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铸造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铸造技术的现状发展与对策(大全5篇)

铸造技术的现状发展与对策(大全5篇)第一篇:铸造技术的现状发展与对策铸造技术的现状发展与对策铸造是金属成形的一种最主要方法,它是热加工的基础。
铸造的历史与华夏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我们的祖先在4000多年前就铸造出了“三星堆”那样精美的青铜器,其技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到了现代,作为全球铸件产量第一大国,中国的铸造水平却落后于发达国家。
一、我国铸造业的概况我国铸件产量从2000年起超越美国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004年为2242万吨,2005年估计为2600万吨,铸件年产值超过2500亿元,铸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之多,已成为世界铸造生产基地。
根据全球主要铸件生产国2004年的产量统计可以看出,十大铸件生产国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产量大,但铸件附加值低,小企业多,从业人员队伍庞大,黑色金属比重大。
另一类是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及欧洲等,他们采用高新技术主要生产高附加值铸件。
发达国家总体上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原辅材料已形成系列化。
欧洲已建立跨国服务系统,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生产过程从严执行技术标准,铸件废品率约为2%—5%。
重视用信息化提升铸造工艺设计水平,普遍应用软件进行充型凝固过程模拟和工艺优化设计。
从批量和劳动生产率看,欧、美、日的优势很大,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是人均年产铸件140吨,我国估计约为20吨,相差7倍。
我国人工成本低于1美元/小时,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因而出口铸件具有优势。
但近年来材料价格猛涨,使我国出口铸件在材料成本方面的优势消失殆尽。
在产品质量和档次方面,我们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近年我国铸件出口虽有所增长,但出口只占我国总产量的97%,占世界铸件市场流通量不到8%,总体增速缓慢,表现为质量较差、价格低。
长期以来,出口的铸件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各类管件、散热器、厨具及浴具占到36%。
一些出口铸件虽可达到国际标准,但要达到欧美客户标准还有距离。
2024年铸件项目发展计划

2024年铸件项目发展计划2024年,铸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铸件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在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铸件项目发展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对2024年铸件行业的整体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状况、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其次,在制定铸件项目发展计划时,需要明确目标和定位。
确定2024年的发展目标,包括销售额、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的定位和战略方向。
接着,要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和措施。
根据目标和定位,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发展计划,包括市场拓展、产品研发、技术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计划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同时,要重视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
铸件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要不断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竞争力。
此外,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打造高效团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对于制定的发展计划和措施,要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达成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2024年铸件项目的发展计划需要全面分析市场环境、明确目标和定位、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重视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只有如此,铸件行业才能在新的一年中迎接更好的发展机遇,取得更大的成就。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铸造技术是一种古老的制造工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铸造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并分析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铸造技术的完善传统的铸造技术主要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等。
这些传统的铸造方法已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分析技术,可以使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而高强度、高耐磨的新型铸造材料的应用,也使得铸件的耐用性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2. 数字化铸造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铸造技术也逐渐成为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铸造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仿真和数字化制造等方面。
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试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数字化铸造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 先进铸造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除了铸造工艺的创新外,先进铸造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也是铸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具有高强度、高温性能和良好耐磨性的铸造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大幅提高铸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4.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铸造技术的生产过程也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铸造技术的发展,并有望成为未来铸造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铸造技术的发展前景1. 高新技术的应用未来铸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应用。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铸造技术是一种将熔化金属经过一定工艺方式,浇铸到预先制作好的铸型中,在冷却、凝固、加工过程中,形成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制造方法。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铸造技术也在不断推进。
目前铸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控铸造技术现代化制造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数控技术来生产零部件,铸造行业也不例外。
数控铸造技术能够自动化适应成型和熔炼过程,实现了铸造生产自动化和高效化,增加了产品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2、3D打印铸造3D打印技术在整个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铸造领域中,则可以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实现更加复杂的铸造制品生产。
3D打印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高精度的铸模,生产出更加准确、复杂、精密的金属零部件。
3、智能化铸造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铸造技术也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中将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进行结合,实现铸模设计、工艺参数优化、自适应控制等功能,从而提高了铸造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并且通过建立智能化数据平台,使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4、高新材料铸造技术新材料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铸造技术可以通过铸造成型方法制造出各种高新材料,如高强度、高温抗氧化等特性的金属材料、纳米结构等功能材料等。
