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自卸车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条维修人员必须掌握自卸车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条维修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维护设备安全。
第四条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维修前准备第五条维修前,维修人员必须仔细检查自卸车的工作情况,了解维修故障。
第六条维修前必须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维修工具、备件,确保可以顺利进行维修。
第七条维修前必须切断自卸车的电源和动力源,以免发生意外。
第三章维修操作流程第八条维修人员必须先进行外观检查,看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和污染。
第九条维修人员必须进行系统检查,检查自卸车的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是否正常。
第十条维修人员必须进行分解检查,逐一拆解自卸车的各个部件,发现故障部件及时更换。
第十一条维修人员必须进行清洗和润滑,保持自卸车的工作环境清洁,并定期给关键部位进行润滑。
第十二条维修人员必须进行装配和调试,确保自卸车的各个部件正确安装,调试到位。
第十三条维修人员必须进行维修记录,详细记录维修过程和维修情况,方便以后查阅和参考。
第四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十四条维修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第十五条维修人员必须切断电源和动力源后方可进行维修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第十六条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操作时,必须保持专注,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和加装配件。
第十七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注意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确保测量和检测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避免使用不当造成损坏。
第十九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十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第五章结束工作第二十一条维修人员在维修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自卸汽车的使用及维护规程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自卸汽车的使用及维护规程使用及注意事项(一)新车的检查:1.检查液压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加足,否则须按规定油料牌号要求加足油量。
2.在气压不低于0.78MPa的情况下检查操纵阀是否漏气,气路及液压系统的油路是否有渗漏。
3.在空载情况下,按倾卸机构升降的操作程序进行升降试验。
4.在升降过程中,注意检查液压缸,齿轮泵,操纵阀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液压升降时有否卡滞、窜动、弹跳及异响等。
5.经过空载4-5次升降试验后,认为工作正常,在无渗漏油、气的情况下可视为倾卸良好。
(二)新车走合1.自卸车倾卸机构的走合期,用货厢升降次数来衡量,并以升降1000次为该机构的走合期。
2.在走合期内,其装载重量要求逐渐增加,并加以控制,具体规定为:在升降100次内尽量空载或少载100—300次内装载重量不超过60%300—600次内装载重量不超过75%606—1000次内装载重量不超过90%3.货厢在倾卸时,发动机转速不允许超过ll00r/min。
4.货厢举升100次后,液压油全部更换。
5.走合期内,应经常注意倾卸机构系统是否有渗、漏油现象,若有除消除外,还应检查液压油箱的液面高度。
6.走合期内,应经常注意取力器,齿轮油泵的齿轮啮合与分离是否正常,若有异响或温度过高等异情况,应查找原因并排除。
7.经常注意液压缸等部件,在升降时的工作情况,若发生举升缓慢、卡滞、突跳或展异响等情况时,应及时找原因并排除。
8.后翻中间举升缸的车升降20次注黄油一次。
(三角架、拉臂、液压缸底轴、后翻轴)(三)使用注意事项1.车厢内的货物应均匀分布,不许严重偏载行驶2.要使齿轮泵工作时,应先踏下离合器踏板,然后打开电磁阀开关,以免取力器齿轮啮合时发生撞击。
3.行驶前应检查“气操纵阀手柄或电磁阀开关”应处在分离状态,以防意外。
4.车厢举升时,应控制发动机转速在ll00r/min左右,特别是在车厢举升到40。
以后,不许加大油门,以免损坏高阀等机件。
5.车辆必须在坚实的路面上行驶。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三篇)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自卸车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车辆维修前的准备工作第二条在进行自卸车的维修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确定维修车辆的具体故障情况和维修需求;2. 准备好所需的维修工具和材料;3. 确保维修现场整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维修作业;4. 开启车辆的紧急切断开关,防止意外启动;5.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三章车辆维修的基本流程第三条自卸车的维修包括以下基本流程:1. 检查车辆:对车辆进行全面的外观和内部检查,包括车身、车轮、底盘等部件的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2. 维修故障:根据车辆的故障情况,选择适当的维修方法进行修复,包括更换零部件、调整设备等;3. 检测维修效果:对维修后的车辆进行功能和性能检测,确保维修效果符合要求;4. 整理维修现场:将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和工具清理干净,保持维修现场的整洁。
