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
1和2课时艾滋病小斗士

(三)艾滋病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
1、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的5-7自然段,思考:恩科西是如何与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作斗争的?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朗读5-7自然段,思考:恩科西如何与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作斗争的?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读书、思考)
2、交流感悟:
(1)师述:我们可以从小斗士恩科西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勇敢。让我们来读读他的话语,想想看,小恩科西的这些话分别表达出了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读后作些交流。
(2)课件出示:
(读一读想一想)
“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艾滋病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3、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分段提示: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后讲述了恩科西的“去世——不幸——斗争——榜样”)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五、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小恩科西是如何与艾滋病魔以及与人们的偏见抗争的,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的顽强、勇敢。
齐读:
“一个人究竟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5、(备用)
人类面临的天灾越来越多,像禽流感、非典等,恩科西的顽强不屈,给所有的患者做出了榜样。今天,恩科西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震撼人心的呐喊,时刻响在我们的耳边,留在我们的心中。
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爱滋病日,让我们永远记住12月1日,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恩科西。
《艾滋病小斗士》备课教案

《艾滋病小斗士》优秀备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概念及其危害。
激发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的关注和参与。
1.2 教学内容: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学生讨论: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态度。
1.3 教学活动:观看艾滋病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对艾滋病的看法,开展小组讨论。
第二章:艾滋病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意识。
2.2 教学内容:艾滋病患者的困境和挑战。
学生讨论:如何关爱艾滋病患者。
2.3 教学活动:观看艾滋病患者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建议。
第三章:艾滋病防治知识让学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艾滋病。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预防措施。
学生分享预防艾滋病的实际行动。
第四章:青少年与艾滋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4.2 教学内容:青少年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生讨论:如何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
4.3 教学活动:观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宣传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在防治工作中的角色。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的建议。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心得,开展小组讨论。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艾滋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具体的艾滋病相关案例,探讨其社会影响和个人经历。
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6.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具体的艾滋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

15艾滋病小斗士
备课日期
11月 10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分段,理清课文脉络,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
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 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5上15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艾滋病小斗士》执教时间:2010年12月1日执教班级:海安县南莫镇中心小学执教老师:仇月华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初识人物(板书:斗士)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斗士?生:斗牛士。
(有生笑,教师顺势引导。
)师:斗牛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斗牛士们却毫不畏惧,这样的人称得上是斗士。
生:在战场上与敌人斗争的人。
师:为了保卫祖国,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与敌人殊死搏斗的人是当之无愧的斗士。
其实,敌人不仅仅是指战场上的敌人,也指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勇敢面对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人就是斗士。
像这样的斗士你知道的都有谁呢?生1:董存瑞。
生2:桑兰。
生3:海伦·凯勒。
师: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陪伴着我们,感染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小斗士”。
【从题眼切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唤起阅读期待。
】(板书:小)师:这位南非的儿童名叫——生:恩科西。
(板书:恩科西)师:他是一位艾滋病小斗士。
(板书:艾滋病,生齐读课题。
)师:你对艾滋病有哪些了解呢?生1: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人要终生服用药物。
生2:艾滋病是一种绝症,没有药能治好这种病。
(出示课件一:从1981年至今这30年中共有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病毒,平均每年有近百万人。
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却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直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教师读,重读数据,有学生发出轻轻的惊叹声。
)【语文课堂上资料的引用时为语文教学服务的。
这段资料摒弃了让学生更加茫然的专业术语,运用了具体的数据,无痕地引导学生向着语文进发。
】(出示课件二)师:请大家看一组有关爱滋病病人的图片。
(学生不时发出“啊”、“呀”的感叹。
)师:能描述你所看到的吗?这些图片让你禁不住发出怎样的感叹呢?生1:(皱起眉头)我看到这些艾滋病病人都很瘦,可以说是骨瘦如柴,他们真可怜啊!生2:他们的表情跟健康的人都不一样,看上去一点活力都没有。
15艾滋病小斗士课件(第一课时)

讨论交流: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 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 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 大波。”
“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
想象说话: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 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 老师、同学和家长分别是什么态度呢? 请你发挥想象,具体说一说。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 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 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但他坦然 地面对生活,顽强地与病魔做斗 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 故事。
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 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 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2、 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 说一说你的感受。
一年级老师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
----------”
几位家长激动地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孩子们窃窃私语,有的说:“----------------” 有的说:“----------------------------- ”还 有的说:“------------------------------------------------这时恩科西的养母说话了:“ ” -
引起关注― ―不幸遭遇― ― 顽强斗争,关心他人――作出榜样
将课文按一下段意分段:
第一段 (1)恩科西去世,引 (第1自然段) 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 (2)恩科西一出生就 第二段 携带艾滋病病毒,由此受 (第2~4自然段) 到岐视。 ( 3 )恩科西顽强地与 第三段 病魔作斗争,并关心和他 (第5~7自然段) 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 (4)恩科西为人们面 (第8、9自然段)对天灾作出了榜样。
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

