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概论》教案
精细化工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吴雨龙 洪亮 第一章 绪论(1)

化学工业,是一个包含多个行业的工业部门。
原料工业 (煤、石油、天然气等)无机化工 (酸、碱、盐)有机化工 (合成材料、加工业)合成工业 (制药、精细化工)一般认为,精细化学品是指对基本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或特定的功能的、小批量生产的系列产品。
这些功能可以是自身具有或赋予他物具有,突出功能可以是化学功能、物理功能或生物活性。
它可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也可以是多元复配的产物。
一般其产量相对较小的、附加价值相对较高。
第一节 精细化工概述一、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是指基本化工产品的精细加工过程,即是所谓的从初级原料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
其方法和过程可以采用化学反应,也可采用复配技术。
二、精细化工三、精细化学品的范畴和分类日本1984年《精细化工年鉴》中共分为35个行业类别,到1985年,就发展为50多个类别:我国根据国情, 1986年3月6日颁布《精细化工产品分类暂行规定》将精细化学品分为11个类别。
(1) 农药;(2) 染料;(3) 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 颜料;(5) 试剂和高纯物;(6) 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7) 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 黏合剂;(9) 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 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11) 功能高分子材料(感光材料等)。
(1)催化剂分为炼油用、石油化工用、有机化工用、合成氨用、硫酸用、环保用等(2)印染助剂含柔软剂、匀染剂、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用阻燃剂等(3)塑料助剂含增塑剂、稳定剂、发泡剂、阻燃剂(4)橡胶助剂含促进剂、防老剂、塑解剂、再生胶活化剂等(5)水处理剂含水质稳定剂、缓蚀剂、软水剂、杀菌灭藻剂、絮凝剂等(6)纤维抽丝用油剂涤纶长丝用,涤纶短丝用、锦纶用、腈纶用、丙纶用、玻璃丝用油剂等(7)有机抽提剂吡咯烷酮系列、脂肪烃系列、乙睛系列、糠醛系列等(8)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含引发剂、阻聚剂、终止剂、调节剂、活化剂等(9)表面活性剂除家用洗涤剂以外的阳、阴、两性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皮革助剂含合成鞣剂、涂饰剂、加脂剂、光亮剂等(11)农药用助剂含乳化剂、增效剂等(12)油田用化学品破乳剂、钻井防塌剂、泥浆用助剂等;(13)混凝土用添加剂含减水剂、防水剂、脱模剂、泡沫剂(加气混凝土用)、嵌缝油剂;(l4)机械、冶金用助剂含防锈剂、清洗剂、电镀用助剂、各种焊接用助剂、渗炭剂、汽车等机动车用防冻剂等;(15)油用添加剂含防水、增粘、耐高温等各类添加剂、汽油抗震、液压传动、变压器油、刹车油添加剂等,(16)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高耐磨、半补强、色素炭黑、乙炔炭黑等;(17)吸附剂稀土分于筛系列、氧化铝系列、天然沸石系列、二氧化硅系列、活性白土系列等;(18)电子工业专用化学品含氟化物、助焊剂、石墨乳等;(19)纸张用添加剂含增白剂、补强剂、防水剂、填充剂等;(20)其它助剂如玻璃防霉剂、乳胶凝固剂等四、精细化学品的特点1)一般具有特定功能★★① 产品本身具有特定功能② 能赋予产品特定的功能,并在某产品中只需加入极少量就能改善或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充分显示其功能性。
精细化工教案设计

一、教案名称:精细化工教案设计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精细化工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使学生掌握精细化工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3. 培养学生对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精细化工的定义和特点;2. 精细化工的分类和应用领域;3. 精细化工的基本原理;4. 精细化工的生产工艺;5. 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 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的生产工艺和实例;3. 小组讨论法:讨论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4. 实践活动法:进行实验室或现场操作,体验精细化工的生产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精细化工相关教材、案例和图片;2.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黑板、粉笔等;3. 实验室或现场实践所需材料和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精细化工产品实例,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入精细化工的概念;2. 讲解:详细讲解精细化工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通过PPT或板书进行展示;3. 案例分析:分析精细化工的生产工艺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精细化工的实际应用;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分享讨论成果;5. 实践活动:安排实验室或现场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精细化工的生产过程;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个精细化工产品进行研究,了解其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精细化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精细化工企业,深入了解精细化工的生产过程和应用领域;2. 邀请精细化工行业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前沿技术和行业动态;3. 开展课后小组研究项目,深入探讨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能力和安全性。
(完整版)《精细化工概论》PPT课件

4、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5、间歇生产 6、附加价值高,商品性强;
精细化工的原料来源
• 煤的加工 • 石油加工 • 天然气的利用 • 农、林、牧、渔副产品的利用
• 煤的炼焦:
粗苯
苯:50-70% 甲苯:12-22% 二甲苯:2-6%
煤焦油 萘、2-甲基萘、蒽、菲、芴、苊、 芘、苯酚、甲酚、二甲酚、氧芴、 硫芴、吡啶、咔唑等
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 非极性部分会相互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 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少了 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 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 4、增溶
