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和俗语

合集下载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1巧妙绝伦: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物体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3情不自禁:禁:抑制。

形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情真意切:情意十分真切。

5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6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就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7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8任劳任怨:任:担当。

做事情不怕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9锐不可当: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10三顾茅庐:顾:拜访;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赏心悦目:形容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诗文等而心情舒畅。

12舍生取义:为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

13身临其境:临:到;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14深恶痛疾:疾:恨。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5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6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行动失去常态。

17诗情画意:指自然景色像诗画中的境界一样美。

18世外桃源: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也指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

19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

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20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21首屈一指:首:首先。

屈:弯曲。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

表示第一,最好的。

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23水落石出:水位低落,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24水乳交融: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25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

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的事物增高而相应的提高。

26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27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

向来不认识。

28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29随声附和:形容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30谈笑风生:形容说话时又说又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

31叹为观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安然无恙: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也作“安然无事”拔苗助长:把苗拔起来,帮助苗快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

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

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满足,比喻非常喜欢。

班门弄斧:谓在鲁班、匠石的门前舞弄大斧。

后用“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

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剔,制造纠纷。

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

后用“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变幻莫测:变化奇特,不可预测。

别具匠心: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低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不可救药:指病很重,不能抢救治疗。

也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道理玄妙深奥,不可能想象,不可能用言语表达。

后指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

不屈不挠: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

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不屑置辩:不值得辩论。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不折不扣:丝毫未打折扣。

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

层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岭和山峰。

形容山势险峻,山峰众多。

畅所欲言: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说出来。

畅:尽情,痛快。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

形容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

称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

称:适合。

如:符合。

承前启后:承接先代的,开创以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

承:接续。

启:开创。

惩恶扬善:惩罚恶行,显扬善举。

触景生情: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

触类旁通:掌握了莫一事物的规律或知识,就能以此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

春华秋实:春天开的花,秋天结的果。

比喻文采或高尚的品德节操。

实:果实。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

比喻互相依存,关系紧密。

当之无愧:承受的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1、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2、谚语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3、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4、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

5、俚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

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6、习语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成语、对联、俗语

成语、对联、俗语

成语: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花花公子、绘声绘影、国色天香、相亲相爱、八仙过海、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高山流水、卧薪尝胆、壮志凌云、金枝玉叶、四海一家、穿针引线、无忧无虑、无地自容、三位一体、落叶归根、相见恨晚、惊天动地、滔滔不绝、相濡以沫、长生不死、原来如此、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万箭穿心、水木清华、窈窕淑女、破釜沉舟、天涯海角俗语:◆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小学语文:专项整理—成语、俗语和谚语

小学语文:专项整理—成语、俗语和谚语

小学常用成语、俗语和谚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

多含讽刺意。

【一寸光阴一寸金】俗谚。

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十年磨一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须从迈第一步开始。

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百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杀鸡焉用宰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

谓享高寿不易。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言论、方法或缺点来反驳或攻击对方【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谓以同样的手段或办法进行回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谓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变争斗为友好。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依样画葫芦】亦作“依葫芦画瓢”。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谓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真金不怕火炼】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真人不露相】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

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

成语俗语

成语俗语

01、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

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02、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03、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04、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

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

(鞭辟:鞭策;里:里层)。

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

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氖导筒荒苋〉谜嬷、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

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也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

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

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15、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

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日常生活常用成语俗语

日常生活常用成语俗语

日常生活常用成语俗语
俗语成语如下:
1、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

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2、腹热肠荒:元曲俗语。

形容焦急、慌乱。

同“腹热肠慌”。

3、腹热肠慌:元曲俗语。

形容焦急、慌乱。

4、好汉不吃眼前亏:俗语。

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5、好心做了驴肝肺:俗语。

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6、花马掉嘴:旧时俗语,指花言巧语、油嘴滑舌地耍嘴皮子。

7、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

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8、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

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9、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

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10、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

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只有更公正的官吏才有可能断定谁是谁非。

11、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旧时俗语。

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12、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13、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成语和俗语的区别

成语和俗语的区别

成语和俗语的区别词语的定义:文辞;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成语的定义如下:“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显然这个定义是非常宽泛的,以致于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界定一个短句究竟是不是成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俗语的定义如下:“通俗并广为盛行的定型的语句,简洁而形象化,大多数就是劳动人民缔造出的,充分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心愿。

”从这个表述可以看看的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著者指出成语和词语的最小区别就是成语存有原文,而俗语则没原文,源自民间。

然而成语和俗语的区别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成语来源于俗语。

例如指桑骂槐,就是一个无从考证出处的俗语,由于使用得广泛而变成了成语。

又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多成语辞典说这句出于《容斋随笔》,可是《容斋随笔》里原文是:“信之为大将军,实萧将军所荐。

