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搏顺口溜汇总,学会它你也能号脉了,朗朗上口,建议收藏

合集下载

中医诊脉口诀歌诀顺口溜

中医诊脉口诀歌诀顺口溜

中医诊脉口诀歌诀顺口溜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疗系统,其中诊断脉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虽然现代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但许多中医师依然依靠脉诊来做出正确的诊断。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些关于脉诊的口诀、歌诀和顺口溜。

一、脾脉:“沉细前浮后,尺脉切薄弦,两伏鬓部起,微弱无力拍。

”脾脉是中医诊断中常用的重要脉象之一。

口诀提到的“沉细前浮后”是指浅部脉搏比较浮,而深部脉搏则比较细。

薄弦的脉搏是指脉搏弱而细,我们可以在尺部脉搏中发现这种脉象。

当然,还有其他的脉象特征,例如细微无力和两侧脉搏不同等。

二、肝脉:“左浮右沉细,尺脉缓结弦。

”肝脉是人体五脏之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脉象。

在这个口诀中,我们可以听到“左浮右沉细”这句话,这是指左边的脉搏比右边高,并且左右两侧的脉搏应该都是细弱的。

缓结弦是在运用压脉技巧时感受到的另一种脉搏特征。

三、心脉:“沉细前浮后,平和㫖数名,右弱左盛贵,细数动中空。

”心脏是人体的泵,也是中医中另一个重要的脏器。

这个口诀介绍了心脏脉象的特征,其中“沉细前浮后”是指浅层脉搏比深层的脉搏浮,而深层脉搏则比浅部的脉搏细弱。

平和的脉象是指脉搏稍微有点速度,而鸣动中空则暗示着中断、不连续的脉搏。

四、腎脉:“沉细前弦后,尺関石滑脑,右高左低遇,双侧力量差。

”腎脏是人体的血液净化器和荷尔蒙调节器。

在这个口诀中,我们可以听到“沉细前弦后”的描述,这是指浅表的脉搏比较浮,而深层脉搏则比浅部的脉搏细弱。

滑脑是指脉搏手感滑而柔软。

此外,左右两侧的力量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身体的血液循环并不是绝对对称的。

五、肺脉:“外浮内沉细,尺関曲直分,上滑下涩声,数急汗为功。

”肺脏是呼吸器官,负责我们的呼吸功能。

口诀中提到的“外浮内沉细”是指外层脉搏比内层的脉搏浮,深层脉搏则比浅部脉搏细弱。

尺关曲直分是指在压脉时,我们会观察到尺部和关节部的脉搏特征。

这个口诀还提到了其他的脉象特征,如下滑声音和略带急促的脉搏,这些都是中医师可以用来诊断肺病的重要特征。

28种诊脉顺口溜

28种诊脉顺口溜

28种诊脉顺口溜人体脉气在病理因素影响下,反映出不同的脉象,称为病理脉象,简称“病脉”。

脉象名称很难记得完整准确,临床上更不容易掌握脉象,没有记忆规律,给初学者带来学习难度,有许多中医大夫,不一定能够完整记下28部名称。

强记四句顺口溜,让你记住28部脉象名称,以便进一步掌握脉理和诊脉要领,对中医临床医疗过程中准确使用“脉诊”,有重要作用。

浮沉迟数缓滑涩,虚实微洪紧弦革,牢伏散动长短芤,促细濡弱疾代结。

四句顺口溜,二十八个“字”,一个“字”代表一部脉象名称,即指28部常见病理脉象。

分别依次是: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缓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微脉、洪脉、紧脉、弦脉、革脉、牢脉、伏脉、散脉、动脉、长脉、短脉、芤脉、促脉、细脉、濡脉、弱脉、疾脉、代脉、结脉。

其脉象和主病是:0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漂木。

主表证。

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

主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象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

主寒证。

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

数脉:脉象是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主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02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主湿病。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主病痰、湿、实热、胎妊。

