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 生命科学 高中第一册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学案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任课教师:周 维
1
2
3
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4
什么是生命科学?
5
生物 VS 生命科学
6
生命的基本特征
完整的结构 生命的物质、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
对刺激做出反应 生长发育 繁殖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节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遗传与变异
进化
进化与多样性
7
一、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5000年 种植水稻
公元前3000年 饲养猪
8
《诗 经》
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
9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
10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16
施 莱 登
细 胞 学 说
施 旺
17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
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 描述法与比较法
19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 主要的研究手段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 果蝇杂交实验
20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 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 水平。
11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2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13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盖仑
14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 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一册-2.1 生命的物质基础 课件

二、无机盐
1.存在形式: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如:K+ 、 Na+、Mg + 2.含量:约占生物体的1%左右 3.无机盐的作用
(1)有些无机盐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
如: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Ca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Mg是叶绿素分子必须的成分
(2)有些无机离子参与组成生物体代谢活动和调节 内环境的稳定。
人体的摄入量应在0.15mg/d.
生 理
为患者输入0.9%的氯化钠溶
盐
液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渗透压
水
平衡。
功能 :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平衡
二、无机盐
4.生物体需要适量的无机盐 (1)锌:是组成200多种酶的组成元素,
人体的摄入量应在15mg/d. 不足: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认知能力缺陷,
精神发育迟缓,行为障碍等 过多:引发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 (2)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
如:人体血液中Ca2+含量为45-55mg/L, 低于此数值会导致肌肉抽搐等症状。
血红 蛋白
铁(Fe)
功能: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缺铁: 缺铁性贫血
富含铁的食物: 菠菜、红枣、菜花、马铃薯
(带皮)
镁(Mg)
功能:组成叶绿素的成分 缺镁:使叶脉缺绿,
叶片变黄、变白。
叶 绿 素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无 机盐浓度为0.9%.
生物体中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水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维生素
第1节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一、水
1.水的含量:在生物体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
人体对水的需求
每日需水量: (2200-2500ml)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2

走进生命科学
什么是生物? 具有生命的个体——生物
生命的基本特征 :
①新陈代谢
生命科学: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 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 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一、生命科学发展史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进化论”
基因治疗
血友病B基因治疗: 1991年, 复旦大学对2例血 友病B患者进行了世界首次血友病基因治疗, 患者治疗后出血症状显著改善。
台湾中研院 李英惠利用C/E BP基因治疗来防止肥胖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学习或生活实践 提出疑问
生命科学探究活动 的基本步骤
作出假设
解 答 疑 问
设计实验 实验实施 假设成立 分析数据 假设不成立 得出结论
孟德尔,设计豌豆杂 交实验揭示遗传基本 规律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
1965年中国首次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人类基因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
1990年由美国科学家启动,测序人类染色 体DNA的30亿碱基对序列。我国在1999年9 月也加入,并负责测定总量1%。
后基因组计划——生命解码的第二步
生命科学的时代 已经到来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近生命科学

将数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象
• 1、区分数据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将自变量画在横轴(x轴)上,因变 量画在纵轴(y轴)上。 • 2、确定自变量的变化范围。 • 3、决定原点(0,0)是不是一个有 效的数据点。
将数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象
• 4、尽可能地将各个数据点在图表中分散 开来。使图纸上的每一格代表一个合适的 单位,通常将其设置为2、5、10的倍数。 • 5、标出横轴上的数字及物理量。注意物 理量要包括单位,如质量(g)。 • 6、操作因变量时,重复步骤2-5 。 • 7、在图上画出各个数据点。
• 下列哪一位学者最先发现了遗传的基本 定律( A ) • A.孟德尔 • B.艾弗里 • C.沃森 • D.克里克
谁知道?
• 下列哪一项主要不是反映我国古代在生 物学方面的辉煌成就( B) • A.《黄帝内经》 • B.《天工开物》 • C.《齐民要术》 • D.《本草纲目》
谁知道?
• • • • • 20世纪以前的生物学主要是( B ) A.实验性生物学 B.描述性生物学 C.分子生物学 D.现代生物学
古代西方对生命科学研究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研究者 时代 主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盖仑
列文虎克
林耐 施莱登 施旺
广泛观察动植物。 对牛、羊、狗和猴等动物进行 古罗马 解剖,得出人体结构类似这些动 物的推论。 发明显微镜,生命科学进入细 17世纪 胞水平。 生物分类法则,推动生物分类 18世纪 发展。
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学 • 结构基因组 • 蛋白质基因组 • 功能基因组
基因治疗
• 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及 致病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的技术。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ppt课件4

