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同位素及其应用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同位素及其应用Word版含答案

同位素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下列关于12C和13C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位素B.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两者属于同一种核素D.两者属于不同的元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O3互为同位素B.1H、2H、3H、H+、H2是氢元素形成的五种不同粒子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D.乙烷、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3.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氕()和氘()B.O2和O3C.碘晶体和碘蒸气D.SO2和SO34.氢元素有l H(氕)、2H(氘)、3H(氚)三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 H、2H、3H为同素异形体B.l H、2H、3H互为同位素C.l H、2H、3H的质量数相同D.l H、2H、3H为同分异构体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②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③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④K 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⑤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质量增加⑥Al和Fe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⑦干冰和氨都属于弱电解质⑧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份都是油脂.A.①③④⑦⑧ B.②③④⑤⑧ C.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7.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A.H和H B.O2和O3C.Na2O和Na2O2 D.K和Ca8.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各有各的丰度.其中H的丰度指的是()A.自然界H质量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B.H在海水中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C.自然界H个数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D.H在单质氢中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D2和T2互称为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样B.二氧化碳、盐酸、氨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D.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计算机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10.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氕和氘B.H2O和D2O C.石墨和金刚石D.CH4和C3H8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2C、13C、14C 为碳元素的三种核素.元素周期表中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说明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12C的核素形式存在.14C为放射性核素,可用于同位素示踪B.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转化为N2和CO2,该装置中的催化剂可降低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有利于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C.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单晶硅可将光能转变成电能.原电池和电解池可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D.乳酸分子中既有羟基又有羧基,因此可在一定条件下缩聚得到聚乳酸(PLA).该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可降解的环保材料12.下列关于35Cl的说法正确的是()A.35Cl2与37Cl2互为同位素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与37Cl的得电子能力相同D.35Cl﹣和与它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13.下列涉及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12C、14C、C60互为同分异构体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金属氧化物存在酸性氧化物D.N2O3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N2O3是电解质14.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①水分子球棍模型:②玛瑙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③的名称是3﹣甲基﹣1﹣丁醇④聚乙烯单体结构简式为CH2=CH2⑤HClO的结构简式为:H﹣Cl﹣O⑥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③④ D.④⑥15.化学中有“四同”,根据“四同”的概念,下列物质间关系正确的是()A.1H2、2H2﹣﹣同位素B.HCOOCH3、CH3OCHO﹣﹣同分异构体C.S2﹣、S22﹣﹣﹣同素异形体D.甲基丙烯酸、油酸﹣﹣同系物16.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比黄金还贵的18O、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O2和16O2是两种不同的原子B.甲醇(CH3OH)属于离子化合物C.N5和N2是氮元素的两种同位素D.由N5变成N2是化学变化17.据报道,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态化合物,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与18O为同种核素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目前提出的“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向空气中增加CO2,促进碳的平衡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它们的性质基本相同B.多糖、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玻璃、陶瓷、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二.填空题(共5小题)19.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B、12C60和石墨C、和D、35Cl和37ClE、乙醇和乙二醇(1)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系物的是;(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5)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20.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B.126C和136C;C.冰醋酸和乙酸;D.甲烷和庚烷;E.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F.淀粉和纤维素.(1)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4)同一物质是(5)互为同系物的是(6)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21.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①O2与O3②126C与136C ③白磷与红磷④乙醇与二甲醚⑤淀粉和纤维素⑥和⑦和CH3CH2CH2CH3(1)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4)属于同系物的是.22.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B.12C和13CC.CH3﹣CH2﹣CH2﹣CH3和D.甲烷和庚烷(1)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4)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23.(1)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②12C、13C、14C;③H2O、D2O、T2O;④C16H34和(CH3)2CHCH2CH3;⑤CH3(CH2)3CH3和.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互为同种物质的是.(用序号填空,下同)关于物质①K20;②CO2;③NH4Cl;④C2H4;⑤Na2O2;⑥NaOH,请回答下列问题:仅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3)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用C,CO,H2做还职剂还原,②用较活泼金属Na,Mg等还原,③利用铝热反应的原理还原,④电解法,⑤热分解法.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还原最佳?(a)Fe,Zn,Cu 等金属;(b)Na,Mg,Al 等金属;(c)V,Cr,Mn,W 等高熔点金属.三.解答题(共4小题)24.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②1H、2H、3H;③CH4和C10H22;④乙烷和(CH3)2CHCH2CH3;⑤和;⑥和⑦CH3(CH2)3 CH3和(1)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3)互为同系物的是;(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5)属于同一物质的是.25.①H与H;②O2与O3;③正丁烷(CH3CH2 CH2 CH3)与异丁烷;④甲烷(CH4)与丙烷(C3H8).(1)互为同位素的是(填序号,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26.下列共有十二种化学符号:①O2②614C ③238U ④1123Na ⑤O3⑥714N ⑦1224Mg ⑧⑨235U ⑩⑪⑫其中:(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有种;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填序号,以下相同)(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27.在Li、Li、Na、Mg、C、N中(1)和互为同位素;和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33:同位素及其应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8小题)1.A 2.B 3.A 4.B 5.C 6.D 7.A 8.C 9.D 10.A 11.B 12.C 13.C 14.C 15.BD 16.D 17.C 18.A二.填空题(共5小题)19.DABCE 20.BAECDF 21.②①③④⑥⑦22.BADC23.②①④⑤③④⑤①④③三.解答题(共4小题)24.②①③④⑦⑤⑥25.①④③②26.6④⑦①⑤⑪⑫27.36Li37Li614C714N1123Na1224Mg。

