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有关物理知识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知识点专题之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04 神州飞船(解析版)

高考物理知识点专题之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04 神州飞船(解析版)

04 神州飞船—万有引力与航天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入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2019年4月24日,神舟飞船、天舟飞船正在进行正(试)样产品组批生产。

各型号概览1. 一质量为8.00×104 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解析】(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20021mv E k =① 式中,m 和v 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

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8kp 4.010J E =⨯②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212h h E m mgh =+③ 式中,v h 是飞船在高度1.6×105m 处的速度大小。

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122.410J h E =⨯④(2)飞船在高度h' =600 m 处的机械能为21 2.0()2100h h E m v mgh ''=+⑤由功能原理得k0h W E E '=-⑥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m 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神舟十号有关物理知识

神舟十号有关物理知识
长征四号 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图2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是一个让整个民族情绪激昂 的时刻,我国研制的“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飞天,它与天宫 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我国再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这将是中 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 关问题. ①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的火箭燃料主要是液态氢,是由氢气通 过常温下压缩体积 的方式 液化 (填一物态变化)而得到 的.用此燃料的原因是 氢的热值大 。 ②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 大的白色气团,这并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原来火箭尾部的 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为了保护 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 吸热 液态 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白色气团是 物质. ③火箭离开发射台的施力物体是 . 燃气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于2011年9 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分别与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 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室。 (1)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平地托起,直冲云天。它 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前进,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 ___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_ _的道理。在升空 非平衡力 过程中,火箭受 的作用(选填“平衡力”或“非 平衡力”) 运动 (2)“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前,“神八”相 静止 对“天宫一号”是 的,“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 运动 对接成功后高速运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 对 状态.若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八”与“天 等于 宫一号”都是 的。 (3)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m、质量量约8.5t,在太 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其质量 8.5t(选填“大于”、 匀速直线运动 “等于”或“小于”) (4)在太空飞行中,如果天宫一号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神舟十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曾成功进行多次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许多领域的知识,为广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首先,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涉及到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太空中,宇航员需要面对重力、辐射、失重等诸多不同于地面的环境因素,因此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与地面有所不同。

太空授课内容将介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如饮食、睡眠、锻炼等方面的安排,以及他们在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和工作的情况。

其次,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还包括了太空科学实验和观测。

在太空中,由于没有大气层的影响,可以进行很多地面无法完成的科学实验和观测。

太空授课内容将介绍一些在太空中进行的科学实验项目,如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们了解到太空环境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此外,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还涉及到太空技术和工程。

太空授课内容将介绍神舟十号飞船的构造和性能特点,以及太空站的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最后,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还包括了宇宙探索和未来发展方向。

太空授课内容将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以及未来的太空探索计划和目标,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总的来说,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涵盖了太空生活、科学实验、技术工程、宇宙探索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太空科普机会。

通过太空授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太空环境和太空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而努力奋斗。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内容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 , 不仅振奋民族精神 ,激励广大学生发奋学习, 勇攀高峰 , 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良好契机. "神舟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涉及到许多的物理学知识, 而一般的物理课本中对此阐述不够或内容比较分散, 本文就相关知识点作了整理和概括, 并进行适当地阐述 ,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神舟系列的发展历史:神舟一号样品飞船发射:1999年11月20日;返回:1999年11月21日。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

神舟二号正样飞船发射:2001年1月10日;返回:2001年1月16日。

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

神舟三号模拟载人发射:2002年3月25日;返回:2002年4月1日。

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为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基础。

神舟四号救生模式发射:2002年12月30日;返回:2003年1月5日。

8种救生模式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发射:2003年10月15日;返回:2003年10月16日;航天员:杨利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发射:2005年10月12日;返回:2005年10月16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在绕地球飞行76圈后返回,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发射:2008年9月25日;返回:2008年9月28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中国人的第一次舱外活动进行了19分35秒。

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发射:2011年11月1日;返回:2011年11月17日。

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神舟九号人控对接发射:2012年6月16日;返回:2012年6月29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物理机械运动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机械运动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机械运动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

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A. F1:F2:F3=2:1:4 s1:s2:s3=2:1:4B. F1:F2:F3=4:1:2 s1:s2:s3=2:4:1C. F1:F2:F3=2:4:1 V1:V2:V3=2:1:4D. F1:F2:F3=2:1:4 V1:V2:V3=2:4:1【答案】 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本题中三个滑轮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假设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f,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0,运动的时间为t,则对这三个图分析可得:(1)甲图: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 F1=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1=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1=v0t。

(2)乙图: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省一半的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2=f;但是费2倍的距离,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2=2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s2=2v0t。

(3)丙图: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因此是个费力杠杆,费2倍的力,省2倍的距离, 因此,F3=2f,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v3=v0,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3=v0t。

综上分析:F1:F2:F3=f:f:2f=2:1:4,v1:V2:v3=v0:2v0:v0=2:4:1s1:s2:s3=v0t:2v0t:v0t=2:4:1故答案为:D。

