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检定装置操作程序
铁路支距尺使用方法

铁路支距尺使用方法
铁路支距尺是用来测量铁路轨道的轨距(两条轨道中心之间的距离)的仪器。
下面是使用铁路支距尺的方法:
1. 放置支距尺:将支距尺平放在两条平行的铁路轨道上,使其两个支脚分别与轨道的两条轨道线对齐,并且支距尺的尺缘与轨道线平行。
2. 调整支距尺:使用螺丝或其他调整装置,调整支距尺的支脚位置,使其与轨道线完全对齐,并且保持支距尺稳定不动。
3. 读取测量结果:使用支距尺上的刻度,读取两个支脚之间的距离,即为铁路轨道的轨距。
4. 记录测量结果:将测得的轨距结果记录下来,可以使用铅笔或者其它合适的工具,在支距尺上或者纸上进行记录。
5. 校验测量结果: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铁路支距尺时,使用者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遵守相应的使用规范,确保支距尺的正确使用以及避免任何意外发生。
轨距尺的使用方法

轨距尺的使用方法
轨距尺是一种测量轨距(即铁路轨道两个钢轨之间的距离)的工具。
其使用方法如下:
1. 将轨距尺放置在两个钢轨之间,确保其垂直于钢轨的轴向。
2. 调整轨距尺的长度,使其两端分别与两个钢轨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3. 可以使用轨距尺上的刻度线读取轨距的数值。
通常刻度线上会标注出具体的单位,如毫米或英寸。
4. 在放置轨距尺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轨道上没有车辆通过,以免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轨距尺的准确性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对于确保铁路的安全以及车辆的平稳行驶非常重要。
因此,在使用轨距尺之前,应该确保其携带的校准证书是有效的,并且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如果不熟悉轨距尺的使用方法,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修改讲义

一、规程修订背景
2、随着铁路轨距尺检定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设 计制造技术的提升,需要调整检定规程的 相关内容,使之能够更好地指导轨距尺的 检定工作。一方面,长期以来在铁路轨距 尺检定工作中,普遍忽视了缓和曲线处有 一定坡度,而轨距尺在缓和曲线上测量超 高时是处于非直立状态这一情形。而在铁 路轨距尺的计量检定时,与其他水平仪一 样,要求在完全直立的状态下对轨距和超 高进行检定。
《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修改讲义
摘要
• 详实的讲解《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计量 检定规程的变化内容及其背景,针对检定 时应把握的事项进行重点介绍,帮助检定 人员深入了解规程,以便在执行时正确理 解和掌握规程要求。
一、规程修订背景
1 、铁路轨道的几何参数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 安全,轨距尺主要用于测量铁路轨道静态 几何参数,主要包括:轨距、查照间隔、 护背距离、水平(超高)等,同时可间接 实现扭曲(俗称“三角坑”)的测量,为 线路维修施工提供直接的技术依据。JJG 219—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以下 简称“原规程”)自实施以来,为铁路线 路几何参数的测量以及铁路轨距尺的量值 准确,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新规程的主要变化及理解 -------轨距示值误差
• 另外,也在方法上实现统一,标尺类轨距尺和 数显类轨距尺轨距示值误差均采用轨距尺检定 器对轨距全量程示值进行检定,当然在量值传 递管理上明确的前提下,(如铁路局发布文件 规定,“×××工务段只承担后续检定,首次 检定由×××承担”),对于标尺类轨距尺的 后续检定,暂时允许对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 距离示值误差等,在后续检定时可仅对其“零 位”进行检定,即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 的1 435点、1 391点和1 348点(而不是指1 435, 1 391和1 348项目)的示值误差。
TGC-1067轨距尺操作规程_轨距尺安装要求_轨距尺作业流程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TGC-1067轨距尺
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1067轨距尺
产品型号:TGC-1067
【功能特点】
1、测量准确度2级,用于测量铁路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
