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

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

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

的危险因素。那么如何诊断该疾病,又该如何科学治疗呢?下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发生后,患者大多没有典型症状,容易忽视不及时就诊。对于普通人群,看病或体检时,提示血压升高要引起重视,咨询专业医生判断血压升高水平;对于高危人群,要了解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出现不适感尽快诊断检查。

(1)诊断流程。出现高血压典型症状或可疑症状时,首先由专业医生按照高

血压诊断标准,确定血压水平等级;然后了解患者的资料,分析高血压原因;最

后综合症状、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给出病因和鉴别诊断,评估心脑血管

疾病的危险程度。

(2)诊断标准。①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收

缩压/舒张压≥140/90mmHg,且3次测量不在同一天。诊室血压指的是在标准条

件下,按照统一规范测量后得到的血压值;如果是家庭自测,应调整为

≥135/85mmHg。②患者有高血压史,或正在使用降压药,血压低于140/90mmHg,

也诊断为高血压。③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判断高血压的标准是:24小时内平

均血压≥130/80mmHg;日间≥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3)相关检查。患者就诊时,应选择心内科或普通内科,相关检查包括:①

病史,了解病程、症状、既往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②体格

检查,测量血压、脉率、BMI、腰围、臀围;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股动脉;触诊甲状腺,进行心肺检查等。③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生化、心

电图、尿液分析等。④血压检查,在标准条件下,按照统一规范测量血压,间隔

1-2min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二、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是通过降低血压、有

效预防或延缓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过程,预防高血压、亚急症等严重高血压。

2)降压达标方法: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140/90 )mmHg以下;高风险患者130/80 mm Hg;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及

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不是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

在几周到几个月内(而不是几天)逐渐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对于病程较短的

年轻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以更快;但对于老年人、病程较长或有靶器官损伤

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应较慢。

3)治疗降压药的时机:高风险、高风险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

药物治疗。

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

干预几周后仍有血压≥140/90 mmHg然后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4)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降压药物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小

剂量、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和个性化。

(1)小剂量:在初始治疗中,应使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尽量使用长效制剂:为了有效控制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使用每天一次、持续24小时降压的长效药物。

(3)联合用药:为了增加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可以在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的高血压通常需要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目标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上述患者,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4)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或长期耐受性,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

三、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1、有遗传家族史人群:在高血压高危人群中,如果自身有遗传家族史,无论是母系的家族史,还是父系的家族史,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高血压,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明显增高。

2、肥胖人群: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体重超重或者严重肥胖者,更容易导致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系统激活,导致高血压。

3、血脂、血糖异常人群:若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液黏稠,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还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壁弹性减弱,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其他的人群更高。

4、生活习惯不佳人群:若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可能激活血管紧张素,发生水钠滞留,进而导致血压增高。若患者长期饮酒、吸烟,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下降,患者外周循环受阻,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疾病。

5、其他人群:若患者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导致血压长期存在波动,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在中枢以及外周的神经递质作用下收缩,患高血压疾病的几率便会增高。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标准版)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 【概述】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有余多种后天因素(包括血压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是代偿所致。约占高血压病人95%。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早起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 压升高,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慌、耳鸣的症状, 但症状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 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1天之内,白昼和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 差异。体检时在主动脉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和 收缩早期喀喇音,若伴有左心室肥厚时在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 音。 2、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早起表现为心排量的增加和全身 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病 变,表现为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 厚、官腔狭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重要靶器官心、 脑、肾缺血损害和促进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在临 床上表现:1、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 2、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

肾脏疾病:蛋白质、肾功能损害、(轻度肌酐升高)、肾衰竭; 4、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动脉疾病; 5、视网膜病变: 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诊断要点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仅与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也须结合患者具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的评价,危险度分层亦是治疗的目标与预后判断的必要依据。高血压病的分型及分期:1、缓型:此型分为3期。1期高血压,靶器官无或基本无损伤,眼底一级改变;2期高血压,靶器官结构改变,但功能仍保持正常,眼底二级改变;3期高血压:靶器官功能异常,眼底三至四级改变。2、急进型高血压:多发生于年轻人,也可由缓进型高血压发展而来,需具下列两点:病情发展急骤,舒张压持续在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学习目标: 1.病因 2.分类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 一、病因 1.习惯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其他:比如:肥胖者发病率高;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二、分类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三、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五、治疗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高血压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诊断及药物治疗原则 一、概念: 1、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95%原因不明 2、继发性高血压:指血压升高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 3、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影响主要脏器(心、脑、肾)的功能—衰竭 WHO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因 1.遗传因素:占40%,60%的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占60%,饮食、精神应激 3.其他因素:体重、避孕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吸烟、过量饮酒、低钙、低血钾等。 (二)发病机制 1.血压的调节 平均动脉血压(BP)=心排血量(CO)×总外周阻力(PR)*循环血容量、心率、心肌收缩力→心排量

