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手册(自动化学院)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手册(自动化学院)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手册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2009-6-18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名称: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课程设计课程代码:0508941学分数:1 学时数:16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牵引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和电气设备选型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稳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运用电气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牵引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设计等问题。

通过牵引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设计的训练,提高电气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1、掌握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牵引负荷的大小正确计算牵引变压器的计算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容量。

2、掌握牵引变电所110kV侧主接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牵引变电所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性,正确在电气主接线的四种接线形式中进行选择,做出110kV侧主接线的设计。

3、掌握牵引变压器型号选择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牵引网向电力机车的供电方式正确选择牵引变压器的型号。

4、掌握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正确进行馈线数目、备用方式和接线形式的和设计。

5、掌握牵引变电所主接线中电气设备选型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对主接线中电气设备某两种,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自用电变压器,地方负荷用变压器等进行正确选型。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学生要按照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根据题目所给原始参数进行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是:1、分析问题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2、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正确进行牵引变压器的计算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容量的计算。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一、题目某牵引变电所位于大型编组站内, 向两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的两个方向供电区段供电, 已知列车正常情况的计算容量为27000 kV A(三相变压器), 并以10kV电压给车站电力照明机务段等地区负荷供电, 容量计算为2700 kV A, 各电压侧馈出数目及负荷情况如下: 25kV回路(1路备): 两方向年货运量与供电距离分别为, , 。

10kV共4回路(2路备)。

二、供电电源由系统区域变电所以双回路110kV输送线供电。

本变电所位于电气化铁路的首端, 送电线距离30km, 主变压器为SCOTT接线。

三、题目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2.1.选题背景、负荷分析和原始数据在保证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可靠的同时, 也要求供电设备最经济的利用, 因此选择合适容量的变压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在这方面对已有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变电所有效电流公式, 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机组的选择必须进一步考虑实际的运行情况。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

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连接方式。

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由上述资料可知, 本牵引变电所担负着重要的牵引负荷供电任务(一级负荷), 馈线数目多、影响范围广, 应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

10KV地区负荷主要为编组站自动化驼峰、信号自动闭塞、照明及其它自动装置等, 应有足够的可靠性。

2.2.牵引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牵引变压器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 其容量大小关系到能否完成国家交给的运输任务的问题。

从安全运行和经济方面来看, 容量过小会使牵引变压器长期过载, 将造成其寿命缩短, 甚至烧毁;反之, 容量过大将使牵引变压器长期不能满载运行, 从而造成其容量浪费, 损耗增加, 使运营成本增大。

铁路变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铁路变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铁路变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铁路变配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功能,理解铁路供电系统的运行机制。

2. 使学生了解铁路变配电系统中涉及的电气参数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和计算。

3. 让学生掌握铁路变配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铁路变配电设备操作、检修和维护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铁路供电系统故障原因,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铁路变配电技术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铁路事业,树立为铁路事业贡献力量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铁路供电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对铁路供电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对铁路变配电技术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铁路供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铁路变配电技术概述:介绍铁路变配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教材章节:第一章 铁路变配电技术概述内容安排:1课时2. 铁路供电系统及设备:讲解铁路供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的功能、结构。

教材章节:第二章 铁路供电系统及设备内容安排:3课时3. 铁路变配电设备操作与维护:介绍铁路变配电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铁路变配电设备操作与维护内容安排:4课时4. 铁路变配电系统电气参数计算:讲解铁路变配电系统中涉及的电气参数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铁路变配电系统电气参数计算内容安排:3课时5. 铁路变配电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分析铁路变配电系统常见故障原因,探讨故障处理方法。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2011教学要点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2011教学要点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2011教学要点第一章电力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电力系统: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组成了一个系统,称为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厂、电力网、电能用户组成。

电力网的任务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和分配到电能用户。

电力网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和变(配)电站(所)组成。

按其功能常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两大部分。

国家规定的电网额定电压分别为(KV):750、500、330、220、110、60、35、10、6等9个电压等级。

牵引变电所进线电源电压等级主要为110kV,少量采用220kV。

牵引供电系统具有哪些主要特点?由哪几个子系统组成?答:牵引供电系统与一般供电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 所供负载是一个单相、移动而且是直流的负载。