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晨光实小徐玉娟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文脉。
3.了解艾滋病,感知恩科西的不幸。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展示红丝带)你认识它吗?(这是全世界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动的标志,它鼓励我们大家伸出友爱、关怀之手,来帮助那些深受艾滋病毒折磨的人)板书:艾滋病。
和老师一起写“艾”字。
2.你了解艾滋病吗?(交流对艾滋病的认识)3.老师小结揭题:同学们了解得真多!的确,艾滋病令我们听而生畏,感到恐惧,可就是这样一种可怕的病魔,却有一位小男孩敢藐视它,顽强地与它作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把课题板书完整,齐读。
4.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位小斗士叫什么名字吗?(板书:恩科西)他是个南非黑人男孩。
5.为什么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呢?他又是如何与艾滋病魔斗争的呢?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去触摸一个顽强勇敢的生命。
二、初读感知(一)学习词语。
1.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读读,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自由读书。
3.检查生字词。
分组出示:携带仁慈媒体呼吁天灾(说说意思)婴儿孕妇遭遇病魔轩然大波不懈努力(谁来做小老师,带大家读?)基尔·约翰逊曼德拉安南(你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句子:恩科西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他用纤弱的声音呼吁:全世界人民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保护妇女和儿童。
a表扬学生读准了两个多音字“应”、“纤”。
读词语(显红):应邀纤弱b“应邀”是什么意思呢?纤弱呢?c恩科西的声音虽然细小柔弱却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d“应邀”的“应”还有一个读音读yīng,谁会用它组词?“纤弱”的“纤”,还有一个音读qiàn(课件展示)4.同学们,生字不仅要会读,而且要学会写。
特别是这四个字(课件出示携、孕、遭、魔)老师讲解示范,然后描红临写。
(二)概括主要内容,学习分段概括段意和小标题。
五上《艾滋病小斗士》PPT精选教学PPT课件课件

艾滋病小斗士
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 病的妇女和儿童。 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 供艾滋病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 己的孩子。 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 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 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 专家,周游世界,到各国演讲,让越来越多 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病小斗士
艾滋病小斗士
携带 病魔
仁慈 曾经
遭到 孕妇
虚弱
艾滋病 基尔 约翰逊 轩然大波 媒体 不懈努力 呼吁 曼德拉
婴儿
艾滋病小斗士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 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 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 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 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 状态,从而导致死亡。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 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 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 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 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 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 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 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 2008年7月29日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星期二发布了《2008 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 滋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局 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 都出现下降;不过,各国的情况并不均衡,全球艾滋病患 者的总数也仍然居高不下。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 者270万,比2001年下降了3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 200万,比2001年下降20万。
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PPT_PPT课件

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 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 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 去世了。他的死,引起了世界 ,点明题意。
第二段:(第二——七节)叙写恩科西的幼年命运 和他后来与艾滋病抗争、呼吁关爱艾滋病人、梦想 未来的具体事情。
第三段:(第八——九节)再次交代恩科西离开人 世,赞扬恩科西师正确对待艾滋病的榜样。
曾经(céng jīng)
zēng ①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②姓氏
céng ①表示从前经历过:~经、未~、~几何时
纤细 (xiān xì)
xiān ①细小:~手(女子细而柔嫩的手) ~秀、~弱、~毫
qiàn ① 拉船前进的绳子:~夫 (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人。)
应邀(yìng yāo)
艾滋病小斗士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 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 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 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 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 导致死亡。
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 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 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 去世了。他的死,引起了世界 上许多人的关注。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 、 ~ 该、~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姓。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对、应和(hè)、 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 4. 对待:~付、~变、~酬。
同 学 们, 再 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 5 课时总第39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
课题:艾滋病小斗士
教学内容: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设疑:为什么把恩科西称为“艾滋病小斗士”?
2.什么叫斗士?(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
3.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
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你们有哪些了解?
5.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能描述一下你所看见的吗?
6.听了大家的描述,真的感觉到艾艾滋病患者是如何的痛苦,是何等的不幸。
(艾滋病简介: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一种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
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7.让我们怀着对艾滋病小斗士的深深敬佩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预习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生词,读一读,正音并相机理解,指导写字。
携带仁慈婴儿遭到轩然大波不懈努力虚弱病魔
曾经(zeng ceng)呼吁孕妇纤弱(qian xian)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集体正音。
4.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 一边……一边……)
三、感知“艾滋病”的可怕,感悟恩科西的不幸
1.恩科西究竟遭遇到了怎样的不幸,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呢?自读2、3、4段,划出有关语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注意重点词语。
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滋艾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一出生”体会恩科西患病的无辜性,“不久”体会他失去母亲的悲惨遭遇)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从数据中感受艾滋病病毒的可怕,从而体会恩科西的不幸)
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挺”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坚持”吗?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指导学生明白“挺”有坚持,勇敢接受的意思,不能换成“熬”,表达效果不同。
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1)师创设情境:想象以下,这是一场怎样的轩然大波啊?那些老师、学生和家长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出示文字:
恩科西9岁了,当他得知明天就要去报名上学时,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9月1日清晨,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小恩科西背着新书包、拉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往学校走去。
可是当他们来到一年级教室时,却发现教室里空无一人。
妈妈牵着恩科西来到校长室,惊讶地发现校长室里已是里三层外三层了,老师、家长还有学生把校长室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似乎都在和校长大声争吵着什么。
一年级的老师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几位学生家长激动地喊道:“”;孩子们更是在一起窃窃私语着,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这时,恩科西的养母说话了:“”。
望着这一切,小恩科西。
(四人一组讨论后指名说,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
(2)现在谁再来说说轩然大波的意思?(比喻大纠纷,大风波)
2.指导朗读:艾滋病人所要承受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疼痛,还有社会上人们的歧视和不理解,可想而知,他们的内心有多痛苦,谁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一部分?
3.自读,指名读。
(注意突出重点词语)
4.齐读:同学们很会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读这部分,体会艾滋病给恩科西带来的不幸。
作业:
1.抄写词语。
2.继续阅读课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