2020高考生物Word版题库必修2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实验素养提升4 同位素标记法

2020高考生物Word版题库必修2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实验素养提升4 同位素标记法

[技能必备]理解含义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它可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氢有如1H、2H、3H三种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可分为稳定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类,稳定性同位素是原子核结构稳定,不会发生衰变的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是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衰变的同位素。

同位素示踪法即同位素标记法,包括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实践中运用较广,因为其灵敏度高,且容易测定。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H、14C、32P、35S、131I、42K等。

如对孕妇及儿童某些疾病诊断中,要将食物或药物成分用示踪剂标记,就不能使用或多或少具有毒副作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而只能使用对人体无害,使用安全的稳定性同位素。

常用的稳定同位素有2H、13C、15N和18O等。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氧气来源的实验中,就是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O。

还有梅塞尔森做的DNA 半保留复制实验中,是用15N标记亲代的DNA分子。

[技能提升]1.(2019·山师附中模拟)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若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既有14N,又有15N,则可说明DNA的半保留复制B.将洋葱根尖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分裂,子代细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C.用DNA探针进行基因鉴定时,如果待测DNA是双链,则需要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单链,才可用于检测D.由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知,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进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将用14N标记了DNA的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无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还是混合复制,子一代大肠杆菌的DNA 分子中都既有14N,又有15N,所以由此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错误;胸腺嘧啶是合成DNA的原料,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DNA,所以子代细胞中的放射性会出现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B正确;DNA探针是单链DNA,用于检测双链DNA时,需先将双链DNA打开形成单链,才能进行检测,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细胞中,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

高考生物:同位素示踪技术(含近年高考试题)

高考生物:同位素示踪技术(含近年高考试题)

高考生物:同位素示踪技术(含近年高考试题)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反应历程的方法称为同位素示踪法。

高考答题模板:作为*****合成原料之一,根据其放射性变化分析该物质变化情况;(2)作为*****合成原料之一,追踪这些物质在细胞中的转移路径及分布情况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与相应的非放射性元素在生物体内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及生物学过程完全相同,科学家通过追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反应历程中学生物学上经常使用的同位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即C、H、O、N、P的同位素,它们又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如3H、14C、35S、32P)和稳定性同位素(如18O、15N)。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一前体物质然后使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确定与追踪这些物质在细胞中的转移路径及分布情况,而稳定性同位素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用作标记进行于实验,一般只用于测量分子质量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来区别不同的原子或分子,而不能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来显示追踪其位置和去向。