第四章车辆维修的具体操作第四条自卸车的维修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车辆外观:检查车身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刮花等情况;2. 检查车轮: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气压是否正常,并修复或更换轮胎;3. 检查底盘:检查底盘的紧固情况,包括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4. 检查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5. 检查操控系统:包括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6. 检查电气系统:包括车灯、音响等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修;7. 检查油路系统:包括油箱、油管、油泵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8. 检查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散热器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9. 检查排放系统:包括尾气处理装置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10. 检查车身系统:包括车门、车窗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11. 检查内饰系统:包括座椅、仪表盘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12. 检查安全系统:包括安全带、防抱死系统等部件的检查和维修。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第五条在进行自卸车的维修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维修人员必须熟悉自卸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维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风险;2. 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换零部件或调整设备;3. 维修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没有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4. 维修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有毒气体积累;5. 维修人员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6. 维修过程中,禁止吸烟、打火机等明火,并禁止使用易燃物品;7. 维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开维修现场;8. 维修工作完成后,必须仔细清理维修现场,保持整洁和安全。
工程自卸车维修方案

工程自卸车维修方案一、维修前的准备工作1.1、维修准备在进行工程自卸车维修之前,首先要做好维修计划,并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整理好维修工具、备品备件,准备好维修人员,并做好工程自卸车的停机维修准备。
1.2、车辆检查在维修前,需要仔细检查工程自卸车的各项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确保没有漏油、漏水、异响和不正常的磨损现象。
1.3、故障排除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有故障或损坏的部件,需要进行及时的排除,确定维修的重点和范围。
1.4、安全防护进行维修工作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同时,车辆停放的位置也要选择安全的地方,防止因维修过程中的疏忽而造成车辆和人员的伤害。
二、维修方案2.1、发动机维修工程自卸车的发动机是整个车辆的动力来源,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发动机维修时,首先要对发动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定问题的出现原因和范围。
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比如密封圈老化、水箱漏水、风扇皮带松动等,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和调整。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比如发动机故障码出现、缸体磨损、活塞环失效等,则需要进行更为详细和复杂的维修工作,可能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全面的拆解和检修。
2.2、变速箱维修工程自卸车的变速箱是车辆的换挡和传动装置,是整个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
在进行变速箱维修时,首先要对变速箱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了解变速箱的故障情况。
在检查中发现有故障或损坏的部件,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和调整。
