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上册

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上册
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上册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一年级上册)

设计日期:xx年10月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汉语拼音 30课时

识字 10课时

课文 25课时

机动时间 10课时

总计 75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

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二、课程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

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的形式,让这些好习惯成为琅琅上口、根深蒂固的行为观念。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

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

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

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采用教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展班级

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

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话。

5、让学生积极写话,把他们的童真童趣的作品向杂志推荐,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与快乐之

感。

四、课程评价

1.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检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2.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评价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知识和能力,还要有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对一年级小学生不能繁琐,应避免过多的考查和经常的对照检查。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更应该注重过程评价。语文学科的评价建议采用学生平时的成长记录评价、单元阶段形成性评价和期末总结性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

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学习具有注重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量化不能成为语文评价的主要手段。何况,像朗读、口语交际、写字、习作等项目也难以精确量化,只能作模糊评价。

提倡用有代表性的事实、描述性评语等方法进行评价。量化评价采用等级制,而且在等级的设置上可以粗略一点。

5.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如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一般由学生自评、互评。学期初公布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定标准,学生按照标准努力达到,学期结束时对照标准评定。知识和能力方面,也要尽可能由学生参与评价,而不是单由教师评价。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授课时间:108课时 授课教师:姚利娟 授课对象:韩寺镇古城小学五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二、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课程纲要分享课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学案 教案背景:此教案是在前期撰写《课程纲要》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是在理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上,明确了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给学生了一张认知地图,通过描述学习的目的地,画出学习线路图,提供学习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课程学习方面的成就。 教材分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内容丰富而蕴含教育、文化价值,具有时代特点。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明确而富有整体性。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交流识字方法,感受学习快乐。 3.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准备:课件。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过程: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这节课我有一样特殊的礼物要与大家分享,它就像师:同学们, 做多少才会通向知识的藏宝告诉我们这学期要学习什么,路标一样,。库。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礼物吧,板书《课程纲要》、师生共同梳 理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二师:让我们走进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看看吧。 1.(出示课件)学习目录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共几组,几课? 2.时间安排 这32篇课文、八组内容,好像八根不同的树枝,组合在一起就形成 了一棵知识树,我们大概要用五个月的时间学习完这本语文书。 3.本册教材依然按专题进行编组。每单元的专题都巧妙地藏在单元 导语中,我们要用智慧的大脑和明亮的双眼去仔细地找。 (一)明确单元主题 1.同学们,这是我们刚刚开始学习的第一组内容的导语,让我们你 觉得第一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呢?结合课文学习,一起来读一读吧!.生:春天。 师:你是怎么找出来的? 生:......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板书:春天 2.第二单元的主题又是什么呢?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当学 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出示给出的小标题让学生选择。)板书:奉献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一、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体系 (一)汉字芳草地 1、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 2、形近字 (1)绵—棉亭—停潭—谭螺—摞谐—偕漓—璃瑕—假桨—奖攀—樊峦—恋骆—络障—彰佛—拂臀—殿稍—梢擦—察 (2)维—唯货—贷码—蚂捎—稍拨—拔悔—诲尊—遵沃—跃堪—勘锤—捶配—酝 (3)添—舔训—驯绽—定酷—配愉—偷拆—析伐—筏厂—广煤—媒睁—挣 (4)盲—育梭—唆瞌—磕悄—俏弧—孤翔—羚权—杈袅—袭蛾—娥骚—搔扰—拢截—裁茁—拙撼—撼 (5)削—消喂—偎踢—惕枪—抢防—仿呻—神卓—桌凯—铠征—证济—挤硕—颁贡—巩罪—罚恶—哑勇—涌吁—呼健—建康—慷 (6)榆—愉账—帐聒—恬魂—魄缕—搂颇—坡愁—揪慈—磁呜—鸣稠—绸愈—愉谓—猬梳—流衰—衷绢—捐侨—桥 (7)帝—帘租—阻振—震巡—训嚷—壤妇—归惩—症踊—拥铿—将效—较篇—编赛—塞翻—番燥—噪拂—佛缩—宿晖—辉糊—湖 (8)港—巷茶—荼壶—壹缸—缺赏—裳绣—锈徽—微聋—茸 3、难写易错的字 澜攀筏浙簇臀擦拨逊惫堪款瘦锤溢啸添覆凝酷拆盲畅磕瞬弧袅骚截塌蠢甩勃滚毁惯卓畔聒衰嚷铿锵赛翻萨徽 4、多音字圈 卷转饮重华泊据把闷削难扎悄弹铺钉还弹拧吁分抹娜的 (二)词语百花篮 1、比较难理解的词语 兀立嶙峋蜿蜒明艳梦寐以求疲惫不堪狼吞虎咽将心比心洋溢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屡屡重见天日轻蔑兴致勃勃推推搡搡巡弋不速之客婀娜耀武扬威铿锵有力红眼病胆大妄为全神贯注仪态端庄泉白如玉一丝不苟赏心悦目狰狞 2、重点理解的词语 无瑕罗列屏障明艳高耸拔地而起奇峰罗列拮据精湛器重尊严馈赠梦寐以求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洋溢允许增添隆冬训斥狂风大作呼啸诧异斥责流连穿梭流畅捐赠骚扰震撼遗憾悄然瞬间灵性重见天日沉寂盘问呻吟凝神维护壮烈圣坛呼吁垂头丧气聚精会神永驻人间幽芳漂泊唯独骨气梳理 3、积累的词语 (1)叠词 AABB式: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勤勤恳恳蹦蹦跳跳磕磕绊绊 模模糊糊断断续续飘飘悠悠歪歪斜斜模模糊糊

