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word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旅行景观的审美特点[ 学习目标 ]知道旅行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二者观点的差别;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这些审美特点的含义;认识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点;认识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

一、自然美1.观点: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一样的条件下,表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二、人工美1.观点:能够吸引人们旅行活动、反应古今人类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续表1.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子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反应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②动向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⑤模糊美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答案D分析“鸣蝉”“蛙声”等词语都表现了声音的美感,“惊鹊”表现了动向美,“明月”表现了色彩美,综合一幅画表现了形象美;资猜中没有表现模糊美。

2.以下自然景观与其美感表现对应正确的选项是()①浩渺烟波之旷—动向美②流水飘烟—模糊美、动向美③北京香山红叶—色彩美④黄山云海—形象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分析“浩渺烟波之旷”表现形象美,“黄山云海”表现模糊美。

3.以下人工光景中,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的是()A.古典园林B.古建筑和古古迹C.风俗风情D.雕塑艺术答案A分析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而成,成为大自然的缩影,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

4.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表现的是()A.色彩美B.形象美C.风俗风情美D.书画艺术美答案C分析一些少量民族的节日表现了其独到的风俗风情美。

研究点自然美下边一组景观图分别是: A. 武夷山的“五马奔跑”, B. 华山的南天门, C. 庐山三叠泉瀑布,D.漓江风光。

据此研究以下问题:(1)自然景观包含形象美、色彩美、动向美和模糊美等。

此中,既拥有形象美又拥有色彩美的是 ________,既有形象美又有动向美的是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3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31

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2、明确旅游资源的类型。

3、通过学习,欣赏和认识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

2、通过欣赏,认识旅游资源,清楚旅游资源的分类,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列举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

1、旅游者概念: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2、旅游者的条件:社会条件:社会富裕与社会闲暇和人们的旅游权利。

个人条件:有“钱”,有“闲”,旅游动机,身体条件。

二、导入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资源多姿多彩,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

这也为我国成为亚洲旅游大国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新课:(一)知识点一:旅游资源概念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4个含义:•1、吸引性•2、可进入性•3、价值性•4、变化性(二)知识点二:旅游资源的类型: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为8个主类:1、地文景观: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过程遗迹和岛礁。

(列举、图片欣赏)2、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3、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列举、图片欣赏)4、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列举、图片欣赏)5、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列举)6、建筑与设施: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列举、图片欣赏)7、旅游商品:指地方旅游商品: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品、工艺品等。

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案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教案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
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三、教学难点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材料和图片进行新课的导入,使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此
段材料都体现了哪些旅
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利用学生的好奇
心,激发学生对
本节课学习的兴

知识点一展示自然美的风景照片
一、自然美
1.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3.动态美
4.朦胧美
探究活动一
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
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互纠,教师巡视指导
锻炼学生自主解
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

人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word学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word学案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

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含义。

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

4、了解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

5、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二、重点难点1、旅游景观自然美的形成及表现。

2、人工美的类型与形成。

三、基础梳理旅游者要想获得更多美的享受,就必须了解旅游景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懂得旅游景观的__________。

旅游景观是_______________的组合,是适合旅游者欣赏的对象。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

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一)形象美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是旅游景观_________的特征。

_______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_____,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_____,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_____,也成为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重要方面。

(二)色彩美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是极其丰富而富于变化的。

颜色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随着一日之内的_________变化,一年之内的_________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_________变化,自然景观的色彩也变化万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word教案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旅游资源自然美及人工美的类型。

●课标解读1.了解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欣赏方法。

2.了解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类型。

3.了解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的审美内涵。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中国、世界的旅游景点不计其数,同学们,如果你们要去旅游,应该怎样去欣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景观,是不是欣赏角度和方法都是一样的?导入新课——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教学流程设计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1.作为一名游客,要对某一景点进行欣赏,若从自然景观美角度观赏,应从哪几方面欣赏?【提示】应从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自然景观美方面欣赏。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人工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提示】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据教材图3.1华山之险、图3.2峨眉之秀,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华山之险反映了自然美中的什么美?【提示】形象美。

