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智能变送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送器校验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送器校验作业指导书1、作业目的:校验测量的准确性。

2、作业要求:标准仪器精度高于被检表。

3、作业内容:调正校验。

4、作业的准备和危害识别:4.1、工具:数字电流表,标准压力发生器,250Ω电阻,手持终端,24VDC电源,导线及常用工具。

4.2、电源正负端连接正确,并符合供电要求,手持终端不能挂于电源两端,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正确。

5、作业方法:5.1、接上电源并将电流表和250Ω电阻(如有安全栅则不必接电阻)串接在电源回路中,手持终端挂于变送器的电源端子的正负端或250Ω电阻两端。

5.2、把压力发生器输出与变送器的高压侧正确连接,低压侧放空。

5.3、接通电源预热5分钟以上。

5.4、用手持终端设定需要的变送器各项参数。

(参阅各自专用的手持终端使用说明书。

)5.5、校验:5.5.1 下限调整:在高压侧通入下限压力。

调节外部调零机构,使输出显示为0%,电流表指示应为4mA。

5.5.2 上限调整:在高压侧通入上限压力值。

调整外部调零机构,使输出显示100%,电流表指示应为20mA。

5.5.3 线性校准:在高压侧通入0% 25% 50% 75% 100%的压力值,输出显示应为0% 25% 50% 75% 100%。

电流表指示应为4mA 8mA 12mA 16mA 20mA。

6、检查与验收6.1、正确填写校验单,由验收人员对变送器的校验内容的准确性进行确认,并在校验单上签名。

6.2、调校完后,停电并拆除与设备的一切连接。

上好前后盖子及螺丝等,保证变送器的完整。

7、仪表投运时要求及注意事项:7.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零位加以调整。

7.2、正确操作投运方法,防止仪表单向受压。

智能变电站SGB-750(220kV)母线保护校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电站SGB-750(220kV)母线保护校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
开工前工作负责人检查所有工作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并由工作负责人带领进入作业现场并在工作现场向所有工作人员详细交待作业任务、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设备状态及人员分工,全体工作人员应明确作业范围、进度要求等内容。
3
根据《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的要求,完成安全措施并在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见附录表A)逐项打上已执行的标记,在做好安全措施工作后,方可开工。
2)误整定
(1)工作前应确认最新定值单;
(2)定值调整后应核对无误,并打印一份定值附在保护校验记录后。
3)误接线
(1)工作前,必须具备与现场设备一致的图纸;
(2)接、拆二次线(光纤)至少有两人执行,并做好记录。
(3)工作结束后,恢复光纤接线至正常状态,并检查相关装置通信恢复正常。
4
其他
5
根据校验设备的结构、校验工艺及作业环境,将校验作业的全过程优化为最佳的校验步骤顺序,见图1。
4
表8规定了SGB-750(220kV)智能化母线保护校验的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表8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序号
防范类型
危险点
预防控制措施
1
人身触电
1)误入带电间隔
(1)工作前应熟悉工作地点带电部位;
(2)工作前应检查现场安全围栏、安全警示牌和接地线等安措。
2)接、拆低压电源
(1)必须使用装有漏电保护器的电源盘;

2
4
工器具主要包括专用工具、常用工器具、仪器仪表、电源设施和消防器材等,详见表5。
表5工器具与仪器仪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具箱

1
2
数字式万用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作业指导书总的部分(试行)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作业指导书总的部分(试行)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作业指导书总的部分(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冀北公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和调试报告,满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运行和管理的实际需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第二条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出厂联调(二次设备集成调试)和现场调试工作。

第三条 本作业指导书严格落实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和Q/GDW 689-2012《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等相关技术要求,参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规范(报批稿)》,总结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运行等经验,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通信配置、测试项目、调试表格等进行了统一规范。

第四条 本作业指导书在《冀北公司智能站继电保护工厂联调方案(试行)》和《冀北公司智能站继电保护现场调试方案(试行)》基础上,做了补充和细化,操作性更强,颁布后替代《冀北公司智能站继电保护工厂联调方案(试行)》和《冀北公司智能站继电保护现场调试方案(试行)》。

