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ppt课件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ppt课件
温下作用生成亚硝酸和硫酸氢钠。生成的亚硝酸 即在低温下与苯酚迅速反应生成对亚硝基苯酚。 亚硝化反应的副反应是亚硝酸在水溶液中分解成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后者为红色有强烈刺激性 的气体,它们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作用可产生硝 酸。
8
9
反应生成的硝酸又可氧化对亚硝基酚,生成苯醌 或对硝基酚。
10
苯醌能与苯酚聚合生成有色聚合物,对亚硝基酚 也可与苯酚缩合生成靛酚(在碱性溶液中显蓝 色)。
17
d.工艺流程简易方框图见图
18
(2)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路线
①对硝基苯酚的制备 a.工艺原理 对硝基苯酚钠用酸中和,即析出对
硝基苯酚,其易溶于热水中。因此,向对硝基苯 酚钠中加入强酸,中和到pH≤3以后,放置冷却, 对硝基苯酚结晶析出。 b.工艺过程配料比:对硝基苯酚钠:盐酸(工业): 水=1:0.5:1.7(质量比)。 在酸化罐中,先投常水及盐酸,开动搅拌将对硝 基苯酚钠投入,加热到48~50℃,滴加盐酸, 调pH=2~3,继续升温至75℃,复调pH=2~ 3,保温30min,降温到25℃。为防止结晶时出 现结晶挂壁现象,应渐渐冷却。放料,过滤,得 对硝基苯酚湿品。
3
关于扑热息痛的合成渠道: A :PAP的合成路线 1.以苯酚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 (1)苯酚亚硝化法路线 (2)苯酚硝化法路线 (3)苯酚偶氮法路线 2.以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 (1)金属还原法路线 (2)电解还原法路线 (3)催化氢化法路线 3.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B :PAP合成APAP
19
c.工艺流程简易方框图
20
②对氨基苯酚的制备
a.工艺原理 用加氢还原法将对硝基苯酚还原成 对氨基苯酚。
b.工艺过程 对硝基苯酚:水:3%Pd/C:十六烷 基三甲基氯化铵=1:3:0.0322:0.0264(质量 比)。向高压反应罐中投入水、对硝基苯酚和3% Pd/C催化剂及助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密闭,用氮气置换空气3次,再用氢气置换氮气3 次,搅拌,升温至85℃,加氢至0.6MPa,连续 通氢还原至终点(反应中随时用棒蘸取反应液滴在 洁净滤纸上,观察尚未反应的对硝基苯酚的黄色 判断反应终点)。达到终点后,用氮气置换氢气3 次,放料过滤,回收催化剂,滤液加活性炭脱色, 压滤,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干燥,得对氨基苯 酚。

4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4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下载可编辑文件编号:SOP-MF-301-44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发放部门:质量保证部 2 份生产技术部 2 份设备部 1份目录457141618“”25 2626262727282828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中文名:对乙酰氨基酚又称:对羟基苯基乙酰胺化学名: N-(4- 羟基苯基 )乙酰胺拼音: Duiyixian’ anji英文名:4-acetamino phenol;(2)产品结构式结构式:分子式: C8H9NO2分子量: 151.170CAS No. : 103-90-2(3)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H13062006(4)理化性质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168-172 ℃相对密度: 1.293(21/4 ℃)相对密度: 1.293(21/4 ℃)其它性质:饱和水溶液pH 值 5.5-6.5 。

(5) 药理作用: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可用于治疗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癌性痛和手术后止痛等。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6)包装规格:片剂0.1g,0.3g,0.5g;胶囊剂0.3g,咀嚼片80mg,0.16g ,泡腾片 0.5g ;缓释片 0.325g ,0.5g , 0.65g ;分散片 0.1g ;溶液剂 5ml;凝胶剂 5g ;糖浆剂 15ml ;颗粒剂 1g 。

