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分类表

合集下载

分类规划_绿地分类标准

分类规划_绿地分类标准

分类规划绿地分类标准:按照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依次为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和其他绿地G5。

1、公共绿地1.1、规划原则:(1)在普遍绿化基础上重点建设居住绿地;(2)公园类型尽量全面,布置新型、具有时代特色;(3)居住绿地与乡镇绿地结合;(4)突出沿街公共绿地(带状绿地)的景观特色;(5)大、中、小绿地形成体系,并以中、小型绿地为主。

1.2、各类绿地的规划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5大类。

(1)专类公园:利用其已有的地形、地貌、植被,采用自然与规则相结合多种组景和造景的设计手法,丰富其园林植物种类,布置相应的设施,即通过对坡地、水面、驳岸、植被、建筑、小品及娱乐设施的有机配置,创建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体系,使其具有系统性、技术性、阶段性、持续性、安全性等特征。

体现城镇特色,四季有景,让游人有步移景异、赏心悦目、自然流畅的舒心体验。

区域性公园的绿地率≥75%。

规划区域性公园有一处,即植物园,总面积约为0.69平方公里。

(2)滨河公园:利用现有的东湖水系,规划改造其现有景观布局,使之成为两院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滨河景观公园。

各景区通过对坡地、水面、驳岸、植被、建筑、小品及娱乐设施的有机配置形成既有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人造景观,又有展现自然山水、人们活动的自然、人文景观。

园内建筑应以一层为主,采用现代风格,造型新颖别致,富于动感,色彩明快。

滨河绿地结合河流,充分利用其狭长地形,因地制宜,采取自然布局方式,沿河设置休闲、观赏设施,通过亭、榭、廊、座椅等小品的点缀,突出山水及环境的自然风貌、四季物象,形成临水风光带,滨河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建筑易采用传统形式,应端庄、古朴、大方,与其环境相协调并融为一体,为沿河风光带添光加彩。

园区绿化应不小于75%。

规划面积约0.23平方公里。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城市绿地包括:1、公园绿地指各种公园和向公众开放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含其范围内的水域;不包括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公园绿地中除“小区游园”之外,都参与城市用地平衡,相当于“公共绿地”;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中,“公共绿地”被列为“绿地”大类下的一个中类;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两个小类;“公共绿地”一词来源于前苏联,突出反映的是绿地的所有权、产权等公共属性;我国目前在绿地的分类上不存在私有绿地,所有的城市绿地都属于国家、为公众服务;公共绿地与国际上公园的内涵相似,与我国的公园和开放型绿地相当,因此,都属于公园绿地性质;鉴于此,公园绿地的概念更能够反映出公共绿地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属性特征;2、公园是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公园指面积较大、绿化用地比例较高、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半径合理、通常有围墙环绕、设有公园一级管理机构的绿地;广义的公园除了上述的公园之外,还包括设施较为简单、具有公园性质的敞开式绿地;发达国家的公园一般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国家现行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对不同公园内部的用地比例有明确的规定;3、植物园指独立的植物园;侧重科学研究的植物园以收集植物物种为主,侧重植物观赏的植物园以展示植物的景观多样性为主;附属于公园内的植物展览区不属于植物园;4、花园花园指以观赏花卉植物为主要功能的园林;花园与公园的区别为:花园的规模相对较小,也可附属在公园内;花园的职能较为单一,公园的职能较为综合;在国外,花园可能是私有的、收费的,而公园是公有的,向公众免费开放的;5、风景名胜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多数在城市郊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而公园多数位于市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内;当二者在空间上交叉时,往往会形成风景名胜公园;位于或部分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内,依托风景名胜点形成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按照城市公园职能使用的部分属于此类;风景名胜公园的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属于风景名胜区但其用地又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部分,不属于风景名胜公园;6、街旁绿地街旁绿地包括小型沿街绿地、街道广场绿地等;街旁绿地又名街头绿地;街旁绿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属于公园性质的沿街绿地;二是指该绿地必须不属于城市道路广场用地;7、带状公园带状公园位于规划的道路红线以外;带状公园的最窄处必须保证游人的通行、绿化种植带的延续以及小型休息设施的布置;8、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等分散式的绿地;9、生产绿地生产绿地不管是否为园林部门所属,只要是被划定为城市建设用地,为城市绿化服务,能为城市提供苗木、草坪、花卉和种子的各类圃地或科研实验基地,均应作为生产绿地;临时性的苗圃和花卉、苗木市场用地不属于生产绿地;10、防护绿地防护绿地针对城市的污染源或可能的灾害发生地而设置,一般游人不宜进入;防护绿地包括:卫生隔离绿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等,不包括城市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11、附属绿地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的规定,附属绿地不列入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类,而从属于各类建设用地之中;包括附属在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化用地; 附属绿地不单独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其功能服从于其所附属的城市建设用地的性质; 12、居住绿地条文中的“居住用地”包括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居住绿地属附属绿地性质,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 居住区级公园和小区游园属于社区公园,不属于居住绿地;居住区级公园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13、道路绿地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交通岛绿地指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指交通广场、游憩集会广场和社会停车场库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道路绿地位于规划的道路广场用地之内,属于附属绿地性质,不单独参与城市用地平衡; 14、屋顶花园狭义的屋顶花园以绿化为主,主要功能是植物观赏,游人可以进入的花园;广义的屋顶花园也包括以铺装为主、结合绿化,适宜游人休憩的或完全被植物覆盖、游人不能进入的屋顶空间; 15、立体绿化来源:考试大立体绿化是相对于地面绿化而言的,它包括棚架绿化、墙面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种绿化形式; 16、风景林地风景林地仅限于具有景观价值的林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年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年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今天起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公告》:《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T 85-2017,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