第五条本作业指导书按如下电气主接线型式而编制,如果实际工程不属于如下电气主接线型式,可参考相应部分进行处理。

(一)500千伏智能变电站电气主接线:500千伏侧3/2接线,220千伏侧双母双分段接线,66千伏侧为单母线接线;(二)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电气主接线:220千伏侧双母线接线,110千伏侧双母线接线,35千伏侧为单母线接线。

第二章 调试阶段划分第六条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一)出厂联调:此阶段主要检查装置的实际工程配置和所有二次设备之间的配合是否正确等。

此阶段在二次设备集成厂商或电科院完成;(二)现场调试:此阶段主要检查光纤回路连接是否正确、光纤衰耗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电缆回路连接是否正确、一次和二次设备之间配合是否正确等。

此阶段在变电站现场完成。

第三章 作业指导书使用原则第七条本作业指导书根据调试阶段划分原则而制定,针对出厂联调和现场调试分别制定了调试作业指导书,详见各附件。

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讲解

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讲解

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写:作业负责人:目次1.应用范围 (12.引用文件 (13.调试流程 (14.调试前准备 (34.1 准备工作安排 (34.2 作业人员要求 (34.3 试验仪器及材料 (4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45.单体调试 (55.1 电源和外观检查 (55.2 绝缘检查 (65.3 配置文件检查 (75.4 光纤链路检查 (75.5 GOOSE开入/开出检查 (85.6 采样值特性检验 (95.7 同步采样性能测试 (105.8 对时性能测试 (105.9 采样响应延时测试 (105.10 电压切换/并列功能检查 (115.11 时间特性测试 (125.12 SOE分辨率测试 (125.13 检修压板功能检查 (135.14 异常告警功能检查 (135.15 断路器本体功能检验 (146.联调试验 (146.1 与保护装置的联调试验 (146.2 与测控及监控后台的联调试验 (157.送电试验 (158.竣工 (15附录:调试报告 (16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1.应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的现场调试工作,规定了现场调试的准备、调试流程、调试方法和标准及调试报告等要求。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5147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281 合并单元测试规范DL/T 282 合并单元技术条件DL/T 47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82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995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Q/GDW 11015 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检测规范Q/GDW 11051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性能测试规范Q/GDW 1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267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Q/GDW 396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6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8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43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689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Q/GDW XXX 智能变电站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3.调试流程根据调试设备的结构、校验工艺及作业环境,将调试作业的全过程划分为以下校验步骤顺序,见图1: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图1 调试流程图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4.调试前准备4.1 准备工作安排4.2 作业人员要求4.3 试验仪器及材料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5.单体调试5.1 电源和外观检查5.1.1 电源检查5.1.2 装置外观检查5.2 绝缘检查按照DL/T 995-2006标准的6.2.4和6.3.3的要求,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绝缘检查:a新安装时对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和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Ω。

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与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和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变电运行人员遵循标准作业程序,保障运行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二、变电运行概述1. 变电站的定义和功能2. 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和组成3. 变电运行人员的分类和职责三、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1. 提高变电运行作业的安全性2. 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效率3. 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四、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流程1. 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和范围2. 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3. 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程序和步骤4. 确定责任人和相关部门5. 审批和发布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五、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 变电运行作业的基本要求- 安全要求- 操作规范- 紧急处理措施2. 变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设备的运行检查项- 设备的维护措施和周期- 设备的故障处理流程- 变电设备的保护调试3. 变电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 岗位培训要求-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事故应急处理培训4. 变电运行作业的日常管理- 工作票制度- 记分卡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作业记录和问题反馈六、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和监督1. 指导书的培训和宣传2. 指导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评估3. 纠正和改进措施的落实4. 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和更新七、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变电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的分析和处理2. 案例二:变电站运行航空障碍物预防措施的不足分析和改进八、总结和展望变电运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它能够规范变电运行作业,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电站规模的扩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运行需求和挑战。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现场通用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现场通用作业指导书