2、检测标准轨距线路轨道的水平(超高)、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3、采用OLED屏幕大字体显示,数据清晰直观;
4、轨距尺两端测量面采用进口大型精密平面磨床,一次性研磨完成,保证了两端测量面水平精度;
【技术参数】
轨距测量范围:1042~1102mm
超高测量范围:-136~+136mm
查照间隔范围:(1013~1033)mm
护背距离范围:(970~990)mm
超高示值最大误差:±0.3mm
轨距示值最大误差:±0.25mm
超高分辨力:≤0.05mm
适用工作环境:-40℃~60℃
【依据标准】
1、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TB/T1924-2008
2、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JJG-219-2015。
标准铁路数显轨距尺操作规程_标准铁路数显轨距尺使用说明_标准铁路数显轨距尺指导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标准铁路数显轨距尺2级产品介绍【产品介绍】联杰机电标准数显轨距尺,测量速度快,使用方便。
性能稳定,抗电磁干扰。
自带温度补偿,测量精度高,各种天气状况均可使用,是工务、工程部门理想的测量工具。
标准轨距数显轨距尺主要用于铁路线路轨距、超高、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的测量。
2级数显轨距尺,用于测量允许运行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测量准确度为2级。
【依据标准】TB/T1924-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JJG219-2015《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性能特点】1.检测标准轨距线路轨道的水平(超高)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2.大屏幕OLED显示,清晰直观准确,尤其适合户外或夜间测量;3.校准操作快捷,测量过程简单,工人易于接受;4.大容量电池,待机时间超长,便于使用;5.存储检测数据,自动进行故障判断;6.测量数据准确,长期稳定性好,数字漂移小;7.自带温度补偿,减少误差;8.整尺轻便,携带方便;按键少,操作简单。
【技术参数】1、轨距尺测量范围标准轨距(1435)测量范围:(1410~1470)mm水平(超高)测量范围:(-185~+185)mm查照间隔(1391)测量范围:(1381~1401)mm护背距离(1348)测量范围:(1338~1358)mm2【环境适应性试验】环境试验主要是在实验室内用人工方法模拟一种或多种严酷的环境,以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进行试验。
每一种新产品研发后,都需要经过严格试验,如产品能否经受住温度的剧烈变化,振动的强烈干扰,电磁兼容性,防水功能等,这些都需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环境试验。
【注意事项】1.数显轨距尺属高精密电子测量工具,使用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非专业人员严禁拆卸;2.产品使用完后,请关闭电源,不使用时,应清洁干净放在安全的地方;3.轨距尺应坚持周期检定。
铁路轨距尺检定器检定规程

铁路轨距尺检定器检定规程铁路轨距尺检定器是用来检查铁路轨道的轨距是否符合规定的测量工具。
为了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和可靠性,检定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检定规程。
1.检定器的外观检查:首先,检查器具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明显变形或破损。
同时,确认检定器的标志和铭牌是否清晰可辨,检查检定器的尺度刻度是否完整,刻度是否清晰。
2.检定器的零位校准:将检定器置于平稳的水平面上,并使用调节装置将检定器的指针调整至刻度的零位。
3.检定器的精度检测:将检定器放置在稳定的基准台上,然后以一定速度移动基准台。
记录下检定器的刻度读数和基准台移动的距离。
通过多次重复检测,计算出平均值,并计算出检定器的偏差。
4.检定器的重现性检测:将检定器放置在基准台上,进行多次重复检测,记录下每次的刻度读数。
通过比较这些读数,评估检定器在相同工况下的重现性。
5.检定器的反应速度检测:将基准台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记录下检定器指针的反应时间。
通过多次测量,求得平均反应时间。
6.检定器的环境适应性检测:将检定器放置在高温、低温、高湿度和低湿度的环境中,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同时,还需检查检定器的防尘、防水和抗震能力。
