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中线距障碍物设计安全距离

轨道中线距障碍物设计安全距离
轨道中线距障碍物设计安全距离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第7.1.12条工业企业铁路直线地段中心线至建筑物和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表7.1.12的规定。在曲线地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规定加宽。

线路中心线至建筑物和设备的距离表7.1.2

注:①建筑物和设备至铁路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在表中规定的高出轨面的距离范围以外,不应小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

②道路边缘至铁路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750mm。

③跨越铁路的立交桥涵和渡槽等的墩、台、柱类,其边缘至梯线和牵出线经常有调车人员上下车作业一侧的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应小于3500mm。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刘晓博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技术已经从引进、消化、吸收走向再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目前国外高速铁路因行车对线路、桥梁等土建工程的刚度要求严格,国外高铁桥梁中多以小跨度为主。我国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大跨度桥梁种类多、结构形式复杂。主要有混凝土连续梁、混凝土连续刚构、钢梁桥、组合体系桥梁、拱桥、斜拉桥等。文章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重点论述。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研究 引言 高速铁路上无缝道岔工况极其复杂,无缝道岔、无砟轨道、桥梁结构设计都存在诸多技术难点,成为当下制约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技术瓶颈。而今,国内科研单位对桥上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无缝道岔进行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武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得到应用。开展高速铁路桥上板式无砟无缝道岔设计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对于我国高速铁路桥上无缝道岔技术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速铁路长大桥上无砟无缝道岔结构组成和结构特点 1、结构组成 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道岔结构自上到下由钢轨、扣件系统、道岔板、砂浆垫层、底座板、滑动层、硬泡沫塑料板、加高层、剪力齿槽、侧向挡块、摩擦板、端刺等组成,岔区轨道结构高度710mm。 2、结构特点 无砟轨道结构受桥面道床板、底座板自身刚度等以及轨道平顺性对挠度变形要求,无砟轨道大跨连续梁结构跨度一般不超过130m,钢箱拱梁跨度不超过140m。有砟轨道桥面采用道渣铺垫,道床具有自身调节范围较大,适用跨度大。 百米大跨度无砟轨道桥梁受重力荷载、温度荷载影响变形大,线形控制困难。我国高速铁路暂行规定要求不同工况横向挠度控制值为6mm,竖向挠度控制值10mm,实际工况因环境条件复杂,现场施工与设计存在差别,竖向挠度控制难以严格满足规范要求。

铁路轨道曲线整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渭南临渭区油库内部铁路 铁路轨道曲线整 专业: ********** 班级: *********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 起止日期: 2013.5.2-2013.6.7

目录 第一章 (3) 绪论 (3) 第二章铁路轨道曲线调查概况 (5) 第三章铁路轨道曲线调查内容 (6) 第一节确定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6) 第二节确定调查要点 (6) 一、轨道钢轨的伤损与状态检测 (6) 二、轨道水平的调查 (7) 三、轨道高低的调查 (7) 四、曲线要点的调查 (8) 第四章铁路轨道曲线病害分析 (9) 第一节铁路轨道曲线病害进行分析 (9) 第二节铁路轨道曲线爬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 (11) 一、轨道爬行病害原因分析 (11) 二、铁路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2) 第五章铁路轨道曲整正方案研究与实践 (16) 第一节铁路轨道曲线整正方案研究 (16) 一、曲线轨距加宽 (16) 二、曲线轨距加宽的确定原则 (16) 三、根据车辆条件确定轨距加宽 (17) 四、根据机车条件检算轨距加宽 (17) 五、外轨超高的作用及其设置方法 (19) 第二节、铁路轨道曲线整正方案实践(曲线绳正法拨道) (20) 一、曲线绳正法概述 (20) 二、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 (21) 三、曲线整正的测量: (23) 四、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 (24) 五.确定缓和曲线长度 (28) 六.确定曲线主要装点位置 (28) 第三节、曲线整正计算 (29) 一、计算曲线中央点的位置 (29) 二、确定设置缓和曲线前圆曲线长度 (29) 三、确定缓和曲线长度 (30) 四、计算主要桩点位置 (30) 五、确定各点的计划正矢 (30) 六、检查计划正矢是否满足曲线整正前后两端的直线方向不变的要求 (32) 七、计算拨量 (32) 八、拨量修正 (35) 第六章、曲线整正方案实践操作: (40) 第一节、曲线整正结果计算: (40) 第二节、轨道曲线整正实践方案结论 (41) 第七章毕业设计总结 (44)

