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管理策略

现代学校管理策略
现代学校管理策略

现代学校管理策略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管理要求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尊重师生,并让他们学会自我尊重

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广大校长的共识。“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

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新课程改革基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突出伦理政治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同时,强调了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

以上这些无疑要求我们在管理当中要体现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尊重。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儿童的经验,把儿童从大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的手中。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于是,节假日也不让学生休息,安排早自习、晚自习、午自习等,整天让学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而不管效果如何。这种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做法,表面上学生迫于学校及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学习,而实际上由于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他们只好在那里消极怠工。“长此下去,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能知道些什么呢?”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又不怕困难地去学习、去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

索未知领域,不可再闭门读死书了。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

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提倡“蹲下来”的教育,建立以尊重为前提,充分相信学生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做到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在教育中,我们提倡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教师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学校以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为引导,大力开展“教师形象工程建设”,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尊重学生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要求教师对学生不抱有偏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个性才能的施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然而,时下,校长们经常对教师说要“以人为本”,也就是

说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但校长在管理中是否也以教师为本,尊重了教师了呢?因此,我们的“以人为本”不但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只有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

发现优点,并让师生学会自我发现

新课程要求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学校的根本意义在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

新课程要求学生管理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

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被管理者――学生和教师的兴趣、需要、优势和长处,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创造相应的条件,营造适宜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以往一些学校管理,是让被管理者老老实实地服从、规规矩矩地做事,是让被管理者的意志得以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是让具体的工作能按部就班地得以顺利完成。中小学校的不少管理者正是这样思考的,并以此为一切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应该说,这确实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而且有时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相左的,是培养不出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

教育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对人的管理”的含义决不等于单纯的对人的“管束”“要求”和“制约”,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观念,与新课程的理念是完全不相适应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

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师生的优势,尽可能让师生感到工作学习的愉快,帮助师生将他的工作、学习建立在他的优势上。这样一来师生会做得很好,良好的结果会更加强化他的干劲,他会越干越愉快。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以师生的优势和核心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强调师生学习工作的愉悦和身心健康,真正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一种快活的、愉悦的过程。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将使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对人的尊重。

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学校领导真正成为教师创新的发现者、教师开展探索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成为教师心目中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仁者、智者。

“发现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师生学会发现,发现他人的优点,在比较中提高;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不断进步。

激励师生,并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

要顺利地实施新课改的目标,学校管理者就不能硬性地要求教师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当在管理中既为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又为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的条件和

氛围。

1.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在一个知识层次、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里,硬性的、呆板的制度管理,只会让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决不会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勃发。鉴于此,我们认为,对师生的管理,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更多地应采用暗示、认同、探讨,应致力于教师价值观的形成、文化的管理特色,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管理真正与我们所处的诗意的环境吻合一致。

我们不赞成片面强调刚性管理,而主张以德治校,以人为本,比如,在老师的考勤问题上,我们不设签到簿,而是通过营

造一个人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人人在比、学、赶、

帮、超的合作竞争中自觉地准时或提前到岗,对于家里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时间处理的,可以在不影响上课和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告知考勤负责人,在两个小时内离岗处理,不计假。这样老师在处理完个人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全身地投入工作了,不但不会把一些个人的烦恼带给学生,而且会让教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工作,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充分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个别素质不高的人,迫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逐渐被影响着、改善着。当然,我们也不是不要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仅有约束和规范功能,更有引导和激励功能),规章不仅可以规范个别素质不高的师生行为,保护大多数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师生积极、有效地工作和学习,愉快、健康地发展和成长。

2.满足师生合理需求,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传统学校管理要求教师努力去适应学校管理者的领导

风格、管理行为。学校管理者没有必要注意教师的愿望、所思及所想。

从根本上来说,需求是教师的工作源泉。教师的工作动力,无一不是由其需求引导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管理中,校长与教师之间寻求相互信任,校长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为他们提

