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重点概括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①物理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
②化学性能(如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等)。
③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④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的概念: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3、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性a)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强度的大小用应力来表示。
b)根据载荷作用方式不同,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扭强度等。
一般情况下多以抗拉强度作为判别金属强度高低的指标。
4、金属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的几何形式和尺寸的变化称为变形。
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5、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塑形变形。
在载荷不增加或略有减小的情况下,试样还继续伸长的现象叫做屈服。
屈服后,材料开始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
Fs称为屈服载荷6、sb:强化阶段:7、随塑性变形增大,试样变形抗力也逐渐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或称加工硬化)。
Fb:试样拉伸的最大载荷。
8、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载荷不增加(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
用符号σs表示,计算公式:σs=Fs/So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可用规定残余伸长应力表示,计算公式:σ0.2=F0.2/So9、(2)抗拉强度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用符号σb表示。
计算公式为:σb=Fb/So10、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塑性由拉伸试验测得的。
常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率表示。
11、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称为伸长率。
用δ表示:计算公式:δ=(l1-l0)/l0×100%断面收缩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缩率。
用ψ表示12、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硬度。
金属力学性能

钢材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7 有色金属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8
钢材的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σ-1 = (0.45~0.55)σ b
1943年美国T-2油轮发生断裂
1.2 金属的工艺性能
• 金属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是否易于加 工成形的能力。
1、铸造性能:金属及合金在铸造工艺中获得优良铸件 的能力称为铸造性能。主要指标有流动性、收缩性和 偏析倾向等。
塑性指标不直接用于计算,但任何零件都需要一定
塑性。防止过载断裂;塑性变形可以缓解应力集中、 削减应力峰值。
硬度
硬度 是指材料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布氏硬度HB • 常用测量硬度的方法 洛氏硬度HR
维氏硬度HV
(1)布氏硬度 HB
布氏硬度计
(1)布氏硬度 HB
适用范围: ❖ <450HBS; ❖ <650HBW;
应 力
• 定义 :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 金属受拉伸载荷或压缩载荷作用时,其横截面
积上的应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 σ——应σ力= F(/SMP a) ;FS
F——外力(N);
S ——横截面积(mm2)。
拉伸图
• 拉伸试样
按照国家标准(GB/T 228-2002)常用的拉 伸试样图:
这一 晚,有 约。 从茶 山行开 始,她 隐约觉 得,他 选择这 一组, 是因为 她。 而 晚 上 他 约 的人, 是她? 她有一 个瞬间 ,闪过 不去的 念头, 实在是 很累很 累了。 不 去 , 就 不 会再遇 ,缘分 也就生 出间隙 ,擦肩 而过。 但是, 她也很 想知道 ,那是 不 是完完 全全的 一种错 觉。 事实 上,当 然是去 了。 她才 下车就 吐了一 地, 她 都 还 坚 持 。她有 什么理 由拒绝 。大家 对他的 印象, 自然都 极好。 他 绅 士 的 为 她们打 开车门 ,发动 车子对 她们说 ,开始 想带她 们喝茶 ,后来 因为还 有朋友 约, 所 以 , 带 他 们到了 歌厅, 都好, 是她们 都喜欢 的。 她 不 能 喝酒 ,还是 喝了很 多 , 热 热 闹 闹的性 格,总 是担心 冷场, 有时候 ,有事 没事的 热闹。 还好, 他一直 坐 在 她 身 边 ,对她 的关心 ,一点 没有掩 饰。 那 一 刻 ,总 觉得, 在他的 眼里, 只 有 她 , 这 难道真 的是, 一种错 觉。 他 给 她 倒了 牛奶, 她第一 时间递 给了同 伴 , 爱 的 传 递不过 如此, 你关心 我,我 关心着 身边的 伙伴, 因为关 心,像 了半个 主 人。 呵护 ,因为 懂得。 总 之,感 觉不同 。不然 ,早走 的人, 应该是 她, 很 累 很 累 。 事 实 上 , 玩高兴 了。 当 那 个 女子 ,唱《 相见恨 晚》, 她就觉 得 , 她 们 会 喜欢同 样的歌 ,约那 个女子 同唱一 曲,那 个女子 说,唱 《趁早 》吧,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制造中使用的材料品种很多,为了正确使用材料,并把它加工成合格的工件,必须掌握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为保证工件正常工作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是设计机械零件时选材的重要依据。
这些性能指标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第一节刚度、强度、塑性刚度、强度和塑性是根据试验测定出来的。
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图1-1a),然后把试样装在试验机上施加静拉力,随着拉力的增加试样逐渐变形,直到拉断为止(图1-1b)。
将试样从开始到拉断所受的力F 及所对应的伸长量ΔL绘制在F—ΔL坐标上,得出力一伸长曲线。
低碳钢的力一伸长曲线如图1—2所示。
从图1—2可知,在OE 阶段,试样的伸长量随拉力成比例增加,若去除拉力后试样恢复原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超过E 点后,若去除拉力试样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尚有一部分伸长量保留下来,这部分保留下来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当拉力增加到F s 时,力一伸长曲线在S 点呈现水平台阶,即表示外力不再增加而试样继续伸长,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该水平台阶称为屈服台阶。
屈服以后,试样又随拉力增加而逐渐均匀伸长。
达到B 点,试样的某一局部开始变细,出现缩颈现象。
由于在缩颈部分试样横截面积迅速减小,因此使试样继续伸长所需的拉力也就相应减小。
当达到K 点时,试样在缩颈处断裂。
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经历了弹性变形、弹一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F —ΔL 曲线与试样尺寸有关。
为了消除试样尺寸的影响,把拉力F 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A0,得出试样横截面积上的应力,同时把伸长量ΔL 除以试样原始标距L 0,得到试样的应变LL ε∆=0F A σ=σ—ε曲线与F —ΔL 曲线形状一样,只是坐标不同。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1章工程材料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等)和化学性能(耐蚀性、抗氧化性等)。