7.检定器的校准和维护:根据检定结果,对检定器进行校准和调整,使其满足规定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检定器的长期可靠性。
以上是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检定规程。
为了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和可靠性,铁路轨距尺检定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定和维护程序,才能保证检定器的正常工作,并确保铁路轨距的准确性。
轨距尺检定器操作程序

轨距尺检定器操作程序轨距尺的检定环境温度为(20±7)℃,湿度不大于85%RH。
检定前,轨距尺与轨距尺检定器和其他必要的计量器具温度平衡时间不少于2小时。
将检定器放置在稳固的台面上,旋动调整螺丝,先将检定器的纵、横向水准泡的气泡调到中心位置;打开活、固端测量板,将轨距量规轻放在检定器上,反复轻微旋动检定器手轮,使量规两端分别与检定器两个测量块的测量面轻轻接触,轴向无窜动,将检定器轨距标尺清零,取下量规,量规悬挂保存,固定好活、固端测量板,此时检定器的测量尺寸即为1435mm(同时对应1348mm、1391mm)。
将被检定的轨距尺轻放在检定器上,按规程要求对其水平、轨距、超高进行检定:1、轨距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轨距通过轨距手轮与微调螺杆进行测试(使用微调螺杆时应首先拧紧轨距锁母),从轨距尺上读取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的指示值,再读取检定器轨距标尺指示值,按规定的公式计算轨距示值误差。
将检定器锁定在轨距尺轨距测量范围内任意测量点上,再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反复测量轨距5次,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轨距重复性。
2、水平零位误差:以度轮盘为水平(超高)显示装置的轨距尺,先将其度轮盘的指示值置零,读出轨距尺水准泡单侧边缘示值,然后将轨距尺掉转180°放在检定器上,再读出轨距尺水准泡单侧边缘示值(两次读数对检定者来说都在检定器的同一端,但符号应相对于轨距尺一端保持一致),按公式计算水平零位误差。
3、超高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把检定器超高测量刃口调至与固定刃口高度相同,将超高测量尺示值置零,测试单位为“mm”。
将轨距尺放在超高测量刃口与固定刃口上,利用超高旋钮将检定器超高测量尺由零位分别调至50 mm,100 mm,150 mm,以及其他任意一非零点,轨距尺超高示值的绝对值与检定器超高测量尺示值之差即为超高示值误差。
将轨距尺掉转180°放在检定器上,用上述方法再测量一次,两次读数代数和的绝对值即为超高掉头误差。
轨检车运行检测基本操作流程

轨检车运行检测基本操作流程一、出车前准备工作1、检测准备工作根据路局下达的检测任务,编制轨检车月度检查计划,编写轨检车运行电报,经工务处审核,有关部门认可并请领导签字后到电报所发当月轨检车运行电报。
2、检测相关资料轨检车运行电报、线路基本资料(设备台帐、施工限速情况等)。
二、登车后前期工作1、车体情况检查注意:当在车下作业时,要作好安全防护,白天插红色信号旗,夜间需挂红色信号灯。
车辆停放在站场内时,还应注意邻线来车。
(1)、轨距梁检查检查连接件、紧固件有无松动;遮光罩是否完好,安装是否牢固;清理梁体杂物;清洁激光器及镜头面罩。
(2)、检查轨距梁监视摄像头、照明灯具清洁是否牢固。
(3)、车下、车顶探照灯及车顶摄像头安装是否牢固,位置是否合适。
定期清洁探照灯面罩,保持良好的照明效果。
清洁瞭望窗玻璃,保持良好的瞭望效果。
(4)、车下各类箱体盖板是否锁闭。
(5)、检查车下油箱油位,确保油量充足。
2、车内检查(1)、为配电柜控制系统供电(依次合上“电池电压”、“一般输出”两闸),启动发电机,检查其运行状况,确认正常后给车辆供电。
正常情况下,电源供电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
车上发电机启动:①、旋转控制钮,启动发电机;②、供电状态选择“供电”;③、配电柜内供电状态选择“车上”。
车下发电机启动:①、配电柜内电锁旁“电源”闸合上;②、将发电机启动选择开关置于“车上”(车上/风冷机组/车下);③、旋转钥匙启动发电机,注意预警,提醒车下作业人员;④、“电压测量”选择“风冷”;⑤、旋转旋扭,将发电机输出频率升至>50Hz;⑥、将“供电选择”开关置于“风冷”,开始供电。
(2)、空调机组启动正常情况下,空调机组控制转换开关SA2置于“自动”位,电源供电开始后,PLC控制空调机组自动进入“自动”运行,PLC根据车厢里温度传感器检出值与预先设定的“制冷”、“制暖”温度值进行比较后,进行空调机组的“自动”运转。
必要时,可按下主画面上的(空调控制)触摸开关,调出空调控制键盘,人工强制选择空调工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定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操作程序
本操作程序依据JJG219~2008《标准轨距铁路轨距尺检定规程》制订
1.清除检定部位油污、锈迹、毛刺。