(2) 供电额定电压为27.5kV(BT)和55kV(AT),不同于国家电网规定的额定电压。

(3) 供电网不同于电力网,它是通过与电力机车接触而供电,因此又叫接触网。

(4) 具有独特的回流通路(架空回流、轨回流和地回流)。

广义牵引供电系统由:电力系统、牵引变电所、牵引网(接触网、供电线、吸回装置)、电力机车。

狭义的牵引供电系统通常只指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2大部分。

牵引供电系统的4种电流制:(1)直流制(1500V),主要用于地铁、矿山等。

(2)低频单相交流制(3)三相交流制(4)工频单相交流制(27.5KV),我国电气化铁路均采用这种制式。

牵引变电所的4种一次供电方式:(1)一边供电(2)两边供电(3)环形供电(4)辐射供电。

单侧供电方式的可靠性一般比双侧供电方式和环形供电方式要差。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的供电方式:单边供电与双边供电。

第二章牵引变压器及其结线第二章牵引变压器及其结线序号变压器类型输出电压容量利用率对称与否1 单相接线(纯单相单相VV,三相VV量等,60°100%不对称系数1,0.52 三相YN/d11量等,60°75.6%不对称系数0.53 三相不等容量量等,60°94.5%不对称系数0.54 斯科特接线量等,90°92.8%对称5 阻抗匹配平衡型(非阻抗匹配平衡型)量等,90°100%对称三相牵引变压器容量利用率是75.6%,当考虑温度系数kt=0.9时容量利用率可提高到84%容量利用率=定额输出容量/额定容量单相结线在电力系统的电流不对称系数为1,VV结线和三相Y/d结线变压器的不对称系数为0.5。

铁道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铁道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石家庄新铁轨道交通中专学校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 年修订)》的规定,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属于交通运输类。

专业代码:0805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身体健康,参加中考且分数达到我校要求者即可入学。

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电气施工、供电等企业事业单位,要求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成长为能够适应电气化铁道供电运行、维护和施工服务的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学习能力。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2)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3)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和电路分析知识,掌握供电和安全用电知识;(4)掌握一定的工程力学知识;(5)掌握铁路施工用电、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知识;(6)掌握铁道供电设备的结构、工艺和质量参数方面的知识;(7)掌握电力网、电力调度、变配电站电气设备基本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的知识;(8)了解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2、能力结构(1)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的能力;(2)具有基本的电气识图与制图能力;(3)具有电器元件识别能力,能够识别其参数;(4)具有铁道供电常用元件检测、调试和维修能力;(5)能够阅读铁路系统的相关文献,具有自主查询资料的能力;(6)具有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能力;(7)具有电力网、变配电所电气设备运监测、保护和检修能力;(8)具有电力调度与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与维护能力;(9)具有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10)具有初步的列车检修能力。

3、素质结构(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遵章守纪;(2)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敬业奉献精神;(3)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适应艰苦岗位的工作;(4)具有较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基础的英语运用能力,善于沟通;(5)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6)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用于克服困难;(7)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适应各种工作条件的需要;(8)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能胜任企业生产需要;(9)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评语:1. 题目某牵引变电所丙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110/27.5kV,三相V-v接线,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如表1所示。

表1 已知参数供电臂供电臂长度km端子平均电流A有效电流A 短路电流A 穿越电流A左臂21.9 β238 318 917 206右臂24.7 α184 266 1052 2172. 题目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在设计过程中,先按给定的计算条件求出牵引变压器供应牵引负荷所必须的最小容量,然后按列车紧密运行时供电臂的有效电流与充分利用牵引变压器过负荷能力,求出所需要的容量,称为校核容量。

这是为确保牵引变压器安全运行所必须的容量。

最后计算容量和校核容量,再考虑其他因素(如备用方式等),然后按实际系列产品的规格选定牵引的台数和容量,称为安装容量或设计容量。

然后再变压器型号的基础之上,选取室外110kV侧母线,室外27.5kV侧母线以及室外10kV侧母线的型号。

三相V,v结线牵引变压器是近年新研制的产品,它是将两台容量相等或不相等的单相变压器器身安装于同一油箱内组成的。

三相V-v结线牵引变电所中装设两台V,v 结线牵引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固定备用。

三相V-v结线牵引变电所不但保持了单相V-v结线牵引变电所的牵引变压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可供应牵引变电所自用电和地区三相负载,主接线较简单,设备较少,投资较省,对电力系统的负须影响比单线小,对接触网的供电可实现双边供电等优点,最可取的是,解决了单相V-v结线牵引变电所不便于采用固定备用及其自动投入的问题。

考虑到V-v接线中装有两台变压器的特点,在确定110kV侧主接线时我们采用桥形接线。

按照向复线区段供电的要求,其牵引侧母线的馈线数目较多,为了保障操作的灵活性和供电的可靠性,我们选用馈线断路器100%备用接线,这种接线也便于故障断路器的检修。

教师能力大赛教学设计-接触网设备检修——定位装置的检修

教师能力大赛教学设计-接触网设备检修——定位装置的检修

教学设计图1 接触网检修工教材根据接触网检修工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该教材的具体内容,经学校专业课教师团队二次开发,转化为适合我校电气化铁道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而《接触网设备定位装置的检修》则是其中第三个学习任务。

