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散文

合集下载

把三峡改写成写景散文300字

把三峡改写成写景散文300字

把三峡改写成写景散文300字
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我曾有幸亲身造访这座令人心醉神迷的美景,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

站在三峡大坝上,我俯瞰着奔腾的长江,它像一条勇往直前的巨龙,滚滚流淌而来,喧嚣而壮观。

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微风吹拂,水波粼粼,宛如一幅波光粼粼的画卷。

远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沿江两岸,绿树成荫,山峦起伏,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夜晚,三峡灯火辉煌,宛如星空坠落凡间。

大坝上的彩灯熠熠生辉,像一道华丽的彩虹横跨长江,将整个三峡装点得如诗如画。

沿江两侧的小镇点缀着灯光,犹如明珠般闪耀。

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神秘的图画。

夜晚的三峡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在三峡游船上漫游,我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感受着江水的柔情蜜意。

船行至巫山,只见峰峦耸立,云雾缭绕,如同一座巍峨的屏障。

船行至瞿塘峡,只见峡谷陡峭,峭壁如刀削斧劈,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风。

船行至西陵峡,只见峡道宽阔,水势湍急,仿佛进入了一个惊险刺激的世界。

三峡,是一座神奇而壮丽的自然奇观。

它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秀美的
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三峡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让人心旷神怡。

它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关于三峡的散文

关于三峡的散文

关于三峡的散文三峡,这是中国大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我站在长江之畔,望着那浩浩荡荡的水流,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初见三峡,我被它的壮丽所震撼。

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

江水滚滚东流,激起层层浪花,发出轰鸣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不仅是对三峡的描绘,更是对我此时心境的最好诠释。

我走进了三峡的深处,来到了一个名叫“巫峡”的地方。

这里的水面宽阔,江水碧绿如玉,两岸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巫峡里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每当清晨和黄昏时分,都会有许多游客前来祈福。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人们的祈祷声和江水的轰鸣声,心中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

在三峡的旅途中,我还游览了许多其他的景点。

有被称为“天下雄关”的瞿塘峡,有以奇石怪树闻名的神农溪,还有风景秀丽的白帝城。

每一个地方都让我流连忘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

三峡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壮丽和雄伟,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

这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遗迹,听到了许多古老的故事和传说。

这些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三峡的旅程中,我还品尝了许多美食。

有鲜美的鱼虾、香辣的火锅、还有独特的三峡特色小吃。

这些美食让我对三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峡之旅结束了,但它的美丽和魅力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这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安宁,也找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再见,三峡!我会永远记住你的美丽和魅力!。

散文:长江三峡游记

散文:长江三峡游记

柑橘树开花时节,我有幸乘涪洲30号游船,饱览长江三峡风光。

4月25日19点,游船离开重庆朝天门码头。

次日,游览丰都的平都山鬼城和忠县的石宝寨之后,船停泊奉节上游江边过夜。

天亮起航,7时许船靠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码头。

白帝城是东汉初公孙述筑城,三国时蜀汉先生刘备兵败至此,病死前在此将刘禅托给诸葛亮,现城内塑有刘备托孤的腊像。

白帝城是瞿塘峡峡口。

入峡处两岸悬岩陡立,高耸入云。

临江一侧峭壁千仞,宛若刀削,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昂首仰望,云天一线,如同两扇大门洞开,形成“夔门”。

右岸峭壁上刻有“夔门天下雄”五个苍劲大字。

船行至此,确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江面窄处不及50米,又是上游江水经此门入峡,峡中水深流急,波涛汹涌,奔腾呼啸,声振谷间,江面形成无数漩涡,发出哗啦啦的水声,令人惊心动魄。

入峡不远,石壁上似梯级的石迹人称“孟良梯”。

右侧山峰多,形奇引人,“凤凰饮泉”、“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形似非似。

你若站在船头,眺望前方,只见江随壁转,霞光下云雾蒸腾,颇为壮观;两岸巨崖,倒景如墨;近处山峦碧绿,青翠欲滴,映山红点缀其间,更增添了几分生气,游人不时发出赞叹声。

船行四公里许,左岸峭壁劈开一条裂缝,峡内深幽,两岸徒峭,称“风箱峡”。

岸壁有许多人凿石孔,插入木棍,上入棺木,这就是古代悬棺遗址。

船行至此,沸腾的游人顿时鸦雀无声。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约10时许,船行至巫峡。