2.将被检量具、标准检定器等所需检定工具放在(20±7)℃温度的室内,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2h。
3.手动、目力观察检定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
4.用相应的表面粗糙度样块检定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5. 度轮盘显示装置用1mm塞尺检查度轮盘与指针间隙,塞尺不应塞入。
6. 自搭轨面起的有效高度用深度卡尺进行检定。
7. 测量面对搭轨面的垂直度用宽座角尺及0.05mm塞尺检查。
8.两端搭轨面对其公共平面的平行度:
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两个测量块上,用塞尺检查搭轨面与检定器
测量块顶面的间隙。
9.水平零位误差:
将检定器放置在平板上,调整检定器纵,横水泡居中,然后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测量。
从轨距尺上读出并记下其水平的指示值,然后将轨距尺调转180°放在检定器上,再从轨距尺上读出并记下其水平的指示值,则水平零位误差按以下公式计算。
△SP = (p1+ p2)/2
式中:△SP——水平零位误差,mm。
p1———第一次水平指示值,mm。
p2———调转180°后的水平指示值,mm。
10.超高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检定器超高测量刃口调至固定刃口高度相同,将超高测量尺示值清零后锁上零位。
然后将检定器的纵、横向水准泡及1435mm测点对好后即可检定轨距尺的超高。
利用升降机构将检定器水平(超高)测量尺由零位分别调整至50mm、100mm、150mm,以及其他任意一非零点,将轨距尺放在水平(超高)测量刃口与固定刃口上,轨距尺水平(超高)示值的绝对值与检定器水平(超高)测量尺示值之差即为水平(超高)示值误差。
将轨距尺调转180°再放在超高测量刃口与固定刃口上,用上述方法再测量一次。
两次读数代数和的绝对值即为超高掉头误差。
11.轨距尺的重复性:将检定器锁定在轨距尺水平(超高)测量范围内任意测量点上,再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反复测量水平(超高)5次,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重复性。
12.轨距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
将检定器的纵、横向水平调好,打开两个测量块上的两个测量板,将检定器量规轻放在检定器上,反复轻微旋动检定器手轮,使量规两端分别与两个测量块的测量面轻轻接触,再将检定器轨距显示值置零。
检定方法
分别将检定器调整至轨距的1435mm(同时对应1391mm和1348mm)、从轨距尺上读取轨距、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指示值,再读取检定器轨距指示值。
数据处理方法
对于每个检定点,实际总偏差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Δi=ΔLs +ΔLsi -ΔLt
式中:Δi——实际总偏差量,mm。
ΔLs——检定器量规实际偏差,mm。
ΔLsi——第i个检定点的检定器轨距指示值,mm。
ΔLt——检定环境温度引入的修正值,点的检定器轨距指示值,ΔLt =0.015×(实际温度-标准温度)mm,(ΔLt也可通过查附录C之表C.2得到),仅适用于铝制尺身的标尺式轨距尺,mm。
于是轨距示值误差按公式计算:Δ35i=L35i-(1435+Δi)
式中:Δ35i——第i个检定点的示值误差,mm。
L35i——第i个检定点的轨距尺轨距示值,mm。
查照间隔示值误差按公式计算:Δ91i=L35i-(1391+Δi)
式中:Δ91i——第i个检定点的查照间隔示值误差,mm。
L91i——第i个检定点的轨距尺查照间隔示值,mm。
护背距离示值误差按公式计算:Δ48i=L48i-(1348+Δi)
式中:Δ48i——第i个检定点的护背距离示值误差,mm。
L48i——第i个检定点的轨距尺护背距离示值,mm。
取绝对值最大值为最终结果。
13.轨距示值重复性
将检定器锁定在轨距尺轨距测量范围内任意测量点上,再将轨距尺置于检定器上,反复测量轨距5次,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重复性。
检定结果的处理:
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轨距尺,应在标尺和度轮盘的固定螺钉上用红漆加封,填发检定证书,证书上应注明准确度等级。
不符合要求的轨距尺,填发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内部使用的轨距尺允许以检定记录表代替检定证书,并在尺身上粘贴确认合格证,确认合格证上应注明准确度等级、检定人姓名和检定日期。
检定周期
轨距尺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兰州铁路局科研技术监督所
2013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