涩脉:往来坚涩,状如轻刀刮竹,极不流利。

主病: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

虚脉:脉象轻按大而迟缓,稍加重按松软无力,甚至更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

主虚证。

如暑伤元气,心虚血少等。

03实脉:脉象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

主实证。

热藴三焦。

微脉:脉象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气血俱虚。

洪脉:脉象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

主阳热亢盛。

紧脉:脉象绷急,往来有力,弹击于指,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

04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主病:肝病。

胸胁胀痛,疟疾。

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28部诊脉顺口溜

28部诊脉顺口溜

28部诊脉顺口溜人体脉气在病理因素影响下,反映出不同的脉象,称为病理脉象,简称“病脉”。

脉象名称很难记得完整准确,临床上更不容易掌握脉象,没有记忆规律,给初学者带来学习难度,有许多中医大夫,不一定能够完整记下28部名称。

强记四句顺口溜,让你记住28部脉象名称,以便进一步掌握脉理和诊脉要领,对中医临床医疗过程中准确使用“脉诊”,有重要作用。

浮沉迟数缓滑涩,虚实微洪紧弦革,牢伏散动长短芤,促细濡弱疾代结。

四句顺口溜,二十八个“字”,一个“字”代表一部脉象名称,即指28部常见病理脉象。

分别依次是: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缓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微脉、洪脉、紧脉、弦脉、革脉、牢脉、伏脉、散脉、动脉、长脉、短脉、芤脉、促脉、细脉、濡脉、弱脉、疾脉、代脉、结脉。

其脉象和主病是:一、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漂木。

主表证。

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

主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象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

主寒证。

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损虚寒。

数脉:脉象是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主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二、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

主湿病。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主病痰、湿、实热、胎妊。

涩脉:往来坚涩,状如轻刀刮竹,极不流利。

主病: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

虚脉:脉象轻按大而迟缓,稍加重按松软无力,甚至更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

主虚证。

如暑伤元气,心虚血少等。

三、实脉:脉象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

主实证。

热藴三焦。

微脉:脉象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气血俱虚。

洪脉:脉象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

主阳热亢盛。

紧脉:脉象绷急,往来有力,弹击于指,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

四、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主病:肝病。

胸胁胀痛,疟疾。

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中医脉象口诀歌_学会你也能号脉

中医脉象口诀歌_学会你也能号脉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号脉口诀顺口溜大全
一脉两脉三脉四,血管变化心知透。

力度小,浅按摩,慢慢找到最佳脉。

脉来时,要细心观,频率快慢需分明。

脉搏弱,气血少,身体虚,要调养。

脉搏强,气血旺,阳气盛,要保养。

沉细脉,气血瘀,循环差,需疏通。

浮大脉,阳气亢,心火旺,要降温。

徐脉急,阴虚火,气血虚,要补养。

脉象变,体质弱,阴阳失调需调理。

脉搏有规律,身体健康需保持。

号脉口诀,记心头,医者艺,患者求。

号脉是中医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等。

号脉时需要注意力度、频率、脉象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观察和感受,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根据号脉的经验和规律,可以总结出一些口诀和顺口溜,便于医生和学习中医的人记忆和理解。

这些口诀和顺口溜涵盖了脉搏的各种变化和可能的病理情况,为中医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例如,口诀中提到的脉搏弱、气血少、身体虚,需要调养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调整饮食、运动、药物等来补充气血。

口诀中还提到的脉搏强、气血旺、阳气盛,需要保养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阳气过旺的问题,需要注意调节饮食、生活习惯等,避免过度养阳。

此外,口诀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脉象变化,如沉细脉、浮大脉、徐脉急等,这些脉象变化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病理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口诀和顺口溜的运用使得中医诊断更加生动有趣,也方便了医生和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

30个脉学顺口溜,希望对你有用

30个脉学顺口溜,希望对你有用

30个脉学顺口溜,希望对你有用特为大家整理总结了30个脉学顺口溜,希望可以对你有用!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中医把脉口诀必背

中医把脉口诀必背

中医把脉口诀必背中医把脉是阳气的运行和五行变化在脉络中的反映,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

掌握把脉的技巧与方法,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十分必要。

掌握了以下这些把脉口诀,就能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了。

一、参阳非阳把哪脉,手上阳脉下阴脉。

这句话告诉我们把脉时要先辨别是阳脉还是阴脉。

阳脉有手阳明、手太阳、足阳明、足太阳四经;阴脉有手厥阴、手少阴、手心主、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三阴三阳六经,只有辨别清楚了阴阳,才能继续辨别其它。

二、左右比较脉同异,缓急来微调查之。

把脉时,一定要始终贯彻左右比较的原则,不同体现出来的不同感觉,提醒我们注意疾病的缓急、病位以及寒热等不同情况,能够帮助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三、盯上道下四脉把,归根经常要细察。

把诊是要抓住四个关键部位,即足厥阴、手少阴、手阳明、足太阳,通过把诊掌握疾病的中心和局部,就可以明确真相,进一步推断出疾病的病因和后果。

四、远中近三类脉,远为风木最难准。

远端、中部和近端三类脉,其中最难以准确诊断的就是远端的脉象,需要观察患者平常所处的气氛,面色,以及一些生活细节,以达到更准确的把诊结果。

五、总之脉来问病,四见缓急状况是。

把脉还不能局限于阳,阴,比较,关键部位和难以诊断的地方,而更复杂的病态应该视为风险项,因为它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全面地收集症状信息,搜寻病灶,综合分析,才能准确解读疾病的病因和病情。

