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浆糊品质的四个因素

合集下载

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和直链淀粉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和直链淀粉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和直链淀粉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在食品工业中,淀粉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增稠、凝胶化、吸水性等。

淀粉的性质受其分子结构的影响,其中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是评价淀粉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直链淀粉是淀粉的一种形式,其分子中的葡萄糖单位通过α-1,4键连接,相对于支链淀粉更易溶解和膨胀。

本文将探讨淀粉膨胀势、溶解度和直链淀粉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淀粉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深入研究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优化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型淀粉产品,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淀粉膨胀势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淀粉溶解度的相关知识。

接着,将详细探讨直链淀粉的特性及其与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总结分析淀粉膨胀势、溶解度和直链淀粉之间的联系,探讨其在食品工业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淀粉膨胀势、溶解度和直链淀粉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与直链淀粉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直链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和行为。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淀粉在食品加工、医药、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也希望为淀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容2.正文2.1 淀粉膨胀势淀粉膨胀势是指淀粉在受热或水的作用下发生膨胀的能力。

淀粉膨胀过程中,淀粉颗粒会吸收水分,并且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颗粒体积增大,最终形成膨胀淀粉。

淀粉膨胀势的大小与淀粉颗粒的结构、形态以及水分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淀粉膨胀势与淀粉颗粒的大小有一定关系,通常情况下,颗粒较大的淀粉膨胀势较高,因为大颗粒的淀粉在加热或吸水时有更多的空间去吸收水分,并且有更多的结构以便发生膨胀。

淀粉糖生产工艺概述

淀粉糖生产工艺概述

淀粉糖生产工艺概述淀粉糖是一种由淀粉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而制成的糖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制药和化妆品等行业。

淀粉糖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淀粉浆糊的制备、酶解反应、脱色、脱蛋白、精制、浓缩和干燥。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接下来是酶解反应。

将淀粉浆糊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加入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淀粉为糖类的酶,通常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

在适宜的温度下,淀粉酶会催化淀粉分子的链断裂,生成较短的淀粉分子和各种糖类,提高淀粉的溶解性和可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性质。

第三步是脱色。

将酶解的淀粉浆糊进行脱色处理,以去除淀粉浆糊中的杂质和色素。

常见的脱色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树脂、氧化剂氯酸钠等。

活性炭是一种有很大亲和力吸附有机物的材料,在脱色过程中能有效去除颜色。

接下来是脱蛋白。

淀粉浆糊中往往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容易发生热变性,影响淀粉糖的品质。

脱色后的淀粉浆糊通常通过加热和沉淀处理来去除蛋白质。

加热能使蛋白质发生凝结和析出,从而方便更好地进行沉淀和分离。

然后是精制。

经过脱色和脱蛋白处理后的淀粉浆糊含有一定的糖类和杂质。

精制的目的是进一步提纯淀粉糖,减少杂质的含量。

常见的精制方法包括酒精沉淀、膜分离、离心等。

酒精沉淀是利用酒精溶液将糖类沉淀下来,然后进行分离和干燥。

然后是浓缩。

将精制后的淀粉糖溶液进行浓缩,以提高其糖含量。

常用的浓缩方法包括真空浓缩和蒸发浓缩。

真空浓缩是利用真空蒸发器将溶液中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提高糖浓度。

蒸发浓缩是利用蒸发器将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达到浓缩的目的。

最后是干燥。

浓缩后的淀粉糖溶液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固态的淀粉糖产品。

干燥可以采用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真空干燥等方法。

喷雾干燥是将溶液通过喷嘴雾化,在热空气中快速蒸发,从而得到小颗粒的淀粉糖产品。

流化床干燥是将溶液通过喷嘴喷入流化床中,通过空气流动使颗粒悬浮并进行烘干。

真空干燥是将溶液在低压条件下进行烘干,以降低溶液的沸点,加快水分的挥发。

浆糊的制作方法

浆糊的制作方法

粘度达到所要求的标准时要适时的加入
安定剂阻止浆糊粘度的继续上升。
自动粘度侦测计和 安定剂架桥剂的使 用
要加入架桥剂,因为由于制糊过程要控 制粘度而不能大幅度过量使用烧碱使淀 粉颗粒充分膨胀释放出渗透性能优良的 直链淀粉分子,所以后期需要架桥剂来 增强其渗透性能。
不需要自动粘度侦测计和安定剂,因为在母糊 阶段就是要使淀粉充分膨胀,释放出大量直链 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分子。两步法制糊的粘度 主要是靠第二步所加的淀粉量和水来控制的。
糊化温度:是指淀粉糊开始变稠和由于淀粉糊中生淀粉逐渐 熟化而显示粘合性质的温度。 温度越低,凝沉(老化)越快
糊化作用示意图



