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G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清单
京都议定书中温室气体的情况介绍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
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
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报告术语表中关于温室气体的定义:温室气体(GHG)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的气体成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的辐射。
该特性导致温室效应。
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此外,大气中还有许多完全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如《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涉及的卤烃和其它含氯和含溴的物质。
除CO2、N2O和CH4外,《京都议定书》将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定为温室气体。
其中6种温室气体的GWP值GHG名称GWP值CO2(二氧化碳) 1CH4(甲烷)21N2O(氧化亚氮)310HFCs(氢氟碳化物) 140-11700PFCs(全氟化碳)6500-9200SF6(六氟化硫) 23900其中:GWP为增温潜力值,表示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大小。
GHG排放评价表

GHG PROTOCOL的描述
B-数据的获 C-活动数据 D-数据收集
A-预估排放量
取难度
的准确性
时间
报告企业外购电力、外购蒸汽、热水、压缩空 气、冷量等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3
报告企业在报告年份购买或收购的商品和服务
的提取、生产和运输(不包含在第2类别 - 第
3
8类别的部分)
报告企业在报告年份购买或收购的资本商品的 提取、生产和运输
4.4 上游租赁资产的排放
Scope 3 Category 8 上游租赁资产
9
类别三:交通运输导致的间 接排放
3.4 下游运输和配送
Scope 3 Category 9 下游运输和配送
10
类别五:与使用来自组织的 产品相关联的间接排放
5.1 售出产品的加工
Scope 3 Category 10 售出产品的加工
0.间接GHG排放评价表
序号
温室气体排放类别 (ISO 14064-1:2018)
次级分类 (ISO 14064-1:2018)
温室气体排放类别 (GHG Protocol Scope 2 & 3)
类别二:由外购能源导致的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2.1 外购电力 2.2 外购能源(蒸汽、热水
、压缩空气、冷量等)
导致的间接排放
产生的排放
Scope 3 Category 5 运营中产生的废弃物
6
类别三:交通运输导致的间 接排放
3.2 商务旅行
Scope 3 Category 6 商务旅行
7
类别三:交通运输导致的间 接排放
3.3 雇员通勤
Scope 3 Category 7 雇员通勤
ISO14064温室气体清单说明管理作业程序03

8)备注:补充说明事项或附注请于此处说明。
(3)活动资料管理表:
1)盘查单位、填表人、日期、编号、排放源、对应活动/设施、排放来源形式、气体种类:会自动带出。(如果不能带出,按上述(1)进行填写)。
5.2GHG清单与活动资料资讯流程:
GHG执行干事负责根据5.1要求,每年更新《排放係数说明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GHG清单。GHG活动资料具体收集方式依据《温室气体资讯管理作业程式》。
5.3GHG清单填写说明:
(1)组织/营运边界调查表:
1)盘查单位:填写本盘查单位之名称;
2)组织边界:系指本公司盘查之组织边界;
核准
审查
制定
制定部门
签名
**
管理部
日期Biblioteka **为使公司各项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以下简称GHG)清单和专案能量化、监测、报告,且其审定和核查具有明确性和一致性,特制定本作业程式。
序号
版本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概要
修订者
1
A/0
2010-12-01
新版发行
一、目的
二、范围:
公司GHG清单填写作业之部门。
(1)负责收集各部门温室气体资讯并检查正确性;
(2)负责汇整公司GHG资讯。
(3)向GHG管理者代表报告GHG清单。
4.3GHG推行小组:
(1)收集部门内GHG盘查资料资料向GHG执行干事汇报。
(2)管理部门内GHG资料归档。
五、作业内容:
5.1排放係数资讯收集流程:
(1)查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公佈最新版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所列各种燃料的碳排放系数。
GHG排放源盘查清册

编写:审批:
GHG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序
号
因素
活动
状态
主要物质组成
环境污染类别
控制措施
环境影响
正
常
异
常
紧
急
现
在
过
去
将
来
受控
非受控
1
杀虫剂使用
绿化杀虫以及厂区杀虫
√
√
√
甲基溴#6
臭氧
尽量减少使用频次,使用后剩余收回
√
2
空调氟利昂泄露
使用空调
√
√
氟利昂
臭氧
定期检查维护
√
3
火灾
火灾
√
√
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二氮
温室气体
定期检查火灾隐患,防止火灾发生
√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灭火剂
