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轴向固定

合集下载

轴承轴向定位有几种方式

轴承轴向定位有几种方式

轴承轴向定位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轴承在轴上和外壳孔内定位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作用在轴上负荷的大小和方向,轴承的转速,轴承的类型,轴承在轴上的位置等。

1、承外圈的定位轴承外圈在外壳孔内安装时,外壳体孔的内侧上一般都有占肩固定轴承的位置,另一侧用端盖、螺纹环和孔用弹性档圈等定位。

(1)端盖定位端盖定位用于所有类型的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在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端盖用螺钉定位压紧轴承外圈,端盖也可以做成迷宫式的密封装置。

(2)螺纹环定位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不适于使用端盖定位的情况下,可用螺纹环定位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此时可用于调整轴承的轴向间隙。

(3)弹性档圈定位这种定位方法所占的轴向位置小,安装拆卸方便,制造简单,适用于承受较小的轴向负荷处。

在轴承与弹簧之间加一个调整环,便于调整轴向位置。

(4)轴承外圈上带有止动槽的深沟球轴承,可用止动环定位。

当外壳孔内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加工止动档肩,或部件必须缩减轮廓尺寸时,选用这种类型。

2.轴承内圈的定位在轴上安装轴承内圈时,一般都由轴肩在一面固定轴承的位置,而另一面则用螺母、止动垫圈或弹簧档圈等固定。

轴肩和轴向固定零件与轴承内圈接触部分的尺寸,可按轴承尺寸表格所列各类轴承的安装尺寸确定。

(1)螺母定位在轴承转速较高、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情况下,螺母与轴承内圈接触的端面要与轴的旋转中心线垂直。

否则即使拧紧螺母也会破坏轴承的安装位置及轴承的正常工作状态,降低轴承旋转精度和使用寿命。

特别是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为松动配合时,更需要严格控制。

为了防止螺母在旋转过程中发生松动,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止松动的技术措施。

使用螺母和止动垫圈定位,将止动垫圈内键齿置入轴的键槽内,再将其外圈上各齿中的一个弯入螺母的切口中。

(2)弹簧档圈定位承承受轴向负荷不大、转速不高、轴既较短又在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断面为矩形的弹性档圈定位。

此种方法装卸很方便,所占位置小,制造简单。

轴承的三种固定方式

轴承的三种固定方式

轴承的三种固定方式:
答案解析:
1、两端单向固定
这种配置形式是让每个支点都对轴系进行一个方向的轴向固定。

其缺陷是:由于两支点均被轴承盖固定,故当轴受热伸长时,势必会使轴承受到附加载荷的作用,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这种形式仅适合于工作温升不高且轴较短(跨距L≤400mm)的场合。

对于深沟球轴承还应在轴承外圈与轴承盖之间留出轴向间隙C,取C=0.2~0.4 mm以补偿轴的受热伸长,由于间隙较小,图上可不画出。

对于角接触轴承,热补偿间隙靠轴承内部的游隙保证。

2、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支点游动
右端为固定支点,承受双向轴向力;右端为游动支点,只承受径向力,轴受热伸长时可作轴向游动。

3、两端游动支撑
当两支点均设计为游动支承时,轴系部件的位置必需靠其它措施定位。

轴在轴向和周向的固定方法

轴在轴向和周向的固定方法

轴在轴向和周向的固定方法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轴在轴向和周向的固定方法。

随着机械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轴的固定对于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性能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确保轴与其他部件紧密连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将主要讨论几种常见且有效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轴向固定方法、周向固定方法、比较与分析以及结论与建议。

下面将依次介绍每个部分所涵盖的内容。

1.3 目的通过研究和比较轴在轴向和周向固定过程中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了解和选择合适固定方法的参考。

无论是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还是设计新设备时,选择正确的固定方法对于机械系统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可行性建议,并展望未来相关研究方向。

2. 轴向固定方法2.1 方法一方法一是通过使用螺纹固定装置将轴固定在轴承或座标上。

螺纹固定装置包括螺纹孔和螺纹销。

螺纹孔是通过钻孔或铰削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而螺纹销则是通过旋转或打击的方式插入到螺纹孔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轴和座标之间有较大力矩传递需求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防止轴在轴向上的移动。

