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LS冰桶挑战赛对公益广告的启示

合集下载

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冰桶挑战”

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冰桶挑战”

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冰桶挑战”
1. “冰桶挑战”对公益事业的推动
随着“冰桶挑战”在2023年高考热点素材中的突然爆红,不仅
仅是因为它是一种搞笑有趣的活动,更是因为它背后传递出了对公益事业的坚定支持。

这一挑战要求参与者向自己倒冰水并捐款,意在喚起人们对温室效应的重视,并呼吁大家为温室效应相关疾病的研究捐款。

通过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这一活动迅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可以讨论“冰桶挑战”如何通过病人的感人故事激发人们的关注和捐款热情,并可以就公益事业如何从这一活动中获益展开探讨。

2. “冰桶挑战”引发的公众争议与反思
然而,“冰桶挑战”并非只有正面效应,它也引发了一系列公众争议与反思。

一方面,有人认为这一活动本身过于娱乐化,无法真正唤起人们对温室效应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捐款的真实性,担心这种行为只是虚假的公益秀。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可以探讨这些不同声音背后的原因,并借此引发对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思考,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发展更加富有魅力的公益活动,并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3. “冰桶挑战”的国际影响
“冰桶挑战”作为一种社交媒体的热门挑战活动,在短时间内迅速跨越国界,吸引了无数参与者。

无论是好莱坞明星还是世界各国政要都纷纷接受这一挑战,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一活动,大家不仅仅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也在携手共同建立起一种全球公益意识。

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可以探讨这种全球化的公益行动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带来的影响,并可以思考在全球视野中如何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高中作文:写作万能时鲜素材:冰桶挑战中的娱乐与慈善

高中作文:写作万能时鲜素材:冰桶挑战中的娱乐与慈善

冰桶挑战中的娱乐与慈善有一种冷酷充满温情,有一种狂欢传递慈善,冰桶挑战赋予了公益以弹性的机会今年7月起,“ALS冰桶挑战”成为网络上最为火爆的热词。

这是一项发源于美国波士顿学院著名棒球运动员皮特·弗雷茨(现今他正与ALS疾病抗争)的朋友和亲戚,旨为帮助“渐冻人症”患者的公益挑战活动。

8月份传入中国以后,已有包括郭台铭、雷军、王思聪、章子怡、姚明等众多知名人士完成了冰桶挑战。

冰桶挑战的特点是结合了娱乐性和公益性,并且给予参与者自由的选择权。

你可以淋一桶冰水然后点名传递,也可以不淋水捐款,还可以既淋水又捐款。

从公益的大理念来说,给潜在受助人直接捐款,当然是行善,但是通过参与游戏传递了关注“渐冻人”的理念,未尝不是行善。

它等于用一桶冰水消减了慈善的门槛,增强了慈善的传递性。

关注冰桶挑战接力,更需真正关注渐冻人症。

据悉,我国目前有约20万名渐冻人,患者每月进口药费用约7000元,呼吸功能丧失后,须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仅呼吸机费用每年就要10多万元,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专家表示,渐冻人症有药可用但不能根治,“被确诊后,患者一般存活年限为3到5年,大多因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而死亡。

”很显然,渐冻人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也需要解决医药费等等。

更重要的是,在庞大的罕见病中,渐冻人症只是一种,其他病症的患者同样需要关注,也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以保持其基本的生存尊严。

【名师解读】“冰桶挑战”接力,丰富了慈善形式,点燃了无数人的慈善热情,不过,在点赞同时亦应始终抓住慈善主题,如果走得太快却忘记为何出发,如果尽情狂欢却怯于捐款,如果止于消费大众注意力却忽略了渐冻人的凄苦处境,就令人遗憾了。