• 4、增溶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 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 2、乳化
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 种液体 。
分层 水包油
油包水
• 3、分散
能使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物质称为 分散剂,如颜料分散在涂料、印刷油墨中。
• 4、起泡和消泡 • 泡沫是指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
• 4、起泡和消泡
4、起泡和消泡
• 发泡剂:能使气泡稳定存在的作用。用以发泡的表面活性剂叫发泡
增溶作用
5、洗涤作用
• 从固体表面出去污物统称为洗涤。洗涤 去污作用,是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而 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等作 用的综合结果。
肥皂去污原理示意图
• 表面活性剂种类:
2、染料、颜料
• 染料:在一定的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
化合物。
➢ 从中国古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 多年的丝绸织物。
精细化工教案设计

精细化工教案设计第一章:精细化工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精细化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精细化工的主要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理解精细化工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精细化工的主要产品类型: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医药化学品、农药化学品、涂料油墨等精细化工的应用领域:日常生活、医药、农业、环保等精细化工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产品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在日常生活、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讨论法:探讨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精细化工定义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第二章:精细化工原料与反应2.1 教学目标掌握精细化工原料的分类和特点了解精细化工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反应类型熟悉精细化工常用催化剂和反应条件2.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原料的分类:有机原料、无机原料、合成原料等精细化工原料的特点:纯度高、反应活性强、选择性好等精细化工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常用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精细化工常用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催化剂的选择、温度、压力、溶剂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原料的分类、特点和反应原理实验演示法:展示精细化工反应的实验过程和现象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原料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原料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精细化工反应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掌握情况第三章:精细化工产品设计3.1 教学目标掌握精细化工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步骤熟悉精细化工产品的性能评估和优化策略3.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生产性等精细化工产品的设计流程:需求分析、分子结构设计、筛选评估、优化改进等精细化工产品的性能评估: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等优化策略:结构优化、工艺优化、性能优化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产品设计实例和优化策略小组讨论法:讨论精细化工产品性能评估和优化过程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精细化工产品设计原则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产品性能评估和优化策略的理解程度第四章:精细化工工艺与设备4.1 教学目标掌握精细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了解精细化工常用设备类型和操作条件熟悉精细化工工艺优化和放大方法4.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反应过程、分离过程、纯化过程等精细化工工艺的设计原则:安全性、效率、经济性、可操作性等精细化工常用设备类型:反应器、蒸馏塔、离心机、膜分离设备等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精细化工工艺优化和放大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工艺流程的优化、设备选型的优化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实验演示法:展示精细化工设备的操作过程和现象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工艺优化和放大实例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工艺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精细化工设备操作过程和条件的掌握情况第五章:精细化工安全与环保5.1 教学目标掌握精细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了解精细化工环保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技术熟悉精细化工事故应急预案第六章:精细化工安全与防护6.1 教学目标理解精细化工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精细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熟悉精细化工事故的预防和管理6.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化学品分类、危险性评估、安全数据表(SDS)等防护措施:个体防护装备(PPE)、安全操作规程、紧急应变处理等精细化工事故的预防和管理:事故原因分析、风险控制、安全管理制度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情景模拟法:模拟精细化工事故场景,让学生掌握应对方法小组讨论法:讨论精细化工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措施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景模拟报告:评价学生对精细化工事故应对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七章:精细化工环保与可持续发展7.1 教学目标理解精细化工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精细化工环保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技术熟悉精细化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7.