包装材料:铝塑包装贮藏条件:遮光,密闭保存。

二.原辅料、包装材料规格、质量标注物料名称对氨基苯酚编号规格标准编号质量标准项目性状:白色片状晶体。

对乙酰氨基酚工艺规程

对乙酰氨基酚工艺规程
4.2工艺操作过程…………………………………………………………………9
4.3重点工艺控制点………………………………………………………………10
4.4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10
5: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10
6:技术安全防火……………………………………………………………………...11
13:补充部分………………………………………………………………………….15
1:产品概述
1.1产品名称
中文名:对乙酰氨基酚
英文名:paracetamol
拼音名:Dui yi xian an ji fen
1.2化学结构
分子量:151.16分子式
1.3执行标准
企标
1.4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
滤纸颜色
反应终点2
对氨基苯酚残留量低于2.5%
/
色谱法
4.4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停水①冷却结晶不能进行先放入反应釜中等来水时再处理
②把需要大量水洗的反应产物放在备用储罐内
③反应物需要水时终止整个反应
停电:终止整个反应
有关注意事项:(a)试压防漏加氢反应在一定压力(0.6MPa)下进行,因此,加氢
乙酸
304
药用剂型
QA-304-00
熔点(℃)
167
220/桶
密度相对水
60.05
包装材料
编号
规格
标准标号
质量指标
材质要求
复合编织袋内衬聚乙烯避光袋(对硝基苯酚)
305
用于经济物农产品包装
QA-305-00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 搅拌下将粗品对乙酰氨基酚、水及活性炭加热至沸腾,
用1:1盐酸调整pH=5~5.5,保温5min。将温度升至95℃
时,趁热压滤,滤液冷却结晶,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冷
却结束,离心,滤饼用大量水洗至近无色,再用蒸馏水洗
涤,甩干,干燥得对乙酰氨基酚成品。滤液经浓缩、结晶,
离心后再精制。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第12页
C. 反应条件与影响原因
• 为了防止许多中间副产物混入还原产物中, 必须注意 反应温度、配料比和pH值控制。
• (a)反应温度 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 若反应温度超出 55℃, 不但使生成对氨基苯酚钠易被氧化, 且对亚硝 基苯酚有自燃危险。普通控制在38~50℃为好。若 低于30℃, 则该还原反应不易完成。生产上采取迟 缓加入对亚硝基苯酚、加强搅拌和冷却等办法来控 制反应温度。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第1页
结构分析
对乙酰氨基苯酚上有两个功效基:
——能够依据形成乙酰基和羟基化学反应类型来区分。 经过上述分析,在苯环对位上引入氨基和羟基,得到对
氨基苯酚,而对氨基苯酚则是合成各条路线共同中间体。
返回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第2页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小结: 上述几条工艺路线各有特点,对硝基
第22页
C. 反应条件与影响原因
• (a)反应终点要取样测定, 也就是测定对氨基 苯酚剩下量和反应液酸度。只有确保对氨 基苯酚剩下量低于2%, 才能确保对乙酰氨 基酚成品质量和收率。
• (b)乙酰化时, 为防止氧化等副反应发生, 反 应前可先加入少许抗氧剂(亚硫酸氢钠)。
• (c)在精制时, 为确保对乙酰氨基酚质量要加 入亚硫酸氢钠防氧化。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第二讲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
刘文彦
可编辑ppt
1
主要内容
• 1 对氨基苯酚制备工艺路线

(1)以苯酚为原料的路线

(2)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路线
• 2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 3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对乙酰氨基酚生 产工艺流程图
可编辑ppt
2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 1 对氨基苯酚制备工艺路线
• 在酸化罐中,先投常水及盐酸,开动搅拌将对硝
基苯酚钠投入,加热到48~50℃,滴加盐酸,调
pH=2~3,继续升温至75℃,复调pH=2~3,保
温30min,降温到25℃。为防止结晶时出现结晶
挂壁现象,应渐渐冷却。放料,过滤,得对硝基
苯酚湿品。
可编辑ppt
14
c.工艺流程简易方框图见图1-3。
可编辑ppt
合格,升温至70'C保温反应20rain,冷至40℃以下,用1:1硫 酸中和至pH=8,析出结晶,抽滤,得粗对氨基苯酚。
• (b)精制对氨基苯酚制备配料比:粗对氨基苯酚:硫酸:NaOH: 活性炭=1:0.477:0.418:0.108(摩尔比)。.
• 将粗对氨基苯酚加入水中,用硫酸调节pH=5~6,加热至
15
②对氨基苯酚的制备
• a.工艺原理 用加氢还原法将对硝基苯酚还原成 对氨基苯酚。
• b.工艺过程 对硝基苯酚:水:3%Pd/C:十六烷基
三甲基氯化铵=1:3:0.0322:0.0264(质量比)。向高
压反应罐中投入水、对硝基苯酚和3%Pd/C催化
剂及助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密闭,用
氮气置换空气3次,再用氢气置换氮气3次,搅拌
可编辑ppt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规程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STP-GG-555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规程***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起草人:技术员起草日期:年月日审阅人:车间主任审阅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质量经理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总经理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质量保证 2份生产技术部: 2份设备部:1份目录文件编号:STP-GG-555 (1)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规程 (1)一、产品介绍 (4)1.1品名 (4)二、物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5)三、化学反应过程 (5)四、流程简图: (8)五、工艺过程: (10)5.1配料比 (10)5.2操作过程 (10)5.2.1对硝基苯酚的制备 (10)5.2.2对氨基苯酚的制备 (10)5.2.3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11)5.2.4重点工艺控制点 (11)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12)停水时关闭水阀停止搅拌 (12)停电时关闭通气阀门,关电源,来电后正常开启,搅拌机点动 (12)停气时关闭气阀,停止搅拌 (12)六、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2)七、技术安全与防火 (12)八、综合利用和三废处理 (16)九、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17)十、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7)十一、设备一览表 (17)十二、消耗定额与技术经济指标 (19)十三、物料平衡 (19)十四、附录 (20)十五、附页 (20)一、产品介绍1.1品名:对乙酰氨基苯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曾用名:扑热息痛(APAP);醋氨酚。

汉语拼音:duiyixiananjifen英文名:4N-(4-hydroxyphenoyl)-acetamide; p-hyroxyphenyl acetylamine。

