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1、奇特的同位素

2、同位素的三个特性

3、放射性同位素使用技术

4、2、工业上的应用

5、检测

6、放射性废物的利用

7、辐射技术的应用

8、改进材料性能

9、3、农业中的应用

10、引发种子的变异

11、棉花育种

12、辐射引变

13、根茎叶的侦察兵

14、用示踪法观察作物生长

15、监测农药无公害

16、揭开光合作用的奥秘

17、食品保鲜

18、请放心食用辐照食品

19、辐照灭菌

20、使害虫断子绝孙

21、4、医学上的应用

22、核医学

23、医学跟踪

24、各种放射分析

25、同位素造影术

26、金-198肝扫描

27、放射治癌

28、伽玛刀

29、放射性消毒

30、5、考古辨伪侦察

31、碳-14考古年代

32、核技术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

33、三星堆-另一支史前文化?

34、耶稣基督“裹尸布”的传说

35、拿破仑死亡之谜

36、古老的照片复活

37、微量元素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38、高超的侦破技术

39、6、保护环境安全

40、分析环境污染情况

41、对火灾及毒气报警

42、不灭的长明灯

43、同位素避雷针

44、避雷功能更为强大

同位素的三个特性

在形形色色的原子能图象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奇妙特性及广泛用途令人眼花缭乱,最具有戏剧性。

前面我们介绍过,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和德国的迈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排出了元素周期表,那时化学家们知道的元素只有几十种。现在,已经发现的元素已经达到100多种,目前的元素周期表已经比当年门捷列夫列出的元素周期表要详尽多了。

在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元素占一个位置。后来,科学家

又进一步发现,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

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

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

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的原

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

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能放出各种不同的射线。有的放出α射线,有的放出β射线,有的放出γ射线或者同时放出其中的两种射线。还有中子射线。其中,α射线是一束α粒子流,带正电荷,β射线就是电子流,带有负电荷。

第二,放出的射线由不同原子核本身决定。例如钴-60原子核每次发生衰变时,都要放射出三个粒子:一个β粒子和两个光子,钴-60最终变成了稳定的镍-60。

第三,具有一定的寿命。人们将开始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数目减少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例如钴-60的半衰期大约是5年。

核技术中的同位素和辐射的应用,给许多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带来好处。现代核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些观察和测量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新方法,从而加强了对这些未知过程的了解,这对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生存、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同位素的分离和鉴别使我们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带动了电子学、光学和机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同位素都是可以识别的,人们可以根据其质量

或放射性对它跟踪,尽管它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其它同位素一样。因此

测量这种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总量并跟踪其运动及反应都是可以做到的。这

就给它带来了特别的功能。考虑到可利用的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

数千种(此可参见有关的核素表即同位素表),又有许多其中过程的细节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我们仅能比较稳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的特点,评

述某些特殊技术,介绍一些有趣的和重要的同位素应用。

大多数同位素都是稳定同位素,并呈混合物状态出现在元素中。按照

同位素质量进行分离的主要方法有电磁法(在大型质谱仪中)和热机械法

(气体扩散过程中)。重要的例子是在生物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元素的同

位素,例如D(氘)和氧-18。稳定同位素的主要优点是在研究用的样品中不存在辐射效应。而可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很多,它们具有各种不同的半衰期、辐射类型和能量。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有三个主要来源——加速器中带电粒子的产物,反应堆中中子轰击产物和分离出的裂变产物。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优点是通过测定它们发射的粒子和鉴定其特有的半衰期和辐射性质,故很容易探测它们的存在。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并说明其用途。

示踪技术

示踪方法是引入少量放射性同位素,并随时观察其行踪的方法。例如在肥料中掺入少量的放射性磷-32(半衰期为14.28天,发射1.7兆电子伏的β粒子),可以找到给植物施磷肥的最好方法。用探测或照相胶片测量辐射随时间的变化及其在植物中的位置,就能得到磷的摄入率和累积率的准确资料。同样,给人体注射无害的放射性钠-24(半衰期15.03小时)溶液,可以进行人体血液循环的示踪实验。为了医学诊断的目的,希望引入足够的放射性物质以便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但是放射性物质不能达到有害于人体的程度。

再如,监视掺合了放射性同位素流体的行踪可以确定许多种物质的流速。各种各样的流体,如人体中的血液,输油管中的石油或排入江河中的污水,在概念上都是相同的。

中子活化分析

活化分析是一种揭示微量杂质的存在及其数量的分析方法。用中子(如反应堆中子)辐照可能含有某种痕量元素的材料样品,产物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β射线有特有的能量和相对强度,类似于发光气体的光谱线。为了进行比较,要使用标准样品的数据,通过测量和解释γ射线谱,从而得到有关杂质的含量。

活化分析法的原理是这样的:将被测物质放入反应堆中,接受中子的照射。许多原子核具有吞吃中子的性质。就是说,它们一旦碰上慢中子,就会把慢中子吸收掉。新生成的产物就是放射性同位素。比如,原来的原子核如果是钠-23,吸收一个中子就会变成新的放射性同位素钠-24;如果是钙-40,它吸收一个中子就变成钙-41;如果是磷-31;它吸收一个中子就变成磷-32;如果是砷-75,它吸收一个中子就变成砷-76,等等。

由于原子核吞吃了一个中子,所以,它不可能保持不变,它会放出β射线或γ射线。也就是说,它自身要发生衰变,即所谓的放射性衰变。衰变时放出的射线,能量各不相同,其能量的高低取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而且,放射性衰变的速度也各不相同。

比如,钠-24,它会放出两支γ射线,能量分别为1.4和2.7兆电子伏特;还放出一支β射线,能量为1.4兆电子伏特,最后变成镁-24。钠-24的半衰期是15.03小时。如果是磷-32;它会放出1.7兆电子伏特β射线,变成磷-32。磷-32的半衰期是14.28天。如果是砷-76,它会放出能量确定的三四种β射线和三四种γ射线,而变成硒,其中主要的β射线能量为2.9兆电子伏特,主要的γ射线能量为0.5电子伏特;砷-76的半衰期是26小时……。

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完全不同的核衰变类型。而各种原子核的衰变类型都已调查清楚,每一种衰变类型代表对应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检测

材料的某些物理性质用一般的方法很难搞清楚,但是通过观察辐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测量。例如,测量放射源放出的粒子透过塑料薄膜或纸张之后的粒子数量就能确定薄膜或纸的厚度。从裂变产物分离出来的同位素锶-90(半衰期28.82年,粒子能量0.546兆电子伏)和铯-137(半衰期30.17年,粒子能量0.512兆电子伏)广泛的用于这样的检测之中。

用探测射线通过物质的方法在外部可以测定管道里流动的液体的密度。管道中的液体起辐射“屏蔽”作用,因为衰减与粒子密度有关。

没有窥视镜或电接触点也不难测出不透明容器中液体的液位。把一个放射源缚在浮子上,让浮子漂在液面上。探测器在容器外面探测放射源的辐射。

通过研究被氢慢化的中子可以估计土壤中的含水量。在中子水分测量仪中,由一个混合的粒子发射体组成的放射源通过(α,n)反应产生中子。中子通量可以为测量含水量提供数据。

有几种核技术已用于石油工业中。在油井探测中,“测井”过程包括地质特征的研究。有一种方法是测量天然辐射。当把探测器从天然放射性岩石区移到含石油或其他液体区时,信号减少。也可以用中子水分测量仪测量石油的存在,因为石油中含有氢。把中子源和射线探测器放到油井中,可以对化学成分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放射性废物的利用

生产核能中产生的的各种同位素,是有害的废物,但也是能给人类提供安全保障的有用之物。例如氪-85(半衰期10.7年)的应用,它是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的一

种丰富的副产品。该同位素可作为机场跑道和煤矿照明用的自

发光源中的激活成分。这种光源由一个密封的氪-85气体辐照盒

构成,氪-85气体和荧光体接触,荧光体被低能电子激发。发光

的颜色决定于所用的荧光体,亮度取决于同位素氪-85的总量。

这种光源类似于用氪辐照盒代替了灯泡的汽车前灯。其优点是

寿命长,不要有能源,与天气条件无关。

使用氪-85“束流断路器”可以防止入侵者,增进安全。当人体经过“束流断路器”时,一束细得像铅笔一样的低能γ射线被遮断,就接通警报器。

辐射技术的应用

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强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但是适量的核辐射作为一种物理效应,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奇特的好处。因此,我们现在转向各种辐射源--x射线机、带电粒子加速器、核反应堆和放射性同位素源等的辐射效应对人类有利的一面,贯穿辐射包括电磁辐射、电子或其它带电粒子和中子,它们在工业、医学、农业和空间探测中都有很多应用。下面我们以射线照相法为例:最早和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辐射应用是射线医学诊断上x射线是用电子轰击重金属靶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众所周知,x射线贯穿人体组织的程度取决于物质密度,所以骨骼与其它密集的物质的影子会出现在照相胶片上。一般的说,射线照相法包括用x射线、γ射线或中子对活组织或物体的内部情况的研究。

通过中子吸收,由稳定的钴-59可以产生同位素钴-60。对医学和工业方面的应用,同位素钴-60是x

射线管的重要替代物。钴-60发射的γ辐射能量为1.17和l.33兆电子伏,这两种辐射对检查金属中的缺陷特别有作用。用带有钴射线照相设备的扫描装置扫描,可以揭示金属的内部裂缝、焊接缺陷和非金属夹杂物。同位素钴-60源的优点是小型轻便,无需电源。钴的半衰期为5.27年,因此钴源可长期使用而无需更换。另一方面,射线能量是固定的,强度也不会改变,但x射线机上发出的射线能量和强度是可以改变的。如果用射线照相法给薄样品拍照,用铱-192比较方便。它的半衰期是74.2天,光子能量约0.4兆电于伏。

