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

合集下载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摘要】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媒体屡屡曝光的大学生伤害自己或他人、报复社会等事件,追根溯源发现大多是由于个体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

在人群拥挤的大学校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许并没有想象地那般亲密无间,由于自身的性格,家庭的关系,学习压力,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因素,孤独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心理资本日益发展为第四资本的时代,对大学生的情绪状况的了解则显得更为迫切。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引言】孤独感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几乎蔓延至所有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埃里克森发展阶段论的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的阶段。

大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期待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迷人的爱情关系,但是有时候他们不得不接受被人拒绝的事实,也不得不继续体验一个人孤独的旅程。

国内近年来对于孤独感的研究逐渐发展深入,因为孤独感与许多社会问题相连,而孤独的体验会使大学生内心十分痛苦,如果不能有效的应对的话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因此孤独感做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不可忽视。

21 世纪初Luthans 等人将积极心理学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到积极组织行为学中,提出了即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这一概念。

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现状下,人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而人的心理状态也成为核心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自然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主力军,而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的积极方面,并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相结合,更加注重大学生引言心理资本的培养,不仅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同时体现了大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初步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具体表现为本次调查所使用的ucla 孤独感量表所测得的结果,通过分析得分初步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然后再通过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分析相关关系,对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可能因素做一个探索性的分析。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研究
的研究 结 果一 致 。
3 . 3年 级主 效应 分析
方 差 分 析结 果 显示 :各 年级 大学 生 在 孤独 差
异各亚量表 以及总得分上都不存在 显著性差异 ,
。 本次调查显示 : 该学院大学生孤独感体验总分 这 也 同孟 晋 的研究 结果 一致 高 于全 国平 均值 的人 数 占调 查 总人 数 的 3 3 . 7 7 %。
显 著性 差异 。笔 者认 为这 是 因为与 女生 相 比, 男生 厌 恶 承认 自己需 要 别 人 ,对 他们 而 言 ,孤 独 是懦
4 . 2 年级主效应分析
笔 者 假 设一 年 级 新 生 刚进 大学 ,进 入一 个 全 新 又陌 生 的环境 ,这种 突 然 的变 化带 来 的通 常是
表三 年级主效应分析表
弱、 羞辱 和缺 乏 男子 气 的表 现 , 通 过访 谈 我 们证 实
4 . 讨论 与分 析
4 . 1性别 主效 应分 析
了这一点 , 当面对孤独等消极情绪时 , 3 0 . 7 7 %的女 生选择“ 经常倾诉 ” , 而男生中只有 1 2 . 5 %。
由表二可知 ,男女生在孤独体验 总分上存在

调查研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4 9 期 2 0 1 3 年第 8 期
总第 9 7 4 页
大 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研 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陈彦 芳
摘 要: 本文采用施密 茨和 苏迈特的孤独差异量表 ( 学生版) 结合访谈法 , 对太原 师范学院各年级 大学 生进行调查 ,进而对该学院大学生的孤独现状进行分析 ,并探讨这种心理状态可能的产生原 因。 调查结果显示: 男女大学生在孤独体验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 0 5 ) , 男生比女生体验更

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

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
表 3 城 镇 男 大 学 生 与 女大 学 生孤 独 感 的 比 较
变 异来 源 平 方 和 自由度 均 方