综上所述,掌握把脉口诀是中医诊断的基础之一,但把脉并不是单一的技能,而是一个复杂的诊断过程。

中医领域丰富的把诊技巧,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精通才能准确把握,从而确诊疾病,并正确制定治疗方案。

学中医必会的常见脉象大全

学中医必会的常见脉象大全

学中医必会的常见脉象大全
小编导读
只要是想学中医的人,一定绕不开这一个“脉”字!脉象对于中医的临床诊治之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中医脉象众多,甚是难记……(小编会告诉你们我大学时脉象学的乱七八糟吗??)
所以,今天为大家整理一份常见脉象的歌诀,朗朗上口,希望能对大家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吧!拿走不谢,请叫我雷锋!
浮脉行于皮肤表,似同枯木水上漂;
沉脉伏于筋骨间,推筋至骨用力寻;
迟脉一息唯三至,分钟少于六十行;
数脉一息五六至,九十以上为数频;
滑脉滑利如走珠,妊娠脉上可体验;
涩脉往来实艰难,有中似无应指间;
虚脉按之即无力,虚如葱管弱如棉;
实脉举按力均强,形如竹棍好思量;
长脉不过体位长,位越三关向肘长;
短脉寸尺向关缩,三指并紧方可摸;
洪脉来大去时小,指下炎炎如火烧;
微脉细微如丝线,似有似无静心寻;
紧脉如被绳索绕,经气被束心明了;溪水流入宽河床,流行无力即为缓;芤脉其意为中空,阴血溢出脉管中;弦脉好似一根弦,端直而长病主肝;缓脉充盈为之濡,湿邪停滞阳被阻;细脉稍比微脉粗,阴血亏少脉无助;结脉缓慢时一止,止中尚无定数寻;代脉本为代偿意,时动时止有定数;促脉乃是急促间,阳强阴弱脉暂停;以上所述常见脉,临证必须心里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脉搏顺口溜汇总,学会它你也能号脉了,朗朗上口,建议
收藏
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但辩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种,但作为非专业人员,掌握以下10种现象就足够了,也比较容易理解。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代表心脉正常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左手关脉正常为不强不弱太强说明肝气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太强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大多腰痛身上沉困。

以上是一点心得,希望为大家指点方向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

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东西,写出来供大家欣赏多了繁琐,少了不够,要明白看下去就知了。

1、脉大小。

主管察气。

脉大气旺,脉小气虚。

(看,多简便呀!)
2、脉快慢。

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脉硬软。

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

(太简便了吧?)
4、脉浮沉。

主管表里。

(亦可说阴阳)脉浮表症,脉沉里症。

(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议呀!)
5、脉匀乱。

主管察安危。

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太直观了!)
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

套入
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里即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我又把它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声,我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这种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当你学习实用脉诊学好之后,你再继续学习经典,学习李时珍的《李频湖脉诀》,王叔和的《脉诀》,
大学教材《中医诊断学》《难经》等,到那时你就是一个诊脉高手,诊病断病如举手之劳
一、浮脉
脉象歌: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浮,
主病歌:浮为阳,表病候,秋应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血虚少,无力浮。

