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鱼”》教学课件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鱼》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9)

第四节鱼一、教学目标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三、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 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2.学生准备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展示:天津极地海洋馆的图片,插放淡水鱼和海洋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视频中山现的鱼的名称,列举自己知道的鱼的名称,并尝试说小鱼的生活环境、特点及习性.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并回答.利用本土资源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初步展示鱼的多样性,引出本节课题.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回顾前面学过的几类动物.展示:鲫鱼的骨骼标本,指导学生观察脊柱和脊椎骨. 列举几种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尝试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推测脊柱的功能.观察鲫鱼骨骼标本中的脊柱和脊椎骨. 说出几种有脊柱和无脊柱的动物名称.思考并回答.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直观教具进行比较,明确脊椎动物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做铺垫.鱼类的主要特征提问:多种多样的鱼都生活在水中,如果我们人类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鱼有哪些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强调鱼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中,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活动一: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1.指导学生分小组观察鲫鱼,提示观察方法(由表及里).出示观察提纲:①鲫鱼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②卿鱼的外形响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分析、讨论.小组合作,依据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鱼适于水中生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明确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鱼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通过学案导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鱼类的主要特征③鲫鱼休表有什么覆盖物,用手摸一摸鱼的体表,感觉体表特点,这些特点对鱼的生活有什么作用?④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⑤结合教构20页鱼的结构标注图,填写各鱼鳍名称.⑥鲫鱼的运动是只靠鳍就能完成吗?鲫龟哪些部位的肌肉最发达,还有哪些结构与运动有关?指导学生进行交流,适时补充.活的形态特征,并完成学案.交流自主观察的结果,尝试概述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征.目的地进行观察,教给学生一种观察与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总结:鲫龟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二部分,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 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上有黏液. 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鱼在水十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活动二:探究鱼的呼吸指导学生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提问:水流人鱼门后,会从什么地方流出?请学生协助完成演示实验:用吸管把蔬菜汁慢慢滴在住口前约1cm处,指导学生观察蔬菜汁流人鱼口后,从哪里流出来,并提示学生思考其意义.提问:流人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播放视频: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在两只烧杯中各滴入数滴BTB溶液,使溶液呈蓝色.取一条小鱼放人甲烧杯中. 20~30min后,观察甲、乙两烧杯小颜色的变化.在甲烧杯中,由于小鱼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使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而乙烧杯中无颜色变化.提问: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们么?它有哪些特点适于水中呼吸?展示:鲫鱼鳃的结构图.观察提纲:①鳃的主要部分鳃丝,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为什么既多又细?②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用毛笔的笔头模拟鳃丝,演示其在水中和出水的状态,给予学生提示.提问:鱼鳃的哪些特点刈它在水分组观察,并说出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观察,对现象进行分析,说明水从鱼门流入后,是从鳃盖后缘流出的. 猜测可能与呼吸有关.观看视频,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多. 进丽明确伍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主要是在进行呼吸.问答: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鳃.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观察,回答学案中的问题.观察鳃丝的结构,完成提纲任务.观察毛笔在水小和出水的状态,休会鳃丝在水中增大接触面积的特点.用蔬菜汁替代墨水,既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对鱼上害,有利于渗透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视频、观察实物,先提供具体事实,再引导学生从形象到抽象,认识鱼的呼吸器官,建构鱼用鳃呼吸这一重要概念.采用模拟法,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鳃丝的特点.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鱼类的主要特征总结:正是因为鳃具有这样的结构,鱼才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鱼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训论,尝试描述鱼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总结:鲫鱼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为,溶解氧较多的水→口→鳃丝中的毛细血管→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水叶通过鳃盖后缘排到环境中.