+

→搅拌
加热
淀 粉


淀粉浆
热继

搅续
拌加



类型
一步法 二步法
一步法(氧化法)
利用略微过量的烧碱,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淀粉量,当其粘 度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后,再加入粘度稳定剂(安定剂), 最后加入硼砂和胶合强化剂(架桥剂)。有热制法和冷制 法两种
热制法:淀粉的氧化与糊化均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这种方 法生产出了的浆糊粘接力合防腐防霉能力均较好,但需现 制现用,不能储存运输。冷制法: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完成 淀粉的氧化与糊化的过程,只靠氧化反映本身释放的热量 提高温度,一般30℃左右。这种浆糊易于储存和运输,但 对制备工艺要求高
一步法所生产的浆糊多为普通型、快干型等淀粉胶黏剂, 适用于单机和半机燥。不适 用于高速线。所以在此不做多解说。
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使用UV型作为瓦楞纸的型号?
瓦楞的基本形状有U形和V形,U形的楞峰接近圆形,V形 的楞峰接近尖形。

古籍修复装裱书画中浆糊的制作和使用

古籍修复装裱书画中浆糊的制作和使用

古籍修复装裱书画中浆糊的制作和使用作者:杨来京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3期古藉保护在受到前所没有的重视,使得有识之士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的国家文物工作方针。

同時古藉修复也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

古籍修复和装裱离不开浆糊,浆糊的质量使用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书籍装裱后作品优劣的关键。

浆糊作为古藉修复主要材料的作用:浆糊作为古藉修复和装裱书画的材料,浆糊起到纸与纸张和装裱织物之间的粘合剂,浆糊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古藉修复后的质量、效果和书画保存時间的寿命。

浆糊的成分:面粉或淀粉《淀粉是是从植物中所提取出来,如米、小麦、粟、番薯、菱藕等》。

浆糊的制作:古人对制作浆糊过程是相当讲究,为了提高和加强浆糊的粘接性和防腐、防霉等功能,在制作浆糊時加入一些药物成分,以确保装裱、修复后的书画质量。

现列举部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裱轴》;元《秘书监志》;明代高濂《治糊方》;周嘉胃《装潢志》;清代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方以智《物理小识》;周密《志雅堂杂钞》;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现在日本的书画装裱和修复使用的浆糊,通常是淀粉加水直接熬制。

也有装裱师自己动手制作,他们的制作方法是:将整袋的面粉倒入水桶中,加水浸泡,几日后,浸泡面粉桶中的水开始发黄变臭,这时更换清水搅之,待几日后再换去桶中黄水,注入新水,直到桶中水不黄不臭为止(这种方法和我国制糊是一样的,本人在70年代从艺时,师傅就是这样传授的。

当时学习制浆糊、磨刀等基础用了一年时间,全部合格后你才有资格修书)。

目前我国从事古籍修复装裱的技师在制作浆糊时一般是以下几种方式:面粉直接制作浆糊:这在南方一些城市地区使用较为普遍,由于南方城市多为阴雨潮湿,要求装裱书画的浆糊黏性要强,否则书画装裱后一受潮,易起壳。

面粉的选择:使用上好精粉,因为它麸皮少,制作后的浆糊无杂质。

如用品质差的面粉制作浆糊,再不经过箩筛,去掉麸皮等杂质,所制成的浆糊呈黄色,修复或装裱后的作品会出现许多杂质和小斑点,特别是修复装裱后的书画作品一旦受潮后,自然会失去浆糊的黏性,所以我们在选作材料时一定要选择上好的面粉。

地板漆膜耐磨不合格的原因

地板漆膜耐磨不合格的原因

地板漆膜耐磨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原材料质量差:地板漆膜的耐磨性与其原材料质量密切相关。