阻力小动脉结构,血管顺应性和舒缩状态→外周阻力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钠与高血压 4.精神神经学说 5.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6.胰岛素抵抗(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早期可无症状,可有搏动性头疼,眩晕,心悸、耳鸣等表现,但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 (二)体检 可有抬举性心尖搏动;心界扩大;金属性第二心音;主动脉收缩早期喀喇音;主动脉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 (三)并发症 1. 心: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猝死等。 2. 脑: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高血压脑病。 3. 肾:蛋白尿、肾功能损害。 4. 血管:主动脉夹层并破裂。 (四)临床类型 1.恶性高血压 (1)发病较急,进展迅速; (2)多见于中、青年; (3)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130mmHg; (4)肾脏损害突出,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可伴有肾功能不全; (5)可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乳头水肿; (6)进展迅速,可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衰; (7)见于1%~5%的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 2.高血压危重症 (1)高血压危象 A、发作短、易好转、易复发; B、以收缩压显著升高为主,可伴舒张压升高; C、症状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可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 心悸、眩晕、视力模糊、心绞痛 急性肺水肿等表现。 (2)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 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 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 的危险因素。那么如何诊断该疾病,又该如何科学治疗呢?下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发生后,患者大多没有典型症状,容易忽视不及时就诊。对于普通人群,看病或体检时,提示血压升高要引起重视,咨询专业医生判断血压升高水平;对于高危人群,要了解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出现不适感尽快诊断检查。 (1)诊断流程。出现高血压典型症状或可疑症状时,首先由专业医生按照高 血压诊断标准,确定血压水平等级;然后了解患者的资料,分析高血压原因;最 后综合症状、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给出病因和鉴别诊断,评估心脑血管 疾病的危险程度。 (2)诊断标准。①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收 缩压/舒张压≥140/90mmHg,且3次测量不在同一天。诊室血压指的是在标准条 件下,按照统一规范测量后得到的血压值;如果是家庭自测,应调整为 ≥135/85mmHg。②患者有高血压史,或正在使用降压药,血压低于140/90mmHg, 也诊断为高血压。③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判断高血压的标准是:24小时内平 均血压≥130/80mmHg;日间≥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3)相关检查。患者就诊时,应选择心内科或普通内科,相关检查包括:① 病史,了解病程、症状、既往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②体格 检查,测量血压、脉率、BMI、腰围、臀围;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股动脉;触诊甲状腺,进行心肺检查等。③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生化、心 电图、尿液分析等。④血压检查,在标准条件下,按照统一规范测量血压,间隔 1-2min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二、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是通过降低血压、有 效预防或延缓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过程,预防高血压、亚急症等严重高血压。 2)降压达标方法: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140/90 )mmHg以下;高风险患者130/80 mm Hg;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及 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不是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 在几周到几个月内(而不是几天)逐渐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对于病程较短的 年轻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以更快;但对于老年人、病程较长或有靶器官损伤 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应较慢。 3)治疗降压药的时机:高风险、高风险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 药物治疗。 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 干预几周后仍有血压≥140/90 mmHg然后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4)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降压药物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小 剂量、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和个性化。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 在健康管理中,高血压是一个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问题。许多人以 为高血压只是一个普通的健康问题,其实它是与多种心血管疾病有关 的危险因素。因此,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 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以及治疗规范。 一、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过高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我们衡 量血压时会得到两个数值,即高压和低压。高压反映了心脏收缩时动 脉血压的水平,低压则是指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水平。正常血压的 范围是收缩压(高压)为120毫米汞柱(mmHg)以下,舒张压(低压)为8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压则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血压测量,且在不 同的时间和情况下进行。 二、高血压的诊断 在高血压的诊断中,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然后,医生会利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多次测量结果。常 见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包括: 1. 门诊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2.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日间平均收缩压≥135mmHg和(或)夜间平均收缩压≥120mmHg。