活动三:总结鱼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归纳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请学生判断“章鱼”、“鱿鱼”,这些名称里带有“鱼”字的动物,是否是鱼?归纳并说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判断,巩固所学知识.将实验观察得到的结论系统化,归纳鱼的主要特征.提问:实验结束后,我们应怎样处理鲫鱼?引出“课外实践”活动,建议每小组饲养1至2条观赏鱼.思考回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一周后展示交流心得.引导学生形成爱护动物的意识,达成情感目标.师生总结、构建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展示:年年有余(鱼)的年画,引导学生说出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指导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我国常见鱼类、本地区常见鱼类.由“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引出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鱼类资源现状的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分析鱼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的主要原因.展示:我国在保护渔业资源上的做法,引导学生谈感想.观看. 联系生活,说出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个小组分别对我国多种多样的淡水鱼、海水鱼、观赏鱼进行展示交流.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我国鱼类资源现状的认识.认识保护鱼类资源的迫切性,了解合理开发利用通过鱼的吉祥寓意引出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 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对我国鱼类多样性的认识. 同时也认识到保护鱼类资源迫在鱼类资源的具体做法. 眉睫.巩固练习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出示练习题,检测、反馈所学知识.思考并总结.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测.六、板书设计第四节鱼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八上 变化的鱼(二)教学设计(于海峰)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3.变化的鱼(二)右图中的“鱼”是将坐标(0,0),(5,4),(3,0),(5,1),(5,-1),(3,0),(4,-2),(0,0)。
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而成的。
1、将原来“鱼”的各个顶点横坐标分别乘-1,纵坐标不变,依次写出坐标将得到的点依次按顺序连接起来,观察变化。
2、将原来“鱼”的各个顶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1,依次写出坐标将得到的点依次按顺序连接起来,观察变化。
3、将原来“鱼”的各个顶点横坐标乘-1,纵坐标乘-1,依次写出坐标将得到的点依次按顺序连接起来,观察变化。
总结规律1、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图形关于对称2、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图形关于对称3、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图形关于对称练习:1、在第一象限里有一只“蝴蝶”,请设法在第二象限里作出一只和它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蝴蝶,你可能有哪些做法?方法一:平移法(1)按顺序先写出原图各点坐标(2)再将图形向(方向)平移个单位写出顶点坐标(3)作图方法二:对称法(1)将图形沿轴对称可将图形变化到第二象限,即坐标(横或纵)乘以,写出对称后顶点坐标(2)作图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1.确定平面内某一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个数据.2.点A的横坐标是4,纵坐标是-3,点A的坐标记作_______.3.点A(3,-4)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_,到x轴的距离为_____,到原点距离为_____.4.与点A(3,4)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5.已知点A(a,-2)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__,点C的坐标为(4,-3),若将点C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点C坐标为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A.横坐标相等B.纵坐标相等C.横坐标和纵坐标都相等D.以上结论都不对2.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3,2)向下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 )A.(1,2)B.(3,0)C.(3,-4)D.(-3,4)3.下列关于A、B两点的说法中,(1)如果点A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它们的纵坐标相同;(2)如果点A与点B的纵坐标相同,则它们关于y轴对称;(3)如果点A与点B的横坐标相同,则它们关于x轴对称;(4)如果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相同.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是沈阳市地图简图的一部分,图中“故宫”、“鼓楼”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A.D7,E6B.D6,E7C.E7,D6D.E6,D75.如果一个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而纵坐标分别都变化为原来的,那么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形状不变,图形缩小为原来的一半B.形状不变,图形放大为原来的2倍C.整个图形被横向压缩为原来的一半D.整个图形被纵向压缩为原来的一半6.在海战中,欲确定每艘战舰的位置,需要知道每艘战舰对我方潜艇的( )A.距离B.方位角C.方位角和距离D.以上都不对三、解答题(第1、2题各10分,第3题16分,共36分)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1)(2,6),(4,6),(4,8),(2,8);(2)(3,3),(3,6);(3)(3,5),(1,6); (4)(3,5),(5,6);(5)(3,3),(2,0);(6)(3,3),(4,0).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象什么?2.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中描出与x轴、y轴的距离都等于4的点,并写出这些点之间的对称关系.3.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90°,BC长为6.(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2)将(1)中各顶点的横坐标都加2,纵坐标保持不变,与原图案相比,所得的图案有什么变化?(3)将(1)中各顶点的横坐标不变,将纵坐标都乘-1,与原图案相比,所得的图案有什么变化?(4)将(1)中各顶点的横坐标都乘-2,纵坐标保持不变,与原图案相比,所得的图案有什么。