2.峨眉之秀图中构成“秀”的成分有哪些?【提示】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3.晴天游西湖和雨天游西湖感受的自然审美特征有何不同?【提示】晴天游西湖主要感受湖光山色的形象美、色彩美和水流船动、风吹林动的动态美。

而雨天游西湖则主要感受朦胧美。

1.形象美自然景观的形象美,是景观的总体形态与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其中也包含在审美观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形象美包罗万象,不论是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还是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

2.色彩美色彩在构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季节变换,昼夜更替,阴晴雨雪,自然风物相映生辉,呈现出丰富奇幻的色彩。

3.动态美自然景观的动态美主要由流水、飞瀑、飘雾和浮云等因素构成。

4.朦胧美朦胧美是指因为照明强度较弱、距离较远、能见度较低或被其他事物半遮半掩所造成的虚无缥缈、似有若无的形象而产生的美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9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9

第三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新课导入:思考:何谓旅游景观?图片展示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是适合旅游欣赏的对象,或是山,或是水,或是建筑,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构成旅游景观审美的各种形态。

自然美人工美自然美: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爱好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一)形象美(二)色彩美(三)动态美(四)朦胧美(一)形象美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美感有所不同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

泰山天下雄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黄山天下奇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华山天下险天下名山众惟此最险峻名山各千秋为此多神韵峨眉山之秀四海佛宫阙三峨不待夸山深龙听法野迥鹿衔花青城天下幽山径清幽连远峰水喧谷底树葱茏登临悟道方知妙古刹钟声韵味浓(二)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岩石、土壤、水体、植物阴晴雨雪、四季变化春翡、夏翠、秋金、冬银视频展示:(三)动态美动与静相对而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山水林木、飞禽走兽皆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四)朦胧美烟、雨、云、雾,以及晨曦,雾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应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例如:(一)古典园林美(二)古建筑和古遗迹美(三)书画、雕塑、民俗艺术(一)古典园林美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二)古建筑和古遗迹美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课后作业小活动假设自己是旅游公司的宣传编辑,自选任意一处喜欢的国内、外景色(可以是自然风光,人文风光),进行生动剖析,并阐明叙述出该景色的主要景点,适宜游玩的时间,物品准备及注意事项等,向客户(同学们)宣传此处,吸引广大游客眼球,提升公司效益,并获得良好口碑。

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3.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3.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3.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建筑、园林等的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和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难点: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以及相关课件教学方法:相关课件、设问、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P32第一自然段明确:什么是自然美?师生答疑: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形象美”这一部分明确:1.什么是形象美?2.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什么?3.我国人民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哪几类?形成了哪些习惯说法?师生答疑: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3.我国人民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形成了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说法。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色彩美”这一部分明确:1.什么是色彩美?2.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师生答疑:1.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是极富变化的。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被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2. 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变化。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动态美”这一部分明确:动态美有哪些?师生答疑: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

