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呈现方式对学前儿童误念理解的影响——“思想泡”技术的应用
融合教育竞赛题库,个人整理内部资料,不许外传,否则后果自负

42
嗓音障碍主要由人体哪个器官的异常而导致?
声带
43
听觉障碍儿童就读普通学校应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在
靠近前排中间的位置
44
头颈能直立控制,但不会翻身,这种情况提示患儿动作发展训练阶段属于( )
躯干控制阶段
45
孤独谱系障碍患者的智能特征包括()
约50%的孤独谱系障碍患者伴有智能低下
46
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躯干能维持稳定坐姿,但不会高跪,这种情况提示患儿动作发展训练阶段属于( )
骨盆控制阶段
117
在一次调查中要求盲生说出五星红旗上五颗星的位置,结果很多盲生说错了。这说明盲生缺少()
观察经验
118
关于融合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融合教育专指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119
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双眼中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多少度的定义为盲?()
比同龄儿童个子稍高一点
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06
听觉障碍儿童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更多地依赖哪个感觉通道
视觉通道
10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听觉障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思维发展速度与普通儿童一致
108
脑瘫兼有以下哪种问题时,更需请任课教师及早告知授课进度及教材范围,且强调讲义的字体端正清楚,以方便学生预习。()
评估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
67
融合教育的建构模式中最下层是
优质的教育环境
68
写信主要利用了以下哪种沟通形式
文字
69
多重障碍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或感官上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合并出现的状况,并且障碍间不具________关系且非源于同一原因造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1.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心理和()上发生的变化的学科。
P1 [单选题] *A 情绪B 生理C行为(正确答案)D 认知2. 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为代表。
P8 [单选题] *A 弗洛伊德B 华生(正确答案)C 阿德勒D 斯金纳3. 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P15 [单选题] *A 1-3岁B 4-5岁(正确答案)C 0-4岁D 5岁左右4. 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指()。
P32 [单选题] *A 横向研究B 纵向研究C 序列研究D 跨文化研究(正确答案)5. 个体出生后()的发育是最快的。
P51 [单选题] *A 淋巴系统B 生殖系统C 脑和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 身高和体重6. 大脑皮层()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P54 [单选题] *A 抑制机能(正确答案)B 兴奋机能C 抑制和兴奋机能D 反射活动7. 年幼的婴儿不仅在感觉世界,还配备了组织和的知识系统,称为()P68 [单选题] *A 心理理论B 客体理论C 知觉理论D 直觉理论(正确答案)8. 埃尔金德和凯格勒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认识客体的顺序是()P71 [单选题] *A 先个别部分,再整体部分(正确答案)B 先整体部分,再个别部分C 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D 不确定9. 婴儿已具有物体()知觉的恒常性。
P74 [单选题] *A 深度和大小B 深度和距离C 形状和距离D 形状和大小(正确答案)10. 儿童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在哪个认知发展阶段()P85 [单选题]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形式运算阶段11. 用于描述一个种族大多数成员的发展变化或连续性特征的是()。
[单选题] *A.成熟B.学习C.常态发展(正确答案)D.特殊发展12. 发展科学致力于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除了(). [单选题] *A.描述发展B.解释发展C.优化发展D.阻止发展(正确答案)13. 研究者发现,一个人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会影响其社会生活。
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311)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基本的研究对象是()。
A. 学生的学习过程B. 教师的教学过程C. 教育现象及其规律D. 教育政策与制度2、在教育目的的理解上,条件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决定的,因此教育目的应该是()。
A. 以社会发展为导向B. 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C.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 适应社会需要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下哪一项不是课程的基本特点?()。
A. 知识性B. 系统性C. 随机性D. 实践性4、题干:教育心理学中,儿童发展的基本形式是 ______ 。
A. 心理过程B. 个性发展C. 生理发展D. 社会化5、题干:在教育史上,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是 ______ 。
A. 弗洛伊德B. 詹姆斯C. 冯特D. 基尔福特6、题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______ 作用。
A. 决定B. 促进C. 制约D. 指导7、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能够开始理解守恒概念的阶段是: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领域最高层次的目标是:A. 记忆B. 理解C. 应用D. 创造9、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以下哪一种智能类型指的是个体对自然界中的生命形式及其生态关系的敏感度?A. 逻辑-数学智能B. 自然观察者智能C. 身体-动觉智能D. 音乐智能10、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斯宾塞的《教育论》11、在学习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选择地接收外界信息的意识倾向,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A、守恒B、顺应C、同化D、选择性注意12、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使他们成为独立和完整的人。
西南大学19春[0553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1、在谈话活动中,要求学前儿童建立主动倾听别人谈话的愿望、态度和习惯,可培养其()。
A. 反馈性倾听能力B. 辨析性倾听能力C. 理解性倾听能力D. 有意识倾听能力单项选择题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的主要依据是()。
A. 华生的认知发展理论B.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C. 班杜拉的认知发展理论D. 斯金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单项选择题3、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可以用来()幼儿园的语言教学。
