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与地层

合集下载

地层地质年代

地层地质年代

组 划分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其重要含义:
野外宏观岩类或岩类组合相同、结构类似、颜色相近、 整体岩性和变质程度特征一致。
空间上有一定延展性,并能据以填图的地质体。
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 间有重复出现的其它岩石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 现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所构成。
地层整合接触
地层平行不整合
地层角度不整合
一个地层与相邻地层的关系有以下几类接触关系:
1)整合 在一个沉积盆地内,连续沉积的两套地 层没有明显的、截然的岩性变化,它们是逐渐过渡 的,两者产状平行一致,这种关系称为整合。
2)平行不整合 两套地层间隔着一起伏不平的大 陆侵蚀面,但两者产状平行一致,这种关系称平行 不整合。
3)角度不整合 两套地层之间不但隔有大陆侵蚀 面,而且两者之间的岩层还呈现截交关系,产状不 一致,这种关系称为角度不整合。
正常情况下地层新老关系 非正常情况下地层新老关系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群、组、段、层、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
二、问答题 1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有哪些? 2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从老到新包括了哪几个纪?
是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组成的三维地质体。 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
岩石地层单位
群 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 一般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相邻或相关具有共同
岩性(或岩性组合)特征的组联合构成。或指厚 度巨大、岩性复杂、未作深入研究又不能分组的 一套岩系。对这个复杂的的地层序列可给予专名, 如太古宙的五台群、阜平群。
2)年代地层单位
是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岩石体。这种单位代表地史 中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全部岩石,而且只代表这段时间内所形成的 岩石。年代地层单位是按时间阶段来划分的,与地质年代严格对应。 年代地层单位有宇、界、系、统、阶、亚阶,与其对应的地质年代单 位为宙、代、纪、世、期、亚期。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中(中)寒武世(统)
早(下)寒武世(统)
元? 古? 宙(宇)? PT
新元古代(界)Pt3
震旦纪(系)Z
800
裸露动物出现
1000
中元古代(界)Pt2
1800
真核细胞出现
古元古代(界)Pt1
2500
太古宙(宇) AR
3850
晚期出现生命,叠层石出现
冥古宙(宇)???? HD
早(下)三叠世(统)T1
古生代(界)Pz
晚古生代(界)Pz2
二叠纪(系)P
晚(上)二叠世(统)P2
290
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出现
早(下)二叠世(统)P1
石炭纪(系)C
早(上)石炭世(统)C2
362
晚(下)石炭世(统)C1
泥盆纪(系)D
晚(上)泥盆世(统)D3
409
节蕨植物、鱼类出现
中(中)泥盆世(统)D2
65
始新世(统)E2
古新世(统)E1
中生代(界)Mz
白恶纪(系)K
晚(上)白恶世(统)K2
135
被子植物出现
早(下)白恶世(统)K1
侏罗纪(系)J
晚(上)侏罗世(统)J3
208
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中(中)侏罗世(统)J2
早(下)侏罗世(统)J1
三叠纪(系)T
晚(上)三叠世(统)T3
250
中(中)三叠世(统)T2
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
宙(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距今年龄(Ma)
生物演化
显?????????? 生? 宙 (宇) PH
新生代(界)K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Qh

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工程地质课件)

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工程地质课件)
• 划分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的主要依据是地壳运动和生 物演变。 • 地质学家们把地质历史划分为宙、代、纪、世、期;
•与地质年代相对应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
• • 每个宙中分为若干“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纪”
内再分为世、期等。宙、代、纪、世是国际通用地质时间单位,期的 划分和名称,则适用于一个生物地理区,其下尚可再分时,均称为区 域性年代单位。

三、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反映了 地壳历史阶段的划分和 生物的演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代,另一种是 相对地质年代。在地质工作中,一般以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1.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法 3)岩层接触关系法
2)岩性对比法 4)古生物法
a 整合接触
b 平行不整合接触 c 角度不整合接触
2.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 侵入接触
2) 沉积接触
花岗岩与围岩的侵 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岩脉的穿插关系
地质年代
一、地质年代和地层
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简称地史。据科学推算,地球 的年龄至少有45.5亿年。
地质年代是指一个地层单位的形成时代或年代。 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层 (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并具有时代的概念。
• 二、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

