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中国城市GDP排名

2008中国城市GDP排名1、上海市13698亿元增9.7% (沪)2、北京市10488亿元增长9% (京)3、广州市8215亿元增12.3% (广东1)4、深圳市7806亿元增12.1% (广东2)5、苏州市6701亿元增长13% (江苏1)6、天津市6354亿元增16.5% (津)7、重庆市5096亿元增14.3% (渝)8、杭州市4781亿元增11% (浙江1)9、青岛市4409亿元13.5%(山东1)10、无锡市4400亿元13%(江苏2)11、佛山市4300亿元15.4% (广东3)12、宁波市3964亿元10.1% (浙江2)13、武汉市3960亿元15.1% (湖北1)14、成都市3901亿元12.1% (四川1)15、大连市3858.2亿元增16.5%(辽宁1)16、沈阳市3855亿元(辽宁2)17、南京市3775亿元增12.1% (江苏3)18、东莞市3710亿元(广东4)19、唐山市3560亿元增13% (河北1)20、烟台市3460亿元(山东2)21、济南市3017亿元同比增13%(山东3)22、郑州市3002亿同比增12.5% (河南1)23、长沙市3000亿元同比增15%(湖南1)24、哈尔滨市2800亿元增长13.2%(黑龙江1)25、石家庄市2770亿元同比增11%(河北2)26、泉州市2700 同比增14% (福建1)27、长春市2588亿元(吉林1)28、南通市2550亿元(江苏4)29、潍坊市2500亿元(山东4)30、温州市2430亿元8% (浙江3)31、淄博市2300亿元(山东5)32、福州市2296亿元同比增13.1% (福建2)33、绍兴市2223亿元(浙江4)34、大庆市2220亿元(黑龙江2)35、常州市2200亿元13%(江苏5)36、西安市2190亿元同比增15.6% (陕西1)37、东营市2065亿元(山东6)38、徐州市2000亿元14%(江苏6)39、济宁市2000亿元(山东7)40、邯郸市2000亿元11.5% (河北3)41、台州市1965.2亿元10% (浙江5)42、临沂市1958亿元(山东8)43、洛阳市1919亿元14.4% (河南2)44、嘉兴市1815.3亿元10.7% (浙江6)45、威海市1795亿元(山东9)46、包头市1700亿元(内蒙古1)47、金华市1681.8亿元10% (浙江7)48、沧州市1678亿元13% (河北4)49、合肥市1664.84亿元增17.2% (安徽1)50、南昌市1650亿元14.5% (江西1)51、南阳市1620亿元12.5% (河南3)52、鞍山市1608亿元(辽宁3)53、盐城市1600亿元13.6%(江苏7)54、昆明市1600亿元12% (云南1)55、扬州市1580亿元14%(江苏8)56、厦门市1560亿元(福建3)57、鄂尔多斯1560亿元22.5% (内蒙古2)58、保定市1534亿元11.7% (河北5)59、太原市1468亿元增8.1% (山西1)60、镇江市1421亿元13.6% (江苏9)61、中山市1409亿元(广东5)62、德州市1400亿元(山东10)63、泰安市1398亿元(山东11)64、泰州市1394亿元14%(江苏10)65、南宁市1300亿元同比增14.5% (广西1)66、吉林市1300亿元(吉林2)67、呼和浩特1294亿元17.5% (内蒙古3)68、惠州市1280亿元11.5% (广东6)69、江门市1277亿元11% (广东7)70、滨州市1230亿元(山东12)71、茂名市1200亿元10.1% (广东8)72、聊城市1200亿元(山东13)73、岳阳市1140.3亿元(湖南2)74、枣庄市1100亿元(山东14)75、湛江市1050亿元(广东9)76、许昌市1050亿元(河南4)77、常德市1050亿元13% (湖南3)78、廊坊市1050 12% (河北6)79、平顶山1050亿元(河南5)80、安阳市1036亿元13.1% (河南6)81、湖州市1034.9亿元(浙江8)82、焦作市1031亿元15% (河南7)84、衡阳市1020.4亿元(湖南4)85、乌鲁木齐1020亿元增长15% (新疆1)86、襄樊市1020亿元(湖北3)87、漳州市1010.01亿元(福建4)88、榆林市1010亿元24% (陕西2)89、珠海市992.1亿元(广东10)90、邢台市989亿元10% (河北7)91、汕头市977亿元(广东11)92、周口市916亿元12% (河南8)93、淮安市910亿元13.5%(江苏11)94、株州市910亿元13.5% (湖南5)95、桂林市902.6亿元12.6% (广西2)96、柳州市900.6亿元13.2% (广西3)97、商丘市900亿元12% (河南9)98、新乡市886亿元13.9% (河南10)99、信阳市860亿元(河南11)100、赣州市831亿元13% (江西2)101、兰州市830亿元12% (甘肃1)102、菏泽市820亿元(山东15)103、松原市815亿元(吉林3)104、贵阳市813亿元13% (贵州1)105、驻马店812亿元(河南12)106、通辽市802亿元23% (内蒙古4)107、秦皇岛800亿元12% (河北8)108、曲靖市787亿元12% (云南2)109、日照市780亿元15.5%(山东16)110、咸阳市764.6亿元16% (陕西4)111、清远市757亿元18.2% (广东12)112、连云港750亿元13.3% (江苏12)113、临汾市750亿元4% (山西3)114、芜湖市749亿元(安徽2)115、绵阳市743亿元4.5%(受大地震影响严重)(四川2)116、赤峰市740亿元(内蒙古5)117、郴州市734亿元(湖南6)118、揭阳市725.03亿元16% (广东14)119、张家口720亿元13.5% (河北9)120、肇庆市720亿元(广东13)121、宝鸡市714亿元15.8% (陕西3)122、营口市703亿元20.3% (辽宁4)123、九江市703亿元13.5% (江西3)124、安庆市702.7亿元(安徽3)126、德阳市695.04亿元1%(受大地震影响严重)(四川3)127、开封市695亿元13% (河南14)128、锦州市: 691亿元16% (辽宁5)129、运城市: 680亿元8.5% (山西2)131、龙岩市: 672.8亿元 14.5% (福建5)130、宿迁市:675.2亿元14.6%(江苏13)?名次省份GDP(亿元)人均GDP(元)1 广东35696 399512 山东30559 292623 江苏30024 330894 浙江21107 362415 河南18200 158246 河北16000 195887 上海13080 949208 辽宁12020 249459 湖南11509 1377310 四川11025 1100811 福建10863 3025512 北京10279 5793113 湖北10600 1510414 安徽8116 1178015 黑龙江7881 1876316 内蒙古7600 2612817 广西7150 1300418 山西7028 1694319 陕西6812 1328420 吉林6400 1812621 天津6247 4827222 江西5923 1250423 云南5500 1218424 重庆5098 1601425 新疆4200 1761626 贵州3025 726427 甘肃2994 982728 海南1121 1336129 宁夏1070 1754030 青海966 1894031 西藏392 13754中国城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前20)1 东莞270252 深圳248703 温州240024 上海236235 广州224696 宁波223077 台州222458 北京219899 绍兴2171710 杭州2168911 厦门2129012 苏州2126013 佛山2123414 无锡2089815 中山2031716 南京2031717 湖州2004618 舟山1985619 金华1985520 珠海192902008年世界各国最新GDP排名排名国家总值(亿美元)人均(美元)1 美国139800 462802 日本52900 414803 中国33700 25204 德国32800 397105 英国25700 424306 法国25200 412007 意大利20900 359808 西班牙14100 308209 加拿大13600 4147010 俄罗斯11400 803011 韩国9920 2024012 巴西9340 493013 印度9280 83014 墨西哥8850 814015 荷兰7560 4588016 澳大利亚7460 359017 比利时4470 4301018 瑞典4470 4895019 瑞士4310 5704020 中国台湾3980 1752021 印度尼西亚3960 159022 土耳其3860 513023 挪威3760 8096024 波兰3750 984025 奥地利3710 3780026 沙特阿拉伯3690 1425027 丹麦3060 5638028 希腊2630 2397029 南非2560 609030 伊朗2520 356031 爱尔兰2480 5802032 芬兰2360 4502033 阿根廷2330 584034 泰国2270 342035 葡萄牙2190 2062036 中国香港2050 2935037 委内瑞拉2020 736038 捷克1690 1656039 马来西亚1620 595040 智利1570 945041 以色列1500 2088042 新加坡1410 3203043 罗马尼亚1370 634044 尼日利亚1350 92645 巴基斯坦1280 79046 匈牙利1270 1274047 哥伦比亚1270 271048 菲律宾1260 138049 埃及1160 151050 阿尔及利亚1050 309051 乌克兰1020 220052 新西兰1020 2442053 哈萨克斯坦900 583054 越南670 79055 斯洛伐克650 1185056 克罗地亚500 1105057 斯洛文尼亚420 2126058 保加利亚360 482059 伊拉克360 119060 立陶宛350 10250。