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校长要经常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方面应及时加强培训,给予指导和提供帮助,以解决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激发他们实践探索的动力。这样,教师就更有心思关注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并实践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管理者应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管理活动,特别是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需要,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决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应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一起实现组织目标。

当然,学校领导应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晋级、评优、深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学校要通过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的满足不断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

3.在激励的环境中,让师生学会自我激励

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虽然能使师生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一般是短暂的,外在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激发师生的内驱力,即引导

师生学会自我激励,形成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是自我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这种激励能满足师生的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等,内在激励是以认同感为基础的,它对学校目标、课改目标认同,就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这种内心要求把进一步做好工作,搞好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份内应该做的事,因而自觉产生一种精神动力。这种激励的控制条件在于内部,在于师生自己的努力。它不仅能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而且能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追求更大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强化作用所延续的时间则是长久的,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百折不挠,一直保持下去。当然,外在激励由内在作基础,内在激励的产生有赖于外在激励的诱发,而内在激励一旦产生会使外在激励更为有效。

在管理中,校长就是要借用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唤起教师适度的工作危机感,让那些不思进取的教师真正懂得“今天不好好上班,明天就可能无班可上”“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要努力去找工作”。通过竞争上岗,给教师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借助这种竞争环境不断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以鞭策所有教师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促其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同时,通过制订高质量的学校发展计划来不断为教师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大显身手。从而促进教师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建立

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持久的内部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学校管理策略

浅谈学校管理 管理好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从管理的实际看:虽然健全了制度,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量化、分工到人,层层负责,但是这种枯燥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校园人文气息淡薄,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情感。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一、用先进的办学思想作指导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治校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掘起,首先得益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办学思想和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应确立科学的学校教育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是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组织者、实施者、催生者;是带领学校改革发展的首席专家。为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怎样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个问题和领导班子成员一道,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理思路、找出路,与广大教职工形成共识(此处可以提出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目标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有“量”的普及进入“质”的提升,这就需要“静下心来搞教学,潜下心来抓管理”,做好管理者应该做的事,实实在在地引领学校发展,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识组织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程。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在了解学情、勾通师情、掌握校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在建制过程中,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使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统一性;在涉及内容上,具有合法性和全面性;在发展思路上,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建章立制切不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让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问题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是把本人置于制度的管理之外,还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如果认为制度是“我”管理者制订的,是为“我”服务的,与教职工格格不入,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管理者把学校的制度当作是教职工共同财富,是育人文化,谁违反就按制度办事,自始至终,这样事情办得就会很顺,管理就会走向民主。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就是纪律,是实施教育教学、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保证。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修订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关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强化了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严明课堂纪律。建章立制,身体力行。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严于律己,一视同仁,努力创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工作氛围,倡导管理工作“人性化”,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用情感作有效呼唤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摘要: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搞好教育管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校作为教育的前沿基地,只有先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安排好教师、学生的位置、建立民主、和谐的管理模式,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学校管理方法 教育管理首先是教师的管理,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传递者、实践者。学校通过教师把学校文化传递给学生,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社会的发展培育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但这并不能代表学校教育管理已无弊端,它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育者、管理者不断改进。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做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现代学校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学校领导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力量。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其他一切工作必须服从这个中心;3、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4、学校教育管理同样具有一般管理活动自身的要求,即按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高效率、高质量、合法地开展管理活动。所以,积极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新的学校教育管理理念中的应有之义。 实行以人为本,能使学生以及教职员工意识到领导与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摆脱以往的消极被动依赖的状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及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的发挥,而且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保障学校管理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 在一个组织机构稳定的学校里,往往组织机构的程序和规则很多,很具体且常常是成文的、正规的,但也有一些非正规的、不成文的规则在发挥作用。韦伯曾描述说:“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僚体制的,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成员的行为。结构是等级性的,而且有各种角色相一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为规范。”他所描述的官僚体制,仍然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最合适的组织管理模式。因此一所学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局面。这样,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全体教师能从严格的他律逐渐转向自律,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法规政策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观念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汇报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汇报,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汇报 篇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白峰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20xx年4月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紧紧抓住此次契机,为更进一步的建设好学校、管理好学校、教育好学生、发展好教师,推进我校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实现“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根基的现代人”的现代化办学目标提供制度保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尊重教育发展规律,针对我校教育发展中基本的、重大的、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有效整合行政、学校与社会等各方力量,通过完善基本制度,健全长效机制等方式,构建思想理念先进、法规依据充分、具体运行正常、实践成效显