巫峡以幽深秀丽而闻名于世。

两岸青山连接,秀丽多姿,时至中午,晴天白日,山峦草木清晰可见。

巫山第四峰,是神女峰,自古赞美神女峰的歌赋,都把她描绘成一位亭亭玉立、窈窕多姿的年轻少女,站立在巫山群峰之中,第一个迎来朝阳,最后一个送走落日。

人们传说她是在川江导航的天女瑶姬,又说她是峥嵘独立于江边的“望夫石”,眺望东方归来的久别恋人。

船行峰转,刚才还见前方大山挡道,而转眼江水滚滚向前,大有船到山前必有路之感。

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三峡写成散文300字

三峡写成散文300字

三峡写成散文300字
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它以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站在三峡大坝的顶端,我远远望去,只见江水奔腾而下,嘶哑的声音在峡谷间回荡。

巍峨的大坝如同一条长龙,穿越了长江,将奔腾的江水拦住,形成了一个宽阔的水库。

水库的湛蓝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一面巨大的明镜,映照着周围的山峦和村舍。

我沿着陡峭的石阶往下走,来到了三峡的正宗景区。

这里山青水绿,景色如画。

峡谷两旁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如仙境般美丽。

在山峰的脚下,是一条条曲折的小路,蜿蜒而上。

沿途,我看到了许多奇花异草,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三峡的文化遗产也是丰富多样的。

我参观了三峡人家博物馆,了解了三峡人民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工艺。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器具和手工艺品,它们是三峡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他们智慧的体现。

我还参观了三峡人民的村庄,见到了他们勤劳朴实的生活。

他们依靠长江的水源,耕种着田地,养殖着鱼虾,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三峡的旅途中,我不仅欣赏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领略到了三峡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勤劳智慧。

三峡就像是一个宝藏,蕴藏着无穷
的宝贵资源和文化遗产。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峡会变得更加美丽和繁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访。

关于三峡的优秀写景散文

关于三峡的优秀写景散文

关于三峡的优秀写景散文三峡,这座位于中国长江上的宏伟工程,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三峡的优秀写景散文。

三峡,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

当我站在三峡大坝上,俯瞰着长江蜿蜒而过的景象,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长江两岸的青山绿水映衬着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我想起了杨洪基的那首《三峡颂》,他用歌声把这里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从远处看,长江像一条巨龙,穿越着山峦,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感。

河水湍急,翻滚着银白的浪花,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三峡的美景不仅仅体现在水的奔腾,还表现在岸边的自然景观上。

三峡的山峦连绵起伏,犹如一道道巨大的屏障,将长江和大地分隔开来。

这些山峦高耸入云,腰身修长,宛如一位位瘦弱的美人,驻足在长江边,静静地凝望着水流的奔腾。

山峦之间,有一些奇特的岩石,形状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有的像神仙,引人遐想。

这些奇石,犹如艺术家的作品,让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除了山峦和奇石,三峡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植被。

在山间,有着茂密的森林和郁郁葱葱的竹林。

这些植被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让人们远离喧嚣的城市,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在竹林中,我仿佛能听到那些竹子在微风中低语的声音,仿佛它们在诉说着三峡的故事。

另外,三峡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如野生动物和鱼类。

这些动物在这片净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它们是三峡自然景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自然景观,三峡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神秘的民俗文化等。

在三峡,有着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庙宇,这些寺庙被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所包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感觉。

三峡还有着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如龙舟比赛、祭祀活动等,这些活动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三峡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的地方。

它的美景让人们陶醉其中,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妙。

《三峡》原文

《三峡》原文

《三峡》原文《三峡》是郦道元的散文,记述了三峡的风光,传神而生动,很值得欣赏。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峡》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写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三峡》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三峡写成白话散文500字

三峡写成白话散文500字

三峡写成白话散文500字三峡,位于中国长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骄傲。

它的美丽和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三峡的山峦起伏,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行。

它的峡谷深不见底,峭壁陡峭,仿佛是大自然的雕刻艺术品。

峡谷两岸的山峦青翠欲滴,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山间溪流潺潺流淌,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山上俯瞰,整个三峡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美不胜收。

三峡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长江水势汹涌澎湃,一波接一波地向前冲击。

水花飞溅,水雾弥漫,水流奔腾,仿佛一股无穷的力量在前进。

水面上有许多小岛,它们像守卫者一样守护着三峡。

这些小岛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花草繁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三峡的风景别具一格,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

在三峡游船上,游客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船上的导游会向游客介绍三峡的历史和文化,让游客了解到三峡的魅力所在。

游船在三峡的水道上缓缓行驶,游客可以欣赏到三峡的美景。

在三峡游船上,游客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船上的导游会向游客介绍三峡的历史和文化,让游客了解到三峡的魅力所在。

三峡的建设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

它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更是一个奇迹。

它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和环境的巨大改变,也给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智慧。

三峡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三峡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宝藏。

它是自然的杰作,也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

三峡的美丽和壮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亲自去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魅力。

三峡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个象征,一个象征着中国文化和智慧的象征。

关于三峡的写景散文佳作

关于三峡的写景散文佳作

关于三峡的写景散文佳作长江三峡,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全长192公里。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三峡的写景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关于三峡的写景散文佳作:游三峡早上7:00多,我们已经到了江边。

