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XXX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XXX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XXX,其儿子XXX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XXX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熟悉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呈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流离失所的艰巨境地。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我国吸毒人数每年递增,而且2016年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
加上一些青少年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受到所谓“时髦毒品”的侵害。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毒品及其危害,懂得预防,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拒绝毒品的能力。
难点:自觉远离毒品,增强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毒品这节课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深入了解,认清危害1、什么是毒品?学生读。
在毒品的定义中列举了六种国际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
除了这六种,还有那些常见的?2、毒品是从什么时候大量流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是当时的鸦片烟馆,城市不必说,即使在一些乡村僻壤,有时也会开设烟馆,数榻横陈于一室,终日烟雾缭绕。
吸毒者使用烟枪点燃鸦片口吸。
现在的吸毒者也采用这种方式,只是把毒品粉末放入香烟内吸食。
3、我们现在常见的吸毒方法还有哪些?4、毒品进入身体内,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呢?(1)模拟吸毒游戏。
我们先做个游戏,你用眼盯着图片中心看,1分钟后说说是什么感觉。
(2)而真正的吸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远比这厉害多了。
吸毒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学生讨论回答。
屏幕出示总结:(1)毁灭自己:产生多种疾病,如肝炎、肾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中毒性精神病、性病、艾滋病等,甚至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危害社会:扰乱了社会治安,戒毒治疗经费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5、警示台:2010年7月5日,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级的14岁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陈桥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脚手都抽筋了,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禁毒教育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xx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每年6月26日是我国禁毒日,那么关于禁毒教育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五篇,欢迎大家查阅!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_)、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只作补充。
(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
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
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幼儿园小班禁毒教育教案10篇(一)

幼儿园小班禁毒教育教案10篇(一)幼儿园小班禁毒教育教案教案一:认识禁毒•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毒品•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不同毒品的外观和名称•给出简单易懂的定义,告知幼儿毒品的危害•引导幼儿正确拒绝接触毒品的方法教案二:保护自己•介绍保护自己远离毒品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演示拒绝邀请吸食毒品的正确方式•强调远离毒品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教案三:身边的毒品•引导幼儿认识身边可能存在的毒品,如清洁剂、药物等•制作简易实验,展示这些毒品的危害性•强调不随意接触和使用身边的可疑物品•鼓励幼儿与家长沟通,将发现的可疑物品告知父母或老师教案四:正确认识“好朋友”•介绍什么是“好朋友”,以及与毒品相关的“坏朋友”•强调与正能量的朋友交往的重要性•分析毒品对人际关系的危害•指导幼儿选择正确的朋友圈教案五:家庭禁毒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参与家庭禁毒教育讲座•介绍家庭禁毒教育的重要性•分享禁毒教育的方法和资源•提供身边发现可疑物品的处理建议教案六:了解毒品危害•介绍不同种类毒品的危害特点和影响•制作卡片或图片展示毒品及其危害•强调毒品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性•鼓励幼儿爱护自己的健康,保持身体的纯净教案七:远离毒品的游戏•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参与拒绝毒品的角色扮演•设计远离毒品的游戏规则与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强化拒绝毒品的正确行为和态度教案八:了解禁毒英雄•介绍禁毒英雄的事迹和贡献•分享禁毒英雄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学习和模仿禁毒英雄的勇敢行为•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保护家庭、社区免受毒品侵害的英雄教案九:毒品的警示标志•介绍常见毒品的警示标志和标识•培养幼儿对警示标志的识别能力•引导幼儿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寻求帮助•提醒幼儿如果见到有人持有毒品,应立即告知老师或家长教案十:社区禁毒宣传•增加幼儿对禁毒的认知,引导他们成为社区禁毒的小宣传员•制作宣传画、海报等展示禁毒的内容•带领幼儿走近社区,向居民宣传禁毒知识•强调每个人都应为社区的禁毒事业贡献力量,传递禁毒正能量教案十一:媒体与毒品宣传•引导幼儿了解媒体对毒品宣传的影响力•分析媒体中常见的毒品宣传手法•教授幼儿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培养幼儿对毒品宣传保持警惕的意识教案十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预防毒品的重要性•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和休息习惯•分析毒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鼓励幼儿热爱生活,享受健康的快乐教案十三:儿童意外中的毒品•告诉幼儿有些毒品可能隐藏在无辜的物品中•介绍常见的儿童意外中的毒品,如药片、清洁剂等•培养幼儿拒绝尝试未知物品的能力•教授幼儿正确处理发现的可疑物品的方法教案十四:毒品的代价与后果•分析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和后果•介绍因吸食毒品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和法律后果•强调毒品对个人前途和幸福的破坏性影响•增强幼儿对毒品的憎恶和厌恶情绪教案十五: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幼儿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教授幼儿