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矿的类型和找矿标志
云南省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3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云南省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赵庆红,张宗勇,张 涵(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大理地质矿产所,云南 大理 671000)摘 要: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是我国储量最大的独立铂钯矿床,含铂岩体受控于金宝山背斜,铂钯矿体呈顺层状产于金宝山层状超基性杂岩体中,普遍具膨缩、分枝和复合现象。
垂向上自下向上分为三个主矿群(K1、K2、K3)。
本文在详细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初步指出了找矿方向,为该区找矿提供借鉴。
关键词:弥渡金宝山铂钯矿;超基性岩体;顺层侵入;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D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7-0031-3收稿日期:2020-04作者简介:赵庆红,男,生于1970年,云南鹤庆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铂族金属是中国的紧缺矿种之一,云南铂族金属矿床成矿条件较好,在“三江”地区、扬子地台西南缘及华南褶皱系等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现,集中分布于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及元谋地区绿汁江断裂带,以赋存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中的贫铜镍硫化物型铂钯矿为特色。
沿金沙江-红河深断裂带丽江一弥渡一金平一带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呈线状断续分布,著名的有宁蒗昔腊坪、大理荒草坝和迎凤岩体等岩体构成宁蒗—弥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已知较大含铂岩体有金宝山、荒草坝、迎凤等三个,呈岩床状侵入于奥陶系砂、页岩(荒草坝、迎凤)及泥盆系灰岩、砂岩、板岩中(金宝山)。
其中以金宝山岩体规模最大,云南省弥渡金宝山铂钯矿即产于其中。
该矿地处上扬子陆块云南驿断陷盆地,成矿区带属上扬子成矿省之楚雄(前陆盆地)蓝石棉-盐类-煤成矿带。
以礼社江为界,分为江北、江南两个矿段(图1)。
是目前我国储量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王登红,2007),自1971年发现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过详细研究,认为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成因联系(马言胜等,2007;王登红等,2007;余红平等,2008)。
铂族金属简介

铂族(PGM )金属简介铂族金属简介(PGM Introduce)2008-03-17 22:081、矿产性质:1)物理性质。
铂族金属包括铂(pt),钯(Pd),铑(Rh),铱(10,锇(Os)、钌(Ru)六个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副族。
它们具有类似的性质,如高熔点、高强度、耐腐蚀、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电热性。
铂、钯、铑、铱为银白色,锇、钌(周期表中上下排列)为钢灰色。
钌、铑在有氧存在和强热下,容易与氧化合为四氧化物,具有挥发性,钌的挥发速度较慢,锇则较快。
铂(大于1000℃时)、铱和铑(大于2000℃时)能形成挥发性氧化物。
铂族金属密度大。
轻铂金属密度大于12 g/cm},重铂金属密度大于21 g/cm3。
铂族金属的沸点都很高。
按元素周期表顺序,从左向右逐渐降低.从上向下逐渐提高。
其中钯的沸点最低,锇的沸点最高。
锇、钌和铑的特点是硬度高并且脆,故能研磨成细粉末,它们都很难机械加工。
铂和钯具有延展性,可以辗制和拉丝。
纯净的铂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将铂冷轧可以制得厚度为0.0025 mm的箔。
铱仅当升温至红热时才能承受机械加工。
铂族金属的特殊性质是其表面具有吸附气体(特别是氢气)的性能,呈粉末和胶体状态时其吸附能力大为增强。
