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制造工艺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设计说明书(储罐液氨)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设计

压力容器设计说明书(储罐液氨)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设计
1熟悉零件:讲授课程,熟悉零件2天
2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可行方案3天
3上机画图6天
4书写说明书5天
5图纸及工艺的检测3天
6答辩2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学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
第一章.设计选材及结构
1.设计压力
设计压力:2.16MPa的压力合适。 属于中压容器[5]。
设计温度:为-40℃~40℃条件下工作属于低温容器。
——单个封头的质量:查标准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中表B.2 EHA椭圆形封头质量,可知,
——充液质量: ,故
——附件质量:人孔质量为300kg,其他接管质量总和估为100kg,即
综上所述,
G=mg=178.721kN,每个鞍座承受的重量为89.361kN
由此查JB4712.1-2007容器支座,选取轻型,焊制为BI,包角为120 ,有垫板的鞍座。查JB4712.1-2007表6得鞍座结构尺寸如下表3:
0.5864
323.4
封头取与筒体相同材料。
第二章. 设计计算
1.筒体壁厚及长度计算
(1)计算压力Pc:
液柱静压力: pa
故液柱静压力可以忽略,即Pc=P=2.16× Pa
查 《压力容器材料使用手册-碳钢及合金钢》得16MnDR的密度为7.85t/m3,熔点为1430℃,许用应力 列于下表:
圆筒的计算压力为2.16Mpa,容器筒体的纵向焊接接头和封头的拼接接头都采用双面焊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的焊接接头,取焊接接头系数为1.00,全部无损探伤。取许用应力为163 Mpa。
g1-2
液位计口
32
38B
140
100
18
4

液体CO2装置操作规程

液体CO2装置操作规程

洛阳鑫冠化工有限公司40kt/a液体二氧化碳装置试生产操作规程目录目录 (2)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5)2、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规格 (8)3、原料气成分 (9)4、生产工序说明 (10)4.1原料气的脱硫脱醇 (10)4.2原料气的压缩 (11)4.3原料气的脱水 (11)5、工艺流程简述 (12)6、主要设备一览表 (14)7、主要工艺指标 (15)7.1 压力(MPa) (15)7.2 温度 (15)7.3 液位 (16)7.4 气体成分 (16)8、开车前准备 (16)8.1现场清理检查 (17)8.2系统吹扫 (17)8.3塔内净化材料的装填 (19)8.4试压 (19)8.5冰机系统抽真空 (20)8.6保温、刷漆 (20)8.7联动试车 (20)9、正常操作要点 (21)9.1预脱硫 (21)9.2水解精脱硫 (21)9.3吸附塔再生操作 (22)9.4分子筛再生操作 (22)9.5冷凝器 (23)9.6 提纯塔 (23)10、正常开停车 (24)10.1 开车前准备 (24)10.2 装置开车 (25)10.3正常停车 (26)10.4紧急停车 (27)10.5长期停车 (27)11、不正常情况原因及处理 (27)12、环保和安全要点 (29)13、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明本操作规程为试生产操作规程;试生产结束后,由业主生产部门根据试生产情况适当修改相关参数,并按业主相关管理规定编制正式的操作规程。

液体二氧化碳装置试生产操作规程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了便于生产操作管理,本处列出与装置有关的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数据,以便工作时参考。

