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考研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圣才出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圣才出


dU=δQ+δW
2.焦耳实验 虽然焦耳实验的设计是不精确的,但是并不影响“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仅仅是温度的函 数”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3.体积功的定义和计算 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引起的系统与环境交换的能量称为体积功,其定义式为:
δW=-pambdV (1)气体向真空膨胀时,pamb=0,得出
W=0 (2)恒外压过程体积功
W= -pamb(V2-V1)= -pambΔV (3)对于理想气体恒压变温过程
3 / 5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 -pambΔV= -nRΔT
(4)可逆过程体积功
Wr
=

V2 V1
pambdV
(5)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体积功
Wr
=−
V2 V1
pambdV
= nRT ln(V1
V2 ) = nRT ln( p2
p1)
(6)可逆相变体积功
W=-pdV
三、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1.恒容热(QV) 指系统进行恒容且无非体积功的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它与过程的ΔU 在量值上相等。 而ΔU 只取决于始、末状态,故对一个微小的恒容且无非体积功的过程有如下关系:
=定值)、恒容过程(V=定值)、绝热(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热交换)过程、循环过程等。
4.功 系统得到环境所作的功时,W>0;系统对环境作功时,W<0。功是途径函数,单位为 J。 (1)体积功(W):系统因其体积发生变化反抗环境压力(pamb)而与环境交换的能量,
定义式为W = −pambdV ;
(2)非体积功(W ):除了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其他形式的功,如电功、表面功等。
焓为广度量,是状态函数,单位为 J。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圣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圣

1.转化速率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发生的进度来定义。对于非依时计量学反应,反应进度ξ定义为:dξ


≝ (1/vB)dnB,所以转化速率ξ为ξ≝ dξ/dt=(1/vB)(dnB/dt),转化速率的单位为 mol·s
-1。
注意:

(1)反应的转化速率ξ是广度量,依赖于反应系统的大小;
(2)对于非依时计量反应,转化速率的数值与用来表示速率的物质 B 的选择无关;
(2)分级数与组分的计量系数无关;
(3)分级数一般为零、整数或半整数(正或负);
(4)对于速率方程不符合
v
kcAnA
cnB B
的反应,不能应用级数的概念。
在每个反应组分的分级数都是一级的二级反应中,若维持其中一组分的浓度远远大于另
一组分的浓度,反应过程中其浓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使此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这种
(3)与化学计量式的写法有关,应用上述定义式时必须指明化学反应方程式。
2.反应速率
单位体积的转化速率,定义式为
def

V (
1
)( dnB )
νBV dt
1 / 13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反应速率 v 为强度量,其单位为 mol·m-3·s-1,与用来表示速率的物质 B 的选择无关, 与化学计量式的写法有关。
2.半衰期法
ln t1
2
ln
2n1 1 (n 1)k
(1
n) ln cA,0
如上,反应的半衰期的对数和初始浓度成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为(1-n)。只要获得
两个不同浓度下对应的半衰期的数值,就可以求得反应的级数 n(运用此关系式时,n≠1)。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7章 电化学第8章 量子力学基础第9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第10章 界面现象第11章 化学动力学第12章 胶体化学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7章 电化学第8章 量子力学基础第9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第10章 界面现象第11章 化学动力学第12章 胶体化学答:分散相粒子直径d介于1~1000nm范围内的高分散系统称为胶体系统。

胶体系统的主要特征:高分散性、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答:在暗室中,将一束经过聚集的光线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个发亮的光锥,称为丁泽尔效应。

丁泽尔效应的实质是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

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60nm的范围内,而一般胶体粒子的尺寸为1~1000nm。

当可见光投射到胶体系统时,如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现象,产生丁泽尔效应。

答: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和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重要原因。

(1)胶体粒子表面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而带电:①固体表面从溶液中有选择性地吸附某种离子而带电;②固体表面上的某些分子、原子在溶液中发生解离,使固体表面带电。

各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彼此之间相互排斥,有利于溶胶稳定存在。

(2)溶剂化作用:对于水为分散介质的胶体系统,胶粒周围存在一个弹性的水化外壳,增加了溶胶聚合的机械阻力,有利于溶胶稳定。

(3)布朗运动:分散相粒子的布朗运动足够强时,能够克服重力场的影响而不下沉,这种性质称为溶胶的动力稳定性。

答: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及布朗运动是溶胶稳定的三个重要原因。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降低溶剂化作用皆可使溶胶聚沉。

其中,加入过量的电解质(尤其是含高价反离子的电解质)是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增加电解质的浓度和价数,可以使扩散层变薄,斥力势能下降。

