抓钳
用于夹取和固定组织 ,协助手术操作。
设备配置及功能特点
将手术视野实时传输到显示器上 ,方便医生观察。
用于止血、消融和切割组织等。
光源系统 摄像系统 灌注系统 射频系统
提供足够亮度,确保手术视野清 晰。
持续向手术区域灌注生理盐水, 保持清晰视野并降低温度。

椎间孔镜ppt课件完整版x(2024)

椎间孔镜ppt课件完整版x(2024)
2024/1/29
暴露方法
通过逐层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等,充分暴露 病变部位,为手术操作提 供良好视野。
止血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 的止血措施,如电凝、填 塞等,减少术中出血。
9
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关键步骤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如椎间孔镜、刮匙、射频 电极等。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复发处理
根据复发原因和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案。
14
04
术后康复与随访管理
Chapter
2024/1/29
15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指导
术后第一天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坐起等 动作,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
、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024/1/29
术后第二天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进行简单的步 行训练,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身 体机能的恢复。
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应 用将推动椎间孔镜手术向智能 化发展,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效 率。
普及与推广
随着椎间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 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
者将接受并应用该技术。
22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Chapter
2024/1/29
23
成功案例展示
患者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病史等
手术过程及技巧
定义
椎间孔镜是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先进内窥镜设 备,通过小切口将镜头和手术器械引入椎间孔内, 实现对病变部位的可视化操作。
作用
椎间孔镜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2024/1/29

椎间孔镜ppt课件

椎间孔镜ppt课件

血管损伤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术中出血或术后血肿形 成。原因可能与手术视野不清、止血不彻底有关。
感染
术后感染是椎间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与手术 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复发
部分患者术后症状可能会复发,原因可能与术中减压不彻 底、术后康复训练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建议
组织结构保护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神经根和硬脊膜,避免过度牵拉和损伤。同时,注意保护 黄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避免术后复发。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神经损伤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神经根或脊髓,导致术后出现感觉 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原因可能与手术操作不当、解剖 结构不清有关。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工作原理与操作流程
工作原理
椎间孔镜利用光学纤维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器上,医生通过观察显示器进行操作。同时,通过特制的手术器械,医 生可以在镜下完成各种手术操作。
操作流程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C臂机透视下定位病变椎间隙,并在皮肤上进行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后,医生在标记处切 开皮肤,逐层分离组织,暴露椎间孔。在透视引导下,将椎间孔镜置入病变部位,观察并处理病变组织。手术结 束后,退出椎间孔镜,缝合伤口。
导航系统与可视化技术
研究导航系统和可视化技术在 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如提 高病变定位准确性、降低手术 风险等。
生物材料在椎间孔镜手术 中的应用
探讨利用生物材料进行椎间融 合和修复病变组织的可能性和 效果,如促进术后恢复、降低 复发率等。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幻灯片课件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幻灯片课件
14
五、禁忌症
腰椎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
多节段椎间盘突出 穿刺部位/路径/椎间隙有感染(治疗椎间盘术后感染 或结核除外) 伴有脊柱畸形的病例 骨折和肿瘤的患者 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精神异常的患者 合并有严重内脏功能减退或其他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 手术的患者
15
六、手术实施-----(1)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1
一、历史
胸腔镜技术1993年首次应用
于胸椎间盘的摘除及融合术 1993
90年代中期
1998
美国Anthony Yeung医生(美国微创 学主席)首创YESS技 术,是脊柱微创的里程 碑;
国际上发展起来的后 路椎间盘镜(MED)
2002
德国Hoogland 教授在YESS技术基 础上提出THESSYS 技术,使椎间孔镜技 术走向成熟,
23
3、术中操作步骤-----穿手术衣和带无菌手套
24
3、术中操作步骤-----无菌贴
25
3、术中操作步骤-----无菌贴
26
4、术中操作步骤-----局部麻醉
27
5、术中操作步骤-----椎间盘造影
28
5、术中操作步骤-----椎间盘造影
29
5、术中操作步骤-----椎间盘造影
30
5、术中操作步骤-----椎间盘造影
常见的五种典型的椎间盘变化
31
6、术中操作步骤-----放置导丝(扩张软组织)
用锋利的小手术刀在进针点皮肤切开一个大约8 mm的切口。
沿着导丝向小关节方向插入导杆。在导杆外沿着导杆逐级放套
管向外扩张软组织。
32
6、术中操作步骤-----放置导丝(扩张软组织)

椎间孔镜技术介绍ppt课件

椎间孔镜技术介绍ppt课件

术前讨论
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手 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
患者准备
术前宣教,告知手术相关 事项,进行必要的术前准 备,如禁食、备皮等。
麻醉方法及选择依据
麻醉方法
多选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求进行选择。
选择依据
考虑患者年龄、病变部位、手术时间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法。
手术入路选择和定位技巧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内镜技术和 脊柱外科的不断发展,椎间孔镜技术 逐渐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脊柱外科领 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脊柱 退行性疾病,以及脊柱肿瘤、脊 柱感染等病变。
禁忌症
对于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 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 形等患者,应谨慎选择或避免使 用椎间孔镜技术。
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01
02
03
04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 等基本情况。
病变类型、程度、节段 等影像学表现。
症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 间。
既往治疗效果及患者意 愿。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椎间孔镜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椎间孔镜 技术有望应用于更多脊柱疾病的 治疗,如腰椎管狭窄、脊柱肿瘤
等。
提高手术效率
通过改进手术器械和优化手术流程 ,椎间孔镜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手 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 痛苦。
降低并发症风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椎间 孔镜手术的并发症风险有望进一步 降低,提高手术安全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椎间 孔镜技术有望实现智能化发展,提高 手术精准度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xMorespine 安全扩孔钻 - 安全
maxMorespine 定位插入针 - 精确
maxMorespine 调节套筒 - 简捷
maxMorespine 椎间孔镜
maxMorespine 人性化器械
maxMore 适用范围