3. 自主测量血压诊断标准:自己测量时收缩压≥135mmHg和(或) 舒张压≥85mmHg。 在实际诊断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家族史、年龄、性别、肥胖等。 三、高血压的治疗规范 高血压的治疗旨在降低血压并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可以 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1.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 烟限酒等。 (1)合理膳食:患者应减少盐的摄入量,并控制总热量和脂肪摄入。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富含植物蛋白的 食物。 (2)适度运动:患者可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 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此外,增加日常活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3)戒烟限酒:患者应坚决戒烟,并且限制酒精的摄入量。过量 酒精摄入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是必要的。常用的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一、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及时诊 断和治疗高血压,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建立科学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流程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流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标和方法。 二、高血压的诊断 1. 测量血压 在诊断高血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多次准确测量。通常采用袖带测量方法,在 安静环境中,至少连续两天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收缩压(SBP)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DBP)小于80mmHg。 2. 确认高血压 如果患者在不同时间测量中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则可以考 虑为高血压。但必须排除“白大褂效应”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暂时性高血压。为了确认诊断,可以进行以下步骤: - 定期测量:要求患者定期回诊测量血压,以排除临时性的异常结果。 - 动态变异:通过连续24小时无创动态收缩压和舒张压监测来评估血压的波动 情况。 - 平板倾斜试验:用于排除直立位低血压引起的高血压。 3. 评估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

在高血压诊断过程中,需要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情况。这些因素包括家族史、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食习惯)、肥胖、代谢综合征等。靶器官损害主要指心脏、大脑、肾脏和眼底的病变。 三、高血压的治疗 1.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首要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活方式改变措施: - 饮食调整: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 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 减轻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血压水平。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2. 药物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目标血压,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 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等,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循环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 β受体阻断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适用于合并心脏疾病或心绞痛的患者。 -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影响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流入来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保护其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高血压的诊疗规范。下面是高血压诊疗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 根据高血压的定义,成人血压≥140/90 mmHg即可被诊断为高 血压。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为了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血压目标可适当调低。 高血压的诊断需要至少两次不同时间的测量,以确保准确性。测量时应使用标准血压计,患者应坐立两种姿势测量。对于测量出现较大差异的患者,建议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诊断,如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 高血压往往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危险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检查和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首选方法,旨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

来降低血压。常见的非药物治疗包括: 1.饮食控制:减少盐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饮食中的 总热量和脂肪含量。 2.体育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至重度体育锻炼,包 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4.控制体重:减轻超重和肥胖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5.压力管理: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 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1.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心脏输出和 血管收缩,达到降压的效果。 3.ACEI和ARB: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血管紧张素 II的作用,降低血压。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高血压临床诊疗指南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数据 1.3 分类和分级 二、诊断 2.1 临床Manifestation及病史采集 2.2 体格检查 2.3 辅助检查 2.3.1 血压测量技术 2.3.2 血液生化指标 2.3.3 尿液分析 2.3.4 心电图 2.3.5 超声心动图 2.3.6 血管超声

三、评估和分级 3.1 血压目标 3.2 确定心血管危险度 3.2.1 心血管危险度评估工具 3.2.2 心血管危险度评估结果 四、非药物治疗 4.1 饮食与运动 4.1.1 饮食建议 4.1.2 运动建议 4.2 BMI和体脂控制 4.3 戒烟和限制饮酒 4.4 钠摄入控制 4.5 补钙和维生素D 五、药物治疗 5.1 药物治疗原则 5.2 药物选择 5.2.1 一线药物

5.2.2 二线药物 5.2.3 另类药物 5.3 药物治疗策略 5.3.1 单药治疗 5.3.2 组合药物治疗 5.3.3 特殊人群用药 六、相关并发症管理 6.1 伴随疾病的处理 6.1.1 心脏病 6.1.2 糖尿病 6.1.3 肾脏病 6.1.4 中风及脑血管疾病 6.1.5 眼底改变 6.1.6 呼吸系统疾病 6.1.7 外周血管疾病 6.1.8孕妇高血压 七、特殊人群的管理

