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著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交叉式最稳定重叠式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 (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 eH H i-P rE t M en-P rM e M e E t i-P rn-P 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 H 2CH 3CH 3CH 2CCHC H 3CH 3OH BrCH 3CH 2CCHC H3CH 3Cl ClCH 3CH 2C CHC H3CH 3OH OHCH 3CH 2CHCHC H 3CH 3OHCH 3CH 2COCH3CH 3CHOCH 3CH 2CHCHC 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第十一章酚和醌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NO2 OHCH3OH2.3.OHCH3CH34.O2NOHNO5.OHOCH36.C2H5CH3OHSO3HHO7.8.OH9.HOOHOH10.CH3OHCH(CH3)2 11.NO2OH12.CClOO5-硝基-1-萘酚2-氯-9,10-蒽醌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对硝基苯酚2,对氨基苯酚3,2,4-二氯苯氧乙酸ClClNO 2OH NH 2OHOCH 2COOH4.2,4,6-三溴苯酚 5。

邻羟基苯乙酮 6,邻羟基乙酰苯OHOHBrBrBrCOCH3OHCOCH37, 4-甲基-2,4- 8,1,4-萘醌- 9,2,6-蒽醌二磺酸二叔丁基苯酚 -2-磺酸钠OHCH 3(CH 3)3CC(CH 3)3OOOSO 3NaOSO 3HHSO310.醌氢醌 11,2,2-(4,4‘-二羟基 12,对苯醌单肟苯基)丙烷OOOOHHOHC CH 3CH 3HOONOH三、写出邻甲基苯酚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OHCH 3FeCl 3+OCH 3Fe63-(1)OHCH 3Br 2/H 2O+OHCH 3(2)BrBrOHCH 3NaOH+ONaCH 3(3)OHCH 3CH 3COCl+OCOCH 3CH 3(4)OHCH 3(CH 3CO)2O+OCOCH 3CH 3(5)OHCH 3稀HNO ++OHCH 3(6)NO 2OHCH 3O 2NOHCH 3Cl 2(过量)+(7)OHCH 3ClClOHCH 3浓H 2SO 4+(8)OHCH 33SSO 3HOHCH 3NaOH/(CH 3)2SO +(9)OCH 3CH 3OHCH 3++OHCH 3(10)CH 2OHOHCH 2OHH 3C HCHOH + or OH -四、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OCH3CH 3OHCH 2OH五、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和苯酚解: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苯,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苯酚2,环己醇中含有少量苯酚。

有机化学答案 高占先

有机化学答案 高占先

第1章 结构与性能概论习题参考答案(P 31-32) 1-5 判断下列画线原子的杂化状态(1) SP 2 (2) SP (3) SP (4) SP 3 (5) SP (6) SP1-9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1) D >A >C >B (2) A >B >D >C1-18下列物质是否有共轭碱和共轭酸?如有请分别写出。

(1) (2) (3) (4) (5) (6) 1-19将下列物种按碱性,由强至弱排列成序。

1-20 下列极限式中,哪个式子是错误的,为什么?(1) C 是错误的,因原子核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2) C 是错误的,因所有的共振体中要保持一致的单电子数。

