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优选.)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见闻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见闻清明节前的一天,我们几个早早起床,洗漱完毕,草草吃了早饭,租了自行车然后就按照原计划准备向江村沟进发。
临行前我们改变了原先确定好的路线,改走北辰大道和咸宁路。
因为这样横平竖直的路不会走错,能减少走错路的麻烦。
早晨学校周边的空气还算清新,骑着自行车微风在耳边拂过能感觉到有些凉意。
我们沿着北辰大道一路南下,人流和车流也愈渐增大。
道路两边的建筑也越来越密集,高度也越来越高。
等我们走到咸宁路上,不觉间便有几辆垃圾车从我们身边经过。
越往东走,垃圾车渐渐多了起来。
快到纺织城立交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些异味飘过,再往前走约摸每分钟就有两三辆垃圾车从我们身边经过,异味也重了起来。
我们还以为是垃圾场影响到了这里。
道路两旁还有不少摊店在售卖早餐,餐桌上也不乏食客。
我们打趣地说,“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可能都闻不见了,我们中午要不在这吃饭?”我们沿着垃圾车经过的道路走,一路上都有无数的黑点形成的几十公分宽的黑带。
只是过往的垃圾车都还算干净,且几乎都是全封闭的,没有看到有渗沥液漏出。
有人猜想可能是汽车爬坡漏油所致,但我更觉得是以前车辆经过漏下的痕迹。
拐过纺织城立交不远处就开始上坡了,大家都骑得很辛苦,没骑多大会儿大家就几乎都骑不动了,还有人甚至脸色开始泛黄。
沿途还有几幢在建的居民楼,可附近的环境和条件都不怎么好。
猜想可能是廉租房或者保障房,走近一看,果不其然:陕西省政府安居工程。
走到一个岔路口我们选择了条相对较小且较近的路,越往上走那种难闻的味道渐渐淡了,坡上植被较多还有不少庄稼地,地里的桃花开得正艳。
站在坡边上,是个很好俯瞰全城的地方,只是即使刚下过雨没几天的西安城,就已经陷入蒙蒙的轻雾笼罩下了,无奈我们刚刚愉悦了些的心情又没了。
这条路上时不时还有几辆公交车从我们旁边经过。
我们想着可能白鹿原大学城快到了,转过弯不远处便看到了思源学院,之后道路也变得平坦起来。
由于时间的关系,去思源学院转转的想法也搁置了。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核准的批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9.12•【字号】陕发改能源[2008]1322号•【施行日期】2008.09.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核准的批复(陕发改能源〔2008〕1322号)西安市发展改革委:报来《关于外商独资企业威立雅资源利用(西安)有限公司增资扩建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工程的请示》(市发改字[2008]2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核准威立雅资源利用(西安)有限公司西安江村沟2×1.25MW沼气发电项目。
现批复如下:一、项目业主:威立雅资源利用(西安)有限公司。
二、厂址及建设规模:该项目厂址位于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内,扩建两台1.25MW沼气发电机。
三、环境保护: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按照西安市环保局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要求(市环批复[2008]92号)做好相关环保设施的建设工作。
四、接入系统:该项目电网接入系统就近接入西安电网,具体以发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批准方案为准。
五、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此次扩建工程总投资420万美元,其中:注册资本210万美元,由项目业主出资解决,其余资金由项目业主自筹和向银行申请贷款解决。
接文后,请据此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办理项目增资扩建相关手续。
本核准文件有效期两年。
二OO八年九月十二日。
基于IPA分析的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68基于IPA分析的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Strategy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Xi'an Jiangcungou Landfill Site Based on IPA Analysis摘 要:通过对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内及周边村民生活生产区共57处土壤进行实测与问卷调查,运用IPA分析方法,从村民景观生态感知角度出发,探讨村民对周边垃圾填埋场实际景观生态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村民景观生态感知的重要因素,得出景观生态满意度模型。
对影响景观生态感知因素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进行测量,同时生成IPA表现值与期望值,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土壤实验结论,运用景观生态恢复技术,对垃圾填埋场的景观生态恢复提出了相关设计策略。
关 键 词:风景园林;IPA分析法;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感知;满意度;生态修复Abstract: This paper was mainly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57 soil samples in Jiangcungou landfill site in Xi'an and its surrounding villagers' living and production areas, and the IPA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rs' actual landscape ecological perception and expect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landfill site and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villagers' landscape ecological perception.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satisfaction model was obtained, the import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perception was surveyed, and the IPA performance value and expectation value were produced. Based on this and combined with soil experimental conclusions,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propose relevant design strategies for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ndfill site.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PA analysis; landfill site; landscape ecological perception; satisfac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性及其表现分析法,备受学者和专家的青睐,文献[3-6]等从不同角度对公众就环境满意度进行了研究。
西安垃圾填埋场设计3

西安垃圾填埋场设计一、设计目的西安偌大一个城市却只有一个垃圾填埋场,且目前垃圾产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原先的预测,造成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将最多再填埋10年就达到饱和。
