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气密性设计流程
汽车气密试验程序

汽车气密试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气密检测设备、夹具、辅助工具等,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安装夹具:根据汽车型号和测试要求,将相应的夹具安装到汽车上,确保夹具安装牢固,不会影响气密检测结果。
设定参数:根据气密检测要求,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如测试压力、测试时间等。
开始测试:启动气密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气密测试。
测试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避免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结果判断:根据气密检测设备的显示结果,判断汽车的气密性能是否合格。
如果合格,则可以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如果不合格,则需要查找原因并进行修复。
记录: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使用。
结束:清理现场,确保气密检测设备、夹具等归位,并填好相关记录表格。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气密试验程序需要根据具体的车型和测试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防止气体泄漏、避免高气压等。
白车身开发流程

工装开发—试制验证
冻结出问题 并修改
完成必要 的工装
少量焊接装配 (焊接调试)
涂装及总装
整车装配验证 (通过性验证)
分析原因提 出解决方案
各种性能试 验(台架,路 试,碰撞验 证,车门耐
久等)
发现问题,分
析原因并提出
焊接、涂装 与总装验证
小批量
解决方案(修 改数据或者工
二、白车身开发流程
2、主断面约束造型
二、白车身开发流程
2、主断面约束造型
二、白车身开发流程
3、造型冻结 造型冻结之前,与造型无关的车身结构可以先行展开工作,如前后地板 总成,发动机舱等总成。
在预计的造型冻结节点之前,各部门需要对造型达成一致,此时造型的 A面数据已经完成。造型冻结后,不再对造型做轻易更改,接下来车身 结构工程师就开始展开前期与造型相关的内板及加强件的设计。如侧围 内板(总成),侧围加强件,顶盖横梁,门的结构等。设计时候可以参照 参考车的大致结构已经设计车型具体的开发要求,细化出第一版工艺数 模。
轿车白车身开发流程
一、白车身定义
白车身(Body in White OR BIW)是指完成焊接但未涂 装之前的车身,不包括车门、引擎盖等运动件 。
但是也有说法是从涂装车间出来的车身,这就包含了涂装 车间处理过的焊接车身和车门、引擎盖等了。
车门、引擎盖和后背箱盖行业内又称闭合件。
二、白车身开发流程
装)
(部分车辆需 多轮试生产 要解析)
全工装零件中批 量生产装配,暴露
更多的问题
数据冻结, 设计完成
白车身开发流程
完!
谢谢大家!!
1.选定参考车( 标杆车)
参考车的作用:提供原始数据的参考依据,确定各零部件的 大致特征及位置(逆向数据),为开发车提供理论数据基础, 当然,也提供性能上的参考依据。反求参考车外表面数据和 结构数据(点云扫描,逆向又称抄数),反求数据的时候要求 尽量还原参考车,不要错过任何细节特征。
整车气密性开发

图2车身空腔隔断位置示意图
图5整车气密性验证优化流程图
图1对标车整车气密性测试
(如图4所示)。
4.3实车气密性验证优化技术
通过测试,检测、改进的路线进行工作,
主要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针对之前阶段定制的目标,
从焊装、涂装和总装车间,进行EP 样车跟线试制,检查试制车辆的空腔隔断、
车身焊接密封胶和焊缝密封胶涂胶效果。
气密性泄漏点检测,泄漏主要发生在后裙板和后侧围处。
发生的问题偏向于属于错误的缝、工艺孔未封堵和涂胶不到位。
通
过气密性提升专题会议,确定责任人、
优化改善方案和时间节点。
通过制定气密性提升管控表,根据管控表跟踪和协调方
案的实施。
确保方案在规定时间节点内能够完成。
(表1)根据气密性提升管控表内容,进入工厂跟踪样车试制,焊装车间主要跟踪钣金精度、空腔隔断固定和落实焊
接胶的处理;涂装车间跟踪焊缝密封胶的处理、
空腔隔断膨胀胶的效果;总装车间跟踪落实堵盖贴片的改善、
零部件的质量、零部件安装的合理性。
在此之间不仅要跟踪落实管控表中的改善措施,
还要收集新的问题,并反馈相关单位,
达到生产车整车气密性一致性。
整车气密性正向开发工作,能够避免
出现在量产车推行时阻力大,
气密性提升图3车身工艺孔封堵示意图
图4车身钣金焊接密封示意图。
白车身结构及开发流程