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变速箱漏油、齿轮磨损、换挡不顺畅等,可以通过更换密封件、齿轮、调整离合器等方式进行维修。
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比如变速箱内部结构损坏、离合器失效等,则需要进行更为详细和复杂的维修工作,可能需要对变速箱进行全面的拆解和检修。
2.3、悬挂系统维修工程自卸车的悬挂系统是支撑车辆重量和缓解路面颠簸的关键部件之一。
在进行悬挂系统维修时,首先要对悬挂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了解悬挂系统的故障情况。
自卸车操作规程

自卸车操作规程一、引言自卸车是一种用于运输和卸载各类散装物料的特种车辆,广泛应用于建造工程、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
为了确保自卸车的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卸车的操作规程。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使用自卸车进行散装物料运输和卸载作业的人员。
三、操作准备1. 确保自卸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车辆的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照明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
2. 检查自卸车的卸载装置,确保其完好无损。
3. 确保自卸车的负载不超过额定载分量。
四、操作流程1. 开车前准备a. 调整座椅和后视镜,确保视野良好。
b. 系好安全带。
c. 启动发动机,预热一段时间。
d. 检查仪表盘指示灯,确保没有异常。
e. 检查刹车系统,确保刹车灵敏可靠。
f. 检查转向系统,确保转向灵便。
g. 检查车辆照明设备,确保夜间行驶安全。
h. 调整后视镜,确保视野良好。
2. 行驶过程a. 遵守交通法规,保持合理的车速。
b. 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c. 注意观察路况,避免行驶在坑洼路面上。
d. 注意车辆的稳定性,避免急转弯或者急刹车。
3. 卸载操作a. 到达卸载地点前,提前减速。
b. 在指定位置停车,拉起手刹,挂入空档。
c. 检查卸载装置是否完好,确保安全。
d. 打开自卸车后部的卸载装置,开始卸载。
e. 在卸载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车速,避免物料堆积过高。
f. 卸载完成后,关闭卸载装置,确保车辆稳定。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自卸车的操作规程。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超过自卸车的额定载分量。
3. 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4. 注意观察路况,避免行驶在坑洼路面上,确保车辆的稳定性。
5. 卸载过程中,注意物料的堆积高度,避免超过自卸车的限定高度。
6. 在卸载操作过程中,严禁站在自卸车下方,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7. 定期检查自卸车的工作状态,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应即将停车,并保持镇静。
燃油式矿用自卸车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燃油式矿用自卸车操作、维护、检修规程一、操作(一)启动前环车检查周围是否有障碍物,车辆可视部分是否完好及跑、冒、滴、漏情况;检查油位、水位是否适中,灭火器是否有效,并对蓄气筒进行排水处理。
(二)启动时对车辆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装置、制动装置以及仪表、灯光、气压、喇叭等各部位进行检查,并系好安全带。
(三)启动后怠速运转3~5分钟,待水温上升,机油压力、制动压力正常时方可起步;起步时必须再次确认车辆四周是否有障碍物并鸣笛警示(前进两声,倒车三声),用D 档起步。
(四)运行过程严格按照车间限速规定行驶,严禁空档滑行、发动机熄火滑行;下坡时缓行器与行车制动需交替使用;车辆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强超强会;添加燃料时需关闭发动机。
(五)卸料时须听从卸料指挥人员指挥,确认安全后方可卸料;卸料后,应待车厢完全复位后方可行驶,严禁车箱边走边落,严禁在行车中操纵车厢举升机构。
(六)车辆运行到保养时间后及时报告;车辆故障后按报修流程对车辆故障情况进行报修,对故障车辆所在位置、故障情况描述要清晰、准确。
(七)车辆停运时须待车辆停稳后,推上驻车制动手柄,熄火前使车辆怠速运转3~5分钟方可关闭启动开关,拔出钥匙并切断电源开关,关闭总停开关。
(八)车辆停好后及时清除车辆各部位的附泥、尘土等杂物,保持好车辆卫生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九)设备停放区域无安全隐患,按设备相关管理规定停放。
二、维护(一)维护前需确认车辆停稳并做好防护措施后,按规范放置安全警示标识,确认周围无安全风险后方可进行维护。
(二)每日对操作、润滑、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轮毂、车厢、制动系统等进行一次检查。
(三)严格遵守预防性维护保养程序,根据《维护保养手册》做好维护保养,每次保养周期时间不得超过50小时。
(四)设备维护作业时(静态)须停机、挂牌、支护后作业;设备维护作业时(动态)须隔离、专人指挥、沟通确认后作业;液压系统维护作业时(静态)须停机、泄压后作业;液压系统维护作业时(动态)须在有监护、有专用工具前提下作业。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一、前言自卸车是一种常见的运输工具,用于运输散装物料。
为了确保自卸车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最佳状态,维修操作非常重要。
本规程旨在指导自卸车的维修操作,确保车辆的安全及正常运行。