我们此次设计填埋场,主要是为了缓解江村沟填埋场的压力,使其更好地工作。
由于西安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垃圾量从设计建设时的每天2000吨增加到现在(2010年)的5000余吨,但目前西安市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西安市建成区很难找到一处可以用于垃圾填埋的场所,而无论是如何处理垃圾,最终一定还有垃圾残渣必须填埋。
因此,选择新的垃圾处理方式及建设新的垃圾处理厂已经成为西安市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设计的基本内容西安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二)设计的要求1.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3)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5)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6)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填埋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1)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填埋容量必须达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六年。
(2)应有一定的施工设备,如汽车、布料机、装载机、推土机、碾压机等。
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按填埋工程量、作业实际需要而定。
(3)能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
(4)不会受洪水、滑坡等威胁。
(5)不引起空气、水和噪声污染,不危害公共卫生。
(6)技术工艺简单而科学,填埋工程处理垃圾的成本低。
3.填埋场应设在下列地区:(1)交通方便,运距较短。
(2)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
(3)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废坑等。
(4)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利用的可能性低。
(5)不会引起群众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6)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距人畜居栖点800m以外。
(7)远离水源。
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西安市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7座,设计日处理能力8340吨(江村沟四期工程设计日处理能力6850吨),分别是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临潼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阎良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至县骆峪乡红旗村老虎沟填埋场、高陵县榆楚乡马北村填埋场、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蓝田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现已实现城区、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每区、县一场”的建设目标,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实现无害化处理。
2015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332.34万吨,无害化处理量325.3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97.9%。
2015年西安主城区生活垃圾清运量277.23万吨,无害化处理量277.23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2015年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36.36万吨,无害化处理量29.3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80.75%。
2016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346.81万吨,无害化处理量345.9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99.7%。
2016年西安主城区生活垃圾清运量293.34万吨,无害化处理量293.3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2016年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28.04万吨,无害化处理量27.1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97.28%。
一、西安市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江村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27(1994-2020)年,设计容量3463万立方米,已使用23年,已用容量2363万立方米,剩余使用年限约3-4年,剩余容量1100万立方米。
二、阎良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阎良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13年,设计容量109.54万立方米,已使用3.5年,已用容量18万立方米,剩余使用年限约9.5年,剩余容量91万立方米。
三、临潼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临潼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12年,设计容量285万立方米,已使用2年,已用容量55万立方米,剩余使用年限约8年,剩余容量230万立方米。
四、高陵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高陵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13年,设计容量52.41万立方米,已使用6年,已用容量35万立方米,剩余使用年限约3年,剩余容量17.41万立方米。
西安市江沟村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查与对策

西安市江沟村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查与对策【摘要】为了调查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和附近村庄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发放调查表、随机走访以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对西安市江沟村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调查发现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其次,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收集、室内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垃圾填埋场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严格实行单元式分层作业,及时进行塑料膜覆盖,覆土压实等措施防止空气污染;开发了家用垃圾分类箱和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从源头上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环保;垃圾填埋;空气污染;垃圾分类;预处理前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其中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城市垃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平均以8-10%的速率增长[1]。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始建于1993年,由于一期建设在环保设施建设上存在先天不足,现已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