著的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使我校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品牌特色不断彰显,社会声誉与日俱增的现代化农村小学。 二、总体目标 1.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条例,加强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学校人文管理的水平,建立民主、科学、开放的管理机制,形成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2.现代学校民主制度建设 学校的民主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中,体现在有组织的学校活动中,体现在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也体现在学校与社区、家庭及其他成员的沟通与合作中。民主治校,即教职工依法、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学校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则,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 3.推进校务公开,有利于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功能是为了“三个发展”,即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而坚持校务公开,正是为了激发教职工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长,策略,农村]浅议农村小学校长有效管理学校的艺术与策略

浅议农村小学校长有效管理学校的艺术与策略 摘要:学校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从农村实际教学出发,注重管理艺术和策略的运用。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学校工作,以身作则,行为示范,做好教师的榜样,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深入教学第一线,做教学领头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校长;管理;艺术 我校地处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从教学条件,师资配备,办学水平等诸多方面与城镇小学相比差距较大,但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却是永远不变的永恒主题。随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它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得失,也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那么,作为农村小学的校长,如何走出一条适应农村学校特点的发展之路,从而让当地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呢? 一、校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教师学习的榜样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校长的一举一动,对教职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校长高尚的品德修养,对形成良好的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当校长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凡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要正直,胸襟要开阔,允许教师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发表不同意见,善于求同存异。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取得大家的信任。同时?校长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正确处理好与教职工的关系。要做到谦虚谨慎,甘为人下,虚心向自己的助手和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要注重自身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自己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教学管理高要求的需要。同时校长要关心教师,用情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校长与教师之间构建了融洽关系,就能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二、校长要深入课堂,作教学的领头雁 学校的中心工作始终是教育教学,这种特性就决定了校长要具有专业性,决定了校长应该懂得教学,懂得教育规律。从校长的角色看,校长首先应该是教师,作为校长就应该低下身子,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近学生,经常性地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俯下身子和教师一块听课、评课和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校长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在农村小学,我认为校长应当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普通教师,能够胜任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校长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跟教师们有共同的语言,才知道教学一线教师的甘与苦,才能和教师打成一片。同时,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一线老师的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校长要经常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与教师们一起研讨教材,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研讨中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通过深入课堂,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学校管理讲究艺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讲究艺术,要通过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来强化学校的常规管理,

中小学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中小学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教务处主任职责 1、提出各个学期课程设置、课时计划、方案,经校长审定后组织落实 2、编排各个学期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各种教学活动表。 3、做好教材、资料的订购与发行。 4、指导各级部各学科备课组工作。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组织好各类公开课。 5、组织好各类考务活动。 6、管理好学生学籍,做好学生的转学、休学、退学工作。 7、抓好实验室建设、图书阅览室的工作。 8、组织教师文化业务进修活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9、负责教师的业务考核工作,管理业务档案。 10、协调各级部教学工作、抓好音体美的教学。 11、搞好办公室的卫生工作。 12、教务处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政教处主任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制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计划,组织政教处工作人员及班主任实施落实。

2、协助校长领导班主任工作,审查班主任工作计划,定期布置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督促、考核、评定,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和经验交流,并做好总结工作,组织安排好班会、校会活动。 3、负责纪律、卫生的检查评比,做好卫生室的管理工作。 4、负责管理对学生的奖惩。组织好对“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先进集体的评选和表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执行纪律处分。 5、负责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配合团委指导学生会的工作。 6、配合教务处做好毕业生工作。 7、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家长代表座谈会,定期向校长汇报学生情况和班主任工作情况。 8、搞好办公室卫生工作。 9、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总务处主任职责 1、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对总务处所属人员实施聘任、安排、分配。 2、制定总务处工作计划和管理体制。 3、管理校产,负责学校基建、维修和校产保管,对校产要登记造册,定期检查。