(3) D 是错误的,因共振结构式必须符合价键理论,是路易斯结构式。

第2章 分类及命名习题参考答案(P 55-59)2-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1)2,2,5-三甲基已烷 (2)3,6-二甲基-4-丙基-辛烷 (3)4-甲基-5-异丙基-辛烷(4)2-甲基-3-乙基庚烷 (5)5-丙基-6-异丁基-十二碳烷 (7)5-丁基-4-异丙基-癸烷(6)3,3-二甲基-4乙基-5-(1,2-二甲丙基)-壬烷 (8)3,6,6-三甲基-4-丙基-壬烷2-2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不饱和烃(1)4-甲基-2-戊炔 (2)2,3-二甲基-1-戊烯-4-炔 (3)1-已烯-5-炔(4)3-异丁基-4-己烯-1-炔 (5)3-甲基-2,4-庚二烯 (6)2,3-已二烯(7)2-甲基-2,4,6-辛三烯(8)3-甲基-5-已烯-1-炔 (9)亚甲基环戊烷(10)2,4-二甲基-1-戊烯(11)3-甲基-4-(2-甲基环已基)-1-丁烯 2-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3-甲基环戊烯 (2)环丙基乙烯 (3)4,4-二氯-1,1-二溴-螺[2,4]-庚烷(4)3-烯丙基环戊烯 (5)1-甲基-3-环丙基-环戊烷 (6)3,5-二甲基环己烯(7)螺[4,5]-1,6-癸二烯 (8)1-甲基螺[3,5]-5-壬烯 (9)2-甲基-1-环丁基戊烷(10)2,2-二甲基-1-环丁基二环[2,2,2]辛烷 (11)5,7,7-三甲基二环[2,2,1]-2-庚烯(12)二环[4,2,0]-7-辛烯 (13)1-甲基-4-乙基二环[3,1,0]己烷CH 3NH3CH 3OH CH 3CH 3OH 2H 2CH 4CH 2CH CH 3CH 2>>>NH 2C CH CH 3O OH>2-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答案见习题集2-5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答案见习题集2-6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3-甲基-1-溴丁烷 其余答案见习题集2-7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 (7) 答案见习题集 (8) (9) 2-8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 (12) 答案见习题集 (13) 1,4-丁二醇2-9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1) ~ (8) 答案见习题集 (9) (10) (11)(12) (13) 2-10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 (12) 答案见习题集 (13) 3-甲基-2,6-萘醌2-1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答案见习题集2-12命名下列化合物(1)(2)(5)(6)(7)(9)(10)(11)(12) 答案见习题集(3) 3-甲基丁内酯 (4) 环已基甲酸 (8) 2-甲基-N-苯基丙酰胺 (13) 4-甲基苯磺酸2-1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4)(5) 答案见习题集 (3) (6) (7) (8)2-14命名下列化合物(3) 二甲氨基环丁烷 (12) 丙亚氨基环戊烷 (13) 1,6-已二腈 (14) 1,4-苯二胺 (15) 4-氨基-2-甲氧基己烷 其余各题答案见习题集2-1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8) (15)(16) 其余各题答案见习题集 C Cl CH 3H 3C 3CH 3CH 2CHCH 3Br (CH 3)3COH OH OHCH 2CH OH CH 2CH 3OCH 2CH 2OCH 2CH 2OCH 3C O O C O C C O O O C C O O O COCl 3SO 2NH 2H 2C CH CH CH O CH C 2H 5C CH C C O O O CNCH 3SO 2Cl CH 3CHCH 23OH第3章 同分异构现象习题参考答案3-1 下列化合物是否有顺反异构体?若有,试写出它们的顺反异构体。

有机化学(高占先)习题答案1-11(第一至十一章)章完整版

有机化学(高占先)习题答案1-11(第一至十一章)章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1-1 扼要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2) 键能、键的离解能(3) 键长(4) 极性键(5) σ键(6)π键(7) 活性中间体(8) 亲电试剂(9) 亲核试剂(10)Lewis碱(11)溶剂化作用(12) 诱导效应(13)动力学控制反应(14) 热力学控制反应答:(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 键能:由原子形成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或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键的离解能:共价键断裂成两个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

以双原子分子AB为例,将1mol气态的AB拆开成气态的A和B原子所需的能量,叫做A—B键的离解能。

应注意的是,对于多原子分子,键能与键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分子中多个同类型的键的离解能之平均值为键能E(kJ.mol-1)。

(3)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称为键长。

(4) 极性键: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共价键,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成键电子云非对称地分布在两原子核周围,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大,具有部分负电荷性质,另一端电子云密度较小具有部分正电荷性质,这种键具有极性,称为极性共价键。