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势垒的高度相应降低。

当引力势能占优势时,胶体粒子一旦相碰即可聚沉。

答:乳化剂分子具有一端亲水而另一端亲油的特性,其两端的横截面通常大小不等。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下册)名校考研真题(电化学)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下册)名校考研真题(电化学)
同样条件下,若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则吸热 6000 J。该反应体系可能做的最大电 功应为(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2 研]
A.-66000 J B.-54000 J C.+54000 J D.+6600 J 【答案】B 【解析】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等于其 Gibbs 自由 能的减小。
二、选择题 1.银锌电池 Zn│Zn2+‖Ag+│Ag 的 ($ Zn2+/Zn)=-0.761V,($ Ag+/Ag)=0.799V, 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是( )。[北京科技大学 2012 研] A.1.180V B.2.359V C.1.560V D.0.038V 【答案】D 【解析】E$=E$右-E$左=0.799 V-0.761 V= 0.038 V。
rGmθ zFEθ (1 96485 0.9935) kJ mol-1 95.86 kJ mol-1
(2) r Smθ
zF
E T
p
(1 964851104 )
J K1
9.6485
J K1
Qr,m
zFT
E T
p
(1 96485 298.151104 )
kJ mol-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8
【解析】电荷量为: Q = It = 10 A 1.5 3600 s=54000 C ,反应迚度为:
= Q = 54000 zF 2 96500
=0.2798 mol ,则分解的 PbSO4 (M 303.3) 兊数为:
m=M = 303.3 0.2798=84.9 g 。
3.27 ℃、1.01102 kPa 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迚行,放热 60000 J;在

天大考研物理化学2000真题和答案.docx

天大考研物理化学2000真题和答案.docx

天津大学2000考研物理化学试题(题号:459)(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李汝雄教授做参考答案并做成文木文件)(填空40分,计算题6道60分,共100分)注意事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一、填空题(40分)1、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丁达尔效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新相难以形成而出现的四种常见的亚稳定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超电势,它是由于极化而引起的。

根据产生极化的原因可将极化简单分为两类:(1) ________________ L(2) _____________ 」5、催化剂的基本性质是:(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 o6、对于理想稀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B,则B的化学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O7^在恒定的温度T下,向体积为V的真空刚性容器内通入lmol的A2(g)和3mol的B2(g), 进行A2(g)+ B2(g)->2AB(g)的反应,达平衡时,测得生成的AB(g)物质的量为n。

若再通入2mol A2(g)o测得平衡时AB(g)物质的量为2n o则上述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8、在300K和平衡状态下,某组成为X B=0.72的溶液上方B的蒸气压是纯B的饱和蒸气压的60%,那么:(1) B的活度是 __________ ;(2) B的活度系数是_________ ;(3)同温度下从此溶液中取出lmol的纯B (组成可视为不变),则系统的G变化是_____ J .mol"。

532003[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532003[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 / 4物理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101.325 kPa 下,100℃的液态水气化为同温度的水蒸气,系统的 熵变∆S sys ( )0。

A. >B. <C. =D. ≤2、ζ 电势表示溶胶粒子带电量的多少,它可通过( )实验来进行测定。

A. 丁铎尔B. 沉降C. 电泳D. 电渗3、在电答案过程中,随着电流密度增大,则( )。

A. 阳极电极电势降低,阴极电极电势升高;B. 阳极电极电势升高,阴极电极电势降低;C. 电答案池分答案电压降低;D. 电答案池能量效率升高。

4、已知某电导池的电导池系数为22.81 m -1,当其中盛有一定浓度的KCl 溶液时,测得电阻为326.0 Ω,则该KCl 溶液的电导率κ 为( )S·m -1。

A. 0.02799B. 0.06997C. 0.02388D. 8.37325、物质临界点处()cm /T p V ∂∂等于( )。

A. -1 B. 0 C. 1 D. 26、A 、B 两液体的混合物在T -x 图上出现最低点,则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产生( )。

A. 一般正偏差B. 一般负偏差C. 最大正偏差D. 最大负偏差 7、25℃时,若要使电池 Pt│H 2(g, p 1)│H +(a )│H 2(g, p 2)│Pt 的电动势E 为正值,则必须使( )。

A. 12p p =B. 12p p >C. 12p p <D. 12p p 、可任意取值8、向液体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后( )。

A. d 0d cγ<,产生正吸附 B. d 0d c γ>,产生负吸附 C. d 0d c γ>,产生正吸附 D. d 0d cγ<,产生负吸附 9、电泳现象说明( )。

A. 分散介质带电B. 胶体粒子带电C.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D.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10、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8 kPa ,则此温度下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条件是气相中水的分压( )。

《物理化学》考研配套考研真题库天津大学

《物理化学》考研配套考研真题库天津大学

《物理化学》考研配套考研真题库天津大学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选择题1将铅蓄电池在10.0 A电流下充电1.5小时,PbSO4(M=303.3)分解的克数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169.8B.115.8C.84.9D.57.9【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电荷量为:反应进度为:则分解的PbSO4(M=303.3)克数为:227℃、101kPa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放热60000 J;在同样条件下,若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则吸热6000 J。