下面我就从浙科版生物教材中和浙江生物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1 浙科版生物教材有关同位素示踪技术归纳1.1必修Ⅰ《分子与细胞》模块1.1.1 第一章第一节“分子与和离子”,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概念及应用举例。

还讲到示踪原子不仅用于科学研究,还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甲状腺可以选择性地吸收碘,通过碘释放的射线破坏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肿大得到缓解。

因此,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

1.1.2 第二章第三节“细胞质”,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细胞中的转移路径及分布情况。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分钟后,放射性出现在粗面内质网中,17分钟后,出现在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中。

1.1.3 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稳定性同位素应用于化学反应中的该原子的转移路径。

题点考法7同位素示踪法与细胞分裂、DNA的半保留复制-2021届高三生物复习(无答案)

题点考法7同位素示踪法与细胞分裂、DNA的半保留复制-2021届高三生物复习(无答案)

题点考法7同位素示踪法与细胞分裂、DNA的半保留复制1.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技术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已知某一双链DNA分子用15N标记(0代),将含有该标记DNA分子的细胞(或某种细菌)转移到只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DNA复制),若干代后,其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及相关比例如表:世代DNA分子的特点DNA中脱氧核苷酸链的特点分子总数细胞中DNA分子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位置不同DNA分子占全部DNA 分子的比例脱氧核苷酸链总数不同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链的比例只含15N分子含14N、15N杂合分子只含14N分子含15N的链含14N的链01全在下部l00210 12全在中部01041/21/2241/2中部,1/2上部01/21/281/43/4381/4中部,3/4上部01/43/4161/87/8n2n 2/2n中部,1-2/2n上部2/2n(或1/2n-1)1-2/2n2n+11/2n1-1/2n2.利用图示法理解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的相互关系(1)从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分析染色体标记情况①有丝分裂中子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a.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标记同位素):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b.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②减数分裂中子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a.过程图解: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如下图:b.规律总结:由于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2)通过两次有丝分裂看子细胞中染色体标记情况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二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三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另外2个细胞是。

3.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1)主要应用: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哈三中同位素标记综合题专练

哈三中同位素标记综合题专练

1.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 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2.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有()A.核糖体上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3分钟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3.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

可能出现的结果有()①囊泡中首先出现3H标记②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③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④3H标记在高尔基体中出现比在内质网中出现所需时间要长A.①②③ B.③④C.②③ D.②③④4.将在普通培养液中培养的蚕豆根尖转入含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在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个细胞中()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3H标记B.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条单体被3H标记C.有一半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3H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未被3H标记5.将某一经3H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①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DNA均含3H;②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DNA均含3H;③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④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⑤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A.2项 B.3项 C.4项 D.5项6.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某种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取样,进行放射自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结果如下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表中AB取样时间区段,细胞X中DNA复制及蛋白质合成B.表中AD取样时间区段可表示细胞X的细胞分裂周期,时间为6hC.表中C取样时,细胞X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D.表格中出现G的原因是被标记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7.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

2021高考生物解题技法06 同位素标记法在遗传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应用(Word学生考试版)

2021高考生物解题技法06 同位素标记法在遗传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的应用(Word学生考试版)

1.有丝分裂与DNA复制(1)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①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同位素标记),如图:②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如图:(2)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2.减数分裂与DNA复制(1)过程图解: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规律总结:由于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1.让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甲)在含有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原细胞(乙和丙),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细胞(无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B.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C.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都占1/2D.乙和丙在完成减数分裂后,每个精细胞都一定有一半的染色体具有放射性2.果蝇(2n=8)某精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将其置于普通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

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数部分曲线变化,下列关于BC段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减数分裂,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B.若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占1/2C.若表示有丝分裂,细胞中每个核DNA都有1条链被标记D.若表示有丝分裂,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和2条Y染色体3.某DNA分子(14N)含有3 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若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二所示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DNA分子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有3150个C.Y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X层的3倍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7:1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同位素标记法专项练习

同位素标记法专项练习

同位素标记法专项练习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生物学上经常使用的同位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即H、N、C、S、P和O等的同位素。