【分析】(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知道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分别求出F1、F2、F3,即可比较其大小;(2)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判断出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五 火箭复习特训第八十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五 火箭复习特训第八十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五火箭复习特训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是神舟十号飞船点火起飞的情景.在火箭离地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火箭升空时的施力物体是地面B、火箭升空时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火箭升空时机械能的总量不变D、火箭升空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在用火箭发射卫星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升空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大B、火箭发射升空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少C、火箭发射升空时,机械能增大D、在卫星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静止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十”载人飞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神十”随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火箭的发动机选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穿越大气层时,“神十”和火箭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神十”和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不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D、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6年7月,我国将利用火箭把世界首颗量子卫星送上太空,火箭常常采用液态氢为燃料,下列关于火箭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氢是一种清洁能源B、火箭采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利用了其热值高C、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卫星的机械能总量大D、火箭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时,将获得的内能全部转化成了机械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朝鲜于北京时间4月13日的6点38分在西海卫星发射场用火箭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引起危机,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物体上升的原理与火箭升空的原理不同的是( )A、直升飞机B、热气球C、庆典礼花D、喷水火箭【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美国正在实验助推火箭无损回收技术:火箭将飞船推送至一定高度;箭船分离,火箭停止喷火、落向地面;接近地面时,火箭再次消耗燃料、向下喷火,并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如图所示.匀速下降时,火箭的动能______(变小/不变/变大),重力势能______(变小/不变/变大)?【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可将25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火箭的动力来源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______;火箭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外壳温度上升,是因为______的方法能改变火箭的内能.【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如图是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时的壮观情景.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______能转化为燃气的______能,再转化为火箭的______能;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且______大.【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如图是今年12月2日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时的壮观情景.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______能,再转化为火箭的______能;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且______大.【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我国火箭回收方式是:火箭消耗完燃料后将自动脱离飞船,借助降落伞落回地面,如图所示,匀速下落过程中,火箭的动能______(变小/不变/变大),机械能______(变小/不变/变大)【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可将25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火箭的动力来源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______;火箭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外壳温度上升,是因为______的方法改能变火箭的内能.【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______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燃气对火箭做功,又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______.【答案】:【解析】:第15题【综合题】如图为2015年4月我国发射“鲲鹏﹣1B”探空火箭的场景.起飞时火箭对喷出的燃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由于______,燃气同时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火箭在上升过程中,燃料的______转化为热能,最终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100考点千题精练 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100考点千题精练 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

专题5.5 卫星的发射和回收一.选择题1.(2018湖南怀化期中联考)2017年6月19号,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出现变故,由于运载火箭的异常,致使卫星没有按照原计划进入预定轨道。

经过航天测控人员的配合和努力,通过多次轨道调整,卫星成功变轨进入同步卫星轨道。

卫星变轨原理图如图所示,卫星从椭圆轨道Ⅰ远地点Q 改变速度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P点为椭圆轨道近地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椭圆轨道Ⅰ运行时,在P点的速度等于在Q点的速度B. 卫星耗尽燃料后,在微小阻力的作用下,机械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小,动能变小C. 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加速度大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加速度D. 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速度小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速度【参考答案】D2.(2018天星金考卷)假设将来一艘飞船靠近火星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B.若轨道Ⅰ贴近火星表面,测出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时的周期【参考答案】B3.中国国家航天局目前计划于2020年发射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月球车“嫦娥四号”。

中国探月计划总工程师吴伟仁近期透露,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着陆,假设运载火箭先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由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00千米环月轨道后成功变轨到近月点为15千米的椭圆轨道,在从15千米高度降至月球表面成功实现登月。

则关于“嫦娥四号”登月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四号”由地月转移轨道需要减速才能进入100千米环月轨道B .“嫦娥四号”在近月点为15千米的椭圆轨道上各点的速度都大于其在100千米圆轨道上的速度C .“嫦娥四号”在100千米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其在近月点为15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D .从15千米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中,“嫦娥四号”处于失重状态 【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嫦娥四号”由地月转移轨道实施近月制动才能进入100千米环月圆轨道上,A 正确;由卫星变轨条件可知近月点为15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远月点的速度小于圆轨道上的速度,B 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嫦娥四号”在100千米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其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C 错误;从15千米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嫦娥四号”需要减速下降,处于超重状态,D 错误。

最新 中考物理神舟飞船 题(含答案)

最新 中考物理神舟飞船 题(含答案)

神舟号十飞船相关物理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火箭发射的知识点一:火箭发射台下的水池中的水是起冷却发射底座作用的,火箭发射时,底部形成庞大的“白气团”,“白气团”并非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形成的。

这里涉及到物理知识是,水的汽化吸热,使发射底座的温度不致于升得过高,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后又液化成小水珠悬在空中形成“白气团”。