该反应体系可能做的最大电功应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66000 JB.-54000 JC.+54000 JD.+6600 J【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等于其Gibbs自由能的减小,即Δr G mϴ=ΔH-TΔS=-60000J+6000J=-54000J。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两个电极特征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在电子密度较低的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B.电子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C.在阴极进行还原反应D.进行氧化反应的电极,其电位较低【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原电池中,电子密度较低(正电荷聚集)的电极为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4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粒子体系和离域粒子体系都相同的是()。

[厦门大学2011研]A.G,A,SB.U,H,SC.U,H,C VD.H,G,C V【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①系统热力学能U和压力p对定域子系统和离域子系统形式相同,而S则区分两者;②凡是与S有关的函数如A和G等均区分定域子系统和离域子系统,而与S无关的函数如U、p、H等对于两者均相同。

5有6个独立的定位粒子,分布在三个粒子能级ε0,ε1,ε2上,能级非简并,各能级上的分布数依次为N0,N1,N2,则此种分布的微态数在下列表示式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天大第五版《物理化学》考研复习题

天大第五版《物理化学》考研复习题

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3.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5.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6.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7.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A) 等容过程(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8.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答案: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考研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一、一、选择题1一定量的物质在绝热刚性容器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则下列物理量正确的一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Q>0,W>0,DU>0B.Q=0,W=0,DU>0C.Q=0,W=0,DU=0D.Q<0,W>0,DU<0【答案】C@@@~~【解析】该过程为恒容绝热过程,故Q=W=0,从而得DU=0。

2若某电池反应的D r C p,m=0,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该电池反应的D r H m㊀不随温度变化B.该电池反应的D r S m㊀不随温度变化C.该电池的电动势不随温度变化D.该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不随温度变化【答案】A@@@~~【解析】根据基希霍夫公式dD r H m㊀(T)/dT=D r C p,m可知,当D r C p, =0时,dD r H m㊀(T)/dT=0,即标准摩尔反应焓D r H m㊀不随温度变化。

3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

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AH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DH=0B.DH=C p(T2-T1)C.DH不存在D.DH等于其他值【答案】D@@@~~【解析】AC两项:理想气体的焓变仅是温度的函数,温度改变,DH—定存在,即DHH0;B项:DH=C p(T2-T1)适用于理想气体在恒压过程中的焓变,此过程非恒压故不能使用此公式。

4当热自系统传向环境时,则有()。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AU>0,AH>0B.AU<0,AH<0C.AU和AH不可能为零D.AU、AH可能小于零,也可能等于或大于零【答案】D@@@~~【解析】热自系统传向环境,即Q<0。

但根据热力学公式H=U+pV,U=W+Q可知,当W、p、V、不确定时,无法判断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和焓变。

5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C p-nR)dT进行计算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C.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D•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答案】B@@@~~【解析】由公式dU=(C p-nR)dT知,dU仅是温度的函数。

C项,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仅是温度的函数,dU=C V dT=(C p-nR)dT;A项,实际气体热力学能的变化dU=nC V dT+[T(Vp/VT)v-p]dV;B项,液体不遵循状态方程pV=nRT,即T(Vp/VT)v-pW,AU不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口项,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包含化学反应,AU p=Q p-An(g)RT。

6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AU和AH的值一定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AU>0,AH>0B.AU=0,AH=0C.AU<0,AH<0D.AU=0,AH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确定【答案】D@@@~~【解析】孤立体系指与环境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故AU=0。

而AH=AU+A(pV),不能确定其值变化。

7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向真空自由膨胀到达终态,可用下列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C.DS【答案】C@@@~~【解析】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的过程为绝热过程,故用DS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8对不做非体积功、封闭的单组分均相系统,其(帏/即)T的值应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0B.>0C.=0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dG=-SdT+Vdp,得出恒温下(VG/Vp)T=V,而系统的体积大于零,故选B。

9在101.325kPa下,385K的水变为同温下的水蒸气,对该变化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正确()[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MS体+AS环>°BMS体+AS环<°CMS体+AS环=°D.AS体+AS环的值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变化前后体系温度不变,恒压下水变为同温下的水蒸气的过程中吸收热量,Q=AH>0,故AS体>0;AS环=A v ap H/T>0,故AS体+AS环>0。

若把体系和环境加在一起看作一个孤立体系,孤立体系经历的是不可逆变化,得AS孤立二AS体+AS环>0。

10已知某可逆反应的(VA r H m/VT)p=0,则当反应温度降低时其熵变A r S m ()。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减小B.增大C.不变D.难以判断【答案】B@@@~~【解析】由(VA r H m/VT)p=0可知,A r H m是一个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常数,在恒压情况下,A r S m=Q p/T=A r H m/T,A r S m与T成反比,温度降低,A r S m增大。