学校管理理念的意义和定义

学校管理理念的意义 没有理念指引的学校管理实践,是一种“盲”;而缺乏实践的学校管理理念,则是一种“空”。如果没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的管理目标必然是片面的,管理行为必然是盲目的,学校的发展是被动的缓慢的。学校管理理念超越学校管理的实然状态而指向应然状态,会对学校管理行为产生一种超越自身、跨越现实的功能,产生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就会只局限于当时的条件或眼前的利益,受到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和摆布,使学校管理行为呈现出短期性、局部性、离散性。若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实践就会因教育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而顾此失彼,从而导致学校管理活动出现偏颇或失误,进而影响学校管理目标的达成。学校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学校管理理念影响学校管理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管理效率。 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由人、财、物和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人是最重要的,管理效率的取得,必须依靠人对这些管理要素的合理组合,而管理要素的合理组合又要求管理者具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人的管理理念是否合理,对于人的管理行为对组织管理资源的分配、管理要素的组合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管理效率的实现。一般来说,学校管理者管理理念清晰、科学、合理,他对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对象就能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充分发挥管理对象的作用;如果人的管理理念不合理不科学,那么他对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对象的组合就难以达到合理、优化的状态,如果学校对管理活动认识不清,管理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决策就有可能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学校目标的达成,浪费学校管理的资源,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 2、学校管理理念引导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管理者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总是在一定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发出的。学校管理者所形成的管理理念是管理主题主体对学校管理活动认识的客观反映,体现了管理者对管理资源,特别是人的属性的认识和对各种资源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程度的不同认识,这些不同认识将潜意识地指导管理者的具体管理实践行为。在物本管理理念下的学校管理者重视物质资源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把人看成物质设备和制度的附属品,强调物质激励;而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的学校管理者重视人的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尊重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学校管理者必须以能本管理理念为指导,重视学校成员的能力提高和自我发展。 3、理念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回顾20年来教育改革的历史轨迹,我们发现学校管理走过了一个经验治校-——理论治校——依法治校——理念治校的过程。我国现在处于理论治校和依法治校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又是理念治校的初始阶段。理念治校就是利用学校全体成员都认同的理念来引领学校的管理行为,提升学校整体文化素养,使学校管理向文化管理、柔性管理过渡,是对人本管理的升华。学校管理理念是治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思想,提升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统一全体员工的学校管理理念可以为理念治校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提升学校管理的境界。 学校管理理念的定义 所谓学校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学校管理理念是对现实学校管理的客观反映的概括和综合,是立足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应然状态而作的一种整体把握,学校管理理念变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者的理想追求,因此,学校管理理念又要超越“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 学校管理理念形成的基础——学校管理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学校管理理念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等特征。 建立在学校管理实践和学校管理规律基础之上的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作为一种“远见卓识”,反映了学校管理的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学校管理发展的思想,是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引导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的理想和观念。

学校管理策略浅谈

塑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灵魂 ---------学校管理策略浅谈 徐良平姜山大本学校 管理好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从管理的实际看:虽然健全了制度,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量化、分工到人,层层负责,但是这种枯燥的数字化管理使得校园人文气息淡薄,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情感。 一、用先进的办学思想作指导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治校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掘起,首先得益于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办学思想和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应确立科学的学校教育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是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引路人;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组织者、实施者、催生者;是带领学校改革发展的首席专家。为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怎样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个问题和领导班子成员一道,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理思路、找出路,与广大教职工形成共识,确立了“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创设和谐、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突出了“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有“量”的普及进入“质”的提升,这就需要“静下心来搞教学,潜下心来抓管理”,做好管理者应该做的事,实实在在地引领学校发