在浙科版必修1P6教材中也有说明: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此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多次出现,总结如下: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必修1P40简答题)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詹姆森等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

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囊泡中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由此发现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外排。

(2019·全国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B.高尔基体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共穿过5层生物膜D.科学家常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答案】C【解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B、高尔基体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加工和运输作用,B正确;C、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核糖体无膜结构,进入内质网后以出芽的形式通过囊泡在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互相融合,此过程并没有穿过磷脂双分子层,所以此过程分泌蛋白通过了1层生物膜,C错误;D、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1939年,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然后进行两组对比实验:一组提供H2O和C18O2,另一组提供H218O和CO2。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练习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练习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练习20题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请根据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直接受光照强度影响,而温度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影响实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图中是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某种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

若在环境浓度CO2和高浓度CO2条件下,呼吸速率差异不明显;相同时刻中,与环境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较高/相同/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完整的线粒体、叶绿体制备成相应的的悬浮液,编号为甲组、乙组,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给予两组装置充足光照后均有气泡产生,请用文字或反应式描述甲、乙两组装置产生气泡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光反应 (2). 影响酶的活性 (3). 较高 (4). 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暗反应速率加快,需光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光反应增强 (5). 甲装置中的线粒体利用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并形成气泡 (6). 乙装置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并形成气泡(方程式略)【解析】【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

2、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下,一定的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光的饱和点以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详解】(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位素示踪法”专题练习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

如3H、14C、15N、18O、32P、35S等。

一、3H练习1.将植物细胞在3H标记的尿苷存在下温育数小时,然后收集细胞,经适当处理后获得各种细胞器。

放射性将主要存在于()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B.细胞核和液泡C.细胞核和内质网D.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3H标记葡萄糖中的氢,经有氧呼吸后,下列物质中可能有3H的是()A、H2OB、CO2C、C2H5OHD、C3H6O33.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 标记)。

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因此,可以肯定被标记的化合物是()A 一种氨基酸B 尿嘧啶核苷C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 葡萄糖4.(多选)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A.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B.用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D.用无毒的染料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5.为了研究促进有丝分裂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甲、乙两组,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只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 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物质。

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强度。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该种分子所在的细胞结构名称是、。

(2)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原因是。

(3)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期。

(4)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

二、14C练习1.若用14C 标记CO2 分子,则放射性物质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会依次出现在()A.C5、CO2、C3、(CH2 O)B.C3、C5、(CH2 O)C.CO2、C3、(CH2 O)D.CO2 、C3、C5、(CH2 O)2.用同位素标记追踪CO2 分子,某植物细胞产生后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利用,一共穿越几层磷脂分子层?()A 2层B 4层C 6层D 0层或8层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4C 标记CO2 最终探明了CO2 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用18O标记H2 O和CO2 有力地证明了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右下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图甲中A端,不可能在图甲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B.处理图乙中A端,能在图乙中的B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C .处理图乙中B 端,能在图乙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D .处理图甲中B 端,能在图甲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三、15N 练习1.科学家用 15N 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有关数据,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B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19.3~21.3hC .0~2h 期间,DNA 分子始终处于解旋状态D .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变式1:大肠杆菌在含有15N 标记的NH4Cl 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 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 进行分析,得出含15N 的DNA 占总DNA 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 .2小时B .4小时C .1.6小时D .1小时变式2: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英才苑某同学试图探究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是否存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常用的标记元素及方法是:A .以含15N 的无机盐培养洋葱根尖,并检验分裂期细胞的放射性B .以含15N 的腺嘌呤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组织,并检验分裂期细胞的放射性C .以含15N 的无机盐溶液代替清水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并检测分裂期细胞的放射性D .以含15N 一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组织,检验分裂期细胞的放射性2.将用 15N 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引入某种绿色植物细胞内,一段时间后,下列各组结构中,放射性较强的一组结构是 ( )A .细胞核、核仁、中心体B .细胞膜、核糖体、高尔基体C .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D .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3.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 分子用 15N 标记,并供给含 14N 的原料。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 15N 标记的DNA 的精子占全部精子的比例为 ( )A .0B .25%C .50%D .100%4.如果用 15N 、 32P 、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和 35SB .可在DNA 中找到 15N 和 32PC .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D .可在DNA 中找到 15N 、 32P 和 35S5.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 15N 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还具备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正确的是 ( )6.给某种蔬菜施含放射性同位素15N 的氮肥,植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