如果使用的涂料中树脂质量差,耐磨性自然无法达到标准。

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是保证地板漆膜耐磨性的基础。

2. 施工工艺不当:地板漆膜的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其耐磨性。

如果涂层太厚或施工工艺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漆膜开裂、起泡等问题,从而影响其耐磨性能。

3. 地面处理不当:地面的基础质量对地板漆膜的耐磨性有很大影响。

如果地面基础没有处理平整,存在凹凸不平或缝隙等问题,那么地板漆膜涂上去后,会因为不同的基层材质和厚度不同,而导致耐磨性不同。

4. 涂料配方不合理:涂料配方的选择会影响地板漆膜的性能。

如果配方中填料含量高,导致漆膜太软,那么耐磨性就会降低。

因此,选择合适的涂料配方也是保证地板漆膜耐磨性的关键。

5. 保存不当:地板漆膜的保存环境也会影响其质量。

如果保存不当导致漆膜受潮或污染,可能会影响其耐磨性。

6. 使用环境恶劣:地板漆膜的使用环境也会影响其耐磨性。

如果经常有人走动或存在重物压放等情况,漆膜会受到磨损,导致耐磨性降低。

为了解决地板漆膜耐磨不合格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用高质量的涂料和原材料,确保树脂、颜料等成分的质量和配比符合标准。

2.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涂层厚度适中,避免漆膜开裂、起泡等问题。

3. 对地面进行彻底的处理,确保地面基础平整、无凹凸不平或缝隙等问题,以提高地板漆膜的附着力和耐磨性。

4. 优化涂料配方,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助剂,以获得优异的漆膜性能,包括耐磨性。

5. 妥善保存地板漆膜,避免受潮和污染。

6. 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频繁的人走动和重物压放,以减少对漆膜的磨损。

综上所述,地板漆膜耐磨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涉及原材料、施工工艺、地面处理、涂料配方、保存和使用环境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耐磨不合格的问题,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瓦楞纸板生产—胶黏剂制作

瓦楞纸板生产—胶黏剂制作

淀粉糊化过程
糊化温度
熟浆

生浆
预糊化
粘合机理
常用的两种制胶方式
一桶黏剂制作
任务6 胶粘剂成本估算与控制
1、胶黏剂成本估算 2、胶黏剂成本控制
胶粘剂成本估算
成本评估方法
• 淀粉成本比率 • 每吨原纸用淀粉量 • 每平方米用淀粉量
案例:某企业制胶成本估算
胶粘剂成本估算
单位面积淀粉耗用量。(单位:g/㎡ ) 公式:淀粉总量/纸板面积(A楞纸板)
淀粉的耗用量因原纸材质、设备特性等因素而有很大的差 异,很难去制定一种非常正常之方法,一般而言,均以楞 率来计算:
楞率 : A楞=1 (34楞/30厘米) B楞=48楞/34楞=1.4 C/B楞=1.4+1.1=2.5 C楞=38楞/34楞=1.1 A/B楞=1+1.4=2.4 E楞=90楞/34楞=2.6
胶粘剂成本估算
生产量换算成A楞: a+b+a/b+c+c/b+e=100% A+B+A/B+C+C/B+E=X(㎡)
总生产量X(㎡)×A楞所占比率(%)×1=A楞生产面积(A㎡) 总生产量X(㎡)×B楞所占比率(%)×1.4=A楞生产面积(A㎡) 总生产量X(㎡)×A/B楞所占比率(%)×2.4=A楞生产面积(A㎡) 总生产量X(㎡)×C楞所占比率(%)×1.1=A楞生产面积(A㎡) 总生产量X(㎡)×C/B楞所占比率(%)×2.5=A楞生产面积(A㎡) 总生产量X(㎡)×E楞所占比率(%)×2.6=A楞生产面积(A㎡)
粘合品质判定 判断纸板粘合情况简易方法
撕 纸 !!!
观察纸纤维破坏情况
项目三 胶黏剂制作

字画装裱之浆糊应用

字画装裱之浆糊应用

字画装裱之浆糊应用作者:谢俭华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01期浆糊是装裱传统工艺中必备材料,它的使用直接影响裱件的优劣,裱件的挺、平、柔无不与之有关,珍贵书画作品的长期保存以及在必要时进行再次修裱工作对字画装裱使用的浆糊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拟对字画装裱之浆糊作系统的论述,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