随后我们手持船票依次上船,船头二层上方的西陵画廊格外醒目。

进去后,我找个靠窗的位置,取下背包放在桌上,环视四周,两排桌椅靠窗而放,中间整齐地连椅就像小时候在剧院看戏时坐的那种水泥板一样一排一排的。

进门右侧是一个吧台,里面陈列着饮料、烟、酒及小食品。

吧台的右侧及前方各有一个电子屏幕,不断播放介绍三峡的风情人物民俗习惯等内容。

从船的进门沿着通道一直往后走到楼梯口,淘上20元,就可以到二楼的雅间及甲板上,在上面的景色一览无余,美不胜收。

坐在船上,我们逆水而行。

这就给天、水以及两岸的岩峭壁混在一起了,听江面上啾啾细语,看三层楼高的船只。

在难忘的几个小时里,我激动不已,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拍照、浏览,这就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见到了人间伟大的奇迹工程,它犹如奔放的交响乐章。

明明是船在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

从白帝城到南津关,从翟唐峡到西陵峡的191公里中。

我仅领略了西陵峡的秀水风光,西陵峡将她的风貌原汁原味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两岸斑驳的岩石高而宽,又似在沉睡,又似在仰头笑傲苍天,有的如尖刀倒插,有的像巨兽。

岩身是绛紫色,还有的是灰白色,其实大多数覆盖的植物是绿色的,水也是绿色的。

快看,巨大的岩石上写着“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

”我不禁咏吟着陈毅元帅的后两句“西陵甲天下,忘返兴犹稠。

”此时,我坐下来,静静得听着导游的解说,慢慢的喝着茶水,细细的品味着巴风楚韵。

西陵峡以滩多水急闻名三峡,整个峡区由高山峡和险滩暗礁石组成,这些险滩暗礁过去不知道是多少生灵葬身于此。

如今,江面上时宽时窄,过往船只像城市里行走的车辆井然有序。

时不时还能看到白黑相间的灯标,山角必有水标站,上面写着什么东娃子河、三游洞等,这大概是相当于我们公路上的交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长江三峡散文篇一:散文长江三峡第二篇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篇二:《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活动单高一语文备课组钱玉蓉20XX年2月10日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体会文章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二、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刘白羽,现代作家,北京人。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其散文以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

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红玛瑙集》等。

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散文《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

2、写作背景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

1960年11月中旬,刘白羽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

一路上,作者被“大自然伟力所吸引”,写下了这篇描绘祖国河山壮美景色,抒发庄严美好的革命豪情的文章。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因所写内容为穿行三峡时所见瑰丽奇特的景象,故编入课文时定名为《长江三峡》。

3、关于三峡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

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由西往东,其间滩峡相间,由地壳上升河流深切而成。

两岸悬崖绝壁,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江流湍急,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三、导入及检查预习1、诗句导入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启碇隽秀婀娜....夔州迂回草坂...瞿塘峡跋涉层峦叠嶂....(2)解释下列词语,注意字形书写。

亭亭笔立:云蒸霞蔚:峨冠博带:滟滪..澎湃..绛紫.汨罗.旋涡..秭归.3、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景象,自读文章并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一、再读课文,文本研读1、三峡景物各有特色,每个峡口作者分别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概括本文的行文线索。

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找出描绘瞿塘峡的语句,思考:三峡的景物主要是山和水,作者又是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的?(1)景随时异。

作者乘船过瞿塘峡是从“天已微明”到“早晨八点二十分”,景物也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而变幻着。

开始看到的只是“灰蒙蒙的轮廓”、“各处还是云海茫茫”;往后看到的则是“色彩缤纷”、“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

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到了时间的交待。

(2)步移景异。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步换景”的写法。

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立足点也就随之而变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

古人云“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万群。

”就是讲的船上观景变幻无穷的特点。

作者对自己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交待是清楚的:如“?江津号?停泊时”、“启碇续行”、“瞿塘峡口”“瞿塘峡中”、“过了八里长的瞿塘峡”、“船越驶越近”等等。

(3)同景换角。

这就是变换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作者的视角有时放眼望去写远景,如“远远前方”、“你朝江流上望去”;有时收住视线写近景,如“近处山峦”、“船越驰越近”,有时仰视描写峡顶的蓝天、白云;有时俯视描写激流澎湃的江水,作者左顾右盼,景物也就各不相同。

(4)两个引用突出瞿塘峡口的特征。

文章在写到“船已进入瞿塘峡了”以后,首先概括介绍瞿塘峡口的特点:“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

然后引用杜甫《夔州歌》的诗句和古时歌谣,让读者去想象瞿塘峡口的险要气势。

现在,对准峡口的滟滪堆巨礁虽然已被炸掉,但是“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

”这“依然”一词告诉读者瞿塘峡的险要气势依然如故。

(5)在拟声绘色地描写基础之上,恰当地抒发情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文中“……真美极了,……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