这些材料拥有更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也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总的来说,铸造技术在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在实现产品高质量、高效率和智能化生产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可靠性。
同时,铸造行业也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铸造技术的未来也将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
我们来看看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在传统的手工铸造基础上,出现了包括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真空铸造、注塑铸造等多种
铸造工艺。
这些新的铸造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在铸造材料方面,不仅传统的铁、钢、铜等金属材料仍然广泛应用,还出现了各种新型材料,如高温合金、耐腐蚀材料等,使得铸造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我们来分析一下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自动化是铸造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铸造过程的模拟和优化,进一步提高零件的质
量和生产效率。
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绿色环保是铸造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环保要求的提高,促使铸造企业采取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
熔模铸造工艺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并且可以有效回收和利用废料。
精密铸造和多功能复合铸造也是铸造技术发展的趋势。
通过提高铸件的精度和复合材料的
应用,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于高精度、轻量化零件的需求。
让我们来展望一下铸造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国内外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对高精度、复杂零件需求的增加,铸造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
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对于高强度、高精度的金属零件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这将推动铸造技
术进一步发展,提高铸件的质量和精度。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应用,铸造技术还将不
断探索和发展新的工艺和方法。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

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铸造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其发展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铸造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铸造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铸造技术传统铸造技术主要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这些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
但是传统铸造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材料利用率低等,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业对高质量、高效率、节能环保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先进铸造技术不断涌现,如精密铸造技术、数字化铸造技术、快速凝固铸造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铸造件的精度、降低能耗、改善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先进铸造技术也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技术成熟度不高、设备投资大等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铸造技术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智能化铸造技术通过智能装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铸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智能化铸造技术的发展将有效推动铸造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数字化铸造技术是近年来的热门发展方向,它通过数字化建模、仿真分析等手段,对铸造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优化。
数字化铸造技术的发展将引领铸造行业向数字化制造方向转变,实现生产智能化、灵活化、高效化。
2. 绿色铸造技术的推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铸造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各种新型的绿色铸造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了铸造行业向绿色化转型。
绿色铸造技术的发展将有效解决传统铸造技术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3. 智能化铸造技术的应用铸造技术发展现状良好,同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不断增加。
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高质量、高效率、节能环保的需求,铸造技术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反重力技术的实现原理与进展

反重力技术的实现原理与进展反重力技术是一个非常神奇和引人注目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能够克服地球引力的系统或装置。
虽然这种技术一开始可能听起来有些玄乎,但是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认为,它有可能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反重力技术的实现原理和最新进展。
反重力技术的实现原理反重力技术的实现原理非常复杂和多样化。
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研究出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反重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几种。
磁悬浮:磁悬浮技术是一种能够使物体悬浮起来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同性相斥的磁力效应来实现物体悬浮。
当两个磁体之间存在反向的磁力时,它们会互相排斥,这样就可以使物体悬浮在空中。
引力屏蔽:引力屏蔽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技术来屏蔽引力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电荷的特性来抵消地球引力的效应。
当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同性相斥的电荷时,它们会互相排斥,这样就可以屏蔽掉地球引力的效应。
虫洞技术:虫洞技术是一种类似于在空间里打洞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能量来打开通向不同空间的虫洞。
通过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就可以让物体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从而实现反重力。
反重力技术的最新进展虽然反重力技术的实现原理非常复杂,但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这种技术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新的反重力技术进展。
超导材料的应用:超导材料是一种能够使电流在材料内部无阻碍地流动的特殊材料。
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开始利用超导材料来实现反重力。
通过将超导材料嵌入到悬浮装置中,就可以实现物体的悬浮。
光学操控技术:光学操控技术是一种利用光束来操纵物体的技术。
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光束来实现反重力。
他们希望利用激光束和其他光学设备来操纵物体,并使其悬浮在空中。
量子力学的应用:量子力学是一种能够解释微观粒子的理论。
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量子力学来实现反重力。
比如通过量子隧穿效应,就可以让物体穿过物理障碍并悬浮在空中。
结论反重力技术是一种非常神奇和有前途的技术。
反重力铸造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 关键 词 】 重 力 铸 造 ; 压 ; 压 ; 压 ; 展 和展 望 反 低 差 调 发
De e o v l pme ta o p c f Co t r g a iy Ca tn n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r s e to un e - r v t s i g NI ri g— i LI He U n b n N
【 摘
西安
70 3 1 0 2)
要 】 绍反 重 力 铸 造 (GC 技 术, 低 压 铸 造 、 压铸 造 、 压铸 造 技 术 的 工 艺原 理 、 介 C ) 对 差 调 发展 概 况 、 点 和 应 用进 行 了介 绍 , 对 它 们 的 特 特 并
性 和适 用性 作 了 比较 , 望 了未 来反 重力 铸 造技 术 的发 展 趋 势 。 展
1引 言 .