地史学二——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地史学二——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考古测年(陶瓷、砖瓦等经历高温的物体), 沉积物测年(经历阳光暴晒)。
陶瓷真伪鉴定
萨拉乌苏河第四纪地层年代
LiBS etal_AGS_V81_2007_Phases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dicated by primary chemical elements and paleontological records in the Upper Pleistocene-Holocene Series for the Salawusu River Valley, China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地层 古生物
绝对年代测定方法
钾-氩(40K-40Ar) 铀-铅(U-Pb) 铷-锶(Rb-Sr) 氩-氩(40Ar-39Ar) 碳十四(14C) 铀系(U) 树轮、石笋、珊瑚 古地磁 冰川&湖泊纹泥 氨基酸外消旋(AAR ) …… 热释光(TL) 光释光(OSL) 光释光测年简介 宇宙射线(TCN) 电子自旋共振 中寒武世Є2 早寒武世Є1 时代: 晚 中 早
地层 寒武系Є 上寒武统Є3 中寒武统Є2 下寒武统Є1 地层: 上 中 下
如: ……
显生宙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显生宇 ; 显生宇为_________ 显生宙 时期形成的地层。 中生代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中生界 ; 中生界为_________ 中生代 时期形成的地层。 侏罗纪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侏罗系 ; 侏罗系为_________ 侏罗纪 时期形成的地层。 早侏罗世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下侏罗统 ; 下侏罗统为_________ 早侏罗世时期形成的地层。 中侏罗世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中侏罗统 ; 中侏罗统为_________ 中侏罗世 时期形成的地层。 晚侏罗世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上侏罗统 ; 上侏罗统为_________ 晚侏罗世时期形成的地层。 全新世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全新统 ; 全新统为_________ 全新世 时期形成的地层。 更新世形成的地层为_________ 更新统 ; 更新统为_________ 更新世 时期形成的地层。

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的方法

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的方法

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的方法
考点详解
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根据地层岩石年龄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根据地层分布确定地层顺序、根据化石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1.根据地层岩石年龄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如果岩石年龄已经确定,则年龄越大的地层形成的时间越早,反之越晚。

同时,还可对照地质年代表确定该岩石所属的年代。

如距今5亿年的岩石形成的时间早于距今2亿年的岩石,对照地质年代表可知,前者形成于古生代,后者形成于中生代。

2.根据地层分布确定地层顺序
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先形成的居下,后形成的居上。

这里的“正常情况”主要是指地层大致呈水平分布状态,岩石分布没有受到地质历史上剧烈地壳运动的影响。

3.根据化石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化石是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而生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且进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即每个生物种属在地球上只能出现一次,灭绝之后就不再重复出现。

因此一定种属的生物总是埋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的生物的化石。

可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新老关系和相对地质年代。

例如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被子植物化石所在的地层属新生代,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形成时间早于含有被子植物化石的地层等。

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介绍

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介绍
32
3.岩石组合法
一种岩石为主夹有少量其他岩石。 两种岩石等厚或不等厚互层。 沉积旋回。
33
四川盆地二叠系地层柱状对比 图
34
沉积旋回
是一套自下而上颗粒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的岩石组合。 下部海侵层序——由粗变细的部分。 上部海退层序——由细变租的部分。
35
沉积韵律——岩石按照一定的生成顺序在剖面中作有规 律重复。 如砂岩—粘土岩—灰岩,灰岩—粘土岩—砂岩。
例如寒武纪带壳动物群中三叶虫总体上 占优势,称为三叶虫时代。
泥盆纪以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大量繁盟为 特征,称为鱼类时代等。
10
11
新生代
第四纪Q(更新世、全新世)

新近纪N(中新世、上新世)
古近纪E(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老
全新世
更新世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12
古新世

是常用的第四级地质年代单位,代表比纪次一级的生物 界演化阶段。以古生物的科和目的更新做为依据。
13

是常用的基本地质年代单位,是一个统范围内生物演化 阶段的更具体的划分。
适用于同一生物地理区。
14

是最小的地质年代单位。 依据生物属种的延限带和组合带建立起来的地层带。
15
地质年代表
表6——2
16
第二节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一、概念 1.岩层 由上下两岩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
7

是第二级地质年代单位,代的划 分是根据全球生物界演化的重大 变化。
早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繁盛为特 征。
晚古生代——鱼类、两栖类、蕨类植和 海生无脊椎动物并存为特征。

