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合集下载

古文大全及翻译

古文大全及翻译

古文大全及翻译【篇一】文言文大全短篇及翻译1、小儿不畏虎【原文】钟、万、云、安(地名)都在四川的长江沿岸。

)很多老虎。

有些妇女在水里洗衣服,而她们在日置的孩子白天在沙滩上。

从虎山上,女子潜入水中躲避,老二在沙地上玩耍。

老虎熟悉了,就先到了。

)摸摸,普通几个(也许吧。

)一个是害怕,一个是疯狂,但不知道为什么,老虎会死。

老虎要吃人,必先欺软怕硬,而不怕的人却无能为力?【翻译】钟、万、云、安等都有很多老虎。

一名妇女白天把她的两个孩子留在海滩上,自己在水里洗衣服。

从虎丘跑出来,女人一头扎进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孩子(还)在沙滩上自由自在地玩耍。

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碰了碰他们,以为他们会有点害怕,但孩子懵懵懂懂,也不觉得奇怪,老虎最后还是走了。

估计老虎吃人肯定是先给人看威风的,但是是不是没有地方强加给那些不怕它(并放弃它)的人呢?2、吕蒙正不受镜【原文】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于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翻译】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

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

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

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叫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著称)。

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做到。

3、中山窃糟【原文】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语文 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翻译
秋水
一、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二、默写
1.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 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三、问题
1. 文章列举秦国四位君王“以客之功”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二、默写
1.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全)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全)

小古文100篇精选+译文目 录第一组乡村即景 (1)1、放风筝 (1)2、乡 村 (1)3、芦 花 (1)4、荷 (1)5、菊 (1)第二组 天的魔术 (2)6、雨 (2)7、雪 (2)8、日月星 (2)9、日 时 (2)第三组 别样的争和辩 (3)10、猫捕鱼 (3)11、猫 斗 (3)12、龟兔竞走 (3)13、五官争功 (3)第四组 读书要得法 (4)14、读书 (4)15、读书有三到................................................................................................ 4 16、读书需有疑y í ................................................................................................ 4 17、铁杵ch ǔ磨m ó针 (4)第五组 智慧少年 (5)18、称象 (5)19、道边李苦 (5)20、 破瓮救友 (5)21、 孔融让梨 (5)22、 守株待兔 (5)23、 揠(y à)苗助长 (6)24、 狐假虎威 (6)25、 南辕北辙 (6)26、 盘古开天地 (6)27、 夸父逐日 (7)28、 共工触山 (7)29、 刑天舞干戚 (7)30、 舜耕历山 (7)31、 欧阳苦读 (8)32、 推敲 (8)35、宋濂嗜学 (9)第六组听孔夫子讲课 (10)36、学习 (10)37、道与德 (10)38、君子与小人 (10)39、意志和品德 (11)40、孝 (11)第七组小故事里的大智慧 (12)41、叶公好龙 (12)42、郑人买履 (12)43、买株还珠 (12)44、自相矛盾 (12)45、滥竽充数 (13)第八组我们是山川大地的孩子 (14)46、山川之美 (14)47、春日寻芳 (14)48、苏堤杂花 (14)49、浙江之潮 (14)50、湖心看雪 (15)51、大禹治水 (15)52、女娲补天 (15)53、精卫填海 (16)54、牛郎织女 (16)55、后羿射日 (16)56、型缓 (16)57、性刚 (17)58、北人不识菱 (17)59、活见鬼 (17)第九组英雄的本色 (18)61、李广射虎 (18)62、卧薪尝胆 (18)63、祁黄羊举荐 (18)64、公仪休拒收鱼 (19)65、曾参教子 (19)第十组聆听诸子的声音 (20)66、上善若水 (20)67、北冥有鱼 (20)70、得道者多助 (20)第十一组重温儿时的故事 (22)71、狐与葡萄 (22)72、鸦狐 (22)73、豺烹羊 (22)74、鹿照水 (23)75、杉苇刚柔 (23)第十二组爱上四季 (24)76、春 (24)77、夏 (24)78、秋 (24)79、冬 (24)80、雪 (25)第十三组学习这件事 (26)81、亦秋学亦 (26)82、继昌学射 (26)83、蜀鄙2憎 (26)84、师旷论学 (27)85、教学相长 (28)86、歧(qí)路亡羊 (29)87、破釜沉舟 (29)88、惊弓之鸟 (30)89、塞翁失马 (30)90、扁鹊拜见蔡恒公 (31)第十四组颜氏家训 (32)91、施则奢,俭则吝 (32)92、人在少年 (32)93、古之学者 (32)94、人生小幼 (33)95、名之与实 (33)96、游大明湖 (34)97、洪教头招惹林冲 (34)98、武侯弹琴退仲达 (35)99、刘姥姥进大观园 (35)100、猴王出世 (36)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古⽂100篇带翻译第⼀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原⽂】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我后⾏。

,你⾛在前⾯,我跟在后边!【原⽂】乡间农家,⽵篱茅屋,临⽔成村。

⽔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双,忽⾼忽低,来去甚捷。

,都是⽤茅草搭盖的房屋和⽤⽵⼦围城的篱笆.这个村⼦建在⼩河边,⼩河边栽有⼏棵杨.在树⽊间有⼀对燕⼦,⾝形矫捷,忽⾼忽低的飞来飞去……3、芦花【原⽂】⽔滨多芦荻。

秋⽇开花,⼀⽚⽩⾊,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原⽂】池中种荷,夏⽇开花,或红或⽩。