(5) σ键:原子轨道沿着轨道的对称轴的方向互相交叠时产生σ分子轨道, 所形成的键叫σ键。

(6) π键:由原子轨道侧面交叠时而产生π分子轨道,所形成的键叫π键。

(7) 活性中间体:通常是指高活泼性的物质,在反应中只以一种”短寿命”的中间物种存在,很难分离出来,,如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等。

(8) 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从有机化合物中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获得电子对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电试剂。

(9) 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如果试剂把电子对给予有机化合物与它反应的那个原子并与之共有形成化学键,这种试剂叫亲核试剂。

(10) Lewis碱:能提供电子对的物种称为Lewis碱。

(11)溶剂化作用:在溶液中,溶质被溶剂分子所包围的现象称为溶剂化作用。

有机化学第二版 高占先著 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 高占先著 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著第十一章课后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11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1-1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成序。

CH 3COOHClCH 2COOHCl 3CCOOHOHA. B. C.D.A.B.C.D.COOHBr COOHNO 2COOHOCH 3COOHNO 2NO 2COOHOHCOOHCOOHOHA. B.C.(1)(2)(3)(1)D >B >A >C ; (2)C >B >A >D ; (3)B >A >C 。

知识点:羧酸的酸性。

11-2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水解反应速率由大至小排列成序。

CH 3COCl(CH 3CO)2OCH 3CONHCH 3A. B. C. D.COOCH 3NO 2COOCH 3CH 3COOCH 3A.B.C.(1)(2)CH 3COOC 2H 5(1)A >B >D >C ; (2)A >C >B 。

知识点:羧酸衍生物水解反应活性。

水解反应是亲核加成-消除反应,连有吸电子基有利于反应进行。

11-3 比较下列酸在H +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的速率。

HCOOHCH 3COOHCH 3CH 2COOH(1)(2)(3)(CH 3)2CHCOOH (4)(1)>(2)>(3)>(4) 知识点:酸酯化反应活性。

11-4 完成下列反应。

(1)COOHOHOHOOO+(1) LiAlH 4(2)H 2CCOOH2H 2CCH 2OHSOCl 2(3)H 3C CH 2CH 23C CH 2CH 2COClH 3COAlCl 3(分子内酰基化)(1) Zn, CH 3CH(Cl)COOEt(Reformasky 反应)(4)(2) H 2OOOHCHCOOC 2H 5CH 3(5)Br 2/红磷CH 2COOHCHCOOHBr(酰胺还原)(6)NHO(Hofmann 降解)(7)22C 6H 5H 32C 6H 5H 3(8)H 3O(Claisen 酯缩合反应, Wittig 反应, Mannich 反应)(CH 3CO)2O (9)△O(10)3(酯与格氏试剂反应,羟醛缩合反应)HCOOC 2H 5NaOC 2H5(11)+C H OHCHO(12)O O333CH 3COOC 2H 5AlPO 4(13)CH 3COOH2CH 3CH 2OHH 2CC O知识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_第二版答案(全)