合理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培养幼儿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意识•强调积极心态对建立健康人生的重要性教案十六: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强调家庭和社区合作对禁毒教育的重要性•邀请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员参与禁毒教育•提供家庭和社区合作的资源和方法•强调共同努力保护孩子免受毒品侵害的重要性教案十七:规划未来的梦想•引导幼儿设立明确的个人目标和梦想•分析毒品对梦想实现的阻碍和破坏•培养幼儿制定健康生活规划的意识•强调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追求梦想的重要性教案十八:禁毒知识的复习活动•设计互动性强的禁毒知识复习活动•利用游戏、问答等方式检测幼儿的学习成果•强调禁毒知识的重要性和巩固的必要性•鼓励幼儿将所学的禁毒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教案十九: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引导幼儿正确应对诱惑和拒绝毒品•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幼儿拒绝毒品的能力•分析角色扮演中正确和错误的回应方式•强调拒绝毒品的自信和决心对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教案二十:坚守禁毒信念•强调坚守禁毒信念的重要性•分析坚守信念对保护自己的影响•鼓励幼儿勇敢说“不”和坚决拒绝毒品•强调信念和坚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上是关于幼儿园小班禁毒教育教案的十篇内容,旨在引导幼儿了解禁毒知识、培养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023年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文小秘

2023年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2023年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三、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3.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023远离毒品主题教案七篇

2023远离毒品主题教案七篇2023远离毒品主题教案(精选篇1)一、教育目标:1、了解毒品知识,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2、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自觉抵制毒品,学会自我保护;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安全、法制、禁毒的重要意义,增强安全、法制、禁毒意识。
教育难点:1、充分认识安全、法制的重要意义。
2、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二、活动方式: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 学生讨论; 创设情景;老师小结归纳。
准备工作:1、观看有关法制教育、安全事故等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准备发言稿。
2、准备学习资料《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3、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书写一篇法制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4.准备“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禁毒签名横幅、小品等。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始终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不断地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评价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2、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以学定教。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资料由教师学生共同准备,教学尽量活动化、趣味化和直观化,以求完成“目标高,立意新,内容实,形式活,效果佳”的教学优化效果。
三、教学过程:一、教师开场白导入课题:注重安全法制教育,杜绝毒品危害(一)禁毒教育同学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 学生回答:国际禁毒日1、以聊天的形式引入,然后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图片,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放松心情,活跃课堂气氛,为下面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
禁毒教案13篇教学提纲

禁毒教案13篇禁毒教案13篇禁毒教案15篇禁毒教育(教案选编)禁毒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是什么?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2.让学生知道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
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
3.当今时代,贩毒、吸毒依然是我国执法打击的重点对象。
为了祖国、人民利益请青少年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将解释每个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远离毒品”“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这样,未成年人依靠法律武器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贡献一份力量。
三.设计思想追溯过去,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少数官员掌握国家大权之后为牟取暴利,不惜一切代价出卖祖国,使帝国主义强盗能轻而易举的打通国门,倾销大量鸦片,是军队纪律涣散,失去战斗力;百姓也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但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曾以“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及其民众爱国热情的林则徐发起虎门硝烟历史壮举。
随着时代推移,毒品危害并没有消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隙缝采取卑劣的手段还在侵蚀人们的心灵,他们无孔不入,甚至对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下毒手。
这又一次激起全社会强烈地愤慨,每个中国人民深知“誓以抵制毒品危害”的重要性,让不法分子的阴谋不能得逞。
十五大时,江泽民总书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对违法犯罪行为作严厉的惩治,从而建设一个幸福的美好的家园净土。
新时期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做出许多英勇搏斗的实际,一再传为历史佳话。
他们给青少年树立很好的榜样。
不过,与毒品作斗争是场持久之战,需要长期不断的与之抗衡,希望有一天会看到一个无污染、和平的世界。