有些物质对光子不敏感,但这些物质中富有氢,如塑料和橡胶,

这时中子射线照相法就弥补了γ射线照相法的不足。典型的中子源是

锑-铍源。在这种源中锑-124的γ射线(半衰期为60.4天)在铍中引

起(γ,n)反应。一种有希望的新放射源是锎-252,它是反应堆中经

中子连续轰击钚而产生的人造同位素(原子序数 98)。虽然锎-252大

部分时间(96.908%)通过发射粒子而衰变,但其余时间(3.092%)是

自发裂变。这两个过程相应的半衰期分别是2.730年和85.57年。平均

每次裂变放出约3.5个中子。因此极少量的同位素锎-252就可以用作丰

富的快中子源。

改进材料性能

改进纤维

电子或γ射线辐照可以改变聚合物如聚乙烯的各种性质。原

来的材料是由很长的平行分子链构成的,辐射使这些链连起来。这

种过程叫做交联。辐照过的聚乙烯具有较好的抗热性,是很好的电

线绝缘包皮材料。经过辐射可以把适宜的聚合物结合到纤维基底

上。用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各种不吸尘土的织物。

化学药品合成

使用高能γ辐射可以引发某些化学反应。在实验室里可以进行很多这样的反应,但相对来讲多数反应是不经济的。然而有一个例外,这就是溴乙烷的生产。此为挥发性的有机液体,在有机材料的合成中用作中间化合物。Co-60源的γ辐射在溴化氢和乙烯的化合中起催化剂作用。人们发现作为催化剂的γ射线比化学催化剂、紫外线光电子轰击都好。通过这种独特的方法每年生产数量不少的溴乙烷。另外,在商业上,重要的化学制品聚乙烯也是由钴的γ射线轰击乙烯而产生的。

木材塑化加工

经γ辐照生产的新型木质地板市场需求量很大。木材用塑胶浸泡,并通过一束γ射线。这束γ射线改变了塑胶的分子结构,使木材表面光滑并能防火。产品的外观没有什么变化,但材料都变得非常坚硬,在公共场所使用这种木材是合适的。此外,还可用类似的辐照技术制作经久耐用的建筑用材,如花砖。

引发种子的变异

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上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核农学就是核技术与农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

谈到选育良种,不能不涉及作物的一个基本特性-遗传和变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自然界里所有的生物,它们的子代都有与其亲本相似的特性,这就叫做遗传性。一个优良品种所以能增产,就是因为它具有可遗传的优良特性。另一方面,一个优良品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在的原因而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叫做变异性。遗传性和变异性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没有遗传性,则自然界现有的各种生物将不复存在。而如果没有变异性,也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当前我们看到的成千上万种农作物品种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植物本身的遗传和变异,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

近代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再等待自然的恩赐,单纯地利用植物本身自然产生的变异,而能够应用现代科学的成就来人工创造新的变异类型,这种方法叫“人工引变”。人们已经弄清楚: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受一种叫“基因”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它存在于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中。这种传递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已经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的分子结构。如果这种物质的原有结构发生改变,就能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应用原子反应堆产生的热中子或加速器产生的快中子,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都可以使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因而引起生物形形色色的性状突变。

大体说来,应用人工引变诱发的有利突变可以有千分之一的机率,而自然产生的突变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率,人工引变可以提高突变率一千倍。当然这不能像神话故事里的孙悟空一样,拔一根猴毛一吹就变出一个小孙猴子。我们也不能指望用射线一照就变出一个良种来。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能控制变异的方向。我们必须在各种变异的后代中,进行认真仔细的选择,才能育成符合我们所期望的良种。这种应用射线引变选育良种的方法叫做“辐射育种”。它是继“系统

选种”,“杂交育种”之后而兴起的一种新的育种方法。这一新技

术随着我国原子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并已取

得显著效果。

棉花育种

“鲁棉一号”就是山东省棉花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应用放射性同位素钴-60放出的伽玛射线处理棉花杂交的后代育成的。

起初,为了育成适合生态条件并且高产优质的棉花良种,他们于1961年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配一些组合。但是经过多年的分离选择,并没有获得符合理想的后代。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母本是中棉所2号,父本是“1195”(选育的一个品系),这就是“鲁棉一号”的“始祖”。它虽然结合性较好,但到了第九代仍然性状不稳定,而且株型高大松散。这时,他们决定应用辐射育种新技术,希望将它的性状引向好的方面发展,并且稳定下来。

1971年,他们将中棉所2号与1195杂交第九代种子用钴-60辐照40000伦琴(辐照量的单位),根据辐射育种的规律,照射第一代因受射线损伤的作用,生长很不好,有的还出现畸形。但这些都不能遗传给后代。一般从第二代开始,突变的性状才能逐渐显现出来。他们把第一代中生长正常的棉株混收留种,第二年把这些种子单独播种在一块地里,并在收获时进行单株选择。入选的单株单收单脱粒,成为一个株系。第三年将这些株系,按系播种,每系种一行,这叫株行圃。在生长期间,直至收获之时,都对每一个株系进行比较,然后选出一批株系。其中以第99号株系表现最为突出,不仅株形紧凑,生长稳健,而且结合性强,吐絮集中,同时性状也不再分离。收获时将这些入选的株系,全都收在一起,并分别脱粒留种,准备进入鉴定试验。这好像小学生参加了升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升入中学。

经过几年试验,1975年育成,1976年定名为“鲁棉一号”。开始全省区域试验时,他们采用育苗移栽,点播分墩等方法高倍繁殖种子,并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将该品种迅速传播到全省棉区。河南、河北等省区也进行了引种。

辐射引变

从以上“鲁棉一号”选育的过程来看,可以明显看出,核辐射的应用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鲁棉一号”从开始选育到定名,整整经历了15年的时间。但前九年应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始终未能选出性状优良的稳定株系。到1971年开始用射线处理,结果在第三代就出现了理想的稳定株系--99系。由此证明辐射引变可以加速性状的稳定,并使性状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鲁棉一号”所具有的株型紧凑,叶片向光性强,以及结合性强,吐絮集中等优良特性,这是它能获得高产的基础。但这些优良特性是原来品种祖先的母本所没有的,是通过辐射引变产生的。

在其它作物的辐射育种中也经常可以诱导出株型优良产量增加

的后代。如育成的“鲁原单4号”玉米杂交种便具有植株较矮,株型

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

第三,“鲁棉一号”的早熟性和其它抗逆性能是它能够适应我

国华北棉区的生态条件,并保持稳产的根本原因。这些特性也是通

过辐射处理才诱发出来的。过去用其它育种方法也能选育出早熟品

种,但往往成熟期提早了,而其它性状不理想,结果在生产上不能

实际推广。应用辐射育种方法育成的“鲁棉一号”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在其它作物上也有例证。如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育成的水稻良种“原丰早”比原品种“科字六号”早熟45天,而其它丰产性状仍保持原来的特点。

我国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已培育出许多粮食、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新品种,占世界各国辐射育成品种总数的1/3,辐射育成的水稻、棉花、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在中国推广种植面积达千万公顷。

除“鲁棉一号”外,“原丰早”水稻,“铁丰18号”大豆,都获大面积增产。

此外,中国科研人员还利用辐射技术刺激柞蚕和家蚕,使蚕茧产量提高20%,并提高了蚕丝的质量。

根茎叶的侦察兵

农民是很重视给农作物施肥的,但是,给作物施肥以后,作物是否吸收了这些肥料呢?如果肥料被吸收了,那么,它们到达了作物身体的哪一部分,发挥什么作用呢?对这个问题,过去,人们只能从作物的生长情况,作个大概的分析估计。当然,也有人想,要是能在肥料里派几个侦察兵,让它们和肥料一同进入作物的身体内部,再把它们在作物身体内部的情况不断报告出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自从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农学家们就找到肥料中的侦察兵了--派放射性同位素去做这项工作。

氮、磷、钾被称为植物营养的三大要素,但是,它们进入植物身体以后;究竟参加了什么工作呢?比如说,人们想知道磷肥进入植物身体后的情况,就在植物的肥料里加进一点放射性同位素磷-32,让它们和普通的磷-31混在一起,它们就成了肥料在植物体内的示踪剂。

因为,这对植物来说,并不能区别出这两种磷有什么不同。

在施过肥料以后,植物对这两种磷一样看待,将它们加以吸收并转化

成营养物。带有放射性标志的磷与肥料中的普通磷混杂在一起,被植物的

根部吸收,通过茎再被送到叶片和果实部分。这些放射性同位素磷-32,就

是送入植物体内的肥料侦察兵,它们就这样稳稳当当地打入植物内部,同

时,不断地发出放射性的信号,它们就是肥料的示踪剂。

科学家在给植物施过加有磷-32的肥料之后,隔两天、五天、九天或若

干天,摘取植物的叶片或者茎、根部分,与照相底片贴紧并放置一段时

间,……由于这些部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磷-32,放出的射线会使照相底片感光、显影,从而可以了解这些放射性同位素,钻进植物内部以后的行迹。也就是说,肥料成分被吸收的情况,移动的速度,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等等,这一切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显示在照相底片上。像这样,把示踪剂和射线照相技术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自射线照相术(又叫做放射自显影)。

当然,要了解放射性的分布情况,不限于使用自射线照相术,也可以采用灵敏度非常高的各种射线探测器进行跟踪测量。此外,用作示踪剂的放射性同位素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磷-32以外,还有钾、镁、铜、钼、氟、溴等等,人们可以需要加以适当选选。

用示踪法观察作物生长

这样,利用示踪的方法就可以跟踪、观察植物或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等各种动态。例如,植物的营养和代谢作用之间究竟有着什么关系?植物生长,最需要的是什么?植物是怎么样吸收自身所必需的物质的?植物通过根或叶吸收些什么?水或其它化合物是如何转变成糖类或蛋白质的?等等。