A. 代替B. 控制C. 辅助D. 指导单项选择题4、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包含三个方面,即语言形式、语言运用技能和()。
A. 语言理解B. 语言内容C. 语法结构D. 语言感知单项选择题5、整合教育观的理论来源是()。
A. 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B. 完整语码和局限语码C. 多元智能理论D. 全语言阅读观单项选择题6、关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等同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估B. 主要评价儿童对某些语音、词汇或句子的掌握情况C. 关注教师的语言活动的设计和组织D. 注意儿童在教师引导下的语言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单项选择题7、一岁半到两岁儿童开始说出的两三个词组合而成的句子被称为()。
A. 单词句B. 简单句C. 完整句D. 电报句单项选择题8、()是指为幼儿提供多种听说环境,使幼儿在看中讲、听后讲、做中讲,这是幼儿学习倾听、讲述,发展幼儿语言运用水平的有效方法。
A. 模仿法B. 视听讲做结合法C. 游戏法D. 练习法单项选择题9、关于早期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幼儿阅读不是一个教室讲故事、幼儿听故事并逐渐能够完整地复述故事的过程B. 早期阅读不可忽视幼儿识字量的提升C. 早期阅读要完全尊崇幼儿自身的阅读习惯D. 早期阅读就是要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识字单项选择题10、学前阶段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应()。
A. 放在从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上B. 放在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和对语义内容的理解上C. 放在学习正确恰当的口语表达上D. 放在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上单项选择题11、“导入活动主题——学习(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是()的设计步骤。
深度学习“泡发”新想象,联结语言与艺术之美——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

深度学习“泡发”新想象,联结语言与艺术之美——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发布时间:2021-07-05T14:06:59.30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作者:胡呵[导读] 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主题,教师通过创设想象主题、采取不同阅读策略,进行深层次教学,并借助语言和艺术的相通性,通过唤醒联想、整合结构,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体验、新经历,从而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
慈溪市附海中心小学胡呵【摘要】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主题,教师通过创设想象主题、采取不同阅读策略,进行深层次教学,并借助语言和艺术的相通性,通过唤醒联想、整合结构,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体验、新经历,从而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联想与结构情境素材深度学习再创造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
它是超越心理学、生理学,而达至社会历史实践的深度,它触及学生心灵的深处,与人的理性、情感、价值观密切相连。
所以,深度学习是“深”在精神,“深”在心灵。
想象,是最容易触及心灵的部分,需要文本与内心对话,需要读者与自己对话。
小学阶段,想象最为活跃,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活动。
《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中,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思维发展的核心所在,当感知觉、思维、情感等全面参与、全身心投入,深度学习就应运而生。
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谈谈如何有效运用想象策略,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之美,享受艺术之美,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一、创想象主题,促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将“想象”要素分布在每课教学中,形成若干个想象能力的训练点,以供学生有梯度的学习运用。
成长性思维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长性思维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付红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在新时代条件下,学前专业对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分析成长性思维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成长性思维的介入可以转变教学现状,让学习者在探索知识中重新认识自我,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成长性思维 应用一、成长性思维的意义最近,有一个有趣的概念风靡全球,叫“G r o w t h M e n t a l i t y”,即成长性思维。
所谓的成长性思维,是一个信念体系,认为通过坚持、努力及专心致志地学习,一个人的智力将得到成长或发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问题、困难和挑战。
拥有成长性思维的教师和学习者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且学习勤奋,所有人都会获得显著的成长。
成长性思维在学习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
激发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好奇心,探索的动力,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成为主角。
在教育环境的互动中,同理心,亲和力,多感官体验,良好的互动性,让学习者构建终身发展的能力。
不仅仅获得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
因此,针对学前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习者学习的畏难情绪,教师教学的无力感等。
运用成长性思维改变教学效果,具有可操作性的价值。
二、成长性思维介入的设计要点(一)整体设计成长性思维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具有引领性的作用。
学习者的任务是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于实际观察、分析、评价儿童行为,侧重掌握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具备客观思辨和正确处理幼教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如何改变当前的学习者的状态,是成长性思维介入的初衷。
然而成长性思维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育的过程或实践中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运用合适的方式建构的,这种建构是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对其思维和行为表现给予的反馈中,逐渐形成的。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1.视觉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通过观察和感知外界事物来认识世界。
他们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