为了解决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保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发放调查表和随机走访,以及资料搜集的方式对西安市江沟村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查阅与收集、室内试验等方法,研究垃圾填埋环境保护措施,并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及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垃圾填埋场实况调查调查小组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现场调查,该垃圾场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见图1),属山谷型填埋场,整个工程从1990年开始,按照国家建设部标准,采用天然防渗措施,在整个沟底铺垫了2米厚的黏土防渗层。
一期工程于1993年动工建设,占地240亩,投资1600万元,容量828万立方米。
二期工程时,填埋场采用2厘米厚双糙面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进行防渗。
据调查,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作为西安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承担着全市700万人每天产生的3300吨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任务,平均每天接纳垃圾车400多辆。
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扩散区域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 ,%. /-012'3'%(*&' 42'&'%)*-% ,%. /-%)2-5 6',(72'( -8 9)'%:3 4-557)*-% !*887(*-% ;2', *% <*,%+:7%+-7 =,%.8*55 9*)'S >*?,% !"# $%&'(#)* +& ,&#)-&#). /0"( 12#)3&#. 40"& 5&"(6&. 7&"# $(#)8&#). *9 40"#):0(% ;#<&=(#>2#-"6 !=(-2?-&(# ,2?0#(6()@ A2<26(B>2#- !=(>(-&(# 42#-2= 40"#):0(% C&"#)'% .*DEF* .9 4(6 62)2 (G ;#<&=(#>2#-"6 H?&2#?2 "#I ;#)=&#) ,(#)J& K#&<2='&-@ H0"#)0"& .FFFL.
>?@A !"#$%&'()*+,-./0 123456789:;<=>?@A0 !BCDEFGHIJ
:;>?KLMN OPQRS 67T9:;UVWXYZ+[T!\T"]T#^T_ 5]T`abcbd0 e;
西安市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容现状的调查研究

西安市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容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史炜白宝民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19期史炜白宝民(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陕西西安 710038)摘要:目的:调查西安市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剩余库容,为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采用高程导线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等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江村沟填埋场655m 高程面以下剩余库容为29107549.71m3。
结论:要利用剩余库容数据,科学规划续建工程,加强对填埋场的运行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库容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X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36-01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办,1994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场区占地1031亩,总设计库容4900万m3,属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
设计最大堆高120m,总堆放长度1.5km,堆放区沟底最小宽度30m,沟缘最大宽度500m。
场区海拔高度在490m~680m之间,属于关中秦岭北坡黄土沟壑地貌,地形破碎、复杂,独立地物、线性地物繁多。
该填埋场按照“边建设边使用”的原则已分别进行了一、二、三期工程建设。
随着城市人口、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垃圾处理量不断增加,原设计使用年限被大大缩短。
目前该填埋场承担着西安市城区600多万人口产生生活垃圾的处置任务,日均处理生活垃圾6500t,垃圾堆体平均堆高65m,最大堆高达80m。
按照填埋场总体设计和场区现状,对剩余库容量进行调查测算,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1.1 调查对象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库区。
1.2 研究方法运用高程导线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进行现场实测,采用野外数字化测图方法[1]将垃圾场区现有地形绘制1∶1000地形图。
1.3 数据处理清华山维平差软件,南方开思软件(7.0)版,SPSS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处理。