2.2 方法二方法二是利用键连接将轴固定在座标上。

键连接由键槽和键组成,键槽通常是沿着座标的周向方向切割出来的槽口,而键则是安装到键槽中使得轴和座标连接起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于需要较高精度和转动平稳性要求的应用场景,因为键连接可以提供更好的配合精度和刚性。

2.3 方法三方法三是利用锥面连接将轴固定在座标上。

锥面连接由锥面孔和锥柄组成,锥面孔是通过充填或冲击的方式使轴与座标接触并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高度可靠和紧密连接的情况,因为它可以提供较大的接触面积和更好的承载能力。

以上是在轴向上固定轴向固定方法的三种常见方式。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特殊情景,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应根据具体需求来进行评估,并考虑到性能、成本和便利性等因素。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2011-12-16 10:38:21| 分类:SKF轴承相关知识 | 标签:轴承轴承定位|字号订阅仅仅靠过盈配合来对轴承圈进行轴向定位是不够的。

通常,需要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对轴承圈进行轴向定位。

定位轴承的内外圈应该在两侧都进行轴向固定。

对于不可分离结构的非定位轴承,例如角接触球轴承,一个轴承圈采用较紧的配合(通常是内圈),需要轴向固定;另一个轴承圈则相对其安装面可以自由地轴向移动。

对于可分离结构的非定位轴承,例如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都需要轴向固定。

在机床应用中,工作端轴承通常从轴到轴承座传递轴向负荷来定位主轴。

因此,通常工作端轴承轴向定位,而驱动端轴承则可轴向自由移动。

定位方法锁紧螺母定位法采用过盈配合的轴承内圈安装时,通常使内圈一侧靠着轴上的挡肩,另一侧则一般用一个锁紧螺母(KMT或KMTA系列)固定(见图9)。

带锥形孔的轴承直接安装在锥形轴颈上,通常用锁紧螺母固定在轴上。

隔套定位法在轴承圈之间或轴承圈与邻近零件之间的采用隔套或隔圈,代替整体轴肩或轴承座肩是很便利的(图10)。

在这些情况下,尺寸和形状公差也适用于相关零件。

阶梯轴套定位另一种轴承轴向定位的方法是采用阶梯轴套(图11)。

这些轴套特别适合精密轴承配置,与带螺纹的锁紧螺母相比,其跳动更小且提供更高的精度。

阶梯轴套通常用于超高速度主轴,对于这种主轴,传统的锁紧装置无法向其提供足够的精度。

固定端盖定位法采用过盈配合的轴承外圈安装时,通常使外圈的一侧靠着轴承座上的挡肩,另一侧则用一个固定端盖固定。

固定端盖和其固定螺钉在一些情况下对轴承形状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轴承座和螺钉孔间的壁厚太小,或者螺钉紧固太紧,外圈滚道可能会变形。

最轻的ISO尺寸系列19系列比10系列或更重系列更容易受到此类损伤的影响。

采用大量小直径的螺钉是有利的。

应避免仅仅用3或4个螺钉,由于紧固点少,可能会在轴承座孔中形成凸起。

这将产生易变的摩擦力矩、噪声和不稳定的预负荷(使用角接触球轴承时)。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2011-12-16 10:38:21| 分类:SKF轴承相关知识| 标签:轴承轴承定位|仅仅靠过盈配合来对轴承圈进行轴向定位是不够的。