《会改变方向的鱼》幼儿园小班科学PPT课件

结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学《会改变方向的鱼》
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改变方向, 你们信不信? 出示道具,一壶水、一个透明水杯、画好的小鱼及符号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操作,引导幼儿观察。 将准备好的小鱼放在杯子后方,在向杯子导入清水,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幼儿用自己 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达。 小结:改变方向是因为杯子注入水后,它就像一个凸透镜,射过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外,其他光线都会改 变方向。
中班美术《鱼》教案5篇

【导语】鱼是幼⼉⽣活中常见的⼀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中班美术《鱼》教案:打扮鱼妈妈 活动⽬标: 1、欣赏各种鱼⾝上的花纹,感受花纹与⾊彩的美。
2、在教师的启发下能运⽤简单、变化的点、线或⼏何图形装饰“鱼鳞”,感受集体合作带来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幼⼉能⽤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胆创新能⼒。
活动准备: 1、幻灯⽚:漂亮的鱼 2、多媒体课件:打扮鱼妈妈 3、⿊⾊记号笔、彩⾊卡纸剪成鱼鳞形状 4、互动墙饰:鱼妈妈 5、⼩鱼挂饰、捕鱼、⾳乐磁带:⼩鱼、录⾳机 活动过程: 1、请幼⼉向客⼈⽼师介绍⾃⼰知道的各种鱼,导⼊活动。
师:这段时间,我们开展了鱼的主题活动,收集了许多有关鱼的资料,认识了各种不同的鱼。
谁愿意向客⼈⽼师介绍介绍你认识的鱼? 2、播放幻灯⽚:《漂亮的鱼》。
引导幼⼉欣赏各种鱼⾝上的花纹,感受花纹与⾊彩的美。
3、激发幼⼉打扮鱼妈妈的愿望,启发幼⼉⼤胆想像,设计好看的花纹。
师:我们班的鱼妈妈很爱漂亮,她也想有⼀件漂亮的鱼鳞⾐服,请⼩朋友们为她的⽚⽚鱼鳞设计好看的花纹。
请幼⼉分别说说⾃⼰的设想,每说出⼀种花纹图案,教师⽤多媒体课件切换给其他幼⼉欣赏。
4、幼⼉装饰“鱼鳞”,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尝试⽤多种图案进⾏装饰。
⿎励能⼒强的幼⼉多装饰⼀⽚“鱼鳞”。
5、打扮鱼妈妈。
⿎励幼⼉请客⼈⽼师帮忙将装饰好的鱼鳞贴在⼤鱼妈妈的⾝上。
引导欣赏打扮⼀新的鱼妈妈。
6、游戏:⼩鱼。
规则:幼⼉戴上⼩鱼挂饰扮演⼩鱼,随着⾳乐⾃由地游玩,⾳乐停⽌,教师扮演捕鱼⼈“捕鱼”。
【篇⼆】中班美术《鱼》教案:各种形状的鱼 活动⽬标: 1.学习⽤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励幼⼉按⾃⼰的想象⼤胆创作,发展幼⼉初步的创新能⼒。
3.向幼⼉进⾏⼈与⾃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初中数学变化的鱼课件

5
4 3 2 1 0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x
y
在直角坐标 系中描出以 下各点: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并用线段依 次连接,看 一看是什么 图案。
教学目标
–5 (x-2,y) (-2,0) (3,4) (1,0) (3,1) (3,-1) (1,0) (2,-2) (-2,0)
y
5 与原图形关于 y轴对称 4 3 2 1
图中的鱼是将坐标为: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而 成的
• 观察分析图形变化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 归纳总结图形的横向纵向以及对称等情况 下的坐标变化情况 • 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在直角坐标 原图形被横向拉伸2倍 系中描出以 5 4 下各点: (0,0) (5,4) 3 纵坐标保持不变, 2 (3,0) (5,1) 将各坐标的横坐标变 成原来的2倍会得到 1 (5,-1) (3,0) 什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x (4,-2) (0,0) –1 并用线段依 则坐标变化为: –2 次连接,看 –3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一看是什么 –4 (2x,y) (0,0) (10,4) (6,0) (10,1) (10,-1) (6,0) (8,-2) (0,0) 图案. –5
y
5 4 3 2 1 0 –1 –2 –3 1 2 3 4 5 6 7 8
图中的鱼是将坐标为: (0,0) (5,4) (3,0) (5,1) (5,-1) (3,0) (4,-2) (0,0)的点用线段依次 连接而成的
《鱼》教案(通用16篇)

《鱼》教案(通用16篇)《鱼》教案(1)教学设计目标: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的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鱼的课件、图画纸、水彩笔和油画棒。
2、知识准备:鱼类的知识。
活动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孩子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
活动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活动方式:集体个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猜谜引入,激发兴趣: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好,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听谜语,边听边想,听完了以后再回答问题。
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2、你真聪明!你怎么猜出来是鱼呢?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3、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教师:小朋友们,就让我们跟随小鱼胖胖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
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鱼一样玩一玩。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让我们每个小朋友爱护鱼类的同时,也爱护它的家。
4、教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
(1)小朋友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2)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3)比较:认识大小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两条鱼,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一大一小)好,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你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 (出示两条鱼)请你们举起你们的小手,在你的纸上试着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并研究一下如何将鱼画大,最后将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课件

日食结束后,同学们慢慢地散去。我 不禁思考:宇宙真神奇,它有多少奥秘等 着我们去探索啊!