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视觉辅助工具如卡片、图片和实物等来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和记忆知识。
2.操作思维的出现:学前儿童逐渐具备了操作物体的能力,例如拼图、积木等。
他们能够进行类比和推理,并开始理解基本的数量概念。
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操作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的操作思维发展,如通过拼图来锻炼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3.语言能力的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逐渐得到发展,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的语句。
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前儿童参与语言游戏、歌唱和故事讲解等活动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4.注意力的提升:学前儿童的注意力逐渐稳定,并能够集中在一个任务上,并能够快速切换注意力。
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提供有趣和多样性的材料和活动来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并同时提供丰富的刺激来训练他们的注意力。
5.概念形成的能力增强:学前儿童开始逐渐形成和理解基本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
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来帮助学前儿童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概念认知。
6.创造性思维的出现:学前儿童开始展示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提供启发性教材和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来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是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应用更加复杂的信息,并逐渐形成思维的基本能力。
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材料和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如视觉辅助工具、操作活动、语言游戏、注意力训练、概念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
教育者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育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系统思想逐渐被纳入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中,其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系统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也开始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系统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系统思想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系统思想的基本原理。
系统思想将一个整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
这些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
学习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习者需要不断地理解和适应不同的环境,不断地吸收新信息并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还需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合作,这也就是学习者与整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系统思想的基本原理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反馈和循环。
反馈是指沿着系统中不同的路径传递的信息,而循环是指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预测、反馈和变化的连续过程。
这两个因素在教育领域中尤为重要,它们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且帮助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应用系统思想的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将系统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呢?以下是一些方法:1. 建立个性化教学借助学习者的反馈信息,系统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表现和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达到更好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2. 促进协作学习通过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整个教育系统的协同作用。
这种协同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并更快地学习东西。
3. 鼓励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调节和适应。
通过系统思想,学习者可以了解到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学习者长久以来需要持续培养和持续提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更适于测试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方法,获得对3到5岁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发展水平和趋势的理解。
方法:根据年龄将随机抽取的103名正常儿童被试分为三岁组、四岁组、五岁组,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实验两个预备任务(思想泡表征任务、思想任务)和三类任务呈现方式不同的错误信念任务(标准意外地点任务、思想泡礼物任务、思想泡意外地点任务)。预备任务探测被试对思想泡进行识别和理解的能力,用于确保实验效度。错误信念任务用以探测被试错误信念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比任务呈现方式对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对各实验任务结果进行分析。
Method:In this experiment,103 normally developing children3- to5-year-oldswere testedindividuallyon three types of false belief tasks (Standard UnexpectedLocationTask,Thought Bubble False Belief Task-birthday present, Thought Bubble UnexpectedLocationTask) and two tasks that employed thought bubbles to represent mental states(Thought Bubble Familiarization Task, Thought Bubbles as Mental Representations Task) . The research use false-belief tasks to estimatea child whetherobtaintheory of mind, use thought bubbles understanding tasks to estimatea child whether he or she understands that thought bubbles represent thought, and it can be used to infer an unknown reality.