灭火剂的使用
√
√
√
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
5
公司自有车辆
车辆使用
√
√
√
氮氧化物
温室气体
尽量减少使用频次
√
6
外购电力
电力使用
√
√
√
√
注1:GHG--(Greenhouse Gas,GHG)或称温室效应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吸收极少)、对长波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氟氯烃及臭氧等30余种气体。《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包括如下: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 .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控制程序(GHG排放管理程序)及公司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清单

形成文件,同时作出解释。
1) 运行边界发生变化。
2) GHG源或汇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发生转移(进入或移出组织边界)3) GHG量化方法学发生变更,从而使已量化的GHG排放或清除产生重大变化。
4) 当设施生产层次上(例如设施的启动和关闭)发生变化时,不对基准年的GHG清单进行重新计算5.7 评估和减少不确定性:5.7.1 行政部负责温室气体清单排放和清除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形成文件,填写《温室气体清单表5:数据质量管理》。
我公司的排放和清除基本采用计算的方式,故采用对参数不确定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具体考虑排放因子、活动水平数据和计量器具三个方面的因素。
对于由量化方法学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作评价。
1) 数据质量等级来源:X X 制衣有限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厂区/建筑别活动/设施排放源范畴别排放源类别可能产生温室气体及其排放量(公吨CO2e/年) 占总排放量比例(%)固定移动逸散CO2CH4N2O HFCs PFCs SF6合计全公司建筑物用电设施外购电力2 √245.0100 245.0100 45.431 工作区域空调、冰箱冷媒 1 √忽略不计厂内机动车公务用车汽油 1 √15.4100 0.0007 0.0001 15.4108 2.858柴油 1 √11.9300 0.0005 0.0001 11.9306 2.212 锅炉房锅炉原煤 2 √266.9500 266.9500 49.499 总和539.3000 0.0012 0.0002 539.3014 100.000 占总排放量比例 (%) 99.9998 0.0002忽略不计100.0000 各类型排放源排放比例固定式排放源移动式排放源逸散性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量 (公吨CO2e/年)511.96 27.34 忽略不计占总排放量比例 (%) 94.93 5.07 忽略不计各范畴别排放比例范畴1 范畴2温室气体排放量 (公吨CO2e/年)294.29 245.01占总排放量比例 (%) 54.57 45.43。
碳排放核算方法范文

碳排放核算方法范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碳排放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纷纷制定了碳排放减少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来实现减排目标。
而要实现减排目标,首先需要对碳排放进行准确的核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1. 温室气体清单法(GHG Inventory Approach)2. 生命周期分析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生命周期分析法考虑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提取、生产过程、运输、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理等。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碳排放进行估算,最终得到产品或服务的总碳足迹。
生命周期分析法适用于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减排措施。
3. 分行业统计法(Sectoral Approach)分行业统计法是一种将碳排放核算工作按照行业进行区分的方法。
通过对每个行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统计和核算,对各个行业的减排潜力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推动各个行业的减排工作。
分行业统计法适用于国家或地区整体碳排放情况的分析和管理,可以为政府制定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4. 综合碳足迹法(Carbon Footprint)综合碳足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产品或服务等多个维度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除了考虑直接碳排放(Scope 1)和间接碳排放(Scope 2)外,还要考虑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Scope 3)。
