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珠海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0全国各市GDP排名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国各地GDP数据一览:广东江苏山东居前三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记者孙丹)随着2011年地方“两会”的渐次闭幕,各地2010年的GDP“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
纵观各地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又有3个省份(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7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
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前三甲,广东、江苏GDP总量双双突破4万亿元。
2010年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以上的省份有6个。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江西、天津和山西2010年GDP总量都突破9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准万亿俱乐部”。
从GDP 增速来看,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区市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有29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增速。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1、广东 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 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
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3、山东 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浙江 27100亿元同比增长11.8%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香洲区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香洲区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第一部分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全区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区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任务,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强化财政监督,财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预算完成情况较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有力发展。
一、2010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一)财政预算总收入。
2010年全区财政预算总收入27.52亿元,完成预算26.15亿元的105.2%,增长18.7%。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73亿元,完成预算16.34亿元的102.4%,增长14.6%;政府性基金收入1.91亿元(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82亿元);转移性收入8.87亿元(含上年结余收入0.58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4.84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28.9%,完成预算4.69亿元的103.2%,增长22.3%;地税部门组织收入9.00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3.8%,完成预算8.53亿元的105.5%,增长16.0%;其他部门组织收入2.89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7.3%,完成预算3.12亿元的92.6%,增长0.4%。
(二)财政预算总支出。
2010年全区财政预算总支出26.94亿元,完成预算26.02亿元的103.5%,增长19.3%。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9.77亿元,完成预算19.22亿元的102.8%,增长17.0%;基金支出2.06亿元(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1.91亿元);转移性支出5.11亿元。
一般预算支出主要有:1.教育支出59,834万元,完成预算58,591万元的102.1%,增长8.5%。
主要是教育系统在职人员经费及基本公用经费38,735万元,学校运作补充经费3,660万元,校园工程及设备购置等改善办学条件资金3,200万元,免费教育补贴资金3,207万元,民办学校补贴998万元等。
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名与城市(房价)排名(最新)