展,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识组织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带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二、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行为规范。“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程。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在了解学情、勾通师情、掌握校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在建制过程中,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使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统一性;在涉及内容上,具有合法性和全面性;在发展思路上,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建章立制切不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让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问题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是把本人置于制度的管理之外,还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如果认为制度是“我”管理者制订的,是为“我”服务的,与教职工格格不入,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管理者把学校的制度当作是教职工共同财富,是育人文化,谁违反就按制度办事,自始至终,这样事情办得就会很顺,管理就会走向民主。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就是纪律,是实施教育教学、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保证。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修订完善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多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关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强化了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严明课堂纪律。建章立制,身体力行。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率先做到。严于律己,一视同仁,努力创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工作氛围,倡导管理工作“人性化”,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切实可行的制度,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当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能够参加聊城市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提高工程培训班 的学习,聆听各大名家现场结合实例为我们释疑解惑,我感到非常的幸运。虽然时间只有一周,但受益非浅感受颇丰。在这段日子里,天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下雨、晴天、闷热、凉爽,但感受更大的是学习的气氛浓厚、温馨,收获丰硕。让我更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在校长。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具有的新理念、新思想。下面我就农村学校管理遇到的的问题及困惑谈几点心得体会,恳请各位专家同仁给予指导。 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相对滞后。现今,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给我们学校的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在部分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违反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不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和谐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缩短农村与城镇教育的差距,在学校管理层面上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清学校管理中的盲点。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重教学,轻教育 由于受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事情的结果。这一现象在我们教育界,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明显,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对教学结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从而使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其一,我们应该明白,单纯的抓教学是抓不上去的,正如专家所言,离开教育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其二,我们即使谈到教育,也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展开的,好像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为了一个好的分数一样。 现在大学中时常出现学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好多人都把眼光盯在了大学的管理上,其实这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管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造成的恶果。中学阶段过分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对学生品德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只要考试分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全由学校和家长大包大揽。学生进入了大学,中学阶段紧张的学习结束,但同时也失去了学校和家长全方位的“护理”,造成学生独自面对生活无所适从,很多的学生无法度过心理上的“断乳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合常理,甚至是自伤自残以及伤害他人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教学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问题。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努力,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才是教育的成功。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不仅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心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目的;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我们今天的教学管理中的众多失败,究其原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单纯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淡化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二)重眼前,轻发展。 学校是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人的,学校教育特有的公

校长管理理念

现代校长管理理念 尤 古 庄 镇 西 塔 庄 中 学 2008.10

现代校长管理理念 一个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校长的管理理念及行动有很大的相关。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即角色认知定位、个性品质和思维品质三个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长应从树立的管理理念。 一、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校长应树立的管理理念 1.角色定位理念 社会对校长期望的多样性以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校长社会角色的多样性,这就使得校长在管理活动中对自己的角色应该不断地进行定位,把自己固着于某一种角色的观念显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校长必须确立角色定位的理念,在不同的条件下时时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并能够按照此角色的规范和职责行事。要做到这一点,校长首先必须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有清楚的认识,这也是其进行正确角色定位的前提。 一般来说,校长要担任如下几个主要角色。首先,教师之长的角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得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亲自深入教学第一线,脚踏实地从事教学工作,是校长建立威信、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且,校长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只是校长个人素养的问题,更是直接影响师生的一种无声的人格力量。但在现实管理实践中,校长由于过多地注重自身管理者的角色而往往将教师之长的角色忽视。经笔者了解,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已不再从事教学工作,专搞管理,使自己无形中脱离了教学实践,疏远了师生,最终导