钯对氢的吸附能力最强.常温下1个体积的钯能吸附901个体积以上的氢。
钯中吸附的氢易全部放出。
按照钯、铱、铑、铂、钌、锇的次序,它们吸附氢的性能依次降低。
2)化学性质。
铂族金属电离电位很高,在常温下对许多化学试剂(如酸、碱和最活泼的非金属)有很高的抗腐蚀能力。
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与酸、碱、氧和卤素反应。
铂族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被钝化,这是由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薄膜。
以金属细粉(铂黑)形式存在的铂族金属最容易溶解。
海绵状和粉末状的铂族金属不易溶解,致密状态的金属更难溶。
铂族金属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当它们与比较活泼的金属熔融成合金时,就有可能用无机酸溶解。
容易与铂族金属形成合金的金属有铅、锡、铋和锌。
珠宝行业--铂族金属的种类与特征

铂族金属的种类与特征矿物分类中,铂族元素矿物属自然铂亚族,包括铱、铑、钯和铂的自然元素矿物。
它们彼此之间广泛存在类质同象置换现象,从而形成一系列类质同象混合晶体。
同时,其成分中常有铁、铜、镍、银等类质同象混入物,当它们的含量较高时,便构成相应的殓种。
铂族元素矿物均为等轴晶系,单晶体极少见,偶而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的细小晶粒产出。
一般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葡萄状或块状形态。
颜色和条痕为银白色至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锯齿状断口,具延展性,为电和热的长导体。
由铂族元素矿物熔炼的金属有钯金、铱金、铂金、铑金等。
1 .钯金:主要由自然钿熔炼而成。
颜色银白色,外观与铂金相似,金属光泽。
硬度4~4.5 。
相对密度12 。
熔点为1555 ℃。
化学性质较稳定。
因产量比铂金和黄金大,故价值低,很少用来制作首饰。
2 .铑金:主要由自然铑提炼而成,是一种稀少的贵金属。
颜色为银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4~4 . 5 ,相对密度12 . 5 。
熔点高,为1955 ℃。
化学性稳定。
由于铑金耐腐蚀,而且光泽好,因此主要用于电镀业,将其电镀在其它金属表面,镀层色泽坚固,不易磨损,反光效果好。
3 .铱金:主要由自然铱或铱矿提炼而成。
颜色为银白色,具强金属光泽,硬度7 。
相对密度22.40 ,性脆但在高温下可压成箔片或拉成细丝,熔点高,达2454 ℃。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溶於水。
主要用于制造科学仪器、热电偶、电阻绫等。
高硬度的铁铱和铱铂合金,常用来制造笔尖和铂金首饰。
4 .铂金:由自然铂、粗铂矿等矿物熔炼而成。
因" 铂" 由" 金" 和" 白" 两字组合,颜色又为银白色,故亦称“白金”。
色泽银白,金属光泽,硬度4~4 .5, 相对密度为21 .45 。
熔点高,为1773 ℃。
富延展性,可拉成很细的铂丝,轧成极薄的铂箔。
化学性质极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在空气中不氧化。
铂族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形态

铂族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形态1.引言1.1 概述铂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的铂(Pt)、钯(Pd)、铑(Rh)、钌(Ru)、銥(Ir)和锇(Os)。
这些元素都属于同一族别,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属性。
铂族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于不同的形态和地质环境中,其存在形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地球化学过程和开发利用这些元素具有重要意义。
铂族元素具有许多重要的特点,如高熔点、高密度、硬度和耐腐蚀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许多工业领域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自然界中,铂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包括金属矿物、硫化物、氧化物和复合物等。