7.1 年长者 7.2 儿童和青少年 7.3 孕妇 7.4 高血压紧急病例 7.5 器质性高血压的处理 八、随访和监测 8.1 随访频率 8.2 随访内容 8.3 随访周期调整 九、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9.1 血管搭桥术 9.2 血管成形术 9.3 血管支架置入术 9.4 腔内血管修复术 9.5 其他介入治疗 十、配套检查与辅助服务 10.1 心血管系统辅助检查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高血压诊疗规范 第一章:引言 1.1 本文档的目的和背景 1.2 术语定义和解释 1.3 适用范围 第二章: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2.1 高血压的定义 2.2 高血压的分类 2.3 高血压的病因 第三章: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 3.1 高血压的全球流行病学特征 3.2 高血压的国内流行病学特征 3.3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第四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4.1 血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4.2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4.3 高血压的分级和分层 第五章:高血压的评估和辅助检查5.1 目标器官损害的评估 5.2 高血压与其他疾病的关联评估5.3 高血压的辅助检查 第六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6.1 生活方式干预 6.2 饮食控制 6.3 锻炼和体育活动 6.4 戒烟和限酒 6.5 应激管理 6.6 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 第七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7.1 药物治疗的指导原则 7.2 药物治疗的选择和调整 7.3 药物治疗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

第八章:高血压的并发症管理 8.1 心血管病的预防和管理 8.2 目标器官损害的防治 8.3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8.4 妊娠期高血压的管理 第九章:高血压的随访与管理 9.1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原则 9.2 高血压的管理目标和控制策略9.3 随访时的血压监测和评估 9.4 反复测量和白大衣高血压 第十章:高血压的教育和宣教10.1 高血压教育的内容和方式10.2 高血压宣教的目标和策略10.3 高血压社区管理和公众宣传第十一章:附录 附件1:高血压用药参考表 附件2:高血压饮食指导

附件3:高血压运动处方 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1:高血压用药参考表 附件2:高血压饮食指导 附件3:高血压运动处方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高血压: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2、目标器官损害: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损害。 3、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来调整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 4、高血压急症:血压急剧升高伴随严重症状,如头痛、胸痛、呼吸困难等。 5、妊娠期高血压:指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血压升高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

备课笔记 高血压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 循环内科孟亮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 以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其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95%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5% 原发性高血压定义*** 以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其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 收缩压(m m H g)舒张压(m m H g) 正常血压<120<80 正常高值120-13980-89 高血压 1级140-15990-99 2级160-179100-109 3级≥180≥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 流行病学

发病率及患病率总体情况: 国家地区差异: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 种族差异:美国黑人>白人 年龄差异:老年人最为常见 我国发病率及患病率情况: 地区差异:北方>南方 沿海>内地 城乡差异:城市>农村 民族差异:高原少数民族患病率高 性别差异不大。 中国高血压特点 低肾素 盐敏感 收缩压高 卒中发病率高 病因 (一)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家族聚集性 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 (二)环境因素: 1 .饮食 ↑盐、蛋白、饱和脂肪酸、酒精 ↓钾、钙 2.精神应激 (三)其他因素: 体重↑、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发病机制特点: 1、高血压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不同个体病因发病机制不尽相同。 2、同一个体高血压病程中的不同阶段发病机制不尽相同。 3、某一机制异常、缺陷常被其他各种机制代偿。 4、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高血压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很难确定谁是始动机制。 血流动力学 血压主要决定因素:心输出量 体循环周围血管阻力 平均动脉血压=心输出量×总外周血管阻力 (一)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二)肾性水钠潴留

中医内科高血压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则称高血压病;后者是由其他疾病如肾脏、内分泌等病变所引起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故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等病范畴,并与“心悸”、“胸痹”、“中风”等有一定关系。发病原因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复加长期精神紧张、忧思恼怒或过嗜酒辣肥厚,而致心肝阳亢或肝肾阴虚,两者互为因果,并可发生化火、动风、生痰等病理变化。一般早期偏于阳亢为多;中期多属阴虚阳亢,虚实错杂;后期多见阴虚,甚则阴伤及阳或以阳虚为主。 【诊断】 1.常见症状有:头昏、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心慌、四肢麻木、面红、烦躁、失眠等。 2 .成人收缩压MO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90mmHg以上者,可诊断为高血压O 3 .病程较久,出现心慌、心悸、气急或夜间呼吸困难等症时,应检查心脏。如发现心脏向左扩大、心尖区有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音亢进或心率增快等,提示高血压心脏病。 4 .如发现血压突然升高,伴心率增快、异常兴奋、皮肤潮红、出汗、剧烈头痛、眩晕、耳鸣、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气急、心悸等症状,提示高血压危象;如并见意识障碍、抽搐、昏迷,或暂时性偏瘫、失语等症状,提示高血压脑病,均属高血压病的特殊表现,提示病情严重。 【治疗】 一、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首当分别标本虚实。标实为风阳上亢,治以潜阳熄风为主,夹有痰火的,佐以清火化痰。本虚多为肝肾阴虚,治以滋养肝肾为主,必要时当标本兼顾;如阴虚及阳者,又需注意补阳。 1.风阳上亢头眩晕,目花,耳鸣,颗顶抽掣痛,头重脚轻,肌肉跳动,手抖,唇舌、肢体麻木,或有手足抽搐,项强,语言不利,苔薄白,舌尖红,脉弦劲。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