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环保的基本原则:预防原则、最小化废物、清洁生产等处理技术: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精细化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绿色化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环保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环保实践案例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小组讨论法:讨论精细化工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环保原则和处理技术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对精细化工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掌握情况第八章:精细化工质量管理与控制8.1 教学目标理解精细化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精细化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精细化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流程和关键点8.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客户需求导向、过程方法、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方法:质量管理工具、统计过程控制(SPC)、质量管理体系等精细化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流程: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关键点:原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与放行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精细化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点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对精细化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流程的理解程度第九章:精细化工市场与营销9.1 教学目标理解精细化工市场的重要性掌握精细化工市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熟悉精细化工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9.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市场的重要性:市场导向、客户需求、竞争力等市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市场调研、竞争分析、SWOT分析等精细化工市场营销的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推广策略等手段:广告、促销、公关、网络营销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市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市场营销的实践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精细化工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精细化工市场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掌握程度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对精细化工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的理解程度第十章:精细化工发展趋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理解精细化工发展的趋势掌握精细化工创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熟悉精细化工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10.2 教学内容精细化工发展的趋势:绿色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等创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工艺改进、产品开发等精细化工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化工、纳米化工、环保化工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细化工发展的趋势和创新途径案例分析法:分析精细化工创新实践案例和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1. 精细化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理解精细化工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从传统的化工产业中分化出来的,精细化工与传统化工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

*********学院教案系(部): 化学工程系讲授课程: 精细化工概论任课教师:专业班级: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授课学期:“精细化工概论”课程综述授课日期教案编号01课题一:绪论精细化工概论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本课程总学时72,每周4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54,实训学时18.选择由丁志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细化工概论》(第二版)为参考教材,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无机精细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胶黏剂、功能高分子、电子信息材料以及涂料、染料、日用化学品等其他精细化学品等。
课程考核方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组成,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
课程学习方法:精细化工概论是一门致力于介绍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含义、组成、作用、生产原料、生产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通过精细化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科学态度,提高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第一节:精细化工的定义与范畴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是指具有专门功能和特定的应用性能,配方技术左右着产品性能,制造和应用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批量小、品种多的一类化工产品。