组 问
172.923

l72.923 14.718 .O00 }
组 内
l891.654 161 11.749
总变 异 2O64.577 162
料 表 示 在 .01水 平 显 著 由表 3可 以看 出 ,城 镇 男 大 学 生 与 女 大 学 生 在 孤 独 感 上 差 异 也 非 常 显 著 (P=.O00<.O1)。 4.分 析 与 讨 论 4.1城 镇 与 农 村 女 大学 生 孤 独 感 的 差 异 分析 笔 者 认 为 孤 独 感 与 独 生 子 女 现 象 、父 母 的教 养方 式 及 城 镇 与农 村 的 差 异 有 关 。 当 今 大 学 生 中独 生 子 女 居 多 , 由 于 “应 试 教 育 ”的 桎 梏 。他 们 上 大 学 之 前 很 少 与 外 界 接 触 ,由 于 父 母 的 宠 爱 和 缺 少 兄 弟 姐 妹 间 的 情 感 沟 通 ,其 依 赖 性 很 强 而 独 立 性 和 自 主 性 很 差 ,往 往 具 有 自私 、孤 僻 等 心 理 缺 陷 , 这 种 心 理 缺 陷 经 常 体 现 在 做 事 不 计 后 果 、以 自我 为 中心 、碰 到 问 题 不 与 他 人 沟 通 等 。面 对 陌 生 的 社 会 环 境 和 复 杂 的 人 际 关 系 。其 心 理 蕴 含 诸 多 心 理 矛 盾 ,如 独 立 意 识 与 依 赖 意 识 、自豪 感 与 自卑 感 、理 想 自我 与 现 实 自我 、情 绪 与 理 智 、求 知 欲 旺 盛 与 识 别 能 力 有 限 、心 理 闭 锁 与 社 交 需 要 等 ,导 致 部 分 学 生 存 在 盲 目心 理 。城 镇 中几 乎 绝 大 部 分 都 是 独 生 子 女 , 而 农 村 中 大 部 分 是 非 独 生 子 女 。 独 生 子 女 有 更 强 烈 的社 交 欲 望 . 但 由于 父 母 的 教 养 方 式 及 社 会 环 境 的 影 响 往 往 在 性 格 上 形 成 一 些 缺 陷 ,使 得 他 们 心 理 闭 锁 或 不 敢 与 人 交 往 ;城 镇 的 家 庭 条 件 比农 村 好 ,父 母 对 他 们 要 求 高 ,并 为 他 们 创 造 良好 的 条 件 . 因此 城 镇 父 母 可 能 会 剥 夺 他 们 孩 子 与 他 人 尤 其 是 同龄 人 交 流 的 机 会 ,而 且 有 可 能 使 得 孩 子 的 兴 趣 转 移 到 学 音 乐 、绘 画 等 方 面 ,而 农 村 相 对 来 说 要 贫 寒 得 多 ,而 且 父 母 都 比较 忙 、比较 累 .因 此 对 孩 子 没 有 太 高 的 要 求 ,这 些 孩 子 就 有 充 分 的时 间 与 同 伴 游 戏 、做 作 业 等 。此 外 ,由 于城 镇 与 农 村 的 差 异 使 得 城 乡 学 生 间 的 交 往 存 在 “两 张 皮 ”的 现 象 ,即形 成

大学生孤独感调查报告范文怎么写

大学生孤独感调查报告范文怎么写

大学生孤独感调查报告范文怎么写引言:大学生孤独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孤独感所困扰。

为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并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文旨在报告调查结果,并对大学生孤独感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0份。

问卷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社交关系、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和主观孤独感等方面。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1. 大学生普遍存在孤独感:调查表明,高达7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时常或经常感到孤独。

而且,这种孤独感与性别、年级和家庭背景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这表明大学生孤独感普遍存在,不单纯是个别人的问题。

2. 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感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逾一半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两小时。

此外,有61%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感到孤独的频率较高。

这一结果表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产生负面影响。

3. 孤独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调查发现,在感到孤独的大学生中,有6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特别是出现了抑郁和焦虑等问题。

此外,孤独感还与学习成绩下降、适应能力减弱等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大学生孤独感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

应对策略:1. 加强社交交流:学校应加强社交交流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推动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友好的校园文化,学生组织和社团也应积极推动社交活动的开展。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提供给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

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孤独感强烈的学生缓解负面情绪,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

3. 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引导学生理性使用社交媒体,避免过度沉迷。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提高学生对社交媒体的正确认识,培养其科学使用社交媒体的能力。

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

农村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

接近 中等水 平 , 来没 有孤独 感体 验 的大学生几 乎没有 。个体 问差异 很 大 , 部分 学生孤独 感水平 较 从 有
高。
2 2 农村大 学生 与城镇 大学 生孤 独感 的差异 .
农村 大学生 与城镇 大学 生孤独 感 的得分分 别为 4 .9± .5,07 82 , 34 76 4 .8± .1差异 有统 计学意 义( t 3 36 P< . 1 , 村 大学生 的孤 独感 显著高 于城镇大 学生 。 .6 , 00 )农 2 3 农村大 学生孤 独 感的性 别 、 . 专业 、 年级差异