正如渐冻人日前接受采访时坦言,这次社会的热烈关注能推动国家在医疗技术研发以及病人医保上的一些政策,而不要让“渐冻人”被娱乐消遣,让“冰桶挑战”演变成为一场秀。

【适用话题】慈善与娱乐热心公益“冰桶挑战”的思考公众人物与慈善娱乐化。

莫让冰桶冻僵慈善900字作文

莫让冰桶冻僵慈善900字作文

莫让冰桶冻僵慈善年级:高二字数:900字体裁:议论文善是由外来,名不以虚作。

--题记慈善是一滴水,它会滋润干涸的大地;慈善是一把火,它会驱散冬天的寒意;慈善是一盏明灯,他会照亮黑夜的行路。

愿慈善的阳光雨露时刻滋润着人们美好的心田,我们的世界需要这种爱,它可以将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借所谓的慈善之名而使这种大爱的行为变了味道。

一场别出新裁的“ALS冰桶挑战赛”正在线上线下如火如荼的进行,不仅吸引了美国各界名人,也渐渐传递到中国,为受捐方募到大量捐款。

然而另一方面,不少投机者也趁此大肆炒作,令这场极具创意的慈善活动受到大众非议。

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博爱之心,莫让冰桶冻僵慈善。

严肃对待,莫让慈善化娱乐。

自雷军处冰桶挑战进入中国起,文艺界、体育界等各大名人圈子中纷纷掀起了冰桶挑战的热潮,一时间各式各样搞怪的挑战视频也风靡网络。

然而,这也引起了网友们的质疑,关于这场活动究竟是为了慈善还是为了娱乐的呼声不断。

当然,当初发起这场活动的人初衷是好的,可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拥有着两面性,一旦人们把控不善,他就会偏离原有的轨道。

让我们保持一个端正的态度吧吧,将人性的美好传递下去。

真心奉献,莫让慈善变炒作。

当陈光标不走寻常路式的冰桶挑战被揭露为作秀的时候,人们义愤填膺,一时谴责无数。

善是一种正能量,应该用正义的手段传递,欺骗虽会带给你一时的美名,但假终究是假,何必为一时的利益而背上骂名。

李嘉诚说过,一般而言,我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做一些对人类有实际贡献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欢看关于那些人物的书。

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不错,善本是一种义举,是一种美德。

净化自己的心灵吧,将慈善传递下去。

理性对待,莫让慈善失本质。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先后被小贾斯丁和埃塞尔·肯尼迪等多人点名约战,不过,他并未应战,而是选择了为该活动捐款。

2016专八作文冰桶挑战

2016专八作文冰桶挑战

2016专八作文冰桶挑战在2014年,一项名为冰桶挑战的公益活动席卷了全球。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关注,并为该疾病的研究筹集资金。

参与者需要将一桶冰水倒在自己的头上,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视频,然后邀请朋友们也参与挑战,或者捐款支持ALS研究。

这一活动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传播,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参与。

冰桶挑战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有趣的形式,更在于其背后的公益目的。

通过这一活动,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冰水带来的刺激和挑战,更能够意识到ALS患者每天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参与者在体验了一把冰水的冰凉之后,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也更加愿意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因此,冰桶挑战不仅是一场有趣的活动,更是一次对社会责任和公益意识的呼唤。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外,冰桶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据统计,这一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筹集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ALS的研究和治疗。

这些资金不仅帮助科学家们更加深入地了解ALS这一疾病,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和关怀。

因此,冰桶挑战不仅仅是一场娱乐活动,更是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公益行动,为患病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改变。

然而,冰桶挑战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样的活动过于浮夸和肤浅,只是一种炫耀和炒作,并不能真正解决ALS患者面临的问题。

他们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ALS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需求,而不是通过一时的冰桶挑战来获得短暂的关注和资金支持。

此外,一些人也担心,这样的活动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的模仿和后果,甚至对参与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冰桶挑战作为一种公益活动,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它不仅为ALS病患者筹集了资金,也提高了公众对这一疾病的关注和了解。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公益活动并非只有一种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来支持慈善事业,关注弱势群体。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公益活动,不仅关注其形式和效果,更要关注其中的初衷和意义。

冰桶挑战公益广告词

冰桶挑战公益广告词

冰桶挑战公益广告词篇一:论aLS冰桶挑战赛对公益广告的启示论aLS冰桶挑战赛对公益广告的启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1301班梁晶晶)【摘要】:“冰桶挑战”在这两周几乎风靡全球。

