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三节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二. 教学要求:1. 能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氮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2. 掌握氮、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特别是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对氮的氧化物的价态,相互转化关系及NO 、NO 2与HNO 3之间的计量关系要理解并能熟练运算,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护;3. 了解磷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能通过比较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理解同素异形体性质的差异及原因;4. 掌握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了解铵盐的通性,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5. 掌握硝酸的性质,了解其用途,从不同角度,不同反应突出硝酸的强氧化性和其还原产物的多样性,熟练运用一些技巧如: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对HNO 3参加的反应进行定量计算。
三. 重点、难点:1. 掌握N 2,NO 、NO 2重要性质,NH 3的性质、制法。
2. NH 4+检验。
3. 掌握HNO 3的性质四. 知识分析:1. 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 (1)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2)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3)最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间以强烈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 ≡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很高。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强烈的分子内共价键恰是非金属性强的一种表现。
如按元素的非金属性:O Cl N Br >>;,而单质的活泼性:O Cl N Br 2222<<;。
因此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虽很强,但氮单质的活动性却极差。
氮元素的非金属很强表现在:① 与Mg 等金属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如Mg N 32,其电子式为Mg N Mg N Mg 23232+⨯⨯⨯-+⨯⨯⨯-+[...][...]....;② 与O 、F 等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一样,可与氢元素形成氢键;③ N -3元素的还原性较弱,不易失e -。
氮族元素PPT课件全文

(3) 叠氮酸 HN3
无色液体或气体
12
3
∶N-N=N∶
1 sp2 杂化 2 sp杂化 π34
H
N2H4+HNO2=HN3+2H2O
NaOH Zn
撞击
NaN3 Zn(N3)2+H2↑
N2↑ +H2↑
AgN3、Cu(N3) 2 、Pb(N3)2 、Hg(N3) 2作为雷管引爆剂 NaN3、KNO3、SiO2为主要成分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熔点63K,沸点75K,1mL水仅溶0.023mL,标况下密度为1.25g/L
(2)N2分子中1个σ键和2个π键,无未成对电子,反磁性 (3) N2 不活泼,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常温下不与任何元
素化合,升高温度可促进反应活性
(4)与锂、钙、镁等活泼金属可生成离子型化合物 室温下仅有 6Li + N2 → 2Li3N
2024/8/19
NH2OH 白色固体
N2H4 无色液体
14
联氨 (NH2-NH2,肼)性质
无色发烟液体,熔点275K,沸点386.5K,极性溶剂,与水 互溶,可溶解多种盐,溶液导电性好
热稳定性差(N-N键能小),250 ℃分解为NH3、N2和H2 二元弱碱(碱性小于NH3)
N2H4 + H2O N2H5+ + OH- K1= 1.7×10-6 N2H5+ + H2O N2H6+ + OH- K2= 7.6×10-15 氧化还原性 酸性溶液中强氧化剂,碱性溶液中是强还原剂 配位性 如 Co(N2H4)6Cl2 、 Fe(N2H4)2Cl2
氮族元素
2024/8/19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4.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1)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 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2)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 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形成酸雨。 (3)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 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4)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硝酸的酸性比磷酸强
化合价: -3、 0、 +2、 +3、 +4、 +5
一、氮气及氮的固定
1.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状态 气体
液氮
密度 密度比空气稍小
水溶解 难溶
一、氮气及氮的固定
2.氮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式
N2
电子式
N
N
结构式
NN
共价三键、键能大,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N2 表现氧化性
课堂导入
“死亡谷”之谜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
日丽的晴天顷刻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遭雷击而倒毙。奇 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水草肥美,被当地牧民称为“死亡谷”。