一般说来,精细化学品应具备如下特点:(1)品种多,产量小,主要以其功能进行交易;(2)多数采用间歇生产方式;(3)技术要求比较高,质量指标高;(4)生产占地面积小,一般中小型企业即可生产;(5)整个产品产值中原材料费用的比率较低,商品性较强;(6)直接用于工农业、军工、宇航、人民生活和健康等方面,重视技术服务;(7)投资小,见效快,利润大;(8)技术密集性高,竞争激烈。
如何区别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可归纳成以下六点:(1)精细化学品多为单一化合物,可用化学式表示其成分,而专用化学品很少是单一的化合物,常常是若干种化学品组成的复配物,通常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成分;(2)精细化学品一般为非最终使用性产品,用途较广、专用化学品的加工度高,为最终使用性产品,用途针对性强;(3)精细化学品大体是用一种方法或类似的方法制造的,不同厂家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差别,而专用化学品的制造,各生产厂家互不相同,产品有差别,有时甚至完全不同;(4)精细化学品是按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来销售的,而专用化学品是按其功能销售的;(5)精细化学品的生命期相对较长,而专用化学品的生命期较短,产品更新很快,(6)专用化学品的附加价值率、利润率更高,技术密集性更强,更需依靠专利保护或对技术诀窍严加保密,新产品的生产完全需依靠本企业的技术开发。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精细化工概论/ Fine Chemistry Introduction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部门:班级:教师:单位:邮编:电话:Email: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学生。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是工科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指从初级原料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
其方法和过程可以采用化学反应,也可采用复配技术。
本课程重点讲述食品添加剂、胶粘剂、涂料、油墨、部分日化产品等的原料、合成原理、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等。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1.2 精细化工的分类1.3 精细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1.4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5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材料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精细化工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精细化工定义、分类与特点。
重点:精细化工分类、特点及精细化工工艺学的内涵。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表面活性剂(6学时)2.1 表面活性剂基本概念2.2 表面活性在溶液中的性质2.3 表面活性剂物性常数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6 两性表面活性剂2.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8 特种表面活性剂教学要求: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分类、性质。
重点: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合成。
《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二章表面活性剂(2)《精细化工概论》教案第二章表面活性剂(3)教学内容及参考学时(第3章)第3章日用化学品(2学时)教学内容3.1 洗涤剂3.2 化妆品教学要求:了解化妆品和洗涤剂的基本组成,掌握化妆品和洗涤剂生产的基本工艺。
精细化工概论

②绿色化学
(a)环境保护
实现清洁化生产和零排放,以?产物计,炼油0.1T/T, 大宗化学品1-5T/T,精细化学品5-50T/T’,其中医药25- 100T/T。1995年美国提出绿色挑战计划,奖励和支持从源 头清除化学污染并可工业化的创造发明,1996年美国总统 首次颁发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7年美国国家实 验室、企业和大学联合成立了绿色化学院。
现又提出新领域精细化工的11个方面。
三、精细化工的特点
1 多品种小批量 2 多功能生产装置、综合流程 3 技术密集(投资大,成功低,单元多,信息快且密集) 4 附加值高 附加值=产值-(原料、税金、设备厂房折旧)
=利润+劳力动力成本+技术开发费等 5 具有特定功能 6 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7 产品更新换代快 8 商品性强
〔863计划的7个高新技术领域是:生物技术、信息技 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 技术〕现又提出973计划。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提高精细化工率:
精细化工率=
精细化工产品总值 化工产品总值
100%
美国 40%(70年代)目前60%
德国 50%(70年代)
日本
目前55-65% 目前55-65% 目前60%
四、精细化工的形成与发展
1 形成
1944-1955 化肥时代 1957-1970 塑料时代 1971 精细化工时代 目前进入高技术年代,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促使化工 达到新水平。但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化学的发展和化工的进 步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物质基础。和化工产生的影响至今尚存。
精细化工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精细化工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技校化工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书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生,全面介绍了精细化学品所涉及的领域,如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胶粘剂香料、染料等的发展趋势、产品性能、特点以及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重点介绍精细化工产品中经常涉及到的几种单元反应,其中包括磺化、硝化、卤化、缩合、氨基化、羟基化、烷基化和重氮化等反应,及单元反应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产品分离提纯技术;使学生熟悉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胶黏剂、香料、染料等各类精细化工产品的化学结构、制备、性质、用途;理解各类精细化工产品的作用原理;掌握各类精细化工产品的代表物的结构、制备、性质、用途;了解各类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精细化工产品有基本的认识,为将来从事精细化工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内容:1、精细化学品概念、特点及分类2、精细化工生产的特点3、精细化工的经济特性4、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5、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内容教学要求:理解精细化学品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内容;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定义;精细化工生产的特点;精细化工的经济特性。