表1 二氧化碳的相变参数性质数值性质数值三相点:升华状态:0.101MPa温度,℃-56.57 温度,℃-78.5压力,MPa 0.518 升华热,kJ/kg 573.6汽化热,kJ/kg 347 固态密度kg/m3 1562熔化热,kJ/kg 195.82 气态密度kg/m3 2.814(-78.5℃)表2 液体二氧化碳密度-温度对照表温度℃密度kg/m3 温度℃密度kg/m331 463.9 -12.5 993.830 596.4 -15 1008.127.5 661 -17.5 1018.525 705.8 -20 1029.922.5 741.2 -22.5 1041.720 770.7 -25 1052.617.5 795.5 -27.5 1063.615 817 -30 1074.212.5 838.5 -32.5 1084.510 858 -35 1094.97.5 876 -37.5 11055 893.1 -40 11152.5 910 -42.5 11250 924 -45 1134.5-2.5 940 -47.5 1144.4-5 953 -50 1153.5 -7.5 968 -55 1172.1-10 980.8表3 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汽化热温度℃汽化热kJ/kg温度℃汽化热 kJ/kg-56.57 347.77 -10 261.54 -55 345.18 -5 248.95 -50 337.06 0 234.85 -45 328.82 5 219.03 -40 320.41 10 201.21 -35 311.75 15 180.2 -30 302.8 20 155.23 -25 293.63 25 119.37 -20 283.63 30 62.97 -15 270.04 31 0表4 液体二氧化碳饱和蒸汽压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温度℃饱和蒸汽压k Pa-59 465.96 -36 1162 -13 2430.2 10 4501.4 -58 487.15 -35 1203.8 -12 2501.7 11 4613.9 -57 509.05 -34 1246.6 -11 2574.7 12 4728.5 -56 531.67 -33 1290.4 -10 2649.4 13 4845.3 -55 555.05 -32 1335.5 -9 2725.5 14 4964.4 -54 579.19 -31 1381.6 -8 2803.2 15 5085.7 -53 604.1 -30 1428.9 -7 2882.7 16 5209.3 -52 629.8 -29 1477.5 -6 2963.6 17 5335.1 -51 656.3 -28 1527.2 -5 3046.3 18 5463.5 -50 695.65 -27 1578.3 -4 3130.7 19 5549.2 -49 711.8 -26 1630.4 -3 3216.7 20 5727.4 -48 740.9 -25 1683.9 -2 3304.5 21 5863.1 -47 770.7 -24 1738.5 -1 3394 22 6001.4 -46 801.5 -23 1794.6 0 3485.3 23 6142.4 -45 833.3 -22 1852 1 3578.4 24 6286.1 -44 865.8 -21 1910.6 2 3673.3 25 6432.8 -43 899.4 -20 1970.6 3 3769.9 26 6582.1 -42 933.9 -19 2032 4 3868.6 27 6734.6 -41 969.4 -18 2094.8 5 3969.1 28 6890.1 -40 1005.9 -17 2159 6 4071.5 29 7048.9 -39 1043.4 -16 2224.6 7 4176 30 7210.9-38 1081.9 -15 2291.7 8 4282.4 31 7376.3 -37 1121.5 -14 2360.2 9 4390.8表5 二氧化碳的工程量值性质数值性质数值气体粘度,mPa·s 0.0138(0℃,0.101MPa)热导率52.75(0℃,0.101MPa)/[W/(m·K)]表面张力,mN/m 9.13(-25℃)折射率1.0004506(0℃,0.101MPa,λ=546.1)比热容,kJ/(kg·K)(0℃,0.101M Pa)Cp 0.845Cv 0.6512、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规格本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GB10621-2006标准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

二氧化碳储罐设备工艺原理

二氧化碳储罐设备工艺原理

二氧化碳储罐设备工艺原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源,气体储存设备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中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设备也是其中的一种。

储罐的基本结构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设备是一种能够容纳液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其结构主要由罐体、罐壳、钢制支撑和绝热层等部件组成。

1.罐体部分一般采用高强度钢板制作而成,并进行严格的焊接处理,以保证其在高压力下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密封性。

2.罐壳则是为了保证气体的密封而设置的罐体外壳,其一般采用高温隔热材料制成,以增强保温性,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氧气和水蒸气等空气在罐体内的污染。

3.钢制支撑和绝热层则是对罐体进行加固和绝热层处理,其中钢制支撑一般采用钢材制作而成,以提高罐体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而绝热层则使用高密度泡沫材料或玻璃纤维毡等材料制作,并覆盖在钢制支撑外壳之上,用于保障罐体内液态二氧化碳的质量和稳定性。