通常,需要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来对轴承圈进行轴向定位。

定位轴承的内外圈应该在两侧都进行轴向固定。

对于不可分离结构的非定位轴承,例如角接触球轴承,一个轴承圈采用较紧的配合(通常是内圈),需要轴向固定;另一个轴承圈则相对其安装面可以自由地轴向移动。

对于可分离结构的非定位轴承,例如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都需要轴向固定。

在机床应用中,工作端轴承通常从轴到轴承座传递轴向负荷来定位主轴。

因此,通常工作端轴承轴向定位,而驱动端轴承则可轴向自由移动。

定位方法锁紧螺母定位法采用过盈配合的轴承内圈安装时,通常使内圈一侧靠着轴上的挡肩,另一侧则一般用一个锁紧螺母(KMT或KMTA系列)固定(见图9)。

带锥形孔的轴承直接安装在锥形轴颈上,通常用锁紧螺母固定在轴上。

隔套定位法在轴承圈之间或轴承圈与邻近零件之间的采用隔套或隔圈,代替整体轴肩或轴承座肩是很便利的(图10)。

在这些情况下,尺寸和形状公差也适用于相关零件。

阶梯轴套定位另一种轴承轴向定位的方法是采用阶梯轴套(图11)。

这些轴套特别适合精密轴承配置,与带螺纹的锁紧螺母相比,其跳动更小且提供更高的精度。

阶梯轴套通常用于超高速度主轴,对于这种主轴,传统的锁紧装置无法向其提供足够的精度。

固定端盖定位法采用过盈配合的轴承外圈安装时,通常使外圈的一侧靠着轴承座上的挡肩,另一侧则用一个固定端盖固定。

固定端盖和其固定螺钉在一些情况下对轴承形状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轴承座和螺钉孔间的壁厚太小,或者螺钉紧固太紧,外圈滚道可能会变形。

最轻的ISO 尺寸系列19系列比10系列或更重系列更容易受到此类损伤的影响。

采用大量小直径的螺钉是有利的。

应避免仅仅用3或4个螺钉,由于紧固点少,可能会在轴承座孔中形成凸起。

这将产生易变的摩擦力矩、噪声和不稳定的预负荷(使用角接触球轴承时)。

关于轴承固定方式,组合使用的知识点整理

关于轴承固定方式,组合使用的知识点整理

轴承的固定方式一、轴承配置形式一根轴往往会需要两个支点,也就是两套滚动轴承进行支承。

而轴承配置正好解决了支点上的轴承如何对轴系进行轴向固定,以及在受热膨胀后轴承如何避免卡死的问题。

下面来讲解轴承配置的相关知识。

在进行配置前,一定要了解轴承相关的一些要点:1、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轴的膨胀、收缩。

2、轴承安装,拆卸的难易。

3、由于轴的挠曲,安装误差而造成的内圈、外圈的倾斜。

4、包括轴承在内的整个旋转系统的攻读与预紧方法。

5、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承受及传递载荷。

避免轴承卡死,了解三种典型轴承配置形式:1、双支点各单向固定这种配置形式是让每个支点都对轴系进行一个方向的轴向固定。

其缺陷是:由于两支点均被轴承盖固定,故当轴受热伸长时,势必会使轴承受到附加载荷的作用,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这种形式仅适合于工作温升不高且轴较短(跨距L≤400mm)的场合。

对于深沟球轴承还应在轴承外圈与轴承盖之间留出轴向间隙C,取C=0.2~0.4 mm以补偿轴的受热伸长,由于间隙较小,图上可不画出。

对于角接触轴承,热补偿间隙靠轴承内部的游隙保证。

2、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支点游动如下图所示,左端为固定支点,承受双向轴向力;右端为游动支点,只承受径向力,轴受热伸长时可作轴向游动。

对于固定支点,轴向力不大时可采用深沟球轴承,其外圈左右两面均被固定。

图中上半部分靠轴承座孔的凸肩固定,这种结构使座孔不能一次镗削完成,影响加工效率和同轴度。

轴向力较小时可用孔用弹性挡圈固定外圈,如图中下半部分所示。

为了承受向右的轴向力,固定支点的内圈也必须进行轴向固定。

对于游动支点,常采用深沟球轴承,径向力大时也可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如图中下半部分所示。