— 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 — 生命的形态多变
但是化学成分是统一的 • 元素:无机界的 C、H 、P 、N 、O、S • 分子:蛋白质、核酸、脂、糖、维生素
认识生命 质
认识组成生命的物
第一节
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及其功能
生物具有多样性,但生物体的化学组 成基本相似。
参与生物体组成,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 元素大约27种,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 布。
参与生物体组成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一、常量元素(万分之一)
指在生物体内含量较高,至少约占生物体 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且在生物体内具有重 要生物功能的组成元素。 主要包括:C、H 、O 、N 、S 、P 、Cl 、Ca、
K、Na、Mg 等11种元素。
其中 C、H、O、N、P、S、Ca等,约占生物
含量
435 284 264 241 247 676 118
二、微量元素
指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一般在百万分之一 (µg/g)或亿分之一(ng/g)级的组成元素。
主要包括:Fe、Cu、Zn、Mn、Co、Mo、Se、Cr、 Ni、V、Sn、Si、I、F、B、Al等16种 元素。
功能:主要作为酶的激活剂或辅因子。
食物来源
mg/100g
含钙丰富的食物
食物
虾皮 虾米 河虾 泥鳅 红螺 河蚌 鲜海参
含量
991 555 325 299 539 306 285
食物
苜蓿 荠菜 雪里蕻 苋菜 乌塌菜 油菜苔 黑芝麻
含量
713 294 230 187 186 156 780
食物
酸枣棘 花生仁 紫菜 海带(湿) 黑木耳 全脂牛乳粉 酸奶
生物大分子 生物小分子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ppt课件1

学医 学 生 物
(一)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连接方式
(1)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 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2)肽(peptide) 1)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2)两分子氨基酸缩合形成二肽,三分子氨基酸缩合则形成三肽……
6. 糖的主要功能:
1)供能:人体所需能量50%~70%来自糖类; 2)参与物质构成:参与细胞壁、细胞膜、核酸、免疫 球蛋白构成。
二、脂类
1.脂类是脂肪、类脂和固醇类化合物的总称; 2.脂类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元素构成主要为C,H,O三种,有些脂类还含有
N,P等元素。
二、脂类
1)脂肪: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是
萄糖(血糖)、果糖、核糖(构成RNA)、脱氧核糖(构成DNA)等;
4. 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成的糖;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
糖、麦芽糖,多为储存的营养物质或代谢中间产物。
5. 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分子量可
达几万至几百万;主要包括淀粉(主食)、纤维素和糖 原(肝糖原-血糖、肌糖原-肌肉运动;储能)。
五、酶
酶: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
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最适条件) 酶 的 酶具有高度专一性 特 酶具有高度不稳定性 性
酶的活性可以调控
五、酶
酶: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
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 单纯酶:仅有氨基酸构成的一类酶。
的
分 类 结合酶
(全酶)
蛋白质部分:酶蛋白 (决定反应特异性)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课件(1)沪科版

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却一直没有找到可能引起
脚气病的病原菌。1890年他的实验鸡群中爆发 了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与脚气病相似,得病的鸡出 现痉挛,颈部向后变曲,但仍没找到致病微生物。
这时一位饲养员用米糠代替精米,喂养的鸡个个都 很健康。这一现象引起艾克曼的注意,他意识到脚 气病可能是一种营养缺乏病,米糖中可能含有治疗 脚气病的因子。艾克蔓把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进行胃饲实验。1897年艾克曼终于证明实验鸡 群的多发性神经炎是由白米喂养引起,加入米糠即 可治愈。他也用米糠治愈了所有求诊的脚气病病人。 后来格赖恩(G·Grijns )证明米糖含有一种营 养因素,1926年两位科学家Jansen和 Donath 从米糠中分离出这种营养因素维生素B1或称硫胺素。
4、上海市常见桂花品种与古桂亲缘关系的孢粉学研究 (论 文 PPT)
5、城市行道树悬铃木叶片气孔数量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论 文 PPT)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显 微 镜 的 结 构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脚气病是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人群中经常发生的一
种疾病,得病的人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无 力,心动过速,并伴有精神症状。1882年荷兰医生
艾克曼率领一支医疗队到达荷属东印度,也就是现
在的印度尼西亚。艾克曼注意到脚气病在当地人群 中蔓延。翌年,由于脚气病爆发并流行,艾克曼开 始研究病因,最初,他根据疾病的突发性,认为脚 气病可能是一疑问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
讨论结论
实际生活中的课题研究
1、轨道交通对沿线高层建筑噪音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 文 PPT)
2、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上海 高中《生命科学》 教材(第一册) 内容与课时安排