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名与城市(房价)排名(最新)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行前70名1、上海市14900.93亿元增长8.2% (沪)2、北京市11865.9亿元增长10.1% (京)3、广州市9112.76亿元增长11.5% (广东1)4、深圳市8201.24亿元增长10.5% (广东2)5、天津市7500.8亿元增长16.5% (津)6、苏州市7400亿元增长11% (江苏1)7、重庆市6527亿元增长14.9% (渝)8、杭州市5098.66亿元增长10% (浙江1)9、无锡市5000亿元增长11.5%(江苏2)10、青岛市4900亿元增长11%(山东1)11、佛山市4814.50亿元增长13.5% (广东3)12、武汉市4500亿元增长13% (湖北1)13、大连市4410亿元增长15%(辽宁1)14、成都市4380亿元增长10% (四川1)15、沈阳市4350亿元增长14.1%(辽宁2)16、宁波市4214.6亿元增长8.6% (浙江2)17、南京市4170亿元增长11.5% (江苏3)18、唐山市3800亿元增长11% (河北1)19、东莞市3763.26亿元增长5.3%(广东4)20、烟台市3720亿元增长12.4%(山东2)21、郑州市3365亿增长12% (河南1)22、济南市3350亿元增长12%(山东3)23、长沙市3300亿元增长14.5%(湖南1)24、哈尔滨市3258.1亿元增长13%(黑龙江1)25、石家庄市3110亿元增长11.1%(河北2)26、泉州市3002.12 增长12.5% (福建1)27、长春市2919亿元增长15%(吉林1)28、潍坊市2791亿元增长12%(山东4)29、南通市2760亿元增长14%(江苏4)30、西安市2719.1亿元增长14.5% (陕西1)31、淄博市2576亿元增长12%(山东5)32、温州市2527.88亿元增长8.5% (浙江3)33、福州市2520.69亿元增长12% (福建2)34、常州市2430亿元增长11.4%(江苏5)35、绍兴市2375.46亿元增长9.3%(浙江4)36、济宁市2280亿元增长14% (山东6)37、徐州市2220亿元增长13.5%(江苏6)38、邯郸市2220亿元增长11% (河北3)39、大庆市2120亿元增长12.1%(黑龙江2)40、临沂市2110.18亿元增长13.4%(山东7)41、鄂尔多斯2100亿元增长23% (内蒙古1)42、洛阳市2074亿元增长13% (河南2)43、东营市2060亿元增长11.8%(山东8)44、台州市2025.47亿元增长8.5% (浙江5)45、包头市2000亿元增长18%(内蒙古2)46、合肥市2000亿元增长17% (安徽1)47、威海市1970亿元增长11% (山东9)48、嘉兴市1917.96亿元增长9.3% (浙江6)49、鞍山市1915亿元增长12%(辽宁3)50、沧州市1862.5亿元增长11% (河北4)51、盐城市1860亿元增长13.5%(江苏7)52、南昌市1820亿元增长13% (江西1)53、昆明市1808亿元增长12% (云南1)54、扬州市1800亿元增长13.5%(江苏8)55、保定市1790亿元增长12% (河北5)56、南阳市1780亿元增长11% (河南3)57、金华市1765.94亿元增长9% (浙江7)58、泰安市1700亿元增长13%(山东10)59、泰州市1650亿元增长14%(江苏9)60、厦门市1619亿元增长8%(福建3)61、镇江市1580亿元增长13.5% (江苏10)62、中山市1564.43亿元增长10.2%(广东5)63、德州市1530亿元增长12%(山东11)64、呼和浩特1520亿元增长17% (内蒙古3)65、太原市1512亿元增长2% (山西1)66、吉林市1500亿元增长16%(吉林2)67、南宁市1492亿元增长15% (广西1)68、惠州市1410.40亿元增长13.2% (广东6)69、江门市1355.26亿元增长10.6% (广东7)70、聊城市1340亿元增长11%(山东12)房价排行城市新房均价(元)1 深圳市 223042 上海市201863 温州市 200504 北京市199995 杭州市 163606 三亚市 158587 宁波市114058 厦门市109439 广州市1093710 大连市 1066311 南京市 1015412 青岛市 975113 绍兴市 960714 舟山市950115 福州市 920416 珠海市919217 苏州市 874818 天津市812219 济南市 760020 泉州市 740821 南通市710522 无锡市686923 东莞市 672324 武汉市 660225 海口市 656226 台州市 650027 佛山市638228 嘉兴市 624129 哈尔滨市616230 唐山市 602231 南宁市 573432 扬州市 570033 烟台市 568034 湖州市 556435 太原市 555436 威海市 552337 昆明市550338 沈阳市 549439 惠州市 542540 重庆市540541 西安市 528742 常州市 523743 日照市512044 南昌市 509145 合肥市508546 长春市 502047 湛江市 495048 中山市 494549 秦皇岛市 487050 廊坊市482151 金华市 480052 漳州市473553 镇江市 470454 成都市 468055 郑州市 454556 鄂尔多斯市450157 兰州市442358 江门市 437259 长沙市 435760 吉林市 430061 泰州市 427062 呼和浩特市421063 贵阳市420064 石家庄市410165 北海市408066 徐州市400067 盐城市 395368 宜昌市393069 包头市391770 桂林市 3808。
关于2010年珠海市本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关于2010年珠海市本级财政决算的报告2011-08-18——2011年7月25日在珠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9次会议上珠海市财政局张松市人大常委会: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0年珠海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市财政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市委六届七次、八次会议和市人大七届五次会议有关决定决议,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较好,财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财政一般预算执行情况(一)收入情况。
2010年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23,13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6,277万元,完成预算的108.6%,同比增长19.5 %;转移性收入685,329万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1,533万元。
一般预算收入636,277万元,主要项目为:⒈国税部门组织收入地方留成部分104,466 万元,完成预算的102.6%,增长12.9%。
其中:⑴增值税90,322万元,完成预算的103%,增长11%。
其中:国内增值税72,697万元,增长14.9%;免抵调增增值税17,625 万元,下降2.7%。
增收主要是因经济回升向好,市场消费活跃。
增收的亮点主要是批发和零售业。
⑵企业所得税14,1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3%,增长27.1%。
主要是企业经济效益好转以及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带来增收。
⒉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地方留成部分309,306万元,完成预算的105.7%,增长16.3%。
