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一 小学科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
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3、新授:(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
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
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认识蜗牛的外部特征。
2.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蜗牛的外部特征。
2.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蜗牛模型或图片。
3.实物蜗牛(优先选择活蜗牛)。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用课件播放蜗牛的图片或展示实物蜗牛,让学生观察并简单描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蜗牛有什么特殊的地方?(3)引出新课题目:蜗牛的外部特征。
2.学习新课(1)使用课件展示蜗牛的外部特征,强调蜗牛头部、足部、壳和触角。
(2)教师解释蜗牛的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并书写与蜗牛相关的词汇。
3.实践与探究(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室内的蜗牛展览区,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
(2)学生分组,轮流观察蜗牛并记录它们的行为。
(3)学生们将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进行整理和总结。
(4)学生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并交流彼此的发现。
4.巩固与拓展(1)教师对学生进行回顾和巩固,重点强调蜗牛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归纳。
(3)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
六、课堂小结(1)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2)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家附近是否有蜗牛,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七、板书设计蜗牛的外部特征- 头部- 足部- 壳- 触角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在引入新课时用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新课时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实践与探究环节则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课后任务能够整合学生对蜗牛的学习,并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之处。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形成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二、教学重点1.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2.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发掘科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引入生活场景,介绍蜗牛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出没情况、形态特征等。
2. 概念及知识点讲解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讲解蜗牛的形态特点、性格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实验环节1.学生分小组,进行蜗牛观察实验:分别观察蜗牛的活动时间、行动方式等基本特征。
2.学生参与呼吸实验:通过观察水中的蜗牛是否呼吸和消耗氧气,发现蜗牛呼吸现象。
3.参与蜗牛觅食实验:观察蜗牛对口香糖的反应,了解蜗牛觅食特性。
4. 总结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给予评价和总结。
6. 拓展练习1.向学生介绍蜗牛的分类、分布与生长发育情况。
2.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调查蜗牛的生长环境。
六、教学评估1.学生实验报告。
2.学生口头表述。
3.学生课堂表现。
七、教学反思该节课通过实验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积极发掘、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等特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
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其实践、探究、发现、创造的能力。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蜗牛(一)

饲 养 蜗 牛 的 方 法
饲养箱 矿水瓶 广口瓶 先铺一层细纱 再铺一层潮湿 的土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放几条树枝 几片落叶
练习:
一、填空
1、蜗牛的身体由_、_、_、_、 _、_组成。
2、蜗牛的足叫做_;蜗牛用_爬 行。 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你设计 一个问题并自己解答。
•
• 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 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运玛瑙 蜗牛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
白玉蜗牛
盖罩大蜗牛
散大蜗牛
• 亮大蜗牛
褐运玛瑙蜗牛
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 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条树枝 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 们就可以饲养蜗牛了。要注意把它放在阴凉 的地方。 每天傍晚用菜叶、青瓜等给蜗牛喂食,第 二天早上把食物残渣处理干净。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观察 记录。
蜗牛是怎么运动的呢? 怎样观察?
使蜗牛在透明物质或 玻璃片上爬行 给予蜗牛适度的刺激, 了解它对刺激 的反 应
观察蜗牛的运动
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蜗牛用足爬行,它的足叫做腹足。
黏液
腹足
蜗牛—运动
蜗牛是腹足纲动物,腹部就是它们脚,它们靠腹部的肌肉 蠕动来爬行,透过玻璃看蜗牛在运动时腹足上会有波浪 的图案,那是因为蜗牛是以波浪方式前进。把蜗牛放在 手掌心,会有一阵一阵被吸起来的感觉。 蜗牛在运动时,他的身体会分泌一种黏黏的液体湿润腹足, 使它们自己不被粗糙、尖锐的东西弄伤,也可以帮助它 们抓牢物体,蜗牛就是靠这种黏液慢慢向前爬,也能在 树干上、墙壁上爬上爬下。
据科学家测定,蜗牛爬行的最快速度大约是12.2 米/小时。现在人们常用蜗牛爬行来比喻速度很 慢。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蜗牛(一)》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五、说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 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蜗牛的身体构造的图片和蜗牛爬行的影像,使学生对蜗牛 的身体各部分的构造、蜗牛到底是怎样运动的,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吸引了学生 的眼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当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 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思绪活动进入了正轨,学生思路清晰而有条理,发现学生对蜗牛 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二、说学情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 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蜗牛身体柔软,身体外面有壳 ,这是学生所熟知的,但除此之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却不多,因为不 曾细致观察过。因此,学生对蜗牛的认知并非一张白纸,学生对蜗牛的 认知是有发展空间的,这就是本课的教学基础。本课教学,将发展学生 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和能力。
头——尾
有序观察,整体——局部,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把着力点放在“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新 的课程标准把认识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采 用了观察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 个和谐、愉悦的环境,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堂课中来, 经历一次“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认真地去观察,探究、 想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
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交流和记录情况。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 蜗牛(一)

蜗牛有嗅觉吗?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靠近蜗牛的头 部(不可接触),蜗牛有反应吗?
蜗牛有听觉吗?