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

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
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的重要性
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是地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人类认 识地球、了解地球演变提供了基础。
它们对于矿产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地震监测和灾害防治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质年代和地层系统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为人类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地层的分类
根据地层的成因、组成和特征,可以 将地层分为沉积地层、火山岩地层、 变质岩地层等类型。
地层的特征与识别
地层的特征
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不同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同时,地层中还可 能含有化石、矿化等特征。
地层的识别
在地貌和地质调查中,通过观察岩石的岩性、颜色、结构、构造等特征,以及 测量地层的厚度和间距,可以识别和划分地层。
02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的划分
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是指地球上某一地质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相对 年代则是依据地层上下关系和地层特征来确定的地质事件 先后顺序。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根据地壳发展和生物演化的不同阶段,地质年代被划分为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代又可细分为若干个纪。
前寒武纪和寒武纪
要依据。
总结词
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在 考古研究中具有不可或 缺的作用,有助于深入 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
发展脉络。
详细描述
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 入,利用地质年代及地 层系统的研究成果,可 以更准确地揭示人类历 史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为人类文明的保护和研
究提供科学支持。
06
结论
对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的总结
1
地质年代是地球历史的时间划分,通过放射性定 年法等技术确定,有助于理解地球演化历史。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质年代表‎一,概念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

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

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

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二,中国地质年代表-----------------------------------------------------------------------------------------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0.01 人类出现晚更新世Qp中更新世Qp2早更新世Qp1 1.64新近纪上新世N2 5.00中新世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古近纪渐新世E3 37.5始新世E2 50古新世E1 65 鱼类出现-------------------------------中生代白垩纪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侏罗纪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三叠纪T 250 蜥龙鱼龙出现-------------------------------晚古生代二叠纪P 290 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石炭纪C 362 坚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泥盆纪D 410 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早古生代志留纪S 439 裸蕨植物出‎现奥陶纪O 510 无颌类出现‎寒武纪-- 570 硬壳动物出‎现-----------------------------新元古代震旦纪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南华纪Nh 800青白口纪Qb 1000 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中元古代蓟县纪JX 1 400 真核动物出‎现(绿藻)长城纪Ch 1800古元古代滹沱纪Hl 2300五台纪Wt 2500-----------------------------新太古代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中太古代Ar2 3200古太古代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始太古代Ar0 45oo----------------------------------------------------------------------------------------------------------------------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白口纪(系Q)b 蓟县纪(系J)x
800 1000
古元古代(界P)t1
太古宙 新太古(代界)Ar2 (宇) 古太古代(界A)r1
Ar 冥古宙 (宇)
HD
长城纪(系C)Hc 滹沱纪(系H)t
未名
1800
2500 3100
3850—46 00
类人现出 盛繁物动行爬 盛 繁 类鸟与 物动 乳 哺
生物的演化

志留纪(系)S 中志留世(统)


早志留世(统) 439
晚奥陶世(统)