本次所选取该微任务是定位装置的检修(如图2所示),根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和接触网工一次性作业流程,结合定位装置的检修标准,通过检修和调整使定位装置结构高度、定位线夹、定位器坡度、定位环位置、定位器偏移以及螺栓等符合要求。

图2 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及微任务来源(三)典型性分析1. 所选微任务典型性强,确保电力机车受电弓受电良好。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三大元件之一。

接触网是向列车供电的输电线路,是电气化铁路的基础设施。

如果接触网停电或出现故障,将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所以做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接触网设备中定位装置的功能是负责固定接触线位置,使接触网始终在受电弓滑板的工作范围内良好取流,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避免脱弓造成事故,确保电力机车正常运行。

2.所选微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精益求精、注重安全的工匠精神。

本次所选学习任务在一体化课程基础之上,开展定位装置的检修任务,具有较强的技术代表性,学生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实践可以胜任接触网检修工中对于接触网定位装置的检修任务,使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在运行中与接触线良好的接触取流。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接触网工一次性作业流程,将工作过程转为一体化学习过程(如图3),使学生养成“学习就是工作”的思想意识。

图3 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参照“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展开教学,力争将大赛标准转化为课程标准,通过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发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接触网检修工岗位职责认知。

通过接触网检修动手实践结合检修作业程序的标准和规范,使检修程序规范化、标准化,不仅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实现检修作业的知识迁移,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

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教学计划

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教学计划

B」|;1卜I LBBn p n =■_r -r E ・=_*■""A n t 111»-■»-■►■f c »II s I r r L 1■1■--L 'L I —1-J^Bl 一澤矗•工片三云Se p■ir f i -■胃诸--VPreparedon24November2020团结•奉献■拼搏西安高速铁道技工学校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轨道交通电气化施工与运营企业、电气化铁道供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电气化铁道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用于分析设计电路的计算机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轨道交通企业、铁路局、有自备铁路的大型生产企业、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生产企业,从事电力调度、供配电设备生产调试检修、变电所值班等具体工作,核心岗位为接触网工、变电站值班员、电力线路工、电气试验工、维修电工。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基本知识(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和电气的基础知识;(4)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的基础知识;(5)具有供配电技术的基础知识;(6)具有接触网施工与维护的基本知识;(7)具有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基本知识;(8)具有必要的电气化铁道相关设备的维护与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1)具有供用电技术及电气设备的控制、运行及维护专业知识;(2)具有牵引变配电、接触网施工运营维护、高电压试验及电力线路施工专业知识;(3)具有牵引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专业知识;(4)具有高压电气设备测试的专业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高速铁道技工学校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轨道交通电气化施工与运营企业、电气化铁道供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电气化铁道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用于分析设计电路的计算机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轨道交通企业、铁路局、有自备铁路的大型生产企业、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生产企业,从事电力调度、供配电设备生产调试检修、变电所值班等具体工作,核心岗位为接触网工、变电站值班员、电力线路工、电气试验工、维修电工。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基本知识(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和电气的基础知识;(4)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的基础知识;(5)具有供配电技术的基础知识;(6)具有接触网施工与维护的基本知识;(7)具有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基本知识;(8)具有必要的电气化铁道相关设备的维护与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1)具有供用电技术及电气设备的控制、运行及维护专业知识;(2)具有牵引变配电、接触网施工运营维护、高电压试验及电力线路施工专业知识;(3)具有牵引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的专业知识;(4)具有高压电气设备测试的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专业能力(1)具有对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运营、检修与管理的能力;(2)具有企事业单位供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3)具有电力企业担任施工、运行维护工作能力;(4)具备接触网的安装与检修工作能力;(5)具备牵引变电所运行与检修、巡视、开关倒闸工作能力;(6)具备高低压电气产品测试能力。

方法能力(1)具有探索新技术和自学新知识的能力;(2)具有独立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3)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具有安全操作和自我行为约束能力;(5)具有开拓、创新能力;(6)具有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2)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3.素质结构(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及政治敏锐性;(2)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人际关系;(3)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5)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规范职业行为,恪守职业道德。

三、职业面向1.本专业学生就业范围主要涉及:(1)从事轨道交通及供用电企业的电力调度及供用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2)从事牵引变电所、接触网、高电压设备、供电线路的运营、检修和维护工作;(3)从事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作;(4)在各类电力企业担任施工、运行维护工作的高级管理技术人员;(5)在电力供电设备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生产、调试安装、维修工作。