储罐的工作原理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气体化工艺进行控制,将其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状态,并通过对储罐的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以达到稳定存储二氧化碳的目的。

1.气体化工艺:二氧化碳通过将其处于高压力下进行气体化处理,将其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并将其注入到储罐内部。

在气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二氧化碳在储罐内部的状态和质量。

2.压力控制:二氧化碳储罐设备内部一般会设置一个压力控制器,用于精确定义压力的范围、升降速度和维持时间等参数,以确保罐体压力在可控范围内,不会过高或过低,从而保护罐体的安全性。

3.温度控制: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设备一般会利用自然环境的低温降温,或者利用高效的外部制冷设备对罐体的温度进行控制,以确保罐体的温度在理想范围内,不会对罐体内液态二氧化碳的状态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储罐的应用范围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设备在工业生产环节中拥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加工:如碳酸饮料制作、食品冷冻、烘焙等。

低温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制造工艺研究

低温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制造工艺研究
J B / T 4 7 3 0 — 2 0 0 5《 承 压设 备无 损检 测 》 的规定 , I I 级 合格 。外 壳筒 体A、B 类 焊接 接头 进行 2 0 %的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B / T 4 7 0 1 5 — 2 0 1 1《 压力 容器 焊接 规程 》; G B/ T 5 1 1 8 . 1 9 9 5《 低合 金钢 焊条 》 。
3低 温液 态二 氧化 碳储 罐 的制 造工 艺 以设 计压 力 为2 . 3 5 MP a ,工 作压 力 为 2 . 2 MP a , 内容 器材 料 为 1 6 Mn D R,壁 厚2 2 mm,外壳
材料 Q3 4 5 R,壁 厚 1 0 mm,有 效容 积 为 3 0 m 的I I I 类 液 态 二氧化 碳储 罐为 例进 行 阐述 。
内 容器 材 料 应 符 合 GB3 5 3 1 — 2 0 0 8《 低 温 压 力 容 器 用 低 合 金 钢钢 板 》 的规 定 ,外 壳 材 料 应 符 合 G B7 1 3 . 2 0 0 8《 锅 炉和 压力 容器 用钢板 》 的规定 。 3 . 1 . 2主要 受压 元件 封头 外协制 作工序 ( a ) 进 厂 时 要 严格 检 验 封 头材 料 有 无 质 量 证 明 书 。如 果有 拼缝 ,应 检验 有 1 0 0 %射 线 检测 I I 级 合 格 的证 明,符 合J B / T 4 7 3 0 . 2 0 0 5《 承 压 设备无 损 检 测 》 ,射线检 测 的技术 等级 不低 于A B级 ;
3 . 1 零 部件 的加 工 成形 3 . 1 . 1 容 器材 料
线检测 ,射线检测 的技术等级不低于A B 级,符合 J B / T 4 7 3 0 — 2 0 0 5《 承 压 设备 无损 检测 》 的规 定 ,I I I 级 合格 ;

液体二氧化碳生产技术

液体二氧化碳生产技术
液体二氧化碳生产技术
液体二氧化碳主要应用于饮料、卷烟、啤酒、焊接保护和铝 材加工等行业。氮肥生产和炼油制氢生产的脱碳过程中,脱碳逆 放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更是高达 92%~95%以上,合理有效地利 用脱碳解析气生产液体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意 义。本公司开发的利用富含二氧化碳逆放气分离提纯,然后液化 得到液体二氧化碳生产技术,工艺合理,操作稳定,生产成本低。 一、液体二氧化碳生产工艺流程
二、产品质量及收率 纯度:CO2≥99.9 %(符合国家工业级 CO2 标准); 二氧化碳收率:≥75%;二氧化碳(~ 2.2Mpa,~ -20℃)。
三、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以每吨液体 CO2 计)
名称
消 规 格 单位