这些形态在地壳、岩石、矿石和沉积物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和富集,形成了多样化的地质资源。
铂族元素在地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作为地球内部物质的示踪剂,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壳构造。
同时,铂族元素也参与了地球的氧化还原反应、岩浆活动、矿石生成等重要过程,对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铂族元素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介绍,探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进一步总结铂族元素的自然界存在形态,并思考它们在地球系统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化学组成和环境变迁,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探讨铂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第二部分将介绍铂族元素的定义和特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阐述铂族元素包含的元素,它们的共同特点和性质。
通过对铂族元素的全面介绍,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铂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我们将深入研究铂族元素在地壳、海洋和生物体中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这些分布模式的探索,我们将揭示铂族元素在不同环境中的富集规律和影响因素。
最后,本文将在结论部分对铂族元素的自然界存在形态进行总结。
我们将回顾并概括铂族元素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形态,并对其意义和价值进行思考。
铂族金属资源、矿物、及成矿等相关资料

铂族金属资源、矿物成矿等相关资料汇集一、铂族金属矿物原料特点二、铂族金属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三、铂族金属资源状况四、中国铂族金属地理分布五、中国铂族金属矿床类型六、中国铂族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七、中国铂族金属资源特点八、中国典型铂族金属矿区(铂族金属床)一、铂族金属矿物原料特点铂族金属既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又有各自的特性。
它们的共同特性是:除了锇和钌为钢灰色外,其余均为银白色;熔点高、强度大、电热性稳定、抗电火花蚀耗性高、抗腐蚀性优良、高温抗氧化性能强、催化活性良好。
各自的特性又决定了不同的用途。
例如铂还有良好的塑性和稳定的电阻与电阻温度系数,可锻造成铂丝、铂箔等;它不与氧直接化合,不被酸、碱侵蚀,只溶于热的王水中;钯可溶于浓硝酸,室温下能吸收其体积350~850倍的氢气。
铑和铱不溶于王水,能与熔融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溶解于酸的化合物;锇与钌不溶于王水,却易氧化成四氧化物。
它们的主要物理和机械性质见表3.17.1。
目前已发现200余种铂族元素矿物。
可分为4大类:①自然金属:自然铂、自然钯、自然铑、自然锇等;②金属互化物:钯铂矿、锇铱矿、钌锇铱矿,以及铂族金属与铁、镍、铜、金、银、铅、锡等以金属键结合的金属互化物;③半金属互化物:铂、钯、铱、锇等与铋、碲、硒、锑等以金属键或具有相当金属键成分的共价键型化合物;④硫化物与砷化物。
铂族元素的主要矿物及其组成见表3.17.2。
工业矿物主要有砷铂矿、自然铂、等轴铋碲钯矿、碲钯矿、砷铂锇矿、碲钯铱矿及铋碲钯镍矿。
砷铂矿和等轴铋碲钯矿多见于原生铂矿床,自然铂多产于砂铂矿。
表3.17.1铂族金属的物理和机械性质铂族金属矿物在矿石中的含量一般甚微,以每吨几克(g/t)计,矿物颗粒小,六个元素在不同的矿床中含量各异。
如南非的布什维尔德杂岩中铂是主要元素,以铂为100的话,钯为40,钌为10,铑为6,铱为1,锇不及1。
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则以钯为主(是铂的3倍)。
中国铂矿资源特点

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铂矿资源特点中国铂矿资源有以下特点:1、资源分布集中,中国的铂族金属资源95%以上分布于甘肃、云南、四川、黑龙江和河北5 省,其中仅甘肃省就占全国储量的57.5%。