(强烈推荐)大瑞铁路路基、轨道设计及项目施工方案毕业论文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大瑞铁路K211+000--K213+000段进行路基、轨道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横断面的设计,土石方量的计算及调配,普通无缝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大理至瑞丽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项目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瑞铁路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关键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沿线各族群众期盼已久的一条致富路。 设计中首先读高程绘制横断面,进行土石方计算,第二部分无缝线路设计,进行最不利轮位计算,再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强度检算,第三部分进行无缝线路配轨、轨道设计、轨排组装计算,第四部分编写施工组织,铺轨的施工工序及其工艺。 设计成果包括路基横断面图、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等一系列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说明书和各个设计过程的相关数据。 设计所有内容都是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编写,符合《铁路轨道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符合国家标准。本设计全部设计图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计算机排版,打印出图。 关键词:土石方;无缝线路;轨道设计;铺轨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sign plan descriptions of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 and relevant design norms, Dali--Ruili railway K211 + 000-K213 + 000 sections roadbed, course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This design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subgrade cros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quantity of conditions and regulations, and ordinary seamless route design and the wri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Dali--Ruili railway, is our country long-term rail network planning of network layout and western developmental perfect new project, and also one of southwest China inbound and outbound passage of one of Burma international railwa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annel. Big red i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railway in the strategy for western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China connection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international thoroughfare construction of key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s the realization of yunnan to the sound and rapid eco-social development of a key project, is all along the anticipation of a riches gradually. Design first read elevation drawing cross conditions for calcul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seamless route design, the most unfavorable round a calculation, and then a seamless track by calculating the stability strength, and the third part of seamless track rails, orbit with design, GuiPai assembly calculation, the fourth part of writ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ts process. The design results including the roadbed cross-sectional diagram,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and so on a series of design drawings, and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each of the design process related data. All of the content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China's current related standard, writing, an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ailway track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standard requirement, conform to the state standards. This design all design drawings adopt cad drawing, computer typesetting, a printed map. key words:earth work;The Continuous welded railway;the track of design ;Laying rails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

第5章无缝线路设计 无缝线路是将标准长度的普通钢轨进行焊接,形成钢轨长度超过一定值的钢轨线路,又叫做焊接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世界上轨道结构中的一项新技术,在该项技术上世界各国正在以积极的态度竞相发展。 对于一般的铁路线路来讲,钢轨的接头往往是轨道的薄弱环节,由于轨缝的存在,列车在通过轨道时就会发生冲击和振动,并产生巨大的噪音,不但如此,钢轨受到的冲击力也会提升3倍以上。接头冲击力不但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度和旅客的舒适感,还会促使道床破坏、线路状态恶化、缩短钢轨和街头零件的使用寿命、增加额外的维修费用。伴随着现代化铁路的高速化、舒适化和环保化的高要求,在行驶速度、列车轴重和密度不断增长的今天,普通铁路无法适应现代化运输的要求。无缝线路消灭了大量的接头,具备行车平稳、旅客舒适、车辆和轨道维护费用减低、轨道与道床使用寿命延长等众多优点,是今后铁路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5.1无缝线路基本规定 1.根据《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 10015-2012),新建、改建铁路正线应采用钢轨,钢轨长度可以是25m、50m和100m,在线路中优先采用100m 长定尺钢轨。 2.无缝线路在设计时,应根据当地轨温资料,计算无缝线路的允许温升、允许温降,并考虑一定的修正量计算确定锁定轨温。在一定范围内,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应一致。 3.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及胶接绝缘接头钢轨宜与相连轨道同类型、同材质。在小半径曲线()以及大坡道地段宜采用全长淬火钢轨或高强钢轨。 4.有砟无缝线路铺设的曲线半径不宜小于500m;在小于500m半径地段铺设无缝线路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大道床横向阻力。 5.在连续长大坡道、制动坡段和行驶重载列车坡段上的无缝线路,必要时应采取轨道加强措施,连续长大坡道不宜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和有缝钢轨接头。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研究 学生姓名陈怡婷 专业班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客运方向)客运(3)班指导教师张冰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2012年4月1 日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研究