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一般信息】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90课时(义务教育) ◆设计者:隆真真、王会平、张永利/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背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 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 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详略得当,修辞方法,对比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发现语言表表达的特点(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用词准确、借物喻人、表达的丰富内涵、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方法)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认识其他课文文体和语体(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了解文体的特点及语言风格。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7次,3次小练笔,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学写书信、发言稿、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研究报告、等常见的应用文。会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缩写,根据图画内容发挥想像进行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学科《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唐庄乡第五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设计教师:李博 适用年级:四年级语文下册日期:20XX年9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编写指导小组:朱少英李博屈海霞翟六轻 ●授课时间:课文54课时 古诗词及课文背诵8课时 综合性学习10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习作14课时 机动时间18课时 总计112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思想教育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良好习惯。 3、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识字与写字 (1)能准确认读2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00个。 (3)能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要求写字姿势正确,字体写得正确、工整、整洁。 (三)阅读 (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做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凭借语言文字归纳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 (8)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四)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留心周围的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2)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练习相互交流,评改习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复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听到、看到的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学科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必修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2020年2月12日 适用年级:五年级 课时数: 总计 92——104课时 课程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 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 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 在全面改革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 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 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 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 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材分析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从三年级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 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 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 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本套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安 排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快乐读书吧:延续三、四年级的编排体例,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4)口语交际:教科书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出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目标要求,如“讨论”,二年级引导学生学习轮流表达,三年级强调在讨论时认真倾听,充分关注每个人发表的意见,并初步尝试汇总小组意见,四年级开始强调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不重复别人说的话。五年级则是按照单元导语和单元主题切合实际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感受亲情和爱国情。 3.学情分析 目前我们班级人数为65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而且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 要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 好引导教育。 4.资源分析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引导 学生大量阅读,背诵经典能让孩子打下坚实的语文根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学会积累素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写好作文, 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 二、课程目标: 1.字词目标: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重积累、体悟、质疑。 (2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会借助关键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在阅读中能辨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学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初步欣 赏文学作品。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 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 (3)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25万字。 3.写作与表达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地利用学过的表达方面进行习作。学会自评和互评且写作有一定的速度。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白轶男定稿版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白 轶男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经开区朝凤路小学白轶男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和上册教材一脉相承,教材内容丰富而蕴含教育、文化价值,具有时代特点。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明确而富有整体性。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和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学目标明确而富有整体性。 二、学习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交流识字方法,感受学习快乐。 3.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四、学习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五、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学习过程: 【谈话交流,明确主题】 师:同学们崭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特殊的一课,它的名字叫做《课程纲要》。什么课程纲要呢?在了解这一问题前,老师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游玩完方特游乐园内的娱乐项目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呢?1.询问路人 2.看到哪个玩哪个3.看园区导向图。 生:选择第三个 师:是啊,老师也觉得第三种方法最合适,园区导向图它就像一位导游,会告诉我们园区内有哪些娱乐设施,哪些最好玩?而《课程纲要》就像我们学习的导游,它会告诉我们这学期的语文课要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内容,以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进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礼物。 【学习内容】 师:打开二年级下册语文书,映入眼帘的是目录,你在目录里都看到了什么?(它显示了每组教材的课题和页数,是本册书的路标。)通过目录你知道了本册书有多少篇课文呢?课文32篇,其中略读课文4篇,这类文章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6篇选读课文,供大家课外自己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教学资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生 课时:116 设计者: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七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中人文主题分别是:乡村生活,科普文,现代诗,作家笔下的动物,儿童成长,人物品质,中外经典童话。另外一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五单元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本册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与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套教材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2、加强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与用于自我表达,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能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用硬笔书写成段文字,做到书写美观。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5、能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6、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8、能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9、诵读优秀古诗文,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 10、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统编教材《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128课时 设计者:朱大龙 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童年往事”“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责任"“思维的火花”“世界各地"“风趣与幽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邀游汉字王国”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是围绕汉字和汉字文化编排的;第五单元“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目标 (一)识字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200个左右会写。 2、认识常用汉字200个,会写常用汉字180个。 3、硬笔书写楷书,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惜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7.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索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 师:同学们,这几天每当我经过咱们教室门外的暑假作业展示栏时,都要忍不住多看两眼,看着大家展出的那一份份精彩无比的特色寒假作业,我打心眼里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其实在暑假里老师也写了份特殊的作业,它的名字叫做《课程纲要》,请看我写出它的名字。(板书)这也是我送给大家的开学礼物。它就像一位导游,会提前告诉我们这学期的语文课要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内容,以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礼物好吗?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本册书的课文篇目和课时安排。

