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历史考点跟踪同步训练22课时答案

合集下载

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册答案2022临沂版

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册答案2022临沂版

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册答案2022临沂版1、3.广州地区,秦朝时属天下三十六郡之一的()[单选题] *A.渔阳郡B.南海郡(正确答案)C.云中郡D.右北平2、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 [单选题] *A.法制严明B.政治民主(正确答案)C.经济发达D.文化繁荣3、下列选项中,位于朝鲜半岛并与唐朝在各方面有密切交往的国家是[单选题] *A.新罗(正确答案)B.印度C.古罗马D.天竺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战争是()?[单选题]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确答案)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鸦片战争5、45.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的国家是()[单选题] *A.新罗B.日本(正确答案)C.天竺D.大食6、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贸易的纠纷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逐渐向内地深入()?[单选题] [单选题] *A. ①②③B. ②③④(正确答案)C. ①③④D. ①②④7、被后人称为“前四史”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单选题] *A. 《三国》B. 《三国志》(正确答案)C. 《三国演义》D. 《三国故事》8、当中国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时候,那里也透射出欧洲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当东方诞生老子、孔子等一批文化圣人的时候,那里的天空也折射出苏格拉底、柏拉图哲人的思想光芒。

“那里”是( ) [单选题] *A.古希腊B.古埃及(正确答案)C.古罗马D.古印度9、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 *A.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B.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正确答案)D. 爱国华侨的援助10、B.北方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C.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D.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单选题]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11、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经过不断扩张,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B.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C.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打击了罗马的统治D.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成了罗马共和国的“内湖”(正确答案)12、有一文物为唐代三彩骑驼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75334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75334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是(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的最大的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统一的王朝C.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D.元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拓展2. 我国历史上疆域版图面积最大的朝代是(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 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们分别是()A.岳飞和陆秀夫B.陆秀夫和文天祥C.文天祥和岳飞D.岳飞和文天祥4. 下列三位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都曾建立过强大的政权,这些政权的名称分别是( )完颜阿骨打铁木真元昊A.金蒙古西夏B.辽蒙古吐蕃C.金元契丹D.辽元西夏5. 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皇族外戚夺取政权建立的B.都是少数民族统一南方后建立的全国性政权C.都城都设立在长安D.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6.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契丹国建立②辽的灭亡③靖康之变④金的建立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7.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与忽必烈相关的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继承汗位②迁都大都③建立元朝④统一全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8. 下列能够反映元朝民族融合发展的是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②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融合③马可波罗等外国人游历或定居中国④回族开始形成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9.(5分)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4441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4441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5分)1.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2. 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代表的朝代是()A.西晋B.隋朝C.唐朝D.宋朝3.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B.隋灭陈,完成统一C.隋炀帝登基D.开凿大运河4. 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在历史上称为()A.文帝之治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5.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水利工程是()A.隋大运河B.元大运河C.灵渠D.都江堰6. 德国科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中记录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起讫地应该是()A.北京到广州B.扬州至广州C.北京至杭州D.杭州至广州7. 我国的科举制,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开始于( )A.秦B.汉C.隋D.唐8. 唐高祖李渊于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和有一定功名者,通过地方预试后每年十月可赴朝廷应试。

次年再次下诏,布衣寒士得不到举荐者可以自由投考,不再需要官府举荐。

此举意在( )A.建立科举考试制度B.打击上层统治阶级C.选拔人才巩固皇权D.改革中央选官模式9. 隋末,他的暴政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他预感到末日临近,曾对着镜子说:“好头颅,谁当9. 隋末,他的暴政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他预感到末日临近,曾对着镜子说:“好头颅,谁当之!”这个皇帝是()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10. 隋炀帝统治晚年,国内普遍出现“虽有田畴,贫弱不能自耕”、“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严重情况。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科学技术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八十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科学技术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八十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科学技术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八十第1题【单选题】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含有生物进化思想,受到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高度重视。