摘要 大力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公共交通体系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而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的好坏是整个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的关键。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就是:应充分结合地铁、公交站场、公路主枢纽等交通专项规划,在科学合理的布局选择的前提下规划建设集地铁、公交、长途客运、停车、出租等交通方式中几种方式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通过各种交通设施的合理布设与组合以及地下、地面与高价空间的协调利用,解决几种客运方式之间的无缝接驳,为客流、车流的便捷组织疏导提供充分的空间与有效的载体。 论文首先阐述了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涵义并将其分类,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的客运交通综合枢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对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一体化枢纽在线网上布设遗迹枢纽内部各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亮哥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线网布设方面:论文提出客运一体化枢纽布设原则、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方案形成步骤及备选节点确定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布设方案。在换乘衔接方面:论文探讨了交通方式间的换乘衔接方法,辅助设施的设计,提出了枢纽土地落实途径及政策建议,最后,运用客运一体化枢纽内部换乘衔接相关理论对东直门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进行了概念性的设计。 关键词:轨道交通、客运一体化、布设、换乘衔接、枢纽

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姓名:张小冬 学号:09231123 班级:土木0904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2012年6月9日

目录 一、简介————————————(1) 二、设计参数——————————(2) 三、设计内容——————————(5) 四、设计总结—————————(13) 五、参考文献—————————(14) 六、程序设计—————————(14)

一、简介 (一)、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及预留轨缝简介 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是把标准长度的钢轨焊连而成的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与重载、高速铁路相适应的新型轨道结构。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最佳选择,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我国铁路无缝线路的发展,近年来在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在数量上有较快增长。 无缝线路是铁路轨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效益显著,在桥梁上铺设无缝线路,可以减轻列车车论对桥梁的冲击,改善列车和桥梁的运营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这些优点在行车速度提高时尤为显著。然而铺设无缝线路是有条件的,主要是考虑气候温度的影响,因为万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对于无缝钢轨,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只有选择适当的温度(我们称为锁定轨温),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这方面的伤害。锁定轨温一般采用高于本地区的中间轨温。 (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轨道工程》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自主练习,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设计中,学以致用。 完成该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让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加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逐渐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1)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学习,了解无缝线路铺设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有较清楚的了解。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大学毕业设计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是保证列车和乘客安全,实现列车运行高效、指挥管理有序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核心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它由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组成。ATC系统自上世纪7O年代投入运至今,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为使列车控制技术经济指标更加合理,世界各国纷纷开发了先进的ATC系统,ATC系统按闭塞方式分类有三种类型:固定闭塞方式的ATC系统、准移动闭塞式的ATC系统、移动闭塞式的ATC系统。 城轨通信系统与信号系统共同完成行车调度指挥,并为城轨的其它各子系统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和时标信号。此外,通信系统是城轨交通内部公务联络的主要通道,使构成城轨交通内部的各个子系统能够紧密联系,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当然,通信系统也是城轨交通内、外联系的通道。城轨通信系统在发生灾害、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是进行应急处理、抢险救灾和反恐的主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越是在发生事故、灾害或恐怖活动时,越是需要通信联系,但若在常规通信系统之外再设置一套防灾救护通信系统,势必要增加技资,而且长期不使用的设备亦难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通信系统能为运营管理、指挥、监控等提供通信联络的手段,为乘客提供周密的服务;在突发灾害、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能够集中通信资源,保证有足够的容量以满足应急处理、抢险救灾的特殊通信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了地铁,轻轨和城市铁路等不同形式.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平稳舒适,污染小等优点。 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信号系统作为控制运行安全的核心设备,对其安全、可靠性的分析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列车检测方式、机车信号选择、设备控制方式等方

轨道普通无缝线路设计计算书

目录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 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1 二.设计资料:................................................................................. 1 三、计算步骤: (2) 3.1温度压力的计算 .................................................................. 2 3.2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度压力[]P ............................................. 5 3.3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升[]c T ? ................................................. 6 3.4根据强度条件确定允许温降[]d T ? ..................................... 6 3.5设计锁定轨温计算 .............................................................. 8 3.6设计锁定轨温 ...................................................................... 9 3.7伸缩区长度计算 ................................................................ 10 3.8无缝线路缓冲区预留轨缝计算 . (11) 3.8.1长轨条一端伸缩量长?的计算 ............................... 11 3.8.2缓冲轨一端伸缩量 缓 ?的计算 (12) 3.8.3预留轨缝的计算 ..................................................... 12 3.9防爬器设置 ........................................................................ 13 3.10长轨条布置 ...................................................................... 14 四、参考文献................................................................................... 14 附:无缝线路稳定性检算 (14)