没有具 体写出太阳 的变化过程, 描写不够细 致。
作文新貌
看日食
王昱博 指导老师:张艳玲
6月22日 星期一 晴
早就听说今天上午有奇特的景观——日食。盼哪,
隔三岔五我就会给小鱼换一次水。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鱼在清澈干净的环 境里更好地生长、快乐地嬉戏,从而给 我带来更多的快乐。
我细心地照顾着我的小鱼,相信过 不了多久,小鱼就会长得和它们的妈妈 一样漂亮!
总结全文 结尾表达了 小作者的感 受,使日记 结构完整。
名师 点评
这是两则观察小鱼成长的日记。小作者 观察了小鱼的外形、食物和身体发生变化, 写出了给小鱼换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感 受,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小作运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把小鱼的样子、动作描写得很形 象,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
盼哪,终于盼来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跟着同学们来到教室外
的走廊上,迫不及待地举起玻璃片看太阳。玉盘大的
太阳,圆圆的,白白的,失去了往日刺眼的光芒,
显得无比的温柔。周围的云变得薄薄的,呈淡黄色。 突然,太阳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缺了一个小小 的角。我知道太阳会越来越小的,于是,我目不转睛 地注视着太阳,观察太阳的变化过程。渐渐地,太阳 缺失的部分越来越大,如同天空中飘浮的小船。这时, 周围的云像凶猛的野牛,想一口把太阳吞掉。少顷, 太阳又像一把镰刀,最后变成了细细的眉毛,光线又 暗又弱。说时迟,那时快,太阳被云完全遮盖住了。
例文三
大蒜出芽观察日记
吕文慧
9月19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决定亲手种一盆大蒜,通 过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长出来的。 我找来一个漂亮的花盆,先在里面 装了一些松软的泥土,然后随手把蒜瓣儿 往花盆里一撒。妈妈看见了说:“种蒜不 能像撒豆子似的,要让它们立起来。”
课件-变化的鱼

图中的鱼是将 坐标为: 坐标为:(0,0) (5,4) (3,0) (5,1) (5,(4,(5,-1) (3,0) (4,-2) (0,0)的点用线段 (0,0)的点用线段 依次连接而成的 如果横坐标保持 不变, 不变,纵坐标变 成原来的2 成原来的2倍, x 那么所得图案又 会发生什么变化? 会发生什么变化?
原图形被向左平移2 原图形被向左平移2个单位
图中的鱼是将坐 标为: 标为:(0,0) (5,4) (5,(3,0) (5,1) (5,-1) (4,(3,0) (4,-2) (0,0) 的点用线段依次 连接而成的
纵坐标保持不变, 纵坐标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将各坐标的横坐 将各坐标的横坐 10 x 标减2,图案会 标减2 变成什么样? 变成什么样? 则坐标变化为: 则坐标变化为:
(x,y) (0,0) (5,4)
–5
–4
(3,0)
(5,1)
(5,-1) (3,0) (4,-2) (0,0) (3,0) (4, 2) (0,0)
(x,-y) (0,0) (5,-4) (3,0) (5,-1) (5, 1)
y
5 与原图形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4 3 2 1 –5 –4 –3 –2 –1 0 –1 –2 –3 1 2 3 4 5
x
原坐标变为: 原坐标变为:
(x,y) (0,0) (5,4) –3
(3,0)
(5,1)
(5,-1) (3,0) (4,-2) (0,0)
–4 (2x,2y) (0,0) (10,8) (6,0) (10,2) (10, -2) (6,0) (8, -4) (0,0)
三.反思与总结 反思与总结
1、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什么?说说你的体会. 2、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变化的鱼
学习目标
•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 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压缩、拉 伸等变换之间的关系。
自学交流1
• 观察画的第(1)(2)个图案,有 什么规律?
