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科护理学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整理.doc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等特点及其健康问题的学科。

以下是儿科护理学的重点整理:
1.常见疾病的护理:儿科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发热、腹泻、疫苗接种等。

在对这些疾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患儿的饮食、休息、药物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问题。

2.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包括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喂养、体温调节、日常护理以及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等方面。

护士需要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能,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

3.儿童营养护理:儿童的饮食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护士需要指导家长正确选择食物、控制食量、合理搭配,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4.口腔护理:儿童口腔保健是防止龋齿、牙周疾病的关键。

护士需要教育儿童正确刷牙、口腔清洁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5.儿童心理护理:儿童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走向,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积极开展康复教育和心理干预。

6.特殊儿童护理:特殊儿童包括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皮肤病患儿、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儿童等。

护士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
况,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护士需要全面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掌握儿童护理的基本技能,并提高儿童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绪论儿科学研究对象:胎儿(自精卵结合时起)至青春期儿童;儿科学的基本特点:① 个体、性别及年龄差异都非常大;② 对疾病损伤造成的恢复能力强;③ 自身防护能力弱。

最大不同点: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之中。

小儿年龄的分期及特点:?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3个2/3);保健重点:保暖,喂养,预防感染;? ※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特点: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各系统器官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常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吸收,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病;保健重点:母乳辅食,预防接种,良好习惯; ?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特点: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智能发育迅速;饮食开始转换;接触面扩大,识别危险能力不足;保健重点:喂养,早教,传染病,意外; ? 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周岁入小学之前;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仍易发生传染病及意外;免疫功能增强,可患免疫性疾病;保健重点:喂养、培养良好习惯及智力开发、防治传染病及意外发生; ? 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特点: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保健重点:保证营养;加强教育,打好基础;? ※青春期:一般从10-20岁;特点: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生殖系统的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保健重点:营养,劳逸结合;青春期保健;心理卫生,人生观;生长发育生长: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发育规律:① 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1②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各系统发育速度的不同与其在不同年龄的生理功能有关;③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④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2.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

3.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之出生后28天止。

4.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5.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6.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7.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8.青春期(少年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11~12Y到17~18Y,男孩13~14到18~20Y。

9.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第二章:生长发育1.生长:一般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改变2.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3.追赶生长:疾病愈后,小儿升高、体重等短期内加快增长,以弥补患病期间造成的损失4.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1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除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日逐渐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的过程5.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婴儿期和青春期发育最快)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最快、生殖系统最慢)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6.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确定小儿生长发育进程的两个基本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疾病7.体格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身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体重:出生时3kg、3个月时6kg、12个月9kg、24个月时12kg1~6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7~12月:体重=6+月龄*0.252岁至青春期:体重=年龄*2+7(或8)✧身高(身长):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儿科护理,是一门专门研究儿童疾病护理的学科,涵盖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保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对于儿童的生命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儿科护理学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儿童疾病的常规知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生理特点、儿科护理技能和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下面将介绍儿科护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定义生长发育是指人从胚胎开始到成年过程中,身体、器官和系统不断发育和成熟的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规律性,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着生长发育的差异,因此,在儿童的护理过程中,必须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为儿童提供恰当的护理。

2.儿童生长发育里程碑儿童生长发育的里程碑是指各个年龄段中比较重要的体征及其发育关系。

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儿童的生长发育关键期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新生儿期:指出生后头两周的期间,该期间的重要体征和发育关系为:吮吸、反射动作、传导感觉等。

