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 气象灾害微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高温干旱

高温干旱一、单选题(2023·湖南·高三阶段练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北侧的中高纬度地区,3公里以上(500hPa)的高空盛行西风气流,称为西风带。
西风气流中常常产生波动,形成槽(低压)和脊(高压)。
西风带中的槽线,为东北—西南走向,西风槽的东面(槽前)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空气作上升运动,对应地面是冷、暖锋和气旋活动的地方,天气变化刷烈,多阴雨天气。
西风槽的西面(槽后)盛行干冷的西北下沉气流,天气晴好。
下图是某时期亚洲东部高空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L1、L2、L3、L4四条线中能够表示西风槽的是()A.L1、L2 B.L2、L3 C.L3、L4 D.L1、L32.下列有关图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地受副高的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②地受低涡的影响,多晴朗天气③地受西南风的影响,空气上升多降水④地受西北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凉爽晴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我国南方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高温范围西起四川、东至上海的长江流域一带。
气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极端高温天气与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有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西侧多()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4.下列关于2022年夏季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的分析,正确的是()A.位置偏东,强度较强B.位置偏西,强度较弱C.位置偏东,强度较弱D.位置偏西,强度较强5.究其根源,2022年我国南方的极端高温天气可能与之有关的是()A.拉尼娜现象、全球变暖B.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C.臭氧层破坏、拉尼娜现象D.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破坏我国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25日之前,四川盆地、江南、江汉及江淮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
为抗旱保供水,水利部自8月16日起,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23)自然灾害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23)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
回答问题。
1.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马瑞和赵聪都是信息技术高手,平时十分关注气象,他们运用中央气象台官网的原始资料,借助“北斗”精确定位和地理信息技术相关软件,绘制了一幅“2018年某日8:00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此日,日本北九州地区最可能发布A.海啸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C.雾霾预警 D.寒潮预警4.长三角地区未来1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可知,以下关于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夏季多于冬季B.三个地区霾日数均为冬季多于夏季C.三个地区霾日数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6.由图可知,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春季降水最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最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最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最多2019年8月,巴西亚马孙雨林发生罕见大火,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
下图是火灾发生时,南美洲上空CO(燃烧产物)浓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火灾次年,火灾地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A.空气湿度变大 B.温差变小C.水土流失增加 D.河流径流量变率减小8.关于巴西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次大火中圣保罗“白昼如夜”是由于东南信风带来亚马孙雨林的烟雾B.巴西多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高温干燥C.火灾的发生只对当地农业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D.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该地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 温度≥0℃和850hPa 温度<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高考地理二轮能力提升【专题2】(3)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含答案)

第三讲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自主学习1.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 以某种自然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和寒潮)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2019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题。
(双选)1.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 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 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 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 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2019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 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脊控制B. 锋面活动C. 反气旋过境D. 热带气旋影响3.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 江汉平原B. 四川盆地C. 珠江三角洲D. 长江三角洲(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4-5题。
4. 图中M地的风向是(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5.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 气旋B. 反气旋C. 暖锋D. 冷锋(2018·江苏高考)2019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
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6-7题。
6. 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A. 正比关系B. 正相关关系C. 反比关系D. 负相关关系7.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A. 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 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 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 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2018·江苏高考)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题精练-气象灾害(原卷版)

专题06 自然灾害考点01 气象灾害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
我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