比如,有人研究过:给植物施肥时,应该施在什么部位?就是说,肥料施在种子的上面好呢还是施在种子的下面好?或者是施在种子的侧面,效果又怎么样呢?这三种情况下,肥料离种子相距多远时效果最好?按照传统的方法,为了弄清这些问题需要分别进行培育试验,再比较其结果。很显然,这种方法要花费很多劳力和时间,实验周期确实太长了。但是,如果在肥料里加进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就好比在肥料里派进了许多侦察兵,然后再用射线探测器对这些侦察兵进行跟踪观察,一次就能弄清很多问题。例如,在任意一个时刻,哪个位置的肥料被植物吸收了?它是怎么样被植物吸收的?被吸收的养分又是以什么样的速度移动的?怎么样移动的?等等。弄清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改进施肥的方法。

有的营养成分也可以通过叶子直接被植物吸收。这种现象也是通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研究才弄清

楚的。此外,还搞清了一些其它问题。例如,某些植物的根对于特

定的元素并没有选择吸收的能力,特别是铯、铷等元素,它们的性

质与植物大量需要的钾元素非常相似,可是,植物的根对它们没

有选择吸收的能力。

由于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得以在研究中不断取得

新的成果。通过这些研究还改进了施肥的方法以及土壤管理的技

术,为农作物的稳定高产开创了新的方法。

监测农药无公害

示踪剂技术对于开发无公害农药也是最有力的武器。如果没有示踪剂技术,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可能的。

从60年代开始,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例如,滴滴涕和六氯苯等一些农药的残留问题,曾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农药滴滴涕,难溶于水,即使在生物体内也很难分解,容易积聚在生物体的脂肪组织内。要是在自然界里撒布了这样的农药,微生物就会摄取它,而这些微生物又会被更大的动物所食取……这样,农药的含量逐渐浓缩,最后进到人类的食物。这种食物连锁,形成了不断浓缩的作用。拿滴滴涕来说,经过10年、20年的时间,最后到达人体的滴滴涕浓度,据说可以浓缩到60万倍以上。

像这样的长时间内进行的浓缩现象,用普通的方法是不可能观察出来的。由于这个原因,过去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有人受到污染的危害而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千吨的滴滴涕散布出去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研究出一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预测污染的方法。

这个方法大体上是这样的:在热带鱼水槽中,用石英砂垫底建造一个水池,种上高梁,并在这池子里饲养生物……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自然环境模型。待高梁生长起来以后,将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农药

喷撒在高梁叶子上,并投放一些毛虫之类的害虫,让它们食取喷有农药的高梁。另一方面,在水中投放并饲养水蚤、水螺(呈螺旋形的一种贝壳)、藻类等生物。投放在这里的害虫吃了高梁以后拉出的粪便撒落在水中,又被水蚤、水螺、藻类摄取。隔一段时间后,再投放孑孓(蚊子的幼虫),再隔一段时间后再投放一些像青锵鱼这样的小鱼。

这样一来,在一个小小的生态体系中,就可以研究农药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及其运动的规律。整个实验有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结束。实验的最后阶段,要对各种生物体进行分析,并对在生物体内已经分解的部分和没有分解仍然以原来的农药形式残留的部分,分别进行放射性测定。

农药的用途是要消灭害虫。但是,用作农药的化学物质最好能在生物体中分解,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使其不再进行连锁式的浓缩。人类要探索、研制这样的农药。但是,生态中的这种复杂反应体系的变化是非常细致的,要了解并掌握这种变化,目前采用示踪剂技术才能做到。现在,想要确定某种新的化学物质是否能用作农药的时候,必须使用对应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进行研究,这已经成为农药学界的常识。

揭开光合作用的奥秘

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粮,而植物正是制造这些食粮的天然工厂。大家都知道:所谓光合作用,就是依靠太阳提供给地球的能量,通过植物的叶绿素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等进行合成,从而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粮食资源。它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这在试管里是无论如何不能做到的。这个自然之谜,真是自然界中不可思议的问题之一!而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的利用,对于揭开这个自然之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基本化合物的最小单位是一由三个碳原子组成的,叫做C3植物。后来,又发现了基本单位是四个碳的植物,叫做C4植物,以区别于C3植物。应该说,C3、C4植物是光合作用的最基本的产物。有关这些基本产物的知识,是在利用二氧化碳-14(14CO2)作为示踪剂之后才被人们所了解的。二氧化碳-14中的碳-14是碳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有些植物具有非常巧妙的机能--在夜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到了白昼,就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也是利用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后才发现的。

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还可以研究有关植物呼吸的详细情况。例如,由于昼夜之间的差别,植物的呼吸情况有什么不同?呼吸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不同植物之间,呼吸有什么差异等等。

此外,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是怎么样运动、转移的?又是怎么样积累并贮存到各种不同的“仓库”里去的?这些“仓库”包括果实(像稻米、小麦)、茎(像土豆)、根块(像甘薯)等。所有这些自然界的巧妙安排和行为,也都是在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之后才得以解释清楚。目前,除了碳-14以外,还可配合使用其它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磷-32、氢-3等作示踪剂,从而使一些研究工作能够做得更加细致周密。

还有一些工作,如除草剂的研究、家畜或鸡饲料中养分的传送方式的研究以及各种昆虫的生态方面的研究等等,都离不开使用示踪剂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示踪剂技术,才为各种精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促进了各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

食品保鲜

辐照处理食品是一项发展极快的食品保藏新技术。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低能加速器放出的射线对食品进行辐射处理,达到长期保藏食品的目的。

放射线有一些特殊的本领。它具有较高的能量,穿透物质的能力强。一定剂量的照射,能杀死寄生在食品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和害虫。适当剂量的照射,能抑制农畜产品的生命活动。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食品霉烂变质的根源。

比如,大家爱吃的鲜鱼。由于它本身带有的及大气中降落在鱼身上的微生物,当鱼的生命一停止,这些微生物就开始在湿润而且富有营养的鱼身上大量繁殖,鱼便开始腐烂变质。土豆、谷物、水果及鸡蛋等农畜产品,在储藏时,生命并未终止,它们继续呼吸和生长,有的还发芽抽芯。这些生命活动大量消耗了食品的营养成份,陈粮不如新粮好吃就是这个道理。

传统的晒干、烟薰、糖渍、盐腌、腊制及现代的冷冻、化学防霉、防腐、气调等保藏食品的方法,都是为了消除使食品霉烂变质的根本因素。而辐照处理可以在不改变食品本身的温度、湿度、外形、色香味的前题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除使食品霉烂变质的根本原因。同时,不添加化学药剂,食品不受污染;利用的是原子能,节电节热节水,减少环境污染;方法简单易行,省时又省力,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

新屠宰的鲜猪肉,根据需要,分割成块,装入塑料口袋内抽空密封。用钴-60辐照杀菌灭虫,猪肉上原

有的细菌和寄生虫全被杀死。密闭的塑料袋又使空气中的细菌不能

再对鲜肉污染,所以存放了近一个月,肉一点也不坏。吃的时候,

只要把肉从塑料口袋中取出,就可煎炒烹炸了。但开封后,一定要

尽快吃空,不然又会再次污染而变质。据估算,辐射保藏猪肉比用

冷冻法还经济。辐照食品可以食用。

请放心食用辐照食品

目前,全世界已有许多台电子束装置的大型钴源(最大的放射强度为400万居里)用于辐照加工,每年加工产值超过20亿美元,近几年加工产值以20%的速率在递增。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已研制出活动钴源照射器,可在产地直接照射加工。俄罗斯也已利用1兆电子伏的加速器辐照谷物,每小时可照射150吨,害虫杀死率达100%。

我国早在50年代末就开始了辐射保藏研究,70年代后期在四川

等地已开始小规模中试,1984年批准了马铃薯、洋葱、大蒜等七种

食品辐射保藏的试行卫生标准。后来又有多种辐照食品通过技术鉴

定。四川等地辐照过的小麦存放三年仍然完好,而未经照射的虫蛀

严重。用塑料袋封装的新鲜猪肉辐照后,在盛夏季节可存放在常温

中两个月不变质。河南等地辐射保藏马铃薯、洋葱、大蒜等,常温

下可保藏8个多月。新疆利用辐射保藏哈密瓜,可贮藏五个月,好果率达85~88%,比未辐射的提高32~55%,其色、香、味基本保持原样。北京等地利用辐射保藏的红香蕉苹果,贮存8个月后好果率在 85~95%,未

辐射的只有40%。辐射处理对苹果的糖分、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均无影响。

人们最关心的是辐射保藏的农副产品是否有放射性,是否会产生有毒物质,照射过的食品营养价值是否受影响。对这些问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了40多年的广泛深入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的证明,在一定剂量照射下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不产生放射性,不产生有毒物质,对营养价值没有影响。吃了辐照食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完全正常,没有产生任何癌肿、畸形突变等现象。1980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宣布:在100万拉德以内的剂量,照射任何食品都不会引起危害,可以免于检验。我国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从1984年开始采用30多种辐照食品(大米、香肠、红枣、

蔬菜等)进行人体试验,供70人食用3个月,选用了临床、血象、

尿常规、肝肾功能、内分泌等多种指标,结果表明对人体没有任何

不良影响。再次证明辐照食品可以供人食用,安全可靠。

辐照灭菌

前苏联早在1958年就第一个批准了土豆、谷物等食品,经辐照

处理后可在市场上出售,收获后的土豆,不需任何包装,经辐照处

理后,放在地窖中藏至夏天,仍像刚收获时一样新鲜。目前有许多国家批准几十种食品可用辐照保藏技术。如鱼及鱼制品,小麦及其制品,还有大米、鸡肉、热带水果、火腿和豆类等等。事实上,95%的食品,辐照保藏所需剂量远低于100万拉德。

过去由于保藏技术问题,百万吨计的食物在腐烂变质,变成垃圾,污染环境。仅猪肉一项,我国每年损失就达28亿元。若解决好保藏问题,就能为我们增加20%以上的食品,这是多么了不起啊!