备注
CO2 原料气 CO2≥85% Nm3
与原 CO2 量有 关
吸附剂等 专用 Kg 5 注:生产消耗与原料 CO2 含量及杂质情况及产品质量要求有关
公用工程消耗(以每吨液体 CO2 计)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照明和仪表用
220V
kWh/h 4


380V
kWh/h 250
6KV
kWh/h 400 另备 400KW
仪表及调节阀 仪表空气 P=0.6MPa dp-20℃ Nm3/h 30

循环冷却 P=0.4MPa <25℃ 吨/h 50 一台压缩机时

水蒸汽 P=1.3MPa ≥180℃ 吨/h 0.15 蒸汽加热器
液氨
氨循环系统消 Kg/h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艺流程简述:以含量大于 85%的 CO2 脱碳逆放气先经原料气 缓冲罐稳压后进入压缩机压缩,从压缩机二级出口出来的原料气 在~1.0Mpa 压力下进入脱硫和预处理系统,经净化后进入压缩机 三级进口压缩至 4.0MPa。压缩后的气体经冷凝系统(液氨制冷介 质)的蒸发冷凝器由常温降至-18℃进入提纯塔,在提纯塔釜中获 得高纯度液体 CO2 并送至液体 CO2 储罐。从提纯塔顶部出来的不凝 性气体经换热器回收冷量后作为预处理工序的再生气,排放出来 的废气就地放空。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引言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是一种用于存储和运输液态二氧化碳的设备。

液态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医疗、食品加工等。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结构、工作原理、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储罐结构液态二氧化碳储罐通常由容器本体、绝热层、外罩、压力释放装置等部分组成。

容器本体容器本体是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主体部分,由钢制或铝制制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并将其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

容器本体通常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以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绝热层绝热层位于容器本体的外部,主要用于保持液态二氧化碳的低温状态。

绝热层通常由多层保温材料构成,包括聚苯乙烯、玻璃纤维、聚氨酯等材料。

绝热层的设计和施工十分关键,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液态二氧化碳的蒸发损失。

外罩外罩是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外部保护层,可以起到防腐蚀和安全防护的作用。

外罩通常由玻璃钢等材料制成,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

同时,外罩也起到美化和美观的作用,使储罐更加符合环境要求。

压力释放装置压力释放装置是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重要安全设备,用于在容器内部压力过高时释放压力,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压力释放装置通常由安全阀、爆破片等组成,可以根据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力变化实时调整,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工作原理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的液化和气化过程。

液态二氧化碳通过压缩和制冷处理,转化为液态并储存于储罐内。

当需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时,通过减少储罐内部的压力和增加温度来实现气体的气化,从而提供二氧化碳气体供应。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通常配备压缩机、冷凝器等设备,用于将气体压缩和制冷。

在储罐内部,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可以实现液态二氧化碳的稳定储存和使用。

安全保护措施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最小化潜在的危害。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从危险到安全随着二氧化碳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设备。

用于储存二氧化碳的液态,在工业、医疗和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液态二氧化碳的储存和运输也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因此的研发与应用,也要付出极高的注意力。

本文将介绍的原理、构成和使用过程,并探讨如何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性。

1. 的原理液态二氧化碳是一种高压气体,其储存和运输需要专门的保护措施。

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对压力和温度进行控制,使液态二氧化碳在罐内形成一定的储备量。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和压力始终处于安全水平。

2. 的构成的构成并不复杂,主要包括罐体、阀门、管道以及附件等几部分。

其中,在中,罐体的材料一般使用高强度不锈钢或碳钢来制造。

阀门和管道上面则会安装压力计、温度计和安全阀等附件。

这些附件能够对储存和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监测和控制。

附件也对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起了保护作用。

3. 的使用过程的使用过程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环节。

首先,要保证液态二氧化碳罐安装在保持平稳的地面上,罐体和通气口处留有足够的空间。

其次,在液态二氧化碳的输送中,通常会使用高压管进行输送,因此在连接管路的过程中,要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内的压力和温度需要随时记录和监测,对于不合适或过高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