致在管理中不能作出科学、合理及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决策。其次,协调者的角色。由于学校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必然要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其它非教育部门及学生家长等多方面联系或沟通,要协调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只有做好了这些沟通及协调工作,学校才能争取广泛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为自身的顺利发展扫除障碍。因此,校长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担当起协调者的角色。再次,指导者的角色。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校长必须指导各教师的教学状况,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的过程也是对教师作出评估的过程,评估不但对教师的成绩给予一定的肯定,而且也为教师下一步的努力指明方向。最后,决策者与指挥者的角色。在学校的管理系统中,校长处于领导和决策的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校长同时也担任着决策者与指挥者的角色。 2.办学特色理念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对学校办出特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改变“千校一貌”、“万生一面”的办学状态,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凸现。有人把办学特色比作学校的灵魂,把学校有无办学特色作为衡量其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并明确提出办学特色是时代的呼唤和符合办学规律的体现。而办学特色更是校长通过管理实践体现出来的办学理念的集中概括。因此,学校特色实质上就是校长办学实现个性化的结果,正所谓

学校管理策略及有效方法

学校管理策略及有效方法(7篇) 第一篇:学校管理的创新策略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校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如学校管理思想缺少创新、学校校章对学校管理创新的约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新课改背景下要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就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转变思想、勇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学校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也更为突出教师、学生的个体发展,以促进人的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为根本,学校管理的创新也要围绕新课改背景下“以人文本”理念的发扬,通过思想创新、实践创新、民主化、开放化等策略,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学校在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中能够稳定提升,不断进步。 1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学校管理的思想创新问题 新课改下,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文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思想创新的不足仍然是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最大因素。例如,在学校管理中,一些管理者仍然崇尚“分数为本”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就容易忽略人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在新课改背景下其对学校的管理仍然保守、死板。又如,一些管理者崇尚“无为”的管理之道,认为学校管理就应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在管理上较为松懈,抱着谁也“不得罪”的心态,致使学校管理综合水平下滑,学校管理效果较差。再如,一些管理者保持“以权为本”的思想,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听话”、“照做”,不能够深入一线体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管理中只管听“领导”的,领导怎么说,管理就怎样进行,丝毫不能发挥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不能很好的协调学校的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 1.2教学管理制度问题

现代学校管理策略

现代学校管理策略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管理要求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尊重师生,并让他们学会自我尊重 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广大校长的共识。“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

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新课程改革基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突出伦理政治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同时,强调了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 以上这些无疑要求我们在管理当中要体现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尊重。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儿童的经验,把儿童从大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的手中。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于是,节假日也不让学生休息,安排早自习、晚自习、午自习等,整天让学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而不管效果如何。这种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做法,表面上学生迫于学校及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学习,而实际上由于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他们只好在那里消极怠工。“长此下去,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能知道些什么呢?”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又不怕困难地去学习、去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

浅谈中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和艺术

浅谈中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和艺术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集体是集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班级管理就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使一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进而形成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和办学特色,使整个学校都充满朝气,从而促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班级管理威信民主激励教育 班主任使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使学校领导实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使各学科教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班主任的工作就其实质来说,使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同事对学生实行管理。不过,创建一个“政治合格、成绩过硬、班风优良、纪律严明、团结有力”的优秀班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要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外,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也至关重要。本人认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民主建班,以制理班,以人为本,自主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树立教师自身威信,真心关爱班级中每个学生 教师要在学生中有威信,摆在首位的是他的事业心。教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莘莘学子,有一种信念,一种使命感。对教学,讲认真、讲责任、孜孜以求;对学生,讲付出、讲贡献、循循善诱,而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则是教师取信于学生的首要内容。所以,一个称职的教师除了有事业心外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水平和组织水平,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中,自然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 同时,应该关心爱护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如今教育是由“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所以,班主任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每个班级,学生的素质潜能千差万别,总会有好的、差的。班主任在把爱洒播到每个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爱。班主任的偏爱优秀生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在班级里,后进生即使数量不大,但影响力惊人,一个班级,可能会因为一两个后进生而弄得纪律涣散、班风日下,甚至声名狼藉。后进生也是人,他们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工作是否到位。在班级管理中,要杜绝有对优

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全)