(2)婴儿期:指从生后1个月到1岁期间,该期间的重要体征和发育关系为:抬头、翻身、入睡及智力功能的发育等。

(3)幼儿期:指从1岁到3岁期间,该期间的重要体征和发育关系为:行走、语言的发育等。

(4)学龄期:指从3岁到6岁期间,该期间的重要体征和发育关系为:智力、人际交往、交通安全等。

(5)青春期:指12岁到18岁期间,该期间的重要体征和发育关系为:性征、性别认同、情感及社会行为的发育等。

二、儿童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1)呼吸频率:儿童的呼吸频率比成人高。

(2)呼吸道狭窄:儿童的呼吸道比成人的呼吸道更狭窄,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3)呼吸肌肉发育不完全:儿童的胸郭比成人短小,呼吸肌肉发育不完全,容易出现呼吸困难。

(4)鼻和咽部的位置:儿童的鼻和咽部的位置较低,比成人容易吸入异物。

2.心血管系统(1)心率:儿童的心率比成人快,特别是新生儿的心率更快。

(2)心脏大小:儿童的心脏相对成人而言较小,因此,对于心脏疾病患者,需要准确掌握儿童的心脏位置和大小。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注于儿童的健康和疾病管理的学科。

它涵
盖了儿科护理实践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了解。

儿科护理学包括对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的健康评估、疾病预防、
治疗和康复。

儿科护理的重要性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他们的健康问题尤其重要。


童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因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不同。

儿童的身体结构和器官系统正在发育,他们对疾病和创伤的抵抗力
较弱。

此外,儿童的身心发展也需要得到良好的支持和关怀。

儿科护理的角色
儿科护理人员承担着多重角色,包括:
1. 健康促进者
儿科护理人员通过提供健康教育和预防服务,帮助儿童摆脱疾
病和伤害的危险。

他们教授儿童和家庭如何维持良好的营养和生活惯,并提供免疫接种等预防措施。

2. 诊断和治疗者
儿科护理人员参与儿童的健康评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们可以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收集健康历史、进行化验和影像检查,并与医生一起提供适当的治疗。

3. 康复和支持者
儿科护理人员在儿童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提供儿
童和家庭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和治疗所带来的
挑战。

他们还协助进行康复治疗,监测儿童的进展,并与其他医疗
团队成员合作,共同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

结论
儿科护理学在儿童健康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综合的护理和支持,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科护理人员可以为儿童的健康和福祉做出积极的贡献。

儿科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儿科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第一章绪论 1.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2.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小儿,对小儿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以增加小儿的体质,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

3. 儿科护理学范围:正常小儿身心方面的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并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有着广泛联系。

4. 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怀胎 8 周为胚胎期,是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

妊娠早期,12 周。

是小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

流产或先天畸形的高发期。

妊娠中期,13 至 28 周。

肺泡结构基本完善。

妊娠晚期,29 至 40 周。

肌肉脂肪的累积。

5. 新生儿期:1/ 4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 28 天止称新生儿期。

围生期:胎龄满 28 周(体重gt;1000g)至出生后 7 足天。

包括了胎儿晚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期,死亡率最高。

6.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

头长占身长的 1/4.6 个月以后,胎盘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应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

7. 幼儿期:1 周岁后-3 周岁前为幼儿期,智力发育较前突出。

防病是保健重点。

8. 学龄前期:3 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 岁)。

加强早期教育 9. 学龄期:从小学起(6-7 岁)到进入青春期(12-14 周岁)为止。

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

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

应注意预防近视、龋齿、端正姿势。

10. 青春期:从第 2 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第二个生长高峰。

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11.对营养物质及能量的需求相对比成人多,但胃肠消化功能不成熟。

《儿科护理学》小儿一般护理

《儿科护理学》小儿一般护理
康复评估
康复教育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向病、伤、残者及其家属传授有关康复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教育
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环境中为病、伤、残者提供康复服务,包括家庭康复、日间医院等,让病、伤、残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康复。
社区康复
长期康复
长期康复是指对需要长期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伤、残者提供服务,包括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
对孩子的护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有据可查,为可能出现的纠纷提供证据。
案例一:某医院儿科护士在给孩子打针时,因操作不当导致孩子受伤。该护士的行为违反了哪些伦理原则和法律规定?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儿科护理学》小儿一般护理
汇报人:
2024-0见疾病的护理儿科急救护理小儿康复护理小儿护理伦理与法律责任
目录
绪论
01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疾病预防与护理的学科,旨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儿科护理学具有全面性、综合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特点
定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帮助儿童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提高儿童生活质量
培养儿童健康行为
优质的儿科护理可以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
通过正确的护理指导,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降低患病风险。
03
02
01
儿科护理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
辅食添加
确保食物新鲜、卫生,餐具消毒,避免食物中毒和感染病从口入。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重点
详细询问病史
详细体格检查

