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成长历程的12个故事

合集下载

我和我的青春期儿子的成长故事

我和我的青春期儿子的成长故事

我和我的青春期儿子的成长故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儿子大了,到了叛逆期了,最初的表现就是你说啥他都不听,总说:不行,不干,要么拒绝回答,拒绝交流沟通。

跟他说话他转身就进房间了,要么出去外面了。

孩子刚上初一,学业重,任务多,也不忍心再对他大吵。

就忍着呗!后来咨询了专家,导师,朋友,状况改变了很多。

原来孩子的叛逆不全是孩子的责任,家长也有很大问题,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我分析了原因,发现我们自己做了不好,不能经常对孩子说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才会有出息。

这样孩子努力学习了,也没考好,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在情绪上会很低落,然后觉得自己不能成为父母眼里的好孩子,索性就自暴自弃!结果就背道而驰,越来越远了父母越吵,他越反感。

听了专家一席话,我们首先剖析自己,避免情绪激动,不再吵闹孩子,尔且在他放学回来的时候,不提学习,只是很关心地给与问候,说上课一天挺累,赶紧吃饭。

一个礼拜都没提学习作业这些话题。

不再催他写作业,就像正常上下班一样,我们该吃饭吃饭,该搞卫生搞卫生,该休息就休息。

过了几天,儿子忍不住了,说这次测试,我进步了,老师表扬我了,说我要在努力,能进前十。

他这样说我应该很高兴的,立马鼓励他,但是我忍住了,我平静的说,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有个好的未来。

就像妈妈工作一样,在单位好好工作,你好好学习,都是我们做人应尽的本分,不用值得炫耀。

要认真对待每一天,每天进步一点点。

其实学习很重要,但是更要学会做人,提高自己综合能力。

才能以后进入社会,适应一切环境。

父母不能陪伴一辈子,所以父母今天对你态度不好,严格要求,你能理解吗?循序渐进的他就接受了,其实初中生,什么都懂了,也能懂父母的辛苦付出。

只是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而已。

分享给和我有同感的父母,互相探讨。

有关孩子成长小故事

有关孩子成长小故事

有关孩子成长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生命的橡皮铅笔,它们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它们当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性格,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孩子成长小故事,欢迎查阅。

有关孩子成长小故事1小海狮是在岸边的礁石上出生的。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得到了妈妈精心地照料。

小海狮每天要做的事情便是吃饱了睡觉。

海狮妈妈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小海狮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叼着小海狮一起走。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这时候,海狮妈妈要下海觅食了,可小海狮还不会游泳,海狮妈妈也就无法带孩子一块下海。

为了孩子的安全起见,海狮妈妈把小海狮藏在了两块礁石的缝隙中,妈妈走后,小海狮在礁石的缝隙中静静地等待妈妈归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小海狮还是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啊。

在等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小海狮再也等不及了,他从礁石的缝隙中走出来,他要去寻找妈妈。

“哇,有这么多小朋友啊!”来到岸边,小海狮看到了许多跟他差不多大的海狮。

同几只海狮打过招呼后,小海狮知道他们也都是到岸边来等妈妈的。

小海狮的心情好了些,便同他们一起玩起了游戏。

他们玩的是一种摔跤游戏。

因为这时他们还不会用后肢站立,所以,他们只能用前面的鳍状肢抱在一起用力推对方。

参赛者能否获胜只要看能否把对方推到一边去就行了。

结果,由于小海狮个头大,体格壮,每次都是小海狮获胜。

玩腻了摔跤游戏,他们又开始玩叠罗汉游戏,参赛者能否获胜就看能够把对方压在身下。

同样的结果,小海狮还是仗着自己体格健壮,每次都把对方压在下面。

玩腻了叠罗汉游戏,他们又开始玩爬行游戏,游戏规则是选定一个目标,谁先到达那里,谁就是胜者。

同样的结果,小海狮还是仗着自己体格健壮,每次都是第一个爬到目标下。

就在他们玩的热闹非凡的时候,海狮妈妈们陆续从海上回来了。

小海狮很快就听出了妈妈的声音,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小海狮找到妈妈,伏在妈妈怀里,吮吸起香香的奶水。