Q/GDW05 山西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GDW05 ZY201-039-2012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现场通用作业指导书20xx-xx-xx发布2016-xx-xx实施山西省电力公司发布Q/GDW05 ZY201-039-2012目录目录 (I)前言 (III)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现场通用作业指导书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现场作业相关规定与要求 (2)4.1 相关资料准备 (2)4.2 试验工器具准备 (2)4.3 现场作业相关规定 (3)5 通用检验 (6)5.1 屏柜检查 (6)5.2 绝缘电阻检查 (6)5.3 设备工作电源检查 (6)5.4 设备通信接口检查 (7)5. 5时间同步性测试 (8)5. 6设备软件和通信报文检查 (8)6 合并单元单体检验 (8)6.1 装置GOOSE告警功能检查 (9)6.2 SV采样精度测试 (9)6. 3 MU发送SV报文测试 (9)6.4 MU失步再同步测试 (10)6. 5 MU检修状态测试 (10)6.6 电压切换功能检验 (11)7 保护装置单体检验 (11)7.1 虚端子信号检查 (11)7.2 保护装置接收断链告警配置检查 (12)7.3软压板检查 (12)7.4开入开出信号端子检查 (13)7.5保护装置定值校验 (13)8 智能终端单体检验 (15)8.1 GOOSE开出检查 (15)8.2 GOOSE开入检查 (15)8.3 智能终端时间测试 (16)8.4 断路器防跳回路检查 (16)8.5 智能终端硬压板及把手检查 (16)9 整组试验 (16)IQ/GDW05 ZY201-039-20129.1二次回路正确性检查 (16)9. 2二次电缆检查 (17)9.3 交换机检验 (18)9.4整组传动 (20)9.5 检修机制检查 (20)10 通道对调 (21)10.1 光纤差动保护装置通道对调 (21)10.2 纵联距离保护通道对调 (22)11 启动试验 (22)11.1 一次升压升流试验 (22)11.2 传统CT回路直阻与负担。

宿迁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智能终端接入主站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卡)

宿迁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智能终端接入主站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卡)