了解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的区别;;精细化工所涉及的领域,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精细化学品的含义及特点;精细化工生产的特点;精细化工的经济特性。
教学难点:精细化学品的定义、特点。
第一章单元反应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磺化反应1、磺化2、磺化方法3、磺化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教学要求:理解磺化概念;掌握常用磺化剂;简单的磺化方法;了解磺化在精细化学品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重点:磺化概念;掌握磺化剂;简单的磺化方法。
教学难点:磺化概念;掌握磺化剂;简单的磺化方法。
第二节硝化反应1、硝化2、硝化方法3、硝化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教学要求:理解硝化概念;掌握常用硝化剂;简单的硝化方法;了解硝化在精细化学品中的应用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教案系(部): 化学工程系讲授课程: 精细化工概论任课教师:专业班级: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授课学期:“精细化工概论”课程综述授课日期教案编号01课题一:绪论精细化工概论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本课程总学时72,每周4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54,实训学时18.选择由丁志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细化工概论》(第二版)为参考教材,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无机精细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胶黏剂、功能高分子、电子信息材料以及涂料、染料、日用化学品等其他精细化学品等。
课程考核方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组成,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
课程学习方法:精细化工概论是一门致力于介绍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含义、组成、作用、生产原料、生产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通过精细化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科学态度,提高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第一节:精细化工的定义与范畴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是指具有专门功能和特定的应用性能,配方技术左右着产品性能,制造和应用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批量小、品种多的一类化工产品。
一般说来,精细化学品应具备如下特点:(1)品种多,产量小,主要以其功能进行交易;(2)多数采用间歇生产方式;(3)技术要求比较高,质量指标高;(4)生产占地面积小,一般中小型企业即可生产;(5)整个产品产值中原材料费用的比率较低,商品性较强;(6)直接用于工农业、军工、宇航、人民生活和健康等方面,重视技术服务;(7)投资小,见效快,利润大;(8)技术密集性高,竞争激烈。
如何区别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可归纳成以下六点:(1)精细化学品多为单一化合物,可用化学式表示其成分,而专用化学品很少是单一的化合物,常常是若干种化学品组成的复配物,通常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成分;(2)精细化学品一般为非最终使用性产品,用途较广、专用化学品的加工度高,为最终使用性产品,用途针对性强;(3)精细化学品大体是用一种方法或类似的方法制造的,不同厂家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差别,而专用化学品的制造,各生产厂家互不相同,产品有差别,有时甚至完全不同;(4)精细化学品是按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来销售的,而专用化学品是按其功能销售的;(5)精细化学品的生命期相对较长,而专用化学品的生命期较短,产品更新很快,(6)专用化学品的附加价值率、利润率更高,技术密集性更强,更需依靠专利保护或对技术诀窍严加保密,新产品的生产完全需依靠本企业的技术开发。
第二节:精细化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一、精细化工不仅提供了质优的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等,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用于集成电路加工的超纯化学试剂和超纯电子气体。
二、精细化工对国防建设和空间技术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节省资源。
四、开发精细化工产品,可使原来的低档产品变为高档产品,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增加外汇收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第三节:精细化工调整的目标和方向一、无机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首先,要立足于本国的丰富的资源,积极发展系列化、多规格、多性能、高质量的产品。
第二,注意发展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有关的无机精细化工产品。
第三,注意开发新的工艺技术,大力发掘无机物潜在的特殊功能。
第四,充分认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积极发展为农业服务的以及农产品加工工业需要的无机精细化工产品。
第五,面对现状,积极研制当前急需的产品,解决燃眉之急,同时也为深入发展无机精细化工打好基础。
二、有机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1.传统精细化学品的更新换代(1)染料工业重点是发展纺织印染需求量大的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等,近期以“外引内联嫁接”的方法发展后加工技术为主。
(2)涂料工业以发展满足建筑、汽车、电器、交通(船舶、路标)、家具需要的高档涂料,解决恶劣条件下的防腐难题,着重抓好低污染、节能型新品种的研制。
主要有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末涂料、光固化涂料等。
(3)粘合剂工业重点是发展低毒(或无毒)、中低温固化和高强耐候品种,开发功能型的新产品,尤其注重开发鞋用粘合剂。
(4)化学试剂重点加强分离提纯技术研究,注意试剂门类品种的开发,实现超净高纯试剂、生物技术试剂、临床诊断试剂、有机合成试剂的产品系列化。
(5)感光材料和磁记录材料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走“先仿后创”的路子。