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全) 教务处主任职责 1、提出各个学期课程设置、课时计划、方案,经校长审定后组织落实 2、编排各个学期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各种教学活动表。 3、做好教材、资料的订购与发行。 4、指导各级部各学科备课组工作。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组织好各类公开课。 5、组织好各类考务活动。 6、管理好学生学籍,做好学生的转学、休学、退学工作。 7、抓好实验室建设、图书阅览室的工作。 8、组织教师文化业务进修活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9、负责教师的业务考核工作,管理业务档案。 10、协调各级部教学工作、抓好音体美的教学。 11、搞好办公室的卫生工作。 12、教务处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政教处主任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制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计划,组织政教处工作人员及班主任实施落实。 2、协助校长领导班主任工作,审查班主任工作计划,定期布置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督促、考核、评定,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和经验交流,并做好总结工作,组织安排好班会、校会活动。 3、负责纪律、卫生的检查评比,做好卫生室的管理工作。 4、负责管理对学生的奖惩。组织好对“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先进集体的评选和表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执行纪律处分。 5、负责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配合团委指导学生会的工作。 6、配合教务处做好毕业生工作。 7、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家长代表座谈会,定期向校长汇报学生情况和班主任工作情况。 8、搞好办公室卫生工作。 9、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总务处主任职责 1、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对总务处所属人员实施聘任、安排、分配。 2、制定总务处工作计划和管理体制。 3、管理校产,负责学校基建、维修和校产保管,对校产要登记造册,定期检查。 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勤俭办学,增收节支,定期审核,公布帐目。 5、采购教学设备与办公用品,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02第二章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

章节第二章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 重点明确端正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 难点正确评价传统教育思想,批判吸收外来教育思想,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演法 教学内容 一、学校管理思想含义与作用 (一)学校管理思想含义 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对于管理的认识,开始是感性的表面的认识,当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出现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管理思想。 由于学校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介于管理和教育之间相互交叉的特殊性质,所以,学校管理思想与教育思想和一般管理思想密不可分。一方面,学校管理思想从一般管理思想那里汲取思想资源,作为自身发展的养料,而且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方法等,则成为学校管理发展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学校管理思想产生的源流和基础来自于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培养人的根本的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具体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由此不难看出,学校管理思想变革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也取决于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思想是人们对于学校管理的理性认识,包括观念、主张、理论或学说等。 (二)学校管理思想的作用 1.学校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的目标、方向具有决定作用 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管理思想虽然无形,但在管理实践中却能改变管理的面貌,决定管理的成败,影响教职工的工作方式,制约教师教育活动的方向。因此学校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的目标、方向具有决定作用。 平日学校工作中我们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其实,这首先就要看校长的学校管理思想是否端正,是否先进,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 2.学校管理思想对制订学校管理计划方略、选择管理方式、方法等,提供明确的思路和行动理念

做好学校管理体系的策略

做好学校管理体系的策略

————————————————————————————————作者:————————————————————————————————日期:

做好学校管理的策略-校长管理论文 做好学校管理的策略 宋文永 学校管理虽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猫捉老鼠”的弊端,从而实现符合人性的管理,进而达到“经营人心”的管理境界。 一、讲求效率,要事第一 现代管理学认为,时间是管理的要素之一,能否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地有效地利用好时间是衡量每个管理者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19世纪,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认为,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这也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学校里要做的事情进行轻重缓急的分类。 1.第一时间办要事,校长的时间很容易被切成小碎块,一天的时间表上往往安排着好几件事情。有时候,当你按计划做事时,很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其他事情所打断。这就需要校长想方设法集中好自己的时间,形成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整块时间。尚未集中时,要尽快推开其他事迅速集中;已经集中时,要当机立断避免为其他事所扰,必要时可关门办公,以避免整块时间被逐渐“蚕食”。 2.黄金时间办大事。所谓的黄金时间就是指比较清净、少有人干扰、心情较好、思维比较清晰的一段时间。每个校长要结合自身特点,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睡眠习惯,生活尽可能规律化,以便摸索出自己思维活动的生物钟,寻找出自己思维的黄金时间,从而利用这个时间去完成一些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而把相对容易的工作安排到其他时间去做,以提高时间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教务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教务管理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学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学校形象亦有重要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依靠教导处的科学管理。做好教导处工作,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教导主任是在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行政干部,其教育理念、业务素质、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课改的进程。下面我就如何搞好这项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教导主任工作必备的条件之一。它除了要求教导主任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外,还包括能秉公办事、实事求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具备这些,才能获得教师的尊敬和支持,才能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凝聚力。因此,教导主任作为中层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此赢得广大教师的敬信诚服。 只要教导主任真正发挥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教师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拥护和信赖你,以你为中心,团结在你周围,以你为标准,来规范、要求、约束自己,从而感到学校有希望,自我有发展。 二、发挥人际关系的协调作用 教导主任的工作特点就是涉及人员多、范围广。有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矛盾很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教导主任在工作中就要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自己的协调作用。 1、处理好教导主任与副校长、校长的关系。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校长都是教导主任的顶头上司,教务处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⑴多请示、勤汇报就很重要了。要充分利用每周班子会,很多工作安排或工作设想要有准备的拿到会上去讨论,说明也是请示、汇报的很好方式。 ⑵对校长安排的工作或形成决议的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对商议性的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会出现争执,但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学校工作中不出现失误,是值得的,也能够被明智的校长理解的。 2、处理好教导处与政教处、总务处的关系。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是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政教处的中心工作是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当然也包括要安排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因此只有沟通、协调好两处室的工作,尢其教导处主动与政教处沟通是使政教处发挥为教学保驾护航作用的前提。与总务处及时沟通是为教学一线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的前提。

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学校,是人文荟萃之地;为人师者,多属才俊之流。因此,鉴于管理对象文化素质的不同,学校管理与其他单位管理方式也不相同,盲目套用其他单位的一些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很难取得教师群体的认同,更难以收到良好效果。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和不断深化,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多元化、教师工作量的评估更加科学化,新的形势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就成为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传统学校管理的特点和缺陷 传统的学校管理以刚性管理模式为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反映了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是以“科学主义”和“经济人”、“理性人”的哲学假设为基础,理论和方法是科学主义分解、精确、逻辑和实验法则的具体运用。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注重规范。传统管理模式以规章制度为基础,学校管理者认为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凡事都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来进行处理,通过制度管人达到规范师生行为的目的。特别是对教师的管理,一般学校都对上下班制度、作业批改、科研活动、日常管理、家长反馈、学生成绩等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约束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以期实现整齐划一的效果。注重效率。传统的学校管理往往以提高教学科研效率为出发点,把学生成绩、升学率、发表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档次

等重要指标作为核定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度引导和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例如,部分高中学校,还将毕业班学生升入重点大学人数纳入到奖惩范围,甚至每升入一名清华、北大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更是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学校管理原则。注重权威。传统的学校管理属于自上而下的管理类型,制度的制定围绕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管理思路来进行,以此保证管理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落实管理制度方面,其奖罚措施的轻重也多与学校管理者的主观态度有关,明确带有“人治”的色彩,更需要通过建立管理者的权威才能实现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目的。传统的学校管理对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传统的学校管理还属于“刚性管理”的范畴,其自身也有很多不足:缺少“人本性”。“刚性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事不对人”,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但这是“刚性管理”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带来了“重制度、轻情感”的问题。无论是绩效工资的评定也好,对违反学校规定的处理也好,都明显具有“机械”色彩,没有把教师面临的具体情况考虑进去吗,例如所带班级学生的入学基础、教学设施之间的差异等。一概而论地以学生成绩论英雄,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劳动量和劳动成果,很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缺少“灵活性”。“刚性管理”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服务学校安排、遵守制度要求,不允许有“例外”情况,一旦违反了制度要求,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性后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事情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教师有其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科研思路、工作习惯,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