荷梗直⽴。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原⽂】菊花盛开,清⾹四溢。

其瓣如丝,如⽖。

其⾊或黄、或⽩、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清⾹四处散发.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它的颜⾊,有黄、有⽩、有,种类繁多.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第⼆组天的魔术6、⾬【原⽂】今⽇天阴,晓雾渐浓,细⾬如丝。

天晚⾬⽌,风吹云散,明⽉初出。

,⼤雾渐渐的变浓了,⾬如丝线般细.晚上,⾬不下了,风⼉吹⾛了乌云,⽉亮⼜绽放了7、雪【原⽂】冬⽇严寒,⽊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林屋宇,⼀⽩⽆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茫茫的⼀⽚,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星,晚上有⽉亮,晚上⼜有星星.太阳、⽉亮、星星三个⾥⾯,太阳最亮,⽉亮其次,星星最弱【原⽂】⼀⽇有夜,分为⼗⼆时。

⼦丑寅卯,⾠巳sì午未,申⾣戌xū亥,是也。

夏⽇长⽽夜短,冬⽇短⽽夜长。

夜半为⼦,⽇中为午。

午前⽈上午,午后⽈下午。

,共分为⼦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这⼗⼆个时⾠.夏天⽩天长⽽夜晚短,冬天⽩.半夜⼗⼆点为⼦时,中午⼗⼆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天是下午.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原⽂】缸中有⾦鱼,⼀猫伏缸上,欲捕⾷之,失⾜坠⽔中,急跃起,全⾝皆湿。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

高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精选6篇精选高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篇一赤壁赋苏轼〔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

小学生经典古文40篇翻译解释

小学生经典古文40篇翻译解释

最值得背诵的小学生经典古文40篇+翻译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古文名句翻译

古文名句翻译

古文名句翻译1.其岂学不如彼也?译文:莫非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吗?2.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

4.天下苦秦久矣译文:天下的百姓被秦王朝统治,受苦受难已很长时间了。

5.今城以吾众诈自称工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如今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工子扶苏和项燕的军队,向天下发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6.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7.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译文:恒侯身体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泰国去了。

8.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绿色的台鲜长到台阶,绿色的青草映入窗帘。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日常交往的人都是渊博的学者,没有那些目不识丁的无功名的人10.夫子何命焉为?译文:先生有什么见教?11.已言之王矣。

译文;我已经对大王说过这事了。

12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译文:空隙时,就漫步而行,漫漫而行1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深秀而繁阴。

译文: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4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一座四脚翘起象鸟展翅欲飞的低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15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久也。

译文: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16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译文: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壁,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17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装设备的精良。

18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

1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的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2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生命选择正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唇亡齿寒译文:晋献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

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

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

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

’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2、惠子相梁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3、苛政猛于虎译文: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

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

”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

”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

”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4、良狗捕鼠译文: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

他的邻居委托他找一只能捉老鼠的狗。

过了一年他才找到一只,说:"这是一条好狗呀!"那邻居养了狗好几年,狗却不去捉老鼠。

他告诉了那个会识别狗的人这个情况。

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这是只好狗,它的志向在于獐、麋、猪、鹿这类野兽,不是老鼠。

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捆绑住它的后腿。

" (后来)这个邻居捆绑住了那条狗的后腿,这狗才捉得老鼠。

5、薛谭学讴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

6、颜回好学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7、朝三暮四译文: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

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

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8、歧路亡羊译文: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

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

”不久,他们回来了。

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

”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

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很长时间,没有笑容一整天。

9、师旷劝学译文:晋国的平公(皇上)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愚昧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照明的光亮。

’点燃蜡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10、人有卖骏马者译文: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11、扁鹊见秦武王译文: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让自己来医治,可是国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将反而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与同懂得医道的人商量这件事,与不懂得医道的人商量会破坏了这件事。

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则是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会导致亡国。

”12、王羲之书六角扇译文:王羲之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

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

于是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一百钱了。

”于是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王羲之笑着没有回答。

13、塞翁失马译文: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

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

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

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

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14、女涡补天译文: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

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来把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15、门可罗雀译文: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邽(guī,龟)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他复官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16、死灰复燃译文: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

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

吴楚被打败后,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

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浇灭它。

”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

田甲弃官逃跑了。

17、吕文穆公逸事译文: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赏识。

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员,家里藏有(一面)古镜,自己说这面镜能照二百里。

(朝士)想凭借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他的)赏识。

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说这事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认为他比李卫公更贤德。

大概他的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18、田登为郡守译文:田登担任一个郡的太守,以别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违者必定受到鞭打,于是整个郡的百姓都把“灯”叫做“火”。

正碰上元宵节张挂彩灯,官吏在集市上张贴告示,说:“本郡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所以有人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就是说这个。

19、吴讷为官清廉译文:吴讷是由医士举荐的,官位达到了副都御史。

吴讷巡视贵州返回时,有官员用黄金百两馈赠他,追到夔州送给他。

吴讷退回了未启封百两黄金,还在上面题诗一首写道:“(我带着)简朴的行装向东返还,将要渡过前头最危险的滩头。

如果有赃私和土特产,就任由它沉没在江中。

”20、推敲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1、庸医治驼译文: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

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请我去医治,保证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样直了)。

"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踩踏。

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人也跟着死了。

他(驼背人)的儿子想要告官,医生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哪管人死活!"唉,如今的做官的人只管收钱,不管百姓死活,和这个医生有什么区别呢?22、鲁国之法译文: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中做奴隶,有能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到国库中领取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一个诸侯国中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给他的赎金。

孔子说:“子贡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

圣人所做之事,可以改变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不只是个人的事情。

现今,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收回国家的赎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的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子路救起一名落水的人,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