孩子成长到现在让我感到骄傲的三个故事

孩子成长到现在让我感到骄傲的三个故事

孩子成长到现在让我感到骄傲的三个故事故事一:孩子的努力与奋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件让我感到骄傲的事情就是他的努力和奋斗。

从小学到现在的大学阶段,孩子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努力学习的孩子。

在面对学业的压力时,他从不退缩,而是选择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挑战。

在学习上,他总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笃行,一次次超越自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

他的努力与奋斗精神不仅带给了他个人的成功,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故事二:孩子的善良与感恩除了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展现出了令人感到骄傲的品质——善良与感恩。

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乐于助人,乐于与他人共享。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他总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我感到非常感动。

有一次,我生病住院,孩子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学业,全心照顾我。

他给我买水果、煮汤、陪我聊天,这些细微的行动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对我的无私关爱。

而他对生活的感恩之心更是让我深受感染。

在他口中,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他人,都充满了感恩之情。

这种善良与感恩的品质,让我对他的成长感到更加骄傲。

故事三:孩子的独立与责任最令我感到骄傲的是孩子的独立与责任。

在他离家上大学后,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成熟与稳重。

他学会了自己打理一切生活琐事,学会了独立处理问题,而且总是能够兢兢业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他告诉我,成长就是要学会承担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负责。

在大学期间,他还加入了一些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这些行为让我觉得他已经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他的独立与责任不仅让我感到骄傲,更让我深信他会是一个成熟、有担当的社会人。

总结回顾: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让我骄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的努力与奋斗、善良与感恩、独立与责任,无一不让我感到骄傲。

这三个故事,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亮点,更是我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每一次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都是一次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一次对未来的信心。

儿子成长中的小趣事

儿子成长中的小趣事

儿子成长中的小趣事
1、每次儿子的零食谁都不能动,有一次儿子主动拿了一个啊土豆给他爸爸吃,爸爸放进嘴里以后,儿子后悔了,马上哭着喊起来“爸爸吃了,不够了、不够了”,就这样持续了一会,最后还是爸爸认输,又买了一袋啊土豆回来。

2、儿子和童童一直都是不对付的哥俩,每次儿子去姥姥家玩都会欺负妹妹,现在儿子上幼儿园以后,开始会耍小心眼了,他用肚子将妹妹顶倒后,双手挥舞着说:”我没动她,我没动她“。

3、儿子开始爱上听儿歌了,电视彻底归他所有了,我们都不能动遥控器一下,除非是他想让你帮他选歌的时候才可以动,儿子喜欢的歌是:种树歌、小老鼠上灯台、拔萝卜
4、儿子每次去幼儿园的时候都是谁不在跟前他找谁,有一次我上班已经坐上了车,儿子哭着打电话让我不要上班,电话里一直听着儿子的哭声我下车回了家,到家后儿子又像是没事人一样,我又将他送到幼儿园,之后奶奶再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他说找妈妈,奶奶都会问他,你妈妈回来以后还是把你送幼儿园了,你还找妈妈吗?儿子说:”不找了“,看来这招还真是好使。

5、最近闲下来以后陪儿子的时间多了,儿子开始慢慢的和我好了,但是开始不愿意让我上班了,说:”妈妈,你别上班了,让爸爸上班去挣钱吧,我不吃好吃的了,钱不够我和爸爸去挣“,听了这句话后,我真是心里面热乎乎的,当天下午请假陪儿子玩了半天,突然间觉得生个儿子也是我的依靠,儿子长大了。

幼儿成长故事记录范文精选

幼儿成长故事记录范文精选

幼儿成长故事记录范文精选近年来,幼儿成长故事记录备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这是因为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记录下他们的成长故事,是为了纪念他们宝贵的童年,也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以下是一些幼儿成长故事记录的范文,走进这些温馨的故事,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故事一:小苗种地记小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他父母经营着一片农田。