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显然在洪迈之前便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并不是洪迈的原创。

这里的俚语就是现在的俗语之意。

有些是很容易区分界定的,比如:贼头贼脑一看就是俗语,但是贼眉鼠目就不太好说究竟是成语还是俗语。

特别是一些有出处的“俗语”,更是很难分清楚。

比如“风马牛不相及”作为成语异议不大,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很难说究竟算不算成语。

俗语可以分成三类:谚语、歇后语、惯用语。

这三类都和成语存有交叉。

第一类:谚语。

谚语的形式通常为完整的一句话,而不是一个词组。

很多谚语和成语的界限并不明显,而事实上也有很多成语来自于谚语。

《战国策·楚策》有“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之语,也就是“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本身是一个谚语,虽然现在我们常用前四个字,但是使用者都知道其含义是“未为迟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赞:“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和俗语(中级)무소식이희소식[俗] 报喜不报忧(无消息即好消息)배보다배꼽이더크다[俗] 比喻“某个不重要的事物占据主导地位”, 本意是肚脐比肚子大。

뚝배기보다장맛[俗] 比喻不能从外表判断实质, 뚝배기是土碗. 本意是比起漂亮的碗, 更重要的是里面酱的味道.하늘의별따기[俗] 比喻非常难的事情[记] 字面意思“摘天上的星星”꿩대신닭[俗] 比喻没有完全符合要求的选择时,用相似的代替[记] 字面意思是“鸡代替野鸡”가는날이장날[俗] 无巧不成书,比喻恰巧碰到意料之外的事情[记] 字面意思是“去的那天恰好是赶集的日子”발없는말이천리간다[俗] 比喻消息传播得非常快[记] 字面意思是“没有脚的话却可以走到千里之外”소귀에경읽기[俗] 对牛弹琴[记] 字面意思是“对着牛耳读经”모르는게약[俗] 耳不听,心不烦[记] 字面意思是“不知道是一种药”산넘어산[俗] 过了一关又是一关,比喻困难重重、越来越难그림의떡[俗] 画中饼,形容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空头支票티끌모아태산[俗] 积少成多[记] 字面意思是“灰尘聚集成泰山”우물안개구리[俗] 井底之蛙가는말이고와야오는말이곱다[俗] 人心长在人心上[记] 字面意思是“只有传过去的话动听,传回来的话才动听”호랑이도제말하면온다[俗] 说曹操,曹操就到[记] 字面意思是“如果说老虎,老虎也会来”세월이약[俗] 岁月是抚平一切的良药싼게비지떡[俗] 图贱买老牛,便宜没好货[记] 字面意思是“便宜的是豆渣饼”시작이반[俗] 万事开头难[记] 字面意思是“开始就是(事情的)一半”누워서떡먹기[俗] 小菜一叠, 本意是躺着吃糕点, 比喻很轻松的事情[记] 躺着很舒服,舒舒服服地状态下吃糕点不是很轻松吗?말한마디로천냥빚갚는다[俗] 一语千金[记] 字面意思是“用一句话还清千两债务”땅짚고헤엄치기[俗] 易如反掌[同] 누워서떡먹기식은죽먹기[俗] 易如反掌, 本意是吃凉粥, 比喻很容易的事情[记] 字面意思是“喝凉了的粥”(凉的比热的容易吃)갈수록태산[俗] 越来越坏,比喻处境越发艰难[记] 字面意思是“越走越是泰山”成语和俗语(高级)불가분의[成] 不可分离,不可分割동문서답[成] 答非所问[记] 来自“东问西答”전화위복[成] 逢凶化吉[记] 来自“转祸为福”동서고금[成] 古今中外[记] 来自“东西古今”군계일학[成] 鹤立鸡群[记] 来自“群鸡一鹤”홍익인간[成] 弘益人间[记] 严格来讲不算成语。