配电自动化作业指导书(根据工作性质不同选择不同部分)表单流水号:作业班组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作业任务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馈线终端名称工作地点通讯地址所属线路电压等级CT变比PT变比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厂家出厂编号出厂日期投运日期一、作业前准备1、试验仪器/仪表万用表、兆欧表、自动化设备综合测试仪、便携式专用测试电脑、应急照明灯、工具箱、安全工器具等, 仪器仪表通电检查并确认在有效期内,检查安全工器具外观完好并在有效期内确认( )2、资料施工作业记录,被试设备的缺陷记录和相关的检修记录,图纸、信息表、说明书等确认( )3、办理作业许可手续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票,并确定现场安全措施符合作业要求确认( )4、风险评估走错间隔,触电伤亡确认( ) 接取试验电源,触电伤亡确认( ) 误触碰,引起运行设备误动确认( ) CT开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确认( ) PT短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确认( ) 插拔插件,造成设备损坏确认( ) 备份不全确认( ) 升级后产生新缺陷或升级不成功确认( ) 误遥控确认( ) 操作错误,数据丢失确认( ) 误信息干扰调度员的监视及判断确认( )5、安全交底作业人员清楚工作任务、周围设备的带电情况、作业环境情况确认( )二、作业过程(1)装置绝缘电阻测试风险控制措施接取试验电源,触电伤亡检查漏电保护开关正常,禁止用导线在插座上取电源确认( )CT开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专人监护,短接CT二次绕组时,必须使用专用短接片或短接线进行正确短接,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严禁在CT二次绕组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确认( )PT短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专人监护,拆除的PT二次线,用绝缘胶布密封外露的导体部分确认( ) 测试仪表规范名称型号厂家编号有效日期作业标准1、各回路对地及各回路之间的阻值均应≥10MΩ;2、装置与主地网、机柜及接地母线铜排的电阻值应为零作业记录确认( )单位(MΩ)交流电流回路对地A相--地:B相--地:C相--地:交流电压回路对地A相--地:B相--地:C相--地:直流电源回路对地+极--地:-极--地:交流电源回路对地各回路相互间电压回路—电流回路:交流回路—电源回路:输出接点对地单位(Ω)装置所在机柜接地母线铜排与主接地网的电阻值:装置外壳与接地母线铜排的电阻值:(2)装置工作电源检查风险控制措施接取试验电源,触电伤亡检查漏电保护开关正常,禁止用导线在插座上取电源确认( )误触碰,引起运行设备误动设专人监护,并呼唱,操作前加强沟通与协调,详细了解现场是否有其他工作,以及明确各方的工作内容确认( )序号作业内容作业标准作业记录1 双电源切换检查切换过程终端运行正常,无误报信息确认( )2 蓄电池供电交流电源失电可自动切换为蓄电池供电,切换过程终端正常工作,无误报信息确认( )3 蓄电池活化执行远方/就地、定时活化,功能正常、报警信号正确确认( )4 蓄电池充放电蓄电池充放电一小时,电池电压变化符合技术规范确认( )仪表规范名称型号厂家编号有效日期作业内容交直流输入输出电压检测作业标准允许误差值(±10%)输出电压额定值(±5%)作业记录交流 V直流 V蓄电池一小时放电: V蓄电池一小时充电: V蓄电池容量检查蓄电池构成:单体□双体□额定电压:V 确认( ) 单个电池电压:V 额定容量:AH 确认( )序号遥信核对检查遥信状态当地显示主站显示备注1 输入失电告警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2 电池活化状态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3 电池欠压告警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4 电源故障告警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3)终端设备功能检查风险控制措施误触碰,引起运行设备误动设专人监护,并呼唱,操作前加强沟通与协调,详细了解现场是否有其他工作,以及明确各方的工作内容确认( )操作错误,数据丢失作业前做好备份,加强监护确认( ) 序号作业内容作业标准作业记录1 时钟检查配网自动化终端与主站系统对时正确确认( )2 密码测试运行终端配置软件,输入密码正确确认( )3 软件运行版本运行的版本与有效记录的版本号保持一致确认( )4 通信地址检查正确确认( )5 装置参数与定值单核查装置参数与定值单设定一致确认( )6 日志检查运行配置软件,查看终端无错误信息确认( )7 模件通信终端装置主模块与其它模件通信状态良好确认( )8 软、硬件运行CPU负荷率、硬盘可用容量、各种进程运行正常确认( )9 系统对时运行配置软件,修改终端的时间,观察时间正确性确认( )10 报文监视运行配置软件,查看各调度通信口的报文正常确认( )11 终端信息运行配置软件,查看遥信、遥测信息与主站一致确认( )12 信息核对现场设备与配电主站、配电GIS信息一致确认( )13 事件记录调用实时和历史的SOE记录,模拟新发SOE正确,历史SOE失电后数据长时间保存完整确认( )14 远方维护诊断远方维护诊断功能正常,端口不用时与通信线路断开确认( )15 通道运行状况检查通道运行正常,误码率正常,电平及波形正常确认( )16 交流回路正确性检查二次CT连接线无开路现象,PT无短路现象确认( )17 遥控继电器遥控继电器线圈无断线,接点无粘连烧坏痕迹确认( )18 终端装置设备、插件清洁、无积尘确认( )19 插件、模块检查插件印刷电路无损伤或变形,焊接良好,芯片应插紧,连线完好确认( )20 