这个从新西兰传到美国,进而令全球名人纷纷参与的公益挑战,似乎让人们热情高涨,目前已经扩散至中国,各界名人大咖纷纷响应。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效果。

【关键字】:冰桶挑战全球公益渐冻人罕见疾病募款公益事业在中国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而公益广告对于公益事业的宣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冰桶挑战”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热的公益广告之一,对公益广告的设计及制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相信未来我国的公益广告会越来越精彩,公益事业会越来越繁荣!一、“冰桶挑战”的简介(一)“冰桶挑战”的起源及具体内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又称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

这是一种主要由遗传和散发性病例引起的恶性病,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冻住一样,慢慢丧失任何行动能力,史蒂芬·霍金便是这种病的患者。

目前,人类对于此病知之甚少,既查不到任何发病原因,也没有办法治疗,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年。

多数国家aLS的患病率为5/10万~7/10万,高的可达40/10万,太平洋关岛地区为该病的高发区,据媒体报道,在中国约有20万“渐冻人”。

“冰桶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iceBucketchallenge)”,活动最初由美国棒球运动员PeteFrates发起,活动规则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点名其他3人来接力参与这一活动。

被点名者要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否则需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捐出100美元,或者两者都做。

(二)“冰桶挑战”的目的及进行情况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患病者的目的。

2016专八作文冰桶挑战

2016专八作文冰桶挑战

2016专八作文冰桶挑战2014年,冰桶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成为了一种慈善活动的标志。

参与者需要倒上一桶冰水,然后向社交媒体发起挑战,要求被挑战者在24小时内也完成同样的挑战,否则需要向慈善机构捐款。

这一活动在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参与。

然而,对于这一活动,人们的看法却存在分歧。

支持者认为,冰桶挑战不仅可以引起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注,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为慈善机构筹集更多的资金。

此外,这一活动也可以增加人们对于慈善事业的参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慈善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冰桶挑战可以让人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能够为慈善事业尽一份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冰桶挑战持质疑态度。

他们认为,这种行为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参与,而没有真正关心慈善事业。

此外,冰桶挑战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和保护,参与者可能会受到身体伤害。

更重要的是,一些人只是完成了挑战,却没有真正履行向慈善机构捐款的承诺,这使得原本的慈善活动变得虚假和功利。

对于这一争议,我认为,冰桶挑战作为一种慈善活动,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

如果参与者能够真正关心慈善事业,不仅仅是完成挑战,还能够履行向慈善机构捐款的承诺,那么冰桶挑战就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同时,也需要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募集到的资金能够真正用于慈善事业,让这种活动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冰桶挑战作为一种慈善活动,无论是从宣传效果还是资金筹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加以解决。

只有在参与者的真诚和慈善机构的透明公正下,冰桶挑战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社会意义,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活动。

希望未来的慈善活动能够更加注重实际效果,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让社会更加美好。

冰桶挑战,一个慈善创意的蝴蝶效应_1000字

冰桶挑战,一个慈善创意的蝴蝶效应_1000字

冰桶挑战,一个慈善创意的蝴蝶效应_1000字
这些天,各界名人纷纷被“点名”,在网上晒出了各式各样的冰水浇灌画面。

挑战疯狂接力,愈演愈烈,很多人甚至公开表达自己渴望被“点名”。

几乎是一夜之间,“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成为一个人人熟知的名词,完成了大面积科普。

有人将“冰桶挑战赛”以及类似点名游戏喻为“合法八卦”,它好玩、有趣,充满娱乐甚至无厘头色彩,却可能承载着很严肃正经的议题。

在病毒式传播过程中,“冰桶挑战赛”的发起者、发起过程似乎已无人考证。

虽然旨在普及和号召救治“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可能有相应的网络营销,但活动后续发展并不可能依循一定计划,也没有报告书、目标框架、社会调查、数据统计、理论参考、舆论设置。