1 研 究 方 法
1 1 被试 .
采取 随机 抽 样 法 , 湖 北 某高 校 1~3年级 60名 在校 大学 生 进行 调查 , 回有 效 问卷 53份 。 对 0 收 2 其 中农村 大学 生 4 2人 , 0 城镇 大 学 生 11人 ; 生 15人 , 2 男 4 女生 38人 ; 一 25人 , 7 大 1 大二 12人 , 6 大三
的社会 关 系网络 在质 或量 一 出现 缺 陷时 , t - _ 不愉快 的情绪 体验 一一孤 独 感 便 会 产 生 。孤 独感 是 一种
消极 、 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 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研究 旨在凋查城市社 会化进程中农村 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 , 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
第3 0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Ju a o ue N r a U i rt N trl c ne or l f bi om l nv sy( aua Si c) n H ei e
Vo 0 L3 N . 201 o 3。 0
第 3期

大学生孤独感的基本特征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的基本特征研究

DOI :10.13420/ki.jczu.2020.03.023大学生孤独感的基本特征研究黄国萍1,史从戎2(1.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以157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孤独感问卷和UCLA 孤独量表,研究了大学生孤独感的基本特征。

结果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具有鲜明的核心动力特征、共变特征、累积特征、阶段特征和层次特征,这些特征揭示了大学生孤独感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大学生孤独感的团体辅导和个案分析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孤独感;结构;大学生[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2(2020)03-0082-04收稿日期:2020-01-04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8109);池州学院科研项目(CZ2018RWZ13);池州学院教研项目(2017XJYXM19)。

作者简介:黄国萍(1979—),女,山东潍坊人,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史从戎(1986—),男,安徽安庆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2020年6月第34卷第3期Jun.2020Vol.34No.3孤独感水平偏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

了解孤独感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和预测指标,探索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制定干预和辅导方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实现个体孤独感水平平衡的策略,推动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孤独感辅导和治疗模式,都普遍强调社交技巧的提高、合理情绪的调整及合理归因的训练。

在以提高社交技能和增加交往机会为主题的孤独感辅导中,个体的孤独感得到缓解,但是辅导结束后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1];以增加社会支持为主要途径的孤独感干预方案可以减轻孤独感,但是效应值不理想[2],不能够推广运用。

大学生单身调查报告

大学生单身调查报告

大学生单身调查报告2023年关于单身人群调查报告书篇一单身孤独指数:单身男性比女性孤独感高出11.22%有人说单身是会上瘾的,一个人生活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习惯。

习,惯单身的男女都单身多久了呢?报告显示,62.28%的单身受访者已保持单身三年以上,男女比例都相当高,分别达到63.87%和59.13%o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单身三年以上人群分部情况,发觉深圳单身三年以上比例居全国之首,其次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

与此同时,报告显示,仅2.9%的受访者表示享受单身生活,而45.9%单身倍感孤独,渴望有人共享,渴望被爱。

这一现象在男性更为突出,单身孤独感高出女性11.22%。

受访者张先生表示:“以前恋爱的时候,衣物有女伙伴帮助选择,三餐有女伙伴监管,碰上不高兴时候还有女伙伴嘘寒问暖。

现在单身,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一个人,有时想找个人倚靠一下都没有,感觉特殊的孤独空虚。

”著名网婚恋专家分析,单身男性比女性更孤独是由于受传统的思想影响,男人有泪不轻弹,为此他们常压抑情绪,其实内心更渴望获得关爱。

相反,随着社会进展,女性世界越来越丰富,姐妹间的情感也比男性更加密切,大大降低孤独感。

佳节倍催婚:逢年过节催婚频率比日常高出20个百分点同是天涯单身人,男女却有别,报告显示,46.72%的男性认为“自身条件还不够优秀“,仅16.36%女性认为“自身还不够优秀”是她们还单身的原因,远低于男性。