收获后的马铃薯或洋葱,经过一定的休眠期,就会一齐发芽。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果在其休眠期间,利用钴-60的伽玛射线进行照射,就可以破坏其发芽组织,保证在半年以上不发芽,而食品的味道和成分决不会因此发生任何变化。

另外,辐射的杀伤力可加以利用。污水通常是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的。由此产生的沉积物、淤渣泥浆也是十分讨厌的,需要进一步处理。日本用的处理办法是把污泥放到焚烧炉中焚烧。而德国则采用钴-60的伽玛射线进行处理,为此,在慕尼黑附近建造了一个专用的试验场。该试验场目前一直在工作,每天处理的污泥浆可达100立方米左右。这就是利用辐射杀伤力的一个实例。

污泥浆本身含有很多磷、氮等优质肥料。但是另一方面,人们也担心在污泥中隐藏了各种各样的细菌。因此,先要用钴-60的伽玛射线进行辐照灭菌,然后才能用作肥料。在日本,正在研究采用艳-137进行照射的方法,以代替价格比较昂贵的钴-60。铯-137夹杂在核电站运行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中,处理起来是很麻烦的。如果能将铯-137分离出来,用以处理污泥浆可谓是一件一箭双雕,甚至是一箭三雕的大好事。所以,这项研究受到很大的关注。

使害虫断子绝孙

有一种以松树为食的虫子,非常猖獗,对松树的危害性极大。在山上,被这种食松虫咬死的一棵棵枯

萎的松树特别引人注目。据说,1973年日本发生过一次特别严重的虫灾。在一年的时间里,被这种害虫咬死的松树很多很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30万人口的城市居民全部破产。但是,如果从空中撒布大量农药,会破坏自然生态体系。所以,这一建议遭到强烈反对,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因此;目前正在研究采用辐照的办法,从根本上消灭这种食松虫。尽管如此,这种办法并不是说要利用射线把这些食松虫烧死。

在美国的南部和西南部,有一种可怕的蝇叫螺旋蝇。它们专门在家畜的伤口上产卵,而后在伤口上孵化出来的幼蝇能造成家畜的死亡。这种螺旋蝇造成的损失每年达数百万美元。为了消灭这种螺旋蝇,有人在一个岛屿上建立了大规模的繁殖设备,培育大量的螺旋蝇幼虫。在它们还是虫蛹的时期,给予大剂量的照射。这样的照射剂量差不多是人体致死剂量的10倍,但是对昆虫来说,并不会致死。

不过,这样大的照射剂量足以使这些螺旋蝇幼虫失去生育能力。然后,把5000万只绝育的螺旋蝇放到附近各个岛屿上。在南方的温暖阳光下,这些螺旋蝇到处进行交配。但是,由于这些螺旋蝇已做过绝育手术,交配后的螺旋蝇再也不会产卵繁殖了。这样,经过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使这种蝇灭绝。

这种消灭害虫的作战方法叫做“辐射绝育法”,也叫“雄性不育法”。日本也曾在久米岛对这种螺旋蝇运用过这一战术。从1975年2月开始,每周放出400万只绝育的螺旋蝇。结果,该岛上的这种蝇全部被消灭了。在冲绳县农业试验场,还在进一步研究大量饲养螺旋蝇的新技术,准备每周饲养螺旋蝇(绝育的)1亿只,以消灭全县的螺旋蝇。

在非洲,还有一种萃萃蝇,它们携带着一种能使人得昏睡病的微生物。由于这种蝇的蔓延,造成非洲数百万英亩的土地无人耕种,荒无人烟。人们现正打算采用这种“辐射绝育法”来使非洲的萃萃蝇断子绝孙。

核医学

当代国际医学科学界将原子能、电脑、光纤技术等最新科技应用于医疗事业,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并由此产生了一门崭新的现代化医学新学科--核医学。

首先是显像技术,尽管近年来出现了超声、电子显像技术,但是核素(又称同位素)显像仪仍有其独特优点,对一些重要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放射计算机

体层照相机,它能综合核素追踪和电子显像的优点,不仅对各种内

脏器管及其病变进行立体显像,而且可以观察各种功能和代谢的动

态变化。

其次是体外放射分析技术的革新,该种革新虽然开始不久,但

它已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综合临床研究,对乳腺癌、糖尿病的诊断

和治疗,都有重要指导作用。后来,核医学的应用又得到了进一步

发展,将显像与功能代谢结合起来,如:将γ射线成像技术、电脑图像分析与血液动力学、心肌代谢、放射性追踪等结合起来,已形成了完整的心脏核医学,可对心脏的泵功能,心肌血流灌注、血液通路、心肌代谢、心室壁运动等进行全面观察。它已成为现代对心脏病研究及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

此外,利用放射性核素放出射线的能量来产生电能的“核电池”,为心脏起搏器提供动力。至今,世界上已有许多人使用了核电池心脏起搏器。

临床心脏病学的诊断手段不断增多,除传统的听诊器、心电图和X射线胸片外,现代心脏病学还离不开心导管及X射线心血管造影。但是创伤性心导管检查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并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宜重复检查,亦不适合于重症患者。

近年来,非创伤性检查技术,如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法,获得快速发展。后者十余年来已逐步形成了临床核医学的一个分支--核心脏学。

由于放射性药物的发展,仪器的改进以及计算机的配合应用,核心脏学临床应用逐渐扩大。它包括应用首次通过法或平衡法了解心脏解剖与功能的变化;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病灶“热区”或“冷区”显像,诊断心肌梗塞;以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体外竞争分析法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等。核技术在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这就是同位素热电发生器还可应用于人造心脏。

医学跟踪

与对农作物的内部需要派侦察兵进去了解情况的要求相同,甚至更为重要,人们当然也想到了运用示踪剂技术--也就是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到人体里去当侦察兵,通过它们进入人体

后不断放出的射线,人们就可以知道人体内部的一些情况,原子放射性在这方面

的应用,我们把它叫做医学示踪剂技术。

医学示踪剂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这样的:示踪剂原子隐藏着“射线发报机”,

与表面完全相同的稳定原子混在一起,打进需要了解的对象内部。它能与其它伙

伴--稳定原子一样地行动;同时,又能通过射线的信号把它们的行动即表现详细

地发送出来。外面只要准备好一个射线探测器进行跟踪,不需要动一个手指头,

就能真实地了解到内部的秘密。

示踪剂技术在医疗方面用得很多。例如,有一种用途是与检查血液循环系统

有关的。可能大家有过体验,舐一舐手指伤口上的血,会有咸味的感觉。这是因

为血液中含有1%的盐分(即氯化钠)人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就是这个氯化钠。在做示踪实验时,需要加进带有放射性标志的钠-24,以代替普通氯化钠中的钠-23,(像这样,带上了放射性标志的物质叫做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将事先制备好的放射性同位素侦察兵--氯化钠-24的溶液,注射到手臂或脚部的静脉中。于是,它随着血液一起在体内流动。同时,它会不断地放出射线。这时你可以把测量探头很小的放射性计数器放在人体的各个不同部位,等待着氯化钠-24的到来。这种情况犹如等待一名接力赛跑的运动员一样。当计数器的指针摆动起来时,表明运动员已经到达此地。这样,你就可以测出:体内的血液循环到达各个部位所需要的时间。于是,可以查明血液循环系统是否有狭窄或障碍的情况。

为了能够进行测定,当然需要把放射性溶液注射到体内。但是,做一次实验所需要的注射量是极其微小的,决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放射性探测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只要很少的注射量就完全够用了。

各种放射分析

铁,这个元素在红血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测定红血球生成的比例、红血球的寿命、血球量等数

据,过去常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铁-59。

但是,铬酸钠(Na2CrO4)分子很容易和红血球结合。往血液里渗入铬酸钠分子要比掺入放射性的铁原子更为简单、方便。因此,在这方面的工作现在都采用带放射性的铬-51,而不再使用铁-59了。

从人体采集的血样,要加入抗凝剂以防止凝固,接着,加入放射性的铬酸钠。于是,铬酸钠的分子便结合到一个一个的红血球上。这个实验正是利用铬-51很容易和红血球结合的性质。这样一来,红血球本身就变成了标记物质,也就是变成了带有放射性铬-51的化合物。

对于贫血症患者,可以注射标记了铬-51的红血球,用以测定患者体内红血球的寿命。然后,与健康人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诊断出:是红血球本身有异常呢?还是血液中含有破坏红血球的物质?

此外,为了检查从心脏输出的血液量,需要使用铬-51标记的红血球。查清血液的流量就可以判断:患者是心脏本身有毛病呢?还是血液循环系统有故障?胃肠内出血及其出血量的检查,也要使用铬-51标记的红血球,此外,这种铬-51标记的红血球还可用于妇产科检查胎盘位

置是否异常。

在医疗中使用比较多的示踪剂元素,除了铬-51以外还有碘

-131。碘-131可以用来做各种各样的医疗检查。例如,确定血液量、

或者测定心脏的血液输出量、血浆含水量、肝脏的功能、肥大症的

新陈代谢、甲状腺癌的转移、脑肿瘤以及测定甲状腺的大小、形状

和功能等等。

放射性示踪剂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进展十分迅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研究成果报导。与此同时,核医学仪器也在迅速发展。投入体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所发出的射线,可以利用探测器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绘出图象,甚至能得到人体器官的断层照片,立即显示出肿瘤或出血点的位置。这足以说明,医学诊断技术已经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同位素造影术

人体的重要器官--肝脏是人体进行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人类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的处理和加工,体内有毒物质的解毒和排泄等都必须通过肝脏来完成。因此肝是人体一个极其重要的脏器。如肝有了毛病,医学上检查它的方法很多,像肝功能试验、血清碱性磷酸酶、超声波检查和B型超声诊断等。在人类进如原子时代的今天,原子核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又给诊断肝脏疾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如放射性同位素金-l98肝吸收检查肝病变的肝扫描和甲胎蛋白放射免疫定量测定。肝扫描目前巳成为临床诊断肝脏疾病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假如患者发现右上腹有肿块,并短时间内逐渐增大,肝区隐隐作痛,不见缓解,体重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临床医师检查后,无疑的就会叫去作同位素肝扫描或甲胎蛋白放射免疫测定,进一步明确诊断。

或者凡是怀疑有肝癌的患者,医生也常常会劝他作个肝扫描。为什么肝扫描能深得广大医生的信赖呢?因为同位素用来诊断肝脏疾病的技术,国外自50年代起就用于临床,我国于1963年开始。经过半个世纪来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核医学仪器的迅速发展,肝扫描对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指肝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肿,肝囊肿等)的价值最大,得到国内外普遍、肯定的评价。据不完全统计,国内

37家医院2369例肝癌的肝扫描阳性符合率可达到86.1~95.17%,平均为89.36%。国外报导其阳性符合率为77~84%。

肝脏扫描图,清晰地显示出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的不同分布,它为医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项诊断技术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或叫放射性核素)造影术。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闪烁照相机和电子计算机从体外对心、脑、肝胆等脏器进行显象或动态录象,从而为医生定量地动态地观察病人脏器的形态和功能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早期诊断,也可以免除对病人进行有痛苦的危险的检查。

金-198肝扫描

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同位素金-198可用来作为扫描肝脏健康

与否的标记。

放射性同位素金-l98为什么能被肝吸收?肝扫描为什么能探索肝

内占位性病变?