工艺性能是金属材料从冶炼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适应各种加工工艺(如:铸造、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热处理等)应具备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能。
1.1.1 强度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一般可以通过金属拉伸试验来测定。
1.拉伸试样图1.1.1拉伸试样与拉伸曲线2.拉伸曲线拉伸曲线反映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直到拉断时的力F时,拉伸曲线Op为一直线,即试样的伸长量与载荷学特性。
当载荷不超过p成正比地增加,如果卸除载荷,试样立即恢复到原来的尺寸,即试样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载荷在Fp-Fe间,试样的伸长量与载荷已不再成正比关系,但若卸除载荷,试样仍然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故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当载荷超过Fe后,试样将进一步伸长,但此时若卸除载荷,弹性变形消失,而有一部分变形当载荷增加到Fs时,试样开始明显的塑性变形,在拉伸曲线上出现了水平的或锯齿形的线段,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当载荷继续增加到某一最大值Fb时,试样的局部截面缩小,产生了颈缩现象。
由于试样局部截面的逐渐减少,故载荷也逐渐降低,试样就被拉断。
3.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 弹性极限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符号σe 表示:(2) 屈服强度金属材料开始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称为屈服强度在拉伸试验中不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无法确定其屈服点。
所以国标中规定,以试样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材料承受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并以符号σ0.2 表示。
1.1.2 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塑性。
中职金工实训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剖析

教案二【教学组织】1.提问5分钟2.讲解75分钟3.小结5分钟4.布置作业5分钟【教学内容】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为保证机械零件或工具正常工作应具备的性能,即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制造机械零件或工具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也就是金属材料采用某种成形加工方法制成成品的难易程度。
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等。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一、力学性能的概念●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又称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
●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导致物体内部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σ(N/mm2或Mpa)。
●应变є是指由外力所引起的物体原始尺寸或形状的相对变化(%)。
二、拉伸试验过程分析●拉伸试验是指用静(缓慢)拉伸力对试样进行轴向拉伸,通过测量拉伸力和伸长量,测定试样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的试验。
圆柱形拉伸试样分为短圆柱形试样和长圆柱形试样两种。
长圆柱形拉伸试样L0=10d0;短圆柱形拉伸试样L0=5d0。
●在进行拉伸试验时,拉伸力F和试样伸长量△L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力-伸长曲线。
a)拉伸前 b)拉断后图1-1 圆柱形拉伸试样图1-2 退火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完整的拉伸试验和力一伸长曲线包括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变形强化阶段、颈缩与断裂四个阶段。
三、强度●强度是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或规定残余伸长强度)、抗拉强度等。
1.屈服强度和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屈服强度是指拉伸试样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拉力(或载荷)不增加(保持恒定)仍然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洛氏硬度 HR ( Rockwll hardness ) 1、测量原理
10HRC≈HBS
洛氏硬度测试示意图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维氏硬度 HV
1、测量原理: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表示方法: 符号HV。标注时,硬度值写在符号之前,如666HV
3、特点: 维氏硬度试验的测试精度较高,测试的硬度范围大,被测试样的厚度 或表面深度几乎不受限制(如能测很薄的工件、渗氮层、金属镀层等)。 但是, 维氏硬度试验操作不够简便,试样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故在生 产现场很少使用。
抗拉强度为设计机械零件和选材的主要依据。
σe σs σb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疲劳强度
工程上规定,材料经无数次重复循环(交变)载荷作用而不发生 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表示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 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钢材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7 有色金属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8
主要指标: 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硬度。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强度
按照载荷的性质,金属材料的强度有静强度、疲劳强度和 冲击强度。一般意义上的强度是指静强度。
(一)强度 一、拉伸试验
1.拉伸试样 标准试样(按GB/T6397-1986规定) 常用圆截面拉伸试样 : 长试样:L0=10d0 短试样:L0=5d0
钢铁材料的疲劳曲线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疲劳的危害:
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

第一节 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如电导性、热导性等)、化学性能(如耐蚀性、抗氧化性等)。
所谓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它是机械零件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
常用的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等。
一、刚度定义:工程上,指构件或零件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计算:等于材料弹性模量E 与零构件截面积A 的乘积。
零构件发生过弹性变形的原因是刚度不足;金属和合金的弹性模量不能通过合金化和热处理、冷变形等方法改变;提高零构件刚度方法是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
二、强度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由于所受载荷的形式不同,金属材料的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有些金属材料,如高碳钢、铸铁等,在拉伸试验中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所以国标中规定,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