师:打开三年级上册语文书,映入眼帘的是目录,它显示了每组教材的课题和页数,是本册书的路标。通过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本册书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因为需要认真仔细地研读,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故我们按照每篇2课时的进度来进行学习;略读课文8篇,这类文章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无需字斟句酌,故按照每篇1课时的进度来学习,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对此我们则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分别插入相关单元进行学习。 (二)了解每组内容的主题和学习要求。 师:当你深入浏览课文时你会发现,本册书同上册书一样,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仍有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构成。根据上学期的学习经验,我们知道要想了解每组课文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就要从各单元前的导语入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各单元的导语,了解一下本学期我们的学习内容和相关要求。 师:先来看第一单元的导语部分,自己来默读一遍,通过阅读你认为本组的主题应该选择哪一个更为恰当呢?从哪句话发现的?从这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主题,还可以知道通过学习本组课文。 短短的一段话不仅告诉了我们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而且还给我们指明了要达到的目标,看来导语的作用可真是不容忽视呀! 师:再来看看第二单元的导语吧!(师朗读)这一单元的主题和什么有关呢?学习这一单元又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教案 【学习目标分析依据】 1.基于学生实际 开学伊始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三学段的初期,好奇心、求知欲强,已经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思维入手,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鼓励畅所欲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愿意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 3、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教学重点】 了解五年级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 围绕《课程纲要》展开讨论,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教学时间】1课时 【评价设计】 通过课堂指名说、课堂交流等形式对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方案】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像一 幅地图一样,能够指引大家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找准学期目标,理清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安排,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它就是——《课程纲要》。(板书课题)

2、二、新授 1、怎样才能做学习的小主人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请大家打开目录,看一看本册书我们总共分为几组课文,每组都有哪些内容组成?(精读、略读、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拓展) 2、那这些内容我们怎么合理安排呢?根据我们本学期的时间来安排,我们将在三月份完成第一组和第二及第三组前几篇课文学习,四月份的上半个月,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三组及第四组课文学习。四月份的下半月我们要进行其中测试及完成第五组课文的学习。在绿意盎然的五月我们将迎来第六组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七组、第八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最后的课文我们在六月份完成,同时本月份还要进行期末的复习学习。 3、目录就像路标一样,指引我们了解每组都有哪些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看 第一组单元导语,想想本组课文是围绕什么主题写的?怎样学习本组课文呢? 4、请大家打开第二组单元导语,想想这一组课文又是围绕什么主题写的?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呢? 5、下面我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那组课文就读那组课文,找出本组围绕的主题和学习要求,好吗?(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那么我们本学期通过学习要掌握哪些本领呢?(出示)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24《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24《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积累崩坠、忧、晓、若、屈伸、中伤等词语。 2.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并进行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对于列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列子封为“冲虚真人”,所著《列子》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序号标出情节结构。 一、积累语言: 杞(qǐ)人躇(chú)步跐(cī)蹈舍(sh?)然中(zhòng)伤星宿(xiù)结合注释积累词语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忧,忧愁、担心。 晓:开导 若:就像。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止:行动和停留。 果:如果 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即使。 中伤:打中击伤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四虚:四方。 躇步跳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期学期《课程 纲要》 白坪乡中心小学 刘铁山 2014.9.1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期学期《课程纲要》 学校:白坪乡中心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设计教师:刘铁山 设计日期:2014-9-10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时:课文 50课时 综合性学习 4课时 口语交际 8课时 习作 16课时 语文园地 16课时