有一天,爸爸带着小明去田地里种植小麦。

小明拿起锄头,用力地铲开土地,然后一粒一粒地播种。

他听爸爸说,有了阳光和雨水,小麦会茁壮成长。

于是小明每天都带着期待,去看望种下的小麦。

第一个星期,小麦还是一片黄黄的,看不出什么变化。

第二个星期,小麦长出了两片翠绿的叶子,小明高兴地跳了起来。

之后,小麦像极了小绿草,迅速破土而出。

小明每天都带着水壶浇水,保证小麦有足够的水分。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看到了一片金黄的田地。

小麦长高了,结出了希望和勤劳的果实。

小明和爸爸一起收割,他们收获了大量的麦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和耐心都是让梦想成真的关键。

小苗种地的过程,是小明成长中的一部分,也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步。

故事二:小雪融化记小雪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她住在一个农村的小村庄里。

小雪非常喜欢冬天,因为她可以玩雪,堆雪人,还可以滑雪。

一年冬天的早晨,小雪醒来发现外面的大地被积雪覆盖。

她开心地穿上棉衣和手套,跑到屋外。

小雪先是堆了一个大雪人,给他戴上了一个胡萝卜做的鼻子。

然后,她躺在雪地里用手臂挠出了一个天使的造型。

小雪用尽全力在雪地上跑来跑去,打滚,躲猫猫,尽情享受冰天雪地的欢乐。

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天气渐渐转暖,雪慢慢溶化。

小雪看着自己创建的美丽雪景逐渐消失,心里有些伤感。

她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雪会融化?”妈妈耐心地解释道:“雪融化是因为天气变暖,雪变成了水,回到了大地,让植物们茁壮成长。

”小雪听了妈妈的话,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事物的变化是自然规律。

雪融化了,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大地正在为新的生命做准备。

儿子成长的故事

儿子成长的故事

儿子成长的故事接送孩子上下学是我每天的必修课,风雨无阻,耽误不得。

虽然大热的天也的站在路上等,那条街上这一堆那一伙等候的都是接孩子的。

这是我们这里一个独有的景色。

远远的看到儿子跑过来了,红彤彤的脸上一道一道的,整个一个花猫脸。

看见我就大喊:妈妈,妈妈,今天我可高兴了。

看到孩子兴奋的表情,似乎意犹未尽。

儿子整个脸上都写满了快乐,我爱怜的擦去儿子鼻子上密密麻麻的小汗珠,微笑着问孩子怎么回事?原来是最后一节课上体育课,他和几个同学做什么游戏,没有做完。

约好晚上一起到广场继续玩。

孩子毕竟是孩子,玩也会让儿子兴奋异常。

对孩子来说,这是永不厌倦永不过时的游戏。

吃罢晚饭,他就吵吵着要我带他出去。

做在车子后架上,他唧唧喳喳的给我学个不停,快乐的像个小天使。

我在想:如果儿子每天都是这么快乐,我情愿这么一路带着他。

他之所以快乐,是因为心中有个希望,那就是能和小朋友一起嬉戏。

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呢?不同的是,我们每走一段路的时候都要树立一个目标,给生活一个希望。

每当我们想起这个希望的时候,我们是快乐的。

有人说:快乐不是人自然的表情。

确实,我们快乐的时候,是因为有这样和那样的理由。

到了广场以后,他的朋友还没有来。

再看他时,脸上已没有眉飞色舞的表情了。

他怔了一下,然后很快的安慰自己说:“他们还没有来,我自己玩会吧。

”然后就跑开了。

看着儿子的背影,心中说:儿子长大了,能够很快调整情绪,这说明他的进步。

这也好,正好锻炼一下他的忍耐力。

我百无聊赖的坐在台阶上,看四处溜达的人们。

傍晚出来散散步,聊聊天,放松放松心情。

有和煦的风吹拂,有温情的话牵系着,远处还飘来隐隐约约的萨克斯乐曲,也真的是一种享受。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儿子跑到我跟前说:“妈妈,我们回去吧!”说着说着儿子的眼圈就红了。

“怎么了?你的同学没有来吗?”他使劲的咬着嘴唇点了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他极力的克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我不忍心看儿子委屈的眼睛,不再问什么了。

赶紧说:好好,我们回去。

宝宝成长故事

宝宝成长故事

宝宝成长故事
宝宝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以及适当的故事来启发他们的
智力和情感发展。