• 观察画的第(3)(4)个图案,有 什么规律?
一、平移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减少)a个单位 时,图形 向右(向左) 平移 a个 单位;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增加(减少) a个单位 时,图形 向上(向下)平移a个单位;
平移
缩放
对称
1.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 关于 y轴对称 ;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 关于 X轴对称 ;
3. 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
原点 中心对称。
练习一
1、将点A(–3, –2)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
得到点A1,再把A1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
度,得到点A2,则A2的坐标为( )
A. (–2, –2)
B. (2, 2)
C. (–3, 2)
D. (3, 2)
自学交流2
• 观察画的第(5)(6)个图案,有什 么规律?
• 观察画的第(7)(8)个图案,有什 么规律?
三、轴对称 6.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 原图形关于 Y轴对称 ; 7.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 原图形关于 X轴对称 ;
四、中心对称 8.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 关于 原点 中心对称。
4 3 2 1 –3 –2 –1 0 –1 –2 –3 –4
1234
与左图三角形相比,右图中的三角形发生了怎样变化。 右图中的直角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发生怎样变化。
4 3 2 1 –3 –2 –1 0 –1 –2 –3 –4
1234
4 3 2 1 –4 –3 –2 –1 0 –1 –2 –3 –4
1234
与左图三角形相比,右图中的三角形发生了怎样变化。
右图中的直角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发生怎样变化。
• 观察画的第(12)(13)个图案,有 什么规律?
二、伸长(压缩)
3.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倍,则图形 横向拉伸 为原来的a倍(a>1) 或图形横向压缩为原来的a倍(0<a<1)。
4.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倍,则图形 纵向拉伸 为原来的a倍(a>1)
或图形纵向压缩为原来的a倍(0<a<1)。 5.横坐标与纵坐标同时变为原来的a倍,则图形
1234
与左图三角形相比,右图中的三角形发生了怎样变化。 右图中的直角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发生怎样变化。
巩固练习
例1、如图,□ABCD的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O,
AD∥x轴,点A的坐标为(–4, 3),点B的坐标为
(–2, –3)。
(1)求C、D两点的坐标;
(2)将□ABCD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画出相应的
纵、横向同时伸长 为原来的a倍(a>1)…
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 变化?
1. (x,y)(x,y+4) 4. (x,y)(3x , y)
2. (x,y)(x,y-2) 3. (x,y)(x,-y)
5. (x,y)(x , 1 y)
2
6. (x,y)(3x , 3y)
自学交流2
• 观察画的第(9)(10)(11)个图 案,有什么规律?
4
4
3
3
2
2
1
1
–3 –2 –1 0 –1
1 2 3 4 –4 –3 –2 –1 0 –1
1234
–2
–2
–3
–3
–4
–4
与左图三角形相比,右图中的三角形发生了怎样变化。 右图中的直角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发生怎样变化。
4 3 2 1 –3 –2 –1 0 –1 –2 –3 –4
1234
4 3 2 1 –4 –3 –2 –1 0 –1 –2 –3 –4
2.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增加(减少)a个单位时, 图形 向上(向下) 平移a个单位;
平移
缩放
对称
1.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倍,图形 横向 伸长 或横向缩短为原来的a倍
2.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a倍,图形 纵向 伸长 或纵向缩短为原来的a倍
3. 横坐标与纵坐标同时变为原来的a倍,图形纵、横向 同时伸长 为原来的a倍
1234
4 3 2 1 –4 –3 –2 –1 0 –1 –2 –3 –4
1234
与左图三角形相比,右图中的三角形发生了怎样变化。 右图中的直角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发生怎样变化。
4 3 2 1 –3 –2 –1 0 –1 –2 –3 –4
1234
4 3 2 1 –4 –3 –2 –1 0 –1 –2 –3 –4
图形,写出此时各顶点的坐
标。
A
y
4
3
D
2
1
-7 -6 -5 -4 -3 -2 -1 O
-1
-2
B
-3
-4
1 2 3 4 5 6x C
小结
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 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横坐标或纵坐标发生变化时,新 图案与旧图案相比怎样发生变化?
平移
缩放
பைடு நூலகம்
对称
1.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减少)a个单位时, 图形 向右(向左) 平移 a个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