充其量,它就是一个游戏。

放不下严肃架子的人,努力分析着冰桶挑战的传播学、社会学、营销学原理,赋予它各种意义,但对于网络世界的普罗大众而言,这就是一个师出有名的全民游戏,突发奇想,却又让人疯狂参与一场盛大的慈善派对。

社会发展如螺旋式上升,严肃问题感的呈现,可能终将回归于更高级的娱乐方式。

参与“冰桶挑战赛”本身更多表现为游戏气氛,但宣传“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刺激慈善意愿,这些严肃目的仍然得到实现。

一些不起眼的创意,可能随时随地爆发,掀起巨大热情。

看起来,这只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传播现象,但新媒体时代可以放大无聊、低俗,也可以激发创意,可以让慈善“病毒式”传播,而这一切根本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真实活力和创造力。

如何看待冰桶挑战作文范文

如何看待冰桶挑战作文范文

如何看待冰桶挑战作文范文一项旨在关注罕见病ALS的“冰桶挑战”正风靡全美,并以破竹之势引发全球性的“蝴蝶效应”,这股旋风,短短数周,已刮到中国。

“冰桶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IceBucketChallenge),活动要求参与者在网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

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

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目前“ALS冰桶挑战赛”在全美科技界大佬、职业运动员中非常流行。

在这之前,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何谓ALS?ALS中文名,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属于运动神经元性疾病。

正如其名,患者如躺在冰窖一般,全身逐渐被冻僵,最后累及呼吸肌时,意味着死神即将来临。

截至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医学界也查不出具体病因,而患者的平均生活周期只有3年。

据报道,存活的“渐冻人”在中国大概有20万。

据悉,国内接受挑战的第一人为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借助社交网络和名人效应,“冰桶挑战”活动迅速席卷全国,但在桶桶冰水之后,却透露出丝丝不安。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进行“自我炒作”的大好时机,著名科技博客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指出,“‘冰桶挑战’当然就是一场作秀,只不过借用一场作秀让大家关注罕见病,是无比难得的机会。

”然而这场秀,在一些人那里,却秀了下限:很多人欣然接受挑战,并通过该活动,找公关公司运作,目的很简单,只要能一举成名,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至于公益、至于ALS,似乎与他们并无关系。

当然,有人会反驳:作秀也好,炒作也罢,捐不捐款都是人家自由。

话虽如此,但“冰桶挑战”却违背了公益事业的设计初衷:对受邀者来说,“冰桶挑战”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湿身,要么捐款,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对于湿身,有些人无所畏惧;但有的人只能捐款,譬如,周迅、吴镇宇、华少、林志玲、赵薇等明星,因身体或其他原因,纷纷拒绝“冰桶挑战”,所以只能强捐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ALS冰桶挑战赛对公益广告的启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1301班梁晶晶)【摘要】:“冰桶挑战”在这两周几乎风靡全球。

这个从新西兰传到美国,进而令全球名人纷纷参与的公益挑战,似乎让人们热情高涨,目前已经扩散至中国,各界名人大咖纷纷响应。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效果。

【关键字】:冰桶挑战全球公益渐冻人罕见疾病募款公益事业在中国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而公益广告对于公益事业的宣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冰桶挑战”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热的公益广告之一,对公益广告的设计及制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相信未来我国的公益广告会越来越精彩,公益事业会越来越繁荣!一、“冰桶挑战”的简介(一)“冰桶挑战”的起源及具体内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又称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

这是一种主要由遗传和散发性病例引起的恶性病,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冻住一样,慢慢丧失任何行动能力,史蒂芬·霍金便是这种病的患者。

目前,人类对于此病知之甚少,既查不到任何发病原因,也没有办法治疗,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年。

多数国家ALS的患病率为5/10万~7/10万,高的可达40/10万,太平洋关岛地区为该病的高发区,据媒体报道,在中国约有20万“渐冻人”。

“冰桶挑战”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ALS Ice Bucket Challenge)”,活动最初由美国棒球运动员PeteFrates发起,活动规则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点名其他3人来接力参与这一活动。

被点名者要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否则需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捐出100美元,或者两者都做。

