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蜗牛(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
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3、新授:(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
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
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形成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二、教学重点1.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2.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发掘科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引入生活场景,介绍蜗牛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出没情况、形态特征等。
2. 概念及知识点讲解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讲解蜗牛的形态特点、性格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实验环节1.学生分小组,进行蜗牛观察实验:分别观察蜗牛的活动时间、行动方式等基本特征。
2.学生参与呼吸实验:通过观察水中的蜗牛是否呼吸和消耗氧气,发现蜗牛呼吸现象。
3.参与蜗牛觅食实验:观察蜗牛对口香糖的反应,了解蜗牛觅食特性。
4. 总结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给予评价和总结。
6. 拓展练习1.向学生介绍蜗牛的分类、分布与生长发育情况。
2.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调查蜗牛的生长环境。
六、教学评估1.学生实验报告。
2.学生口头表述。
3.学生课堂表现。
七、教学反思该节课通过实验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积极发掘、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等特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
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其实践、探究、发现、创造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动物(旧)2 蜗牛(一)-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选项不是蜗牛的食物有()。
A.蔬菜B.杂草C.小虫D.瓜果皮【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蜗牛的食物的识记。
【解答】蜗牛的食物虽然非常丰富,但小虫却不是它的食物。
2.【答题】下列做法不是饲养蜗牛的方法是()。
A.在饲养箱里铺上一层细沙B.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C.放进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D.蜗牛是靠口来摄食的【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饲养蜗牛的方法的识记。
【解答】蜗牛的饲养,应该给蜗牛制造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
3.【答题】我们熟悉的蜗牛用()来爬行。
A.壳B.尾C.腹足D.触角【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蜗牛用什么来运动进行识记。
【解答】蜗牛的运动是靠腹足来进行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爬行特点。
4.【答题】下列动物中不是蜗牛天敌有()。
A.鸡B.蝉C.鸭D.鸟【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蜗牛的天敌的识记。
【解答】蜗牛是鸡、鸭、鸟等小动物的食物,蜗牛本身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5.【答题】下列选项中不是现在世界各地作为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是()。
A.华蜗牛B.散大蜗牛C.白玉蜗牛D.玛瑙蜗牛【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蜗牛的可食用性的识记。
【解答】蜗牛的种类很多,华蜗牛、散大蜗牛、玛瑙蜗牛都是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
6.【答题】蜗牛的生存能力很差,对冷、热、饥饿、干旱的忍耐性很差。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蜗牛的生存能力进行识记。
【解答】蜗牛的生存能力很强,对冷、热、饥饿、干旱的忍耐性很强。
7.【答题】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蜗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蜗牛的使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识记。
【解答】蜗牛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8.【答题】蜗牛口中有很多细小的牙齿,长的一对触角上有眼。
()【答案】✓【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蜗牛的身体结构的识记。
【解答】蜗牛壳上有螺旋形花纹,口中有很多细小的牙齿,眼睛长在一对触角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蜗牛(一)》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五、说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 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蜗牛的身体构造的图片和蜗牛爬行的影像,使学生对蜗牛 的身体各部分的构造、蜗牛到底是怎样运动的,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吸引了学生 的眼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当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 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思绪活动进入了正轨,学生思路清晰而有条理,发现学生对蜗牛 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二、说学情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 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蜗牛身体柔软,身体外面有壳 ,这是学生所熟知的,但除此之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却不多,因为不 曾细致观察过。因此,学生对蜗牛的认知并非一张白纸,学生对蜗牛的 认知是有发展空间的,这就是本课的教学基础。本课教学,将发展学生 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和能力。