选择题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生态分区,右图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旱涝急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旱转涝集中发生在夏秋季B.涝转旱集中发生在春夏季C.旱转涝和涝转旱频次相同D.冬季的重度急转最为严重2.甲区域易发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A.暖湿气流和焚风效应影响B.森林破坏,气候失调C.登录台风数量多,影响大D.冬春季节寒潮影响大3.旱涝急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远大于单一的干旱或洪涝灾害。
对其危害描述正确的是①威胁区域粮食安全①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①改变区域气候类型①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承纳赣、抚、信、饶、修等支流的来水,经由湖口注入长江,湖面丰枯变化非常大。
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流城遭遇集中强降雨。
下图为鄱阳湖三次大洪水的洪水过程线(鄱阳湖星子站)比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A.缓慢回落B.起涨时间早C.上涨速度迅猛D.持续时间长5.推测1998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洪水流量形成“双峰”的原因可能是()A.准静止锋摆动B.支流依次汇水C.湖面三面环山D.干流受海水顶托降雪强度是总降雪量与降雪日数的比值。
24小时降雪量达5毫米(雪融化成水的降水量)以上为大雪,10毫米以上为暴雪。
下图示意1961~2012年我国平均降雪强度分布(25°N 以南地区不在统计范围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华北地区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A.降雪日数多B.总降雪量大C.受冷空气影响D.大雪暴雪比例大7.我国降雪强度大的地区,降雪对当地原生林木生长的影响主要是()A.保暖防冻B.减轻虫害C.破坏树冠D.减轻春旱冰雹是对流云中产生的球状或不规则冰块形式的降水,0①层高度影响着冰雹的生成。
二轮专题气象灾害含答案.docx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二轮专题:气象灾害【考纲】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 •自然灾害与环境4 •防灾与减灾【自主学习】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高考中常见的设问类型有如下几种,请同学们总结大致从哪些角度回答的?(1)灾种判断类:(2)气象灾害分布描述类:(3)气象灾害成因分析类:(4)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类:【互动探究1】灾种判断类1・(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015—^ 等压綾(hPa)(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11分)【归纳总结】灾种判断:【对点演练】(2014,日照市二模)下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年4月8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柱状图反映了华北地区某自然灾害的灾情状况。
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绘锋面。
(2分)2.判断该自然灾害的类型,说明图中天气系统对华北地区该自然灾害的影响(8分)A;灾富粮食损失■占本区代衆寅富橇式損失总・的百分比B:灾青粗食损失童占全园诙灾書整食嶽头恵■的百分比C:夹誓面釈占全国谏灾客面枳的百分比【合作探究2】分布描述类(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6分)【思维过程】1・・你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提取有效信息?2•你需要调动哪些知识回答问题?3•你编写你的答案:4••对照老师给岀的高考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验证一下,有失分吗?失分在哪?5 •说说分布特征描述类的答题模式?【举一反三】2. (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气象灾害》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气象灾害》真题练习含答案(2023·新疆)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
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区域是()A.海南省B.内蒙古自治区C.辽宁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下列关于沿海地区防御台风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①海上船只减速慢行①居民尽量减少外出①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①居民及时向低洼地区转移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A 2.C【解析】1.读图可知,海南省由于纬度较低,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受寒潮影响较小,而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位置偏北,离寒潮源地近,受到影响较大,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2.台风会带来狂风巨浪,因此海上船只应尽快靠岸进港,而不是减速慢行,①错误;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及许多次生灾害,因此居民尽量减少外出,降低受到伤害的可能必一,①正确;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对台风天气作出应急方案,从而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①正确;台风带来的暴雨有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因此居民不能向低洼地区转移,①错误。
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
故选C。
【点睛】寒潮的危害及防减具体措施:危害—低温冻害,对冬作作物影响大;大风,引起沙尘暴;暴雪,在草原地区造成“白灾”;对交通、通信设施造成危害。
措施—做好防冻保温措施(覆盖、放烟、涂石灰、灌水等);建设防护林牧区;做好草料储备;种植耐寒作物。
(2023·北京)2022年11月12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寒潮对北京地区的影响是()A.河流泥沙淤积B.大风降温C.土壤严重缺水D.树木枯死4.防御寒潮的主要措施有()①关注天气预报预警①增加野外考察活动①提醒居民添衣保暖①做好通信设施维护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3.B 4.C【解析】3.冬季寒潮带来的降水以固态形式的降雪为主,且往往降水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较弱,不会导致河流泥沙淤积,A错误;寒潮过境带来雨雪、降温、大风天气,B正确;寒潮带来的大气降水可以缓解土壤缺水,不会导致树木枯死,C、D错误。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项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24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自然灾难与防治专项复习练习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台风___________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2024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__________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地处环太平洋灾难带C.人口增长模式不同D.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题。
3.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_______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楚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长C.径流季节改变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疆位于北回来线以南,港口数量少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________________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难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图中示意2024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5、6题。