总计 94课时 一、学生、教材及其它背景资源分析 1、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看来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其中有的同学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各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多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的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学习成绩很差。三年级的生字已经放手让他学生自己来学,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少部分学生还需要指导。从以往三年级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在书写上出现种种问题,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有些学生的字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自觉性不强,且无人监督、辅导,造成每读一篇课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在习作方面,虽然有了三年级的习作基础,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内容过于枯燥,不会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2、教材基本结构及特点简要分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有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教材来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127课时 【设计者】学府路小学黄渝容 【背景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既要完成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第三学段的阅读做准备。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有所增加,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实际,本册教材不再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精读课文中也取消了提示语。但是,仍然通过其他方式加强教材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 【学习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1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习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课程内容】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教学进度如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 24杞人忧天 教案

《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杞人忧天》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课文,选编在第六单元。本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感受文学的奇思妙想,体验虚构与想象的力量,扩大自身的视野;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语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杞人忧天》是《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寓言是带有讽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选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详细描写杞人“忧天”、晓之者“解忧”的过程。阅读课文,可以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体会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忧”“亡”“若”“舍然”等文言词汇,把握“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其坏”等文言句式。 2.理清文章围绕“忧”字展开的故事情节,揣摩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心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了解古人对自然的看法,从不同角度体会寓意,培养思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忧”“亡”“若”“舍然”等文言词汇,把握“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其坏”文言句式。揣摩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心理。 2.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体会寓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导入课题 由字形演变猜字,引出杞人忧天的“忧”字,导出课题。

【媒体应用说明:导入自制flash,通过“忧”字的汉字演变,让学生了解造字的一些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透了“文化的传承”这一理念。】 二、最美朗读,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后,分享需注意的读音、节奏,全班齐读。需注意的读音、节奏 杞(qǐ)人身亡(wú)所寄日月星宿(xiù)中(zhòng)伤躇(chú)步跐(cǐ)蹈舍(shì)然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2.寻找最美朗读者 利用转盘动画挑选三组同学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形式可以是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等。学生读完后反馈评价,然后评选出最美朗读者。 【媒体应用说明:设置触发键动画、插入视频功能,利用白板的优势设置转盘动画抽选朗读的小组,激发学生兴趣,反馈、评价学生的朗读效果。这一环节力求体现“创设情境,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理念。】 三、字斟句酌,理解文本 (一)观看《杞人忧天》视频,思考视频与文章的不同之处,在文中做上标记。视频还可以在学生的平板资料库中反复观看。 (二)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师生共同梳理文章情节。 1.文中写了几个人物?明确:杞人晓之者 2.①杞人为何而忧?忧成何状? 明确:“天地崩坏,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无,没有废:停止 ②晓之者解释了天不会崩塌后,杞人又产生了何忧? 明确:“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积气:聚积的气体

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积累崩坠、忧、晓、若、屈伸、中伤等 词语。 2.理解杞人忧天的含义,并进行现代审视。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 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 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对于列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 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将列子 封为“冲虚真人”,所著《列子》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 “致虚观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 , 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未言, 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 深远影响。 二、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序号标出情节结构。 一、积累语言: 杞(q 丫)人躇(ch u )步跐(c i )蹈舍(sh)然中(zhng)伤星宿(xi u) 结合注释积累词语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忧,忧愁、担心。 晓:开导 若:就像。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止:行动和停留。 果:如果 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即使。 中伤:打中击伤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四虚:四方。 躇步跳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舍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二、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结构方

四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孝北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类型:小学语文必修课程类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出版的《四年级下册教学材料:语文》 ◆授课时间:82 课时左右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张芝若苏晓红 ◆授课对象:建新街小学四年级学生授课对象: 【课程总目标】 1、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认字200 个,会写200 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文段。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为了每一个。 5、通过生活实践和课堂学习,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

习作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并养成勤动笔的习惯。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做到习作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6、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针对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课时1: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组:走遍千山万水 内容标准:掌握本单元28 个生字。读准字音,要求用硬笔书写,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的指导,要正确、端正、美观。读读写写23 个词语;读读记记24 个词语。可以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有些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学习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还要背诵,积累语言。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词。 教学安排: 课时2 读熟三首古诗词,学习生字词,并学习《独坐敬亭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