人食用该种蔬菜后,通过代谢, 15N 最终出现在 中。

( )38.6 分裂 分裂分裂 0 2 19.3 21.3 40.6 hA 氨基酸B 氨C尿素 D 蛋白质7.用放射性15N 标记的(NH4)2 SO4 给水稻施肥,并将施用该种肥料后水稻的稻谷饲料喂猪,对猪的唾液和尿液定时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的跟踪检测。

结果,在猪的唾液和尿液中均能检测到有15N 存在。

根据以上实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⑴在(NH4)2 SO4中掺入15N 的用途是。

⑵把色素滤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则可见在光谱上出现了黑色线或暗带,黑线和暗带主要集中在。

⑶(NH4)2 SO4中的N进入猪细胞内的简要过程是。

⑷15N 进入唾液和尿液的物质变化过程的主要区别。

⑸与唾液中含15N 的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四、18O练习1.在一个密封的玻璃钟罩内,有绿色植物,并养有以此为食的小动物,罩内的O2 用18O 原子为标记,每天给予光照,若干时间后,18O 可在下列哪项自身有机物中出现()A.只在植物体中B.动植物体内均有C.只在动物体内D.动植物体内均无2.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18O 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分析18O 放射性的存在,最有可能的是()A.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B.在植物体内的淀粉中发现C.在植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淀粉中均可发现D.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3、将一株水培草莓用钟罩罩住,在培养液中添加H2 18O ,追踪18O 的所在。

先在草莓根毛细胞里发现,这是植物细胞对水的作用,继而钟罩壁上凝结有,这是植物的作用所致。

在光照的情况下,罩内空气中又出现,这是依赖于植物的作用,将钟罩再次移到黑暗环境后气体减少了,而罩壁上凝结的反而增加了,这是植物的作用所致。

4.将生长旺盛的两盆绿色植物分别置于两个玻璃钟罩内,甲罩内的花盆浇足含18O 的水(H2 18O ),乙罩内充足含18O 的CO2 (C18O 2 ),将两个花盆用塑料袋包扎起来,并用玻璃钟罩密封(如右图),在适宜的温度下光照1小时。

请回答:(1)此时,甲罩壁上出现许多含18O 的水珠,这些水珠是经植物体的作用产生的。

甲罩内还有许多18O2 ,这是植物体进行将H2 18O分解成和的结果。

(2)乙罩壁上出现许多含18O 的水珠,这些是植物吸收C 18O2 进行作用产生的。

(3)将甲装置移入黑暗环境中,几小时后,罩内的18O2 逐渐减少,减少的18O2 被转移到植物体内形成了。

这一生理过程的主要意义是。

五、32P、35S练习1.下列那一种方法能为T2噬菌体的DNA作上32P标记()A.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B.用含32P标记的植物细胞培养C.用含32P标记的动物细胞培养D.用含32P标记的固体培养基培养2.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

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 ()A 不在新的茎叶中B 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 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 主要在老的根中3.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4.用35S标记的大肠杆菌T2 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DNA的细菌,则新产生的噬菌体中()A.全部含有35S,32P B.全部含有32P,不含35SC.部分含有35S,不含32P D.部分含有32P,不含35S5.用含有35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蛋白质。

(1)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表示先后顺序)。

(2)写出上述蛋白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功能。

6.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六、其它标记1.诊断苯丙酮尿症选用的探针是()A.32P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B.荧光标记的苯丙氨酸羟化酶C.3H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D.荧光标记的B-珠蛋白基因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一般不应用于()A.基因诊断B.修复有缺陷的基因C.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研究D.探究C3、C4植物固定CO2 的途径3.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