以下是一则适合宝宝成长的故事。

《小兔子和大胡子》
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棉兔,它有一根又长又滑的大胡子,其他动物都笑话它长
得怪怪的。

小棉兔心里很难过,但它并没有放弃,而是用大眼睛认真观察了每一个自己碰到的困难。

一天,小棉兔发现森林里的一只小鸟被困在绳子里,它的翅膀无法自由振动。

小棉兔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大胡子,于是它轻轻地把大胡子扔给小鸟,小鸟抓住大胡子,成功地挣脱了束缚。

听说小兔子帮助小鸟的事情后,其他动物都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它们不再嘲笑
它的大胡子,反而都称赞它的善良和勇敢。

从那天起,小棉兔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应该珍
惜和发挥这些特点,而不是被外界所定义。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特长帮助他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宝宝们听完这个故事后,会对自己身上的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会明白到,与其忧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如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将其用于帮助他人。

这个故事也能启发宝宝们培养善良、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总结起来,宝宝成长故事是促进宝宝智力和情感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听取这
些故事,宝宝们可以获得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为了宝宝的成长,请不断给他们讲述有意义和启发性的故事。

10个儿童励志故事

10个儿童励志故事

10个儿童励志故事10个儿童励志故事大全1抉择励志经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的十个小故事1、断箭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

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又一阵号角吹响,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 “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呼一声就拔出了宝箭。

骤然间他惊呆了,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

儿子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意志轰然坍塌。

结果很显然,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温馨提示: 把胜败寄托在一枝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危险!永远记住: 自己才是一枝宝箭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

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

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10个儿童励志故事大全2爱人之心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

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

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

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适合小男孩的10个励志故事适合小男孩的10个励志故事。

价钱还在不断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儿经验谈(一)“自己爬起来”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我这样狠心的父亲,儿子摔倒了。

从来不拉,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声音命令:“爬起来”。

儿子出生在腊月初一,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春节刚过,也就是儿子刚刚满月,我也不知那根筋不对头,突发奇想,要对儿子进行锻炼。

于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抱着儿子上街转一圈,美其名曰:“冻一冻,锻炼锻炼”。

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

不过,第二个冬天就可以拉着儿子温暖的小手上街冻一冻了。

还别说,这一招许是见效了,直到今天儿子很少感冒。

也许沾了儿子的光,我也很少感冒。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嵖”。

是说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可我这小子的百岁照片,是我把他放在自行车前的小孩座上带到照相馆的,当然,后座上坐着他的妈妈。

(注:那时交通规则不严,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这小子,八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未满十个月就能趔趔趄趄自己走了。

我的狠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小孩子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我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

例外的是,我的儿子摔倒了,虽然我近在咫尺,却从来不拉他,总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

记得他刚满周岁,我按老习惯,带他上街“冻一冻”。

这时他已获得了自己走路的相对自由。

可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大马趴。

我在旁边喊:“爬起来”。

儿子勇敢地自己爬了起来。

旁边一位过路妇女狠狠地瞅了我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爹,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拉一把”。

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自己摔倒了,总是先抬头看我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写着:爸爸,我又犯错误了。

然后自己爬起来,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儿子因自己摔倒了,摔疼了,而大哭大叫的时候,连小哭小叫也没有过。

我猜想,在他那小小的脑袋瓜里,摔倒了,是个错误,没有哭的权利。

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

大约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他举着苍蝇拍,学着奶奶的样子,追打着几个苍蝇。

那苍蝇一点也不懂事,我儿子要打你,你老实呆着,让他拍死,不就完了吗?可是不,那几个贼苍蝇,东飞飞,西停停。

我儿子东追追,西拍拍,一不小心,绊了一跤,一下趴到地上了。

我也没太在意,爬起来不就得了。

谁知这一次,他居然没有抬头看我,趴在那儿不动,足有一分钟,我这才感到大事不妙,赶紧跑过去,拉起来一看。

天!头上起了一个大蘑菇。

我这才有点慌神,赶紧找出红药水,给儿子搽上,疼得他直咧嘴。

可是,我的儿子,我小小的儿子,勇敢的儿子,仍然没哭!!! 倒是我,这个冷酷的父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不知道,如果,让我重来一次,重新对儿子从头教育,我,还有没有勇气,像当年那么做。