金-l98是核反应堆轰击稳定性元素而产生的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

素。金-198所放出的伽玛射线是不带电的,穿透力强,可穿过人体,甚

至很厚的金属。那么金-l98是怎样被肝脏摄取的呢?如果切一小块肝组织,经过处理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便可知道肝的结构,肝实际上是由许多肝细胞和肝窦即肝细胞之间的腔隙)组成。肝窦内充满血液和许多星状细胞(又称柯否氏细胞),这种细胞如同勇敢的警卫战士一样,日夜守卫在肝窦内。凡是进入肝内的细菌、各种颗粒、异物及衰老的红细胞都逃脱不了该细胞的捕捉和吞噬,并从血液中清除。金-l98由于是液体颗粒状的悬浮液,经静脉注射后,很快到达肝脏,最后90%以上均被星状细胞所摄取,浓集在肝内,因为金-l98不断地释放出能透过人体的伽玛射线,便能显示自己在肝的踪迹和分布情况。

伽玛射线我们眼睛虽然看不见,但通过扫描仪[或γ照相机]可以代替人的肉眼,探测和追踪到这种射线。通过各种显像的方法能把金-198在肝内的分布情况如实的反映出来。如金-198被肝吸收充满肝的各个角落,则扫描仪就能把整个肝的外形、位置、大小和同位素在肝内的分布全部打印出来。正常的肝脏,肝扫描的图形呈三角形,肝内放射性分布是均匀(即打印密度均匀)无缺损的。如果肝内某处有病变(肿瘤、浮肿等),病变处的肝细胞和星状细胞就被破坏,病变组织就丧失了摄取金-198的能力。反映在扫描图上,病变处就会出现放射性稀疏、缺损区。这就是同位素扫描的基本原理。

扫描所用的放射性药物除了金-l98以外,还有铟-113胶体、碍-99m胶体等。肝扫描的种类也繁多,如肝血池扫描,肝阳性扫描,肝胆系列扫描等。总之肝扫描对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尤其在决定肿瘤的位置方面,特别有用。凡是怀疑肝内有占位性病变如癌肿、囊肿、脓肿、血管瘤和转移性癌肿等;凡是需要区别上腹部肿块是肝内还是肝外;凡是肝癌患者治疗后需进行疗效观察的均可作肝扫描。

扫描检查病变是一种比较简单,无创伤,无痛苦,阳性符合率又较高的方法之一,所以深受欢迎。如果用扫描再结合超声波检,甲胎蛋白放射免疫测定,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放射治癌

研究核放射性的早期,科学家们对于这种物理现象还缺乏认识,因此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不很在意。有一个人从居里夫人那里要了一点镭盐,装在衣服口袋里,带回家以后,发现紧贴镭盐处的皮肤被灼伤了一大块。居里夫人本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她的手疾严重,难以握物,晚年多病,最后死于白血病。放射性对人体细胞的损伤作用,才为科学家所逐步认识。

美国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实验的科学家斯洛廷,在后来的第二次水下核试验的实验中,因受强辐射伤害而去世;我国的核弹元勋邓稼先,由于忘我劳动、日夜连续工作,也因受超剂量的辐射,而过早离开人世。因此,放射性对健康人体是有害的。

但人们又想,这种效应是否也可加以利用呢?以毒攻毒。放射性同位素的杀伤力的应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在治疗方面,其中之一是对癌症的放射治疗。许多人可能已经听说过,患了癌症的病人要接受钴-60的放射治疗。也就是说,利用放射性杀伤细胞的性能去杀伤癌细胞。

癌症,过去一直被看作不治之症,但是,现在情况有了改变,人们能够进行早期诊断,辅之以早期治疗,因而大大增加了癌症能够被治愈的希望。根据医学辞典的解释,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放射治疗。对于内脏器官上的癌,以手术切除为主,照射为辅。但是有一些癌症表面上看来范围很小,却有可能潜藏着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细胞;一旦有癌细胞残留下来,即使是很少的一点,也有可能引起癌症的复发。所以,手术的面积要大些,手术后再用射线进行照射,以杀死残余的癌细胞,根除癌症。

随着射线疗法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癌症病例采用射线疗法要比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而且,有些癌症如用手术治疗已经为时过晚,对于这些患者,可以寄希望于射线疗

法。要是在过去,不能进行手术就意味着绝望;显然,今天的情

况与过去大不一样了。

近年来,利用加速器治病获得很大发展。因为加速器产生的

射线具有相当高的能量,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如X射线、γ射线、

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介子束等,都能穿过人体皮肤和组织,

到达肿瘤。大体上说,中子辐照时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最强。

伽玛刀

为什么射线疗法能够用于治疗癌症呢?那是因为,细胞分裂越是活跃的组织,

它对射线的耐受能力就越弱。因此,像癌细胞那样,不断迅速繁殖的、无法控制

的细胞组织,在射线进行照射时,对它的杀伤力就显得特别大。那正是射线疗法

的目标,是人们所希望的。当然,对于正常的细胞,如果采用大剂量射线进行辐

照,也会受到损伤。但是,只要对准癌细胞的巢穴,用适度的射线剂量进行适当

的照射,可以做到只杀死癌细胞,而对其周围的正常组织不会造成伤害或少受伤

害。

于是,对放射治疗装置来说,归结起来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能

够最有效地消灭盘踞病灶部位的癌细胞,而不使周围的正常细胞受到伤害。为此,事先要估计出癌病灶扩散或转移的部分,根据部位的大小和病情,计算出需要照射的范围大小,并对准这些病灶部位给予均匀的放射性照射。与此同时,要设法尽可能地减少病灶范围以外的照射剂量。

因此,对付癌症,先要把癌症的性质、位置、蔓延扩散的情况等等了解清楚。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采取三种攻击的方法。第一种是外照射治疗法。有称“X刀”或“γ刀”,就是说,距离患部20厘米至一米远的地方,用X射线或γ射线从外部对准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照射。第二种是小辐射源治疗法。就是说,把钴-60或铯-137加工成针状辐射源,插入病灶部位进行照射。第三种是内用疗法。就是说,让癌病灶部位吸收带放射性的药品,从病灶内部进行治疗。

放射性消毒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彻底灭菌,是射线杀伤力的一种最直接的利用。这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一种射线应用。尤其是人们经常利用射线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消毒。这是另一种典型的以毒攻毒的方法。

早期对手术时缝合伤口用的缝线、肠壁缝合线进行消毒。这些缝合线是胶质物,用牛、羊的骨胶或皮胶制成,手术后缝在体内慢慢被消化吸收,不需要拆线。这些原料的来源和本身的性能使得这些缝线容易沾染细菌,再说,它们本身就是蛋白质,不能利用加热的办法来消毒。因此,这种缝线常常会引起感染事故。所以,对耐热性差而又必须灭菌消毒的这类物品,利用射线进行消毒是非常合适的。

后来,随着石油化学的发展,塑料制的一次性(用过一次就扔的)医疗器具逐渐增多。因为它具有如下一些优点:可以防止在医院内部引起交叉感染、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等。对这些医疗器械的消毒,过去一直采用气体消毒法。可用高温蒸汽,或者利用环氧乙烷气体来进行,但对塑料制品来说,这种消毒法也是不能用的了。现在,采用射线灭菌法进行消毒的物品迅速增加。据说,目前约有近30%的包装型医疗用具是利用射线进行灭菌消毒的。

平时,人们经常能看到用一次就扔掉的注射器。只要把包装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剪开,取出注射器即可扎入胳膊进行注射。像这样,把注射器装进塑料袋后,连同包装一起直接进行消毒,只有辐射灭菌消毒法才具备这种方便的特点。

除了注射器和手术用的缝合线可以利用射线进行灭菌消毒以外,还有一些物品,例如插入支气管用的探针导管、手术用的橡皮手套、取血用的采血板、放入子宫的避孕环、人工肾脏透视器等等,也都采用射线消毒技术。此外,无菌实验动物的饲料也可以采用射线进行灭菌消毒。各个国家应用射线消毒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印度,盘尼西林,四环素等医药品的消毒是采用射线灭菌法。而俄罗斯,甚至认为塑料制的医疗用品、疫苗、血清等等,只有利用射线灭菌消毒法才是唯一可靠、适用的消毒方法。

消毒设施的基本原理很简单:里面装有强度很大的钴-60放射源,其周围装有传送带装置;靠着传送带的不断移动,需要消毒的物品缓慢通过钴-60源的旁边,就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碳-14考古年代

在日本千叶县检见川草原上劳动的女学生,在挖泥煤的地方,挖掘出一些朽烂的、形状如同独木船的残骸。这是不是史前时代的遗物呢?