F: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
HF:很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较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 零件 ZF:最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非常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 的零件
白车身钣金的材料选取原则
目前国内的汽车厂大部分都是按宝钢标准选取钣金材料
序号 1 2
3
名称 普通冷轧板( 低碳)
逆向设计
逆向标杆车关键件及大 件,同时与已冻结的车 身外观覆盖件数模相结 合完成整车数模
完成第一 版工艺数 模
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
车身结构件———同步工程设计阶段
第一版工 艺数模
工艺分析
对第一版工艺数模进行 冲压、焊接、涂装、装 配等工艺分析,提出问 题
CAE分析
对整车的刚度、强度、 模态进行有限元分析, 并提出改进措施
B代表baosteel,340代表 该材料的屈服强度最低值为
340mpa,590是该材料的 抗拉强度最低值,DP是双相 钢dual phase的英文缩写
冷成型用的 热轧连轧钢 板
SPHC、SPHD、 SPHE
热轧钢板主要应用于减震器支座、 对强度要求不高的纵梁本、门铰链 页板支架、发动机悬置支架和承载 件安装板等部件
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效果图确定效果图根据效果图作出油泥模型根据油泥模型扫描出点云根据点云经过几轮反复的光顺性校核及工艺审核最终确定型面数据最终数据车身外观覆盖件车身外观覆盖件车身结构件车身结构件工艺数据设计阶段工艺数据设计阶段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车身内板及加强板设计正向设计逆向设计参考标杆车结构与已冻结的车身外观覆盖件数模相结合完成整车数模逆向标杆车关键件及大件同时与已冻结的车身外观覆盖件数模相结合完成整车数模完成第一版工艺数车身结构件车身结构件同步工程设计阶段同步工程设计阶段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第一版工艺数模工艺分析cae分析对第一版工艺数模进行冲压焊接涂装装配等工艺分析提出问对整车的刚度强度模态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完成第一版冻结数模分析修改此流程要反复多次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冲压工艺问题反馈工艺审核反馈示例工艺审核反馈示例工艺审核反馈示例工艺审核反馈示例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cae分析问题反馈单焊接工艺问题反馈车身结构件车身结构件模具开发阶段模具开发阶段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第一版冻结数模发放制造部门发放附件供应商根据第一版冻结数模对冲压模具焊接工装及检具进行制作根据第一版冻结数模对升降器仪表板等车身附件和内饰件进行设计完成第二版冻结数模根据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数据进行优化车身结构件车身结构件试装验证阶段试装验证阶段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钣金序件制造完成简易焊接夹具制作完成车身附件及内外饰快速成型件或软模件制造完进行车身焊接及附件内外饰装配整车装配完成根据路试及装配情况对数据进行修整下发更改通知进行白车身路试验证包括车身的强度刚度共振等车身结构件车身结构件otsots件装配阶段件装配阶段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钣金全序件制造完成焊接工装及检具制造完车身附件及内外饰ots件制作完成进行小批量装配理顺采购及制造流程完成ots装配对车身数据进行微小修整并作为生产采购数据冻结
车身气密性及白车身用胶技术标准

车⾝⽓密性及⽩车⾝⽤胶技术标准油漆车⾝⽓密性主要检测油漆车⾝密封性能,油漆车⾝⽓密性试验主要检测油漆车⾝各空腔及焊缝是否漏⽓及泄漏量⼤⼩。
油漆车⾝需满⾜焊装涂胶、涂装涂胶、堵件及胶块设计状态。
⽓密性验证⽬的:检测油漆车⾝油泄漏量是否达到密封性能⽬标,并检查⽩车⾝焊接、涂胶、涂装PVC涂胶及堵件装配是否满⾜产品要求。
技术要求⽩车⾝胶品:采⽤树脂或橡胶或聚合物为基材,在⽩车⾝上主要起到密封、防腐、粘接、减振及降噪等作⽤,外观主要为均匀膏状或固体形态。
1.胶品特性按照胶品主要性能和⽤途的差异进⾏分类,见表1。
2.胶品类型(1)点焊胶和结构胶涂胶PDM图定义:型号、尺⼨定义须完整。
其中尺⼨定义包括胶体的直径(或⾼、宽)、涂胶长度及公差,并标注每段胶的总长度。
不同部位的胶须有典型断⾯图,涂胶起⽌端必须要有放⼤图进⾏尺⼨标注。
1)避免涂胶不连续。
同⼀涂胶部位的胶体直径定义须统⼀(特别是⼿⼯涂胶情况下)。
2)在同⼀涂胶部位避免定义2种以上容易混淆的胶种的原则,以免⽤错胶。
3)车⾝结构设计:涂胶位置的钣⾦搭接边宽度建议不⼩于10mm,以避免装配溢胶问题。
4)搭接边设计避免过于复杂的曲⾯造型,保证⼿⼯涂胶不出现折折弯弯的S形轨迹;有条件的部位,钣⾦⾯设计涂胶线便于控制涂胶位置。
5)不得设计钣⾦缺⼝,影响涂胶的连续性或导致出现漏胶和流挂问题。
6)涂胶位置距离20mm范围内禁⽌定义烧CO2焊缝。
(2)2D胶块、拇指胶、密封胶条、隔振胶条涂胶PDM图定义:型号、尺⼨定义须完整。
其中尺⼨定义包括胶块在钣⾦上的粘贴位置及尺⼨公差。
胶块在钣⾦上粘贴位置,必须以钣⾦棱线为参照标识不同⽅向的距离和允许的偏差量。
车⾝结构设计:对胶块或胶条的位置设计参照标识。
在装配粘贴起、末位置,设置涂胶提⽰标识,如凸台、凸圈、拉延标记等。
须注意的是,所有标识不得破坏钣⾦密封结构。
其他要求:产品部门必须对胶品的膨胀特性进⾏确认和验证能否充满钣⾦空腔。
乘用车白车身防腐排水及密封设计指南