《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 (2)3-甲基-4-异丙基庚烷 (3)3,3,-二甲基戊烷 (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2,5-二甲基庚烷 (6)2-甲基-3-乙基己烷 (7)2,2,4-三甲基戊烷 (8)2-甲基-3-乙基庚烷 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 3)3CC(CH 2)2CH 2CH 3 (2) (CH 3)2CHCH(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3CCH 2CH(CH 3)2 (4) (CH 3)2CHCH 2C(CH 3)(C 2H 5)CH 2CH 2CH 3 (5)(CH 3)2CHCH(C 2H 5)CH 2CH 2CH 3 (6)CH 3CH 2CH(C 2H 5)2(7) (CH 3)2CHCH(CH 3)CH 2CH 3 (8)CH 3CH(CH 3)CH 2CH(C 2H 5)C(CH 3)3 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 (2)2,4-二甲基己烷 (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 (5)4,4-二甲基辛烷 (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 H HHHHH H Br BrBr Br交叉式 最稳定重叠式 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 构造异构(4),(5) 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 3)4 (2) CH 3CH 2CH 2CH 2CH 3 (3) CH 3CH(CH 3)CH 2CH 3 (4) 同(1)10、 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 (CH 3)2CHCH(CH 3)CH 3 (2)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 , (CH 3)3CCH 2CH 3 (3)CH 3CH 2CH(CH 3)CH 2CH 3 (4)CH 3CH 2CH 2CH(CH 3)2 14、 (4)>(2)>(3)>(1)第三章 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eH H i-PrEt Men-PrMe Me Et i-Prn-P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H 2CH 3CH 3CH 2CCHCH 3CH 3OH BrCH 3CH 2CCHCH 3CH 3Cl ClCH 3CH 2C CHCH 3CH 3OH OHCH 3CH 2CH CHCH 3CH 3OHCH 3CH 2COCH 3CH 3CHOCH 3CH 2CH CHC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完整版)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醛酮习题参考答案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1)OIICH 3CH 2C —CH(CH 3)22-甲基-3-戊酮⑶(2)CH 3 C 2H 5CH 3CH 2CHCH 2CH ——CHO4-甲基-2-乙基己醛⑷OCHO(1R,2R ) -2-甲基环己烷甲醛 (9)OHCCH 2CHCH 2CHOCHO丙烷-1,2,3-三甲醛 (或3-甲酰基-1,5-戊二醛)(E)-4-己烯醛 (5)CHOOH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7)CH 3(R)(Z)-3-甲基-2-庚烯-5-炔-4-酮 (6)COCH 3OCH 34-甲氧基苯乙酮或 1- ( 4-甲氧基苯基)乙酮HCH 2CH 2CHO(R )-3-溴 2-丁酮螺[4.5]癸-8酮(3)2.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 H 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 K 值大 小。

答:答:① PgCO② PhC(CH 3③ Cl 3CCHO⑵① CICH b CHO ② PhCHD①,③〉②③ CH j CHO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① CH j CH b CHO② PhCHO③ CI 3CCHO答:④,③沁竹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答:⑴ > (4) > (2) > (3)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 式含量大小排列。

答:H=0(1) O 2NCH 2NO 2(2) C 6H 5COCH 2COCH 3 (3) CH 3COCH 2COCH 3(4) C 6H 5COCH 2COCF 3II(1)CH 3CCH 2CH 30 0II IICH 3CCHCCH 3(4)COCH 3(5)O OII IICH 3CCH 2CCH 3OIICH 3CCHCOOC 2H 5COCH 3OIICH 3CCH 2CO 2C 2H 5答:> (5) > (2) > (3) > (1)6.完成下列反应式 (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 次产物)。

有机化学B教材第二版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B教材第二版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含氮化合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各化合物名称:1-硝基丙烷;二甲基乙基胺;N,N-二甲基环己基胺;氢氧化二甲基二乙基铵;氯化对甲基重氮苯;N,N-二甲基对溴苯胺;丁二酰亚胺;2,3-二甲基-2-氨基丁烷;N-甲基苯乙酰胺。