直到战败后的1951年,以研究古代莲子闻名的大贺一郎博士到独木船出土的现场进行了考察,并在附

近发现了朽烂的莲子。于是,便产生了这样的联想:独木船--水田--荷花。

大贺一郎博士把烂莲子带回去亲手精心培育,于翌年即1952年成功地使这种

莲子发了芽、开了花,并命名为“大贺荷莲”,在世界上曾一度传为佳话。

据说,这种荷莲后来逐年繁茂起来。现在千叶铁路站附近千叶公园的荷田里,

每到开花季节便开出一片美丽的荷花,四处飘香。颇能令人感发思古之情!

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莲子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于是把独木船的残骸送到

美国某研究所,测定了残骸中碳-l4的放射性,因为当时的日本尚未开展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的技术。根据测定的结果得知:这些荷莲大约是两千

年前弥生时代的遗物。那么,为什么只要测定残骸中的放射性就能知道木船

的年代呢?

道理是这样的:宇宙空间一直在不断地向我们的地球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射线叫做宇宙射线。其中有一种射线叫做中子射线。这些中子和大气中的氮原子核发生碰撞,打出质子。同时产生出一种新的核素--碳-l4,它是碳原子的放射性同位素。结果,在地球的大气中,碳-l4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放射性同位素是有一定寿命的,它会不断地发生放射性衰变。碳-l4的半衰期是5568年。就是说,每隔5568年,碳-l4的含量注定要减少一半。这样,碳-l4不断地产生,同时又不断地死亡,结果使大气中的放射性碳-l4浓度达到一定的平衡值。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植物都要摄取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元素,才得以不断地同化、生长、繁殖下去。而地球上的动物又是靠着食取植物而生存的。因此,毫无疑问,地球上生长着的动植物体内所含的碳元素中,放射性碳-l4的浓度必然也是达到一定的平衡值。通过测定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活体中所含的碳-l4浓度为16ppm,是一个固定值(这就是说,每一吨普通碳元素中含有的碳-14为16克)。

然而,当动植物体死亡以后,体内碳-l4的浓度就要发生变化。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当树木砍倒并做成独木船的时候,它与外界的交换完全隔绝。不再摄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就不会再增加新的碳-14。相反,从这时起,独木船中原先含有的碳-14的浓度却要按照5568年的半衰期一半、一半地不断减少下去。就是说,“历史时钟”的定时器这时已经拨好了。因此,对于出土的远古时代的独木船,也只要测定出碳-14减少的数值,就能断定这只独木船是多少年以前制造的。

这样,通过测定碳-l4的浓度就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测定工作。比如,远古时代的木材、人体遗骨年代的测定,动植物化石或煤炭的年代测定等等。此外,古代发生的巨大地质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大地震或山洪爆发等自然现象究竟是什么时代发生的?只需要找到当时被埋没的树木等遗骸,通过类似的测定,就可以获得准确的结论。由于碳-l4的半衰期是5568年,所以,上述方法适合于测定五百年以前到三万年以内的这一段时间。例如我国对楼兰女尸、罗布泊纸的年代鉴定等就是采用的碳-l4钟。可见,碳-l4钟对于测定人类历史的年代,是再好不过的时钟。

核技术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

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中国科学家利用核技术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

例如采用γ射线CT断层扫描技术,从中国河南省西峡县出土的一枚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恐龙胚胎。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测定北京猿人的年代和陨石的年代。

最引人注目的是用碳-14所作的定量考证。例如从甘肃东灰山遗址出土的几百粒炭化粮食,测定结果为5000±159年。对于阐明我国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对距今约5000年前安徽尉迟寺的原始社会聚落不同土层的确切年代,也是通过碳-14钟测定的。

2002年中央电视台还从现场报道,采用碳-14测定广东出土河床下12000年前的古树,树龄300年。由年轮知道,当时的温度比现在低;从其中的海洋生物残留又可见,现今的海岸线比当时后退了19里。反映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及气温的周期变化。

对于中国历史学,碳-14更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刚刚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将中国历史有确切的年代记载向前推进了千年以上。

三星堆-另一支史前文化?

尤其激动人心的是,碳-14将没有历史记载的消失了的古蜀文化勾沉于世,正等待人们去揭示那神秘的历史之谜。

在中国四川省广汉市的马牧古河道南岸,一马平川的田畴上,奇特

地突兀着三星堆。1986年,三星堆发现了两座祭祀坑,出土了上千件珍

贵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海贝、象牙,据碳-14测定,时间远在三千

年前。这个发现如石破天惊,震惊全国,轰动了世界。三星堆比“世界

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早一千年,在中国,在东方,乃至世界都非

同凡响。

三星堆遗迹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是不同于中原文化及黄河文明的

另一支史前文化体系。

中华民族的来源究竟是一源还是多源?21世纪的历史科学将

大有文章可做。

真可谓:“沉睡数千载,一醒天下惊。”

耶稣基督“裹尸布”的传说

与佛教、伊斯兰教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相信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尊玛利亚为圣母。据记载耶稣基督降生、言论、被处死、复活升夭的《新约全书》和《马太福音》描述,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为拯救人一类,由童贞女玛利亚(俗称圣母玛利亚)“圣灵感孕”生于犹太伯利恒。30岁左右开始在犹太各地传教,宣称天国将至,唯信他者才“赦罪”,才能使灵魂“得救”。因耶稣反对犹太教某些教规而受到当权者仇视。后耶稣被门徒犹大以30块银币出卖,被当权者以谋叛罪拘捕,送至罗马驻犹太总督彼拉多处,公元初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被信徒们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的时候是用白布包裹的,三天后信徒们发现人去布留,死而复生,40天后升天,只留下了这块耶稣基督的“裹尸布”。

放射性同位素C

放射性同位素C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12C、13C 和放射性同位素14C,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14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一、14C测年法自然界中的14C 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的。碳-14不仅存在于大气中,随着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动物或人体等一切生物体中。由于碳-14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变,致使碳-14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体内)的含量与稳定同位素碳-12的含量的相对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当生物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由于碳-14的不断衰变减少,因此体内碳-14和碳-12含量的相对比值相应不断减少。通过对生物体出土化石中碳-14和碳-12含量的测定,就可以准确算出生物体死亡(即生存)的年代。例如某一生物体出土化石,经测定含碳量为M克(或碳-12的质量),按自然界碳的各种同位素含量的相对比值可计算出,生物体活着时,体内碳-14的质量应为 m克。但实际测得体内碳-14的质量内只有m克的八分之一,根据半衰期可知生物死亡已有了3个5730年了,即已死亡了一万七千二百九十年了。美国放射化学家W.F.利比因发明了放射性测年代的方法,为考古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1960年诺贝

尔化学奖。由于碳-14含量极低,而且半衰期很长,所以用碳-14只能准确测出5~6万年以内的出土文物,对于年代更久远的出土文物,如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利用碳-14测年法是无法测定出来的。二、碳-14标记化合物的应用碳-14标记化合物是指用放射性14C取代化合物中它的稳定同位素碳-12,并以碳-14作为标记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它与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与生物学性质,不同的只是它们带有放射性,可以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来追踪。自 20世纪 40年代,就开始了碳-14标记化合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由于碳是构成有机物三大重要元素之一,碳-14半衰期长,β期线能量较低,空气中最大射程 22cm,属于低毒核素,所以碳-14标记化合物产品应用范围广。至80年代,国际上以商品形式出售的碳-14标记化合物,包括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核酸类、类脂类、类固醇类及医学研究用的神经药物、受体、维生素和其他药物等,品种已达近千种,约占所有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一半。以碳-14为主的标记化合物在医学上还广泛用于体内、体外的诊断和病理研究。用于体外诊断的竞争放射性分析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量分析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只要取很少量的体液(血液或尿液)在化验室分析后,即可进行疾病诊断。由于竞争放射性分析体外诊断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精密性好,许多疾病就可能在早期发现,为有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与发展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与发展 一百年前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引起了人类对宇宙认识和知识更新的一场伟大变革。正是由于这场科学思想上的革命,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奋斗后,终于打开了核能的巨大宝库。当今全世界有437座核电站在运行,另有30座核电站在建造,核电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放射性元素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业已遍及医学、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很多应用场合,放射性同位素至今尚无代用品;在很多其它应用场合,它要比现有可替代的技术或流程更有效、更便宜。目前,世界上总共有32个国家拥有核电。与此相比,放射性同位素几乎已在全球所有国家使用。其中有50个国家拥有进行同位素生产或分离的设施。其中一些国家的同位素生产部门已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放射性同位素(以下简称同位素)主要由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生产。同位素生产设施还包括了核动力厂、同位素分离装置和非专门从事同位素生产的普通加速器。 全球有将近300台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或设备。重要的同位素生产设施大约只有50个国家拥有。大量共享的生产设施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此外,主要的同位素生产国家还有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 正在运行的研究堆在全世界有300个,但只有将近100个堆用作同位素生产(占运行时间的5%或更多一些)。其中包括6个高通量堆,主要生产60Co和252Cf。俄罗斯的2个快中子堆生产89Sr。大多数同位素由研究堆生产,主要有99Mo、60Co、192Ir和131I等。亚洲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新的研究堆,同位素生产能力期望会迅速增加。而欧洲和北美,现有的反应堆在老化,一旦关闭,还没有计划用新的装置来取代他们。目前有几个核电厂,如加拿大、阿根廷的压管式重水堆和俄国的RBMKS堆正在生产60Co。另一些国家包括法国、俄国、英国和美国在用一些研究堆生产民用氚。 全世界有180多台加速器在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其中约有50台回旋加速器致力于放射性药物生产。他们生产的主要同位素是201Tl以及少量的123I、67Ga和111In。还有大约125台回旋加速器致力于PET工作。由于这类应用正在扩展,全球估计每年要建造25台。由PET回旋加速器生产的主要同位素有18F、11C、13N和15O。此外,还有一些非专门从事同位素生产的普通加速器。 同位素分离设施包括工厂,车间和热室。在这里放射性同位素从裂变产物或放射性废料中提取出来。4家具有工业规模的设施(在比利时、加拿大、荷兰和南非运行)和几个小的车间(在阿根廷、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和中国运行)正在从事由裂变产物中提取99Mo。 另一些设施(包括热室)正在生产137Cs和85Kr。这些设施的大多数在印度、俄罗斯和美国运行。大约10个热室(在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采用很成熟的流程,从乏燃料中分离出超铀元素和α发射体。 在科学研究中,同位素的应用已深入到了生物医学、遗传工程、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医学应用在同位素诸多有益应用领域里最为活跃。广泛而又多样的工业应用覆盖了众多的工业部门。辐射育种、昆虫不育和食品保藏等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些应用还包括环境污染的监测与去除以及正在扩大的安全检查体系等。

