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化学反应的速率》在现代化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关系到化学反应的实践应用和工业生产效率。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反应速率在实际情况下的应用。
1. 作用与地位《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作用与地位:(1)承上启下:本文是对之前学习的化学反应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内容的一个拓展,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等打下基础。
(2)联系实际:本文将化学反应速率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培养科学思维: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达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4)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及其单位。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及其单位。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实际问题。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尤其是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一、课题背景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衡量指标,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速度的重要参数。
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速率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 理解速率定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速率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概念讲解a.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量或产物生成量的变化率。
b.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求导得到。
c.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2. 实验演示a.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实验过程:选取不同浓度的反应物溶液进行反应,记录反应物消失量或产物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
c.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讨论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速率定律的推导和应用a. 速率定律的概念: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b. 推导速率定律的方法: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试探法或差值法得到速率定律的表达式。
c. 速率定律的应用:根据速率定律解决相关问题,如反应机理的推断和反应速率的预测等。
4. 练习与总结a. 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定律的理解。
b.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直观展示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 探究法:通过推导速率定律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4. 练习与讨论: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化学反应速率》在现代化学课程中起着桥梁作评,它既是学习化学动力学的基础,也是联系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它位于化学反应原理章节的核心位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主要内容围绕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影响因素、测定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建立起对反应速率的直观认识,理解其重要性,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的快慢。
(1)作用与地位《化学反应速率》一课是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而且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等高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或工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达式;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3.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如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4. 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及其相关概念;2.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并能解释其原因;3. 学会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方法,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2)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及影响因素;2.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操作;3. 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初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初中教材中介绍过制取O2时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绍过制HCl时,浓H2SO4和固体NaCl要在强热500—600°C时才能大大加快反应产生HCl的速率,而本课题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而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本节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容联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与分析,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能力,给学生留下“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的深刻印象。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中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说学情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通过改变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加快或减缓反映的速率。
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且采取实验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法: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我准备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1.利用实验的手段,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出发,解决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四、说学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
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使学生认识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识记的效果。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重要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够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从微观角度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说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讲授法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实例,如铁的生锈、炸药的爆炸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反应的快慢有何不同,从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新课讲授(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和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反应时间等数据进行计算。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一、引言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指标,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的反应控制至关重要。
本次说课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反应速率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主体部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
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即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速率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秒或克/升·秒,具体取决于反应物的物质量单位。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分子运动更加剧烈,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2)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
(4)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增大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物与其他物质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5)压力:对于气体反应,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1)消失法:通过测定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计等仪器来测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2)生成物法:通过测定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同样可以使用仪器来测量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3)观察法:通过观察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某种性质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例如,颜色的变化、气泡的产生等。
4.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密切相关。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确定反应的速率方程来描述,速率方程是反应物浓度的函数。
通过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推断出反应的机理。
三、实验案例与应用1. 实验案例:利用酶催化反应测定食物中的葡萄糖含量通过测定酶催化下葡萄糖与辅酶NAD+反应的速率,可以间接测定食物中葡萄糖的含量。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定量描述。
我们将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并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动态过程,辅助以实物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教学过程与安排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如食物腐败、铁生锈等,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的快慢问题,从而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定量描述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理论。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力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如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布置课后作业和延伸阅读任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定量描述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温度、浓度、压力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探究。
五、教学资源与利用教材:选用合适的化学教材,强调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
实验器材: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化学试剂、试管、烧杯、温度计、压力计等,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速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设计反思七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设计:
一、说教材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中的内容。
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化,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同时也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的选择依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化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纵观历年高考,化学反应速率是常考题,经常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起出现。
根据本部分内容在全章和整个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根据新课标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设置依据: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以及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
在本节课之前他们就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化学反应快慢的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实验中去探索。
五、教法学法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对化学反应速率有神秘感和求知欲。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着手,对教材的三个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展开科学方法、创新意识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
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引入课题。
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
究和讨论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最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回答教材中的问
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启发、讨论、实验
探究等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
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
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
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
或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来
学习本节课知识。
六、说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
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
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
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采用“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能
体现上述教学指导思想,其主要过程是:
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
组织学习探究活动、收集信息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实际应用巧妙引入正题,设置学生探究的“空白点”。
通过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发现问题;再通过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
生自主归纳、总结,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
能力、自学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学实验中的
一些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的实例。
了解自然界或生
产、生活中的化
学反应有快慢之
分
以日常生活中的实
例拉近化学与生活
的距离,让学生对
本节内容产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
提出新的概念讨论:物理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
动的快慢,那化学上用什么来表示化
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呢
1.化学反应速率:用来表示化学反
应快慢的物理量。
学生通过概念的
对比引出化学反
应的速率的概
念。
运用已熟悉的物理
知识引出化学反应
速率的概念,学生
更容易理解新知
识,且加强了化学
与其它学科之间的
联系。
提出问题与物理学上的速度相联系提出在化
学上如何定性的观察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针对问题进
行举例、小组讨
论与交流
让学生学会合作学
习的方法
概括(1)冒气泡的快慢
(2)颜色的变化
(3)固体量的变化
(4)温度变化等
收集并总结在日
常生活和化学实
验过程中观察化
学反应快慢的方
法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
结能力,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小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
习的方法
概括、总结(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
反应物浓度减少或生成物浓
度增加量来表示
(2)表达式:v(B)=△c(B)/t
根据物理学中定
量描述物体运动
快慢的方法,分
析化学反应过程
让学生体会各学科
知识间的联系性,
并突出本节重点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减小压强会降低反应速率
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示解题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概括完善体系【课堂小结】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等条
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生先自我总结使知识在学生
头脑中得到升华,
从而突出重点,把
握关键、分散解决
难点。
培养学生的
化学严谨性和归纳
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概念: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2、表示方法:2、外因:(1)温度
3、表达式:v(B)=△c(B)/t (2)催化剂
4、单位:mol/(Ls) 或mol/(Lmin) (3)浓度
(4)固体表面积
六、设计反思(含创新点)
本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
生的求知欲,学生也能较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知识,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等。
但本教学设计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出问题、缺乏科学研究的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面临如何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以及知识点强化的时间不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