(二)“冰桶挑战”的目的及进行情况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患病者的目的。

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纷纷积极参与,其中包括企业家,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 的扎克伯格和桑德博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百度的李彦宏、富士康的郭台铭、小米的雷军、果壳网的姬十三、万达的王思聪,运动员贝克汉姆、科比、罗纳尔多、内马尔、梅西、卡卡、詹姆斯、田亮、刘璇,明星 Lady Gaga 、汤姆·克鲁斯、滨崎步、刘德华、周杰伦、姚晨、快乐家族等。

这个“ALS 冰桶挑战”(Ice Bucket Challenge ),在短短两周内已经风靡全美国。

美国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协会发布数据称,在不到20天的活动中,已经收到超过1000万美元的捐款,比去年同期增加830万美元。

在本国,截至2014年8月20日下午4时许,国内的获捐方“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已收到捐款近140万元;截止2014年8月25日晚7时许,根据新浪微博汇总,#冰桶挑战#活动已累计筹得善款约850万元。

二、“冰桶挑战”的是与非(一)公益广告的基本内涵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

图2 刘德华参与“冰桶挑战” 图1比尔盖茨参与“冰桶挑战”图3 新浪微博#冰桶挑战#话题截图(二)“冰桶挑战”为何如此火爆?“冰桶挑战”作为宣传大众关注ALS罕见病的广告,无疑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其较普通公益广告所具有的特点:一是公益性,所有募资均用于公益,用在患有ALS疾病的人的身上,活动被赋予正能量;二是公开性,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交媒体上展开,善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使用,将有无数人的监督;三是游戏性,这一挑战好玩、刺激,用一点点的冒险去激活人们参与的热情,演变成了公益游戏的狂欢;四是传递性,“冰桶挑战”要求每一个人在完成挑战或捐款后继续传递给其他三个人来进行公开挑战,因而实现了迅速扩散;五是社交性,“冰桶挑战”不仅仅在社交媒体上传递,还因此变成了线下活动,挑战变成了“show”,各个社交圈子进行了线下整合,实现了“冰桶嘉年华”;六是耗时短,浇冰水用时不过一分钟,再只要花个两分钟,上传视频到社交网站就结束了;七是低成本,挑战不过是需要一个桶、一袋冰和一些水而已,可实现率高;八是可选择性,既可选择捐款,也可选择淋冰水,降低了公众参与公益的强迫感。

此外,参与者中名人众多,所具有的“名人效应”,以及现代社会兴起所带来的粉丝效应,都是“冰桶挑战”受到追捧的原因。

正是这些集合,让“渐冻人”这一群体被迅速地广为人知,公益与新媒体手段的融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三)对“冰桶挑战”的质疑与非议1.渐趋娱乐化一部分网友纠结于,一些大佬在没有邀约的情况下发起的这个接力,属于自娱自乐,而一些明星在视频里笑容满面,娱乐氛围盖过了慈善精神,与初衷渐行渐远。

民政部官方微博建议活动的组织者更加注重活动的实效,避免娱乐化。

商业化的倾向。

2.炒作大于公益也有网友认为,“现在大佬的做法炒作的意义大于公益,应当发起捐助国内失学儿童等方面的项目,“ALS冰桶挑战”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对ALS(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意识,同时也号召人们为ALS联合会捐款。

中国人玩与不玩意义不大,大咖实际点还不如直接做慈善”。

3.“刻奇主义”的胜利“刻奇(Kitsch )”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意为“媚俗”或者“自媚”。

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广为人知。

后来,“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种网络现象,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崇高”、“灵魂的虚肿症”。

“刻奇”的一种结果就是,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

谁要是不加入这场情感洪流,就会被定义为居心不良。

我们在网上常见的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的10条做人道理”等这些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冰桶挑战”也是一种“刻奇”。

完成挑战的人等于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企图用相同的道德判断要求或者绑架其他人。

要么自个儿往头上浇一桶冰水,要么就被迫捐款。

虽然参与活动的代价不算大,但被点到的人碍于面子或舆论压力往往只能就范。

这实际上是另一种“逼捐”的行为。

问题是,任何公益和慈善均发自自愿,不管参与与否,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看着别人的评价和脸色行事。