另外,52.47%女性为没有碰到充足优秀的人选择单身。

从报告结果来看,男女单身重要原因都模糊指向男性不够优秀。

另外31.15%单身男性选择“有经济基础再恋爱”。

元旦期间,不少单身们开始吐槽被父母催婚的痛点。

适龄未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父母催婚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报告显示,66.07%的受访者都有被催婚的经过,尤其在逢年过节时,催婚频率高出平常20个百分点。

“父母常常催婚,听多了很烦人。

”“每次逢年过节回家,爸妈都问对象的事情,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不说话。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量表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量表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亲爱的同学: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这次调查,本次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填写,结果只作为研究所用,绝对保密。

您的认真回答对我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请如实填写。

不同题目的评价标准不同,请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并明确评价标准后再回答。

1. 性别 [单选题] *○男○女2. 年级 [单选题]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3. 专业类型 [单选题] *○文史类○理工类4. 户口所在地 [单选题] *○城镇○农村本调查包括了可能存在您和室友之间的各种行为问题,主要用于了解你在与室友相处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行为问题,每个句子后面列出了五种情况。

5. 自己的烦恼很难开口向室友倾诉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6. 和室友在一起感觉不自然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7. 羡慕和嫉妒室友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8. 宿舍至少有一人,我可以相信他的建议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9. 对连续不断和室友谈话感到困难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0. 在宿舍长时间停留,感到紧张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1. 伤害室友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2. 常常和室友一起聊天或沟通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3. 虽然和室友在一起,但仍然感到孤寂或失落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4. 和室友在一起,极易受窘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5. 与室友不能和睦相处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肯定是16. 如果我生病了,几乎没有室友愿意照顾我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7. 当室友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觉得不自在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8. 担心室友对自己有什么印象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19. 总是尽力使室友赏识自己 [单选题] *○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20. 大部分室友对我评价很高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21. 时常避免向室友表达感受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22. 不能确信自己的容貌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23. 讨厌某室友或被某室友讨厌 [单选题] *○肯定不是○大部分不是○时有时无○大部分是○肯定是下列是人们有时出现的一些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题意义及存在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偏高,内向的学生其孤独感更为强烈,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国内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覆盖面很广,已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课题对于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的困扰、更加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1定量研究少,定性研究不够深入。

2多把孤独看成是单一维度来测量,没能充分揭示孤独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关于孤独应对策略这一重要变量的研究很少涉及。

在影响因素的讨论上关于生物、文化因素特别是孤独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课题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
能够帮助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孤独感。

使学校对教学、生活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校园资源的分配有所帮助。


内容:
1.通过对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调查,分析出孤独感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

2.通过对对象的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查,了解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3.通过对对象自身如何对待孤独感的看法,总结出排除孤独感的方法。

4.通过孤独感心理测试掌握本校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实施步骤: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资料法、观察法进行调查:
1.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同时做网上测试调查。

2.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同学进行访谈。

3.到图书馆,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4.访问学校心理咨询师,获得相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5.整理调研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研问卷
一.发放了200份问卷,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性格的人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这份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孤独感的程度。

你的真实回答对我们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非常重要。

本问卷的答案无对错之分,问卷也将是匿名和保密的,请放心作答。

非常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1性别A男B女
2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B否
3出生于哪里
A城市 B 县城C乡村
4所在年级
%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5所学专业
A理学B工学C文史D艺术
6你主要依赖的对象是
A家人B朋友C恋人
7你感觉孤独吗A是B否
8你常感到羞怯吗
A从不B很少C有时D一直
9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
A从不B很少C有时D一直

10你常感到你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吗
A从不B很少C有时D一直
11你常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吗
A从不B很少C有时D一直
12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总能寻求到别人的帮助吗
A从不B很少C有时D一直
取得的成果:小组成员对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问卷调查,从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以及年级四个维度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共发出问卷200份。

在资料整理过程中,16份因填写不完整和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被剔除,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184份,有效率92%。

分析问卷的结果如下:
①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特征为:
A男86人(%),女98人(53.3%);
B文科48人(26.1%),理工科100人(54.3%),文史类20人(10.9%),艺术类16人(8.7%);
^
C大一学生30人(16.3%),大二学生57人(31.0%),大三学生66人(35.9%),大四学生31人(16.8%)
D源于城镇大学生99人(53.8%),源于农村大学生85人(46.2%)
②根据184份问卷分析,共有34人表现出孤独感(18. 5%)。