可是!我相信!我的儿子!不管摔了多少跤!都会! 自己爬起来!!!(二)残忍还是仁慈儿子会走了,这是好事。

可是,冬天快到了,又是愁事。

愁什么呢?就我住的那草窝,两间屋,共十四平方,当时也算不错了。

可一生炉子,这炉子只能放在交通要道上。

儿子刚刚学会走路,如果限制他的行动,那是愚蠢的;如果任他自由行动,让炉火烫伤,不用说夫人,就是他奶奶姥姥也会把我吃了。

毕竟,我儿子是双方老人所见到的第三代第一人。

面对如此难题,尽管我自视颇高,很为自己的足智多谋骄傲。

可一时也想不出什么高招,真是愁煞个人了。

冬天到了,火炉生起,屋里暖和了,可儿子的自由也受到了严格约束,更苦的是老子,天天担惊受怕不说,自尊心也受不了。

这么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枉读了几十车书了。

一日,炉旁读书,一是暖和,一是负有重大责任。

忽然,“条件反射”四字映入眼睑。

“有了”。

我一下子站了起来。

我想起了巴甫洛夫,他老人家训练小狗,不是用的这个法子吗?儿子虽然不是小狗,但条件反射的原理也肯定适用。

我没敢声张,我想的这法子太损了。

夫人肯定不会同意。

第二天,是周日,夫人打早班,早早上班走了。

我开始着手自己的伟大创意。

生起炉子,不断用手试试,待自觉温度差不多了,把儿子招到炉旁,让他用手去摸炉盖,这小子,手一碰炉盖,就感觉大事不妙,赶快往回缩,那哪儿成呢?我抓着他的两手,就往炉盖上放,他拼命往回缩,最里还哇哇叫,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拉着他的手往上放。

越往前拉,他越往后缩,如此折腾了五六分钟,老子也有点累了。

就放开了他,嘿!这小子,一挣开我的手,就赶紧跑到里间去了。

嘴里还叽里咕噜,也不知发表什么高见。

休息了一会儿,又把他拉出来,再次把他往炉前推。

这次小子学鬼了,离炉子还有老远,就死活不往前走了,其实,我也不敢再把他的手往炉子上放了。

训练几分钟,又放开他。

过一个多小时再拉出来演当演当。

直至夫人快下班了,才罢手。

夫人回来了,儿子远远躲开炉子,扑进妈妈的怀抱。

夫人还纳闷儿,这小子,怎么不走直道。

我在一边,偷偷的乐。

第二天,下班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往炉前拉,小子坚决不干。

第三天第四天……,如此一直折腾了一个星期。

当然,没有再瞒着夫人。

从此,儿子视炉子为最可怕之物,总是远远绕着走。

直到三岁多,才敢远远的试探着用火钩去碰碰炉子,以满足其儿童的好奇。

这件事,我曾多次用来说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每当讲到我如何训练儿子,总有同学小声或大声地说:“太残忍了”。

残忍乎!仁慈乎!是非自有公论。

我只知道,我的儿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为熊熊的炉火烫伤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三)给奶奶送去儿子两岁多了。

已经能端着一个小碗,自己吃饭了。

从那时起,我家只要做一点好吃的,或不常吃的东西,总是盛在一个小铁碗里,让儿子给奶奶去送。

(那时,我与母亲同住一院,是自家的院子)在这方面,他的妈妈是个很明理的人。

儿子第一次给母亲送东西吃,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找出糖果,奖赏她的宝贝孙子。

乐得她逢人就说:“我的孙子比个小狗管用了,能给奶奶送好吃的了,有点好吃的总想着奶奶。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

久而久之,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儿子总是先想着奶奶,有时我们两口子忘记了或觉得没必要送的东西,只要他奶奶那边没有,儿子总是及时提醒:“还没给奶奶送呢?”我妻子就赶紧盛好,让他去送。