路基上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路基上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一、设计目的和意义 中和轨温确定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铁路轨道》这门课的主要理论。本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对无缝线路设计的主要原理、方法及步骤有更清楚的了解,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与其实际应用(尤其是强度计算和温度力计算理论)。 在普通线路上,钢轨接头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由于钢轨接头的存在,列车通过时发生震动和冲击,并伴随有击打噪声,所产生的冲击荷载最大可达非接头区3倍以上。接头冲击力影响行车的平稳和旅客的舒适,并促使道床破坏、线路状态恶化、钢轨及联接零件的使用寿命缩短、养护维修费用增加。线路接头区养护维修占总经费的1/3以上;钢轨因轨端损坏而抽换的数量较其他地方大2~3倍;重伤钢轨60%发生在接头区。 无缝线路由于消灭了大量的钢轨接头,因而具有行车平稳、旅客乘坐舒适、机车车辆和轨道的维修费用少、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从节约劳动力和延长设备寿命方面计算,无缝线路比普通有缝线路可节约养护维修费用35%~75%。 二、 设计理论依据 普通无缝线路设计,主要指区间内的无缝线路设计,其主要内容为确定设计锁定轨温和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两部分。 2.1确定设计锁定轨温 由于长轨条在锁定施工过程中轨温是不断变化的,因而锁定轨温应该是一个范围,通常为设计锁定轨温±5摄氏度,困难条件下取±3摄氏度。 锁定轨温(sf T )设计计算原则为“夏天不涨轨,冬天不断轨”,所以sf T 应根据当地的轨温条件和轨道允许的升温幅度和降温幅度来确定。如下图所示:

中和轨温:[][]max min 22 s c e k t t t t t t ?-?+= +±? 1)根据强度条件确定允许的降温幅度 无缝线路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动弯盈利、温度应力及其他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不被破坏,能够正常工作。因此,要求钢轨承受的各种应力总和不超过规定的容许值[σ],即 []σσσσ≤++c t d 式中 d σ——钢轨最大动弯力,(MPa ); t σ——钢轨温度应力, (MPa ); c σ——钢轨承受的附加应力, (MPa )如桥上的伸缩应力和挠曲应力、无缝道岔基本轨附加应力、列车制动等引起的附加应力等; 本设计只考虑路基上由制动引起的附加应力,可取MPa c 10=σ; []σ——钢轨允许应力,它等于刚轨的屈服强度s σ除以安全系数K , []K s σσ=。

轨道交通毕业论文范文

浅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内容提要: 在概述国外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 提出我国城软交通的管理体制和运营 管理与机制策略两大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警惕管理体制运营管理 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轨道交通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 而 是必须具备的,当今, 有无城轨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 也已成为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之一。进人21 世纪, 各国轨道交通 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建成相当规模城轨交通的城市, 正在进一步完善 其系统, 一些国家和地方恢复了有轨电车, 如北美、欧洲旧本、澳大 利亚的一些城市; 一些认识不足或过晚的甚至走了弯路的国家和城市 重新审时度势, 纷纷作出了发展城轨交通的决策, 如泰国的曼谷、美 国的洛杉矶等城市; 已经从城轨发展中获得好处的国家, 又加大了建 设力度, 或扩大规模增加线路、或改进装备、或提高服务质量。总之, 进人21 世纪后,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 的城轨交通, 其中地铁、轻轨、市郊或城市铁路将得到迅猛发展。为 我们出行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一、世界主要城市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城轨交通的建设过程, 大致可以分为3 个阶段: 即线网规划与设 计阶段、实施与施工阶段、建成与运营管理阶段。当今世界城轨交通 运营管理中仍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方面 世界各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制形式多样, 但它们都与建设资 金来源有关, 即投资主体的不同, 就决定了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英 国伦敦的国铁和地铁是通勤运输的主要工具其中市郊铁路由国铁管理, 其管理体制是国有国营性质, 地铁和公共汽车由地方运输公司经营。 法国巴黎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地区快速铁路(R E R )和市郊铁路, 其 中R E R 由运输公司和国铁共同管理, 市郊铁路属于国铁, 其管理体 制既有国有国营,也有国铁与地方共同管理。美国纽约公共交通由地 铁、通勤铁路和公共汽车组成, 地铁由城市运输管理局经营管理, 市

