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有规律地出现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
河北省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生物试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 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B. 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C. 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D. 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其变量是酸雨,故A错误;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减少误差,并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种子萌发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胚是完整的,活的,所以酸雨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故C错误;通过本实验可知,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故D正确。
故选D。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B.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C. 草履虫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D. 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答案】A【解析】植物的根尖,叶的表皮细胞等内没有叶绿体,故A错误;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位于细胞核,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故B正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能够独立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等各项生命活动,故C正确;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多细胞生物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故D正确。
故选A。
3. 下列关于植物生活及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水量相同B.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C. 西瓜籽的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来D. 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答案】B【解析】不同种类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故A错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故B正确;绿色开花植物的雌蕊传粉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西瓜籽的外壳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故C错误;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地质年代的来源和其划分的主要依据

地质年代的来源和其划分的主要依据地质年代,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漫长历史和演化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就像是一部地球的编年史书,记录着地球在数十亿年的岁月中所经历的种种变迁。
那么,地质年代究竟是怎么来的?它的划分又依据哪些关键因素呢?要探究地质年代的来源,我们得把时间回溯到很久以前。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对地球的历史产生了好奇和思考。
然而,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猜测和想象的层面。
直到 19 世纪,随着地质学的逐渐兴起和发展,地质年代的概念才开始逐渐清晰和系统化。
地质学家们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和对比,发现了不同地层中化石的差异和分布规律。
化石,这些曾经鲜活生命的遗迹,成为了地质年代研究的重要线索。
那么,为什么化石能够成为确定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呢?这是因为不同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是不同的。
有些生物只在特定的时期出现和繁荣,而当这个时期结束,它们可能就灭绝了。
所以,通过识别地层中所包含的特定化石,就能够大致判断出该地层形成的年代。
除了化石,地层的叠置顺序也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正常情况下,新形成的地层会覆盖在旧地层之上。
这就像一本层层叠叠的史书,每一层都记录着特定时期的地球故事。
通过对地层的观察和研究,地质学家可以确定它们的相对新老关系。
然而,仅仅依靠地层的叠置顺序和化石还不够精确。
为了更准确地划分地质年代,地质学家们还引入了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
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其原子核会逐渐发生变化,同时释放出能量。
通过测量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产物的含量,就可以计算出岩石形成的年龄。
以铀铅测年法为例,铀会经过一系列的衰变最终变成铅。
通过测量岩石中铀和铅的含量比例,就能够计算出岩石形成至今所经历的时间。
这种方法的精度非常高,可以为地质年代的划分提供准确的数值依据。
在地质年代的划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地质时期。
地质时期通常被划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祖鸟化石和化石复原示意图说说鸟类的进化特点,并总 结生物进化的特点。 教师: 1、从环境的改变来考虑,进一步认同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性。说出不同地层中马的化石的不同特点? 2、观看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说明,先通读,思考为什 么不同时期的马的化石会有这些区别呢? 师生互动: 马的生物进化历程有着较完整的化石证据。教材中讨论 部分有不同进化程度的马化石示意图。从始祖马到现代 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 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教师:这是同种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科学家们还发现 了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种生物的化石证据。出示图片: 始祖鸟,现代鸟和食蚁兽。 1、始祖鸟与现代鸟和食蚁兽相比,它们之间有哪些共 同点?说明了什么? 2、描述始祖鸟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各小组通过讨论意见达成统一,然后派代表 说明本组的主要观点。 教师小结:爬行类进化成鸟类:从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 类生物的化石依据,始祖鸟化石的发现是该过程的典型
1、展示做的正确的拼图和有错误的拼图。目的是强调 生物进化以类群的形式进行。 2、对各小组的评价:(1)速度;(2)合作;(3)效 果。 3、展示图片:生物进化全景图。 问题:生物进化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生物进化的历程都遵循了从单细 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 陆生的规律。 小结:动画演示:生物进化的历程。并以箭头表的形式 展示生物进化的历程。 设计思想这个教学环节中,运用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 兴趣;通过拼图比赛,从中比较出生物类群的等级。在 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理性认识,也体现出在“玩中 学”、“学中玩”的新观念。 教师:概括归纳。 问题 1:植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原始的苔藓和 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 问题 2:动物的进化程? (1)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作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或,如骨骼、、。
3.下面是打乱顺序的制作印迹化石模型的过程,请你重新排序。
①把黏土模型晾干。
②将黏土擀平。
③把叶子、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4.化石是保存在中的古生物的或。
5.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6.由于地质变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化石。
7.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