关键问题:细胞是怎样工作的 关键问题:细胞是怎样工作的 1. 细胞核 2. 细胞基质和主要的细胞器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实验3.2颤藻和水绵细胞的结构比较 实验3.2颤藻和水绵细胞的结构比较
第3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关键问题: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关键问题: 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 设计板报展示人与病毒斗争的历程(选 做)
关键问题: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 关键问题: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实验1.1 实验1.1 高倍显微观察与测量 2. 生命科学实验室制度和安全守则
第2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6课时,4+2) 课时,4+2)
1.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2.主要内容 (1)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2)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 蛋白质 、核酸和维生素 (3)检测生物体中主要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 用。
第1节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6,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6 4+2 )
关键问题: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何特点 关键问题: 1、合成反应与分解反应 2、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 、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 实验4.1 实验4.1 探究酶的特性 实验4.2 实验4.2 探究影响酶活力的因素(选做) 3、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第3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7课时,5+2) 课时,5+2)
1.本章核心概念 细胞 病毒 2.主要内容 (1) 细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外面附有多糖。它不 仅保护细胞,而且可以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和控制, 也是细胞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场所。 (2)各中细胞器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作用,它们相互协 作,以完成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3) 原核细胞是细胞最原始的类型。 (4) 病毒一大类非细胞的生命体,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课时)一、教学目标:•描述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叙述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手段。
•说出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概述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现状和前景,关注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
重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和研究方法。
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预习与笔记1、我想知道:2、为什么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和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也将与一起成为现代高科技的两大支柱。
当今生命科学的研究体系是交叉、多种集成的全方位体系,它将对和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3、我国古代生命科学相关的著作《》、《》、《》。
4、生命科学发展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5、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的贡献成功合成和6、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7、生命科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的总称,它是研究活动及其的科学,并涉及到、、健康、等领域。
四、练习1.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是()A.孟德尔 B.达尔文 C.沃森和克里克 D.施莱登和施旺2.下列哪一位学者最先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定律()A.孟德尔 B.艾弗里 C.沃森 D.克里克3.下列哪一项主要不是反映我国古代在生物学方面的辉煌成就()A.《黄帝内经》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4.20世纪以前的生物学主要是()A.实验性生物学 B.描述性生物学 C.分子生物学 D.现代生物学5.实验生物学的标志是()A.孟德尔遗传学创立 B.细胞学说创立C.达尔文进化论创立 D.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6.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A.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B.1944年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D.1988年美国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7.目前一般认为,在21世纪,____ __科学和___ ____科学将是领先学科,在这两个科学领域内将有更多的突破。
五、总结(请整理本节主要概念和内容,并以简洁形式表达)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1课时)一、教学目标能说明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难点: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探究。
三、预习与笔记1、我对“为什么进行科学探究”的思考:2、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和一般过程是:。
3、请阅读“阅读与思考”(P9)《“库鲁病”病原体的发现》一文,说出丹尼尔·盖都塞克采用的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过程:4、我想知道5、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6、你认为科学家丹尼尔·盖都塞克成功找到“库鲁病”病原体的原因有哪些?7、每只水族箱中只放雌雄各1对柳条鱼,行吗?8、柳条鱼产仔实验为什么要选择“体长和健康状况相近的雌雄柳条鱼”?9、为什么柳条鱼产仔实验方法一中所使用的四只水族箱温度各不相同,但其它条件都相同?10、柳条鱼实验观察什么实验现象?为什么?11、实验结果如何记录?12、实验结论和结果一样吗?为什么?13、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四、练习1、实验室的一位生物学家根据实验结果报告了一个新发现。
如果这一实验结果是有确实根据的,那么其他实验室的生物学家应该能够()A.用不同的变量重复这一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论B.做相同的实验并得出不同的结果C.重复相同的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果D.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做相同的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果2、为了搞清食管癌与长期食用被亚硝胺污染的食物的关系,可选用的方法是()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模拟观察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食用过热食物人群的发病率③对患病高发区与低发区食物中亚硝胺含量进行对比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统计发病率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3、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记录一天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4、科学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
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按青霉素发现过程排序(只写编号)①弗莱明用以一小滴青霉菌所产生的物质,滴在正在生长的葡萄球菌(一种细菌)上,几小时后葡萄球菌奇迹般地消失了。