这几个省的储量集中于甘肃金川、云南金宝山和四川杨柳坪三个大型矿床。
2、矿石品位低,铂族元素以铂与钯为主,且铂大于钯已探明的铂钯矿品位都仅为全国储量委员会(1985)确定的工业要求指标的1/3~1/5 。
全国铂族金属矿的平均品位为0.796g/t,Pt 品位0.341g/t,Pd 品位0.386g/t,Os+Ir 品位0.041g/t,Rh+Ru 品位0.028g/t。
以铂族金属为主的矿床,品位为1.468g/t,富矿品位2.33g/t;与铜镍共生者品位0.768g/t,铜镍矿中的伴生组分者品位为0.436g/t。
国外几个大型铂矿床的平均品位为: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3.1~17.1g/t,麦伦斯基层-30~60g/t,俄罗斯诺里尔斯克-6~350g/t,加拿大萨德伯里-3.34g/t,美国斯蒂尔沃特-147g/t;相比之下,中国铂矿的品位是十分低的。
我国铂族金属矿床的平均Pt∶Pd=1.3954∶1。
在全部铂族金属储量中铂占38.5%,钯占19.3%,铂钯(未分)占35.4%,铑、铱、锇与钌分别占1.1%、2.1%、2.1%和1.5%。
3、矿床类型多样,但大部分储量集中于共生或伴生矿中国铂族金属矿床类型有岩浆熔离型、热液再造型和砂铂矿,还有一些含在黑色岩系、热液或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及斑岩铜钼矿中。
按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85)确定的铂族金属参考工业指标,原生矿的边界品位为0.3~0.5g/t,工业品位为0.5g/t,根据1990 年的资料,可将我国铂族金属矿床分为单一矿、共生与伴生矿三类。
单一矿(Pt+Pd≥0.5g/t)13 处,储量82.9t;共生矿(Pt+Pd≥0.5g/t)8 处44.41t;。
铂金及其识别

铂金及其识别胡经国一、铂金及其特性㈠、自然铂的矿物学特性铂族元素包括铂、钯、铑、钌、铱和锇这6种金属元素。
在自然界中,它们经常一起产出,与金、银一起通称为贵金属元素。
在矿物分类中,铂族元素矿物属自然铂亚族,包括铱、铑、钯和铂的自然元素矿物。
铂族元素矿物均为等轴晶系,单晶体极少见,偶尔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的细小晶粒产出。
一般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葡萄状或块状集合体形态。
颜色和条痕均为银白色至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无解理,锯齿状断口,具延展性。
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自然元素铂是地壳中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Pt。
天然铂金的矿物学名为自然铂。
它是自然元素铂的单质矿物,其化学式为Pt。
自然铂比重为15.5~21.5;折光率为56.5~60.0。
㈡、铂金与白金的概念目前,对铂金饰品有两大消费误区。
一是把铂金误认为白金,二者混淆不清。
二是不懂得利用“Pt”标志来识别铂金饰品。
其实,铂金与白金完全是两码事。
1、铂金的概念铂金的名字来源于西班牙语“Platina del Pinto”,译意为Pinto河中类似银的白色金属。
由铂族元素矿物熔炼而成的金属,有钯金、铱金、铂金、铑金等。
通常,铂金是由自然铂、粗铂矿等铂矿石熔炼而成的。
它是一种主要含铂或全部由铂组成的稀有贵重金属,与黄金、白银等同属贵重金属。
2、白金的概念一般所说的白金,其全称应为“白色K金”。
它是由黄金与其它白色金属一起熔炼而成的一种不含铂的白色合金。
其中,黄金的百分含量最多为75%。
因为这种合金呈现白色,所以叫做白金。
㈢、铂金的物理化学特性铂族金属色泽美丽;延展性强;耐熔、耐摩擦、耐腐蚀;在高温下化学性稳定。
因此,它们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铂族金属中,人们最熟悉、用得最多的是铂金。
它比贵金属中的黄金、白银等更加稀少和贵重。
纯净的铂金呈银白色;具金属光泽。
铂金的颜色和光泽是自然天成的,历久不变。
硬度为4~4.5度。
相对密度为21.45,比重为15~19或21.4。
铂矿简介演示

分布与储量
分布
铂矿主要分布在南非、俄罗斯、加拿 大、美国等国家。
储量
全球铂矿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其 中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铂矿生产国。
历史与发现
历史
人类对铂矿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铂 制品。
发现