4. 如何确保液态二氧化碳的安全性液态二氧化碳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在储存和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性。

为了确保液态二氧化碳的安全性,应在的运行过程中,对罐体、阀门和附件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

这样才能保证液态二氧化碳的储存和使用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结论在工业、医疗和食品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但是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的安全性,需要在构建、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对液态二氧化碳的储存和运输进行有效的管控,更有效地应用这个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液态二氧化碳球罐施工方案

液态二氧化碳球罐施工方案

1000m3液态二氧化碳球罐现场组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化工机械工程有限公司1.工程概述工程内容:本方案适用于1台1000m3液态二氧化碳球罐,技术参数如下表。

为保证球罐现场组焊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球形储罐现场组焊、平台、梯子装置安装、防腐处理等。

图纸审核球罐施工前技术部门必须组织设计、工艺、焊接、材料、热处理、检验等责任工程师进行图纸会审。

审图内容包括:图纸的合法性、有效性审核、符合性审核和工艺审核,并认真填写审图记录。

工期交货时间按合同工期。

2.施工依据施工依据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与技术文件(1)图纸(2)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3)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5)GB985-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基本形式及尺寸》(6)GB50094-2010《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7)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8)JB/T4711-2003《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9)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10)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11)HG20592-2009(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12)GB713-2008《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13)HG/T205《钢制人孔和手孔》(14)GB1804-2000《一般公差、线性尺寸和未注公差》(15)SH/T3512-2002《球形储罐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6)SH/T3138-2003《石油化工球形储罐补强突缘》(17)SY/T0455-2004《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检测标准》(18)JB4744-2000《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19)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执行本公司管理文件(1)《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2)《程序文件》(3)《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4)合同3.球罐现场组焊主要施工方法球罐安装采用以赤道带为基准分片法组装,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射线检测采用γ射线全景曝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1)1.1装置简介 (1)1.2液态二氧化碳简介 (2)第二章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制造工艺 (3)2.1制造工艺流程 (3)2.2制造总体要求 (4)第三章储罐制造过程 (6)3.1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数据 (6)3.2产品试板制造 (6)3.3筒体制造 (7)3.4封头制造 (9)3.5人孔接管 (10)3.6人孔接管 (10)3.7人孔法兰 (11)3.8人孔法兰盖 (12)3.9容器组装 (12)3.10液压试验 (14)第四章焊接工艺 (15)4.1焊接简介 (15)4.2工艺要点 (15)4.3焊缝节点 (17)4.4焊接试件工艺 (17)4.5焊接工艺卡 (18)参考文献 (25)第一章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1装置简介概述:低温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结构为内外容器组成的双层容器,为真空粉末绝热型式,可分立式和卧式两类,内容器材料选 16MnDR ,外容器材料可根据用户地区不同选 Q235-B 或 16MnR ,内、外容器夹层充填绝热材料珠光砂并抽真空。

(分为立式和卧式),表面防腐涂层采用喷砂除锈、吹扫、喷涂等工艺,同时采用了双组分快速固化液体涂料。

1.1.1用途储存液态二氧化碳( LCO2 )1.1.2有效容积绝热性能绝热材料选用热态下的珠光砂充填夹层并抽真空,夹层封结后真空度标准为:小于等于 103m真空度≤ 2Pa ,大于 103m小于等于 503m真空度≤ 3Pa ,大于 503m小于等于 1003m真空度≤ 5Pa ,以精湛的技术,独特的填充工艺,质量保证承诺,以达到最佳的绝热效果。

1.1.3安全技术特性低温液体二氧化碳储罐采用“组合、安全系统阀”使用两组安全阀同时工作,在安全阀定期校验时可关闭一侧,另一侧继续工作,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1.1.4操作系统储罐内容器上部设置了压力表,差压式液位计和液位对照表,可以随时掌握内容器储存量及压力变化,便于充装及排液时的操作。