头——尾
有序观察,整体——局部,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把着力点放在“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新 的课程标准把认识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采 用了观察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 个和谐、愉悦的环境,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堂课中来, 经历一次“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认真地去观察,探究、 想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
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交流和记录情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1)》教学设计一_小学自然教案_模板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1)》教学设计一_小学自然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经历对蜗牛运动的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准备: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玻璃片,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
2.塑料薄膜和画有同心圆的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
我们已经比较仔细地观察过蜗牛了。
那么,蜗牛有脚吗?蜗牛有脚的话,蜗牛的脚是怎样的呢?蜗牛没有脚的话,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二、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1.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2.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
蜗牛没有像人、兔、蟋蟀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是一种特殊的脚--腹足。
三、观察蜗牛的爬行。
1.观察玻璃片上爬行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
2.蜗牛爬行的描述和模仿。
3.观察蜗牛在小木棒、棉线等物体上的爬行动作。
描述蜗牛在这些物体上的爬行。
四、蜗牛爬行的痕迹。
1.说说蜗牛爬行观察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
2.观察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
发现痕迹是粘液变成的。
3.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五、蜗牛赛跑。
1.哪只蜗牛爬得快?提出蜗牛赛跑的建议。
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办法吗?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办法。
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
……☆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办法。
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办法。
……3.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铺上一张塑料薄膜,把蜗牛放在中心圆内,看哪只蜗牛最先爬出外圆。
六、小结。
小结(略)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第四节地貌的变化教材分析地壳和宇宙间的一切物质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地壳表面的面貌,仅是地壳漫长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 蜗牛(一)

蜗牛有嗅觉吗?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靠近蜗牛的头 部(不可接触),蜗牛有反应吗?
蜗牛有听觉吗?
离正在爬行蜗牛的前方0.5米处, 用力鼓掌,观察蜗牛有没有反应?
蜗牛会听吗?
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 力鼓掌,观察蜗牛有什么反应?
没有听觉!
蜗牛会嗅、会尝吗?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面3 厘米处,蜗牛有反应吗?在蜗牛前方 的玻璃上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将怎 样运动?
有!将朝蔗糖方向移动!
结论:
蜗牛有视 觉、触觉、嗅 觉,无 听 觉。
对于蜗牛,你还想知道哪 些?
你想用怎样的方法来探 究?
蜗牛的生活习性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安静的环 境内,如果空气湿度合适,除产卵时期以外,它都 在空气充足的地方休息和活动。如果空气湿度过小, 体内大量失水时,它便栖息于泥土中,蜗牛怕强光 刺激,有明显的趋暗习性,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里,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它所能吃的东西特别多, 如植物类、动物尸体、土壤中的残枝败叶等,甚至 连土壤沙粒也能吃。蜗牛有特别的忍耐性,对冷、 热、饥、旱,都有较强的忍耐性。当在休眠状态时, 一般可达6个月之久的时间不吃不喝,有的甚至长 达4年之久;蜗牛喜欢群居,特别是遇到不适环境 的时候,它们会集成团生活在一起,相互保护。
怎样观察动物
从以下3方面观察动物:
1动物的外形和构造
2动物的运动方式
3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并认真做好 实验记录。 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仔细观察并记 录。(注意观察:运动时,会在玻璃 板上留下痕迹吗?)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蜗牛(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 1.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 蜗牛的身体,看看它有 什么反应?
•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 产生反应,触角伸缩、 身体缩进壳里来躲避 危险。
• 2.观察看看蜗牛是用身体的 哪一部分爬行的?
• 蜗牛用腹足爬行,爬得很 慢,爬过的地方有粘液。
四、饲养蜗牛一星期,写观察日记
蜗牛(一)
一、课前布置过学生捉蜗牛
• 提问: • 同学们是在哪里捉到蜗牛
的? • 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
的?
• 蜗牛适合生活在阴凉、 潮湿的地方。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 1.仔细看看蜗牛的壳, 它的花纹是怎样的?