备份完成终端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确认( ) (4)遥测测试风险控制措施CT开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专人监护,短接CT二次绕组时,必须使用专用短接片或短接线进行正确短接,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严禁在CT二次绕组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确认( )PT短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专人监护,拆除的PT二次线,用绝缘胶布密封外露的导体部分确认( )接取试验电源,触电伤亡检查漏电保护开关正常,禁止用导线在插座上取电源确认( ) 误信息干扰调度员的监视及判断通知配网调度主站做好屏蔽措施确认( )仪表规范名称型号厂家编号有效日期作业标准误差均应小于0.5%(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作业记录交流电压、电流回路遥测加量试验记录遥测值标准源值现场显示值主站显示值误差#1线路电压100%额定值U a U b U c#1线路电流10%额定值I a I b I c#1线路电流100%额定值Ia I b I c#1线路电流120%额定值I a I b I c……作业记录馈线按整定值模拟故障试验记录序号遥信核对检查遥信状态装置显示现场显示主站显示1 #1线路过负荷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2 #1线路过流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3 #1线路速断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4 #1线路接地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5 #1线路过负荷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6 #1线路过流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7 #1线路速断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8 #1线路接地动作/复归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正确□错误□…(5)遥信、遥控测试风险控制措施误遥控专人监护,运行设备置“就地”并退出遥控压板确认( )接取试验电源,触电伤亡检查漏电保护开关正常,禁止用导线在插座上取电源确认( ) 误信息干扰调度员的监视及判断通知配网调度主站做好屏蔽措施确认( ) 仪表规范名称型号厂家编号有效日期作业标准动作正确,操作完成后必须检查遥控操作、遥信、遥调变位记录,操作正确时用“√”表示作业记录确认( ) 遥信对象遥信状态装置显示就地显示远方显示备注#1开关分合#1开关接地刀分合遥控对象遥控返校就地远方备注就地分就地合遥控分遥控合#1开关…(6)软件升级风险控制措施备份不全工作人员做好监护与检查,确保备份文件齐全,不漏项确认( )升级后产生新缺陷或升级不成功升级前要求厂家在厂内做好测试,软件升级方案和测试大纲经审核确认,升级后工作负责人做好各项功能测试,升级不成功恢复原备份确认( )序号内容作业标准作业记录1 备份相关的程序及文件备份运行中的程序,备份文件齐全,不漏项确认( )2 软件升级工作按升级方案实施确认( )3 三遥功能测试按测试大纲进行功能抽查测试,确认正常运行确认( )4 运行状态检查终端运行正常,与主站通信正常、无异常信息确认( ) (7)参数修改风险控制措施操作错误,数据丢失作业前做好备份,加强监护确认( ) 序号内容作业标准作业记录1 通讯参数修改按工作单设置,并进行核对确认( )2 保护定值的修改与定值单一致确认( )3 CT/PT变比的修改与定值单一致确认( )4 转发表的修改与信息表一致确认( )5 其他参数的修改按工作单设置,并进行核对确认( ) (8)硬件更换风险控制措施CT开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专人监护,短接CT二次绕组时,必须使用专用短接片或短接线进行正确短接,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严禁在CT二次绕组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确认( )PT短路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专人监护,拆除的PT二次线,用绝缘胶布密封外露的导体部分确认( )插拔插件,造成设备损坏断开装置电源,并配戴防静电手带进行插拔确认( ) 误遥控专人监护,运行设备置“就地”并退出遥控压板确认( ) 序号内容作业标准作业记录1 主控模块更换厂家、型号、版本、跳线正确,更换后设备运行正常,与主站通信正常确认( ) 三遥功能抽查正常确认( )2 通信模块更换厂家、型号、版本、跳线正确,更换后设备运行正常,与主站通信正常确认( )3 遥测模块更换厂家、型号、版本、跳线正确,更换后设备运行正常,与主站通信正常确认( ) 遥测功能抽查正常确认( )4 遥控模块更换厂家、型号、版本、跳线正确,更换后设备运行正常,与主站通信正常确认( ) 遥控功能抽查正常确认( )5 遥信模块更换厂家、型号、版本、跳线正确,更换后设备运行正常,与主站通信正常确认( ) 遥信功能抽查正常确认( )6 电源模块更换厂家、型号、版本、跳线正确,功率不小于原模块,更换后设备工作正常确认( ) 输出电压正常确认( )7 蓄电池更换电压、容量一致,更换后测试备用电源工作正常确认( )三、作业终结1 总体结果合格( )、不合格( )、缺陷( )、待查( )2 恢复现场拆除所有试验接线,并恢复正常接线;检查装置上各空气开关的位置应在检验前状态;盖好装置的面板,锁好门确认( ) 检查装置及所属二次回路端子排上接线的紧固情况确认( )3 清理、撤离现场拆除试验电源,将仪器、工具、材料等搬离现场确认( )4 运行工况检查设备运行工况正确性检查确认( ) 4 结束工作办理工作终结手续确认( )5 新增风险及控制措施6 备注7 作业负责人意见及签名8 表单录入人录入时间填写要求:1.“作业记录”:如正常则填写“√”、异常则填写“○”、无需执行则填写“×”;2.异常时必须填写“备注”,对异常情况进行详细描述;3.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本作业表单不能有效控制该项作业的风险,经现场工作负责人评估后,建议需要增减新的控制措施,在“新增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中对具体情况进行描述;4.项目负责人负责签发、审核,工作完毕后作业负责人填写结论及修订意见,包括:执行结果是否正常、异常情况的处理意见、作业表单修订意见。