无缝线路设计

无缝线路设计 发题时间:完成时间: 一、原始资料 1、铺设地点(选址方法参照说明) 3、轨枕类型 4、轨枕间距(根/km) 5、扣件类型: 6、道床类型及肩宽 7、钢轨接头螺栓扭矩值 8、道床纵向阻力值 10、轨下基础刚度( 11

12、机车及车辆类型 13、轮距列表 二、设计内容 第一部分轨道结构竖向受力计算及锁定轨温的确定1.1静力计算 1.2轨道动力响应的准静态计算 1.3动弯矩和动反力计算 1.4钢轨弯曲应力计算 1.5无缝线路稳定允许温度力和允许温升计算; 1.6设计锁定轨温的确定 第二部分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2.1钢轨基本应力检算 2.2轨枕弯矩检算 2.3道床及路基顶面应力检算;

第三部分 无缝线路结构计算; 3.1轨条长度及缓冲区的设计 3.2伸缩区长度 3.3绘制温度力分布图并标注主要位置的数值; 3.4预留轨缝设计; 三、说明 1、铺设地点的选取:学号最后一位的数字为X 2;学号倒数第二位的数字为X 1 ;学号倒数第三位的数字为X 。 3班铺设地点选择为:C 1=92-X 1X 2;4班铺设地点选择为:C 2=124-XX 1X 2 ; 2、钢轨类型的选取:横向为班级序号。 3、轨条长度及缓冲区的设计是指单元长轨条的长度和缓冲区的长度的设计。 4、轨道结构竖向受力计算,采用连续支承梁模型计算。 5、轨下截面轨枕正弯矩检算公式为21()28g d g a b M R M N mm e '?? ??=-≤ ????? 轨枕中间截面负弯矩检算公式为[]()144c d c L a M R M N m m -?? =-?≤ ??? 5、无缝线路稳定允许温度力和允许温升计算,f op =f oe =3mm,稳定时f=2mm ,安全系数k=1.25(只计算曲线的稳定条件)。 6、伸缩区及轨缝计算,采用直线地段的轨道条件;伸缩区的长度最后取为25m 的整倍数。 7、绘制无缝线路一个单元的布置图,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无缝线路轨节布置示意图 四、参考书目 1、《轨道工程》 同济大学出版社 练松良 2、《铁道工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郝 瀛 3、《铁路轨道》 中国铁道出版社 陈岳源 4、《铁路轨道》 中国铁道出版社 童大员 五、附其他参考数据 1、混凝土枕线路的钢轨点支座刚度D 值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跨座式城市单轨交通车辆 制动系统设计 专业城市轨道车辆工程 班级08级城轨1班 学生戴学宇 指导教师赵树恩 重庆交通大学 2012年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事故频繁、环境污染等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速准时、节省空间及能源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因其路线占地少,可实现大坡度、小曲率线径运行,且线路构造简单、噪声小、乘坐舒适、安全性好等优点而逐渐受到关注。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运营安全保障已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载体,由于速度快、载客量大、环境复杂,其运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车辆故障不断出现、事故常有发生,这些故障不但严重的影响到正常运营,一旦引发事故将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系统,直接影响其安全运行,为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对制动系统的设计便显得尤为关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基础制动装置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的措施之一。在分析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特点基础上, 李继山,李和平,严霄蕙(2011)《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发展趋势》[1]结合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具体类型,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踏面制动与盘形制动的优缺点, 用有限元模拟城轨车辆车轮 踏面温度场及热应力, 表明速度100 km/ h 及以上的城轨列车基础制动不适宜采用踏面制动, 指出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丁锋(2004)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一文中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形式、构成、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吴萌岭,裴玉春,严凯军(2005)在《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与思考》[3]中较为详细地回顾了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新型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并与我国自主研发适用于高速动车组的同类型制动系统作了技术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技术基础,指出国内技术与产品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系统理念、设计经验和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差距,同时指出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邹金财(2010)《一种轨道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优化及仿真》[4]利用Simulationx 仿真软件对工矿窄轨土渣车的空气制动系统的改进前以及改进方案进行仿真,在与试验真实值对比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通过对该空气制动系统优化中仿真手段应用过程的阐述,为机车车辆系统优化方法提供了参考。师蔚,方宇(2010)《城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成果报告 可参考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一、毕业设计的过程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一个月多的时间(按照学院要求,毕业设计时间为2015年10月26日---2015年11月30日)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一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这次毕业设计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新都村·彭屋、新厅、人民、窝坵、恩园五小组预留地项目--建筑设计作为我的毕业设计,非常切合我以后工作的实际,是一次非常好的演练机会。尽管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够透彻,我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设计并希望有所突破。下面就对我这次设计的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课题分析。在接到毕业设计题目后,我认真翻阅了指导老师提供的资料,对课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向老师请教了设计中的一些要点及难点。 第二,总体设计。在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以后,我自己经过多次修改终于概括出了这次设计的大体框架。 第三,资料整理。确定了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我加紧步伐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径积极查阅资料,并与一些有工程实际的前辈讨论,以达到最好的资源利用率及工作效率。 第四,课题实现。在资料准备充分后,我就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也遇到不少问题,通过和同学讨论、请教老师、以及翻阅资料等方式将问题一一解决。 第五,毕业设计成果整理。 我这次的设计大体过程就是这样。 二、毕业设计作品(产品)的特点 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