选用深沟球轴承时,轴承外圈与轴承盖之间留有较大间隙,使轴热膨胀时能自由伸长,但其内圈需轴向固定,以防轴承松脱。

当游动支点选用圆柱滚子轴承时,因其内、外圈轴向可相对移动,故内、外圈均应轴向固定,以免外圈移动,造成过大错位。

滚动轴承固定方法

滚动轴承固定方法
页码,1/1
滚动轴承的固定方法 滚动轴承的固定方法 滚动轴承内、外圈的周向固定是靠内圈与轴间以及外圈与机座孔间的配合来保证的。其轴向定位,根据不同的 情况选用不同的定位方法,见表5-8、表5-9。 表5-8内圈的定位
定位 简 图 元件 螺 母 用于轴承转速较高,承受较 大轴向载荷的情况,螺母与 轴承套圈接触的端面,要与 轴的旋转中心线垂直。为防 止螺母在旋转过程中松弛, 可用螺母和止动垫圈紧固 应 用 说 明 定位 元件 轴用弹 性挡圈 在轴向载荷不大,轴承转速不高, 轴颈上车螺纹有困难的情况下,采 用断面是矩形的弹性挡圈进行轴向 定位,该种方法装卸方便,占位置 小,制造简单 简 图 应 用 说 明
相关知识点: 滚动轴承的特性承的固定方法
滚动轴承的装拆
/NCourse/jxjc/courseware/jxjch-chapter5/02/08.html
2009-12-25
端面 止推 垫圈
在轴向载荷较大,转速又比 较高,轴颈上车螺纹有困难 的情况下,采用在轴端 用两螺钉定位,用铁丝防松
紧 定 套
对轴承转速不高,承受平稳径向载 荷与不大的轴向载荷的调心轴承, 在轴颈上用锥形紧定套安装,紧定 套用螺母和止动垫圈定位
表5-9外圈的定位
定位 元件 端 盖 适用于转速高,轴向载荷大 的各种向心轴承。端盖用螺 钉压紧轴承外圈,端盖上可 做成密封装置 简图 应?用?说?明 定位 元件 止 动 环 当轴承外壳孔内由于条件限 制,不能加工止动挡边,必须 缩减轮廓尺寸时,可采用轴承 外圈上带止动槽的深沟球 轴承,用止动环定位 简图 应?用?说?明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

轴承的轴向定位及几种定位方法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所占位置小,制造简单。 (3)止推垫圈定位 在轴颈较短、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在轴上和座孔内,轴承的内、外套圈作相对轴向游动。
轴承的轴向定位一般是内套圈采用轴肩定位、外套圈采用轴承座孔(或套杯)的挡肩
另外,轴承座端面和端盖法兰间的轴向间隙也应该检查。指导值为 10-15μm/100mm 轴承座孔径( 图 12)。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过盈配合的轴承内圈安装时,通常使内圈一定( 见图 9)。
带锥形孔的轴承直接安装在锥形轴颈上,通常用锁紧螺母固定在轴上。 隔套定位法 在轴承圈之间或轴承圈与邻近零件之间的采用隔套或隔圈,代替整体轴肩或轴承座 肩是很便利的( 图 10)。在这些情况下,尺寸和形状公差也适用于相关零件。 阶梯轴套定位 另一种轴承轴向定位的方法是采用阶梯轴套( 图 11)。这些轴套特别适合精密轴 承配置,与带螺纹的锁紧螺母相比,其跳动更小且提供更高的精度。阶梯轴套通常 用于超高速度主轴,对于这种主轴,传统的锁紧装置无法向其提供足够的精度。 固定端盖定位法 采用过盈配合的轴承外圈安装时,通常使外圈的一侧靠着轴承座上的挡肩,另一侧 则用一个固定端盖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用铰制孔螺栓联接,求螺栓配合F面直径
d0

F
Lmin
p
d0
4F

例:联轴器用6个普通螺栓联接。传递的扭矩
T=150N·M,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140MPa ,
f=0.15, K S 1.2 ,求螺栓小径。
F
D=150mm
D
T
横向载荷 F 2T
ZD
不滑移条件:FPf KSF
[ ]
4
1.3FQ
d12
[ ]
4
铰制
螺栓


F
d 0 2
/4



p

F d0 Lmin


p
第4章 轴与轮毂的连接和其他连接
基本要求 1、了解轴毂连接的类型、特点。 2、掌握键连接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掌握平键连接的尺寸选择和强度计算。 3、了解花键连接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
试求: 1、螺栓小径; 2、安装时预紧力
FP。
F
总工作拉力 F p . π D 2 / 4
p
工作拉力 F = F∑ = pπD 2 / 4
z
z
预紧力
FP

FQCb源自Cb CmFD
气缸螺栓连接图
例1:一横板用两个普通螺栓联在立柱上,已 知P=4000N,L=200mm,a=100mm, f=0.15,
三角形螺纹和管螺纹自锁性好,用于连接。
矩形、梯形螺纹传动效率高,用于传动。
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1. 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 2. 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 3. 减小应力集中; 4. 避免或减小附加弯曲应力; 5. 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
第3章 螺纹连接
重点 1、螺纹连接的类型及应用。 2、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螺栓组承受横向载荷、轴 向载荷和转矩三种情况。 3、普通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难点 三种载荷情况作用下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
F
FP
F
FP f
i 2
FP
i 1
连接的不滑移条件:FP f Z i K S F
FP