②弗莱明发现在青霉菌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
③或许是青霉菌的生长抢夺了葡萄球菌的营养,或许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物质杀死或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④他将青霉菌产生的物质稀释1000倍进行实验仍然有效,接着他试着用青霉菌产生的物质治疗局部多种细菌感染的伤口也获得成功。
⑤他把这种代谢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一、教学目标初步学会高倍镜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高倍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显微测微尺的正确使用。
三、预习和笔记1、实验目的:。
2、认识光学显微镜的结构3、低倍镜操作要点:4、高倍镜操作要点:5、显微测微尺的用途:6、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胞大小的过程:四、练习1、要把显微镜视野中右方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往什么方向移,为什么?2、如何观察透明物体?3、12ⅹ目镜和40ⅹ物镜观察到的球形细胞直径被放大了 倍,面积被放大了 倍。
4、如果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时观察到视野中央1行有8个细胞,物镜换成40倍时,视野中央一行还能看到几个细胞5、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时,显微镜视野被64个细胞充满,则物镜换成40倍时,视野中还有多少细胞?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一章复习1、生命科学是研究的科学,是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基础科学。
它涉及到种植业、、、食品加工业、、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和进行生物体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随着生命科学、、化学和的发展和相互渗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
3、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到水平。
1953年DNA 分子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水平,并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它面临的重大课题有后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和、和脑科学研究等。
它将对人类和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5、生命科学的探究过程源自,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假设。
用、和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从而获得新的发现和新的。
在探究过程中,还可能提出,激发进一步探究。
查阅与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有助于和。
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1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1课时)一、教学目标能通过举例说明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生物体需要足够的水。
能举例说明生物体中无机盐及其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人体缺乏某些无机盐出现的症状及分析缺乏矿质元素的培养基中植物生长情况,认识生物体需要适量无机盐的科学原理。
重点:生物体中水的存在形式。
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体中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作用。
生物体需要适量的无机盐。
难点:水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预习与笔记1、我想知道:2、地球上,生物与非生物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吗?生物体之间有共同物质基础吗?如果有的话,分别是什么?3、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分几大类?。
4、水是生物体内的含量的物质,其作用是。
5、血液中的水主要以形式存在,心脏中的水主要以形式存在,能运输物质的是水,参与生物体结构组成的是水,因此代谢旺盛的器官含水的比例比较(高/低)。
6、种子晒干散失水,烘干散失水。
7、粮仓里贮存的粮食含水量必须低的原因是,种子发芽需要浸种的原因是。
8、秸秆燃烧后的灰分是什么?。
9、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含量是:。
10、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大多以。
11、生物体内无机盐的作用是:。
12、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什么生活中需要控制每天摄入的盐量呢?。
四、练习1、生物体内自由水的主要功能是()①良好的溶剂②散热③维持细胞形态④运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
这是因为水在生命中的意义是()A、水可以降温B、水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C、水能与蛋白质结合D、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3、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反应介质并参与某些代谢反应B、运输各种物质C、细胞结构的组成物质之一D、各种离子、分子的良好溶剂4、对于生物体内自由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代谢旺盛时含量最丰富的物质B、不发生化学反应C、生物体各种反应的内环境D、植物越冬时,结合水含量比例增高5、无机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分别缺乏下列哪种无机盐会引起儿童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及贫血病。
( )①钾②钙③钠④铁⑤碘⑥磷A 、①②④B、②⑤④C、②⑥④D、⑥⑤④6、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B、Cu、Mg、IC、I、Mg、FeD、Fe、Mg、Fe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一、教学目标:初步学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化检测方法。
尝试检测部分饮料、食品的营养成分。
在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同时,认识健康饮食的科学原理,激发对探究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难点:应用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测定食物、饮料中的营养成分。
三、预习和笔记1、实验原理:。
2、我的疑问:。
3、实验需要的仪器和试剂分别是:。
4、请列表说明有机物鉴定试剂和主要操作5、、鉴定未知样品中成分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可用标号、箭头和简短文字说明):(1)(2)(3)6、完成练习册实验报告。
四、练习1、下列各项中,能证明梨果肉细胞中含有葡萄糖的是()A、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桔黄色B、与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C、被碘液染成红色D、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对试管中的梨匀浆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使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口再加热B、将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灯芯C、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及其他同学D、边加热边来回移动试管以使加热均匀3、一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种子的切片,当转动细调节器时,视野左上方细胞看得清晰,右上方细胞较模糊,最可能的原因是()A、细调节器未调节好B、反光镜未调节好C、标本切得厚薄不均匀D、显微镜物镜损坏4、在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应该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这样做的目的是()A、留下次实验用B、鉴定脂肪时用C、失败后可再做D、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作对照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第二章 第2节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 能说出生物体中有机物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