考察队测定后发现,这里的磁场强度非常高。这里的地层, 除了分布着大面积的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外,还有大 大小小30多个磁铁矿脉及石英闪长岩体。正是这些岩体和磁铁矿 产生了强大的地磁异常带。夏季,它使因昆仑山的阻挡而沿山谷 东西分布的雷、雨、云中的电荷常常在此汇集,形成超强磁场。 一旦遇到异物,便会发生尖端放电即产生雷击现象,使人和畜瞬 间死亡。巨大的磁力还导致了指南针失灵,仪器不准。
氮及其化合物(最新课件ppt)

不用KI淀粉试纸鉴别NO2与溴蒸气。
(3)因在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2NO2 N2O4,所以通 常“纯净”的NO2或N2O4并不纯.由于此可逆反应的发 生,通常实验测得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它的实际 值。
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方程式法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NO2+H2O===2HNO3+NO① 4NO2+O2+2H2O=4HNO3② 4NO+3O2+2H2O===4HNO3③ 2NO+O2===2NO2④
3.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1)
(2)
(3)
①无色
②无味
③不
④小
⑤N2+O2
放电 =====
2NO
⑥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⑦N2+3Mg
点燃 =====
Mg3N2
⑧
合成氨 ⑨自然固氮 ⑩无 ⑪红棕色 ⑫无 ⑬刺激性
⑭ 有 ⑮ 有 ⑯ 大 ⑰ 大 ⑱ 不 溶 ⑲ 2NO+ O2===
一、氮气及氧化物
1.氮气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溶解性
密度
①____ ②____ ③____溶于水 比空气④____
(2)化学性质
注意 (1)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2, (2)N2化学性质不活泼,但N元素为活泼非金属元 素。
(3)氮的固定
2.氮的常见氧化物
思考1 如何鉴别NO2与溴蒸气? 【提示】 由于NO2和Br2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性: ①均具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均有酸生成;③均可与碱反 应;④均为红棕色等。所以不能用淀粉-KI试纸、pH 试纸、NaOH溶液来鉴别,但二者性质又有差别,可以 用下列方法鉴别:①AgNO3溶液;②CCl4;③用水洗 法。
A.NO2:17mL;O2:13mL B.NO2:27mL;O2:3mL C.NO2:15mL;O2:15mL D.NO2:25mL;O2:5mL
元素及其化合物(三)氮族元素 人教版

元素及其化合物(三)氮族元素一. 本周教学内容:元素及其化合物(三) 氮族元素 二. 知识重点:1.2. 氮气(1)结构的稳定性(2)氧化性——223H N +32NH2323N Mg Mg N 点燃+(3)还原性——NO O N 222放电+(4)2N 的工业制法及氮的固定 3. 氮的氧化物 4. 磷及其化合物 (1)同素异形体 (2)磷的还原性(3)磷的氧化物——52O P (4)磷酸及偏磷酸 (5)磷酸盐的性质 5. 氨气及铵盐(1)3NH 的结构及物理性质(2)3NH 的化学性质——还原性,与水,与酸反应(3)3NH 的制法及用途 (4)铵盐的四大特点: ① 易溶于水,且吸热 ② 与碱反应 ③ 受热易分解 ④ 水解(5)+4NH 的检验6. 硝酸及硝酸盐(1)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有机反应 (2)工业制硝酸 (3)硝酸盐的性质 (4)王水【典型例题】[例1] 在一定条件下,某元素的氢化物X 可完全分解为两种单质:Y 和Z ,若已知: ① 反应前的X 与反应后生成的Z 的物质的量之比3:2)(:)(=Z n X n② 单质Y 的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单质Y 是 ,单质Z 是 (填写名称或分子式) (2)Y 分子共含 个共价键。
(3)X 分解为Y 和Z 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此题的突破口是:单质Y 的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
则单质为正四面体构型应为白磷分子,3PH 能分解,且分解后各物质的量之比符合条件①。
答案:(1)白磷(4P );氢气(2H ) (2)6 (3)24364H P PH +=[例2] 将盛有2N 和2NO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 )A. 1:1B. 2:1C. 3:1D. 1:3解析:依题意及有关反应来考虑。
混合气体中2NO 与水发生反应:O H NO 223+=NO HNO +32,生成的NO 不溶于水,和2N 混合为剩余气体,其体积为原混合气体的一半,则)](31)([2)()(2222NO V N V NO V N V +⨯=+,3:1)(:)(22=NO V N V 。
氮族元素PPT教学课件

(二)土壤要求与施肥
• 多年生花卉:在分株栽植时施基肥。
• 一、二年生花卉:主要在圃地培育时施肥, 移至花坛仅供短期观赏,不再施肥。
(三)修剪与整理
• 1.剪除残花、果实及枯枝黄叶 • 2.保持花坛图案:毛毡花坛需要经常修剪,
才能保持清晰的图案与适宜的高度。 • 3.秋冬季清理:宿根花卉、地被植物在秋
二、岩生花卉的应用
• 1.含义:在园林中结合土丘、山石、溪涧 等造景变化,点缀以各种岩生花卉。
• 2.应用:应用的岩生花卉主要是由露地花 卉中选取的,有些是岩生野花。岩生花卉 能耐干旱瘠薄,适于栽植于岩缝石隙及山 石嶙峋LINXUN之处。
三、草坪及地被植物的应用
• 草坪及地被植物常占据园林中很大面积。 它把树木花草、道路、建筑、山丘和水面 等各个风景要素,更好的联系与统一起来。
免空气侵人枝茎导管内而防碍吸水。 • B 花枝的切口切成斜面。 • 十字剪切或多开裂缝(枝粗或吸水弱木本花卉) • 近切口附近,切去部分皮层
(5)采后处理:
• 采收:菊花花开6-7成时采收,多头型菊花侧枝 上有3朵花透色时采收。切枝长度80-120厘米。
• 分级:去除下部1/4—1/3部分的叶片,分级
2.NO 无色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主要表现 还原性。
2NO+O2=2NO2(红棕色)(NO检验方法) 故:NO与 O2不能共存,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 不能用排空气法。
3.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有毒的气体,溶于 水,跟水反应。
(l)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 (2) NO2具有氧化性,可使KI淀粉试纸变蓝, 鉴别NO2和溴蒸气不能用淀粉KI试纸。可用加水 振荡法或加AgNO3溶液法。 (3)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其中NO2是 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因素。
13-氮族元素

1.