“弘益人间”的意思是有利于所有人,是韩国的民族理想。

最初记录在《三国遗事》中的檀君建国神话中。

거두절미[成] 截头去尾[记] 来自“去头截尾”금지옥엽[成] 金枝玉叶고진감래[成] 苦尽甘来[记] 这是中文成语的直译난형난제[成] 难兄难弟죽마고우[成] 青梅竹马[记] 来自“竹马故友”청천벽력[成] 晴天霹雳부화뇌동[成] 人云亦云[记] 来自“附和雷同”십중팔구[成] 十有八九[记] 来自“十中八九”비일비재[成] 数不胜数[记] 来自“非一非再”임기응변[成] 随机应变[记] 来自“临机应变”애지중지[成] 疼爱有加, 爱之重之 외유내강[成] 外柔内刚 [记] 来自“外柔内刚” 무사안일[成] 无事安逸, 太平 [记] 来自“无事安逸” 선견지명[成] 先见之明 이심전심[成] 心照不宣, 心心相印 [记] 来自“以心传心” 수수방관[成] 袖手旁观 일거양득[成] 一举两得 [记] 来自“一举两得” 일석이조[成] 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记] 来自“一石二鸟” 일사천리[成] 一泻千里 [记] 来自“一泻千里” 역지사지[成] 易地思之 [记] 表示换位思考,即换一个角度思考 유유자적[成] 悠闲自在 [记] 来自“悠悠自适” 우후죽순[成] 雨后春笋 [记] 来自“雨后春笋” 탁상공론[成] 纸上谈兵 [记] 来自“卓上空论” 자유자재[成] 自由自在 [记] 来自“自由自在” 자승자박[成] 作茧自缚 [记] 来自“自绳自缚” 횡설수설 [成] 胡说八道[记] 来自“横说竖说”귀에 걸면 귀걸이,코에 걸면 코걸이 [俗] 1.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2. 根据解释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3. 没有正确的原因, 胡乱搪塞발 없는 말이 천리간다[俗] 本意是没有脚的言语可以传到千里之外, 形容故事传播速度飞快 낮말은 새가 듣고밤말은 쥐가 듣는다 [俗] 隔墙有耳 [记] 字面意思是“白天有鸟儿听,晚上有老鼠听” 눈에 불을 켜다 [[俗] 比喻(1)渴望占有或非常关注 (2)怒不可遏[记] 字面意思是“眼睛里点灯”,也就是怒目圆睁모로 가도 서울만가면 된다.[俗] 比喻“不管过程如何,达到目标就可以” [记] 字面意思是“不管横着走还是斜着走,只要到达首尔就行”울며겨자먹기[俗] 比喻被迫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记] 字面意思是“哭着吃芥菜”혀를차다[俗] 比喻表示不满或者遗憾서당개삼년이면풍월을읊는다[俗] 字面意思是“生活在书堂(学校)里的狗,如果每天听读书的声音,三年后也能读出风月”,比喻“新手如果在一个领域沉浸多年,也可以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세치의혓바닥이다섯자몸을좌우한다[俗] 比喻话语的重要性, 不能信口开河[记] 字面意思是“三尺舌头左右五丈躯体”제눈에안경[俗] 比喻即便微不足道的东西, 只要顺眼就觉得很好이왕이면다홍치마[俗] 比喻既然要选择, 那不如选择好一点的[记] 字面意思是“既然要选择,不如选粉红色裙子”뱁새가황새를따라가면가랑이가찢어진다[俗] 比喻如果勉强做困难的事情, 反而会深受其害[记] 字面意思是“如果鹪鹩跟着鹳鸟,嘴巴会撕裂”누워서침뱉기[俗] 比喻想害人,反而害自己的情况[记] 字面意思是“躺着吐口水”쥐죽은듯[俗] 比喻鸦雀无声[同] 찬물을끼얹은듯[记] 字面意思是“像了老鼠也死了一样”곶감뽑아먹듯[俗] 比喻一点一点地消耗精心聚集的财产[记] 字面意思是“像吃拔出的柿饼”。

古代的人们会把柿饼穿在一起保存,吃的时候一个个拔出来。

혀를내두른다[俗] 比喻因对方的言语太过荒唐, 所以拒绝对话산입에거미줄치다[俗] 比喻因为太穷所以很久都没吃饭[记] 字面意思是“活人的口上编织蜘蛛网”,表示这张嘴很久没吃东西밑빠진독에물붓기[俗] 比喻再努力也不能成功的事情[记] 字面意思是“向露底的缸灌水”말한마디로천냥빚을갚는다. [俗] 比喻只要口才好就能解决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记] 字面意思是“一句话可以还清千两债务”싼것이비지떡[俗] 便宜没好货[记] 字面意思是“便宜的是豆渣饼”。