低 压 铸 造 的特 点 是 金 属 液 流 动 平 稳 , 少 卷 气 和 夹 杂 , 很 因而 铸 件
另 缩 反 重 力 铸 造 ( o ne— ai at g简 称 C C) 术 系 金 属 液 充 质 量 可 得 到 保 证 : 外 铸 型 处 于 正 压 力 场 的作 用 下 , 松 缺 陷 明 显 减 C utrg vt csi r y n G 技 力 可 不 填 铸 型 的驱 动 力 与 重 力 方 向 相 反 ,金 属 液 沿 与 重 力 相 反 方 向 流 动 。 少 . 学 性 能显 著提 高 , 浇 注 较 复 杂 、 同壁 厚 的铸 件 。 22差压 铸 造 差 压 铸 造 法 『,'] 6 . 23 是 0年 代初 发 展 起 来 的铸 造 新 4 C C工 艺 中金 属 液 实 际上 是 在 复 合 力 的 作 用 下 充型 的 . G 即重 力 和 外 加 它 驱 动力 。外 加 驱 动 力在 金 属 液 充 填 过 程 中 是 主 导力 . 使 金 属 液 克 服 方 法 。这 种 方 法 源 于低 压 铸 造 , 兼 有 低 压铸 造 和压 力 釜 铸造 的 特点 。 它 其 自身 重 力 . 腔 内 阻力 . 型 以及 其 它 外 力 的作 用 完 成 充 填 铸 型 。 是 由 低 压 铸 造 只 能 控 制 坩 埚 内气 体 的压 力 ,对 铸 型 所 在 的 大 气 不 能 控 制 。 正 它 下 如 于外 加 驱 动 力 的存 在 , 使得 C C成 为一 种 可 控 工艺 , 金 属 液 充 填 的 而 差 压铸 造 则不 同 , 能 把 上 、 压力 罐 的压 力 同时 控 制 起来 。 果 采 G 在 在 使 使 过 程 中 , 过 控 制 外 加力 的 大 小 可 以实 现 不 同 充 型 速 度 的 充 填 , 足 用 减 压 法 , 同步 进 气 结 束 后 , 上 筒 的压 力 降 低 , 铸 型 内外 产 生 压 通 满 型 , 铸 就 不 同工 艺 的要 求 ; 时 , 填 结 束 后 可 以 增加 继 续 增 加 外力 , 铸 件 在 差 ( 内 压力 大 于 型外 压力 )压 差 越 大 , 型 的排 气 能力 越 强 , 越 不 同 充 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低压铸造 低压铸造是最早的反重力铸造技术, 由英国人 E.