ICS xx.xxxTxx团体标准T/CSAE xx-XXXX乘用车白车身防腐排水及密封设计指南 The guideline of drainage and sealing design of sedan body in whitefor anticorrosion(报批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该标准所涉必要专利信息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目 次前 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白车身防腐排水及密封设计步骤 (2)5 白车身各级面干湿分区及其腐蚀环境等级 (2)5.1 白车身各级面干湿分区 (2)5.2 白车身腐蚀环境等级 (4)6 白车身防腐排水设计 (5)6.1 白车身防腐排水设计总则 (5)6.2 白车身排水结构方案设计 (5)6.3 白车身排水孔结构选择 (7)6.4 白车身开孔数量、大小要求 (8)7 白车身防腐密封设计 (8)7.1 主要设计内容 (8)7.2 孔洞密封 (8)7.3 钣金间缝隙或搭接面密封 (9)8 白车身防腐工艺方案选择 (12)8.1 白车身主要防腐工艺方案 (12)8.2 白车身防腐工艺方案选用原则 (12)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密封元件和防腐工艺方案 (13)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防腐工艺方案的防腐能力对比 (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防腐蚀老化分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晨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越野车有限公司、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麦格纳、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垂刚、刘飞、卢俊康、王康、陆德智、文明亮、陶军、刘方强、余勇、李婷婷、陈星、薛天辉、杨宇鸿、宁小岳、刘强强、刘进、欧阳汨湘、冯志彬、米一、吕长征、李易、姜伟男、聂振凯乘用车白车身防腐排水及密封设计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范了乘用车白车身防腐排水及密封设计步骤、各分级面的干湿分区和腐蚀环境等级,确立了白车身防腐排水及密封设计和防腐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车身密封-防腐设计(白车身)

车身密封-防腐介绍(白车身)车身防腐性能是决定车身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由于车身在行驶中经常受到高速石子的撞击,还经历潮湿和酸碱环境,要使整车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必须要分析车身各个部件在使用中的腐蚀风险,从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开始,确保防腐材料在整车(白车身)零部件上的可实施性。
一.PSA的防腐目标●保证零件16年的安全运行(售后15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判断的标准:60个CAV循环●保证13年无穿孔(售后12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按照国标QC/T 484—1999,车身耐腐蚀性要求是8无穿孔年。
判断的标准:60个CAV循环●客户可见的零件6年无红锈腐蚀现象(售后5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判断的标准:30个CAV循环二.车身防腐区域划分2.1、通常将车身分为4个级别-0级:没有要求区域-1级:腐蚀较弱区域-2级:一般要求区域-3级:强腐蚀要求区域2.2、对于外观腐蚀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A级:弱风险区-B级:一般风险区-C级:强风险区2.3、车身腐蚀等级图示部件说明要求等级涂层镀锌层电泳层抗石击Ⅰ-地板部件1-前地板总成:K2B-地板:-横梁:-外(前,前闭板)-侧围内部-通道/横梁加强板:侧围外部侧围内部-通道:333310/1010/100/010/100/010/101515/R8/R15/R8/R15OONONO/N2-后地板总成:K2C-地板:-横梁:-侧围内部-侧围外部-纵梁:-加强板:-外部-侧围内部3133310/100/010/1010/1010/100/01581515/R158NNNONNⅡ-风窗挡板:K3A-挡板: 3 10/10 10 NO:有抗石击要求N:无抗石击要求三.防腐密封定义3.1、通用涂层定义:防腐原理:以牺牲性材料保护钢板。
试验证明:10um/10um的双面镀锌钢板暴露在大气中,5年才出现红锈,而0.7的裸板暴露在大气中是3年穿孔。
根据镀锌工艺,镀锌分为热镀锌(G)和电镀锌(EZ),电镀锌成本高于热镀锌,通常G10/10的防腐效果等同于EZ7.5/7.5。
白车身设计流程