高血压病诊疗指南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 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结构或功能损坏的临床综合症,根据病因 不同又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诊断】 (一).血压定义: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不同时间,两次静息血压〉140/90mmHg,无其他继发因素者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正常血压值120/80mmHg 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 高血压1级(轻度)140-159/90-99mmHg 2级(中度)160-179/100-109mmHg 3级(重度)>180/110mmHg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又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分为3期. 高血压的危险性不仅决定于血压: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二).水平,更决定于所并存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伤 及其它临床情况.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便于判断预后和临床指导治疗.

(三).临床类型 1.恶性高血压 临床征象:主要为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130mmHg;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IV级);肾功能不全,可有心,脑功能障碍等.如有上述表现,但眼底无乳头水肿(III级)时,则称为急进型性高血压. 2.高血压危象 临床征象:指高血压患者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可高达260mmHg,舒张压达120mmHg,并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 3.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突然或短期内明显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征象. 临床征象:有严重头痛,呕吐和神志改变,较轻者仅有烦躁, 昏迷等。,癫痫样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意识模糊 4.老年人高血压多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 140mmHg,DB P<90mmHg.脉压差增大,靶器官损害常见,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四).辅助检查 1.家族史和临床表现 重点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卒中及肾病历史,

高血压分级诊疗指南(2023年版)

高血压分级诊疗指南(2023年版)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高血压分级诊疗指南,以帮助医生 和患者更好地管理高血压疾病。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准确的分级诊疗对于控制血压并预防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血压升高,即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分级诊断 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正常血压:SBP < 120mmHg 和 DBP < 80mmHg 2. 正常高值:SBP 120-129mmHg 和/或 DBP 80-84mmHg 3. 高血压阶段1:SBP 130-139mmHg 和/或 DBP 85-89mmHg

4. 高血压阶段2:SBP ≥140mmHg 和/或DBP ≥90mmHg 诊断高血压时应在不同时间点测量血压值,并结合患者的整体临床情况进行评估。 分级治疗 根据高血压的分级,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1. 正常血压和正常高值:建议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进行定期随访和血压监测。 2. 高血压阶段1:除了生活方式改变外,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并定期复诊监测血压。 3. 高血压阶段2: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常常需要,在治疗期间进行定期随访以控制血压。 随访和评估

无论患者处于哪个高血压分级,定期随访和评估都非常重要。在随访期间,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不同的药物,以实现良好的血压控制。 结论 高血压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准确的分级诊疗指南对于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确保有效治疗,建议医生和患者密切合作,并根据最新的指南进行治疗和随访。 > 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并遵循最新的临床指南。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戈瘦克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疗是一个复杂而且需要长期进行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介绍高血压的基层诊疗指南,为广大患者提供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高血压患者调查 高血压的诊断取决于严密的高血压患者的调查。应调查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体重、身高、饮食习惯、高血压的家族史、饮酒习惯、兴奋剂的使用、药物过敏史等临床信息。 2、基本检查 基本检查应包括身高、体重、心率、呼吸、口唇、牙龈、舌苔等口腔检查、颈动脉和颈静脉听诊、心跳、心音、肺部和腹部检查、四肢的浮肿和动脉搏动触诊、视力和眼底检查、尿蛋白定量、尿酸、血锌、血钾降低时收缩压、晨起时空腹血糖(FPG),实施完整的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检查肾功能、肝功能、血清脂肪、尿素、肌酐和电解质,及必要的其他检查。

3、目标收缩压和舒张压 目标收缩压须在瞬时的条件下保持在130mmHg以下,目标舒张压须保持在80-85mmHg。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下列情况之一: (1)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注:出现高危因素的病例应严格控制血压水平) (2)收缩压≥10mmHg、舒张压≥5mmHg的波动 (3)骨质疏松、心脏衰竭、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4种。在基层诊疗中,主要选用单一药物或联合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程度、基础疾病和体检结果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