其中:⑴营业税120,129万元,完成预算的107.7%,增长16.8%。
增收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行业和建筑安装业。
⑵企业所得税46,888万元,完成预算的105.6%,增长25.2%。
主要是去年基数较低、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及一次性收入等因素带来增收。
⑶个人所得税25,759万元,完成预算的101.8%,增长14.1%。
2010年广东各市GDP

广州统计局 2010年统计年鉴,2010-3-18
深圳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2011-4-25
珠海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2011-3-21
汕头统计局汕头市统计局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11-3-24
佛山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2011-3-7
韶关统计局2010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5-9
河源统计局2010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30
梅州统计局2010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23
惠州统计局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7
河源市统计局河源市2011年统计年鉴,广东各市主要经济指标广东省各市地区生产总值,2011-3-30东莞统计局201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22
中山统计局2010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3-16
江门统计局2010年江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1
阳江市统计局2010年阳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
湛江市统计局2010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
茂名统计局2010年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9
肇庆统计局2010年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3-18
清远统计局2010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8
潮州统计局潮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2-28
揭阳统计局2010年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4-25
云浮统计局2010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2-22。
201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文章来源: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时间: 2011-1-282010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下同)增长12.0%。
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00亿元,下降14.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4523.36亿元,增长14.1%;第三次产业增加值4981.55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比重为0.1:47.5:52.4。
一、工业规模再创新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下同)工业增加值4092.63亿元,增长13.8%,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规模比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增加564.86亿元;工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8211.75亿元,比危机前增加2351.64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大中型企业和股份制经济增长较快,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3374.92亿元,增长14.1%。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642.34亿元,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2206.93亿元,增长13.4%。
在工业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达2152.75亿元,增长20.4%,占工业增加值的52.6%。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8.7%,同比上升7.6个百分点。
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3.2%,提高1.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2.5%,提高8.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0%,提高3.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2%,下降0.1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8.5%,实现利税增长33.2%,利润增长40.1%,同比分别提高34.1、23.8和29.3个百分点。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4.70亿元,增长13.8%。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26.29亿元,增长17.5%;房地产开发投资458.47亿元,增长4.8%;更新改造投资187.23亿元,增长12.1%;其他投资72.71亿元,增长19.0%。