车 身 开 发 流 程 图
项目立项 技术方案对标 新车总布置、造型效 果图可行性分析 CAS面可行性分 析
CAE分析、 工艺分析
第一版3D数据制作
主断面设计
数据方案优化,结构优化
工艺、CAE第二版评审, 数据修改
数据发布, 零部件招商
配套商数据分析,局部设变
产品制作
试装车,产品设变
小规模生产,产品设变
前地板焊接总 成
植物板焊接总成 暖风机压力室焊 接总成
后地板焊接总 成
尾裙板焊接总 成
确认各个分级总成在整车拼焊时的连接方式及焊接可行性——焊接通道, 焊 钳的可接近性等焊接工艺问题及各连接方式的强度问题; 确认焊点、 保护焊的数量是否充分且不过多; 焊点对整车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如果不够,将导致力学性能下降;过多则增加成本;保护焊过多不但影响成 本而且影响生产节拍; 注意根据同步 SE 分析的提出的问题进行数据修改,在设计前期减小后期风 险;在数据修改时应对各相关系统进行协调进行; 对于某些不能及时确定的方案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制定, 避免影响开发 周期; 注意回避零部件之间、各系统之间的干涉问题;
4.1.7 数据发布: 数据发布条件:A 面冻结,车身大零件数据检查合格,符合开模条件,与大零件周 边边界条件冻结,中小件工艺分析完成,各系统与车身零部件的连接、安装方案冻结, 数据对合完成;前期工艺 ECR(工程变更申请)提出的问题清理、修改完毕,并与工艺 部门对接完成(签字确认) ;尺寸工程 3D 数据标注完成,产品的定位系统、装夹方案制 定完成并通过评审确认。各个相关部门领导的签审流程完毕。 4.1.8 数据后期设变及产品设变: 数据后期设变及产品设变是指在配套商对产品制造、试装车过程、及道路试验中对 设计部门的潜在问题在制造和试验过程中暴露出来后再反馈给设计部门, 由设计部门进 行的设计变更工作。 本阶段重要的关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车身气密性设计流程
英文回答:
White Body Airtightness Design Process.
The white body airtightness design process is a
critical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vehicle. Airtightness is essential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including:
Fuel efficiency: An airtight body helps to reduce drag, which can improve fuel efficiency.
Noise reduction: An airtight body helps to reduce
noise levels inside the vehicle.
Passenger comfort: An airtight body helps to maintain
a comfortabl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vehicle, even in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The white body airtightness design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Define the airtightness requirements. The first step is to define the airtightness requirements for the vehicle. These requirements will be based on the vehicle's intended use, as well as the applicable regulations.
2. Design the body structure. The next step is to design the body structure to meet the airtightness requirements. This includes designing the body panels, as well as the seals and gaskets that will be used to seal the body.
3. Build and test a prototype. Once the body structure has been designed, a prototype vehicle will be built and tested. This testing will be used to verify that the body meets the airtightness requirements.
4. Make production changes. If the prototype vehicle does not meet the airtightness requirements, changes will need to be made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se changes
may include modifying the body structure, or using
different seals and gaskets.
5. Valid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nce the production changes have been mad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ill be validated. This will involve building and testing a number of production vehicles to ensure that they meet the airtightness requirements.
The white body airtightness design process is a complex and iterative process. However, it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at the vehicle meets the airtightness requirements, and that it provides a comfortable and efficient driving experience.
中文回答:
白车身气密性设计流程。
白车身气密性设计流程是新车开发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气密性对于很多方面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
燃油效率,一个气密的车身有助于减少阻力,这可以提高燃油效率。
降噪,一个气密的车身有助于降低车内的噪音水平。
乘客舒适度,一个气密的车身有助于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车内的舒适温度。
白车身气密性设计流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定义气密性要求。
第一步是根据车辆的预期用途以及适用的法规来定义车辆的气密性要求。
2. 设计车身结构。
下一步是设计车身结构以满足气密性要求。
这包括设计车身面板以及将用于密封车身的密封条和垫片。
3. 制造并测试原型。
车身结构设计完成后,将制造并测试一辆原型车。
该测试将用于验证车身是否符合气密性要求。
4. 进行生产变更。
如果原型车不满足气密性要求,则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更改。
这些更改可能包括修改车身结构或使用不同的密封条和垫片。
5. 验证生产流程。
生产变更完成后,将验证生产流程。
这涉及
制造和测试多辆生产车辆,以确保它们符合气密性要求。
白车身气密性设计流程是一个复杂且迭代的过程。
然而,这对
于确保车辆满足气密性要求以及提供舒适高效的驾驶体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