18世纪末,科学家们开始对铂矿进行研究和开采,随着科技的发展,铂矿的开 采和利用技术也不断提高。
02
铂矿开采与加工
开采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露天开采
通过剥离覆盖层,将矿石 暴露出来,然后进行采掘 和运输。
地下开采
通过开拓地下巷道,将矿 石从地下矿床中采出,然 后进行提升和运输。
联合开采
将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结 合起来,充分利用两种方 法的优点,提高开采效率 。
加工流程与设备
01
02
03
04
反倾销措施
针对铂矿的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了解相关法规有助于企业 应对可能பைடு நூலகம்贸易壁垒。
04
铂矿应用领域拓展及前景展望
传统领域应用现状分析
汽车尾气催化剂
铂矿在汽车尾气催化剂中 广泛应用,有效降低有害 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石油化工
铂催化剂在石油化工领域 提高石油加工效率和产品 质量。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及挑战应对策略
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兴领域的拓展,铂矿需求将持续增 长,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
挑战应对策略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国 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挑战。
05
铂矿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建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途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铂矿的类型和找矿标志铂族元素包括钌、铑、钯和锇、铱、铂六个元素。
具亲硫性和亲铁性,其亲铁性从属于亲硫性。
硫、砷、碲、铋等元素对铂族元素的富集成矿起重要作用。
铂矿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
铂矿体既可形成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之中,也可形成于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或断裂带内。
已知有经济价值的铂矿床,绝大多数与岩浆型硫化铜镍矿床共生,其余来源于铬铁矿床、砂铂矿床等。
当前生产的铂族金属以铂、钯为主,其次是锇和铱。
铂族元族的产出形式有三种:一是呈硫、砷、碲、铋、锑等化合物的铂族独立矿物,此类占铂族总量的90%以上,矿物种类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砷铂矿和铋碲钯矿;二是铁镍铜等的天然合金或金属互化物;第三种是类质同像混入物。
铂族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低,其矿物粒度细小,肉眼一般不易识别。
因此寻找铂矿须根据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可能含铂的部位,通过拣块或刻槽取样,进行试金光谱分析或化学分析确定其含量。
区调阶段,对风化的超基性岩,有时采用人工重砂法也能简便达到寻找和圈定矿化带的目的。
对含铂矿石的矿物及赋存状态的研究,常用显微镜观察、X 光粉晶分析及电子探针测定等方法。
1 .铂族金属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铂族金属主要富集在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铜镍矿床、铬铁矿床和砂铂矿床内,单一的铂矿床很少。
现将几种主要类型分述如下:(1)基性、超基性铜镍硫化物型铂族金属矿床该类型是目前世界上铂族金属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开采对象。
矿床的地质特征与相应的铜镍硫化矿床一致。
在我国这类含铂岩体多产于华力西期,岩体形态呈单斜岩墙、岩盘及岩盆。
含矿岩体类型主要是超基性岩体,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少数为基性岩体。
岩石类型主要为单辉(二辉)橄榄岩--单辉(二辉)辉石岩及辉橄岩--纯橄榄岩,均属铁质基性、超基性岩类。
岩体常由多岩相组成,这些岩相有的是多次侵入的,有的是就地分异的,而含矿岩相常常是较晚贯入的富挥发分的超基性岩。
岩体常具同心环带构造、层状或带状构造。