三、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塑性也是通过拉伸试验测得的。
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伸长率 : %10000⨯-=l l l k δ 长试样和短试样的伸长率分别用δ10和δ5表示,习惯上δ10也常写成δ。
(2)断面收缩率 :%10000⨯-=S S S k ψ四、硬度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它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HB=S F ⨯102.0=DhF π⨯102.0 用淬火钢球作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S 表示,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值小于450的材料;用硬质合金球作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W 表示,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值450~650的材料。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一)

(2)拉伸机
万能材料试验机
a) WE系列液压式 b) WDW系列电子式
(3)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视频1
(a)试样
(b)伸长
(c)产生缩颈
(d)断裂
拉 伸 试 样 的 颈 缩 现 象
拉伸试验视频1回顾
2、低碳钢拉伸曲线
OA' 弹性变形阶段 A'ABC 屈服阶段 CD 强化阶段 DE 缩颈阶段
脆性材料的拉伸曲线(与低碳钢试样相对比)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又称为机械性能,是指金属
在外力作用下所反映出来的性能。 具体的说就是金属材料在受到拉伸、压缩、弯曲、 扭转、冲击、交变应力时,对变形与断裂的抵抗能力。
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形状和尺寸变化,称为 变形。
外力去处后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外力去处后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Fs s ( MPa) Ao
式中Fs——试样产 生屈服时所承受的最大 载荷,N ; Ao——试样原始截 面积,mm2。
对于高碳淬火钢、铸铁等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没 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无法确定其屈服强度。 国标GB228-2002规定,一般规定以试样产生 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该材料的屈服强度, 称为条件屈服强度,用σr0.2表示。
强度 塑性 硬度 韧性 疲劳强度
复习巩固
1、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哪些指标? 2、什么是强度?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是什么?
强度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 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复习巩固
1、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哪些指标? 2、什么是强度?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是什么? 3、设计零件主要依据哪种强度指标?
练一练:举几个日常生活中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材料的力学性能
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如电导性、热导性等)、化学性能(如耐蚀性、抗氧化性等)。
所谓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它是机械零件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
常用的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等。
一、刚度
定义:工程上,指构件或零件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计算:等于材料弹性模量E 与零构件截面积A 的乘积。
零构件发生过弹性变形的原因是刚度不足;金属和合金的弹性模量不能通过合金化和热处理、冷变形等方法改变;提高零构件刚度方法是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
二、强度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由于所受载荷的形式不同,金属材料的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有些金属材料,如高碳钢、铸铁等,在拉伸试验中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所以国标中规定,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
三、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塑性也是
通过拉伸试验测得的。
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伸长率 : %10000⨯-=
l l l k δ 长试样和短试样的伸长率分别用δ
10和δ5表示,习惯上δ10也常写成δ。
(2)断面收缩率 :
%10000⨯-=
S S S k ψ
四、硬度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它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HB=S F ⨯102.0=Dh
F π⨯102.0 用淬火钢球作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S 表示,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值小于450的材料;用硬质合金球作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W 表示,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值450~650的材料。
布氏硬度压痕大,试验结果比较准确。
但较大压痕有损试样表面,不宜用于成品件与薄件的硬度测试,而且布氏硬度整个试验过程较麻烦。
(2)洛氏硬度 HR=N-S
h 常用的洛氏硬度是HRA 、HRB 和HRC 三种。
(3)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也是根据压痕单位表面积上的载荷大小来计算硬度值。
所不同的是采用相对面夹角为136°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作压头。
维氏硬度适用范围宽(5~1000 HV),可以测从极软到极硬材料的硬度,尤其适用于极薄工件及表面薄硬层的硬度测量(如化学热处理的渗碳层、渗氮层等),其结果精确可靠。
缺点是测量较麻烦,工作效率不如洛氏硬度高。
五、冲击韧度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
物理意义:试样在冲断时单位横截面积上所消耗的冲击功A K ,单位为J/cm 2。
a K 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
应用:
(1)评价材料冶金质量和锻造及热处理的缺陷(因其对材料中的缺陷比较敏感),与屈服强度结合用于一般零件抗断裂设计。
(2)低温冲击试验,测量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T K 。
T 〉T K 为韧性断裂,不希望材料在T K 温度以下工作。
a K 值一般不直接用于计算,只作参考。
因为不同材料的a K 值可以是相同的。
六、 疲劳强度
零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长时间工作,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
七、断裂韧性
材料抵抗内部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称为断裂韧性。
应力场强度因子:K I = Y a σ(MN/m 3/2
) 式中,Y 是系数;σ为名义外加应力;α为裂纹的半长。
随σ或α的增加,K I 增加,当K I 增大到某一定值时,裂纹便失稳扩展,材料发生断裂。
这个K I 的临界值就是裂纹扩展的阻力,称为断裂韧度。
K Ic = Y c c a 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