1.1.5检测系统储罐下部设置了专用储罐真空检测、真空规管及真空阀可定期或随时用真空计进行检测夹层真空度,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1.1.6装置的特点液体二氧化碳储罐系列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集中控制、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该产品广泛应用在气体行业、医院、金属冶炼等用气量较大的用户,是实现集中供气的最佳产品。

1.2液态二氧化碳简介1.2.1物理性质液体二氧化碳,密度1.101克/(厘米),(-37℃);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水中PH值会降低,会对水中生物产生危害;液态二氧化碳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当它放出大量的热时,则会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1.2.2用途液态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制冷剂,可以用来保藏食品,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它还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于制纯碱、尿素和汽水。

液体二氧化碳还应用于冷却剂、焊接、铸造工业、清凉饮料、灭火剂、碳酸盐类的制造、杀虫剂、氧化防止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发酵工业、药品(局部麻醉)、制糖工业、胶及动物胶制造等。

1.2.3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配备自吸式呼吸面具。

4)包装的气瓶上均有使用的年限,凡到期的气瓶必须送往有部门进行安全检验,方能继续使用。

5)瓶装气体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时都应分类堆放,严禁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堆放在一起,不准靠近明火和热源,应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腊、勿爆晒、勿重抛、勿撞击,严禁在气瓶身上进行引弧或电弧,严禁野蛮装卸。

第二章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制造工艺2.1制造工艺流程2.1.1具体流程介绍图2-1工艺流程图2.1.2流程叙述基本的制造工艺流程大致为:选择材料—复验材料—净化处理—矫形—划线(包括零件的展开计算、留余量、排料)—切割—成型(包括筒节的卷制、封头的加工成型、管子的弯曲等)—组对装配—焊接—热处理—检验(无损检测、耐压试验等)。

2.2制造总体要求1)本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按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2005确认)和JB4731—2005《钢制卧式压力容器》执行;并受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壳体用16MnDR钢板应按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逐张进行超声检测,Ⅱ级合格。

3)本设备受压元件使用的钢板按GB3531—2008《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的规定执行,使用状态为正火;35CrMoA按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执行,使用状态为调质;锻件按NB/T47009—2010《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标准执行,使用状态为调质。

4)受压元件用钢应按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进行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试验温度为—40℃。

三个试样冲击功平均值AKv分别为:16MnDR钢板(横向取样),KV2≥47J(10mm×10mm×55mm标准式样);16MnD锻件,KV2≥47J(10mm×10mm×55mm标准式样);35CrMoA螺柱,KV2≥47J(10mm×10mm×55mm标准式样)。

5)焊接材料及焊接要求按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规定执行。

焊接材料还应符合NB/T47018—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的规定。

焊条还应按批进行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复验,检验方法按相应焊条标准。

6)焊缝坡口型式及尺寸出图中注明外按GB/T985.1—200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性能束焊的推荐坡口》和GB/T985.2—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的规定执行。

7)容器的A、B类焊接接头按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进行100%射线检测,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应低于AB级、Ⅱ级合格。

射线检测完毕进行50%超声附加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Ⅰ级合格。

人孔D类焊接接头进行100%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Ⅰ级合格。

并不得有未焊透缺陷。

所有A、B、C、D、E类焊接接头表面应按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进行磁粉检测,Ⅰ级合格。

8)设备的A、B类焊缝的内外表面应与母材表面齐平,不允许保留余高。

D类焊缝表面与木材圆滑过渡。

9)焊缝经无损检测合格后,应按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规定进行炉内整体热处理。

与壳体相焊的零部件应在热处理前焊在壳体上,热处理后不得在壳体上施焊。

设备垫板档案号,制—40535.10)每台容器的A类焊接接头应制备产品焊接试板,产品焊接试板的设备、检验及合格标准按NB/T47016—2011《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的规定执行。

11)设备制造完毕,按图中给定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水温不得低于5℃。

12)未注焊缝均为连续焊接,焊脚尺寸为相汉剑种较薄件的厚度。

13)设备防腐保温按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防腐保温专业设计文件执行。

14)设备如需包装、运输,应按JB/T4711—2003《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的规定执行。