习题2,各物质结构式:OH NH 2CH 3NH 22OHNH 2N CH 3CH 3N NOHBrH 33+4I -S OONH3S O ONH 2NH 2C3N +4O H -NH O习题3,各含氮化合物碱性强弱顺序: 乙胺 〉氨 〉N-甲基苯胺 〉苯胺 〉二苯胺 苯胺 〉N-甲基乙酰苯胺 〉乙酰苯胺 〉苯磺酰胺 苄胺 〉对-甲基苯胺 〉对-硝基苯胺 〉2,4-二硝基苯胺 习题4,各反应产物如下:N CH 33N CH 33OCH 3N 2+Cl-NNNCH 33(3)OH(3)(4)NO 2NH 2NH SO O习题5,H 5C 6NH 2H 5C 6NH 3H 5C 6N 35C 6N CH 3CH 35C 6NH CH 3H 5C 6NH 2NH2 NH2NH2O NH2NH2NH2O pH试纸pH大于7pH=7NH2NH2ONH2 NH2 OH NH2OHNH2紫色无紫色FeCl3OHNH2习题6,CH3HNOH2SO4NOCH3Fe NH2CH3NH2CH3BrBrBr BrNOBrFeBr2+3H2SO4NO Fe NHOHN2+Br+NBr NOHCH323+KM nO COOHHOOC习题7,CH3NH2CH3NO2CH3CH3CH3NO2ClH水层有机层CH3NH3+NaOHCH3NH2CH3NO2CH3CH3CH3NO2NaOH水层有机层CH3NO2CH3CH3ClHCH3CH-NO CH3NO2水层有机层水层有机层OHNH 2NH 2HOOCNH 3+OH NH 3+HOOC NaHCO3NH 2OO-2浓盐酸习题8,A 没有烯键和炔键,具有伯胺基,B 具有1个不饱和度(环),C 为环烯,依高锰酸钾氧化结果D 是3个氧,应为酮酸,D 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生成己二酸,故为6-庚酮酸;C 为1-甲基环己烯,B 为1-甲基环己基醇或2-甲基环己基醇,A 为1-甲基环己基胺或2-甲基环己基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1-1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成序。

CH 3COOHClCH 2COOHCl 3CCOOHOHA. B. C.D.A.B.C.D.COOHBr COOHNO 2COOHOCH 3COOHNO 2NO 2COOHOHCOOHCOOHOHA. B.C.(1)(2)(3)(1)D >B >A >C ; (2)C >B >A >D ; (3)B >A >C 。

知识点:羧酸的酸性。

11-2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水解反应速率由大至小排列成序。

CH 3COCl(CH 3CO)2OCH 3CONHCH 3A. B. C. D.COOCH 3NO 2COOCH 3CH 3COOCH 3A.B.C.(1)(2)CH 3COOC 2H 5(1)A >B >D >C ; (2)A >C >B 。

知识点:羧酸衍生物水解反应活性。

水解反应是亲核加成-消除反应,连有吸电子基有利于反应进行。

11-3 比较下列酸在H +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的速率。

HCOOH CH 3COOH CH 3CH 2COOH(1)(2)(3)(CH 3)2CHCOOH (4)(1)>(2)>(3)>(4) 知识点:酸酯化反应活性。

11-4 完成下列反应。

(1)COOHOH OHOOO+(1) LiAlH 4(2)H 2CCOOH2H 2CCH 2OHSOCl 2(3)H 3C CH 2CH 23C CH 2CH 2COClH 3COAlCl 3(分子内酰基化)(1) Zn, CH 3CH(Cl)COOEt(Reformasky 反应)(4)(2) H 2OOOHCHCOOC 2H 5CH 3(5)Br 2/红磷CH 2COOHCHCOOHBr(酰胺还原)(6)N HO(Hofmann 降解)(7)22C 6H 5H 32C 6H 5H 3(8)H 3O(Claisen 酯缩合反应, Wittig 反应, Mannich 反应)32(9)△COOHO(10)3(酯与格氏试剂反应,羟醛缩合反应)HCOOC2H5NaOC2H5(11)+C H OHCHO(12)OO333CH3COOC2H5AlPO4(13)CH3COOH2CH3CH2OH H2C C O知识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1-5 给下列反应式填上适当的试剂。

(1)①LiAlH4,②H2O;(2)Na / C2H5OH;(3)①LiAlH4,②H2O;(4)①HSCH2CH2SH,②H2 / Ni;(5)H2 / Pd-BaSO4,喹啉;(6)①LiAlH4,②H2O;(7)①NaBHH4,②H2O或Al[OCH(CH3)2]3 / (CH3)2CHOH。