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发布日期】2009.03.31【实施日期】2009.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总队 2009年3月31日)2008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以“优化结构年”活动为主线,抢抓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迈出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步伐。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934.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2.7亿元,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为4.8:50.1:45.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55.0%和42.7%。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4106元,增长15.5%。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6亿元,增长17.9%。
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6.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3%,教育支出增长2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5%。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亿元,林业产值6.6亿元,畜牧业产值182.0亿元,渔业产值14.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0.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7万公顷。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告-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告正文:----------------------------------------------------------------------------------------------------------------------------------------------------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告为了在全市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的要求,市政府决定,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经济普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普查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调查年度为2008年。
2008年9月至12月开展单位清查;2009年1月至3月由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填报普查表。
二、全市各大型工矿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农贸市场、商贸园区及单位集聚的部门应当成立相应的普查机构并抽调专门普查人员,配合当地普查机构开展经济普查工作。
三、普查人员届时将佩戴《普查员》胸卡入户进行调查登记,并按照规定查阅有关资料和相关证件。
普查人员有权要求经济普查对象改正其经济普查表中不确实的内容,并对在普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义务。
四、普查对象应当按照《关于做好经济普查基础资料整理和规范工作的通知》(国经普办字〔2008〕5号)规定,做好相关基础资料的归纳整理,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在普查登记时应当有全面的基础资料并保证账表统一。
五、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的目的。
六、普查对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妨碍普查工作,不得瞒报、虚报、拒报和迟报普查资料。
违者,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8年9月11日——结束——。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24•【字号】沈政发[2008]14号•【施行日期】2008.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沈政发[2008]1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辽政发〔2008〕14号)精神,做好我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普查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依法实施、确保质量,全面、准确地提供基本国情国力数据,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
(二)目的意义。
全面调查了解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我市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为全面掌握国情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以及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时间、内容、对象和范围此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的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通报-辽政办[2009]9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通报-辽政办[2009]9号](https://img.taocdn.com/s3/m/a793069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通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9.02.03施行日期2009.02.03文号辽政办[2009]9号主题类别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通报(辽政办〔2009〕9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全省县域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地区生产总值:预计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52亿元,同比增长18%,高出全省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38.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县均生产总值为119亿元,比上年增加26亿元。
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县(市)由上年的9个增加到19个。
按县均生产总值对全省14个市进行排位,从规模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大连市256.8亿元、营口市199.7亿元、鞍山市199.6亿元;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葫芦岛市56.8亿元、抚顺市49.9亿元、阜新市46.2亿元。