四.课前准备 1.幻灯片(近代史上禁烟宣传资料、有关毒品的图片以及物质结构剖析它对人类的危害性) 2.录像片《东方110》 3.法律宣传五.教学重点严厉打击有关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六.教学难点教育对象(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容易经受不了各种诱惑,所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七.教学过程(一)回顾历史(展示虎门硝烟幻灯片)教师介绍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教训,人民饱受磨难,鸦片使军队、百姓不能自拔,迷失自我,个个吸毒后精神萎靡,打仗失去战斗力,就像海浪后泛起的泡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危害及相关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毒品的危害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具学具:PPT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二、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介绍(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三、你们知道毒品都有哪些危害吗?(1)毒品毁人毁健康。
①毒品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②毒品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③毒品能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④毒品能传染性病和爱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①毒品能令人丧失工作能力。
②毒品能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4、总结。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远离毒品关爱未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抵制毒品的诱惑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教学过程:开场白: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
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
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毁人毁健康(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三、毒品的成瘾性(老师先介绍两篇案例)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以海洛因为例,其戒断症状表现为打呵欠,流泪、流涕,皮肤起鸡皮疙瘩,出汗,瞳孔散大,肌肉、骨、关节疼痛、寒战,体温高,生理上焦虑、烦躁不安,严重者嚎叫、撞墙,在地上打滚,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四、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贩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五、防毒的几种办法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
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
”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学生讨论七、班长代表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八、班主任小结毒品预防教育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能力目标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命意识、禁毒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懂得要做有用人才。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PT,安排学生演习快板。
教学过程一、提问:国际禁毒日是什么时候?(6月26日)为什么要制定国际禁毒日?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毒品已经使世界1000万人丧失了劳动能力。
因为吸毒,每年有10万人死去。
毒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列的人类三大公害之一。
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尤其是青少年更是最大的受害者。
1987年6月12—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禁毒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
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通过了《政治宣言》,宣布世界各国在毒品问题上负有“集体责任”。
会议还确定今后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二、多媒体出示图片:罂粟花讲解:罂粟花非常漂亮、艳丽,但同时也是制作毒品的原料,人们因吸吸食它制成的毒品,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万人丧失生命。
因此被人们称为“恶之花”、“毒花”。
设问: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的新毒品还有冰毒、摇头丸、K粉、杜冷丁等。
我省常见的毒品有海洛因、冰毒、K粉等活动三、“慧眼识毒”:(请学生根据图片,辨别毒品,说出名称)讲解:常见毒品知识表名称俗称毒性症状鸦片大烟、烟土、阿片会出现面无血色、瘦弱不堪、呆滞失眠,体质器官损坏,急性中毒呼吸抑制死亡。
海洛因:白粉、白面、毒品之王毒性是吗啡4-5倍,成瘾性极强,精神麻木,器官损坏,容易引起呼吸抑制中毒死亡。
可卡因:导致心律不齐血压高,心肺与肝功能损害,丧失判断能力,把幻觉当成真实出现自杀。
甲基苯丙胺(冰毒):具有强烈精神依赖性,有人使用一次就会上瘾,数量每日1-2次增加到每日6-7次。
氯胺酮(K粉):有致幻作用,导致感觉与意识分离,产生幻觉,麻痹人的神经。
多在歌舞厅发现。
摇头丸(迷魂药):有致幻作用,导致意志丧失、任人摆布,行为失控冲动,听曲即跳,甚至摇断脖子。
四、提问:毒品具有哪些共同特征?1.成瘾性。
是指吸毒会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就会产生戒断的症状。
兴奋结束,开始“万箭穿心”。
2.管制性。
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去碰它们。
一朝沾上,终生痛苦。
等到你想摆脱它们时,已经来不及了。
多媒体——这一组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妇女在吸毒前后的对照图,原来脸色红润健康,吸毒后逐渐变黄消瘦,最后骨瘦如柴,像一个活着的僵尸,令人恐惧。
讨论:1.她的变化是什么造成的?(吸毒)2.你知道吸毒者都有哪些病态症状?学生回答(可以相互讨论):面色灰黄、形体消瘦、皮肤溃烂、怕冷厌食、神情呆滞、涕泪交加、哈欠频繁、思睡乏力、衣冠不整、生活邋遢、声音哑颤、焦虑不安等。
毒品使吸毒者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生不如死。
五、讨论:1.吸毒对个人有哪些危害?(摧残人的身体、丧失人的尊严、导致自残死亡、毁灭自己前途。
)展示系列图片资料。
2.吸毒对家庭有哪些危害?(摧残成员精神、造成倾家荡产、导致家破人亡、祸害家庭后代。
)展示系列图片资料。
3.吸毒对社会有哪些危害?(威胁他人生命、败坏社会风气、引起各种犯罪、造成经济损失。
)展示系列图片资料。
禁毒知识归纳:毒品摧残人的身体,毒品破坏家庭生活,毒品危害人类社会活动:“一试身手”知识竞赛,大烟、阿片—鸦片;白面、白粉--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迷魂药--摇头丸;氯胺酮---K粉;毒品之王--海洛因;世界无烟日--5月31日(第21个);世界禁毒日--6月26日(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标志--红丝带。
六、讨论:1.吸毒是个人的私事,不违法的,对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不对,吸毒是违法行为。
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
”拒绝接受戒毒的,第三十八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2.哪些行为构成了涉毒犯罪?小结:1997年新《刑法》具体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12种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