粒度较粗,基性程度高,含矿较好。
矿体多产于岩体的边部、底部,矿体常富集于岩体的膨大部位、凹槽和产状变缓部位。
也有产于上部岩相或充填交代围岩产于外接触带中的。
铂矿体多呈似层状、板状、透镜状、脉状。
与铂钯成矿有关的硫化物组合,一般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方黄铜矿,简称“四黄”硫化物组合。
铂矿物主要是砷铂矿,钯矿物主要是铋碲钯矿,绝大多数均分布于硫化物中,极少数在硅酸盐粒间。
铂族金属以铂色为主。
铂钯与铜镍一般呈正消长关系,与铜的关系更为密切。
矿化蚀变普遍,常见滑石化--碳酸盐化,粗--伟晶斑杂状次闪石化,绿泥石化及微晶黑云母化等。
矿床成因可分为岩浆熔离型,深部熔离--上侵(贯入)型,贯入型,交代型,热液型五类。
国内已知主要铂矿床以深部熔离-上侵(贯入)型为主。
(2)超基性岩铬铁矿型铂族金属矿床与铬铁矿有关的铂矿床比较复杂,可分三个类型:①铂族元素呈类质同像混入物散布于铬铁矿中如某铬铁矿成矿区,铬矿石中铂族各元素含量与Cr2O3含量成比例增加,Cr2O3品位增加1 %,铂族品位增加0.008克/吨,各元素所占百分比:钌44-57%,锇26-35%,铱12-21%,铑2-4%,铂、钯含量甚微。
②铂族元素成独立矿物与铬铁矿共生此类含铂岩体一般具同心式构造或层状构造。
铂矿体主要富集于岩体基性程度高的部位。
铂矿物主要为天然合金及金属互化物类,以粗铂矿、铁铂矿、暗锇铱矿、铱锇矿等与铬铁矿密切伴生。
铬尖晶石的特征是高铁,并常有磁铁矿伴生。
产于具同心式构造岩体中心的纯橄榄岩中的含铂铬铁矿体,形态很复杂,多为不规则透镜体、巢状体,很少为脉状及板状体。
矿体规模很小,但有时品位较高。
高品位矿石常具角砾状构造。
角砾的胶结物主要是铬铁矿和铬绿泥石。
产于具韵律性层状构造岩体中的含铂铬铁矿层,含铂品位稍低,但有时规模很大。
③铂族矿物与铬铁矿共生,但发育有砷、硫、碲、铋等组分在这种情况下,铂族矿物多呈砷、硫化物和碲、铋化物。
铂族元素由钌、锇、铱为主变为以铂、钯为主。
铂矿物的分布主要受硫化物支配。
故其特点与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相似。
(3)基性、超基性岩含铂族金属钒钛磁铁矿矿床含矿岩体属铁质、富铁质基性、超基性岩。
岩体有斜长岩--辉长岩型,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型。
呈岩盘、岩盆状,层状分异具“韵律”构造。
钒钛磁铁矿体多产于岩体中下部、底部或“韵律”层底部;呈似层状、透镜状。
含少量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铂族金属多以类质同像混入物存在上述金属硫化物中;亦见少量铂族矿物,有砷铂矿、硫锇钌矿等。
铂族金属含量不高,一般为O.On 克/吨,局部可达0.2-0.8克/吨,可综合回收利用。
某些钒钛磁铁矿体下部,可形成富含硫化矿物层,其中富含铂族元素。
如某钒钛磁铁矿床,在辉石岩下层矿底部富硫化物带中,富含锇、钌;橄榄岩下矿层底部富硫化物带中,富含铂、铑。
(4)超基性岩含铂族金属磷灰石矿床含矿岩体属闪辉岩型,含矿岩相为单斜辉石岩、磷灰石角闪岩、角闪单辉辉石岩和单辉角闪岩。
磷灰石矿体形态复杂,一般为不规则条带状和透镜状,铂族元素与磷灰石矿体紧密共生。
矿体中伴生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铂族矿物有自然铂、硫铂矿、硫铂钯矿、砷铂矿、粗铂矿。
矿床主要含铂钯,矿化与磁铁矿、硫化铜矿物关系密切。
(5)含铂族金属的蚀变基性岩矿床矿床产于强烈蚀变的以角闪岩与透辉岩为主的岩体中。
岩体呈岩墙状产出。
铂矿化主要产于阳起石化的透辉岩中。
矿体在矿化带中呈透镜状产出,铂钯含量高。
铂族矿物主要有砷铂矿、硫铂矿,以及少量粗铂矿、碲铂矿、硫砷铂矿等,伴生自然金、金银矿。
矿石可选性好,具一定远景。
(6)砂铂矿床主要分布于基性、超基性岩发育地区,由含矿岩体或矿体经风化分解后形成。
有残积、坡积、冲积等型,以冲积型砂矿工业意义较大,品位较高,常在粗砂冲积物下部基岩面上富集。
主要铂族矿物有粗铂矿、自然锇、自然铱、锇铱矿、铱锇矿等,常伴有金(砂铂矿往往是原生矿中以自然元素类矿物为主所形成者较有价值,如超基性岩铬铁矿型铂族金属矿床形成的砂矿较好。
有的原生矿铂族金属不具开采价值,在其附近低凹谷地及现代河流中则形成较富的砂矿。
砂矿又是寻找原生矿的标志)。
2.找矿前提和找矿标志(1)基性、超基性岩体基性、超基性岩体和铂矿体的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有利的构造是寻找岩体和矿体的重要标志,因此,掌握构造控矿规律是找矿的关键。
(2)岩体矿化铂族金属大部分与铜、镍、铬等密切共生,故岩体中有无这些元素的矿化或矿体,是评价岩体含矿性的重要标志。
如黄铜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黄铜矿及其氧化物或铬铁矿、磁铁矿等矿物的出现,特别是多种矿物组合的存在,往往是找铂矿的直接标志。