放射性同位素

示踪技术 示踪方法是引入少量放射性同位素,并随时观察其行踪的方法。例如在肥料中掺入少量的放射性磷-32(半衰期为14.28天,发射1.7兆电子伏的β粒子),可以找到给植物施磷肥的最好方法。用探测或照相胶片测量辐射随时间的变化及其在植物中的位置,就能得到磷的摄入率和累积率的准确资料。同样,给人体注射无害的放射性钠-24(半衰期15.03小时)溶液,可以进行人体血液循环的示踪实验。为了医学诊断的目的,希望引入足够的放射性物质以便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但是放射性物质不能达到有害于人体的程度。 再如,监视掺合了放射性同位素流体的行踪可以确定许多种物质的流速,如人体中的血液,输油管中的石油或排入江河中的污水等。利用示踪技术还可以对生物体内的农药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农药施用后发生的变化及其在生态系统中运动的规律。 有关光合作用的基本产物的知识,也是在利用二氧化碳-14(14CO2)作为示踪剂之后才被人们所了解的。二氧化碳-14中的碳-14是碳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有些植物具有非常巧妙的机能--在夜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到了白昼,就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也是利用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后才发现的。 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还可以研究有关植物呼吸的详细情况。例如,由于昼夜之间的差别,植物的呼吸情况有什么不同?呼吸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不同植物之间,呼吸有什么差异等此外,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是怎么样运动、转移的?又是怎么样积累并贮存到各种不同的“仓库”里去的?这些“仓库”包括果实(像稻米、小麦)、茎(像土豆)、根块(像甘薯)等。所有这些自然界的巧妙安排和行为,也都是在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之后才得以解释清楚。目前,除了碳-14以外,还可配合使用其它的放射性同位素,如磷-32、氢-3等作示踪剂,从而使一些研究工作能够做得更加细致周密。 还有一些工作,如除草剂的研究、家畜或鸡饲料中养分的传送方式的研究以及各种昆虫的生态方面的研究等等,都离不开使用示踪剂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示踪剂技术,才为各种精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促进了各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 中子活化分析 活化分析是一种揭示微量杂质的存在及其数量的分析方法。用中子(如反应堆中子)辐照可能含有某种痕量元素的材料样品,不同的原子核吃掉慢中子后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会进行完全不同的核衰变,通过测量其发射的β或γ射线的特有能量和强度,就能得到有关杂质的含量。即使是肉眼看不见的像尘埃那么大小的物料,只要放到反应堆里照射一下,就能定量地测定出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种微量元素。 这种测定方法用途广泛。例如,调查直升飞机喷洒农药的分散效果。农药散布到稻田以后,从各个不同部位采集稻秧,放到反应堆中照射,经过活化分析,便可测出微量农药的放射性。从而可以知道每颗稻秧上粘附的农药量。根据这些测定数据可以绘制出农药散布量的分布图。 为了调查由工厂排出的煤烟或废水引起的公害,也常常离不开使用活化分析。例如,对大气中的微量尘埃取样,进行活化分析,就能获得很多有关大气的情报。如尘埃中含有哪些元素?每种元素的含量是多少。也可以查清城市废物焚烧炉、各种锅炉、钢铁厂的冶炼电炉等不同污染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等等。另外,活化分析也可以研究煤烟或废水是如何扩散的? 活化分析技术应用于侦破化学,也是很有成效的。通常,刚打过手枪的罪犯,在衣服袖口和前胸等部位总是附着一些硝烟痕迹。从嫌疑犯的衣服上剪下一小片,放到反应堆中接受照射,进行活化分析。于是,硝烟中的各种微量元素,比如锑、钡等等便可以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然后,把这些数据与被害者身上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就能弄清两者是否相同。从而可以拿出罪犯料想不到的铁证。 此外,对于罪犯留在作案现场的毛发,也常常要透过活化分析来进行调查研究。比如,某小汽车后面的行李箱内所发现的头发是不是被害者的,便可透过活化分析来判断。在这里不必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通 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2.1、放射源在工作时,工作人员与放射源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接近放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放射源。 2.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放射源工作区域。 2.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严禁移动放射源及照射方位,对擅自移动放射源造成放射事故,依法从严惩处。 2.4、放射源及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由专业维修人员来处理,未经许可操作人员不准乱动放射源及设备。 2.5、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业务和防护技术知识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2.6、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否则禁止工作。 2.7、放射性操作的场地范围,每天必须清扫卫生,保持设备整

洁,减少粉尘污染。 2.8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工作记录,做好保卫安全工作,发生事故应立即上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杜绝绝事故发生。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

浅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原子物理》课程论文 这学期通过学习XX老师的《原子物理》课程,我对原子物理其中一个领域—放射性同位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兴趣源于我在高中时期对生物学科中同位素示踪法的学习经历,当时我就感觉这一技术十分奇妙,但不明原理,《原子物理》课程让我认识并理解了物理和生物两大学科之间的这一联系。课堂上老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些有关的应用,但是我仍不满足。老师只能作为课程的引路人,为学生指明入门方向,要想横向更加广泛地,纵向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课程的某个领域还是要学生在课外多方搜集资料,筛选整合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比较和研究,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浩瀚广博,即使仅仅只谈它的示踪技术应用,也远非我这篇小论文可以概述详尽的,所以我也只能用“浅论”这两个字。下面我就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进行浅显的介绍和论述。 具体论述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相关的基本概念,无论结构多么复杂的物理学大厦,它的地基都是由一块块叫做“基本概念”的砖石筑成的。基本概念不明晰,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如此广泛而丰富的应用。那么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呢?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发出射线,它到哪里,人们就可以追踪到哪里,可作为示踪剂使用。示踪剂可以是示踪原子,也可以做成示踪化合物。因为加入示踪剂之后,就像贴上标记一样,所以又称之为标记化合物。人们已经用氚、碳-14、磷-32、硫-35、碘-125等许多核素合成了许许多多标记化合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以下简称示踪技术)作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干扰少、准确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医疗、环保、国防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种应用还在迅速扩展。 (一)示踪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高中时期我们就曾经学过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科的应用,即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它可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有关光合作用的基本产物的知识,也是在利用二氧化碳-14(14CO2)作为示踪剂之后才被人们所了解的。二氧化碳-14中的碳-14是碳的一个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有些植物具有非常巧妙的机能——在夜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到了白昼,就在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也是利用二氧化碳-14进行研究后才发现的。利用示踪剂二氧化碳-14还可以研究有关植物呼吸的详细情况。例如,由于昼夜之间的差别,植物的呼吸情况有什么不同?呼吸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不同植物之间,呼吸有什么差异等等。 (二)示踪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放射性示踪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石油蕴藏在地下,油层非均匀性质很严重,油水分布复杂。搞清地下油水分布的情况,对提高采油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用氚或碘-125、硫-35作示踪剂,注入油井中,打一些监测井进行监测,就可以知道地下油水的分布情况。再如,不同公司生产的石油往往共用一条输油管道,要想把哪个公司输送过来的石油分辨得一清二楚,也可找示踪剂来帮忙。例如在甲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碘做示踪剂,在乙公司的石油中加入放射性硫做示踪剂,当接收站测到放射性碘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甲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自动打开甲公司的贮油槽。当测到放射性硫示踪剂信号时,就知道是乙公司的石油过来了,就会打开乙公司的贮油槽,保证不会认错货。 (三)示踪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用氚标记示踪剂可以帮助水利学家们研究江河中泥沙是怎么淤积的。利用氯-36示踪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下水运动走向和渗透率的大小。利用碳-14示踪剂可以研究大洋水流的循环模式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等等。磷-32、硫-35、碘-125、碳-14或氚作示踪剂,可以帮助医生从分子水平研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机制,进行药物代谢,基因工程等研究。用磷-32或硫-35标记的核苷酸,可用于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分子序的测定。 (四)示踪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通过查阅相关医学文献,我发现在医学研究中,经常需要了解某种物质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和代谢规律,包括药物、抗体、细胞膜受体,基因片段以及蛋白质等各种分子。如何能够较为方便地在活体动物或人体条件下了解这些情况呢?示踪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随着放射性标记药物的品种不断增加,在体外探测体内放射性分布的设备不断进步,示踪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早,我们为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给病人口服放射性碘,然后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高低,定量显示甲状腺的摄碘功能,这一方法沿用至今,对于甲状腺整体和甲状腺肿块局部功能的评价,用数字或图像的方式很容易获得。还可以用于

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1、奇特的同位素 2、同位素的三个特性 3、放射性同位素使用技术 4、2、工业上的应用 5、检测 6、放射性废物的利用 7、辐射技术的应用 8、改进材料性能 9、3、农业中的应用 10、引发种子的变异 11、棉花育种 12、辐射引变 13、根茎叶的侦察兵 14、用示踪法观察作物生长 15、监测农药无公害 16、揭开光合作用的奥秘 17、食品保鲜 18、请放心食用辐照食品 19、辐照灭菌 20、使害虫断子绝孙 21、4、医学上的应用 22、核医学 23、医学跟踪 24、各种放射分析 25、同位素造影术 26、金-198肝扫描 27、放射治癌 28、伽玛刀 29、放射性消毒 30、5、考古辨伪侦察 31、碳-14考古年代 32、核技术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 33、三星堆-另一支史前文化?