2.
3.
2[HgI4]2- + NH4+ + 2OH- ─→
2-3、氮的含氧化合物
一、氮的氧化物
第十三章 氮族元素
§13-1 氮
§13-1 氮族元素的通性
一、价层电子结构和主要价态 ns2np3 主要氧化态: N: -3, -2, -1, NH3,N2H4,H2NOH , +1,+2, +3, +4, +5 N2O,NO, N2O3, NO2, N2O5 HNO2, N2O4, HNO3
它们的共同反应物均用氨为还原剂
三、氨及铵盐 (一)氨 1、NH3 分子结构
N采用SP 3 不等性杂化 N与三个H原子分别形 成σ键,在N上有一对孤 。 对电子,键角106.6
2、性质 氨高温可被CuO氧化,常温被Cl2,o2等氧化, 说明具有还原性。例如:
CuO 2NH 3 3Cu N2 3H 2O
2.化性 (1)酸介质氧化性显著,碱介质还原性为主
① HNO2氧化性 例1: 2NO2- + 2I- + 4H+ = 2NO + I2(s) +2H2O I2 + 2S2O32- = 2I- + S4O6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氧化性NO3- < NO2-,以此反应可区分NO2-和NO3例2: HmFe(Ⅱ) + NO2- → HmFe(Ⅲ) 人血红素 失去载O2功能 对比: HmFe(Ⅱ)←O2 + CO= HmFe(Ⅱ)←CO + O2
氮及其化合物

一、氮族元素1.氮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五种元素,最外层有个电子,电子层数不同,是元素。
2.氮族元素性质比较: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性质相似,最高价态为,负价为,Sb、Bi无负价;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RO3或H3RO4)呈酸性。
但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从非金属元素逐渐过渡过金属元素。
二、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制法及应用氮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变价元素,掌握氮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有关知识,应抓住以下线索(N元素化合价为线索)化合价-3 0 +2 +4 +5物质NH3N2NO NO2HNO3(铵盐)(硝酸盐)1.氨气(NH3):(1)分子结构:由极性键形成的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N原子有一孤对电子;N -3价,为N元素的最低价态(2)物理性质:无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3)化学性质:①溶于水并与H2O反应:,溶液呈性,氨水的成份为:,浓氨水易挥发;②与酸反应:、(有生成);③还原性(催化氧化):(4)实验室制法:药品和方程式,工业制法用和检验方法:或与浓氨水接近,能产生白烟现象的物质(1)挥发性的酸,如浓HCl(2)Cl2: 8NH3 + 3Cl2 =6NH4Cl + N2(5)用途:化工原料,制硝酸、氮肥等,作致冷剂例题1: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做干燥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非金属元素 化学
•
2013年4月16号
一、氮族元素的通性
N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价电子层结构 主要氧化态 共价半径/pm M3- 离子半径/pm M3+离子半径/pm M5+离子半径/pm 第一电离势/(kj· mol-1) 7 14.01 2s22p2 -3~+5 75 171 —— 11 1402.3
3.叠氨酸及其盐
• 纯叠氨酸HN为物色液体,极易爆炸分解(产物为氮气和氢气)。
叠氨酸HN的水溶液是稳定的弱酸. • 在叠氨酸HN分子中,三个N原子在一条直线上,两个N-N键的 长度不等,N-N-N键与N-H键间的夹角为110°51′。N3 -与 CO2 互为等电子体,含2个σ键和2个Ⅱ43键。HN3的结构为1-N 原子进行sp 2杂化,2-N、3-N原子进行sp杂化。 • N 2H4与HNO2作用生成HN3和H2O;H2SO4(40%)和NaN3 反应,经蒸馏可得含HN 3的水溶液(3%) • 金属叠氮化物中,NaN3比较稳定,是制备其他叠氮化物的主要 原料,通过下述反应可以制备NaN3 2NaNH2 + N2O NaN 3 + NaOH NH3 2Na2O + N2O+ NH3 NaN3+3NaOH • 重金属叠氮化物不稳定,易爆炸,如叠氮化铅广泛用作起爆剂。 通过下述反应制备: Pb(NO3)2+ 4HN3 乙醇 Pb(N3)2+ 2N2 +4NO +2H2O