一、浆糊的熬制在书画装裱中应用的胶粘剂均是以淀粉为主,淀粉浆糊具有较好的浸润性、粘附性、成膜性和可逆性,且无毒、低害、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

淀粉作为胶粘剂在使用前都要经过加热“制浆”,当淀粉乳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高度膨胀的淀粉颗粒间相互接触变成半透明的粘稠糊状物,成为“淀粉糊”,这一过程就称为“糊化”。

熬制浆糊的方法我们一般采用“水冲法”,具体操作是:取适量的面粉,加入少许明矾晶体,倒入适量温水,用木棒将面粉与水搅拌成粉浆,接着将刚刚烧开的热水倒入少许,待粉浆和水碾匀后,快速倒入更多的开水,边倒开水边不断搅拌,直至面粉糊化变色,浆糊就算打好了。

在浆糊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熬制的浆糊偏生或偏熟都关系到浆糊的粘附性和成膜性。

以面粉变色后需再搅拌的时间比较:在面粉变色后再持续不断搅拌3分钟左右,熬制的浆糊偏生,粘附性、成膜性较差,且保存的时间短,尤其是在夏季,第二天浆糊就散碎成块状无法使用了;在面粉变色后再持续不断搅拌8分钟左右,粘附性较差,但成膜性较好,保存的时间长;在面粉变色后再持续不断搅拌5分钟左右,粘附性、成膜性较好,保存的时间较长,在夏季天天换水的情况下可维持一周以上。

调制面粉的水温高低应随季节的不同有所变化。

水温过高,调制的粉浆往往含有面疙瘩,不易调配,影响使用;水温过低,熬制的浆糊偏生,其粘附性不够,容易变质。

根据南方的气候环境调制粉浆的水温冬季以45℃为宜,夏季水温比冬季时稍低些以35℃为宜;在淀粉乳变成半透明的粘稠糊状物后,还需多次搅拌,方可保证浆糊生熟适当,粘性好。

熬制浆糊时加入明矾是历来装裱验方规定的,目前来讲还没有别的化学药品代替。

过滤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过滤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过滤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引言在食品工业中,过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

通过过滤,可以去除食品中的杂质、悬浮物、微生物等,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而实现高效、精确过滤的关键在于了解和应用过滤原理。

本文将介绍过滤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过滤原理过滤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原理,通过适当的过滤介质来分离混合物的过程。

常用的过滤原理包括:• 2.1 筛选过滤:基于颗粒大小的筛选原理,通过孔隙大小的限制来分离混合物。

常见的应用包括过滤咖啡渣、调味料中的颗粒等。

• 2.2 静压过滤:利用静压力将混合物中的颗粒分离出来。

常用于葡萄酒、啤酒等液体的澄清过程。

• 2.3 真空过滤:利用负压力将混合物中的液体或颗粒从固体介质中分离出来。

常用于果汁、浆果汁、精细化工品的过滤。

• 2.4 压力过滤:通过外加压力将混合物从过滤介质中分离。

常用于牛奶、酸奶等液态食品的过滤。

• 2.5 膜过滤:利用特殊的膜过滤材料,通过筛选、吸附、离子交换等原理实现过滤。

常用于蛋白质浓缩、果汁澄清等过程。

3. 过滤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1 食品原料的过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过滤要求较高。

通过合适的过滤方法,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异物等,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的食品原料过滤包括:蔬菜的洗净过滤、肉类和鱼类的骨刺过滤、谷物的杂质过滤等。

3.2 食品液体的过滤食品行业常见的液态产品如果汁、牛奶、酸奶等都需要经过过滤工艺来保证产品的色泽、清澈度以及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

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过滤方法,如真空过滤、压力过滤、膜过滤等。

3.3 食品浆糊的过滤食品工业中,一些浆糊状的食品如酱油、调味料、果酱等也需要经过过滤来去除杂质、固体颗粒等。

通常采用的过滤方法包括压力过滤和膜过滤。

3.4 食品固体的过滤在一些食品工艺过程中,需要将液体和固体分离。

例如,制作豆腐时,需要将豆浆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过滤掉,得到纯净的豆腐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
影响浆糊品质的四个因素
关于瓦线的制糊工序的原理与操作。