每当看到儿子用胖嘟嘟的小手,小心地端着那个小铁碗,摆动着两条小腿,往母亲屋里走去。

听着从隔壁传来的祖孙俩的笑声,我感到欣慰。

老母亲一生多病,受尽苦难。

能享受到孙子的一点孝心,也不枉了老人家辛苦一生。

时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给母亲送东西的任务仍由儿子来完成。

不过,现在,儿子能为母亲干的事情更多了。

母亲的电视不清晰了,儿子去调。

母亲的电话不响了,儿子去修。

母亲生病了,经常由儿子背着到附近的小医院去打针。

每当全家聚会时,从楼上将奶奶背到楼下他姑姑家的任务,多是由儿子来完成。

聚会时,儿子虽然早早就吃完饭,虽然着急要回自家上网,但总是耐心地等到母亲吃完了,尽兴了,说要回去睡了,才把母亲背回去。

然后才自己上网,从来没见不耐烦过。

在母亲的心目中,有许多事情,儿子的地位已经比我还高了。

但愿儿子的儿子也能这样。

(四)三岁看老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教育是从零岁开始的。

零至三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俗话说:“三岁看老”。

这句话告诫我们,三岁前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能够成为好人的。

谁能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善良的呢?而随着其生命历程的发展,小孩子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接触了不同的环境,逐渐变成了不同的人。

而零至三岁,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行为习惯。

是他以后接受别的思想,形成更多行为习惯的基础。

所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小孩子生下来,具备了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他能够学会人的思维的内因,然而,如果没有教育,小孩子是不可能自己产生思想的。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从孤儿院里领了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喂养他们,但严禁任何人同他们说话,在他们面前也不准说话。

他想知道人的意识到底能不能自己产生。

如此一年,这一残酷的试验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试验被迫停止了。

这些可怜的孩子被人分头领养了,后来的追踪调查显示,这些孩子大都不能具有正常人的思维了,他们已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了。

在此,我们不讨论这一试验的人道主义问题。

我要说明的是,从零岁开始教育的重要性。

三岁的小孩子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那判断的能力,有他自己的体验,但最重要的是父母灌输给他的观念。

记不清是那位先哲说过:“给我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我可以把他教育成任何一种人”。

这话说得绝对化了,但决非没有道理。

以我从教多年的经验来看,父母的素质,几乎可以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观察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及家长,一般来说,父母素质高(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学生素质也高;父母素质低,学生素质也低。

这虽然不是绝对的,却是多数情况。

小孩子三岁前形成的世界观,是他以后接受新的世界观的内因。

曾见到,两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打架,有一个吃了点小亏,其母见了,大声呵斥:“你真无能,去打回来”。

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为了这个小孩子。

这种教育继续下去,这个小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吗?他能学会和别人相处吗?他长大了,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我认识一个学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可是他的父母,却是很没有道德的人,从小就教育他,一点亏都不能吃,如果与人打架,吃了亏,他的父亲会帮他打回来。

从初一开始,他就是教导处的常客,后来成为学生中“老大”,而且足智多谋。

成为除了**,任谁不怕的角色,多次出入***,仅仅因为年龄小,还没有进监狱。

他初三刚毕业,已经没有学校敢收留他了。

我很为他担忧,因为,他随时都能进去。

为人父母者,想一想吧!你爱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真的爱,那就首先教会他做人吧!不要以为“树大自然直”,如果在三岁之前,他撒泼耍赖,而你又放任他的话。

有一天,他会无法无天的。

而那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法改变他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个“计”,是要从零岁开始的。

(五)有鉴于贾政的无奈《红楼梦》我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大约总不下二十遍吧!第一次看,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年幼无知,似懂非懂。

看到《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当看到贾政痛打宝玉时,对贾政十分痛恨。

随着年龄增长,渐知人事,特别是有了儿子,为人之父后。

逐渐理解了贾政当时痛打宝玉的心情。

越思越觉得此一回书包含着深刻的教子之理。

天下父母,哪一个不爱儿子。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大展诗才,妙题联额,贾政嘴上不说,心里又何尝不喜。

此时痛打宝玉,其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君弑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在那个年代里,以宝玉那种不守规矩的性格,如不严加管教,长大成人,酿成灭门之祸,并非不可能,贾政作为一家之主,身上担着千斤重担,不能不为阖家的命运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