”“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瞿塘峡像一道闸门。

”等就是点睛之笔。

有的直抒其情,有的通过比喻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3、穿越巫峡时,作者看到了两岸秀美的山峰,又是怎样把巫峡的特点表现出来的?A.运用大量的比喻。

(让学生自己画出比喻句,指出本体和喻体。

)b.点面结合。

作者着重写了在巫峡口上的第一峰、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的美女峰和各具情态又变化无穷的群峰。

作者描绘神女峰,着重写那“万仞高峰之巅”的一耸立的细石,并介绍了它的有关传说,这就更突出了它的神奇色彩。

以上是“点”的介绍,紧接着,作者用巫峡和瞿塘峡作比较,突出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一特点,从“面”上描绘巫峡两岸群峰。

作者先概括写“山势左一弯,右一转”,“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

再用丰富的想象,贴切的比喻,具体描绘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群峰特色。

文中用两个“突然”写出巫峡的迂回曲折。

有人说:舟行巫峡,好像处处被大山挡住去路,但驰到跟前,峰回路转,前面又展现出一段水道。

所以,作者乘“江津号”过巫峡,所见群山并非一览无余,而是“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

在一条画廊中,一幅一幅地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

c.按时间和航行的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4、船航行到西陵峡时,作者如何写出西陵峡的凶险的?在这部分还着重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直接描摹西陵峡的自然景视以外,还通过作者乘船的感受突出西陵峡流急和滩险。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二、探究思考1、长江三峡山陡、流急、滩险,有时看起来“十分吓人”,为什么还使人感到美呢?明确:长江三峡的山陡、流急、滩险,看起来“十分吓人”,但它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力”,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然而人类正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发展前进的。

大自然用以“吓人”的陡山、急流、险滩并没有吓倒人,而是人战胜了大自然;“战胜”使人形成了追求奇险的天性,当你在电视荧屏上看到徒手的运动员攀登万仞悬崖陡壁,你不感到这正是人追求奇险的天性在放射光华吗?奇险本身就是美,人能身临奇险,战胜奇险,则奇险更美,是人心灵中感受到的主客观和谐的美!2、归纳小结本文是如何按照散文写景状物的写作特点来写长江三峡的?(1)抓住三个峡各自的特点加以描绘。

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雄”;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西陵峡处处急流,处处险滩,主要突出其“险”。

因此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写景有序。

按作者游踪顺序写。

(3)采用富于变化的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段,描形、绘色、拟声来状写三峡奇观。

如写巫峡,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阳光、云雾、山峰和江水的美貌,美女峰的传说,不但增添了巫峡迂回曲折、画廊神奇美妙的色彩。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c)A.漩涡(wō)隽秀(jùn)婀娜(nuó)峭壁(qiào)b.秭归(zǐ)朝辉(zhān)眺望(tiào)苍鹰(yīng)c.轮廓(ɡuó)翡翠(fěi)夔州(kuí)绛紫(jiàng)D.瑰丽(guī)澎湃(pài)缤纷(fēn)朦胧(ménɡ)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b)A.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修婀娜。

b.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c.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漂缈传说的美女峰了。

D.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寺,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3.下列的文学文化常识,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D)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这里所说的明妃指王昭君,为避讳,而称明妃或名君。

b.《长江三峡》选自我国当代散文作家刘白羽的游记散文《长江三日》。

c.“颂”,原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一般指歌功颂德的诗,后泛指一切赞美歌颂祖国的诗文。

D.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伟大的诗人。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和《风赋》。

(为宋玉作品)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A、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龙腾空,有的如雄狮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凤....凰展翅,千姿百态,妩媚动人。

b、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的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c、崆岭航道狭窄,布满灰色礁石,每只经过的江轮都要小心翼翼,才能保证安全过滩。

....D、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感同身受,就像真的置身此景中。

....布置作业1.字词整理并完成《金榜直通》p4《自我检测》2.阅读余秋雨《三峡》节选,完成下列问题终于,人们看累了,回舱休息。

舱内聚集着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出过舱门,宁静端坐,自足而又安详。

让山川在外面张牙舞爪吧,这儿有四壁,有舱顶,有卧床。

据说三峡要造水库,最好,省得满耳喧闹。

把广播关掉,别又让李白来烦吵。

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诗人在这儿萎谢。

不久,船舷上只剩下一些外国游客还在声声惊叫。

船外,王昭君的家乡过去了。

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顾盼生风,绝世艳丽,却放着宫女不做,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终逝他乡。

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船外,屈原故里过去了。

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太不安分,长剑佩腰,满脑奇想,纵横中原,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汨罗江,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

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

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

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

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

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缭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