其中包括六部分内容:淀粉浆糊的特点及其发展史,制糊方式讲解,浆糊的主要成分与作用,影响胶水质量的关键因素,制糊的工艺控制关键点,如何节省用糊成本。

本次向大家讲解第五部分内容制糊的工艺控制关键点。

一、粘度对浆糊品质的影响
粘度太高可能产生的影响:流动性差,使供糊不均匀,影响浆糊对纸板的渗透,造成贴合不良;
粘度太低可能产生的影响:水分太多,干燥时间太长,纸板易发软。

两种情况各有利弊,所以对粘度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胶水生产过程当中,粘度对胶水品质的影响会有一个变化过程:
1、正常情况下,浆糊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粘度会非常缓慢地降低,因为里面的碱会发生少量的变化,造成粘度降低。

但在长时间静止状态下,粘度又会上升,因为淀粉是悬浮液,长时间的放置,淀粉就会与水产生分离,分离的那一部分粘度就会下降,沉淀的那一部分粘度就会上升。

2、当烧碱不够的时候,浆糊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粘度会逐渐降低。

因为烧碱不够,浆糊就不会再糊化,在循环过程中就会化水,粘度自然就降低。

3、当烧碱太多的时候,浆糊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烧碱在继续发挥糊化淀粉的作用,这样粘度会不断上升。

这就是粘度在碱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变化趋势,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变化趋势去调整浆糊配方。

二、糊化温度对浆糊品质的影响
糊化温度太高,消耗蒸汽多,容易因为温度不够而造成贴合不良;糊化温度太低,容易造成浆糊的胶化结块,从而增大用糊量。

糊化温度很重要,但很多人对它有认识误区,以为糊化温度越低越好。

事实上,糊化温度太低是很难控制的,除非有很好的方法。

我们知道糊化温度太高肯定是不好的,太高会影响胶水的贴合,但是夏天没有办法,夏天如果不提高糊化温度,胶水就会提早进行糊化,因为夏天外界的环境温度很高,提
早糊化就相当于糊化温度太低了,这样浆糊就容易结块,浓度就会增加,浆糊一结块,就会黏在纸板、胶辊上,使上胶量增大。

所以降低糊化温度最大的坏处就是胶水的用量提高了。

调节糊化温度最佳的工具就是烧碱。

增加烧碱用量可以降低糊化温度,减少烧碱用量可以提高糊化温度。

所以,当糊化温度与生产不匹配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碱的含量来进行工艺控制。

粉水比对浆糊品质的影响
粉水比高,用糊多;粉水比低,不利贴合。

三、浆糊的检测
由于投料的时候粉水比是固定的,所以浆糊的检测最主要的是检测糊化温度与粘度,还可以检测PH值,通过PH值可以了解烧碱的含量是不是合理,此外还有防水性方面的一些检测。

1、粘度检测:量测工具是量杯加秒表,每个工厂用的量杯不一定一样,有3号杯、4
号杯、6号杯,不同杯子开口的大小不一样,秒数不同。

用什么杯不重要,主要是测量的范围是合理的就可以,建议大家用6号杯。

单瓦机用的浆糊粘度控制在10~15秒,
贴合机用的浆糊粘度控制在15秒~20秒。

测量方法是:在量杯内盛满浆糊(约200CC)后,让浆糊从量杯的开口处(约6毫米)流出,同时按下秒表计时,至浆糊漏完时停止计时,记下时间。

这个时间就是粘度,时间越长,粘度越高,时间越短,粘度越低。

2、糊化温度检测:单瓦机的糊化温度控制在59~62℃,贴合机的糊化温度控制在56~59℃。

测量方法是:在烧杯内盛放约2/3浆糊后,用温度计搅拌浆糊,用浴水法加温(约100度的热水),至浆糊开始糊化具备粘稠性时(温度计插在胶水里能够立着不倒即可),记下温度,这个温度就是糊化温度。

四、糊化温度检测
还有其他的指标大家可以做个参考,各个工厂都有差异,比如粉水比是1:3,PH值是11±1,初粘力是600BU,防水性是24小时。

这是参考值,有条件的工厂可以去测量,没有条件测量也没关系。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tags.html?qx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