高血压诊断与治疗

高血压诊断与治疗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过高。这种压力过高会导致血管壁受损,从而增加患心脏病、中风、肾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对高血压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诊断高血压呢?一般来说,医生会通过测量患者的血压来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家庭血压监测也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情况。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高血压的类型和程度。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服用降压药物来降低血压,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非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血压,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控制情绪等。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以保持血压稳定。此外,

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患者。除了治疗高血压,预防高血压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例如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等。此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也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通过了解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压力,定期进行体检,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降低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诊治流程

高血压诊治流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可 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以下是高血压的诊治流程: 1. 测量血压:首先,医生会使用血压计来测量患者的血压,通 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表示。血压通常由两个数字表示, 如120/80 mmHg,其中前者为收缩压,后者为舒张压。 2. 评估危险因素:医生将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病史、家族病史、饮食惯、生活方式和其他相关因素,以评估其患高血压的风险。 3. 进行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身高、腰围和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心脏、肾脏、血管等器 官的状况。 4. 进一步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 进行一些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 功能检查等,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5.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医生将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通常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6. 生活方式改变:医生会向患者提供建议,如控制饮食中的钠 摄入量、增加锻炼、戒烟和限制饮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 并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7. 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改变效果不显著或需要立即降低血压,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药物常用于降低血压, 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具体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将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8. 定期随访:治疗后,医生将要求患者定期进行随访,以监测 血压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状况,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治 疗方案。 以上是高血压诊治的基本流程,每位患者的情况可能不尽相同,因此请在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及时有效的诊治有助于 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

高血压病 概念: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不足5% 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流行最广、危害最重、隐蔽最深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引起人类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地区分布 ⑴国家间分布: 一般工业化程度高,高血压患病率高,但也有地区及种族差异。 ⑵国家内分布:我国是高发国,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11.88% 男性:12.15% 女性:10.32% 西藏:15.71% 北京市:14.94% 海南省: 5.68%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WHO/ISH于1999年规定,成年人正常血压的收缩压为140mmHg(18.6kPa)以下,舒张压为90 mmHg(12.0kPa)以下。 超过此标准者为高血压。 SBP(mmHg) DBP(mmHg) 理想水平<120 <80 正常<130 <85 正常高限130-139 85-89 高血压Ⅰ级(轻度) 140-159 90-99 Ⅱ级(中度) 160-179 100-109 Ⅲ级(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体重指数= 体重(公斤)除身高(米)的平方kg/m2 膳食——高脂肪、高钠、低钙、低钾、低动物蛋白、吸烟、饮酒等 遗传因素——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 遗传因素(占40%):父母有高血压其子女46%亦患高血压;60%高血压病人有家族史 目前病因不明,遗传、膳食因素、肥胖、吸烟、精神因素等,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产生。

高血压诊治指南

高血压诊治指南 血压水平的概念和分类2004 分类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 < 80 正常高值120-139 80- 89 高血压=>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140 - 159 90 - 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 - 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 90 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欧洲高血压指南2003 按高血压概念用不同血压测定方式的阈值 收缩压舒张压诊所测压140 90 24h动态血压125 80 在家测135 85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004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男性> 55岁、女性> 65岁,抽烟 血脂异样: 总胆固醇> 6.5mmol/L (250mg/dl), LDL-C>3.3 mmol/L(130mg/dl),或HDL-C<1.0mmol/L(40mg/dl)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腹型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肥胖:BMI>=28g/m2 C反映蛋白>=1mg/dl 靶器官损害2004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Sokolow-Lyon>38mm Connel>2440mV.ms 超声心动图:LVMI或X线 超声示动脉壁增厚(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轻度血肌酐浓度升高:男115-133mol/L(1.3-1.5mg/dl) 女107-124mol/L(1.2-1.4mg/dl)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dl 白蛋白/肌酐比:男>=2.5mmol/L(22mg/dl) 女>=3.5mmol/L(31mg/dl) 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分层1999,2004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2级3级 收缩压140-159或收缩压160-179或收缩压>=180或舒张压90-99 舒张压100-109 舒张压>=110 I 无其他危险因素II 1-2个危险因素III >=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或糖尿病 IV 并存临床情况 低危中危高危中危中危很高危 高危高危很高危 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