此外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朦胧美”这一部分明确:哪些景观能呈现出朦胧美?师生答疑: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人一美”这一部分明确:1.什么是人工美?2.古典园林的组成?3.古建筑的各类?4.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有哪些?师生答疑:1.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完整版)旅游美学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完整版)旅游美学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人文景观(人工) 文明继承、社会价值
在自然风景中增加人造景观,构成和谐统一的风景美
(亭、台、楼、桥、阁。。。)
二者符号化、综合体、界限不分。
你能举例,并说说你喜欢哪种吗?
第一章 绪 论
• 一、南秀北雄的审美风貌
第一章 绪 论
旅游美学
审美价值 :形式美、动态美、象征美 形态美 1、雄(雄伟、壮观、壮丽、崇高) 2、秀(秀丽、秀美、柔和、优美) 3、奇(奇特、奇妙、新奇) 4、险(险峻、惊险) 5、幽(幽静、幽深、静谧、幽美)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青城之幽
第一章 绪 论
旷野之美
第一章 绪 论
水体的物理性能无色透明的,由于所含矿物 质及水体自身的洁净程度不同,或受阳光、天色 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停地色彩。
九寨沟的水
第一章 绪 论
植物、动物茎、叶、果、花、毛都有不同的 色彩,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旅游景观。“春花秋叶, 生机盎然;竹翠松青,柳绿桃红”。植物色彩的 神奇最集中的体现在鲜花上。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姹紫嫣红
云南山茶红似火,白如玉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气象气候变 化产生的景 观色彩,主 要是春夏秋 冬四季的变 化所带来的 不同景色。 自然景观四 季的色彩美 归纳为春翡、 夏翠、秋金、 冬银。
第一章 绪 论
银冬
金秋
第一章 绪 论
天象景观充满了色彩美的神奇。主要有霞光、 月色、佛光等。
第一章 绪 论
白色彩虹 也许并不奇怪,他们也被称为雾弓。
第一章 绪 论
.彩虹桉树,澳洲 这些脱落的树木充满了活力。
第一章 绪 论
毛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3.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是适合旅游者欣赏的对象。

或是山、或是水、或是建筑、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构成了旅游景观审美的各种形态。

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美和人工美。

一、自然美
1.概念和类型
(1)概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类型: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2.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1)概念:
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地貌的形态美: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

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态美: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野,也成为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重要方面。

两幅照片是名山“险”与“秀”的对比,从图中照片可以看出:
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

构成“秀”则是: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探究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提示:华山之所以雄伟和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约在距今七八千万年前,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

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五峰和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明水秀,是我国名山中典型的秀美形象。


3.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事物色彩不同。

同一地区自然景观的色彩随着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也变化万千。

自然景观四季的色彩美表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
图片展现了秋天丰富的色彩。

这种植物因季节而呈现的色彩,随观赏距离和光照的不同而变化。

北京香山在深秋季节以“霜重色愈浓”的红叶吸引众多游客。

4.动态美
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山为水动,水回山转。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都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通过图片,展示庐山三叠泉瀑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瀑布经过三级台阶,上下三折而落,一叠如云如絮,喷薄吞吐;二叠萦回作态,珠进玉碎;三叠双管齐下,直下龙潭,总落差达600米。

5.朦胧美
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朦胧美展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创造出“仙境”的意境,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

通过图片,让我们感受烟雨迷蒙的西湖的朦胧美。

探究活动:分析造成西湖烟雨迷蒙的朦胧美的自然地理原因。

(提示:从5、6月份江淮准静止锋控制的角度理解。


课外探究活动:开展以所在地“自然美的欣赏”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活动
(提示:活动步骤包括:①通过野外采集、拍摄、上网等方式收集资料、图片。

②将收集的资料、图片、采集的实物进行展览。

活动目的: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丰富性的理解,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二、人工美
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主要表现类型: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1.古典园林美: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补充: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2.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古建筑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3.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
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人工美),如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本来是为了实用,如半山建亭,是为了游人途中休息,水上架桥是为了方便游览,但建造者按照美的规律,精心设计建造、精心装饰,有的还请著名书画家题写匾额楹联,使之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

它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图为位于兰州城南黄河之滨的巨型雕塑——《黄河母亲》。

三、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现今仍保持着原始形态的自然地域已经越来越少了。

古今中外众多的自然景观都留有人工的痕迹。

使这些人工痕迹与自然相映成趣,需要人们从和谐美的角度去巧妙安排。

板书设计
§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一、自然美
1.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3.动态美
4.朦胧美
二、人工美
1.古典园林美
2.古建筑美
3.民情风俗美
4.书画、雕塑艺术美三、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