结合实验室检查


结合流行病史

整理ppt
结合年龄
病史采集须符合年龄特点
The history must be adapted to the child’s age.
Jammy 什么时 候开始走路的?
我是James 。这个 医生是个真笨!
医生,Jammy 头疼 的原因是什么?
服务对象是从胎儿时期 直至青春期。
整理ppt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围
一、任务:
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 研究和保护小儿,对小儿提供综合性、广泛 性的护理,以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小儿发病 率和死亡率,保证和促进小儿健康,提高 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
fetus
infant
toddler pre-school school
整理ppt
7.青春期
Puberty –teenager,
adolescent
Prepubescence: (2~3 y) Pubescence: (2~4 ys) Postpubescence: (3~4 ys)
整理ppt
40周
胎儿后期
28周
胎儿中期
12周
胚胎期
0
18岁 13岁 12岁
青春后期 体格生长停止 (3-4年) 性发育成熟
整理ppt
整理ppt
儿科护理学
整理ppt
庚儿 科 教 研 室 张
整理ppt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整理ppt
❖ 概念
绪论
❖ 任务与范围
❖ 儿科护理特征
❖ 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第 五 章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Nutrition &Nutritional
Disorders)
儿科护理学
教学内容
1、能量及营养素的需要 2、小儿喂养 3、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
制 4、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5、营养不良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儿科护理学
非产能营养素
水:占体重的70%--75% 婴儿每天需水150ml/kg,每增加3岁 减少25ml/kg
膳食纤维: 分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 非可溶性膳食纤维如: 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质素
儿科护理学
婴儿喂养 Feeding of Infants
一.母乳喂养
WHO规定人乳分为
人乳的成分(composition)
儿科护理学
哺乳要点(一)
儿科护理学
哺乳要点(二)
儿科护理学
哺乳要点(三)
儿科护理学
哺乳要点(四)
儿科护理学
☆喂奶注意事项
1 注意个人卫生和奶头清洁 2 孕母精神愉快,生活规律 3 加强营养,禁烟酒,禁用通过乳汁排泄
的药物 4 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或重症精神疾病,
不 利喂乳
儿科护理学
☆喂奶注意事项
儿科护理学
各阶段乳汁成分不同(二)
每一次哺乳时间内,前后部分乳汁成分 亦有差异. 前部分乳汁蛋白质高于脂肪, 后部分脂肪高于蛋白质
儿科护理学
母乳特点(characteristics)
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奶凝块小,乙型 乳糖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钙: 磷为2:1,牛磺酸丰富
2、缓冲力小,PH3.6;肾脏溶质负荷低。 3、免疫成分:SIgA;免疫活性细胞;溶菌酶;
初乳(colostrum):产后4天内乳汁。
过渡乳(transition milk):5~14天的乳汁
成熟乳(matrue milk):14天以后的乳汁
晚乳(night milk):10月以后的乳汁
儿科护理学
各阶段乳汁成分不同(一)
初乳 量少、脂肪少、抗体、维生素、牛黄酸、
矿物质丰富
过渡乳 量↑、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及矿物质↓ 成熟乳 量↑ ↑ 蛋白质↓↓ 晚乳 量↓ 蛋白质↓↓↓
了解能量及营养素的有关概念、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 生理、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