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和的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8.科学家根据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9.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10.一些动物的遗体或者遗迹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石头”就是,它可作为重要的证据来了解生物的过程。
11.下面是打乱顺序的制作印迹化石模型的过程,请你重新排序,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把黏土模型晾干。
②将黏土擀平。
③把叶子、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12.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二、判断题13.古代的植物被泥沙覆盖后,经过千万年的演变最后就变成了化石。
()14.化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从古至今的变化。
()15.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动物脚印不是化石。
()16.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菊石化石,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17.古人类化石可以帮助我似了解一些人类祖先的秘密。
()18.苔藓化石属于特殊的遗迹化石。
()三、单选题19.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常出现在()里。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及解析(Word版)

1 / 37 2019-2020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 ,错误的涂 B .每题 1 分,共 10 分)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的原因是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判断对错)钉螺能传播肝片吸虫,危害人体的健康。
(判断对错)大熊猫、白鳍豚、朱鹮、蒙古野驴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哺乳动物。
(判断对错)与细菌相比,SARS 病毒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没有细胞结构。
(判断对错)病毒和细菌能使人生病,所以对人都有害。
(判断对错)红豆杉中含有一种能够治疗乳腺癌的物质﹣紫杉醇,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判断对错)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态系统多样性。
(判断对错)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判断对错)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
(判 断对错)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 1 分,共 20 分) 下列植物中,有茎和叶,无真正根的是( )A.向日葵蕨C.葫芦藓海带现在地球上进化层度最高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2 / 373 / 3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 A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B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C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D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 A .软体动物 B .环节动物 C .节肢动A .B .C .D . 鸟类的下列特征中,与飞行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 B .前肢变成翼 C .体表被羽毛 D .卵外有坚硬的卵壳海葵、绦虫、水蛭、蜗牛、虾分别属于哪种动物类群()①腔肠动物②扁形动物③环节动物④软体动物⑤节肢动物4 / 375 / 37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②① C .③⑤④①② D .①④②③⑤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的交替闭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 为 了 ( )A .取食B .呼吸 C.喝水 D .平衡身体蘑菇属于( ) 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科学家研究发现,幽门螺旋菌是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与真菌相比,幽门螺旋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没有细胞壁 C .没有叶绿体D .没有细胞质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分类由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 .“种”是生物分类学上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D .同属的生物一定同种 下列几组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 ) A .同目中的虎和狗B .同科中的虎和猫C .同属中的虎和豹D .同纲中的虎和猴 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利用野生海水稻和多种高产优良水稻杂交培育出一种高耐盐的“海水稻”,使数亿公顷盐碱地有望成为粮仓,这主要利用了( ) A .物种多样性 B .生态系统多样性 C .环境多样性 D .遗传A .甲烷 B .氢气 C .氨气 D .氧气 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是由于( ) A .新陈代谢的结果B .过度生长的结果C .人工选择A.始祖马化石B.始祖鸟化石C.恐龙化石D.鱼类化石6 / 377 / 37 小明家一直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名师选题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名师选题单选题1、下列谚语中没有描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是()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打破砂锅问到底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描述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A.育雏B.筑巢C.求偶D.交配3、根据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的顺序是()①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②形成有机小分子;③形成原始生命;④形成有机大分子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4、在人群中,右利手(惯用右手)的人远多于左利手的人,现有一对夫妇,父亲惯用右手,母亲惯用左手,他们的儿子惯用右手,则正确的说法是()A.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左利手是隐性性状B.对母亲而言,控制左利手的那一对基因一定含有隐性基因C.他们的儿子的细胞内不含控制左利手的基因D.对父亲来说,控制右利手的那一对基因一定都是显性基因5、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②猫的白毛与蓝眼③家兔眼睛的红色和黑色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④⑥6、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青蛙的生殖B.变形虫分裂生殖C.桃树嫁接D.酵母菌出芽生殖7、遗传病不仅会给家庭造成极大不幸,还会降低人口素质。
下列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进行婚前检查B.开展遗传咨询C.禁止近亲结婚D.加强体育锻炼8、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都是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B.两栖类的“抱对”行为有利于提高其受精的成功率C.有些鸟类具有育雏行为D.受精的鸟卵从母体产出后,在亲鸟的孵化下受精卵才开始发育9、下列关于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B.雌雄蛙抱对后,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C.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D.植物的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小羊多莉的诞生,都属于无性生殖10、大达夫尼岛遭遇多次干旱,导致浆果减少,某种地雀只能取食坚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学习-第6章 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学会通过化石分析生物的进化。
(生命观念) 2.总结概述当今生物在器官、胚胎发育、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分别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命观念) 3.能够利用化石等证据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