各种类型的椎间盘突出 (巨大型、突出型、游离型)

这个步骤在俯卧位及侧卧位时都可实现。

7.-8.-9.-10. 确定皮肤进入及局麻的位置;靶区域关节面脊柱穿刺针[18G] 定位;注射5cc 1%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插入导丝。


11.-12.-13. 皮肤做8mm切 口;用3.0mm [1001-DC 002]和6.4mm [1001-DC 001]的扩张器对切口进行 预扩张。 注意:附于患者穿刺部位 的隔离膜应轻轻剪掉。
可以
有时困难 可以,但有损伤神经危险 可以 不现实 容易,效果好 风险大 不能 很长 取决于扩孔
容易
容易 容易 容易 可以 容易,解压效果极好 风险小无神经损伤 容易 平均 风险小

技术与器械的完美结合
THESSYS
Thomas Hoogland Endoscopic Spinal SYStem
maxMore是旧THESSYS系统的改进和升级。
安全 精确 高效 的系统
椎间孔镜:窥视手术部位 扩张器: 温和地扩张软组织 插入针(定位器): 精确地定位与进入 安全骨钻:在引导下,逐级扩大椎间孔 调节套筒: 简便地调整进入点 工作套筒:保护神经及血管 抓取钳: 摘除疝出的髓核 引导线: 引导器械准确定位

德国原装 品质保证
培训--maxMore技术的灵魂
多样化的课程设计
各级培训基地
手术演示 尸体操作练习 病例研讨 学术会议和沙龙
国内培训基地--继续增加中
国外培训基地--德国波恩、慕尼黑,美国马里兰
医学是一门科学,
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 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
谢谢 大 家!

1-2. MRI显示,椎间盘突出的节段被描绘成腰椎侧面及X射线的有效图 像;箭头标记处为入口点。

3.-4.-5.-6. 患者稳定地侧卧于放射线可穿透的手术床上,灭菌皮肤及披 盖,标记髂嵴的位置,进入点L3-4约9 cm / L4-5约10cm / L5-S1约12 cm;在C臂的指导下标记进入角度。
脱出、游离型
椎间孔入路到 L5/S1 或椎管狭窄情况 尾侧疝出 头侧疝出 硬膜后椎间盘疝出 椎间孔成型术 神经损伤 入路调节 学习曲线 硬膜出血/泄露
不能
不能 或仅能用于椎板 法 不能 不能 可以 不能 风险大 不能 平均 风险一般
不能
不能 或仅能用于椎板 法 不能 不能 可以 不能 风险大 不能 平均 风险一般
安全 精确 高效 简捷
经椎间孔入路 所有节段(L5-S1)
直接减压和成型
全面的治疗技术
外科治疗原则

最大化治疗效果(充分减压)
最小化手术创伤
最低的后遗症
文献报道:椎间孔镜手术满意率超过90%,并发症的比率低于5%
椎间孔镜技术优势

局麻,可门诊手术
对神经和组织损伤小


各节段(尤其L5-S1)
马尾神经综合征 可扩展至椎管狭窄、融合等
maxMore 操做示意
maxMore 手术指南


手术前准备: 矢状面及轴面MRI影像及X射线检查(三个月内)是必要的,用于确定椎间孔 的大小,髂骨的高度,及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位置。 腰椎在两个位面的C臂X射线影像均需要。 在整个过程中最佳的局部麻醉对于最终结果非常重要。

20.-21.在导丝外部 插入6,4mm[1001DC001]扩张器及工 作套管[1001-ES 001]。在X射线的控 制下,定位工作套管, 开口朝向硬膜外腔的 椎间盘突出片段。 22.-23. TOM内窥镜 [1002-TS 001]行脊间孔检查;使用专用抓取钳 [1001-EF 001-004]经内窥镜移除疝出的碎片;
保持椎间盘结构与稳定性 直接减压 疤痕少, 恢复快 方便进行翻修手术
后路椎间盘镜(MED)
• 类似小切口 • 切开椎板、黄韧带 • 牵拉肌肉神经 • 疤痕 • 后遗症
杨氏技术(YESS) IN-OUT
提斯技术(THESSYS) OUT-IN
技术比较- from Schubert
难度和风险性 YESS Vertebris THESSYS maxMore


15.-16. 通过插入针TOMshidi放置导丝[1001-GW 001 ; 0,7mm];用1号 4mm 一次性手动骨钻[1001-BD 001; 连接于球柄 1001-BH 001] 直线钻 入。 注意:导丝保留在原处。

17.-18.-19. 用2nd 6mm骨钻[1001-BD 002] 和3rd 7mm 骨钻[1001-BD 003]扩大椎孔,如有必要用4th 8mm 手动骨钻 [1001-BD 004]。


24.-25. 确保游离的神经、套管及钳子在控制之下。脊神经的内窥镜检查: 通过神经根挤压后的自由运动验证。
注意:



请经常检查光源及成像系统 的功能正常。 为得到最佳色彩分辨率,需 要做白平衡。 务必使用合适的流动值及压 力值。 26. 最后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椎间盘间隙,移除套管。入口附近 的皮肤切口用3.0手术线缝合。




14. 关键步骤 引导插入针TOMshidi [1001-TS 001 -003] ,在C-臂的 控制下靶向引导插入针TOMshidi至腰椎。 注意: 插入针TOMshidi或骨钻的放置位置应高于中线,以确保 脊髓硬脊膜保持完全不接触的状态 以逆时针方向引入骨钻,以避免软组织损伤。 在两个位面X射线的控制下可手动操作骨钻, 接近腰椎中线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