知识点:还原剂的选择性还原。

11-6 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并鉴定分离出的化合物。

(1)A. 2-辛醇 B. 2-辛酮 C.正辛酸(2)A. 苯酚 B. 苯甲醚 C.苯甲酸分离要求得纯化合物。

H 32-辛醇2-辛酮正辛酸A. B.滤液B水溶性物质C的钠盐B (分出的A,B,C 可根据化合物的沸点鉴别(1)水相有机相过滤NaOH H A. B. C.过滤C 的钠盐AH +蒸馏C(2)苯酚苯甲醚苯甲酸A BA 用FeCl 3显色鉴别,B 可以根据沸点鉴别,C 与NaHCO 3反应有气体放出。

知识点:利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分离提纯化合物。

11-7 下列反应是否容易进行,并解释之。

(1)容易。

因为碱性:H 2O >Cl -(2)不容易。

在本条件下易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成盐,而不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NH 2取代—OH )。

(3)容易。

OH - 的碱性大于离去基团CH3COO - 的碱性。

(4)容易。

尽管NH 2- 的亲核性比OH - 强,但在碱性溶液中生成了较稳定的RCOO -。

因此反应趋于正反应方向。

(5)不容易。

因为CH 3O - 的亲核性比Br -强得多。

11-8 完成下列转化。

CH 3CH 2OHCH 3CH 2OHCH 3CH 2CH 3CrO 3N,CH 3CH 3稀OH 22,CH 3CH=CHCH 3HBrCH 3CH 23Br252(2) CO 2CH 3CH 2CHCH 3COOMgBr3CH 3CH 2CH 3(1)羟醛缩合反应;格氏试剂与CO 2反应得到多一个碳原子的酸。

HOCH 2CH 2OH3252(2)H 3O(2)OO OOOHOOO+OOO OOOH酮羰基官能团保护;酯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醇。

HO 2C(CH 2)4CO 2HHNO 3Ba(OH)2(3)O OOO环酮氧化,二元羧酸受热变化。

(1) CO2K 2Cr 2O 7,H+3(2)(1) C 2H 5MgBr/Et 2OH 3O(4)CH 2CH 3COOC 2H 5OH CH 2CH OH2CH Br2CH CH 2CH COOH(2)H O2CH 32H 5仲醇氧化为酮;格氏试剂在合成中的应用;酯化反应。

CH 3CH 2OHCH 3CH 2OHCH 32CO 2C 2H 5OHCrO 3N,CH 3,(1) Zn, BrCH 2COOC 2H 5(2)H 3O(5)32CO 2C 2H 5OHReformatsky 反应。

CH 3CH 2CO 2HCH 3CH 2CN 2(6)3253CH 2CH 3CH 2CO 2H3CH 2CONH CH 3CH 2CN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H 3O (7)2△2OHOHOH CNOH COOH2仲醇的氧化;酮与HCN 加成;腈的彻底水解;交酯的合成。

3NBS 34HOCH 2CH 2OHPCCCH CH 2CH 2CO 2H H 3CH 2C(8)CH3COCH 3H 3CCOCH 3BrH 2CCCH 2O O H 3C (2)(1) Mg, 醚CCH 2CH 2CH 2OMgBrO O H 3C O 2OHC CH 2CH 2CHOH 3CO2CH 2CO 2H羰基保护;氧化还原反应。