(科学思维)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1)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
(2)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二、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1)化石的概念: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2)生物化石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
(3)意义:①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②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2.比较解剖学证据(1)概念:研究比较脊椎动物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的一门学科。
(2)事实证据①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人的上肢都是同源器官。
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
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意义:为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3.胚胎学证据(1)概念:胚胎学是指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学科。
(2)事实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
②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3)意义: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4.细胞水平的证据(1)事实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
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
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
(2)意义:支持了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论点。
5.分子水平的证据(1)事实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地层与化石的分布规律

地层与化石的分布规律地层与化石的分布规律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地质学家通过对地壳中不同地层的构成和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生物群落演变和环境变化。
下面将介绍地层与化石的分布规律及其指导意义。
地层是地壳中一层层堆积的岩石层,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岩石类型、颜色、结构和化石含量来区分。
地质学家主要是通过研究地层的分布和变化,来揭示地球长期以来的演化过程。
化石是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古生物遗体或痕迹,包括骨骼、化石植物、脚印等。
地质学家根据化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特征,可以对地层的时代进行划分。
化石的形态和组成也能提供有关生物演化和古环境的重要线索。
地层与化石的分布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层和化石有着相应的时代关系。
根据地层的堆积顺序和化石的类型,可以确定不同地层的相对年代。
通过对不同地层进行比较,便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上不同地区和时期的生物群落变化和环境演变情况。
其次,地层和化石的分布具有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地层和化石组合有所差异,这是因为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岩石和生物群落。
地质学家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层和化石进行对比,来分析古地理环境和生物迁移的规律。
再次,地层和化石的分布还可以揭示地球历史上的生物进化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生物群落不断演化和变化。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分析,可以追溯不同物种的出现和消亡时间,进而了解生物群落的演化路径和动力机制。
最后,地层和化石的分布规律对于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质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的分布,找到大型矿产和能源的富集区域,为资源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地层和化石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上的环境变化和生物灭绝事件,为现代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地层与化石的分布规律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历史上的生物演化和环境变化,揭示地球的演化之谜,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
和爬行类 的相同点 有爪 有牙齿 有尾椎骨
和鸟类的 相同点
有翼 有羽毛
有喙
199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 了一种被称为孔子鸟的化石。孔子鸟体 型与鸡大小相近,上下颌已经没有齿, 有清晰的羽毛印迹。
总结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A. A B. B C. C D. A、B、C都一样
BD ( )4.(双选)下列有关生物进化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四肢 越来越长,中趾越来越退化 B.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 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C.新近形成的地层中不可能出现简单、 低等的生物化石 D.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 到复杂的规律
生活年代
5000万年 前
4000万年 前
2000万年 前
1000-300 万年前
体形大小 现代狐狸 现代羊 四肢增长 现代马
足趾数量
前足4趾, 后足3趾。
前后足足33趾趾,。中趾着地。中 侧趾 趾着 退地 化, 。
生活环境 树林中 树林中 草原上 草原上
结论: 始祖马到现代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 _小___到__大__。四肢越来越_长___,多趾足逐渐变 成__中__趾____发达并唯一着地。
学习评价
× ( )1.(判断)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唯一证据。
B ( )2.(单选)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
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A. 始祖马化石
B. 始祖鸟化石
C. 恐龙化石
D. 鱼类化石
C ( ) 3.(单选)如图,在A、B、C三
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哪个 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结构最简单、最低等
我真的存 在过吗?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最直接 ——化石
自学 课本58页的内容,2min
问题1. 什么是化石? 问题2. 化石有哪些种类? 问题3. 为什么说化石是生物进化的 直接证据?
问题1. 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
地层中的古生物的 遗体、遗物和遗迹。
鉴别
×
×
问题2. 化石有哪些种类? 遗体化石 遗物化石 遗迹化石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 是出现在越_古__老__的地层中,越复杂、 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 _新__近__形__成___的地层里。
延伸 生物进化的其它证据
证据1. 比较解剖学证据
鸟 蝙蝠 鲸 马 人
1.肱骨 2.桡骨 3.尺骨 4.腕骨 5.掌骨 Ⅰ-Ⅴ指骨
证据2. 分子生物学证据
细胞色素C是一类组成细胞的蛋白质,科学 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在氨基酸组成上 与人类的差异。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狗 马 鸡 向日葵 酵母菌
与人细胞
色素C的 氨基酸组
0
1 11 12 13 38
45
成的差别
【河马老师的生物教室】 【河马课堂】始祖鸟的美丽传说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39号
课堂小结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一)什么是化石 (二)化石与生物进化 (三)化石的分布规律
问题3. 为什么说化石是生物进化 的直接证据?
化石有规律地 出现在不同地质年 代的地层中,真实 地记录了生物进化 的历程。
1841年,古生物学家理查 德•欧文在英格兰首次发现始祖 马化石。
现代马 始祖马
讨论
马的进化历程(59页,3min)
5000万年前
4000万年前
3000万年前
1000~300 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