• • • • • • •
• -NH2(如NaNH2)、=NH(如CaNH) 、 N(如AIN) • • • • • • • • • •
等。 2NH3 + 2Na 570℃ 2NaNH2+ H2 氧化反应:NH3中N原子氧化态为-3,在一定条件下具 有失去电子的倾向,显还原性,形成较高氧化态的物质。 例如 4NH3 + 3O2(纯) 2N2 + 6H2O 4NH3 +5O2(空气) Pt 4NO + 6H2O NH3 +3Cl2(过量) NCl3+ 3HCl 2NH3+3H 2O2 N2+ 6H2O 2NH3+2MnO4 2MnO2+ N2 +2OH -+2H2O 2NH3+ClON2H4 + Cl -+ H2O 2)铵盐 铵盐是氨与酸反应的产物,水溶液显酸性,固体和水溶 液的热稳定性较差,具有还原性。
当反应系统需惰性气氛时 常用氮气.
液氮
氮族元素的电势图
二、氮的化合物 • 氮分子中键长109.05pm。sp杂化。
• 氮的电负性很大,非金属性强,但却表现出化学反应惰性。主要
是因为氮氮三键极强的三重键,键能高达941.69kj· -1。一 mol 方面给人工固氮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廉价的 保护气体。
氮族元素的性质 P As
15 30.97 3s2 3p3 -3、+1、+3、+5 110 212 —— 34 1011.8 33 74.92 4s 24p3 -3、+3、+5 122 222 69 47 944
Sb
51 121.8 5s 2 5p3 +3、+5 143 245 92 62 831.6
• •
•
1.氮化物 • 氮气分子与金属、非金属元素在特定条件 下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氮化物。 • (1)离子型氮化物。氮气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反应
所得到的氮化物,如Li3N、Mg3N 2等。它们与水作 用可释放出氨气,水溶液呈强碱性。 • (2)共价型氮化物。氮与非金属作用生成的化合物, 如NH3 、NO、 NCl3等。 • (3)金属型氮化物。氮与过渡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如VN 、TiN等,通常有高的化学稳定性、高硬 度和高熔点,是最重要的新型陶瓷材料。
2.氮的氢化物和铵盐
• • • • • • •
• 氮的氢化物包括:NH 3 、N 2H 4、NH 2OH、HN3等,氮原子的
氧化态分别是:-3、-2、-1、-1/3。氢化物的酸碱性取决于与 氢直接相连的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电子云密度越小,酸性越强。 1)氨 氨(NH3)分子中氮原子以不等性sp3杂化轨道分别与H的1s轨 道重叠构成3个σ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容纳孤电子对,使氨分 子具有三角锥结构和Lewis碱的性质。 氨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在水中形成NH4+和OH-,使溶液呈 碱性。NH3分子间村子氢键,其熔点、沸点高于同族的膦 (PH3)。 液氨和水一样,也能发生自解离: NH 3 + NH3 NH4++NH2K=1.9*10 -33(218k) 液氨中NH4+(酸)和NH2-(碱)的许多反应,类似于H3O+和 OH-在水中的反应。 酸碱反应:NH 4Cl+KNH 2 KCl+2NH 3
HN3的结构
• N3-、CNO- 和NCO-是等电子体。N3-的性质与
卤素相似,作为配体能和金属离子形成一系列配 合物,如Na2[Sn(N3 )6 ]、 Cu(N3) 2 (NH3) 2等。 • 4。氮的卤化物 • 氨和卤素可形成一系列化合物,如NX3 N 2F2 N 2F4等。氮族元素氟化物的熔点、沸点及键型 列入下表中。
• ②NO2为红棕色有毒气体,具有顺磁性,能发生聚合作用形成 • •
•
•