通过综合计算,可以得到一个更全面的碳足迹。
综合碳足迹法适用于各个层面的碳排放核算,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或地区,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5. 标准化方法(Standardized Approach)除上述常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和工具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比如交通运输领域的能耗与碳排放评估模型(ECAM)、建筑行业的绿色建筑评估工具(LEED)等。
GHG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GHG温室⽓体排放清单固定移动逸散CO 2CH 4N 2OHFCsPFCsSF 6合计全公司建筑物⽤电设施外购电⼒2√245.0100245.010045.431⼯作区域空调、冰箱冷媒1√忽略不计汽油1√15.41000.00070.000115.4108 2.858柴油1√11.93000.00050.000111.9306 2.212锅炉房锅炉原煤2√266.9500266.950049.499539.30000.00120.0002539.3014100.00099.99980.0002忽略不计100.0000占总排放量⽐例 (%)54.5745.43温室⽓体排放量 (公吨CO2e/年)294.29245.01忽略不计各类型排放源排放⽐例固定式排放源忽略不计温室⽓体排放量 (公吨CO2e/年)范畴别511.9627.34⼚内机动车公务⽤车活动/设施各范畴别排放⽐例范畴1范畴2占总排放量⽐例 (%)94.93 5.07排放源温室⽓体排放清单移动式排放源逸散性排放源总和占总排放量⽐例 (%)可能产⽣温室⽓体及其排放量 (公吨CO2e/年)占总排放量⽐例(%)排放源类别⼚区/建筑别范畴1:温室⽓体的直接排放,来⾃于盘查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资产/设备(排放源)所产⽣的直接排放,包括(1)各种燃料之燃烧排放(如⾷堂之天然⽓燃烧、锅炉之燃料燃烧);(2)⽣物、物理或化学等制程排放(如化学品使⽤);(3)拥有控制权的交通运输排放(如⼚车燃料使⽤);(4)裂缝或密接处所产⽣之逸散性排放(如化粪池之甲烷逸散、空调设备之冷媒逸散、灭⽕器之⼆氧化碳逸散)等。
范畴2:温室⽓体的间接排放,来⾃于盘查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资产/设备(排放源)因使⽤外购的电⼒,该电⼒产制过程所衍⽣之排放(如。
Higg Index文件清单(最新)

Higg Index文件清单(最新)Higg Index文件清单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能源使用及温室气体排放、用水、废水和污水、废气排放、废弃物管理、化学品管理。
肯达信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清单、能源使用及温室气体排放文件清单和用水文件清单。
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清单1.对工厂环境影响信息的了解;环境绩效管理架构;任务职责;环境许可:不符合等的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报告。
最近的当地政府环境审核报告。
环境管理团队组织机构及职位描述记录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有效许可:工厂生产流程,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处置。
纠正措施要求。
2.关于工厂环境管理体系政策,目标,跟踪测量,培训及回顾架构的详细资料。
环境管理计划。
公司可持续性报告EMS内审报告。
体系或SOP回顾记录EMS培训记录及手册。
环境目标(3-5年以上)及策略。
3.与供应商或分包商合作,就公同的环保續效同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如果有:与供应商或分包商合同,协议,沟通记录。
厂区内环境绩效沟通海报/通知/报告。
独立第三方或授权内审员审核报告。
EMS证书。
二、用水文件清单。
1.节水目标,历史水审计详细资料。
环境管理计划。
水审计报告。
节水目标。
2.水资源及年度用水量详细资料。
各种水源用水采购记录(月度缴费单)。
年度用水记录。
用水计量计划。
3.水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减少环境影响实施计划。
新采用的有利于环境的技术规范/实验报告。
三、能源使用及温室气体排放文件清单1.年度能耗,能源来源及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电,燃料及其他能源购买记录(如月度缴费单)。
计量计划。
碳审核报告/温室气体(GHG)清单。
2.关于减少能源使用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历史能源审核的详细资料。
环境管理计划。
能源审核报告。
节能计划。
3.关于己取得的节能成果及采取的措施,目标回顾,已取得的减少GHG成果及采取的措施的详细资料。
能源和碳跟踪报告。
新采用的环境友好技术的技术规范/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574
13
4
商业
13680
居民
26273
农业
6673
生物质燃烧(以能源利用为目
的)
216
6
逃逸排放
1314
油气系统
22
煤炭开米
1292
2.工业生产过程
56860
11
水泥生产
41167
石灰生产
8562
钢铁生产
4695
电石生产
1032
石灰石和白云石使用
1404
己二酸生产
6
硝酸生产53.农业动251777
12
5
1
0
0
96
2010
能源活动
76
6
1
83
工业生产过程
11
0
1
1
0
0
13
农业活动
5
4
8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10