2 研究过程2.1 原有资料的利用及精度分析根据规范要求,对测区已有等级成果及地形图资料进行了搜集选用,共搜集到原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场建设初期布设的两个控制点HW001、HW12,经检测精度良好,作为本次测量起始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绪论 (1)1.1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1.1.1问题的提出 (1)1.1.2研究意义 (2)1.2 国内外垃圾处理的现状 (2)1.2.1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 (2)1.2.2国外垃圾处理的现状 (3)1.3环境现状评价的含义 (3)1.4 填埋场环境现状评价的内容 (4)1.5本文研究的内容 (5)第2章垃圾填埋场构成及条件 (6)2.1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工程组成 (6)2.1.1主体工程组成 (7)2.1.1.1防渗处理 (7)2.1.1.2卫生填埋工艺 (7)2.1.1.3排污导气系统 (7)2.1.1.4清污分流 (7)2.1.1.5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8)2.1.1.6垃圾填埋气的利用 (9)2.1.2辅助工程组成 (9)2.2填埋区的气象条件 (9)2.3填埋区的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 (9)2.4填埋区的生物条件 (10)2.5西安市垃圾填埋场的垃圾组成情况 (10)第3章填埋场各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2)3.1填埋场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2)3.1.1填埋场渗滤液的有关情况 (12)3.1.1.1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12)3.1. 1.2江村沟垃圾渗滤液的组成特点 (12)3.1.1.3填埋区渗滤液产生量 (13)3.1.1.4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特点 (13)3. 1.2填埋场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化学性状的影响 (14)3.1.3填埋场渗滤液对周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16)3.1.4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影响 (17)3.1.4.1渗滤液对土壤影响的概念 (17)3.1.4.2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土壤的影响 (18)3.2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8)3.3飞扬物对环境的影响 (18)3.4填埋气体的产生与危害 (19)第4章结论和建议 (20)结论 (20)建议 (21)参考文献 (23)致谢 (26)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1.1.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高度集中和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多。
世界各国的城市垃圾以快与经济增长速度3倍的平均速度增长。
垃圾量的高速增长使垃圾处理、处置日益困难,成为现代都市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的处理方法,由于填埋量巨大,长时间以来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垃圾填埋场运行不仅仅是为了污染治理,也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生态建设。
在我国很多城市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垃圾填埋场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危害事故的发生,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填埋场的目的。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始建于1993年,地处西安东郊灞桥区江村附近,是西安市唯一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场地,总库容4900万立方米。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建成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安的垃圾围城问题。
但由于一期建设与竣工运行初期未能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尤其是未配套建设运行渗滤液处理设施,在环保设施建设上存在先天不足。
从投入使用的第二年起,填埋场下游的唐家寨水库就受到渗滤液的污染,之后污染扩大渗入周边地下水。
加之垃圾运输填埋产生的臭味、异味,尤其是夏季大量滋生蚊蝇,周围居民要求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正确评价垃圾填埋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进行环境现状评价,为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1.1.2研究意义环境现状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环境保护的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成、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我国卫生填埋工程起步较晚,对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处置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落后,对于已经造成污染的垃圾场及其污染物质迁移的预报、污染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建成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安的垃圾围城问题。
但由于一期建设与竣工运行初期未能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在环保设施建设上存在先天不足。
投入使用以来填埋场渗滤液已严重影响下游水库和地下水的水质,加之垃圾运输填埋产生的臭味、异味,尤其是夏季大量滋生蚊蝇,周围居民要求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因此做好环境现状评价、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及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2 国内外垃圾处理的现状1.2.1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长生量近几年增长较快,全国每年城市垃圾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已达450Kg,每年增长率达8-10%[1]。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有焚烧、堆肥、填埋等,其最终目的是填埋,在我国有90%的城市固体废物是利用填埋法处理的[2]。
除了垃圾产量的巨大压力外,垃圾填埋对土地的占用量也是惊人的,来自科技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堆存的城市垃圾有60多亿吨,侵占土地75多万亩[3]。
我国许多城市利用郊区来堆放垃圾,造成许多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4]。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是西安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位于灞桥区狄寨乡,距市中心16km,占地1100亩,总容积达4900多万m3。
按照我市现在垃圾日产量2470t计算,可供倾倒50a,目前90%的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存放在此。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也是一座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垃圾渗透液处理、垃圾沼气发电三位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整个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人民币,现今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3300t,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是按照“边建设,边使用”的原则分期施工、阶段启用的。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程序为:生活垃圾—称重—压实—覆土—填埋—绿化。