离正在爬行蜗牛的前方0.5米处, 用力鼓掌,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
蜗牛会听吗?
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 力鼓掌,观察蜗牛有什么反应?
没有听觉!
蜗牛会嗅、会尝吗?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面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吗?在蜗牛前方 的玻璃上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将怎 样运动?
有!将朝蔗糖方向移动!
结论:
蜗牛有视 觉、触觉、嗅 觉,无 听 觉。
对于蜗牛,你还想知道哪 些?
你想用怎样的方法来探 究?
蜗牛的生活习性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安静的环 境内,如果空气湿度合适,除产卵时期以外,它都 在空气充足的地方休息和活动。如果空气湿度过小, 体内大量失水时,它便栖息于泥土中,蜗牛怕强光 刺激,有明显的趋暗习性,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里,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它所能吃的东西特别多, 如植物类、动物尸体、土壤中的残枝败叶等,甚至 连土壤沙粒也能吃。蜗牛有特别的忍耐性,对冷、 热、饥、旱,都有较强的忍耐性。当在休眠状态时, 一般可达6个月之久的时间不吃不喝,有的甚至长 达4年之久;蜗牛喜欢群居,特别是遇到不适环境 的时候,它们会集成团生活在一起,相互保护。
怎样观察动物
从以下3方面观察动物:
1动物的外形和构造
2动物的运动方式
3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并认真做好 实验记录。 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仔细观察并记 录。(注意观察:运动时,会在玻璃 板上留下痕迹吗?)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蜗牛(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 1.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 蜗牛的身体,看看它有 什么反应?
•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 产生反应,触角伸缩、 身体缩进壳里来躲避 危险。
• 2.观察看看蜗牛是用身体的 哪一部分爬行的?
• 蜗牛用腹足爬行,爬得很 慢,爬过的地方有粘液。
四、饲养蜗牛一星期,写观察日记
蜗牛(一)
一、课前布置过学生捉蜗牛
• 提问: • 同学们是在哪里捉到蜗牛
的? • 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
的?
• 蜗牛适合生活在阴凉、 潮湿的地方。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 1.仔细看看蜗牛的壳, 它的花纹是怎样的?
• 蜗牛螺旋状的硬壳有 的是左旋的,有的是 右旋的。
• 2.再仔细看看蜗牛的身体 是怎样的?让我们依次观 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 部。重点观察头部,找到 蜗牛的眼、触角和口。
饲养方法:书本P28。
注意:蜗牛通常在夜间活 动,所以给蜗牛喂食的 时间一般是在傍晚。要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 况,做好记录。
作业:
• 课堂作业本P13、 P14。
• 下节课带蜗牛和一些 菜叶来。
• 作业本下节课交。 • 13页的观察日记一定
要写!!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够观察蜗牛,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蜗牛模型、纸张、铅笔、色彩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蜗牛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蜗牛的好奇心。
然后问学生:“你们见过蜗牛吗?它们长什么样子?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Step 2:观察和描述蜗牛(15分钟)将一只蜗牛模型放在教室中央,让学生小组围绕模型观察。
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观察,其他同学记录下观察到的蜗牛的外形特征,并给出描述。
观察时间结束后,学生依次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
Step 3:课堂探究(10分钟)老师向学生提问:“蜗牛是怎样行走的?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Step 4:小组合作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份纸张和铅笔。
要求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这名同学在纸上画出一只蜗牛的形状,然后小组其他成员根据观察到的蜗牛的外形特征,用色彩笔给出具体的描述。
最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修正描述内容。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组画的蜗牛形状和描述贴在黑板上,与全班分享。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作品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交流和学习。
Step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总结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做出总结。
Step 7: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蜗牛并观察,然后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蜗牛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小组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和展示分享,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真实的蜗牛和自主绘制蜗牛的形状,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来养蜗牛
(p视、28)
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 方,在植物丛中(阴凉的地方)躲 避太阳直晒。 蜗牛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 所以一般在夜间活动,最合适的 温度是常温,低于5℃或高于40℃, 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课堂训练: 一、判断 1.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我把它放在冰箱里。 (× ) 2.我很喜欢我养的蜗牛,一早起来就给它喂食。 ( )× 二、填空 壳 头 触角 眼睛 1.蜗牛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 嘴 腹 尾 ____、____等部分组成。 腹足 腹足 2.蜗牛的足叫_____,蜗牛用_____爬行。
当受到外界打扰 (侵害)时,它便缩 回壳内,保护自己。
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蜗牛用它的腹部爬行, 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 足,这种足叫腹足。
蜗牛能在哪些物 体上爬行? Nhomakorabea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什么发现?
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透明的 细线,那是它分泌出的黏度比 较大的液体。在光滑的物体上, 可以将身体粘在物体的表面上, 防止跌落。在粗糙的物体上, 用来降低爬行时的阻力,以免 划伤身体。
一头小牛背着壳, 不会犁田只会爬。
观察蜗牛的身体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我们看它的身 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2.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 时,蜗牛有什么反应?
1.静静地、仔细地观察。
2.不伤害蜗牛。 3.填好记录表。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眼 睛
两 对 触 角
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 蜗牛有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