F.LAKE 于 1910 年提出并申请专利[1]。其目的是解决重力铸造中浇注
系统充型和补缩的矛盾。在重力铸造中为了充型平稳, 避免气孔、夹
渣, 一般都采用底注式, 因此铸型内温度场分布不利于冒口补缩。低压
铸造则巧妙地利用坩埚内气压, 将金属液由下而上充填铸型, 在低气
差压铸造的优点是基本消除了铸件气孔、缩孔和缩松等铸造缺 陷; 明显改善了铸件表表面的铸造质量; 减少了大型复杂铸件凝固时 的热裂倾向; 较低压铸造提高了补缩能力, 结晶凝固也明显减少。
保加利亚在 1974 年举办的展会上展出了能生产达 100Kg 的复杂 铝合金铸件的差压铸造设备, 标志着差压铸造工艺已经成熟。我国西 北工业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其自行开发研制的差 压铸造机压力罐直径超过 2m, 其有效工作面积为铸造大型复杂铸件 提供了完善的平台; 同时国内很多其他高校也相继研发了各自的差压 铸造设备, 只是在控制精度方面与国外同类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 异, 仍待继续改进。
第三级 c 层次, 所体现的功能是实时到站信息数据的间接应用;
安排; 其次, 在试验建设中出现点问题也属正常, 问题出来后顺藤摸
瓜, 找出与问题功能相对应的相关子系统( 或模块) , 分析问题产生之
所在杜绝后患, 也是一件好事;
4.2 系统性管控是解决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的主要途
径
在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中, 公交电子站牌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
孔等铸造缺陷。
问题。总之, 差压铸造不仅能控制充型工艺曲线, 也可以控制铸型的排
2.反重力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气能力。如图 2 所示为差压铸造工作原理。
反重力铸造是 20 世纪初发展起来的铸造新方法。实际生产过程
中, 根据金属液充填铸型驱动力的施加形式不同, CGC 技术可以分为
低 压 铸 造 、差 压 铸 造 和 调 压 铸 造 等 。
1.引言
低压铸造的特点是金属液流动平稳, 很少卷气和夹杂, 因而铸件
反 重 力 铸 造 ( Counter- gravity casting 简 称 CGC) 技 术 系 金 属 液 充 填铸型的驱动力与重力方向相反, 金属液沿与重力相反方向流动。 CGC 工艺中金属液实际上是在复合力的作用下充型的, 即重力和外加 驱动力。外加驱动力在金属液充填过程中是主导力, 它使金属液克服 其自身重力, 型腔内阻力, 以及其它外力的作用完成充填铸型。正是由
杭州的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规划于 2003 年、起步实施于 2004 年 , 完 成 于 2007 年 , 共 安 装 GPS 车 载 终 端 硬 件 4800 余 台 , 监 控 调 度 管 理 终 端 软 件 315 套 , 电 子 站 牌 444 个 ( 数 据 库 开 通 427 个 ) , 电
【关键词】反重力铸造; 低压; 差压; 调压; 发展和展望 Development and Pr ospect of Counter - gr avity Casting NIU Ying- bin LIN He
(School of Mater 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 ing ,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 sity , Xi’an 710032,China) 【Abstr act】The paper introduces Counter- gravity casting (CGC) technology, which introduces technical theory, developing survey, character and applications of low- pressure cast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casting and adjustable pressure casting technology, and compares their specialty and applicability, meanwhile, prospects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unter- gravity casting techniqu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ounter- gravity casting, low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adjustable press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子站牌通过的公交线路 138 条、稳定的公交车辆 2400 辆, 已安装了 GPS 车载终端硬件的公交线路( 含郊区和夜班线路) 380 余条线路。对 杭 州 公 交 管 内 实 现 了 线 路 、车 辆 、和 管 理 调 度 全 覆 盖 。
杭 州 的 智 能 公 交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建 设 , 起 步 的 不 算 早 、在 国 内 实 现 全覆盖的城市, 大概是第一家, 主要是计划准备充分, 按部就班实施紧 凑。其中, 电子站牌建设的计划安排就 比 较 合 理 , 2004 年 建 16 个 、05 年 50 个 、06 年 200 个 、07 年 400 余 个 , 可 谓 循 序 渐 进 ; 当 然 也 有 不 周 密的时候, 开始的服务器计划因功率 差 距 较 大 , 04 年 1000 余 辆 车 几 乎全部监控失效无法调度, 由于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服务器使问题很快 得 以 解 决 ; 06 年 系 统 中 的 问 题 多 起 来 , 集 中 反 映 到 电 子 站 牌 上 , 因 通 过系统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制订解决方案或预案也使问题得到解决。 多义性不要怕出问题, 问题暴露才好解决, 以后才能稳定。