2.当前要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1)新催化技术(2)新分离技术(3)增效复配技术(4)气雾剂(CFC)无污染替代技术(5)生物技术小结:本章内容主要介绍精细化工的定义、精细化学品的特点及分类,精细化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发展趋势。
重点要求同学们掌握精细化工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作业:1、简述精细化学品的概念和特点。
2、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授课日期教案编号02课题二:表面活性剂(8学时)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组分的含量。
要求测定的结果必须达到一定的准确度,方能满足生产和科学的需要。
在分析测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测定结果不可能和真实含量完全一致。
分析过程中客观上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
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时,不仅要得到被测组分的含量,而且必须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检查产生误差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小误差,使分析结果尽量接近客观真实值。
一 误差的表征——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
它们之间的差值越小,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
精密度是指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在相同条件下平行测定几份样品时,取平均值,如果几个数据比较接近,说明分析的精密度高。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也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
对于教学实验来说,首先要重视测量数据的精密度。
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但可以找出精密而不准确的原因,而后加以校正。
二 误差的表示1. 误差: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异。
差值越小,误差就越小,即准确度越高。
绝对误差:i E x μ=-相对误差:100%r EE μ=⨯2. 偏差:各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称为偏差。
偏差的大小可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偏差越小说明测定值的精密度越高。
绝对偏差:i i d x x =-相对偏差:100%ir d d x=⨯ 3.公差:是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限量,又称为允许误差。
三 系统误差的分类及减免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设法加以校正系统误差就可以消除。
系统误差也称为可测误差。
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消除误差可以通过: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方法校正。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指测定值受各种因素的随机变动而引起的误差,由于随即误差取决于测定过程中一系列随机因素,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固定,因此无法测量,也不可能校正,所以随机误差又称为不可测误差。
授课日期教案编号03课题三:香料(6学时)在分析工作中,最后处理分析数据时,都要在校正系统误差和剔除由于明显原因而与其他测定结果相差甚远的那些错误测定结果后进行。
在例行分析中,一般对单个试样平行测定两次,两次测定结果差值如不超过双面公差(即2乘以公差),则取她们的平均值报出分析结果,如超过双面公差,则需重做。
在常量分析实验中,,一般对单个试样(试液)平行测定2~3次,计算出相对平均偏差,若其相对平均偏差≤0.1%,可认为符合要求。
一、数据集中趋势的表示方法 1. 算术平均值x121(1/)()(1/)nn i i x n x x x n x ==+++=∑2. 中位数二、数据分散程度的表示方法 1. 平均偏差 偏差:i i d x x =-平均偏差:11(1/)(1/)nnii i i d n dn x x ====-∑∑相对平均偏差:100%rdd x⨯ 2. 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σ:σ=有限测定次数时的标准偏差s:s =相对标准偏差r s :100%r ss x=⨯3.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s =三、置信度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度就是人们对所作判断的可靠把握程度,亦称为置信概率,用P 表示。
置信区间:通过有限次测量,就能合理地估计出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即在平均值附近估计出真值可能存在的范围。
x μ=±置信区间的大小受到所定置信度的影响。
由t 值表可知,相同的测定次数,置信度P 越大,置信系数t 值越大,则同一体系的置信区间就越宽;反之,置信度P 越小,t 值越小,则同一体系的置信区间就越窄。
测定次数越多,t 值越小,因而求得的置信区间越窄,即测定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越接近。
四、可疑数据的取舍在重复多次测定时,如出现特大或特小的离群值,亦即可疑值时,又不是由明显的过失造成的,就要根据随机误差分布规律决定取舍。
常用的的检验法:1. Q 检验法当测定次数3≤n ≤10时,根据所要求的置信度,按照下列步骤,检验可疑数据是否应弃去。
(1) 将各数据按递增的顺序排列:12,,,n x x x ;(2) 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1n x x -;(3) 求出可疑数据与其最近数据之间的差1n n x x --或21x x - (4) 求出12111n n n n x x x xQ x x x x ---=--或Q=(5) 根据测定次数n 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Q 表;(6) 将Q 和Q 表相比,若Q >Q 表,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予保留。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及位数有效数字是指分析仪器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在有效数字中只有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值,是可疑的。
数字“0”在数据中具有双重意义。
若作为普通数字使用,它就是有效数字;若它只起定位作用就不是有效数字。
如1.0001g 五位有效数字 0.0074g 两位有效数字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些数值,有效数字位数如下: 试样的质量 0.4370g 四位有效数字 滴定剂体积 18.34mL 四位有效数字 试剂体积 12mL 两位有效数字 标准溶液浓度 0.1000 mol.L -1四位有效数字 被测组分含量 23.47% 四位有效数字 解离常数 K a =1.8×10-5两位有效数字 配合物稳定常数 K MgY =1.00×108.7三位有效数字 pH 4.30 11.02 两位有效数字 二、数字修约规则国家标准(GB)对数字修约有如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