二、迟脉
脉象歌:一呼吸,至来三,来往慢,作迟看
主病歌:迟脉象,病属寒,运动员,非一般。

有力迟,为冷痛,无力迟,为虚寒。

三、沉脉
脉象歌:脉来往,筋下行,举下足,按顺深。

主病歌:沉主里,水蓄停,平人脉,冬季应,虚与气,无力沉,沉有力,积寒并。

四、数脉
脉象歌:一息间,六至凭,往来速,数脉行。

主病歌:数为阳,炎热证,儿童见,身无病,久病逢,阴衰甚,肺病人,秋勿应。

五、滑脉
脉象歌:滑如珠,替替然,甚流利,应指还。

主病歌:滑为阳,实多见,或伤食,或停痰,下蓄血,尺部看,女脉调,孕中缘。

六、涩脉
脉象歌:迟细涩,往来难,刀刮竹,慢而艰。

主病歌:涩脉证,久病缠,若亡阳,多自汗,心虚痛,胸腹满,精血伤,尺部见。

七、虚脉
脉象歌:按无力,举之空,浮迟大,是虚形。

主病歌:虚脉证,阴虚病,精血少,骨中蒸,虚脉见,暑伤身,自汗出,或怔忡。

八、实脉
脉象歌:实有力,阔脉形,大而长,浮沉应。

主病歌:实脉证,邪气盛,或伤食,气血充,脾胃热,腹中痛,尺部实,便不通。

九、长脉
脉象歌:长脉象,分部长,缓中求,脉直长。

主病歌:长脉匀,身无恙,长弦硬,气逆上,阳素病,癫痫象,阳明经,热势旺。

十、短脉
脉象歌:短脉象,类如龟,头尾缩,应指回。

主病歌:短主虚,阳气微,或痰阻,或气滞,头腹痛,两部区,左关短,伤肝气。

十一、洪脉
脉象歌:洪脉大,满指应,来虽盛,去时平。

主病歌:洪脉象,阳气盛,津液伤,血虚应,健康人,夏多洪,肾阴虚,尺部寻。

十二、微脉
脉象歌:微脉象,最难求,按欲绝,举若无。

主病歌:脉见微,诸虚候,气血微,汗自流,男见微,形消瘦,女子微,崩带漏。

十三、紧脉
脉象歌:紧有力,似弹绳,数而急,定紧名。

主病歌:紧主寒,亦主疼,吐冷痰,嗽不停,辨浮沉,不相同,浮表寒,沉冷痛。

十四、芤脉
脉象歌:芤脉形,状如葱,两边实,中间空。

主病歌:芤脉因,血管空,大失血,血不充,呕吐衄,取右寸,胃肠痈,尺下洪。

十五、弦脉
脉象歌:弦长直,按不迁,应指来,似丝弦。

主病歌:肝经脉,脉急弦,健康人,春缓弦,痰饮症,疟疾缠,腹寒痛,脚拘挛。

十六、革脉
脉象歌:革脉象,芤而弦,按鼓皮,虚而坚。

主病歌:阴已亡,革脉坚,失血后,生血难,男遗精,女产半,虚寒证,疝瘕见。

十七、牢脉
脉象歌:牢实大,合弦长,沉伏间,有力强。

主病歌:牢属寒,久病藏,症瘕疝,何愁肠,木乘土,腹痛胀,失血家,阴必亡。

十八、濡脉
脉象歌:濡脉形,细而柔,水浮棉,浮中求。

主病歌:气血微,脉见濡,精血伤,濡而浮,骨中蒸,盗汗流,湿侵脾,或崩漏。

十九、弱脉
脉象歌:弱无力,见于沉,柔而细,重按寻。

主病歌:脾胃弱,阳虚证,自汗出,少精神,多惊悸,阴虚甚,少畏忌,老年平。

二十、缓脉
脉象歌:缓而慢,动无偏,和风午,四至间。

主病歌:缓主湿,脾不健,或痿痹,或伤寒,平人脉,亦见缓,有神气,应指间。

二十一、散脉
脉象歌:散脉浮,真散漫,至不齐,勿重按。

主病歌:见散脉,元气散,病危急,莫轻看,心中悸,或自汗,两尺散,魂应断。

二十二、细脉
脉象歌:脉细小,细如丝,沉应指,终不离。

主病歌:细主湿,亦主虚,气血衰,精血亏。

二十三、伏脉
脉象歌:沉之甚,伏脉形,扒筋下,着骨寻。

主病歌:伏脉闭,阴寒盛,腹中痛,痰食停,发霍乱,或疝痛,呕吐泻,温补灵。

二十四、动脉
脉象歌:动摇摇,数在关,无头尾,豆形圆。

主病歌:动主痛,热与汗,或惊悸,脚拘挛,男亡精,女崩见,呕痢并,伤津液。

二十五、促脉
脉象歌:数而止,复又动,无定数,促脉形。

主病歌:促脉病,实热盛,阴液伤,痰食凝,气血滞,或痰鸣,心房颤,肩背痛。

二十六、结脉
脉象歌:缓中止,复又动,无定数,结脉形。

主病歌:结脉因,气血凝,老痰结,疝瘕病,阳气衰,阴气盛,左寸结,心寒痛。

二十七、代脉
脉象歌:动而止,不能还,再复动,作代看。

主病歌:脏气衰,代脉见,女孕胎,月有三,腹剧痛,或吐泻,心动悸,结脉参。

二十八、疾脉
脉象歌:疾脉数,急而慌,七八至,细酌量。

主病歌:疾为阳,阳极象,阴衰竭,热难当,热病见,生可望,久病逢,命遭殃。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我是中医内科赵医生,30年临床经验!
分享正统中医知识,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