11-9 用乙酰乙酸乙酯或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它试剂任选)。

CH 3COCH 2CO 2C 2H 5(1)2222525COCH 3COOC 2H 53CH 3COCH 2CO 2C 2H 5H +3C (2)222525 稀OH -C CHO CO 2C 2H 5CH 2CO 2C 2H 5H 3CC CHO COOCH 2COOH 3CCH 2C O CH 2COOHCH 3COCH 2CO 2C 2H 53C(3)222252C CHO CO 2C 2HCH 2H 3CCCHOCO 2C 2H 53 -CH 2CH 233COCH 3COCH 3(4)22225稀OH -CH 2(COOEt),H +COOEt △COOEt 3CH 2CH 22Cl 2Cl COO COOCOOH33(1) HOCH 2CH 2OH, HCl ,H △(2)CH 3COCH 2CO 2C 2H H 3C(5)(2) CH 2=CHCH 2CH 2Cl(1)C 2H 5ONa C CHO CO 2C 2H 5CH 2CH 2CH=CH 2H 3O(1) 5%NaOH H 3CCH 2C O CH 2CH 2CH=CH 2H 3C C H 2C CH 2CH 2CH O O CH 2O H 3C C H 2C O CH 2CH 22OHOHO O CH 3HCl32,(1) C 2H 5ONa △CH 3COCH 2CO 2C 2H 5H 3C(6)(2) C 6H 5CH 2Cl (1)C 2H 5ONa C CHO CO 2C 2H 5CH 2C 6H 53(1) 5%NaOH 3CCCO CO 2C 2H 52C 6H 5CH 3H 3CCH CO CH 2C 6H 53H 3CC H CCH 2CH 2C 6H 53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的性质。

11-10 设计以环已烷为起始原料合成尼龙-6的合成路线,并指出各步反应的类型。

,nCrO 35Br C(CH 2)5NH△H 2O BrONOHNHO O ②③④⑤+N 2反应类型:①自由基取代反应,②亲核取代反应,③氧化反应,④亲核加成-消除反应,⑤Beckmann 反应,⑥开环聚合反应。

尼龙-6的合成;常见反应类型的识别。

11-11 对下列反应提出合理的机理,并用弯箭头表示电子转移过程。

(1)HOHCOOH OOOHOH 2OOH OO酸催化下酯化反应机理。

(2)ClCH 2COOC 2H 5O OCOOC 2H 5+ClCH 2COOC 2H 5NaNH 2C OCOOC 2H 5OCOOC 2H 5Darzens 反应机理(亲核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

(3)3O H 3CPhCH 2CH 2Br O H 3COPhCOOCH 33H 332CH 2Br O 3OH 3CPhCH 2CH 2Br O OCH 3H 333COPh COOCH 3酯交换反应;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

(4)CH 3ONa CH 3OHH 3OOCH 3COOCH 3OCOOCH 3H 3C333OCH 33OCH 3H 3CO COCH 2CH 2CH 2CH CH 3COOCH 3CH 3OH OCH 3OCH 33333H 33OCOOCH 3H 3CClaisen 酯缩合反应及其逆反应机理。

11-12 推断A ~D 的构造式,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CH 3CHCOOCH 2CH 3(1) SOCl 2OO O2COOHCH 3CHCOOCH 2CH 32COOC 2H 5CH 3CHCOOH2COOC 2H 525A BCD羧酸及其衍生物之间的互变。

11-13 写出A ,B 的构造式。

A. B.COOC 2H 5OHCOOHOH羧酸、酚、酯的性质。

11-14推测A ~ F 的构造式。

ABCDCHOCHCH 2CO 2C 2H 5HO CCH 2CO 2C 2H 5OCOCH 3CCH 2CO 2C 2H 5H 2CCOC HH CEFReformasky 反应; Wittig 反应;羟醛缩合反应;1H NMR ,IR ,UV ,MS 谱。

11-15推测A ~ F 的构造式。

CH 3CH 2CH 2CHOCH 3CH 2CH 2CHOCH(CH 3)23)2(CH 3)2CHOHCH 3CH 2CH 2COOHCH 3CH 2CHOCH 3CH 2CHCOOHOHABCDEF缩醛的性质;碘仿反应。

11-16 请讨论羧酸及其衍生物和亲核试剂的反应与醛酮和亲核试剂的反应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提示:①羧酸及其衍生物与亲核试剂反应的结果是亲核取代反应的产物;②羧酸及其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是先加成,再消除;③醛酮与亲核试剂反应是亲核加成;④产生差异的原因:羧酸及其衍生物中Y -是较好的离去基团,而R -(H -)亲核性强,不是好的离去基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