特别在矿化较好的岩体中,必须注意岩体的凹槽部位,既使岩体未出露地表,也必须结合其它地质特征认真研究。
(3)岩体时代在一个大的基性、超基性岩带中,往往有几期形成的岩体,但含铂好的仅为某个时期的岩体,如川滇经向构造带分布有晋宁期、华力西期、燕山期的基性、超基性岩,仅华力西期岩体含铂较好。
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岩带中的岩体进行时代划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4)岩体的形态有岩墙、岩盆、岩盘、岩漏斗等,各种形态的岩体都见有铂矿产出,但以近等轴状的岩体成矿较好。
岩体膨大部位、凹槽部位、接触带产状变缓部位,尤其是岩体的底部、边部以及某些岩相带的底部,易富集成矿体。
(5)岩体岩石类型铂矿主要与铁质超基性岩有关。
岩石类型有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型,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型,辉橄岩--橄榄岩型,纯橄榄岩--透辉岩型,橄榄辉长辉绿岩--辉长辉绿岩型等。
与铂矿化有关的岩体以单斜辉石占优势为其特点。
铂矿主要产于超基性岩相中,基性岩一般含铂很低。
(6)岩体规模及分异在其它成矿条件相同的岩体群中,岩体较大、分异较好的岩体成矿较好;深部分异多次侵入形成的岩体,晚期侵入形成的岩相,含活动性组分多,基性程度高,粒度粗,含矿较好,这类岩体规模虽不大,但常见有较大规模的矿体形成。
有时矿体可以离开岩体在围岩中富集。
(7)蚀变类型蚀变基性-超基性岩中的铂矿普遍有蚀变,其中不少是强烈的热液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值得在工作中注意观察研究。
常见与铂(族)成矿有关的蚀变有次闪石化、粗--伟晶斑杂状次闪石化、滑石--碳酸盐化。
微晶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少见。
(8)磁异常基性、超基性岩体属磁性体,能产生明显的磁异常,故航空及地面磁测对寻找岩体和研究岩体形态、产状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9)化探异常铜、镍、钴、铬、铁的化探异常,特别是几种异常的重合,往往是寻找含铂(族)岩体的标志。
(10)重砂异常根据重砂矿物组合及铂族矿物在重砂中的出现,也可以指导找铂工作。
野外矿物鉴定及简易分析2009-07-26 02:48矿物的野外鉴定是寻找有用矿产和识别岩石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矿物的野外鉴定主要是根据矿物的条痕、颜色、硬度及解理等外表特征,首先按矿物的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划分大类,另外在每一类中或以颜色、或以硬度再进行划分,更次一级划分的根据则视矿物的特征而定。
现对条痕、颜色、解理等特征观察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简要的说明。
1 .条痕即矿物粉末的颜色。
对于硬度不大的矿物,在瓷板上划出粉末后,即可观察其条痕色;如遇到矿物硬度较大(如在6、7以上)或无瓷板时,可把矿物轧成粉末,在白纸上观察其颜色即可。
矿物的条痕与透明度、光泽有相互的关系;条痕为无色或白色者,为透明矿物,多数属玻璃光泽,少部分属金刚光泽;条痕为黑色者,为不透明矿物,多数属金属光泽,少部分属半金属光泽;条痕为彩色(浅彩或深彩色)者,多数为半透明矿物,属金刚或半金属光泽。
所以正确观察条痕的颜色对于判断矿物的光泽及透明度均会有所帮助。
因为矿物的条痕比较稳定,也比较容易准确描述,而矿物的光泽常常可能因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矿物表面风化作用,矿物由细小单体聚合而成等〉而变暗,不易统一描述,所以本鉴定表首先采用条痕作划分大类的根据。
有些呈强金属光泽的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等) ,因它们均具良好的延展性,所以在瓷板上划条痕时不易立刻划出它们的粉末,而是呈薄片附在瓷板上,故观察者看到的只是它们的薄片颜色,并非粉末的颜色(如自然金呈金黄色,自然铜呈铜黄色,自然银呈银白色等) ,如果把这些薄片再继续摩擦几下,则立即能呈现黑色粉末。
本鉴定表中有时提出“摩擦条痕”这就是指把条痕再用干净的玻璃棒或瓷板等继续摩擦几下,这样可使粉末更细,此时某些矿物的条痕色要发生变化,藉此有助于区别某些相似矿物(如石墨与辉钼矿;辉锑矿与辉铋矿等)。
2.颜色这里只着重说明具金属光泽的(包括部分半金属光泽)矿物颜色描述时应注意的事项。
具金属光泽的矿物,其颜色的描述常常同时体现出其金属光泽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