智能变电站 110kV主变保护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电站 110kV主变保护作业指导书

智能变电站110kV电压等级主变保护调试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写:作业负责人:目次1.应用范围 (1)2.引用文件 (1)3.调试流程 (1)4.调试前准备 (2)4.1 准备工作安排 (2)4.2 作业人员要求 (3)4.3 试验仪器及材料 (4)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4)5.单体调试 (5)5.1 电源和外观检查 (5)5.2 绝缘检查 (6)5.3 配置文件检查 (7)5.4 光纤链路检验 (7)5.5 SV输入检查 (8)5.6 GOOSE开入开出检查 (9)5.7 保护校验 (9)6.分系统功能调试 (16)6.1 SV整组 (16)6.2 GOOSE整组 (17)6.3 站控层功能测试 (18)7.全站功能联调 (20)7.1 一次升流 (20)7.2 一次加压 (21)8.带负荷测试 (21)9.竣工 (21)附录:调试报告 (23)1.应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智能变电站110kV电压等级主变保护现场调试工作,规定了现场调试的准备、调试流程、调试方法和标准及调试报告等要求。

本指导书中所涉及变压器保护以高压侧内桥接线、低压侧双分支单母分段接线的双绕组变压器(高2-低2)为基础型号,且为主后一体保护,其他接线情况及主、后独立的保护可参照执行。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5147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47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82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995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Q/GDW 10kV~110(66)kV元件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267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396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689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Q/GDW 43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6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8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XXX 智能变电站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3.调试流程根据调试设备的结构、校验工艺及作业环境,将调试作业的全过程优化为最佳的校验步骤顺序,见图1:图1110kV主变保护调试流程图4.调试前准备4.1 准备工作安排4.2 作业人员要求4.3 试验仪器及材料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5.单体调试5.1 电源和外观检查5.1.1 电源检查5.1.2 装置外观检查5.2 绝缘检查按照DL/T 995-2006标准的6.2.4的要求,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绝缘检查:a)将CPU插件、通信插件、开入插件拔出,并确认直流电源断开后将直流正负极端子短接,对电源回路、开入量回路、开出量回路摇测绝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调试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写:作业负责人:目次1.应用范围 (1)2.引用文件 (1)3.调试流程 (1)4.调试前准备 (3)4.1 准备工作安排 (3)4.2 作业人员要求 (3)4.3 试验仪器及材料 (4)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4)5.单体调试 (5)5.1 电源和外观检查 (5)5.2 绝缘检查 (6)5.3 配置文件检查 (7)5.4 光纤链路检查 (7)5.5 GOOSE开入/开出检查 (8)5.6 动作时间测试 (8)5.7 SOE精度测试 (9)5.8 检修压板闭锁功能检查 (9)5.9 异常告警功能检查 (9)5.10 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检验 (10)5.11 断路器本体功能检验 (10)6.联调试验 (11)6.1 与保护装置的联调试验 (11)6.2 与测控及监控后台的联调试验 (11)7.送电试验 (11)8.竣工 (12)附录:调试报告 (13)1.应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的现场调试工作,规定了现场调试的准备、调试流程、调试方法和标准及调试报告等要求。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5147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47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82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995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267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Q/GDW 396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8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43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689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Q/GDW XXX 智能变电站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3.调试流程根据调试设备的结构、校验工艺及作业环境,将调试作业的全过程划分为以下校验步骤顺序,见图1:图1 调试流程图4.调试前准备4.1 准备工作安排4.2 作业人员要求4.3 试验仪器及材料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5.单体调试5.1 电源和外观检查5.1.1 电源检查5.1.2 装置外观检查5.2 绝缘检查按照DL/T 995-2006标准的6.2.4和6.3.3的要求,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绝缘检查:a)新安装时对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和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Ω。

b)新安装时对二次回路使用1000V摇表测量各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0MΩ。

c)对二次回路使用1000V摇表测量各端子对地的绝缘电阻,新安装时绝缘电阻应大于10M Ω,定期检验时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