在这次浪潮中,研究者们设计了众多实验范式用于心理理论的研究,也提出了众多理论用于揭示儿童心理知识的各类问题、解释观察到的事实与实验事实。自提出以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其研究方向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深入。
“错误信念”问题在心理理论研究的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错误信念理解指的是,个体能够理解在一定的情形下, 人们对某事物会持有一种错误的信念,并且根据这种错误的信念来预测和解释人们的行为。标准错误信念任务是研究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经典测试之一,被视作儿童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的“石蕊试剂”。虽然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由于其存在的问题而不断遭受质疑,但它作为心理理论研究的经典任务是不可取代的。也正是在质疑声中,一些优化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的新范式出现了。
Key Words:theory of mind;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thought bubbles
引 言
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心理理论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备受关注。心理理论不仅履行着框架理论的功能,为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提供一系列准则,而且并被认为是继皮亚杰理论与研究、儿童元认知发展理论之后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研究所经历的第三个浪潮。
1 文献综述
1.1错误信念的源起和定义
1983年,澳大利亚心理学家 Josef Perner & Heinz Wimmer 首创了“错误信念”这一研究范式,用意外转移任务考察儿童对“错误信念”(False belief)的理解能力。错误信念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错误信念研究范式随后成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经典测试之一,被视作儿童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的“石蕊试剂”(the litmus test),自此,各种相关研究蓬勃地开展起来,并且该领域的研究者较为一致地认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既是获得对“错误信念”的理解(Wimnre & Penre,1983;Boarn-Cohne et al.,1985;Roth & Leslie,1998)
分类号:(宋体小4号)密级:(宋体小4号)
学校代码:(宋体小4号)学号:(宋体小4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任务呈现方式对学前儿童误念理解的影响——“思想泡”技术的应用
Influence of Animation on Preschoolers'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Application of“Thought Bubbles”Technique
Conclusion:(1) These normally developingchildrenwho is3-to5-year-oldsunderstood that thought bubbles represent thought, thought bubbles can be used toinfer an unknown reality, and thoughts can be false.(2) Children's ToM ability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age of 3 to 5,This ability generallyimprovedas the age increased; Thoughtbubble more easily extendsto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false belief andtoenhanced performance onFalseBeliefTasks.
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dpreschoolers'understanding offalse beliefand thought bubbles, and investigate an effective paradigm to test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for the children.This research would outlin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young children’s 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结果:(1)在思想泡识别任务中,被试对于“想什么”问题的回答88%都是思想泡中的内容;年龄组与问题类型的方差分析中问题类型主效应显著。(2)三岁组、四岁组、五岁组被试思想泡表征任务的通过率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p<0.5)。(3)标准意外地点中三岁组、四岁组、五岁组组间差异均显著;思想泡意外地点任务中,三岁组、四岁组、五岁组组间差异均显著;思想泡礼物任务三岁组与四、五岁组组间差异显著,而四岁组与五岁组组间差异不显著。(4)三岁组、四岁组在思想泡礼物任务中的成绩均显著高于思想泡意外地点任务的成绩(p<0.001);三岁组、四岁组在思想泡意外地点任务中的成绩均显著高于标准意外地点任务中的成绩(p<0.001);三岁组、四岁组、五岁组在思想泡礼物任务中的成绩均显著高于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的成绩(p≤0.05)。
院 所:心理学院 导师姓名:
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咨询
二○一二年四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Results:(1) In Thought Bubble Familiarization Task, 88% of responses for the question“What is the boy/girl thinking?”were references to the contents of the thought bubble; a two-way ANOVA ,based on age and question type design was conducted, question type of the main effects was significant. (2) Majority of children performed well than guess in Thought Bubbles as Mental Representations Task. (3) In the Standard UnexpectedLocationTask,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ree age-groups' score was significant. IntheThought Bubble UnexpectedLocationTaskthe same resultwas obtained.IntheThought Bubble False Belief Task-birthday present Task,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4-year-oldsand 5-year-olds, but 3-year-oldsvs. 4-year-oldsand 3-year-oldsvs. 5-year-olds,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4) 3-year-olds& 4-year-oldsfared better with the Thought Bubble UnexpectedLocationTask than with the Standard UnexpectedLocationTask. 3-year-olds& 4-year-oldsfared better with the Thought Bubble False Belief Task-birthday present Task than with the Thought Bubble UnexpectedLocationTask.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UnexpectedLocationTask, all the groups’performance was improved in Thought Bubble False Belief Task-birthday present T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