0
0
-10
废弃物处理
0
1
0
1
总量(不包括
LULUCF)
87
11
5
1
0
0
105
总量(包括LULUCF)
60
9
4
1
0
0
75
2012
能源活动
87
6
1
93
工业生产过程
12
0
1
2
0
0
15
农业活动
5
5
9
废弃物处理
0
1
0
2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6
0
0
-6
总量(不包括
LULUCF)
99
12
6
2
0
0
119
总量(包括LULUCF)
93
12
6
2
0
0
113
2014
能源活动
89
5
1
96
工业生产过程
13
0
1
2
0
1
17
农业活动
5
4
8
废弃物处理
0
1
0
2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12
0
0
-11
总量(不包括
2010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万吨)
温室气体排放源与吸收汇的种类
CO9
ch4
N2O
总量(包括LULUCF)
767765.6
5539.4
176.4
1.能源活动
762385.9
2683.4
30.8
燃料燃烧
762385.9
300
30.8
能源工业
342518.5
4.2
16.5
制造业和建筑业
291451.6
LULUCF)
103
11
6
2
0
1
123
总量(包括LULUCF)
91
12
6
2
0
1
112
历年温室气体排放构成情况
年份
温室气体
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二氧化碳当
量(亿吨)
比重
(%)
二氧化碳当
量(亿吨)
比重(%)
2005
二氧化碳
56
79
60
80
甲烷
9
13
9
12
氧化亚氮
4
6
4
5
含氟气体
2
16796
0
0
国际航海
27094
3
1
生物质燃烧
813325
2014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万吨)
温室气体排放源与吸收汇的种类
CO2
ch4
N2O
总量(包括LULUCF)
912394
5529.2
196.7
1.能源活动
892492.9
2475.7
36.7
燃料燃烧
892492.9
261.4
36.7
28.4
5.3
交通运输
65313.5
7.3
2
其他行业
56777.6
80.3
0.7
其他
6324.7
179.7
6.3
逃逸排放
2383.4
固体燃料
2287
油气系统
96.4
非金属矿物制品
75537
化学工业
11841.3
NE
20
金属冶炼
20128.8
0.5
NA
卤烃和六氟化硫生产
卤烃和六氟化硫消费
3.农业活动
2241.4
3331
249
水稻种植
8458
农用地
NE
1218
农业废弃物田间焚烧
354
8
4.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575848
14
0
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储量的变化
-597529
森林转化
21681
14
0
5.废弃物处理
11804
5423
105
固体废物处理
2531
1
污水处理
2892
97
废弃物焚烧处理
11804
0
7
信息项
国际航空
758
7
其他
73498
1531
55
逃逸排放
24966
固体燃料
23847
油气系统
1119
2.工业生产过程
1193164
6
255
非金属矿物制品
834034
化学工业
131076
NE
255
金属制品生产
228055
6
NE
卤烃和六氟化硫生产
卤烃和六氟化硫消费
3.农业活动
22886
1475
动物肠道发酵
10743
动物粪便管理
2
2
2
合计
70
100
75
100
2010
二氧化碳
77
80
87
83
甲烷
12
12
11
11
氧化亚氮
5
6
5
5
含氟气体
2
2
2
2
合计
96
100
105
100
2012
二氧化碳
93
82
99
83
甲烷
12
10
12
10
氧化亚氮
6
6
6
5
含氟气体
2
2
2
2
合计
113
119
2014
二氧化碳
91
82
103
84
甲烷
12
10
11
9
氧化亚氮
化学工业
14196.3
NA
31.1
金属冶炼
27270.2
0.6
NA
卤烃和六氟化硫生产
卤烃和六氟化硫消费
3.农业活动
2224.5
117
动物肠道发酵
985.6
动物粪便管理
315.5
23.3
水稻种植
891.1
农业土壤
NA
93
限定性热带草原烧荒
NO
NO
农业废弃物田间焚烧
32.3
0.7
4.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能源工业
399534.4
5
22.3
制造业和建筑业
342350.6
32.4
6.5
交通运输
81974
7.9
2.1
其他行业
62317.8
77.7
0.7
其他
6316.1
138.4
5.1
逃逸排放
2214.2
固体燃料
2101.5
油气系统
112.7
2.工业生产过程
132986.6
0.6
31.1
非金属矿物制品
91520.2
NE
建设用地
162
其他用地
0
林产品
-9586
5.废弃物处理
844.6
440.1
10.1
固体废弃物处理
844.6
220.7
0.5
废水处理
219.4
9.6
信息项
国际航空
2148.8
0
0.1
国际航海
2643.6
0.2
0.1
生物质燃烧
89825.5
2.工业生产过程
107507.2
0.5
20
2012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清单(千吨,Gg)
2191.2
0.2
0.1
生物质燃烧
77581.7
注:希望数据的参考能触发更多的理解和思考。数据并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仅用于学习参考。
-115091
172
IE,NE
林地
-83973
农地
-4946
IE
IE
草地
-10916
IE
IE
湿地
-4454
172
NE
建设用地
253
其他用地
0
林产品
-11055
5.废弃物处理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