2010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1年2月25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2010中国城市GDP排名

2010中国城市GDP排名1、上海市 13698亿元增9.7% (沪)2、北京市 10488亿元增长9% (京)3、广州市 8215亿元增12.3% (广东1)4、深圳市 7806亿元增12.1% (广东2)5、苏州市 6701亿元增长13% (江苏1)6、天津市 6354亿元增16.5% (津)7、重庆市 5096亿元增14.3% (渝)8、杭州市 4781亿元增11% (浙江1)9、青岛市 4409亿元 13.5%(山东1)10、无锡市 4400亿元 13%(江苏2)11、佛山市 4300亿元 15.4% (广东3)12、宁波市 3964亿元 10.1% (浙江2)13、武汉市 3960亿元 15.1% (湖北1)14、成都市 3901亿元 12.1% (四川1)15、大连市 3858.2亿元增16.5%(辽宁1)16、沈阳市 3855亿元(辽宁2)17、南京市 3775亿元增12.1% (江苏3)18、东莞市 3710亿元(广东4)19、唐山市 3560亿元增13% (河北1)20、烟台市 3460亿元(山东2)21、济南市 3017亿元同比增13%(山东3)22、郑州市 3002亿同比增12.5% (河南1)23、长沙市 3000亿元同比增15%(湖南1)24、哈尔滨市 2800亿元增长13.2%(黑龙江1)25、石家庄市 2770亿元同比增11%(河北2)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27、长春市 2588亿元(吉林1)28、南通市 2550亿元(江苏4)29、潍坊市 2500亿元(山东4)30、温州市 2430亿元 8% (浙江3)31、淄博市 2300亿元(山东5)32、福州市 2296亿元同比增13.1% (福建2)33、绍兴市 2223亿元(浙江4)34、大庆市 2220亿元(黑龙江2)35、常州市 2200亿元 13%(江苏5)36、西安市 2190亿元同比增15.6% (陕西1)37、东营市 2065亿元(山东6)38、徐州市 2000亿元 14%(江苏6)39、济宁市 2000亿元(山东7)40、邯郸市 2000亿元 11.5% (河北3)41、台州市 1965.2亿元 10% (浙江5)42、临沂市 1958亿元(山东8)43、洛阳市 1919亿元 14.4% (河南2)44、嘉兴市 1815.3亿元 10.7% (浙江6)45、威海市 1795亿元(山东9)46、包头市 1700亿元(内蒙古1)47、金华市 1681.8亿元 10% (浙江7)48、沧州市 1678亿元 13% (河北4)49、合肥市 1664.84亿元增17.2% (安徽1)50、南昌市1650亿元14.5% (江西1)51、南阳市 1620亿元 12.5% (河南3)52、鞍山市 1608亿元(辽宁3)53、盐城市 1600亿元 13.6%(江苏7)54、昆明市 1600亿元 12% (云南1)55、扬州市 1580亿元 14%(江苏8)56、厦门市 1560亿元(福建3)57、鄂尔多斯 1560亿元 22.5% (内蒙古2)58、保定市 1534亿元 11.7% (河北5)59、太原市 1468亿元增8.1% (山西1)60、镇江市 1421亿元 13.6% (江苏9)61、中山市 1409亿元(广东5)62、德州市 1400亿元(山东10)63、泰安市 1398亿元(山东11)64、泰州市 1394亿元 14%(江苏10)65、南宁市 1300亿元同比增14.5% (广西1)66、吉林市 1300亿元(吉林2)67、呼和浩特1294亿元 17.5% (内蒙古3)68、惠州市 1280亿元 11.5% (广东6)69、江门市 1277亿元 11% (广东7)70、滨州市 1230亿元(山东12)71、茂名市1200亿元10.1% (广东8)72、聊城市1200亿元(山东13)73、岳阳市 1140.3亿元(湖南2)74、枣庄市 1100亿元(山东14)75、湛江市1050亿元(广东9)76、许昌市 1050亿元(河南4)77、常德市 1050亿元 13% (湖南3)78、廊坊市 1050 12% (河北6)79、平顶山 1050亿元(河南5)80、安阳市 1036亿元 13.1% (河南6)81、湖州市 1034.9亿元(浙江8)82、焦作市 1031亿元 15% (河南7)83、宜昌市 1026.56亿元(湖北2)84、衡阳市 1020.4亿元(湖南4)85、乌鲁木齐 1020亿元增长15% (新疆1)86、襄樊市 1020亿元(湖北3)87、漳州市 1010.01亿元(福建4)88、榆林市 1010亿元 24% (陕西2)89、珠海市 992.1亿元(广东10)90、邢台市 989亿元 10% (河北7)91、汕头市 977亿元(广东11)92、周口市 916亿元 12% (河南8)93、淮安市 910亿元 13.5%(江苏11)94、株州市910亿元 13.5% (湖南5)95、桂林市902.6亿元 12.6% (广西2)96、柳州市900.6亿元 13.2% (广西3)97、商丘市900亿元 12% (河南9)98、新乡市 886亿元 13.9% (河南10)99、信阳市 860亿元(河南11)100、赣州市 831亿元 13% (江西2) 101、兰州市 830亿元 12% (甘肃1)102、菏泽市 820亿元(山东15)103、松原市 815亿元(吉林3)104、贵阳市 813亿元 13% (贵州1)105、驻马店 812亿元(河南12)106、通辽市 802亿元 23% (内蒙古4)107、秦皇岛 800亿元 12% (河北8)108、曲靖市 787亿元 12% (云南2)109、日照市 780亿元 15.5%(山东16)110、咸阳市 764.6亿元 16% (陕西4)111、清远市757亿元 18.2% (广东12)112、连云港 750亿元 13.3% (江苏12)113、临汾市 750亿元 4% (山西3)114、芜湖市 749亿元(安徽2)115、绵阳市743亿元 4.5%(受大地震影响严重) (四川2)116、赤峰市 740亿元(内蒙古5)117、郴州市 734亿元(湖南6)118、揭阳市725.03亿元 16% (广东14)119、张家口 720亿元 13.5% (河北9)120、肇庆市 720亿元(广东13)121、宝鸡市 714亿元 15.8% (陕西3)122、营口市 703亿元 20.3% (辽宁4)123、九江市 703亿元 13.5% (江西3)124、安庆市 702.7亿元(安徽3)125、延安市 700亿元 15% (陕西4)126、德阳市 695.04亿元 1%(受大地震影响严重) (四川3)127、开封市 695亿元 13% (河南14)128、锦州市: 691亿元 16% (辽宁5)129、运城市: 680亿元 8.5% (山西2)130、宿迁市: 675.2亿元 14.6%(江苏13) 131、锦州市: 675亿元 16% (辽宁5)132、龙岩市: 672.8亿元 14.5% (福建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珠海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0年,我市经济增势良好。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2.58亿元,同比增长12.8%。