1.2.2国外垃圾处理的现状由于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又受到经济水平、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各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一般随国情而异,往往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垃圾填埋场防渗处理处理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作为衬底,逐步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常采用2mm左右厚的高密度聚乙烯作为衬底材料,其渗透系数可达10-12—10-13cm/s。
目前,人工合成衬底材料已形成了系列产品,并制定了相关设计和施工标准。
发达国家对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规划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如场地的选择、设计、检测以及污染风险的模拟评价等。
这些工作一般在垃圾填埋场地运转之前就已经完成,对于已经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场地,发达国家目前也积极开展恢复和治理方面的研究,如采用水动力场控制、微生物降解、工程防护等。
这些方面已是发达国家环境和水资源学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1.3环境现状评价的含义环境现状评价是对环境要素优劣进行定量的描述,即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定和预测。
环境现状评价的目的在于参与研究和解决下列问题:①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②自然界与工业科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维护生态平衡;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衡量标准;④能源政策的制定;⑤地方环境标准与行业环境标准的制定;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计划与规划;⑦环境科研;⑧环境管理等1.4 填埋场环境现状评价的内容根据垃圾埋填场的建设及其排污特点,环境评价工作具有多而全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1)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评价拟选场地及其周围的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学、噪声与振动等自然环境质量状况。
其方法一般是根据监测值与各种标准,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判法。
(2)工程污染因素分析:主要是分析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以及它们产生的数量、种类、排放方式等。
其方法一般采用计算、类比、经验统计等。
污染源一般有渗滤水、释放气、恶臭、噪声与振动等。
(3)水环境影响与预测:主要是评价填埋场衬里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渗滤水排出对周围水环境影响的两方面内容:①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
主要评价渗滤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经预测并利用相应标准评价是否会对受纳水体产生影响、或影响程度如何。
②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
主要评价衬里破裂后渗滤水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包括渗透方向、渗透速度、迁移距离、土壤的自净能力及效果等。
(4)空气环境现状评价:主要评价填埋场释放气体及恶臭对环境的影响:①释放气体。
主要是根据排气系统的结构,评价排气系统的可靠性、排气利用的可能性以及排气对环境的影响。
②恶臭。
主要是评价运输、填埋过程中及封场后可能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垃圾的种类,评价各阶段臭气产生的位置、种类、浓度及其影响范围。
(5)噪声及振动评价:主要是评价垃圾运输、场地施工、垃圾填埋操作、封场各阶段由各种机械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噪声评价可根据各种机械的特点采用机械噪声声压级预测,然后再结合卫生标准和功能区标准评价,是否满足噪声控制标准,是否会对最近的居民区, 产生影响。
(6)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渗滤水的治理和控制措施以及填埋场衬里破裂补救措施。
②释放气的导排或综合利用措施以及防臭措施。
③减振防噪措施。
(7)其他评价项目:①必要时结合填埋场周围的土地、生态情况,对土壤、生态、景观等进行评价。
②必要时对洪涝特征年产生的过量渗滤水以及垃圾释放气因物理、化学条件异变而产生垃圾爆炸等进行风险事故评价。
本文对江村沟进行环境现状评价,只进行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内部环境影响现状评价,主要为填埋场内渗透液对周边环境水体和土壤的危害程度作出评价。
1.5本文研究的内容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因而本文只进行垃圾填埋场的现状评价。
针对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现状情况,分别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概况调查:分别从将沟村垃圾填埋场的气象条件、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生物条件阐明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环境现状;调查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主体工程、辅助工程以及场区内的垃圾组成情况,为后面的研究做好准备。
(2)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对周边水体、土壤的影响:查阅资料分析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透液成分、影响因素并进行产量估计。
对比修建填埋场前后,垃圾场出口地表水水质及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水质,分析垃圾填埋场周围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
(3)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恶臭、飞扬物、填埋气体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填埋场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恶臭、飞扬物、填埋气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查找总结,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并提出有关建议。
第2章垃圾填埋场构成及条件2.1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工程组成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是西安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位于灞桥区狄寨乡,距市中心16km,占地1100亩,总容积达4900多万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