비지指的是豆腐渣,비지떡则是豆腐渣里添加大米粉或面粉做出来的烤饼,在这里比喻非常不起眼的东西。

겉다르고속다르다[俗] 表里不一귀를의심하다[俗]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比喻怀疑听到的事实물불가리지않다[俗] 不管三七二十一[记] 字面意思是“不分水火”쇠뿔도단김에빼라[俗] 趁热打铁[记] 字面意思是“牛角要一次性拔出来”고개가수그러지다[俗] 耷拉着头, 比喻认输或者承认错误혀를굴리다[俗] 打嘟噜, 比喻表示不满일침을가하다[俗] 当头一棒[记] 일침指的是“一支针”,침是“针”的意思,因此该俗语的字面意思就是“(突然)插了一支针”어깨를으쓱하다[俗] 得意洋洋,扯高气扬입방아찧다[俗] 喋喋不休귀에못이박히다[俗] 反复听了多次相同内容的话[记] 因重复的次数太多,以至于像在耳朵里钉了钉子一般牢记골머리를썩인다[俗] 费劲心血[记] 字面意思是“烂掉大脑”강건너불보듯[俗] 隔岸观火미역국을먹다[俗] 考试落榜或失利[记] 海带汤在古代是产妇必吃的食物,同时“生孩子”和“解散”在韩语中均是해산。

传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解散了朝鲜军队,人们借用描述产妇的“吃海带汤”评价朝鲜军人失去了工作。

后来的人们觉得海带是很滑的食物,吃了海带在考试中容易刷下来,因此参加考试的人尽量避免吃海带。

고기는씹어야맛이고말은해야맛이다[俗] 好比不停地嚼肉才知道肉味一样, 比喻想说的话最好都痛快地说出来。

意思是该说的话一定要说出来才行。

혀안에도끼들었다[俗] 话中带刺[记] 字面意思是“舌头中有斧子”입에침이마르다[[俗] 苦口婆心[记] 字面意思“口中的唾沫都干了”속을태우다[俗] 劳心[记] 字面意思是“烧心”바가지를긁다[俗] 唠叨[记] 字面意思是“用手刮水漂”,一般用于形容妻子因经济问题对丈夫唠叨的情形눈에선하다[俗] 历历在目줄행랑을놓다[俗] 溜之大吉눈코뜰새없다[俗] 忙得不可开交[记] 字面意思是“没空睁开眼睛和鼻子”장님코끼리만지듯[俗] 盲人摸象[记] 장님是对盲人较委婉的称呼코앞에닥치다[俗] 迫在眉睫기우에불과하다[俗] 杞人忧天[记] 기우来自“杞(人)忧(天)”,该俗语的字面意思为“不过是杞忧而已”입이가볍다[俗] 轻嘴薄舌가는말이고와야오는말이곱다[俗] 人心长在人心上[记] 比喻“你要先对别人友善,别人才会对你友善”열길물속은알아도한길사람속은모른다[俗] 人心隔肚皮, 知人知面不知心[记] 字面意思是“知道10길水底,也无法知道1길的人心”, “길”是古代表示长度的单位。

1길大约是8或者10丈,也就是2.4米或3米。

사공이많으면배가산으로올라간다[俗] 如果每个人都想以自己的想法操纵船只, 那么船不能驶向水而是可能会爬到山上. 比喻如果大家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那么将一事无成.[记] 字面意思是“船夫多了,船就可以上山”가시방석에앉은듯한[俗] 如坐针毡직성이풀리다[俗] 实现了愿望所以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了却了心愿손을떼다[俗] 收手,停止原来做的事情하늘이무너져도솟아날구멍은있다[俗] 天无绝人之路[记] 字面意思是“天塌下来也有钻出去的窟窿”귀가번쩍뜨이다[俗] 听到的事情非常吸引人[记] 字面意思是“耳朵猛地竖起来”혀를놀린다[俗] 同혀를굴리다귀가솔깃하다[俗] 娓娓动听[记] 字面意思是“竖起耳朵”똥묻은개가겨묻은개나무란다[俗] 五十步笑百步[记] 字面意思是“身上粘上大便的狗嘲笑粘上糠的狗”날개돋친듯이[俗] 迅雷不及掩耳[记] 字面意思是“好比长了翅膀”,比喻速度很快꿩먹고알먹기[俗] 一举两得[记] 字面意思是“吃了野鸡又吃(野鸡)蛋”[同] 일석이조계란으로바위치기[俗] 以卵击石굴비먹기[俗] 易如反掌[记] 굴비指的是腌制的黄鱼,因此字面意思为“吃腌黄鱼”,比喻非常容易的事情。

땅짚고헤엄치기[俗] 易如反掌[记] 字面意思是“在地上游泳”입이삐죽하다[俗] 因为生气或者不满而不高兴, 撇嘴눈깜짝할사이[俗] 眨眼的功夫,很短的时间앞뒤를재다[俗] 瞻前顾后[记] 字面意思是“测量前后”갈피를잡지못하다[俗] 找不着北[记] 갈피(n.头绪,线索)남의떡이더커보인다[俗] 这山望着那山高[记] 字面意思是“别人的饼看起来更大”눈을감아주다[俗]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벼는익을수록고개를숙인다[俗] 整瓶子不动,半瓶子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