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总之,实用、安全、经济、美观是本设计的原则。设计合理可行的建筑设计方案是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 本项目规划高档、时尚的精品文化小区,使其具有优美的城市轮廓线,现代的建筑风格,和谐的空间尺度和生态形的景观环境。从住区合理的功能编排切入,铺叙恰入其份的用地分配、结构体系、交通组织、绿化系统、公建布局、空间秩序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追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整合,为住宅的高品化开发社会化管理和循序实施创造条件。设计中,道路的线型和断面从功能出发,通而不畅,结合路边绿地和广场导向住宅景观,强化形似如意的精思妙构。道路交通设计充分体现“便捷、安全”。 建筑倡导时代感与艺术性,在当前科技水平下的有机融合,融地域文化与时代进步于一炉,现代立面风格,处理明快,从整体入手细腻刻划,注重空间造型手法的变化,突出个性强调识别性和归层感,沿街立面高低错落,丰富的天际线,形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整个小区基本采用一梯二户的格式,力求功能合理面积紧凑,提高平面得房率。每户主要朝向为南向,南北通透,厅堂开敞,视野开阔,户型多样,设计合理。 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杜绝伤亡事故,轻伤事故控在1‰以内,确保杭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样板工地。在安全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明确每一成员的职责,进行具体分工,发挥各自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使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安全生产得到保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个人,并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充分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通过考核、表彰和奖励督促职工自觉学习,以提高职工自我预防事故的能力。推行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用科学的预测方法,确定生产过程的危险点,明确重点管理的“事故控制点”,采用因果图、事故树分析及PDCA 循环等管理方法,确定影响安全的重点岗位、危险点、关键因素等,依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各基层单位的安全措施必须从技术上、组织上、人员上得到保证,具体化、系统化,做到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措施自下而上层层保证。 三、毕业设计主要收获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湖南都市职业学院,还要感谢建筑工程系的所有老师,不管有没有在大学三年教过我。最后要感谢系主任和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对建筑识图、画图、CAD的具体运用、施工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建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具体过程有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消防系统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消防系统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无缝线路设计

目录 1. 设计资料 ...................................................................................................... 1 2. 计算内容 ...................................................................................................... 1 2.1. 轨道结构静力计算. (1) 2.1.1. 计算刚比系数 ............................................................................. 2 2.1.2. 计算最大静位移、静弯矩和枕上静压力 ................................. 2 2.2. 轨道强度检算 (3) 2.2.1. 计算d M ,d y ,d R .................................................................... 3 2.2.2. 钢轨强度检算 ............................................................................. 3 2.2.3. 轨枕检算 ..................................................................................... 4 2.3. 无缝线路稳定性检算........................................................................ 6 2.4. 无缝线路设计 (8)