原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同时废止。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绿地分类;3。

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调整绿地大类;2。

调整公园绿地的中类和小类;3.调整附属绿地中类;4。

调整其他绿地的名称并增加中类内容;5。

调整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6。

对相关条文进行补充修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B座22层,邮政编码:100083).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宜兴市规划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波郭竹梅刘冬梅赵锋李金路贾俊李梅丹孙鸿洁佟跃程鹏李悦何旭宋洁郭倩梁治宇于一丁涂胜杰傅徽楠本标准主要审査人员:张树林王磐岩张菁朱祥明张晓军路林丘荣吴雪萍赵鹏总则1。

0。

1为统一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便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年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8年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今天起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公告》:《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T 85-2017,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

原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同时废止。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绿地分类;3。

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调整绿地大类;2。

调整公园绿地的中类和小类;3.调整附属绿地中类;4。

调整其他绿地的名称并增加中类内容;5。

调整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6。

对相关条文进行补充修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B座22层,邮政编码:100083).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宜兴市规划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波郭竹梅刘冬梅赵锋李金路贾俊李梅丹孙鸿洁佟跃程鹏李悦何旭宋洁郭倩梁治宇于一丁涂胜杰傅徽楠本标准主要审査人员:张树林王磐岩张菁朱祥明张晓军路林丘荣吴雪萍赵鹏总则1。

0。

1为统一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便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绿地分类表

绿地分类表
规划经一路与辛纬三路交叉口
G15-5
辛南园
0.84
规划一经路与规划经二南路交口
G15-6
康乐西南园
0.18
规划一纬路与利民街交叉口西南角
G15-7
康乐东南园
0.18
规划一纬路与利民街交叉口东南角
G15-8
环岛园
0.47
迎宾路与建设大街交口东南角
G15-9
迎宾园
0.39
迎宾路与朝阳大街交叉口
G15-10
振兴园
0.33
振兴路与规划四经路交叉口
G15-23
欣德园
0.29
规划六纬路与与规划四经路交口东北角
G15-24
怡新园
0.12
饶安路与建设大街交口西北角
G15-26
饶安园
0.42
饶安路与规划四经路交叉口
G15-28
美居园
0.48
利民街与津南路交口东北角以北100米
G15-29
振兴园
0.24
津南路与兴武大街交口东北角
G15-30
兴孟园
0.18
规划六经路与津南路交口东南角
街道广场绿地
G15-3
辛馨广场
0.47
规划经三路与沧乐南路交口
G15-12
青年广场
2.73
规划三纬路与民族大街交口
G15-27
朝阳园
0.17
饶安路与朝阳大街交口
G15-25
平安广场
0.63
饶安路与建设大街交口西南角
G15-31
孟村文化中心广场
1.59
G121-11
朝阳园
1.1
武港路与饶安东路交口
表6-5街旁绿地规划一览表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71. 引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城市绿地的分类和管理,准确评估绿地的功能和效益,制定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至关重要。

2. 定义和分类要素2.1 绿地定义绿地是指城市中的陆地、水域和建筑物上的自然或人工植被覆盖区域,包括公园、广场、湖泊、绿化带等。

2.2 绿地分类要素2.2.1 功能性分类按照绿地的功能特点,将绿地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公共休闲绿地、生态保护绿地、文化历史绿地、体育运动绿地、教育科研绿地、交通绿地等。

2.2.2 区位分类按照绿地所在的区位特点,将绿地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城市中心绿地、城市边缘绿地、城市周边绿地等。

2.2.3 面积规模分类按照绿地的面积规模,将绿地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大型城市公园、中型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广场等。