练习1、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练习1、汽化液化火箭发射的知识点二:火箭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也增加,也就是说机械能在增加,这些增加的机械能是从氢燃料燃烧中获得的。

很多学生以为火箭升空过程中的动能在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火箭发射上升时是内能(推进剂-燃料燃烧)转化为火箭的动能和势能。

练习2.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关于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练习2答案:C练习3.神州号飞船在发射时,高度增大,速度增加,在这个过程中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练习3答案:C火箭发射知识点三:火箭的发射受地球的自转影响在不同纬度上发射所需燃料是不同的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面各点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从极点(0km/d)到赤道(20000km/d)越来越大而发射点的地理位置的线速度会为火箭的发射提供初始速度所以在世界各国发射火箭的时候都会选择纬度较低也就是距离赤道更近的位置使火箭具有较大的初始速度以便节省燃料增大有效载荷以中国为例在中国航天计划中载人航天计划(神舟)选择在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酒泉而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嫦娥)则选在四川西昌就是因为探月工程的轨道远高于只环绕与近地面的神舟飞船在西昌发射有利与提高有效载荷就是可以让卫星更大更重一些而之所以向东发射是利用地球自转带来的离心作用为火箭发射助力两者都能让火箭在消耗更少燃料的情况下发射更大质量的航天器练习4:为了节省燃料并使火箭获得最大的推力,火箭发射应选择的地点与方向是()①较高纬度②较低纬度③向东发射④向西发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练习四答案:B火箭发射知识点四:在地球表面上方不太高的范围内,质点因受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宇航员预计在即将升入太空的“神舟六号” 飞船实验舱内做一系列科学实验.下列实 验操作不能在太空中进行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B.奥斯特实验 C.凸透2013年9月26日起,来自中国科学院 的白武明、张厚英、陈洪等3位科学家, 分别到永嘉多所学校举行科普报告会, 让全县几千名学生享受了一场科普盛 宴.几位科学家曾指导“神十”女航 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 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一号” 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 的是( )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D.结晶
②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 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这 并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原来火箭尾部 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 射架的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 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 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吸热 , 白色气团是 液态 物质. • ③火箭离开发射台的施力物体 燃气 是 .
3.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许,
神十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 实验,首次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 课.在天宫一号上,下列哪些活动不 可实现( ) ①.利用激光进行远程测距 ②.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 ③.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两个人进行无线电通话
• 5.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 亚平老师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人类第二次、 中国第一次进行太空授课,这一举措载入 中国航天史册.在“天宫一号”内的物体 处于失重状态,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天宫一号”内用手推出太空笔,笔 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天宫一号”内可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 量 C.在“天宫一号”内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物体的重力 D.图中在太空授课的实验水球,若将它收 集带回地球,其质量增大
2.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
称,中国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天宫 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分别与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 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1)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平地托 起,直冲云天。它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 身受力前进,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 物体间的力的作 力可以改变物 用是相互的 ___ _体运动状态 _的道理。在升空过程中,火箭受 非平衡力 的作用(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
6.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
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 氏度。在火箭上涂上这种材料在高 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防止烧坏火 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B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7.某神九与天宫对接后的组合体沿一椭 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其近地点离地面高 度h1=300千米,远地点离地面高度 h2=1400千米。在运行过程中, 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速 度减小 ,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增大 此过程中是 势 能转化为 动 能。若它 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速 减小 此过 度 增大 ,动能 增大 ,重力势能 程中是 减小 能转化为 减小 能。
3.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 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 轨道. 图2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 B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 增大,机械能增大 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我国研
制的“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飞天,它与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我国再次载人 空间交会对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 问题. ①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的火箭燃料主要 常温下压缩体积 是液态氢,是由氢气通过 的 方式液化 (填一物态变化)而得到 的.用此燃料的原是 氢的热值大 。
• 6.宇航员在太空中谈话时常用 一根棒接触,原因是( ) A.防止两人分开 • B.示意谈话内容 • C.作传声介质 • D.防止意外事故
• 7.假如你是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你能完成的事情是( ) • A.与同事直接语言交流 • B.用拉力器锻炼身体 • C.用手电筒照明 • D.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前,
运动 “神八”相对“天宫一号”是 的, “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成功后 静止 高速运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 运动 对 状态.若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八” 与“天宫一号”都是 的。 3)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m、质量量约 等于 8.5t ,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其质 量 8.5t(选“大于”、“等于”或 匀速直线运动 “小于”) (4)在太空飞行中,如果天宫一号受到的
4.神州号飞船在发射时,高度增大, 速度增加,在这个过程中 ( B)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5.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速度可达7.9千 米/秒,它与空气摩擦生热,产生高温, 将 机械能 能转化成 内能 ,特别是飞 船的返回舱,会产生2000摄氏度的高温, 可以熔化任何金属,因此在火箭头部和 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层,利用烧蚀层的 熔化并汽化吸热来防止温度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