奥陶纪(系)O 中奥陶世(统)
10
Pz
寒武纪(系)E 中寒武世(统)
早寒武世(统)
元古宙 (宇) 新元古代(界P)t3 Pt
中元古代(界P)t2
震旦纪(系)Z 晚震旦世(统)570
早震旦世(统)
235U——207Pb 238 U——208Pb
40K——40Ar
第二节、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
一、地质年代及地层单位的划分
当前国际上趋向于把地层划分成三套性质不同的地层系统:
1. 岩石地层单位: 以地层的岩性特征和岩石类别作为划分依据的地层单位。
由高到低分为:
群:是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经常相伴随在一起的, 而又具有某些统一的岩石学特点的组联合而成。有些厚度巨大、
地层的接触关系 C O
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整合接触的形成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
成形的合整不行平
二、同位素地质年龄确定法
同位素地质年龄是测量岩石或地层形 成至今的时间间隔, 也叫绝对年龄。
主要用于:不含化石的哑地层年龄 岩浆岩的年龄 变质岩的年龄
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岩石自形
成以后其中的放射性元素持续衰变,不同的时 期, 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与其衰变产物—稳定 同位素的比值不同,据此可推断岩石形成的年 龄。如:
2. 生物地层单位**:是以含有相同化石内容和分布特征,并与相邻 的地层单位中的化石有区别的岩层体。 (生物带: 延限带,顶峰带)
3. 年代地层单位:是指某特定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岩层体。其顶底 界限均为等时面。可分为六个级别: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 宇 ----------(宙) 界-----------(代) 系-----------(纪) 统-----------(世) 阶-----------(期) 时间带-----(时)
3.标准地层对比法 同一时期形成的沉积岩往往具有相似的岩性特征,而不同时期形 成的地层其岩性往往不同,因此在一定的地区内,可根据各地地 层的岩性变化来划分对比地层。一般采用标志层的方法: 标志层 :已知相对地质年代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和特征的, 易为人们辨认的。
转倒是还常正是层地断判何如
态形的壳贝
学习地层的意义:
?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确定生成 顺序
?了解生物演化及分布规律 ?研究古地理,古环境变迁 ?研究地壳运动的规律 ?矿产勘查与开采
第一节、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一、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
1.地层层序法: 地层层序定律:正常的地层总是老的先沉积在下,而新的则后沉
积在上,这种新老地层的覆盖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地质年代(地层系统及代号)
宙 代(界) (宇)
纪(系)
第四纪(系)Q
化演物生球地
4.地层接触关系法 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下降,不同时代地层连续沉积。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地壳经过一定时期有上升,早先形成的地层露出 水面,遭受风化、剥蚀,形成高低不平的侵蚀面,然后再下降接受沉积, 上下两套地层大致平行,但其间存在一个侵蚀面,叫不整合面,并缺失一 部分地层。
角度(斜交)不整合接触 : 在地壳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过 程中,原来的地层因地壳剧 烈运动而发生褶皱和断裂时, 岩层产生不同程度的倾斜, 当这套地层露出水面,经风 化剥蚀再接受沉积。
2.古生物比较法: 地球自有生物以来,每一个地质时期有其相应的生物繁盛,随着 时间的推移,生物的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在某 一地史阶段绝灭的种属不会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出现。这个规律叫 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 。因此上下地层中的化石种类和组合不同。 人们常利用标准化石来进行地层对比。 标准化石:演化快,生存短,分布广。
早侏罗世(统) 205
晚三叠世(统) 三叠纪(系T) 中三叠世(统)
早三叠世(统)
二叠纪(系P) 晚二叠世(统)250
早二叠统 晚石炭世(统)290 石炭纪(系C) 中石炭世(统)
早石炭世(统) 晚泥盆世(统)355 泥盆纪(系D) 中泥盆世(统)
早泥盆世(统)
(括号中为地层单位)

晚志留世(统)410
第四章、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
地层的概念及学习地层的意义 第一节、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一、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 二、同位素地质年龄确定法
第二节、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
一、地质年代及地层单位的划分 二、地质年代表
第三节、我国地史简述 课后复习
地层的概念及学习地层的意义
地层:地质学上把某一地质年代形成
的一套岩层(无论是沉积岩,火山碎 屑岩还是变质岩) 称为哪个时代的地 层。 (也包括层状分布的火山岩)
二、地质年代表


代 (界)
Kz
中 生 代
(界) Mz
古 生 代
(界)
Pz
第四纪(系Q) 全新世(统) 更新世(统) 0.01
新第三纪(系N) 上新世(统) 25
中新世(统) 23 渐新世(统) 老第三纪(系E) 始新世(统)
古新世(统) 白垩纪(系K) 晚白垩世(统)65
早白垩世(统)135 晚侏罗世(统) 侏罗纪(系J) 中侏罗世(统)
岩类复杂,又因构造运动使原始顺序无法重建的一大套地层也可视 为一个特殊的群。
组:是划分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是由岩性、岩相、变质程度较为均
一,并与上下层有明显界限的一套岩层组成。厚度一般从几米到几 百米不等,有些可达数千米。
段:是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岩性特征与组内相邻岩层有明显
区别。
层:是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指组内或段内一个明显的特殊单位层。
元古宇---------元古宙 古生界---------古生代 石炭系---------石炭纪 上石炭统-----晚石炭世
最常见的是年代地层单位“统”下再分组, 如C2b 代表古生界—石炭系—中石炭统本溪组

(宇)



地质年代(地层系统及代号)
代(界) 纪(系) 世(统)
同位素 年龄值 (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