注:1)绝缘电阻摇测前必须断开交、直流电源;摇测结束后应立即放电,恢复接线。

2)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5。

5.3 配置文件检查5.3.1配置文件版本及SCD虚端子检查a)检查SCD文件头部分(Header)的版本号(version)、修订号( revision)、和修订历史(History)确认SCD文件的版本是否正确。

b)采用SCD工具检查本装置的虚端子连接与设计虚端子图是否一致。

注: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格表6.1。

5.3.2 装置配置文件一致性检测a)检查待调试装置和与待调试装置有虚回路连接的其它装置是否已根据SCD文件正确下装配置。

b)采用光数字万用表接入待调试装置各GOOSE接口,解析其输出GOOSE报文的MAC地址、APPID、GOID、数据通道等参数是否与SCD文件中一致;光数字万用表模拟发送GOOSE报文,检查待调试装置是否正常接收。

c)检查待调试装置下装的配置文件中GOOSE的接收、发送配置与装置背板端口的对应关系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

注: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6.2。

5.4 光纤链路检查5.4.1 发送光功率检验将光功率计用一根尾纤(衰耗小于0.5dB)接至智能终端的发送端口(Tx),读取光功率值(dBm)即为该接口的发送光功率。

要求光波长1310nm,发送功率:-20dBm~-14dBm;光波长850nm,发送功率:-19dBm~-10dBm。

5.4.2 接收光功率检验将智能终端接收端口(Rx)上的光纤拔下,接至光功率计,读取光功率值(dBm)即为该接口的接收光功率。

接收端口的接收光功率减去其标称的接收灵敏度即为该端口的光功率裕度,装置端口接收功率裕度不应低于3dBm。

5.4.3 光纤连接检查a)检查合并单元光口和与之光纤连接的各装置光口之间的光路连接是否正确,通过依次拔掉各根光纤观察装置的断链信息来检查各端口的GOOSE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b)将智能终端和与之光纤连接的各装置GOOSE接收压板投入,检修压板退出,检查智能终端无GOOSE链路告警信息。

注: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7。

5.5 GOOSE开入/开出检查5.5.1 GOOSE开入检查根据智能终端的配置文件对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配置,将测试仪的GOOSE输出连接到智能终端的输入口,智能终端的输出接点接至测试仪。

启动测试仪,模拟某一GOOSE开关量变位,检查该GOOSE变量所对应的智能终端输出硬接点是否闭合,模拟该GOOSE开关量复归,检查对应的输出硬接点是否复归。

用上述方法依次检查智能终端所有GOOSE开入与硬接点输出的对应关系全部正确。

5.5.2 GOOSE开出检查根据智能终端的配置文件对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配置,将测试仪的GOOSE输入连接到智能终端的输出口,智能终端的输入接点接至测试仪。

启动测试仪,模拟某一开关量硬接点闭合,检查该开关量所对应的智能终端输出GOOSE变量是否变位,模拟该开关量硬接点复归,检查对应的智能终端输出GOOSE变量是否复归。

用上述方法依次检查智能终端所有硬接点输入与GOOSE开出的对应关系全部正确。

5.5.3 GOOSE报文检查用报文分析仪检查智能终端的状态报文输出是否正常,通过模拟故障使智能终端输出GOOSE报文中某一变量变位,从报文分析中观察变位报文输出是否正确。

注: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8。

5.6 动作时间测试通过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对智能终端发跳合闸GOOSE报文,作为动作延时测试的起点,智能终端收到报文后发跳合闸命令送至测试仪,作为动作延时测试的终点,从测试仪发出跳合闸GOOSE报文,到测试仪接收到智能终端发出的跳合闸命令的时间差,即为智能终端的动作时间,测量5次,要求动作时间均不大于7ms。