样例无缝线路设计

第四章无缝线路设计 第一节无缝线路基本技术要求 无缝线路结构形式和锁定轨温 无缝线路的基本结构形式为温度应力式。 铺设50kg/m和60kg/m钢轨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范围,可参照由铁路局规定的《铺设无缝线路容许温度差表》。 二、无缝线路铺设地段和位置 无缝线路的铺设地段和位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1、轨下基础稳定,线路没有翻浆冒泥、下沉挤出大于15mm的冻害。 2、半径为800m以及以下的曲线地段,应尽量采用全长淬火轨或耐磨轨。 3、桥梁有浅基、孔径不足、偏心超限、载重等级不足或支座、墩台等严重病害和下承板梁上,铺设无缝线路须严格进行检查。 4、桥上铺设无缝线路,除符合下列条件者外,均应检查钢轨、墩台的受力状态、轨道防爬能力及钢轨低温断缝值等: (1)在无碴桥上,年最大轨温幅度为86~90℃地区,桥跨总长为65m及以下的50kg/m钢轨、桥跨总长为100m及以下的60kg/m钢轨;年最大轨温幅度为85℃及以下地区,桥跨总长为200m及以下的50kg/m钢轨、桥跨总长为165m及以下的60kg/m钢轨。 (2)在有碴桥上,跨度为32m以下(包括单跨和多跨)、桥全长在无缝线路固定区内、年最大轨温幅度超过80℃的地区,桥上应铺设混凝土枕或木枕分开式扣件。 5、在隧道长度为1000m及以上时,铺设无缝线路宜将隧道内单独铺设一段长轨,伸缩区设于隧道洞口内方,缓冲区尽量设置在隧道洞口外。隧道长度小于1000m,可不单独铺设。 三、无缝线路结构组成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包括固定区、伸缩区和缓冲区。

1、伸缩区长度根据计算确定。 2、固定区为长轨减去两端伸缩区的长度。每段长轨的长度,应根据线路情况和施工条件决定,原则上应与自动闭塞区段的长度一致。如受条件限制,固定区也不应短于50m。 3、缓冲区一般由2~4节标准轨或厂制缩短轨组成,有绝缘接头时为4节。 四、缓冲区和伸缩区的设置 缓冲区应设在下列地点: 1、两段长轨之间; 2、道岔与长轨之间; 3、自动闭塞和轨道电路地段的绝缘接头,一般应不止在缓冲区的中间; 4、其他必要的地点。 缓冲区和伸缩区不得设置在平交道口和不作单独设计的无碴桥上,不宜设在曲线上。困难条件下,缓冲区尽量避免设在缓和曲线上。 五、缓冲区钢轨接头 缓冲区钢轨接头,应采用10.9级高强度接头螺栓及平垫圈,接头螺栓扭力矩应达到900N·m。 缓冲区轨缝尺寸,应根据计算确定。 六、工厂焊接长钢轨 工厂焊接长轨条,可采用接触焊,、或气压焊,按经批准的工艺标准进行焊接。焊接成的长轨,必须严格检查,不得有硬弯,以1m直尺测量,其矢度不超过0.5mm,对每个焊缝应按照焊接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进行外观及探伤检验,填写焊接记录等技术资料。 七、工地焊接长钢轨 长轨联合接头的焊接,应尽量使用移动式气压焊。用铝热焊时,气温不得低于0℃,焊接后须经探伤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接有必须重焊。 联合接头应成对接,相错不大于100mm,距桥台挡碴墙不小于2m,并不得置于道口及无碴桥上。铝热焊缝距轨枕边缘不得小于40mm。 八、两股长轨锁定轨温 铺设无缝线路时,左右两股长轨的锁定轨温应基本相同,如不同时,不得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客流量大,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运营管理的难度较大,因而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降低运营中安全事故的社会危害性,已成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安全管理模式发展研究入手,分析了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四种安全管理模式的风险控制水平。并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 本文将安全系统理论、安全风险学、持续改进及安全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融入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根据安全管理模式设计理论,从安全管理的宏观指导、结构分析、操作方式三个层湎出发,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该模式将运营管理分解为计划、实施、校验、评审四个单元。并依据理论维、目标维、控制维的不同需求提出上诉四个单元的基本管理要素。各要素在总体方针的指导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套结构化动态管理体系。 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各要素的实施流程以及体系进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安全管理模式 目录 1 绪论 (3) 1.1研究背景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国外研究现状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