2.具体从事的首要就业岗位:(1)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维修电工;(2)变配电设备检修----变电检修工;(3)变配电所值班-----变配电所值班员;(4)配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及施工-----电力线路工;(5)电气设备试验-----电气试验工;(6)电气安全管理-----电气安全员;(7)接触网设备运行、检修及施工-----接触网工。

3.可持续发展就业岗位:(1)铁路运营企业供电调度员、勘察设计企业设计人员;(2)电气工程师;(3)铁路供电段技术部门、安全部门主管人员。

四、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相通,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融,培养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施工、运行与维护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产教对接。

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与西安铁路局、西安市地下铁道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

拓宽“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的通道;实现“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相通”;深化“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推进“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

实岗历练。

在校内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以接触网工、变电所值班员和电气试验工的身份,进行接触网检修与维护、变电所运行值班、高压电器测试的核心技能训练。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培训基地比武练兵,训练学生的接触网工、变电所值班员、电气试验工的规范化操作能力,实现“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

依托济南铁路局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作业规范进行考核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深化“学校与企业评价相融”。

“产教对接、实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教育、美德教育多头并进,既培养从事电气化铁道供电的应用型人才,又培养电气化铁道供电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倡导“全人教育”理念。

1.职业能力培养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铁道电气化供电技能实训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西安铁路局等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职业化的学习氛围。

将“教学做一体、学训赛相通”的理念落实到实际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2.美德教育在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教育同时,合理安排传统美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通过通识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美德教育,并体现在育人的全过程。

人才培养秉承“知能共进、德道同优”的校训,树立“就业靠专业,发展凭素质”的育人理念,营造美德教育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学院服务铁路事业发展和促进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创新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个性化的多元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可选择的空间和时间。

在教学内容上,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的教育教学。

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包括专场报告会和讲座、各种技能大赛、专利发明创新、特长生课题研究、创业计划竞赛、社会实践等等,重视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形式的院级竞赛活动,建立奖励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到“创新实践学分”中,激发大多数同学们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在教学方法上,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实用、有趣的关键字卡片法、理解标注文字法、小组扩展法、可视化法、伙伴拼图法、旋转木马谈话法、逻辑关系法、站位法、工作与小组过程提炼法等多样性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培养电气化铁道供电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由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校企合作共同设计课程体系。

设置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设置专业技术平台课程,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培养学生胜任电气化铁道施工、运营、维护等岗位的职业能力;设立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创新教育、校外社会实践、专业认知与实践的个性培养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从而构建出“两个平台+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开发过程课程开发坚持“职业能力本位、适于个性发展”原则,通过对西安铁路局等用人单位及合作企业的深入调研和毕业生回访,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的岗位设置、工作对象、典型工作任务和典型职业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归纳出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学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结合专业相关的维修电工、接触网工、变电站值班员、电气试验工等职业资格标准体系,重新整合课程体系。

分析构建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素质、知识结构。

最终根据这些职业能力,明确培养这些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支撑课程。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将基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的课程设计,形成基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并将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课程体系开发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体系开发过程六、教学组织与计划为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采用“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增加教学组织灵活性,适应企业淡季、旺季生产特点和电气化铁路施工、维护年度计划的特点,将每个学年分为多个学段。

第一、二学年各分四个学段,三个学段校内教学,一个学段企业实习。

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段,一个学段校内教学,一个学段企业顶岗实习。

表2 学期周数分配表(单位:周)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表3 专业资格证书考核安排表表4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七、教学实施保障(一)教学团队要实施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一支知识、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高职教育特色突出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形成校企专兼职教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学生专业教育的良好局面。

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6人;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4人,高级职称4人,硕士学位2人,具有高级工程师或技师资格3人,获取考评员及职业资格证书4人,其中有3人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以上,师资结构合理,教师综合素质高。

1. 专任教师(1)专任教师概况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实践应用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人,其中副教授及高工以上职称2人,硕士1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3人。

(2)专业带头人(专职)2. 兼职教师(1)兼职教师概况依托电气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与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建设委员会形成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本专业聘请在行业企业中有专业理论基础的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来自西安铁路局企业,主要从事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牵引变电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领域的设计、施工、维护、技术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研发、运行、维护工作经验。

兼职教师的主要职责为:参与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修改和教学质量评价等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活动,承担专业课程和技能实训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

兼职教学团队现有教师5人,其中高工职称2人,硕士1人,工程师2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