15)本设备施工及验收按SY/T0448—2008《油气田油气处理用钢制容器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16)安全法型号为A42Y—40,DN50。

17)产品铭牌按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件C执行,位置按图纸。

第三章储罐制造过程3.1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数据备注:炉内整体热处理3.2产品试板制造3.2.1制造条件试板材质:16MnDR 厚度:30mm 数量:1组A类焊缝试件δ=30mm L=600mm B=300mm3.2.2制造工序1) 材料检验工艺要求:钢板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检验项目包括材质证明书和材料标识,使用状态为正火。

按图纸及标准要求对钢板进行检验。

2)切割工艺要求:时间材料从所制容器筒体材料上选择同钢号、同厚度、同热处理状态、同炉号的材料制作。

用数控切割机进行切割,留出5mm的刨削余量。

3)坡口加工工艺要求:用刨边机或铣边机加工坡口,检验尺寸。

用刨边机刨边时进刀量应较小,避免产生撕裂状表面,并用砂轮机修磨整个表面。

4)组对工艺要求:试件组对时与筒体的第一道A类焊缝的延伸部位进行组对,对口错边不得大于3mm。

5)焊接工艺要求:焊接时与筒体的第一道A类焊缝同时进行。

6)无损检测工艺要求:A类焊缝按JB/T4730—2005进行100%RT检测,AB—Ⅱ级合格;射线检测完毕进行50%超声附加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Ⅰ级合格;焊缝表面按JB/T4730—2005进行100%磁粉检测,Ⅰ级合格。

若有返修按原焊接和检测工艺执行。

7)热处理工艺要求:产品焊接试板应与设备一同进行热处理。

8)取样工艺要求:按NB/T47016—2011的规定。

9)机加工艺要求:按NB/T47016—2011的规定。

10)力学实验工艺要求:冲击、拉伸、弯曲、硬度按NB/T47016—2011的有关规定。

11)实验结果工艺要求:冲击、拉伸、弯曲、硬度应符合GB150—2011的有关规定。

3.3筒体制造3.3.1制造条件筒体:Ø=3600mm δ=30mm H=19420mm材质:16MnDR 厚度=30mm 数量:13.3.2制作工序1)材料检验工艺要求:钢板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检验项目包括材质证明书和材料标识,使用状态为正火。

按图纸及标准要求对钢板进行检验。

2)切割工艺要求:用数控切割机和剪板机进行切割,留出5mm的刨削余量。

3)刨坡口并检修工艺要求:用刨边机刨边,检验尺寸。

刨边时进刀量应较小,避免产生撕裂状表面,并用砂轮机修模整个表面。

4)滾制组对、工艺要求:卷板时板面应放在使板的边缘与轴中心平行,防止筒节边缘歪斜;卷板不要一次成型,要反复几次逐渐成形;用样板检查曲率合格后,点固焊,焊接要求按焊接工艺要求。

点固焊用筋板点焊,棱角度E≤5mm,对口错边不得大于3mm。

5)焊接A类焊缝工艺要求:焊接按焊接工艺卡。

6)回床校圆尺寸检验工艺要求:筒节回滚床校圆,用300mm曲率样板检查曲率环向棱角E不得大于5mm,同一断面最大最小之差不得大于25mm。

7)筒体、封头、法兰环焊缝组对工艺要求:封头与筒体间的组对按排板图(排版图按错缝、避孔的原则),在转胎上进行,棱角度E≤5mm,对口错边量≤5mm。

8)焊接B类焊缝工艺要求:焊接按焊接工艺卡。

9)无损检测工艺要求:A、B类焊缝按JB/T4730—2005进行100%RT检测,AB—Ⅱ级合格;射线检测完毕进行50%超声附加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Ⅰ级合格;焊后磨平,焊缝表面按JB/T4730—2005进行100%磁粉检测,Ⅰ级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