3. 绿地分类标准细化3.1 公共休闲绿地3.1.1 公园3.1.1.1 大型城市公园面积大于500公顷,设有多功能运动场、游乐设施、休闲设施等。

3.1.1.2 中型城市公园面积在100-500公顷之间,设有运动场、游乐设施、休闲设施等。

3.1.1.3 社区公园面积在10-100公顷之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1.2 广场3.1.2.1 城市中心广场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是重要的公共空间,通常有文化活动和商业聚集等。

3.1.2.2 街头广场位于道路两旁或交叉口,为市民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3.2 生态保护绿地3.2.1 自然保护区3.2.1.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

3.2.1.2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在100-1000平方公里之间,根据地方需要设置的自然保护区。

3.2.2 水域保护区3.2.2.1 湖泊保护区主要保护湖泊生态系统,限制开发和破坏行为。

3.2.2.2 河流保护区主要保护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限制排污和建设活动。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及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及城市绿地分类和指标计算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城市绿地包括:1、公园绿地指各种公园和向公众开放的绿地。

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含其范围内的水域;不包括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中除“小区游园”之外,都参与城市用地平衡,相当于“公共绿地”。

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中,“公共绿地”被列为“绿地”大类下的一个中类。

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两个小类。

“公共绿地”一词来源于前苏联,突出反映的是绿地的所有权、产权等公共属性。

我国目前在绿地的分类上不存在私有绿地,所有的城市绿地都属于国家、为公众服务。

公共绿地与国际上公园的内涵相似,与我国的公园和开放型绿地相当,因此,都属于公园绿地性质。

鉴于此,公园绿地的概念更能够反映出公共绿地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属性特征。

2、公园是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公园指面积较大、绿化用地比例较高、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半径合理、通常有围墙环绕、设有公园一级管理机构的绿地;广义的公园除了上述的公园之外,还包括设施较为简单、具有公园性质的敞开式绿地。

发达国家的公园一般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国家现行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 48对不同公园内部的用地比例有明确的规定。

3、植物园指独立的植物园。

侧重科学研究的植物园以收集植物物种为主,侧重植物观赏的植物园以展示植物的景观多样性为主。

附属于公园内的植物展览区不属于植物园。

4、花园花园指以观赏花卉植物为主要功能的园林。

花园与公园的区别为:花园的规模相对较小,也可附属在公园内;花园的职能较为单一,公园的职能较为综合;在国外,花园可能是私有的、收费的,而公园是公有的,向公众免费开放的。

5、风景名胜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多数在城市郊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而公园多数位于市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内。

当二者在空间上交叉时,往往会形成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或部分位于城市建设用地内,依托风景名胜点形成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按照城市公园职能使用的部分属于此类。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最新编写)(精选可编辑)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最新编写)(精选可编辑)

城市绿地的几种分类(最新编写)(精选可编辑)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也是改善城市环境、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城市绿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1.公园公园是城市中最常见的绿地类型之一,通常由大片的绿地、树木、花坛、喷泉等构成。

公园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社交、健身和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

公园还可以根据特定的主题和功能进行分类,如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等。

2.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园,主要由森林和自然生态系统组成。

森林公园通常有更多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为原始和野外的体验。

森林公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水源的稳定。

3.植物园植物园是一种专门用于收集、研究和展示植物的场所。

植物园通常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室内部分主要用于展示热带植物和温室植物,而室外部分则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

植物园既可以提供人们观赏和学习植物的机会,也可以保护和研究珍稀濒危植物。

4.生态公园生态公园是一种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绿地类型。

生态公园通常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水源和土壤,同时也提供环境教育和科普展示。

生态公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5.河流公园河流公园是沿河而建的绿地,主要由河流和周围的绿地组成。

河流公园通常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的场所,如散步、跑步、钓鱼等。

河流公园还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并提供生态廊道和城市防洪功能。

6.社区公园社区公园是城市社区内的小型绿地,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社区公园通常设有花坛、草坪、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区等,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社区公园也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社交,增进社区凝聚力。

总之,城市绿地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功能、特点和所处环境进行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G134
历史名园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G135
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G136
游乐公 园
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
G47
市政设施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G48
特殊绿地
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G5
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2
社区公园
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0.5~1.0km
G122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
0.3~0.5km
G13
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G131
儿童公园
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
G132
动物园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G133
植物园
绿地分类表
类 别 代 码
类 别
名 称
内 容 与 范 围
备 注
大类
中类
小 类
G1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G11
综合公园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G111
全市性公园
为全市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G112
区域性公园
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G137
其他专类公园
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G14
带状公园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G15
街旁绿 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G2
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G3
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
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 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41
居住绿地
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G42
公共设施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G43
工业绿地
工业用地内的绿地
G44
仓储绿地
仓储用地内的绿地
G45
对外交通绿地
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
G46
道路绿地
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