注:检验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9。

5.7 SOE精度测试将SOE高精度测试仪与卫星信号同步,使测试仪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小于0.5ms),对智能终端进行顺序触发,智能终端SOE时标应与测试仪控制输出时刻、时序一致,要求SOE时标误差小于0.5ms,SOE分辨率小于1ms。

注:测试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10。

5.8 检修压板闭锁功能检查5.8.1 检修标志置位功能检查将智能终端检修压板投入,检查智能终端输出的GOOSE报文中的“TEST”值应为1。

再将智能终端检修压板退出,检查智能终端输出的GOOSE报文中的“TEST”值应为0。

当智能终端检修压板投入,而GOOSE链路对端装置的检修压板退出时该GOOSE链路告警。

5.8.2 GOOSE报文处理机制检查分别修改GOOSE跳、合闸命令报文中的检修位和智能终端检修压板状态,检查智能终端对GOOSE检修报文处理是否正确。

当检修状态一致时,智能终端将GOOSE跳、合闸命令视为有效,当检修状态不一致时,智能终端将GOOSE跳、合闸命令视为无效。

注: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11。

5.9 异常告警功能检查5.9.1 电源中断告警断开智能终端直流电源,检查装置告警硬接点应接通。

5.9.2 装置异常告警检查装置插件故障时应有告警信号(通信板、CPU等)。

5.9.3 GOOSE异常告警拔出对应的通信光纤或网线,智能终端发GOOSE异常告警;插入对应的通信光纤或网线,GOOSE异常告警复归。

5.9.4 控制回路断线告警模拟控制回路断线,检查智能终端输出的GOOSE报文有对应告警信息。

注: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12。

5.10 变压器/电抗器非电量保护检验5.10.1 定值整定功能检验检查定值输入、修改功能正常;使装置失电后再上电,检查定值保持不变。

5.10.2 非电量保护传动检验a)退出非电量功能硬压板和跳闸出口硬压板,通过短接非电量保护的重瓦斯、轻瓦斯、油温高、绕组温度高等所有非电量开入节点,检查非电量保护信号指示正常,在监控后台检查相应的非电量信号应正确上传至监控后台、故障录波,非电量信号正确,非电量保护的出口继电器应不动作。

b)投入非电量保护重瓦斯硬压板和跳闸出口硬压板,实际到变压器/电抗器本体上模拟重瓦斯继电器动作,检查非电量出口继电器应动作,出口灯点亮,信号正确,各侧断路器实际跳闸正确。

c)其他需要跳闸的非电量保护功能验证同重瓦斯非电量保护。

5.10.3 非电量直跳继电器动作功率测试非电量直跳继电器励磁线圈施加电压,同时串入电流表,电压缓慢升高,直至继电器动作。

记录动作电压和此时电流,计算继电器的动作功率,动作功率应大于5W。

注:检查结果记录于调试报告表13。

5.11 断路器本体功能检验5.11.1 断路器压力闭锁功能检验断路器在跳闸位置,模拟断路器压力低闭锁合闸动作,手合断路器,断路器无法合闸;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模拟断路器压力低闭锁分闸动作,手跳断路器,断路器无法分闸;断路器在合闸位置,使相应线路保护重合闸充电,模拟断路器压力低闭锁重合闸动作,检查重合闸放电,智能终端对应的告警信号正确。

5.11.2 断路器防跳功能检验断路器在跳闸位置,用测试仪发手合开关GOOSE命令使断路器合闸并保持,再加入保护跳闸GOOSE命令,断路器正确跳闸,不出现跳跃现象,对两组跳闸线圈的防跳功能应分别检查。

5.11.3 三相不一致保护检验将就地三相不一致延时继电器按定值单整定,投入就地三相不一致压板,就地合上三相断路器,并将断路器远方/就地把手打至远方,对线路开关还应退出线路保护重合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