从增幅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铁岭市56.1%、盘锦市40.2%、朝阳市35.4%;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鞍山市20%、辽阳市19.5%、大连市19.1%。
对全省44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进行排位,从总量看,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瓦房店市413亿元、海城市410亿元、大石桥市301亿元、普兰店市295亿元、庄河市286亿元;排在后5位的分别是义县44亿元、西丰县44亿元、兴城市36亿元、彰武县35.5亿元、长海县33.3亿元。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通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29•【字号】沈政办发[2008]44号•【施行日期】2008.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通报(沈政办发[2008]4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08年1-6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依法治税、依法理财,加强税收管理,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高幅增长。
同时,保障各项重点支出,实现了财政收支预算平稳运行。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8.1亿元,为年初预算的50.4%,同比增长31.9%。
其中:税收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33.5%;非税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28.6%。
税与非税之比为67.9:32.1,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一般预算收入138.1亿元中,国税部门完成地方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30.4%;地税部门完成地方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34.1%;财政等部门完成地方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28.8%。
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13个区、县(市),分别是:新民市114.8%、康平县92.9%、沈北新区72.6%、辽中县63%、苏家屯区60.9%、浑南新区60.4%、皇姑区48.3%、法库县47.2%、铁西区46.6%、和平区44.7%、经济技术开发区41.5%、东陵区39.6%、于洪区36.5%。
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3个区,分别是:大东区20.2%、沈河区24.4%、棋盘山开发区28.4%。
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6个区、县,分别是:棋盘山开发区90.3%、沈北新区87.8%、浑南新区78.4%、康平县75.4%、和平区74.7%、经济技术开发区73%。
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根据年快报初步统计,现将2008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2008年是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经济总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4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0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512.1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4647.5亿元,增长11.2%。
人均生产总值3125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二、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
全年农业增加值53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林业增加值40.7亿元,增长6.3%;牧业增加值428.4亿元,增长7.9%;渔业增加值247.3亿元,增长9.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9.7亿元,增长7.6%。
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46.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51.2千公顷,增长0.8%;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5.2千公顷,增长37.9%。
粮食总产量1860万吨,比上年增产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蔬菜产量2438.3万吨,比上年增长9.3%;水果产量591.6万吨,增长11%。
肉类总产量376.0万吨,比上年增长8%。
其中,猪肉产量204.2万吨,增长6.9%;牛肉产量40.5万吨,增长6%;羊肉产量7.8万吨,增长11.4%;禽肉产量116.3万吨,增长10.3%。
牛奶产量114.1万吨,比上年增长8.8%;禽蛋产量230万吨,增长12.7%。
水产品产量494.9万吨,比上年增长8.9%。
其中,淡水产品产量83.3万吨,增长13.8%;海洋捕捞147.8万吨,下降0.9%;海水养殖263.8万吨,增长13.6%。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2008年为城乡群众办好20件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2008年为城乡群众办好20件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7•【字号】沈政办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2008年为城乡群众办好20件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08]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2008年为城乡群众办好20件实事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责任,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实事任务全面完成。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一月十七日沈阳市2008年为城乡群众办好20件实事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与和谐社会建设,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市政府决定2008年为全市城乡群众办好20件实事。
为确保办实事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全面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广泛惠民的原则,以办实事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保障城乡贫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以群众满意、普遍认可为标准,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20件实事任务。
二、责任分工2008年办实事工作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总负责,各位副市长分工负责,分管副秘书长负责协调督办;承担实事任务的相关部门和区、县(市)政府为责任主体。