熟悉小儿对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 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掌握母乳喂养和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营养不良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1、婴儿喂养的方式
2、母乳喂养的优点、辅助食品的
添加原则
5 患乳腺炎、乳头有裂口、硬块,暂停喂乳 6 每次喂乳应先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有
利于乳汁分泌 7 哺乳结束后应将婴儿竖抱,头靠母亲肩上
用手掌轻拍背部,帮助空气排出,防止发 生溢乳 8 禁止含空乳头睡觉
儿科护理学
断奶时间
自4~6个月开始添加辅助食品 减少喂哺次数 10~12个月逐渐完全断奶 最多可延至1.5~2岁
★母乳喂养的优点
(advantage of breast feeding)
1.降低婴儿死亡率及患病率(增强婴儿免疫力)
2.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3.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
4.增进母婴感情,利于婴儿的心理、智力健康发展
5.有利乳母产后恢复,减少乳癌发生.
儿科护理学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需做好以下工作
消化不良
儿科护理学
碳水化合物
来源:乳、谷、水果蔬菜类 作用:供能:主要的供能物质
储存能量(糖元) 构成组织细胞(如:糖蛋白) 意义:过少:低血糖、营养不良 过多:肥胖
营养不良性水肿
儿科护理学
非产能营养素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 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C、叶酸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可分为: 宏量元素:(Ca 、P 、Mg 、Na 、K等) 微量元素:(Fe、 Cu 、 Zn 、 I等)
所特有。 排泄的消耗:不超过总能量的10%
儿科护理学
小儿总需能量计算
年龄
每天所需能量(kcal/kg)
1周
60
2-3周
100
2-6月
110—120
1岁以内
110
15岁≈成人
50~60
每增加3养素的需要
1 蛋白质 2 脂肪 3 碳水化合物 4 维生素 5 矿物质 6水 7 膳食纤维
3、营养不良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4、营养不良的护理
难点:1、婴儿奶量的计算、配制
2、营养不良程度的评估
儿科护理学
营养基础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In Childhood
能量 Energy
人体依靠三大物质供能: 碳水化合物 16.8kJ(4kcal)/g,供能50%-60%
乳铁蛋白等。
儿科护理学
人乳与各种动物乳成分比较(g/L)
蛋白质 酪蛋白 白蛋白 脂肪 糖 盐类
羊乳 40 32 8
48 48 8.5
人乳 12 2.4 9.6 38 68 2.0
牛乳 35 30 5
37 46 7.5
马乳 25 -
-
19 62 5.0
驴乳 21 8
13 15 60 4.5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二 .混合喂养
补授法:量不足 代授法:量足
儿科护理学
三 . 人工喂养 Artificial Feeding
1、产前准备:保证孕母合理营养 2、乳头保健 3、尽早开奶:产后15分钟-2小时内,
满月前按需哺乳,婴儿2月内每2~3小时 喂一次,每次喂奶时间15-20分钟, 3~4月每4小时一次 。
儿科护理学
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需做好以下工作
4、促进乳汁分泌:先热敷 按摩 轮流排空两侧乳房
5、正确的喂哺技巧
蛋白质 16.8kJ(4kcal)/g,供能10%-15% 脂 肪 37.8kJ(9kcal)/g,供能25%-30%
儿科护理学
小儿能量需要包括
基础代谢:占总能量的50%--60%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占总能量的6% 活动所需:约占总能量的15% 生长所需:约占总能量的25%--30%,为小儿
儿科护理学
蛋白质
来源:动、植物 ( 奶、蛋、肉、鱼、豆、禽)
作用: 构成人体组织细胞
组成各种激素
运输蛋白、酶类、免疫球蛋白
意义:不足:营养不良、感染 、水肿
生长发育迟缓
儿科护理学
脂肪
来源:乳、肉、油类 作用:提供能量
提供必需脂肪酸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防止散热 机械的保护作用。 意义:不足:营养不良 过多:肥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