4.1 系统性管控是解决电子站牌问题的主要途径 系统分析是找出电子站牌问题的主要方法。首先, 如前所述如果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电子站牌先建几个做个试验倒是可以的, 摸索经 验找出规律为之后的大批建设提供经验; 真要大批上电子站牌, 就要 看看作为后台功能与数据支持的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 统的运行是否稳定、功能是否完备, 待所有相关子系统的运行都正常、
3.3.3 公交电子站牌问题是自身问题和相关 子 系 统 问 题 的 窗 口 反 映
除电子站牌外, 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还包括 GPS 子系统、GPRS 子系统、电信宽带网子系统, 计算机数据处理子系统、车载终端( 硬件) 信号接收与发射子系统和人员配合子系统, 这些凡是同电子站牌获得 功能数据相关的子系统( 包括电子站牌子系统本身) 中, 任意子系统的 相关功能发生故障, 都会造成电子站牌功能的缺失或瘫痪。如一辆刚 刚调入线路的公交车的数据编号, 因遗忘没有被调度员输入新线路的 数据库, 造成新线路上的公交电子站牌不能显示这辆车的到站信息; 当然电子站牌( 硬件) 的损坏, 也会造成电子站牌显示功能的破坏;
2.3 调 压 铸 造 调 压 铸 造 技 术是在差压铸造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一种先进铸造技术, 其充型能力强, 补缩能力高, 兼 具 真 空 冶 金 效 应 。适 用 于 大 型 复
杂薄壁铸件的高品质精密铸造。
调压铸造工艺技术突破了复杂
结构铸件精密组芯技术, 解决了
精密铸造中从负压到正压的高
精度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复杂铸
质量可得到保证; 另外铸型处于正压力场的作用下, 缩松缺陷明显减 少, 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可浇注较复杂、不同壁厚的铸件。
2.2 差压铸造 差压铸造法[2,3,4]是 6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铸造新 方 法 。这 种 方 法 源 于 低 压 铸 造,它 兼 有 低 压 铸 造 和 压 力 釜 铸 造 的 特 点 。 低压铸造只能控制坩埚内气体的压力, 对铸型所在的大气不能控制。
子系统, 电子站牌的建设中都有这些问题存在, 可想而知在整个智能
公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会发生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会延长系统建设的时间、浪费系统建设的资源;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系
统性管控是一条主要途径, 其中包括⑴按照系统性原则做好智能公交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计划; ⑵在计划的实施中保证对过程的有效
压下保持下浇道与补缩通道合二为一, 始终维持铸型温度梯度与压力 梯度的一致性, 从而解决了重力铸造中充型平稳性与补缩的矛盾, 而
图 2 差压铸造工作原理示意图
且使铸件品质大大提高。低压铸造由于有较高的补缩压力和温度梯 度, 有效地提高了厚大断面铸件的致密性, 这一技术至今仍被应用于 厚大断面铸件的铸造。目前, 德国 GIMA 公司在低压铸造方面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低压铸造工作原理图如图 1 所示。
控制, 随时掌握过程的情况和了解发生问题的信息; ⑶对出现的问题
进行系统 性 的 分 析 , 提 出 解 决 问 题 、调 整 或 完 善 计 划 的 临 时 方 案 或 永
久预案, 并控制过程保证方案或预案的实施;
4.3 杭州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的系统性管控案例
注: a、b、c、d 分别为功能层级 图二 杭州智能公交信息系统图功能层级
件无冒口浇铸技术的关键难题。 图 3 为调压铸造工作原理示意
图 3 调压铸造工艺示意图
图 1 低压铸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调压铸造的特点是: 显著提高金属液的利用率, ( 下转第 355 页)
345
科技信息
○科教视野○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年 第 29 期
于外加驱动力的存在, 使得 CGC 成为一种可控工艺, 在金属液充填的 而差压铸造则不同, 它能把上、下压力罐的压力同时控制起来。如果采 过程中, 通过控制外加力的大小可以实现不同充型速度的充填, 满足 用减压法, 在同步进气结束后, 使上筒的压力降低,使铸型内外产生压
不同工艺的要求; 同时, 充填结束后可以增加继续增加外力, 使铸件在 差(型内压力大于型外压力), 压 差 越 大 , 铸 型 的 排 气 能 力 越 强 , 就 越 不 一较大力的作用下凝固, 提高金属液的补缩能力, 降低缩孔、气孔和针 易形成侵入性气 孔 , 当 然 , 选 择 铸 型 内 外 压 差 的 大 小 不 能 只 考 虑 排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