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日常情况综合、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
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
2008年是我市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市政府承诺为全市人民办实事的第8年。
为群众办实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各责任单位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和谐沈阳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各责任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办实事工作,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办实事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把此项工作认真抓紧、抓实、抓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闻来源:沈阳统计信息网发布时间:2009-03-31 13:33:04 浏览量:3120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2009年3月31日)2008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以“优化结构年”活动为主线,抢抓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迈出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步伐。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934.1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2.7亿元,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为4.8:50.1:45.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55.0%和42.7%。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4106元,增长15.5%。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6亿元,增长17.9%。
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6.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6.3%,教育支出增长2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5%。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亿元,林业产值6.6亿元,畜牧业产值182.0亿元,渔业产值14.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2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0.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97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358.7万吨;水果产量17.5万吨,增长29.0%;蔬菜产量356.7万吨,增长13.2%。
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27万公顷,增长27%。
肉类总产量71.5万吨,增长18.7%,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9.9%、20.3%和24.6%;禽蛋产量53.7万吨,增长36.4%;牛奶产量32.3万吨,增长3.5%。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7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8.1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5.5万公顷。
全市拥有农民科技研修基地167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0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9个;百亩以上的花卉生产基地42个。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85个,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个,年销售额4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78个。
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万公顷,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7.7万公顷;新增高效特色农业面积3万公顷,全市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15.9万公顷;全市耕地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蔬菜保护地面积7.9万公顷,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34.1万公顷;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146个;拥有绿色食品229个,有机食品12个。
沈北新区被评为“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建户用沼气池1.18万个,绿化村屯500个,新建农村饮水工程85处,解决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到2008年末,建成秸秆气化标准站35个,“一村一业”专业乡村发展到607个。
完成农村公路投资533公里,长白、道义等4个公交枢纽建成使用,新建农村客运站10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增长(%)粮食总产量万吨358.7 -8.2#水稻万吨112.5 -10.2玉米万吨227.0 -7.7小麦万吨0.8 -51.2大豆万吨7.7 51.9油料万吨11.6 89.0蔬菜万吨356.7 13.2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产量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231.4亿元,增长25.0%;轻工业增加值482.9亿元,增长21.2%。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4.9亿元,增长9.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56.0亿元,增长3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67.5亿元,增长8.3%。
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IT产品、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361.5亿元,增长23.2%。
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04.1亿元,增长21.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9%。
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之一。
航空经济区被批准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99.8亿元,增长31.8%。
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291.8亿元,增长25.9%。