分子式:C8H9NO2 分子量:151.16结构式:1.2 理化性质: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

熔点为168~172℃,相对密度1.293(21℃/4℃)。

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一种常用的退热镇痛药物,以下是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主要通过对苯酚和乙酰氯进行反应合成而成。

具体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苯酚和乙酰氯,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2. 反应步骤:将苯酚和乙酰氯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长,一般反应温度在100-150℃之间,反应时长为数小时。

3.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过滤等步骤,分离出产物,得到未纯化的对乙酰氨基酚。

4. 精馏纯化:对未纯化的对乙酰氨基酚进行精馏,通过升温将对乙酰氨基酚蒸馏出来,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5. 结晶和干燥:将精馏得到的对乙酰氨基酚用溶剂进行结晶,得到结晶体,然后通过过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最终的对乙酰氨基酚产品。

6. 包装和存储:将对乙酰氨基酚产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湿气和光线等因素的影响。

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储存,确保质量和保存期限。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对原料和产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且生产过程中要遵循规范和规定的操作程序。

以上是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03
配料比 生产中硫化钠的投料应比理论量高些。若硫化钠用量过少,反应有停留在中间还 原状态的可能。实际生产中,对亚硝基苯酚与硫化钠的分子配料比为1.00:(1.16~ 1.23),若低于1.00:1.05,则反应不完全,影响产品质量。
中和时的pH值、温度和加酸速度 对氨基苯酚钠生成后,须用硫 酸中和析出。pH为10时,对氨基苯酚已基本游离完全;pH为8 时析出少量硫黄和对氨基苯酚;继续中和到pH为7.0~7.5时,则 有大量硫化氢有毒气体产生。因此,调节pH值,必须考虑加酸速 度,注意避免硫黄析出或局部硫酸浓度过大,防止硫酸加入反应 液时放出热量而使局部温度过高。温度过高产生的另一个副反应 是反应生成的硫代硫酸钠遇酸分解析出硫黄,其析出速度与温度 有关,40℃左右析出较快。工艺上利用对氨基苯酚在沸水中溶解 度较大(100℃时59.95mg/100ml,0℃时1.10mg/100ml)的 性质与析出的硫黄和活性炭分离。析出的对氨基苯酚以颗粒状结 晶为好。
01 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02 一.试压防漏加氢反应在一定压力(0.6MPa)下进行,因此,加 氢前必须试压防漏。
二.除空气氢气易燃易爆,如加氢前不把空气赶尽,容易发生爆 炸,通氢前必须先用氮气置换空气3次,再用氢气置换氮气3 次,反应结束必须用氮气置换氢气3次后方可出料。
a.工艺原理 对氨基苯酚与乙酸或乙酸酐加热脱水,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
至近无色,再用蒸馏水洗涤,甩干,干燥得对乙酰氨基酚成品。滤液
经浓缩、结晶,离心后再精制。
反应终点要取样测定,也就是测定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和反应液的酸
C度.。反只 有应保 证条对件氨 基与苯 酚影的响剩 余因量 低素于 2 % , 才 能 确 保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成品的质量和收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设计工艺基础题目: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学生姓名:院(系):制药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制药指导老师:文件编号:VP-P-004(2008)-1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目录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执行日期:年月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产品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品名:对乙酰氨基苯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对羟基苯基乙酰胺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曾用名:扑热息痛(APAP);醋氨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汉语拼音:duiyixiananjife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英文名:4-acetamino phenol; N-(4-hydroxyphenoyl)-acetamide; p-hyroxyphenylacetylamin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CAS 、EINEC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子式:C8H9NO2 分子量: CAS:103-90-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EINECS:203-157-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理化性质: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

熔点为168~172℃,相对密度(21℃/4℃)。

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无气味,味苦。

饱和水溶液PH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东北制药六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药理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临床用途: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的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包装规格:片剂,,;胶囊剂,咀嚼片80mg,,泡腾片;缓释片,,;分散片;溶液剂5ml;凝胶剂5g;糖浆剂15ml;颗粒剂1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贮藏条件:遮光、密封保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有效期:5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辅料、包装材料规格、质量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化学反应过程(副反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以对氨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副反应——较高温度时对氨基苯酚缩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OH NH 2+O 2O NH O NH n+H 2O OH +NH 3HO 亚胺醌聚合物4,4-二羟基二苯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生产流程图(工艺及设备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艺流程简易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备流程图(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生产工艺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原料配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要工艺条件及详细操作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重点工艺控制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反应终点要取样测定,也就是测定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加反应液的酸度。

只有保证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低于2%,才能确保对乙酰氨基酚成品的质量和收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乙酰化时,为避免氧化等副反应的发生,反应前可先加入少量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在精制时,为保证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要加入亚硫酸氢钠防氧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中间体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中间体和半合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服装、设备、工作安全保护制度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危险化学品的防护与救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易燃易爆原料的特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a.易燃烧爆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74%、%~15%。

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扩散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c.可缩性和膨胀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

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静电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

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e.腐蚀毒害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

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