• 蜗牛螺旋状的硬壳有 的是左旋的,有的是 右旋的。
• 2.再仔细看看蜗牛的身体 是怎样的?让我们依次观 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 部。重点观察头部,找到 蜗牛的眼、触角和口。
饲养方法:书本P28。
注意:蜗牛通常在夜间活 动,所以给蜗牛喂食的 时间一般是在傍晚。要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 况,做好记录。
作业:
• 课堂作业本P13、 P14。
• 下节课带蜗牛和一些 菜叶来。
• 作业本下节课交。 • 13页的观察日记一定
要写!!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一、寻访小动物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做到:(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
(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二、蜗牛(一)3、蜗牛的身体分头部、腹部、尾部三部分。
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巴。
蜗牛有两对触角,前面一对比较短,后面一对较长,长的触角顶端有眼睛,背上有一个螺旋形的壳。
4、蜗牛没有脚,蜗牛的足叫(腹足)。
蜗牛靠腹足爬行。
蜗牛在爬行的地方会留下清晰的黏液痕迹。
蜗牛腹足中的粘液可以保护腹足(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蜗牛喜欢生活的环境是潮湿、阴暗的环境,所以我们可以在树下或木庄的缝隙处等地方找到蜗牛。
6、蜗牛休眠后要唤醒它,可以把它放入(水中)。
三、蜗牛(二)7、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
8、蜗牛用肛门排泄废物。
9、蜗牛用气孔进行呼吸。
四、蚯蚓10、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11、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12、我们用手等碰触蚯蚓时,蚯蚓身体会收缩。
13、蚯蚓不适应水中的环境,不能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五、蚂蚁1415、蚂蚁喜欢吃白糖、面包屑等甜食。
1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六只脚)。
17、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8、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六、金鱼19、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 养 蜗 牛 的 方 法
饲养箱 矿水瓶 广口瓶 先铺一层细纱 再铺一层潮湿 的土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放几条树枝 几片落叶
练习:
一、填空
1、蜗牛的身体由_、_、_、_、 _、_组成。
2、蜗牛的足叫做_;蜗牛用_爬 行。 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你设计 一个问题并自己解答。
•
• 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 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运玛瑙 蜗牛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
白玉蜗牛
盖罩大蜗牛
散大蜗牛
• 亮大蜗牛
褐运玛瑙蜗牛
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 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条树枝 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 们就可以饲养蜗牛了。要注意把它放在阴凉 的地方。 每天傍晚用菜叶、青瓜等给蜗牛喂食,第 二天早上把食物残渣处理干净。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观察 记录。
蜗牛是怎么运动的呢? 怎样观察?
使蜗牛在透明物质或 玻璃片上爬行 给予蜗牛适度的刺激, 了解它对刺激 的反 应
观察蜗牛的运动
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蜗牛用足爬行,它的足叫做腹足。
黏液
腹足
蜗牛—运动
蜗牛是腹足纲动物,腹部就是它们脚,它们靠腹部的肌肉 蠕动来爬行,透过玻璃看蜗牛在运动时腹足上会有波浪 的图案,那是因为蜗牛是以波浪方式前进。把蜗牛放在 手掌心,会有一阵一阵被吸起来的感觉。 蜗牛在运动时,他的身体会分泌一种黏黏的液体湿润腹足, 使它们自己不被粗糙、尖锐的东西弄伤,也可以帮助它 们抓牢物体,蜗牛就是靠这种黏液慢慢向前爬,也能在 树干上、墙壁上爬上爬下。
据科学家测定,蜗牛爬行的最快速度大约是12.2 米/小时。现在人们常用蜗牛爬行来比喻速度很 慢。
• 蜗牛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种 类的蜗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 可长达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种类一 般只有不到1厘米。身背螺旋形的贝壳, 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 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 等等。
猜一猜
没有脚,没有手, 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 赶紧躲进放里头 。
蜗牛
如何观察蜗牛呢?
有序观察: 整体 局部 头 看不清时可以借助放大镜 及时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尾
蜗牛的颜色大不相同!
触角(两对)
眼 头
壳
口
蜗牛的身体
腹
蜗牛的嘴
此外,我们还发现:
• 蜗牛的身体柔软,触角会伸 缩,长触角的顶端长着眼睛, 爬行缓慢,轻轻触碰身体会 缩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