11(多选)下述说法中,哪些不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熵是状态函数B.熵值不可能为负值C.耗散功是不可避免的D.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E.自然界不存在熵减少的过程【答案】BE@@@~~【解析】B项是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结果;£项自然界不存在总熵减少的过程。

12下图1中两条等温线的温度分别为T a,T b。

1mol理想气体经过路径1231的W1与经过路径4564的W n大小关系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图1vA.W I>W IIB.W I<W IIC.W I=W II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路径1231:恒温过程中0二劈二啊山?=晨2;片台二展[片£恒压过程中恒容过程中由于AU=Q+W=0,故W I=_Q1231。

同理路径4564:W II=-Q4564,故W]=W[]。

13恒压下纯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其吉布斯自由能()。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dG=-SdT+Vdp,得出恒压下dG=-SdT,当温度升高时,dT>0,而纯物质S>0,故dG<0,吉布斯自由能下降。

14含有非挥发性溶质B的水溶液,在101325Pa、270.15K时开始析出冰。

已知水的凝固点下降系数K f=1.86K-kg-mol-i,沸点上升系数K b=0.52K-kg-mol-1。

那么该溶液的正常沸点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370.84KB.372.31KC.373.99KD.376.99K【答案】C@@@~~【解析】根据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AT f=K f b B=273.15K-270.15K二3K,得既=3K/L86K-kg-moP1=L613mohkg-1根据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公式得进而得该溶液的正常沸点为(373.15+0.838)K=373.99K。

15在温度T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p A*,化学势为人*,并且已知在p e压力下的凝固点为T f*,当A中溶入少量与A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M A,T f,^()。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P A*<P A,U A*<U A,T f*<T fB.P A*>P A,U A*<U A,T f*<T fC.P A*<P A,U A*<U A,T f*>T fD.P A*>P A,U A*>U A,T f*>T f【答案】D@@@~~【解析】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

16在25℃时,M糖水的渗透压为n1,M食盐水的渗透压为n2,则()。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njnB.无法比较5口产口2口.n1<n2【答案】D@@@~~【解析】虽然盐水和糖水的摩尔浓度相同,但是盐可以电离,所以盐溶液中实际的粒子浓度比糖溶液高,因此渗透压也高。

17标准态的选择对下列物理量有影响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A.f,m,A r G㊀B.m,m㊀,AHC.a,m e,A r G eD.a,m,(VG/Vx)【答案】C@@@~~【解析】标准态选取不同时,对标准态的化学势m e,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A r G㊀和活度a有影响,但化学势m和AH是状态函数,与标准态的选取无关。

18在0.1kgH2O中含0.0045kg某纯非电解质的溶液,于272.685K时结冰,该溶质的摩尔质量最接近于()。

[厦门大学2011研]A.0.135kg・mol-1B.0.172kg-mol-1C.0.090kg-mol.1D.0.180kg-mol.1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为1.86K-moLrkg。

【答案】D@@@~~【解析】根据凝固点降低公式AT f=K f b B得:b B=0.25m。

l•kg-1,解得M=0.18kg・mol-1。

19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u与纯溶质的化学势u*的关系式为()。

[浙江大学2010研]A.U=U*B.U>U*c.u<u*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向饱和溶液中加入纯溶质,溶质不再溶解,溶液中溶质也不会析出,故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纯溶质已经达到平衡,两者化学势相等。

20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①增加压力;②减少NO2的分压;③增加02分压;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一定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答案】A@@@~~【解析】增加压力,反应平衡向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向移动减少NO2的分压以及增加O2分压都能使反应物转化率提高。

对吸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对放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催化剂的加入可促进或者抑制反应的进程。

21用1300c的水蒸气(蒸气压为2.7p㊀)与1200℃的焦炭反应生成水煤气:C+H2O T CO+H2。

如果通入的水蒸气反应掉70%,则反应后混合气体中CO的分压为()。

设总压2.7p㊀不变。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0.72p㊀B.1.11p㊀C.2.31p㊀D.1.72p㊀【答案】B@@@~~【解析】C+HzO>CO+Hz反应前2.7淖00反应量0.7X2.7pQ0.7X2.7^e0.7X2.7^°反应后0.3X2.7p日0.7X2.7p日0.7X2.7p&反应后气体的总量为二(0.3x2.7p o+0.7x2.7p o+0.7x2.7p o)=4.59p e故CO的分压为:22等压下加入惰性气体对气相反应的影响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反应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B.反应向体积增加的方向移动C.反应和体积变化无关D.不确定【答案】B@@@~~【解析】对于恒压下的反应,加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体系中反应物的分压,有利于Zv B>0的反应正向进行,即分子数增加,反应向体积增加的方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