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速。
主要特点:
(一)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最大。
2010年,我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2.90亿元、658.66亿元和511.02亿元,同比增长5.5%、17.6%和7.1%。
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9.5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74.8%;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贡献率由上年的80.4%急剧下滑至24.2%。
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 2.8:52.4:44.8调整为2.7:54.8:42.5。
(二)工业生产稳步向好,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5.38亿元,同比增长18.2%,前三个季度的累计增速分别为17.9%、17.7%和17.5%。
六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474.8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7.2%。
其中,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分别增长29.8%、16.0%、20.1%、10.6%、23.0%和13.2%。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4.6%,同比增长18.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163.60亿元,同比增长45.1%。
(三)制造业投资走出低谷,商品房销售遇冷。
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1.55亿元,同比增长22.2%。
分产业看,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45亿元、124.60亿元和376.5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4%、21.5%和22.9%。
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完成投资105.58亿元,增长28.2%,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颓势;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9.51亿元,同比仅增6.6%,比上半年大幅回落53.5个百分点。
截止年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211.14万平方米,同比仅增7.0%,而竣工面积210.88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42.5%。
受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二次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居民购房意愿持续下降。
房市销售转冷,全年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2%。
(四)市场消费持续畅旺。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03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创近年新高。
旅游市场繁荣,预计全年接待过夜游客1380.53万人次,增长14.2%,增速逐月加快。
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36.2%和25.1%。
(五)市场物价持续攀升,通胀压力加大。
2010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0%,涨幅逐月攀高,通胀压力加大。
八大类商品呈“六涨二跌”态势,其中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5.3%、5.5%和5.9%,其他类商品涨跌幅度不大。
(六)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引资形势逐渐转好。
2010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434.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加快36.2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208.62亿美元,进口226.18亿美元,分别增长17.3%和15.1%。
受上年基数前低后高的影响,全年总体增速呈逐月放缓的态势。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12个,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3.7%,扭转了前三季度负增长的不利局面;而合同外资则由上年的深幅下跌68.4%转为增长167.1%,引资形势逐渐企稳向好。
(七)财政收入增势良好,信贷规模继续扩大。
2010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4.53亿元,同比增长22.8%。
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4.2%,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9.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86.8%。
一般预算支出166.41亿元,同比增长37.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48.70亿元,比年初增长30.6%,其中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82.54亿元,增长18.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72.54亿元,比年初增长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