工业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62种,其中国家级名优产品19种,省级名优产品102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利润总额237.7亿元,增长28.0%。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7.7%,比上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8%,提高0.3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建筑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2.5亿元,增长11.1%;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7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8.8%。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42.4亿元,增长26.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6.3亿元,增长43.1%。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527.3亿元,增长7.9%;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584.3亿元,增长34.9%;民间投资1897.1亿元,增长31.7%。
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62.6亿元,增长44.8%;第二产业投资1125.6亿元,增长21.9%,其中工业投资1105.1亿元,增长23.0%;第三产业投资1820.4亿元,增长30.5%。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740.5亿元,增长24.7%。
全年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占全社会完成投资的74.5%,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26.9亿元,占24.2%。
地铁一、二号线及延伸线完成工程投资29.1亿元,奥园动漫城完成投资7.9亿元,沈阳国际软件园完成投资4亿元,新世界会展中心完成投资6亿元,金山热电的“以大压小”供热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
沈阳石腊化工年产50万吨乙烯催化裂解项目、国电康平电厂、雪花啤酒年产40万吨等项目竣工投产。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4%。
其中商品住宅投资729.5亿元,增长30.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2.2%。
房屋施工面积5848.5万平方米,增长16.5%;房屋竣工面积1291.6万平方米,增长0.1%。
商品房销售面积1465.1万平方米,增长0.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307.2万平方米,下降3.7%;商品房销售额604.7亿元,增长12.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504.1亿元,增长5.3%。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0731.2万吨,比上年增长8.6%。
其中,铁路465.5万吨,公路20260万吨,民用航空5.7万吨。
全年旅客发送量11040.1万人次,增长9.7%。
其中,铁路3581.1万人次,公路7081.7万人次,民用航空377.3万人次。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0.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5%。
其中,载客汽车44.1万辆,载货汽车10.4万辆。
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37.5万辆,增长14.3%。
沈阳与国际31个城市、国内53个城市(地区)通航。
沈阳机场航线达到124条,其中国际航线39条,国内航线85条。
运输飞机起降6.08万架次,增长11.4%;机场旅客吞吐量680.7万人次,增长10.0%。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93.6亿元。
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24.96万门。
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47.5万户,其中城乡住宅电话用户275万户。
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11.3万户,新增131.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12.6万户,新增78.5万户。
国际互联网络登记注册用户107.7万户,增长5.1%,其中宽带接入用户103万户,增长18.4%。
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8.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1.8部/百人。
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按商品用途分,吃的商品零售额556.1亿元,增长21.9%;穿的商品零售额323.0亿元,增长20.7%;用的商品零售额626.4亿元,增长23.3%。
按地区分,市的零售额1422.8亿元,增长22.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82.7亿元,增长22.7%。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281家,比上年增加546家;实现零售额606.9亿元,增长24.6%。
其中,汽车类零售额135.8亿元,增长26.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39.5亿元,增长17.9%;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7.2亿元,增长20.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11.2亿元,增长31.8%;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80.0亿元,增长22.2%。
全市处于营业状态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和专卖店60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38家。
连锁店铺达5500余个。
全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69个,交易额1049.0亿元。
对外开放全年进出口总额7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5%。
其中,进口总额30.1亿美元,增长9.5%;出口总额41.2亿美元,增长24.2%。
出口商品供货值245.9亿元,增长11.5%。
全年新签外商投资合同项目518个,合同外资额10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60亿美元,增长19.0%。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同金额10.9亿美元,增长2.7倍;实现营业额5.6亿美元,增长1.7倍;外派人员2.1万人次,增长18.3%。
对外交往日益活跃,成功举办东北亚发展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
到2008年末,沈阳同世界上12个国家的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旅游业成功举办国际旅游节,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正式提升为国家级旅游节庆活动。
全市旅行社182家,星级饭店114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3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家。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20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5161.4万人次,增长3.0%;接待入境旅游者47.6万人次,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