它是( )A、《史记》B、《千金方》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从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A、火药阿拉伯B、造纸术以色列C、指南针阿拉伯D、印刷术以色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宋时开创豪放词风的著名词人是( )A、司马光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 )A、雍和宫B、北京城C、南京城D、避暑山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敦煌莫高窟,主要以哪个宗教的故事去生动展现唐朝艺术的无穷魅力(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首先发明于欧洲B、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史记》B、《唐律疏议》C、《金刚经》D、《资治通鉴》【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材料: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东汉发明的什么合称为四大发明?(3)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如何评价它?(4)四大发明由中国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发明。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4271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4271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50分)1. 下列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B.鉴真东渡C.新罗商人来华经商D.玄奘西行2.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时期中外交往这一主题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鉴真盲目行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3. 2020年2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给湖北捐赠的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唐代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是A.阿倍仲麻吕B.崔志远C.玄奘D.鉴真4.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A.张骞出使西域B.玄奘西游C.郑和下西洋D.鉴真东渡5. 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A.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深入D.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6. 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那烂陀寺B.唐招提寺C.敦煌莫高窟D.少林寺7.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描述了唐朝与某邻国的文化交往,该邻国是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8. 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A.大昭寺B.唐招提寺C.那烂陀寺D.千寻塔9. 公元 628 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 , 100 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A.弘法大师B.鉴真C.崔志远D.玄奘10.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2022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同步练习册电子版

2022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同步练习册电子版

2022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同步练习册电子版1、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禁止一切对外交往B.封锁沿海港口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正确答案)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2、44.唐朝的瓷器品种很多,其中,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称为世界工艺珍品的是()[单选题] *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唐三彩(正确答案)D.景德镇的瓷器3、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

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正确答案)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C.把《圣经》作为经典D.实行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的目标()?[单选题] [单选题]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④(正确答案)D. ①②③④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单选题] *A. 鸦片战争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正确答案)D. 解放战争6、99.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

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

他的医学创造有①望闻问切四诊法②麻沸散③五禽戏④按摩疗法()[单选题]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正确答案)7、1278年,文天样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图2诗。

作此诗时()[单选题] *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B.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D.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正确答案)8、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单选题] *A.秦朝和唐朝B.西汉和唐朝C.秦朝和明朝(正确答案)D.西汉和明朝9、88.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瑰宝,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和喜爱。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课堂同步训练(下学期、1——8课)附: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冀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冀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2课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冀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A、昌盛的秦汉文化B、辉煌的隋唐文化C、灿烂的宋元文化D、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清时期,_______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A、诗B、词C、曲D、小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明朝医学家和他的作品分别是( )A、《天工开物》宋应星B、李时珍《本草纲目》C、徐光启《本草纲目》D、徐光启《农政全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朝时期,由曹雪芹创作的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回答1-2题:曹操这一人物形象会出现在(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牡丹亭》《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作者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一生,以下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李冰——都江堰B、李时珍——《本草纲目》C、唐太宗——贞观之治D、郑和——收复台湾【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民族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册历史考点跟踪同步训练22课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英国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第一次提出。

“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3.“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事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4. 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与教会势力的矛盾
5.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7.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政党在近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回答15-18题。

8. 康有为等人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是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共进会
D.兴中会
9. 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
A.孙中山
B.李烈钧
C.黄兴
D.宋教仁
10.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⑦“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11.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两次国共合作都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回答12~16题。

12.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

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13.关于平型关战役属性的正确表述是
A.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B.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C.相持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D.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1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为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5.中国军队属于抗战战斗序列,该部队即
A.第八路军
B.第十九路军
C.新编第四军
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6.中国抗日战争得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敌
B.中国国大物博地广人多
C.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同情和支持
正确的方针路线是社会主义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据此回答17──23题
17.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分歧和矛盾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9.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0.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
B.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C.刘少奇作“八大”政治报告
D.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21.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3.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强化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C.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4.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A.民主改革
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
D.改革开放
25.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二、非选择题(26题20分 27题9分 28题21份共50分)
26.(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

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

(6分)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

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

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

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9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

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14分)
27.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或称近代化)步伐加快。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其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

(9分)
28.(21分)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

请分别分析三者的性质与影响。

(15分)你从
中获得什么历史启示?(6分)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答案
1-10 CBCADACBDB
11-20 ADAAACBDDB
21-25 DCACC
26.(20分)
(1)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

(2)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27. (9分)政治方面: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经济方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思想方面: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28.(共21分)
①三者性质与影响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土地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主张平均分配土地,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无产阶级的土地革命纲领;它使广大贫雇农获得了土地.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历史的启示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与土地问题。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