A其中男生有11人(5.98%),女生有23人(12.5%),性别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即女生高于男生;
B大学生孤独感在专业变量上主效应并不显著。

C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变量上主效应并不显著。

D源于城镇的大学生表现出孤独感的为10人%) ,源于农村的大学生表现出的孤独感的为24人%),源于城镇的大学生孤独感的程度低于源于农村的大学生孤独感的程度
③问卷统计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有点偏高,内向的学生其孤独感更为强烈;同时,大学生在与家人关系维度上的孤独感最严重,与恋人关系维度上的孤独程度最轻。

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恋爱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人际信任、缺乏社交技巧、与父母联系弱化等是大学生在不同方面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二.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小组成员在5月8日随机对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访谈时我们对内容进行了记录,在小组成员探讨分析后表明:大学时期是个体认识自我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共鸣的知己。

特别是在刚走出家门的大学
新生身上,可以更容易看到这种需求。

这种心理特征上的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

大学生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感。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的四个因素:
%
1.“社会孤独感”维度
2.“人际孤独感”维度
3.“自我孤独感”维度
大学生将自我划分成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

一方面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注意内省和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

为图解释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苦恼;另一方面注重自觉地从外界各方面了解自己,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与客体自我的矛盾与冲突。

大学生面临如何客观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自我的问题。

其实也就是开始面临有关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4.“发展孤独感”维度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概念形成、发展、完善的时期。

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个体就会产生角色混淆或反向认同。

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

1..许多同学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关于孤独感这个问题。

2.有一部分同学不太愿意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比较内向的。

3.范围不够广泛,如果能涉及不同学校的同学的调查的话,分析结果会更准确些
2.访问学校心理咨询师,获得相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孤独感情况。

1.组织一个讨论会(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让我们周围的朋友结成对子交流,每组成员
两到三人。

人员主要根据性格来安排,性格开朗(相对来说平常很少有孤独感的同学)与性格比较内向(相对来说平常孤独感比较强烈的同学)的同学结成对子,一起讨论交流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和解不开的情节,让性格活泼的同学带动那些内向的同学活跃起来。

也可以就针对“孤独感”这一问题,谈谈他们自己的看法,让周围的同学试着了解他们,给他们出点子如何慢慢地消除孤独。

大学生孤独感调研的感想
大学生,尤其是刚走出家门的大学新生身上,因为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他们感到迷茫,感到无所适从,会感到特别的孤独。

而对于内向的学生的孤独感也是十分的强烈。

同时,大学生在与家人关系维度上的孤独感最为严重,与恋人之间的孤独感程度较轻。

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恋爱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人际信任、缺乏社交技巧、与父母联系弱化等是大学生在不同方面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此外,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共鸣的知己。

有的时候呆在寝室里,不知道做什么事,感觉也没什么话可以和同学们说,就产生了自我孤独感。

要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够好时,心里自然而然的便产生了人际孤独感。

又当看到很多同学不是参加学生会活动,就是兼职工作,然后自己却只能看看书,玩玩电脑感觉社会把自己遗忘了,就产生了社会孤独感。

再者,长时间的孤独感会让自己出现发展孤独感。

所以要乐观,要多于乐观的同学接触,因为快乐是可以收到感染的。

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除了写日记,还可以去和同学,和那些乐观的同学说说话,让自己轻松一下,或是找亲友,最好是同辈的聊聊,也可以出门走走,看看小树小草,这也不失一个良机。

有时候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注意内省和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

为解释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苦恼;然后又注重自觉地从外界各方面了解自己,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与客体自我的矛盾与冲突。

大学生面临如何客观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悦纳
自我的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感到孤独的其中一项原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

所以说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憋着,一定要说出来,如果不方便和朋友说,可以写日记,说完之后,要让自己放松一下,不要让精神紧绷,可以找乐观的同学带动自己的快乐,但是如果自己本就是乐观的同学那最好,这时就要让自己休息一下,做一些别的事,聊天也是很好的方法。

不要被孤独感所抑制了自己的生活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