34、耶稣基督“裹尸布”的传说 35、拿破仑死亡之谜 36、古老的照片复活 37、微量元素的定性及定量测定 38、高超的侦破技术 39、6、保护环境安全 40、分析环境污染情况 41、对火灾及毒气报警 42、不灭的长明灯 43、同位素避雷针 44、避雷功能更为强大 同位素的三个特性 在形形色色的原子能图象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奇妙特性及广泛用途令人眼花缭乱,最具有戏剧性。 前面我们介绍过,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和德国的迈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排出了元素周期表,那时化学家们知道的元素只有几十种。现在,已经发现的元素已经达到100多种,目前的元素周期表已经比当年门捷列夫列出的元素周期表要详尽多了。 在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元素占一个位置。后来,科学家 又进一步发现,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 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 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 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的原 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 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能放出各种不同的射线。有的放出α射线,有的放出β射线,有的放出γ射线或者同时放出其中的两种射线。还有中子射线。其中,α射线是一束α粒子流,带正电荷,β射线就是电子流,带有负电荷。 第二,放出的射线由不同原子核本身决定。例如钴-60原子核每次发生衰变时,都要放射出三个粒子:一个β粒子和两个光子,钴-60最终变成了稳定的镍-60。 第三,具有一定的寿命。人们将开始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数目减少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例如钴-60的半衰期大约是5年。 核技术中的同位素和辐射的应用,给许多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带来好处。现代核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些观察和测量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新方法,从而加强了对这些未知过程的了解,这对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生存、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同位素的分离和鉴别使我们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带动了电子学、光学和机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完整word版)“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一、3H练习 1.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温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经适当处理后获得各种细胞器。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 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核和液泡C.细胞核和内质网D.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3H标记葡萄糖中的氢,经有氧呼吸后,下列物质中可能有3H的是() A、H2O B、CO2 C、C2H5OH D、C3H6O3 3.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 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可以肯定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A 一种氨基酸 B 尿嘧啶核苷 C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 4.(多选)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B.用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D.用无毒的染料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5.为了研究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只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 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二、14C练习 1.若用14C 标记CO2 分子,则放射性物质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会依次出现在() A.C5、CO2、C3、(CH2 O)B.C3、C5、(CH2 O) C.CO2、C3、(CH2 O)D.CO2 、C3、C5、(CH2 O) 2.用同位素标记追踪CO2 分子,某植物细胞产生后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利用,一共穿越几层磷脂分子层?() A 2层 B 4层 C 6层 D 0层或8层 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4C 标记CO2 最终探明了CO2 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18O标记H2 O和CO2 有力地证明了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 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 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图甲中A端,不可能在图甲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B.处理图乙中A端,能在图乙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放射性同位素作业安全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178 放射性同位素作业安全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放射性同位素作业安全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必须先将有关资料上报生技室,由生技室审核后上报安环部。放射防护设施的设计、放射源的安装作业方案,必须按“三同时”的要求,经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审查同意,并由卫生主管部门放射防护人员到现场进行监护监测,获得许可登记证才能实施。 2生产装置凡有安装放射性同位素射源的地方,必须按规定挂“放射源标志”,无关人员不得接近射源,并安排人员进行定期巡检,确保放射性同位素(料位计)的安全使用。 3生产装置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射源)铅罐活门(闸门)的钥匙由射源维护单位的车间安全员或班长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放射性同位素活门(闸门)钥匙的管理和操作开关源室的安全措施。生产期间从事维护、检修放射性同位素仪表设备时,要穿戴射线防护用品,要尽量减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更新日期:【2011-04-26】来源:环保部网站 环境保护部令 第18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一次部务会议于2011年3月24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法规放射性令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三章人员安全和防护 第四章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管理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六章应急报告与处理 第七章豁免管理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人员的安全和防护,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的管理以及豁免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五条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置。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第六条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次生危害。 第七条放射性同位素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对放射源还应当根据其潜在危害的大小,建立相应的多重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保其处于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八条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学中常见同位素示踪法实验

同位素示踪法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实验中经常应用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可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总之,同位素示踪法正在更大规模地应用于生物研究领域。 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131I等。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笔者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如下: 1 研究蛋白质或核酸合成的原料及过程 把具有反射性的原子参到合成蛋白质或核酸的原料(氨基酸或核苷酸)中,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以及分布如何。 2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性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与分泌途径。在一次性给予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前提下,通过观察细胞中放射性物质在不同时间出现的位置,就可以明确地看出细胞器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中的作用。例如,通过实验说明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是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的,从而证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3 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或核苷酸并引入细胞内,探测这些放射性标记出现在哪些结构中,从而推断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探究光合作用中元素的转移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8O、14C、3H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从而揭示光合作用的机理。例如,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到底是来自于水,还是来自于二氧化碳。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光合作用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对两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18O2,第二组释放的氧全部是O2,从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另外,卡尔文等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5 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 利用18O作为示踪原子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转变途径,揭示呼吸作用的机理。例如,用18O标记的氧气(18O),生成的水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无放射性,即 18O→H 218O。用18O标记的葡萄糖(C 6H12 18O 6),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有放射性,生成的水全部 无放射性,即C6H1218O6→C18O2。例如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水。 6 研究某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过程 研究矿质元素的吸收部位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32P等来做实验,发现根毛区是根尖吸收矿质离子最活跃的部位。研究矿质离子在茎中的运输部位时,用不透水的蜡纸将柳树的韧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18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1次部务会议于2011年3月24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周生贤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人员的安全和防护,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的管理以及豁免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五条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置。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第六条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次生危害。 第七条放射性同位素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对放射源还应当根据其潜在危害的大小,建立相应的多重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保其处于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八条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第九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可以委托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十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涉及的辐射监测和退役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终态辐射监测,由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委托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的有相应资质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 第十一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的日常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安全隐患有可能威胁到人员安全或者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立即停止辐射作业并报告发放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经发证机关检查核实安全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第十二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并于每年1月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办法和仪器

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 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 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 应,利用这些效应, 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 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a、P和Y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 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Y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 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

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 I 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 表显 示H 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 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 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 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Y 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 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 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 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粒子物理研究领域。二是“信号型” 检测器,包括电离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管,闪烁计数器,半导 体计数器和契伦科夫计数器等,这些信号型检测器在低能核物理、辐射化 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地 “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和闪烁检测器。 是“径 应用。放射性运输从业人员所使用的检测器基本上属于 “信号型”检测器。

几种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

几种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碘 125、碘-131、铯-137、铱192和钴60) (2012-02-07 04:14:23) 转载▼ 标签: 分类:放疗影像 放射性同位素 碘125 碘-131 铯-137 铱192 钴60 教育 碘125是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简写为125I。 碘125是轨道电子俘获衰变核素,发射的γ射线能量为0.03548兆电子伏。半衰期为60.14天。3.7×107贝可的碘125重5.76×10-6克。3.7×107贝可的碘125点源在1厘米远处的照射量率是0.66伦琴/时。碘125属中毒性核素,紧要器官是甲状腺,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为41.7天。碘125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碘相同。 产生碘125的核反应有124Xe(n,γ)125Xe125I、123Sb(α,2n)125I、125Te(p,n)125I、 125Te(d,2n)125I、127I(p,3n)125Xe125I等,其中第一个核反应最有实用价值。用天然氙(124Xe 的丰度为0.10%)气作靶材料,在液氮冷冻条件下将氙气装入厚壁锆-2合金或铝质靶筒内, 焊接密封,然后送入反应堆内照射,生成碘125。由于碘125吸收热中子的截面相当大,故碘125产品中通常总含有一定量的碘126。而碘126衰变类型比碘125复杂且能量也高,既影响标记也不利于应用。所以常将碘125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冷却),使比碘125半衰期短得多的碘126衰变掉,碘126的含量一般限制在2%以下。用堆回路法可直接制备出碘126含量少、比活度高的碘125。其方法是让氙气在一个密闭的回路里,于反应堆内外循环。当气流流经堆内活性区受中子辐照时,产生碘125;当碘125随气流到堆外部分时,将它收集起来,这部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3号 《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8年11月21日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部长周生贤 二○○八年十二月六日 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 环境保护部决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做如下修改:一、第十条修改为:“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一)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二)销售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 (三)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四)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的; (五)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 二、第十一条修改为:“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一)销售、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源的; (二)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做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2006年1月1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公布,根据2008年11月21日环境保护部2008年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2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的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以下简称“辐射工作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isotopic tracer method)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示踪实验的创建者是Hevesy。Hevesy于1923年首先用天然放射性212Pb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和转移。继后Jolit和Curie于1934年发现了人工放射性,以及其后生产方法的建立(加速器、反应堆等),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更快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一、同位素示踪法基本原理和特点 同位素示踪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素)及它们的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为一种标记,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如标记食物,药物和代谢物质等)代替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用核探测器随时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但可以利用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通过质谱仪,气相层析仪,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可作为示踪剂(tracer),但是,稳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可获得的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能准确地定量,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等特点: 1.灵敏度高 放射性示踪法可测到10-14-10-18克水平,即可以从1015个非放射性原子中检出一个放射性原子。它比目前较敏感的重量分析天平要敏感108-107倍,而迄今最准确的化学分析法很难测定到10-12克水平。 2.方法简便 放射性测定不受其它非放射性物质的干扰,可以省略许多复杂的物质分离步骤,体内示踪时,可以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出穿透力强的r射线,在体外测量而获得结果,这就大大简化了实验过程,做到非破坏性分析,随着液体闪烁计数的发展,14C和3H等发射软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及生物学实验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定位定量准确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能准确定量地测定代谢物质的转移和转变,与某些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如病理组织切片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可以确定放射性示踪剂在组织器官中的定量分布,并且对组织器官的定位准确度可达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 4.符合生理条件 在放射性同位素实验中,所引用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化学量是极微量的,它对体内原有的相应物质的重量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体内生理过程仍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获得的分析结果符合生理条件,更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优点如上所述,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员要受一定的专门训练,要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条件,在目前个别元素(如氧、氮等)还没有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等等。在作示踪实验时,还必须注意到示踪剂的同位素效应和放射效应问题。所谓同位素效应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是稳定性同位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