4.对淡水资源的公开浪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这个挑战已经用掉了美国人500万加仑(约1893万升)的淡水,现在全球共约800万人参与冰桶挑战,以每个人浇10升水计算,全球短短一个月时间共浪费了8000万升水资源(见图4)。

5.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要求和危害据8月26日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报道,一名23岁小伙参与冰桶挑战当场晕厥,医生解释晕厥是由于运动大量出汗后,突然冷水淋头使头部及全身血管急剧收缩, 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

还强调,如果其有基础性疾病,后果将更严重,有可能引起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一方面,冷水易刺激血压骤升,具体来说,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者、 图5 23岁小伙参与冰桶挑战当场晕厥的相关报道 图4 网友微博中所称“你所浪费的,正是别人所需要的”心功能不全者、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风湿病患者、对冷过敏的人都不适合接受“冰桶挑战”。

另一方面,高速坠物易导致颈椎损伤,不少视频中水桶抬得过高,特别是一些“玩家”请别人登高倒水,这样会使水落下的冲击力大大增强,加剧风险,此外,在冰水落下时低头,也会增加颈椎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三、对现阶段公益广告的启示(一)可借鉴的经验作为新兴的公益模式,公益众筹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搞公益需要借助新兴传播手段。

从冰桶挑战中,我们应该看到,是网络传播带来的这种实际效果,就像国内外兴起的“众筹”行为一样,慈善行为经由网络击鼓传花,形成滚雪球效应。

互联网所带来的长尾效应,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但却具有聚沙成塔的行为结果。

2、策划有意思的、利于传播的公益项目。

公益众筹与传统公益相比,周期往往更短。

因此,在项目策划时就应该思考如何让公益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传播到更广的人群中去。

比如冰桶挑战赛就结合了“冰桶湿身”这样一个有点极限挑战意味的话题以及众多本身就极具话题性的人物。

3、让有影响力的人物作为发起人。

参与捐助或传播的人对发起人本身的信任会让公益众筹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在冰桶挑战赛中,大众对这些名人们所发视频的每一次观看都是在不断的重复地接受“发起活动”的过程。

4、用更鲜活的方式展现公益项目。

有趣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真诚的感受一定比枯燥的新闻报道要来的鲜活,并且这些元素都是非常利于互联网传播的。

有时候,弱化“公益”的概念,往往能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参与公益。

(二)收获的警示1、名人做公益不妨更专业点,邀请顾问公司做专业的指导。

从参与“冰桶挑战”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接受挑战的雷军,还是“率先”发起的刘作虎,以及后来接受挑战的周鸿祎等人,他们对ALS(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了解并不多,更多的是在强调自己对“冰水”的感受。

名人在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时候,应由专业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指导如何展开慈善公益活动。

毕竟慈善公益活动是一件关乎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社会进步的事情。

它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2、部分粉丝追星应适当。

凡有名人参加公益活动就众星捧月、浓彩重笔,这样的举动,很容易把名人参与慈善催化为一场事先张扬的慈善秀场。

不管怎样,社会对于名人做公益,起码要有包容和尊重的度量。

3、勿忘初心。

在点赞同时亦应始终抓住慈善主题,如果走得太快却忘记为何出发,如果尽情狂欢却怯于捐款,如果止于消费大众注意力却忽略了渐冻人的凄苦处境,就令人遗憾了。

四、总结正如硬币一般,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

“冰桶挑战”一方面给公益事业的宣传做出正面示范,借助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植入了互联网因素,使得未来其他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给公益广告以警示,要关注相应的后续问题,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考量活动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1]ALS冰桶挑战-知识图谱:/zhuanti/ice_bucket/index.html[2]冰桶挑战赛中国名单:/view/14726070.htm#1[3]als冰桶挑战赛_360百科:/doc/7487756.html[4]公益广告_百度百科:/view/72192.htm?fr=aladdin#5_1[5]“冰桶挑战”_新华每日电讯:/mrdx/2014-08/19/c_133566556.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