N2O4. N 2O4为无色气体,具有反磁性 2NO2 N 2O4 NO2和N 2O4之间的平衡与压力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熔点 262K,则完全有N 2O2分子组成,到423K时,N 2O 4完全分解 为NO2。纯固体的N 2O4完全无色,温度升高,体系中因含有 NO2而有颜色。 NO2分子中N原子采取不等性sp2杂化。以2个sp2杂化轨道与2个 px氧的p轨道重叠形成N-Oσ键,另一个sp2杂化轨道则容纳1个 电子。N的纯pz轨道与2个氧的pz轨道(各一个电子)各个电子 平行重叠形成Ⅱ34键。 NO2的键角为134°,由于其中1个sp2杂化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 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较小,使∠ONO比预期的要大。弹子的顺 磁共振谱已经证明,未成对电子在型键轨道上,由于未成对电子 主要定域于N原子上,导致NO2容易聚合。图13-9给出了价键共 振结构。
• NO分子中有1个键。1个π键和1个3电子π键,键级为 •
• • • • • • •
2.5,离解能为627.5kj· -1,键长115pm. mol NO反键轨道π* 2p上的成单电子容易丢失,形成NO+。 稳定的NO键级为3,N-O键长为106.2pm,在许多亚 硝酸盐中出现,如(NO)(HSO4)、(NO) (CIO4)、(NO)(BF4)和(NO)N3。说明NO+ 是强路易斯酸。在HNO2的酸性溶液中也存在离子NO+: HNO2+ H+ NO++H2O NO还具有氧化还原性和配位性。‘ 2NO+ O2 NO++H2O 2NO+X2(F2、CI2、Br2) 2(NO)X 2NO +3I2 +4H2O 2NO3-+8H++6I2NO +2H2 N2 +2H2O 6NO+ P4 3N2+ P4O6
• • • • • • • • • • • • •
NH4Cl NH3+HCl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3)氨的衍生物 氨分子中一个H被-OH取代的衍生物称为羟胺。氨分子中的一个 H被-NH2取代的衍生物成为联胺,也称之为肼。羟胺和肼不稳 定,易分解。它的主要性质有碱性、配位性、氧化还原性。 N2H4 N2 + 2H2(或NH3) 3NH2OH NH3 + H2O + N2 形成配合物,如[Pt(NH3) 2(N2H4)]Cl2 ,[Zn(NH2OH) ]2Cl2 等。形成配合物的能力:NH3> N2H4 >NH2OH 溶液的碱性为NH3 > N2H4 > NH2OH 肼和羟胺既可以成为氧化剂又可以作还原剂 2NH2OH+ 2 AgBr 2Ag +N2 + 2HBr+ 2H2O N2H4 +4 CuO 2Cu 2O+ N2 +2 H 2O N2H4(l)+ O2(g) N2 (g) + 2 H 2O N2H4(l) +2 H 2O2(l) N2(g)+4H 2O(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NF3的生成热为-124kj· -1,说明NF3是稳定分子, mol
几乎不表现出碱性,常温下不与稀酸反应。 • NCl3是淡黄色油状物 沸点为344K,易溶于CCl4、C6CI6 等有机溶剂。 NH4CI+3CI2 NCI3+4HCI • NCI3的生成热为230kj· -1,是热力学上不稳定的化 mol 合物,温度高于沸点或受到撞击时,会发生爆炸分解。 分解产物为Cl2和N2。 • 5.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 1)氧化物 • 氮和氧能生成多种化合物,如N2O、NO、N2O3、NO2、 N2O4、N2O5等、在这些化合物中,N的电负性小于O, 氧化态均为正值(+1~+5),它们的性质列于表1310中。 • ①NO的基态分子轨道式为:KK(σ2s)2(σ* 2s)2(σ2px) 2(π* )2(π )2( * 2py 2pz π 2py )1, π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使NO为奇电子分子,显顺磁性。
• NF3和NCl3的结构与NH3类似,N采取sp2杂化, •
• •
有一对孤对电子,具有三角锥的结构。但因F、Cl、 H电负性差异导致它们在键角、分子偶极距、键 长等结构参数上有一定区别。 NF3在室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沸点154K。 它可由电解熔融NH4F、HF制得,也可由NH3(g) 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即 4NH3+3F2 Cu NF3+3NH4F NF3和 NH 3的分子结构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