5.“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该气旋A.标记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难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2024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________A.甲 B.乙 C.丙 D.丁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中心气象台2024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气象灾害

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气象灾害一、选择题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左图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进退的快慢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时间的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大多是()A.人口稀少地区B.经济落后地区C.平原地区D.高原地区如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
若根据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
读图完成3-4题。
3.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A.1年B.3年C.5年D.7年4.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①疏通河道②退耕还牧③城市化④林地转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第26号台风“玉兔”的中心30日凌晨4时40分前后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强台风级)。
预计,“玉兔”中心将以每小时20千米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
读台风“玉兔”120小时路径图,完成第5~6题。
5.台风“玉兔”()A.生成于东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与盛行西风方向相同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台风“玉兔”()A.标志该地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地震、赤潮等次生灾害C.对我国广东的危害最大D.导致我国出现秋高气爽天气“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经历了冬季以来的“最冷周”。
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A.甲B.乙C.丙D.丁8.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A.沙暴B.大风C.干旱D.强烈降温9.近年来,美国一批气象学家经常乘坐飞机直击飓风中心,实时传回数据,成为空中探测飓风的追风者。
这批气象学家执行追风任务的季节多为()A.春秋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10.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南北温差大C.夏季风进退和强弱D.冬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灾害微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座号:
【复习思考】
1、什么是气象灾害?
2、归纳主气象灾害(高温干旱、暴雨、台风、风雹、寒潮、低温冷害、雪灾、大雾等)的成因及危害。
3.说明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4、举说明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巩固训练】
强台风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并伴有特大暴雨,下图示意该台风的移动路径。
据此完成1-2题。
1,当台风登录时,上海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台风登陆给浙、闽等地带来了特大暴雨。
其降雨的
形成主要是由于
A.海洋暖湿气流遇陆上冷空气形成降雨
B.海洋暖湿气流受陆地上地形抬升形降雨
C.台风内气流辐合上升成降雨
D.陆地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形成降雨
2017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
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24时气温、气
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经过过该地时间段是
A. 16时一17时
B. 17时一18时
C. 18时一19时
D. 19时一20时
4、与正常情况相出,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增大
D. 地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若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与地物接触后即刻冻结的天气现象,称为冻雨.下图示意我南方某地1月24日—30日垂直方向的气温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日期中最可能出现冻雨的是
A. 25日
B. 27日0、29日 D. 30日
6· 影响该时段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准静止锋
下图为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 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 甲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8. 下图四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大雾天气易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
我国南方某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为/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
下图示意该机场某年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风向与风速的变化,该时段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4场长短不一的大雾。
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时段中,机场航班因天气延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 26日20时~27日16时
B. 27日20时-28日16时
C. 29日20时~30日16时
D.30日20时-31日16时
A.气旋
B.反气旋
C. 冷锋
D. 准静止锋
11、读文资料,完成下列求·
下图所示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子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 30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5月6日,福建省出现较大降雨,受其影响,富屯溪、建溪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闽江干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政和县城区和泉州市区内涝严重,最大水深分别达0.96米、0.8米。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
(1)说出造成雨涝灾害的气象与地形因素。
(2)分析我国雨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3)分析我国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4)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5 ACCBB 6-10DCDBD
11、(1)多条河流在此流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
12、(1)气象因素:大雨、暴雨、持续降雨;
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2)自然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等。
(3)时间分布:我国雨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
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4)雨涝期光照、热量减少,农作物生长缓慢;土壤过湿或积水涝渍使旱田作物生长受阻碍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