二、维修前的准备1. 必须戴好安全装备,包括手套、防护眼镜和安全鞋。
2. 如果需要进行高空维修,必须检查和确保维修设备的稳定性。
3. 维修前需要对自卸车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发动机、悬挂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轮胎等。
4. 必须关闭开关,并拔下电源插头。
5. 确认车辆的位置,并使用安全锁定装置进行稳定。
三、维修操作1. 发动机维修(1)更换发动机油和油滤器,按照生产商的建议进行更换。
(2)清洁空气滤清器,如果需要则更换。
(3)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加注冷却液。
(4)检查发动机启动系统,包括启动机和电池。
2. 悬挂系统维修(1)检查悬挂系统的各个部件,包括弹簧和减震器。
(2)检查悬挂系统的螺丝和螺母,确保它们已经紧固。
(3)检查悬挂系统的底盘,并按照生产商的建议进行维护。
3. 传动系统维修(1)检查传动系统的各个部件,包括离合器、变速箱和转向系统。
(2)更换变速箱油,并按照生产商的建议进行更换。
(3)检查传动系统的传动皮带或链条是否需要更换。
4. 制动系统维修(1)检查制动系统的各个部件,包括制动鼓、刹车片和刹车油。
(2)更换刹车油,并按照生产商的建议进行更换。
(3)检查制动系统的管路和软管是否存在漏油的情况。
5. 轮胎维修(1)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则需要更换。
(2)检查轮胎的气压是否正常,如果需要则加气。
(3)定期旋转轮胎,确保轮胎的磨损均匀。
四、维修后的检查所有的维修操作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启动发动机,确保发动机运转正常。
2. 加速前进,检查变速器是否正常工作。
3. 在制动条件下行驶,测试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4. 在转弯时测试转向系统的可靠性。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规范1. 在进行任何维修前,请确保自卸车已经停放在平坦而稳固的地面上,并且已经熄火并摘下钥匙。
2. 在进行维修操作前,必须穿着适当的工作服和安全鞋,并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手套、安全眼镜等。
3. 在维修过程中,严禁穿着宽松的衣物、珠宝、长发等可能被维修设备缠绕的物品。
4. 在举升自卸车时,必须使用专门的举升设备,并确保举升点牢固可靠,并且举升高度符合安全要求。
二、维修前准备工作1. 在进行自卸车维修前,必须对自卸车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车辆外观、车身结构、车轮胎压、车辆液位等的检查,并及时记录检查结果。
2. 如果发现自卸车存在任何安全隐患或者故障,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给维修管理人员。
3. 在开始维修前,必须将自卸车的起动电源断开,并确保电源已经完全切断。
三、常见维修操作1. 更换车辆照明灯:先用螺丝刀拧掉照明灯的螺丝,然后将照明灯轻轻拉出来,拆下旧的照明灯泡,将新的照明灯泡放入,并重新装上照明灯螺丝,最后用手轻轻拧紧即可。
2. 更换车辆润滑油:先将车辆底盘抬升起来,然后找到润滑油底部的排水螺丝,用扳手拧松螺丝,将废油放入废油桶中。
再将新的润滑油壶放入润滑油口中,慢慢注入新的润滑油,直至润滑油达到适当的液位。
3. 更换车辆刹车片:先将车辆抬升起来,找到刹车片及刹车片螺丝,用扳手拧松螺丝,将螺丝取下。
然后拆下旧的刹车片,并将新的刹车片放入。
最后将刹车片螺丝重新安装,并用扳手紧固即可。
4. 更换车辆电瓶:先将车辆电瓶连接线松开,同时注意正负极的连接顺序,然后取下电瓶。
再将新的电瓶放入电瓶座中,并将连接线重新接好,并确保连接牢固。
5. 更换车辆故障灯:先找到故障灯,然后用螺丝刀拧松螺丝,将故障灯取下。
再将新的故障灯放入,并将螺丝重新装上,用螺丝刀轻轻拧紧即可。
四、维修后的处理工作1. 在完成维修后,必须对自卸车进行再次全面检查,确保维修操作符合要求,并消除任何可能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CZ-GC-04878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maintenance of dump truck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自卸车维修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
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承接自卸车进行维修作业时,应按以下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首先要将货箱内存留的货物清理干净。
2.作业前穿戴好工作服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3.车辆入库后,放下驻车制动,车辆停稳后,用掩木掩好车轮。
4.支起货厢前需观察车厢上部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电线、电缆)等,条件具备后方可操作,货厢举升到最高点时,把升降操作手柄放置在中停位置上,把货厢自带的防落架支起,再加设专用的货厢保险设施(U型货箱要用专用的枕木防护)。
保险设施加装后,重新操作货厢举升,使其高度下降至防落架与加设的保险设施受力生效,把升降操作手柄放置在中停位置上,将发动机熄火后,方可进行维修施工。
5.维修液压系统时,要注意液压油的泄露污染,吊装液压举升油缸,要检查索具及索具与缸体捆扎的是否可靠,吊装时吊件下严禁
站人,避免落物伤人,必须有专人指挥,轻起轻落。
6.检查试车时,要有专职检验人员参加试车,做好现场控制,闲杂人等不得在现场逗留,参加检查试车的维修人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竣工出库时,货厢必须落实。
7.操作结束后,清点工具,清扫场地,切断电源。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