K S F f Zi
2、受转矩的螺栓组连接
a.用普通螺栓连接
T
ri
FP f
FP
K ST
z
f ri
i 1
FP f
连接的不转动条件:
z
FP f ri K ST
i 1
b.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
第1章 机械设计概要
基本要求 了解机器和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零
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 法和设计步骤;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 化。
第2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与耐磨性
基本要求 1、了解机械零件的载荷与应力的分类。 2、掌握疲劳曲线方程的应用。 3、掌握接触强度的概念;机器的摩擦、磨损现象。
z
Fi ri T
i 1
Fmax Fi
rmax
ri
T
ri
rmax
受载最大的螺 栓所受剪力
Fi
Fmax Fmax

Trmax
z
ri2
i 1
3、受轴向力的紧螺栓组连接
例:图示气缸盖用6个普通螺栓联接,已知气缸压力p=2MPa,
D=80mm,取 FP , 1.5F , C m 2C b , 160M Pa,
K S 1.2 , 300M Pa, 试求螺栓小径.
L
当两个螺栓水平放
P 置时的计算过程
L
P
a
a
讨论如果用普通螺栓联接,求螺栓的预紧力 FP
不滑移条件:FP f KS F
300
FP

KS F f
P
150
求普通螺栓小径
15 0
d1
1.3 4 FP

F2
F
F2 F1
1
H
F L

1
1

1
2

(1 12 1 22 )
σH σH
2
L
E1
E2
一、摩擦的分类
v
v 边界油膜 v
v
干摩擦
二、磨损
磨 损 量
边界摩擦
液体摩擦
1、磨损曲线(磨损过程)
混合摩擦
初期磨 损阶段
时间
稳定磨损阶段 剧烈磨损阶段
基本要求
第3章 螺纹连接
1、了解螺纹的基本知识——基本参数、类型及应用。
强度条件:
d1
1.3 4Fp

工作载荷计算式
载荷 横向力
轴向力
普通 螺栓
FP

K S F f zi
F F z
铰制 螺栓
F F z
转矩
FP
K ST
z
f ri
i 1
Fmax

Trmax
z
ri2
i 1
强度表达式
仅受预紧力
预紧力与工作拉力
普通 螺栓
1.3Fp
d12
螺距 p —螺纹相邻两个牙型 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不论是否同一条螺旋线)
tan np d 2

PS
P
d 2
二、螺纹特点及应用:
v arctan fv
fv

f cos β
螺旋副效率


tan tan ( v
)
螺旋副自锁条件 v
β 三角形β 300 梯形 150 矩形 =0
三、螺栓组受力分析
1. 把螺栓组承受的载荷向螺栓组的形心简化; 2. 确定螺栓组所承受的载荷(三种基本受力状态的不同
组合);(横向力,轴向力,转矩) 3. 求出在不同受力状态下,每个螺栓承受的工作载荷; 4. 对载荷进行叠加,确定每个螺栓的总工作载荷,求单
个螺栓的最大载荷,进行强度计算。
用普通螺栓连接
r
疲劳曲线(σrN—N)

m rN
N

C


m r
N0
rN ·
r
rN

r m
N0 N
N N0 ND N N
有限寿命 疲劳极限
当NC N N D
lim

rN

r m
N0 N
无限寿命
当 N ND
lim rN

r
m
N0 ND
疲劳极限
r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F
H1 H2 H
1200
第5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1、矩形花键(参数:大径D,小径d, 键宽b,键数(齿数)z)
b
Dd
定心方式:采用小径定心,定心精度高。
2.渐开线花键(模数m,齿数z,压力角α) 30 o
df
采用齿形定心,有自动定心性
(1)采用两个平键,应相隔 1 8 0 o 布置,;
(2)采用两个半圆键,应布置在轴的同一母线 上;
(3)采用两个楔键,应相隔 9 0 0 1 2 0 0 布置;
2、掌握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螺纹连接的基本类
型、结构特点及应用,了解螺纹连接预紧与防松。
3、掌握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方法。
4、掌握螺栓组连接设计——结构设计、受力分析。
5、掌握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一、螺纹的主要参数 d
d2
d2
d1
大径 d —公称直径
小径 d1 —强度计算直径
线数 n —螺纹的螺旋线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